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处理对AZ31镁合金表面Ni-Mo-P镀层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锋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4,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镁合金表面Ni-Mo-P镀层的耐蚀性,采用0M、XRD和浸泡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退火处理对AZ31镁合金表面Ni-Mo-P镀层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化学镀Ni-Mo-P镀层表面为“胞状”组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镁合金表面Ni-Mo-P镀层的耐蚀性,采用0M、XRD和浸泡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退火处理对AZ31镁合金表面Ni-Mo-P镀层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化学镀Ni-Mo-P镀层表面为“胞状”组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或退火时间的延长,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化学镀Ni-Mo-P镀层的胞状组织逐渐细化,但镀层厚度降低,同时,非晶态Ni-Mo-P镀层组织逐渐向晶态转变,350℃退火1.0h具有较高的非晶化程度,退火处理后的Ni-Mo-P镀层由Mg、MgO、Mg2SiO4、Ni和Ni3P组成;退火使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化学镀Ni-Mo-P镀层耐蚀性降低,350℃退火1.0 h镀层具有相对较好的耐蚀性,这与镀层的厚度和非晶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阳极氧化 化学镀 ni-mo-p镀层 退火 组织 耐蚀性
下载PDF
激光退火工艺对化学沉积Ni-Mo-P镀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2
作者 姜魁经 刘宏 +1 位作者 吕媛媛 王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27,共8页
目的研究两种激光退火工艺(线光斑无搭接扫描、圆光斑搭接扫描)对非晶态结构的Ni-4.6Mo-12.4P镀层晶化组织特征及硬度的影响。方法在Q235钢基体上化学沉积Ni-Mo-P镀层,然后用两种激光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XRD测试并结合Jade软件... 目的研究两种激光退火工艺(线光斑无搭接扫描、圆光斑搭接扫描)对非晶态结构的Ni-4.6Mo-12.4P镀层晶化组织特征及硬度的影响。方法在Q235钢基体上化学沉积Ni-Mo-P镀层,然后用两种激光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XRD测试并结合Jade软件定量分析镀层晶化程度、结晶相质量分数及其晶粒尺寸,利用SEM/EDS确定镀层的成分及表面形貌,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对镀层进行硬度测试,最后对两种激光工艺进行对比。结果 Ni-Mo-P镀层在线光斑扫描速度低于12 mm/s、圆光斑扫描速度低于10 mm/s时,发生Ni_3P晶化反应,同时伴有Ni-Mo固溶体形成。Ni_3P相的晶粒尺寸大于Ni/Ni-Mo相尺寸,但扫描速度为6 mm/s时,Ni/Ni-Mo相尺寸大于Ni_3P相尺寸。扫描速度相同时,线光斑扫描镀层比圆光斑扫描镀层获得更高的晶化程度和Ni_3P质量分数,而线光斑扫描的Ni_3P相尺寸小于圆光斑扫描的尺寸。扫描速度为6~10 mm/s时,除扫描速度10 mm/s外,线光斑扫描镀层的硬度较高。结论能量密度高的线光斑无搭接扫描比能量密度低的圆光斑搭接扫描更有利于Ni_3P相的析出,而圆光斑搭接扫描易于Ni_3P相尺寸的长大。镀层的硬度主要受Ni_3P相的尺寸及其质量分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退火 线光斑 圆光斑 化学沉积ni-mo-p镀层 显微组织 硬度
下载PDF
钕铁硼化学镀Ni-Mo-P镀层的形貌和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4,共5页
向化学镀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铈,在钕铁硼表面化学镀制备了四种Ni-Mo-P镀层。采用全浸实验和电化学实验考察了四种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表征了四种镀层腐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并与钕铁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种Ni-Mo-P镀层相比... 向化学镀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铈,在钕铁硼表面化学镀制备了四种Ni-Mo-P镀层。采用全浸实验和电化学实验考察了四种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表征了四种镀层腐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并与钕铁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四种Ni-Mo-P镀层相比于钕铁硼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硫酸铈质量浓度变化对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腐蚀前后的微观形貌有一定影响。适当的增加硫酸铈质量浓度有利于改善镀层的微观形貌,使镀层的腐蚀倾向降低,从而提高耐腐蚀性能。当硫酸铈质量浓度为45 mg/L得到的镀层相比于其它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但硫酸铈质量浓度超过45 mg/L会使镀层的微观形貌呈现恶化的趋势,耐腐蚀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腐蚀性能 ni-mo-p镀层 化学镀 钕铁硼
下载PDF
化学沉积Ni-Mo-P和Ni-P镀层退火晶化组织及耐蚀性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朋 刘宏 +1 位作者 吕媛媛 姜魁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5,共9页
目的研究化学沉积Ni-4.11%Mo-6.50%P和Ni-9.19%P合金镀层退火晶化转变特征,通过定量表征镀层的晶化程度、晶粒尺寸及结晶相的质量分数,建立显微组织与耐蚀性的关联。方法采用XRD衍射技术和Jade软件分析,定量表征镀层的晶化组织特征,由SE... 目的研究化学沉积Ni-4.11%Mo-6.50%P和Ni-9.19%P合金镀层退火晶化转变特征,通过定量表征镀层的晶化程度、晶粒尺寸及结晶相的质量分数,建立显微组织与耐蚀性的关联。方法采用XRD衍射技术和Jade软件分析,定量表征镀层的晶化组织特征,由SEM/EDS测试确定镀层的成分及表面形貌,通过浸泡腐蚀实验及金相显微观察,对比两种镀层的耐蚀性。结果 Ni-Mo-P镀层在低于400℃退火时,只有Ni相结晶;在≥400℃退火时,发生Ni3P晶化反应,同时伴有Ni-Mo固溶体的形成,600℃时的晶化程度为88.13%。相比之下,Ni-P镀层中Ni3P相开始析出的温度降至300℃,600℃时的晶化程度达到91%。在相同温度进行热处理时,Ni-Mo-P镀层晶粒尺寸小于Ni-P镀层。在发生Ni3P晶化反应的温度下,两种镀层中Ni3P的晶粒尺寸总是大于Ni相。在0.5 mol/L的H2SO4中,对于Ni-Mo-P镀层,除300℃外,其他温度下的热处理均能显著改善其耐蚀性;而对于Ni-P镀层,镀态下具有最好的耐蚀性能。在10%的HCl溶液中,退火温度为600℃时,Ni-Mo-P镀层的耐点蚀性能更好;而Ni-P合金则相反,镀态及低温200℃退火后的耐点蚀性能最好。结论 Mo的共沉积提高了Ni-Mo-P镀层Ni3P的析出温度,降低了镀层的晶化程度及晶粒尺寸;与Ni-P镀层相比,高温退火的Ni-Mo-P镀层表现出了优异的耐点蚀性能,但耐硫酸均匀腐蚀的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积 ni-mo-p镀层 NI-P镀层 退火 显微组织 耐蚀性
下载PDF
镀液pH值和钼酸根浓度对化学镀Ni-Mo-P沉积速度及镀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忠铭 高岩 郑志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4-49,共6页
确定了化学镀获得不同结构Ni–Mo–P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及镀液配方,探讨了络合剂、pH值、钼酸根浓度以及添加剂等参数对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成分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钠作为主络合剂、醋酸钠作为辅助络合剂的络合剂体系... 确定了化学镀获得不同结构Ni–Mo–P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及镀液配方,探讨了络合剂、pH值、钼酸根浓度以及添加剂等参数对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成分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钠作为主络合剂、醋酸钠作为辅助络合剂的络合剂体系对Ni、Mo实现共沉积有着较好的作用;Ni–Mo–P合金镀层中Mo和P含量有一定的制约关系,随着镀层中Mo含量的提高,镀层结构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变;镀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pH值6.5~10)时,pH值的升高可提高沉积速度;镀液的钼酸根浓度和pH值对沉积速度的影响呈波浪形,存在一个极大值;随着沉积速度的提高,镀层的耐蚀性能也会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 镀层结构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化学沉积Ni-Mo-P合金镀层的组织与耐蚀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凤玲 姜秉元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7期295-296,291,共3页
对化学镀Ni P和Ni Mo P合金的表面形貌及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明Ni Mo P合金由于钼的加入 ,改变了镀层的组织结构 ,进而提高了镀层的硬度及耐蚀性。
关键词 化学沉积 ni-mo-p合金镀层 组织结构 耐蚀性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钕铁硼化学镀Ni-Mo-P/PTFE复合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孝坤 闫凯 刘忻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39,共5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制备Ni-Mo-P/PTFE复合镀层,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PTFE乳液浓度、镀液温度、化学镀时间和搅拌速率对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随着镀液温度升高、PTFE乳...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制备Ni-Mo-P/PTFE复合镀层,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PTFE乳液浓度、镀液温度、化学镀时间和搅拌速率对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随着镀液温度升高、PTFE乳液浓度增加和搅拌速率提高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随着化学镀时间延长呈持续减小趋势。最优工艺参数为:镀液温度90℃、PTFE乳液浓度10 mL/L、化学镀时间110 min、搅拌速度180 r/min,镀液温度对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影响程度最大。采用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更低,约为3.75 mg·cm^(-2)·h^(-1),容抗弧半径增大且在10^(-2) Hz处的阻抗值由8500Ω·cm^(2)增大到10500Ω·cm^(2)左右,其耐蚀性明显好于非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Ni-Mo-P/PTFE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ni-mo-p/PTFE复合镀层 化学镀 钕铁硼 耐蚀性
下载PDF
化学复合镀Ni-Mo-P合金基镀层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洁琼 姜秉元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4期27-30,共4页
对随热处理温度升高Ni-Mo-P、(Ni-Mo-P)-Al2O3及(Ni-Mo-P)-聚苯硫醚镀层的耐蚀性能变化作了对比研究;并对(Ni-Mo-P)-聚苯硫醚镀层进行表面复合涂敷,研究了涂敷后试样的截面形貌及其耐蚀性,结果表明,(Ni-Mo-P)-聚苯硫醚镀层耐蚀性良好,高... 对随热处理温度升高Ni-Mo-P、(Ni-Mo-P)-Al2O3及(Ni-Mo-P)-聚苯硫醚镀层的耐蚀性能变化作了对比研究;并对(Ni-Mo-P)-聚苯硫醚镀层进行表面复合涂敷,研究了涂敷后试样的截面形貌及其耐蚀性,结果表明,(Ni-Mo-P)-聚苯硫醚镀层耐蚀性良好,高温(85℃)10%H2SO4腐蚀速率为Ni-Mo-P镀层的1/3;复合涂敷层具有极良好的耐蚀性,涂敷层与镀层间无明显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层 ni-mo-p合金基镀层 耐蚀性 热处理 复合涂敷 涂敷层 复合沉积
下载PDF
Ni-Mo-P非晶态合金电沉积工艺及镀层耐蚀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路学丽 马洁 +1 位作者 姚忠科 刘辉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5年第6期27-29,37,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用电沉积法获得了外观呈银白色、平整光滑的Ni-Mo-P非晶态合金镀层。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及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化学组成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钼元...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用电沉积法获得了外观呈银白色、平整光滑的Ni-Mo-P非晶态合金镀层。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及电化学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化学组成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钼元素的加入,镀层的组织结构得到改善,致密性增加,在5%NaCl和0.5mol/L 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较不锈钢和Ni-P非晶镀层的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mo-p合金镀层 非晶态 耐蚀性
下载PDF
A3钢表面化学镀Ni-P/Ni-Mo-P双层镀层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琳 刘品潇 孔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A3钢表面制备了以Ni-P镀层为底层、Ni-Mo-P镀层为表层的双层镀层,测试了单层Ni-P镀层、Ni-P/Ni-Mo-P双层镀层的结合力、腐蚀速率和阻抗谱图,并表征分析了单层Ni-P镀层、Ni-P/Ni-Mo-P双层镀层的成分以及腐蚀前后的形貌。结果表明,单层N... 在A3钢表面制备了以Ni-P镀层为底层、Ni-Mo-P镀层为表层的双层镀层,测试了单层Ni-P镀层、Ni-P/Ni-Mo-P双层镀层的结合力、腐蚀速率和阻抗谱图,并表征分析了单层Ni-P镀层、Ni-P/Ni-Mo-P双层镀层的成分以及腐蚀前后的形貌。结果表明,单层Ni-P镀层和Ni-P/Ni-Mo-P双层镀层都与基体结合良好,且都呈较为平整的胞状形貌;单层Ni-P镀层和Ni-P/Ni-Mo-P双层镀层都属于中磷镀层,Ni-P/Ni-Mo-P双层镀层表面几乎没有孔洞,胞状物大小相对均一,孔隙率仅为0.6个/cm^2,明显低于单层Ni-P镀层;在一定周期内,单层Ni-P镀层和Ni-P/Ni-Mo-P双层镀层都能对A3钢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减轻A3钢腐蚀。与单层Ni-P镀层相比,Ni-P/Ni-Mo-P双层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更好,能为A3钢提供更长效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ni-mo-p双层镀层 单层Ni-P镀层 化学镀 腐蚀速率 腐蚀形貌
下载PDF
化学镀Ni-P与Ni-Mo-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文纲 卢忠铭 《广州化工》 CAS 2005年第3期42-43,共2页
研究了镀层结构(非晶态、晶态)以及Mo、P含量对化学镀Ni-P和Ni-Mo-P合金镀层在0.5M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合金镀层下,非晶态镀层具有较晶态镀层更好的耐蚀性能;镀层中Mo、P等元素的含量对镀层的耐蚀性能有着较... 研究了镀层结构(非晶态、晶态)以及Mo、P含量对化学镀Ni-P和Ni-Mo-P合金镀层在0.5M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合金镀层下,非晶态镀层具有较晶态镀层更好的耐蚀性能;镀层中Mo、P等元素的含量对镀层的耐蚀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其中P(非晶化元素)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P ni-mo-p合金镀层 耐蚀性能
下载PDF
PTFE浓度对电厂冷却水管Ni-Mo-PPTFE复合镀层形貌和防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鹏飞 张海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4,共5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PTFE浓度对电厂冷却水管常用的20#钢表面Ni-Mo-P/PTFE镀层的形貌和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TFE浓度下复合镀层的形貌特征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在5~20 mL/L的范围内随着PTFE浓度增加,复合镀层平整度提...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PTFE浓度对电厂冷却水管常用的20#钢表面Ni-Mo-P/PTFE镀层的形貌和防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TFE浓度下复合镀层的形貌特征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在5~20 mL/L的范围内随着PTFE浓度增加,复合镀层平整度提高,生垢速率减小,主要归因于复合镀层中PTFE质量分数逐渐升高。但当PTFE浓度超过20 mL/L,随着PTFE浓度继续增加,复合镀层平整度和防垢性能有所下降。PTFE浓度为20 mL/L时,该复合镀层表面较为平整,PTFE质量分数达到3.19%,具有相对较好的防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防垢性能 ni-mo-p/PTFE复合镀层 PTFE浓度
下载PDF
Na2MoO4添加量对Ni-Mo-P合金镀层微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马敏 孙万昌 +4 位作者 刘晓佳 张磊 张亚刚 田莎莎 刘豫皖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110,共5页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镁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Ni-Mo-P合金镀层,研究了Na2MoO4添加量对Ni-Mo-P镀层的微观组织、成分及耐蚀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Ni-Mo-P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借助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Ni-Mo-P镀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镁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Ni-Mo-P合金镀层,研究了Na2MoO4添加量对Ni-Mo-P镀层的微观组织、成分及耐蚀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Ni-Mo-P镀层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借助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Ni-Mo-P镀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及阻抗谱。结果表明:Ni-Mo-P合金镀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结构,当Na2MoO4添加量为0.5 g/L时,Ni-Mo-P合金镀层的胞状结构更细小,组织更紧密。0.5 g/L Na2MoO4添加量获得的Ni-Mo-P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最正,为-0.8273 V,自腐蚀电流最小,为2.3041×10-6A/cm2,容抗弧半径达到最大,耐蚀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91D镁合金 ni-mo-p合金镀层 化学镀 耐蚀性
原文传递
汽车用碳锰钢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娜 李超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36,共3页
在汽车用碳锰钢(16Mn钢)表面制备了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并研究了pH值对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pH值有利于增大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及厚度。但当pH值大于10时,镀液容易发生水解。随着pH值的增大... 在汽车用碳锰钢(16Mn钢)表面制备了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并研究了pH值对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pH值有利于增大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率及厚度。但当pH值大于10时,镀液容易发生水解。随着pH值的增大,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中钿的质量分数逐渐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呈现出典型的颗粒结构,增大pH值有利于细化晶粒。当pH值为11时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具有最高的显微硬度和最佳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 PH值 16MN钢 显微硬度 耐蚀性
下载PDF
Ni-Mo-P基复合镀及表面高分子涂敷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洁琼 姜秉元 《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8期326-328,共3页
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与Ni Mo P、Ni Mo P/Al2O3及Ni Mo P/PPS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并对Ni Mo P/PPS镀层进行表面复合涂敷,观察了涂敷层的截面的形貌并测定其耐蚀性。结果表明,Ni Mo P/PPS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85℃的腐蚀... 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与Ni Mo P、Ni Mo P/Al2O3及Ni Mo P/PPS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并对Ni Mo P/PPS镀层进行表面复合涂敷,观察了涂敷层的截面的形貌并测定其耐蚀性。结果表明,Ni Mo P/PPS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85℃的腐蚀速率为Ni Mo P镀层的1/3;与化学镀层相比,复合涂敷层具有极其良好的耐蚀性,涂敷层与镀层之间结合致密、无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p基复合镀层 复合涂敷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化学复合镀Ni-Mo-P/(h)BN镀层的宽温域摩擦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夏雨 韦春贝 +2 位作者 林松盛 向青春 石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60-2872,共13页
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表面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了Ni-Mo-P镀层和Ni-Mo-P/(h)BN复合镀层,研究了镀层在不同温度下摩擦磨损后的摩擦学行为以及微观组织结构。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镀层在室温、300、500、700℃下的摩擦学性... 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表面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了Ni-Mo-P镀层和Ni-Mo-P/(h)BN复合镀层,研究了镀层在不同温度下摩擦磨损后的摩擦学行为以及微观组织结构。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镀层在室温、300、500、700℃下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温度摩擦试验后镀层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显微硬度计、洛氏压痕仪对不同温度摩擦试验后镀层的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态Ni-Mo-P镀层和Ni-Mo-P/(h)BN复合镀层以非晶为主,同时包含少量纳米晶结构,镀层表面结构致密。随着摩擦试验温度的增加,镀层逐渐从非晶结构向纳米晶结构转变,镀层结晶度增加;当温度增加至500℃以上时,镀层内析出Ni3P硬质相,同时由于Mo、P元素的氧化挥发导致镀层内出现了孔洞,镀层致密度下降。随温度增加,镀层硬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膜基结合力从HF1级逐渐降低至HF6级。随着试验温度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300℃时摩擦系数最高;在室温至500℃范围,镀层磨粒磨损和氧化现象随温度升高逐渐加剧,在500℃时磨损率最高;进一步增加温度使得摩擦界面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提高了镀层在高温下的减摩耐磨性能。添加(h)BN颗粒提高了镀层内P含量,使得Ni-Mo-P/(h)BN复合镀层韧性增加,提高了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膜基结合力,复合镀层在室温~70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p/(h)BN复合镀层 组织结构 硬度 膜基结合力 宽温域摩擦学性能
原文传递
Growing proces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Ni-Mo-P film on SiO_2 substrate
17
作者 王梅玲 杨志刚 +1 位作者 张弛 刘殿龙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3629-3633,共5页
The diffusion barrier Ni-Mo-P film for Cu interconnects was prepared on SiO2/Si substrate using electroless metho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electroless Ni-Mo-P film were ... The diffusion barrier Ni-Mo-P film for Cu interconnects was prepared on SiO2/Si substrate using electroless metho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electroless Ni-Mo-P film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nalyzing samples of different deposition time. Induced nucleation, induced co-deposition, and self-induced growth mechanisms involved in electroless process were confirmed by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Firstly, the preceding palladium particles as catalysts induce the nucleation of nickel. Secondly, the nickel particles induce the deposition of molybdenum and phosphorus, which attributes to induced co-deposition. Thirdly, former deposited Ni-Mo-P induces deposition of the latter Ni-Mo-P particles. Moreove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with the oxydate of 3-4P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p deposit induced-deposition electroless deposition SiO2 substrate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residual stress and corrosion behaviour of electroless plated Ni-P/Ni-Mo-P coatings 被引量:3
18
作者 Hong LIU Dai-shu QI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499-2510,共12页
Single Ni-P and Ni-Mo-P coatings as well as duplex Ni-P/Ni-Mo-P coatings with the same composition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less plating.The residual stresses of the coatings on the surface and cross sections were mea... Single Ni-P and Ni-Mo-P coatings as well as duplex Ni-P/Ni-Mo-P coatings with the same composition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less plating.The residual stresses of the coatings on the surface and cross sections were measured by nanoindentation and AFM analysis,and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the coatings in10%HCl solution was evaluated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to establis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sidual stresses and corrosion behaviour of the coating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ngle Ni-P and duplex Ni-P/Ni-Mo-P coatings presented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es of241and206MPa respectively,while the single Ni-Mo-P coating exhibited a residual tensile stress of257MPa.The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impeded the growth of the pre-existing porosity in the coatings,protect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coating.The duplex Ni-P/Ni-Mo-P coatings had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than their respective single coating.In addition,the stress states affect the corrosive form of coa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less plating Ni-P/ni-mo-p duplex coatings residual stress nano indent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下载PDF
化学复合镀Ni-Mo-P/CeO_(2)镀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王凯杰 韦春贝 +7 位作者 张佳平 李浩宇 周克崧 林松盛 刘敏 胡永俊 李助军 刘怡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02-4609,共8页
为研究CeO_(2)稀土添加对Ni-Mo-P化学镀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Ni-Mo-P镀层、Ni-Mo-P/CeO_(2)复合镀层,并对其进行400℃热处理。利用SEM、EDS、XRD对镀层组织结构、元素组成、相结构进行... 为研究CeO_(2)稀土添加对Ni-Mo-P化学镀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Ni-Mo-P镀层、Ni-Mo-P/CeO_(2)复合镀层,并对其进行400℃热处理。利用SEM、EDS、XRD对镀层组织结构、元素组成、相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表面轮廓仪对镀层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i-Mo-P镀层分布有典型的球状结构,为纳米晶和非晶混合的混晶态结构,结晶化程度只有16%。加入CeO_(2)颗粒后Ni-Mo-P/CeO_(2)复合镀层内分布有孔洞,镀层粗糙度增加,镀层结晶化程度提高至51%。400℃热处理后镀层内析出纳米晶Ni_(3)P相,镀层结晶度增大,镀层内孔洞消失,组织致密度获得改善。添加CeO_(2)颗粒使镀层的硬度有所降低,热处理可明显提高镀层的硬度;热处理后Ni-Mo-P镀层硬度(HV)从镀态的6321 MPa上升至13504 MPa,Ni-Mo-P/CeO_(2)复合镀层硬度(HV)由镀态的5351 MPa提高至11182 MPa。400℃热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镀层的耐磨性能;CeO_(2)颗粒的添加提高了镀层的韧性,抑制了磨损过程中裂纹的产生,使得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ni-mo-p/CeO_(2)镀层 热处理 镀层韧性 摩擦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