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周载荷下NiTi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薛飞 王荣桥 《装备制造技术》 2008年第12期38-41,共4页
微动磨损加速材料疲劳失效,微动疲劳是微动磨损和普通疲劳共同作用的结果;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劳特性,可以延缓损伤的发生和扩展;改进原有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将微动磨损作为影响微动疲劳寿命的重要因素,引入NiT... 微动磨损加速材料疲劳失效,微动疲劳是微动磨损和普通疲劳共同作用的结果;NiT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劳特性,可以延缓损伤的发生和扩展;改进原有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将微动磨损作为影响微动疲劳寿命的重要因素,引入NiTi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中;给出合理有效的NiTi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疲劳 微动磨损 niti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一种基于CHABOCHE模型参数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2
作者 张禄 任春晓 +1 位作者 高金 刘宏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8,共11页
通过对相邻应力之比、材料S-N特性曲线双对数斜率及前一级疲劳累积损伤3项要素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CHABOCHE模型参数的非线性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参考多个非线性疲劳模型作用系数构成要素基础上,分析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涉及构成... 通过对相邻应力之比、材料S-N特性曲线双对数斜率及前一级疲劳累积损伤3项要素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CHABOCHE模型参数的非线性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参考多个非线性疲劳模型作用系数构成要素基础上,分析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涉及构成函数要素,结合已有疲劳试验数据分析,并引入CHABOCHE模型的参数,提出一种用于疲劳寿命预测的新的作用系数。运用两级及多级疲劳试验数据,分别计算并对比MINER模型、MANSON-HALFORD模型、YG模型、YUE模型、HAGHGOUEI模型、GAO模型、ZHAO模型、ZHANG模型、SUBRAMANYAN模型、HASHIN模型及新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更高,该模型在多级应力载荷下的金属材料结构设计与疲劳寿命预测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BOCHE模型 非线性模型 多级应力 疲劳损伤 寿命预测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
3
作者 徐梦悦 齐红宇 +2 位作者 李少林 石多奇 杨晓光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焊接接头具有非均匀的微观组织和梯度过渡的力学性能及随机分布的焊接缺陷等特征,相较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特别是焊接接头的疲劳载荷下的强度和寿命问题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开展了... 焊接接头具有非均匀的微观组织和梯度过渡的力学性能及随机分布的焊接缺陷等特征,相较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特别是焊接接头的疲劳载荷下的强度和寿命问题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开展了基于随机森林(RF)模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全新研究。通过采用RF和轻梯度提升机(LightGBM)2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焊接接头的疲劳数据集进行分析和预测,从中选择预测性能更优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比较在不同几何形状下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评估几何形状对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利用RF算法对输入条件进行重要度排序,分析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模型在不同材料下的疲劳寿命结果验证机器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几何形状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预测效果较好,且可用于预测在不同材料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研究结果对焊接结构的强度设计与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轻梯度提升机算法 焊接接头 疲劳寿命 几何形状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钢丝绳简化模型的构建及疲劳寿命预测
4
作者 秦智军 刘钰成 +2 位作者 江五贵 钱尼君 刘华龙 《起重运输机械》 2025年第1期28-37,共10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复杂钢丝绳模型的等效简化方法,旨在便于钢丝绳的工程应用和检测。建立了简化前后钢丝绳三维实体模型。将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创建钢丝绳有限元模型,进行拉伸模拟,并对比同等截面积的1×7+IWS钢丝绳与6×7+I... 文中提出了一种复杂钢丝绳模型的等效简化方法,旨在便于钢丝绳的工程应用和检测。建立了简化前后钢丝绳三维实体模型。将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创建钢丝绳有限元模型,进行拉伸模拟,并对比同等截面积的1×7+IWS钢丝绳与6×7+IWRC钢丝绳在不同拉伸距离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与2种模型在较高拉伸载荷下危险位置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与大小。随后基于应变疲劳法,对简化前后钢丝绳施加循环拉伸载荷,对比了两者中间截面处的疲劳寿命分布与差值,以验证使用简化模型预测复杂钢丝绳疲劳寿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钢丝绳内部钢丝危险接触区域为中间芯丝表面与侧丝接触区域,简化前后模型在整体与截面处的应力应变与等效塑性应变的大小与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两者截面处疲劳寿命分布相似,易发生疲劳损伤的危险区域均在中间芯丝处。且2种模型截面处最小疲劳寿命差值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模型简化 有限元分析 疲劳寿命预测
下载PDF
钢结构寿命预测模型及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计算
5
作者 温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2期067-070,共4页
在当前的桥梁领域中,钢结构因其具有成本低、施工快、污染小、耗能低、抗震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钢结构被长时间应用下,尤其是具有重复荷载需要承受的状况下疲劳破坏的现象就会出现,对钢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形成比较大的影响,... 在当前的桥梁领域中,钢结构因其具有成本低、施工快、污染小、耗能低、抗震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钢结构被长时间应用下,尤其是具有重复荷载需要承受的状况下疲劳破坏的现象就会出现,对钢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形成比较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需要对钢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准确的预测,利于确保桥梁的安全和使用时间的延长。本文分析了钢结构疲劳寿命的理论基础,分析出最佳的模型选择后,建筑桥梁工程中构建钢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以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对其构造细节疲劳寿命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疲劳强度 梁构造细节 疲劳寿命计算
下载PDF
基于裂纹扩展数学模型的钢丝绳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
6
作者 李成西 易辉 《机械管理开发》 2025年第1期226-228,共3页
围绕矿用钢丝绳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旨在解决矿山作业中钢丝绳因疲劳而导致的早期损坏问题。从钢丝绳的结构特征出发,详细阐述了其组成和疲劳损伤的物理基础,分析了疲劳损伤的主要来源,并深入探讨了疲劳裂纹的产生与... 围绕矿用钢丝绳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旨在解决矿山作业中钢丝绳因疲劳而导致的早期损坏问题。从钢丝绳的结构特征出发,详细阐述了其组成和疲劳损伤的物理基础,分析了疲劳损伤的主要来源,并深入探讨了疲劳裂纹的产生与扩展理论,研究了基于数据驱动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通过实践探究与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裂纹扩展 数学模型 疲劳寿命 评估 预测
下载PDF
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田立勇 张佳豪 +2 位作者 于宁 于晓涵 张硕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掘进机回转台在截割煤岩时承受偏载荷及强冲击作用,其性能影响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为探究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服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odel-multi flexible body ... 掘进机回转台在截割煤岩时承受偏载荷及强冲击作用,其性能影响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为探究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服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odel-multi flexible body dynamics,离散单元法-多柔性体动力学)双向耦合技术的回转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掘进机截割部与回转台的空间受力模型,明确了截割部与回转台的受力规律。然后,联合RecurDyn与EDEM软件对回转台进行双向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回转台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最后,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选取15组掘进机服役参数作为输入,以回转台疲劳寿命为响应,建立了对应的Kriging代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了回转台在最佳服役参数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当掘进机的截割头转速为54 r/min、回转台横摆速度为1.003 m/min、截割臂垂直摆角为7°时,回转台的疲劳寿命最长。结合DEM-MFBD双向耦合技术、Kriging代理模型与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探究掘进机的最佳服役参数,可为回转类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台 DEM-MFBD双向耦合技术 疲劳寿命预测 Kriging代理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金属疲劳寿命模型研究进展
8
作者 甘磊 吴昊 仲政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9,共50页
金属疲劳寿命模型是开展工程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传统的知识驱动模型关注疲劳机理和数理逻辑,一般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可高度概括疲劳失效过程.然而,随着对结构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新兴工程材料的不断涌现,传统模型... 金属疲劳寿命模型是开展工程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传统的知识驱动模型关注疲劳机理和数理逻辑,一般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可高度概括疲劳失效过程.然而,随着对结构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新兴工程材料的不断涌现,传统模型在预测能力、应用场景、工程适用性等方面都逐渐显现出局限性.近年来,由人工智能赋能的数据驱动模型在金属疲劳寿命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正逐步应用于解决包括单轴疲劳、多轴疲劳、变幅疲劳在内的各类经典疲劳问题.数据驱动模型能够在最小化人因误差的情况下,从多变量作用中解析出对疲劳寿命的最优显\隐式表达,可揭示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失效规律,已然成为领域内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当前数据驱动模型在金属疲劳寿命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纯数据驱动模型的一般应用流程及其应用现状,其次归纳了各类知识-数据混合驱动模型的实现方式及应用优势,最后对未来潜在研究方向及挑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预测 金属 数据驱动模型 知识-数据混合驱动模型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石越峰 李鹏飞 +3 位作者 楼梁伟 蔡德钩 陈先华 闫宏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以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气象条件设计了疲劳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其疲劳特性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结合平稳值与冻融循环周期的作用规律,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 以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气象条件设计了疲劳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其疲劳特性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结合平稳值与冻融循环周期的作用规律,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利用疲劳极限临界点的平均值对此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耗散能变化率与加载次数曲线在冻融前后呈现三个阶段;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的疲劳寿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而降低,且降低幅度越来越大,其抗疲劳性能受到显著损伤;经验证,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沥青混凝土 疲劳寿命 冻融循环 预测模型 防水封闭
下载PDF
基于SWT模型和威布尔分布的CFRP环带微动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婧 罗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015-16020,共6页
以铰销式碳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CFRP)环带为研究对象,基于SWT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推导了服从威布尔分布的概率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给定的荷载条件下,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获得最不利破坏点处的应力、应变数值,并将其代入SWT模型计算微动... 以铰销式碳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CFRP)环带为研究对象,基于SWT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推导了服从威布尔分布的概率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给定的荷载条件下,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获得最不利破坏点处的应力、应变数值,并将其代入SWT模型计算微动疲劳损伤参量。根据微动疲劳寿命实验结果,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建立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下微动疲劳寿命与损伤参量的函数关系,得出在一定可靠度下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值。结果表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在四个荷载工况下,SWT模型损伤参量和威布尔分布参数值的三次项插值函数均方误差最小,得出95%可靠度下的疲劳寿命循环次数预测值均小于疲劳实验最小测量值,可作为工程设计值使用,同时说明了此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T模型 威布尔分布 CFRP环带 微动疲劳 寿命预测
下载PDF
基于寿命预测模型的微动疲劳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茂胜 陈跃良 毕玉泉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工具,通过计算接触面上的接触应力p(x)及切向应力τ分布,求得了Ruiz微动损伤参数也0),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比较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有效... 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工具,通过计算接触面上的接触应力p(x)及切向应力τ分布,求得了Ruiz微动损伤参数也0),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比较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有效性。利用所得模型,研究了3种参数变化对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加,微动疲劳寿命迅速下降,在达到一个最低值后,随着压力的增加寿命反而增加;微动疲劳寿命随轴向应力增加而下降;对于较低的接触压力,寿命随压头半径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较高的接触压力下,随着压头半径的变化寿命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疲劳 寿命预测 接触压力 轴向应力 压头半径
下载PDF
基于晶体塑性模型的304不锈钢疲劳寿命预测
12
作者 田宏伟 段红燕 +5 位作者 刘洋 张增旺 何宏 岳顺强 赵英健 李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生成的多晶体代表性单元,通过模拟拉伸试验获得具有宏观性能的晶体塑性材料参数;采用累积塑性应变作为疲劳指示因子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通过疲劳指示因子预测的疲劳寿命在试验获得的疲劳寿命的±2倍误差范... 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生成的多晶体代表性单元,通过模拟拉伸试验获得具有宏观性能的晶体塑性材料参数;采用累积塑性应变作为疲劳指示因子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通过疲劳指示因子预测的疲劳寿命在试验获得的疲劳寿命的±2倍误差范围之内,模拟结果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塑性模型 疲劳指示因子 疲劳寿命预测
下载PDF
封装焊点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综述
13
作者 邢睿思 王龙 侯传涛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新型微互连与三维封装技术不断推动航天电子产品向高性能、小型化方向发展,封装焊点作为结构薄弱环节从毫米级向微米级转化,加剧了焊点失效问题的严重性,需要深入理解焊点失效机理,完善焊点寿命预测模型,提升焊点可靠性评估水平。本文... 新型微互连与三维封装技术不断推动航天电子产品向高性能、小型化方向发展,封装焊点作为结构薄弱环节从毫米级向微米级转化,加剧了焊点失效问题的严重性,需要深入理解焊点失效机理,完善焊点寿命预测模型,提升焊点可靠性评估水平。本文梳理了材料蠕变-疲劳寿命预测基础理论,总结了热循环载荷下焊点寿命预测模型的具体形式与模型特点,分析了蠕变-疲劳载荷下模型的预测能力与存在的问题,为深入理解焊点疲劳寿命预测理论,发展预测精度高、适配性强的焊点寿命预测模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焊点 蠕变-疲劳 寿命预测模型 焊点可靠性
下载PDF
不同胶结剂和骨料类型混凝土受压疲劳性能试验及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俐 韦向高 张秋霞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4期759-767,共9页
为研究不同胶结剂和骨料类型对混凝土受压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3种胶凝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由30%OPC,20%粉煤灰(fly ash,FA)和50%磨细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GGBS)组成的高掺量辅助... 为研究不同胶结剂和骨料类型对混凝土受压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3种胶凝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由30%OPC,20%粉煤灰(fly ash,FA)和50%磨细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GGBS)组成的高掺量辅助胶凝材料(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CM);由50%FA和50%GGBS组成,并掺入Na_(2)SiO_(3)和Ca(OH)_(2)的碱激发剂胶凝材料(alkali-activator,AA),试验制作了天然骨料混凝土(normal-weight concrete,NWC)和轻质骨料混凝土(light-weight concrete,LWC),开展恒应力循环压缩试验。最大应力水平设置3个等级,分别为混凝土静态单轴抗压强度的75%,80%和90%,而最小应力水平固定为静态抗压强度的10%。基于对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建立了疲劳寿命和疲劳应力-应变曲线模型。结果表明,LWC的疲劳寿命略低于NWC,LWC的疲劳应变高于NWC,且与OPC混凝土相比,对于SCM或AA混凝土以上规律更加凸显。本文提出的不同胶结剂和骨料类型混凝土的改进疲劳应力-应变模型,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过程简单、不需要繁琐迭代计算的优势。研究成果可为预测轻骨料混凝土疲劳应力-应变曲线及疲劳寿命提供一套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应力循环压缩 轻骨料混凝土 胶凝材料 应力-应变曲线 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下载PDF
2A70铝合金应变疲劳全寿命预测模型
15
作者 张军海 景国玺 +3 位作者 刘烨 张文凯 武一民 陈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6-742,共7页
针对2A70铝合金在全寿命范围内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开展了2A70铝合金材料拉伸试验、单轴拉压条件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和高周疲劳试验,讨论了全寿命范围内通过应变进行寿命预测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应变疲劳全寿命曲线模型,建立了2A70铝合金的... 针对2A70铝合金在全寿命范围内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开展了2A70铝合金材料拉伸试验、单轴拉压条件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和高周疲劳试验,讨论了全寿命范围内通过应变进行寿命预测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应变疲劳全寿命曲线模型,建立了2A70铝合金的应变疲劳全寿命曲线。通过试验结果对本模型以及3种常用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并对4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模型寿命预测结果均在3倍误差带范围内,平均误差和分散性都较小,寿命预测精度优于其他3种模型,新模型更适合于2A70材料在同样应变比条件下的疲劳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70铝合金 应变疲劳 寿命范围 寿命预测模型
下载PDF
金属机械部件的疲劳损伤机制与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丽琴 万茸 +1 位作者 程艳 刘楠 《模具技术》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基于裂纹萌生与扩展的机制及金属部件疲劳损伤的各种主要因素,结合模具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寿命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模具金属部件的寿命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这对于模具制造和运行企业而... 基于裂纹萌生与扩展的机制及金属部件疲劳损伤的各种主要因素,结合模具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寿命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模具金属部件的寿命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这对于模具制造和运行企业而言,不仅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金属部件的疲劳损伤行为,更能帮助他们准确预测部件的寿命,从而进行更为合理的工程设计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机械部件 疲劳损伤机制 寿命预测模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临界面法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工程应用研究
17
作者 邓国坚 石伟朝 刘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对压气机材料TC11微动疲劳试样进行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分析,梳理了基于临界面法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基本流程,并将SWT微动损伤参数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弧度... 为研究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对压气机材料TC11微动疲劳试样进行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分析,梳理了基于临界面法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基本流程,并将SWT微动损伤参数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弧度较小的榫头工作面会使得榫连接模拟件接触区域的SWT临界面参数值降低,有利于提高微动疲劳寿命;基于SWT临界面参数的寿命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分散带在2倍因子以内,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实际构件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预测 微动疲劳 临界面法 TC11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18
作者 张旭 姚建尧 +2 位作者 刘许旸 王常印 高友智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5,共9页
针对疲劳实验耗时长、实验数据分散性大,通过小样本数据获得的高存活率P-S-N曲线不够准确,疲劳寿命预测不够准确和可靠的问题,基于性能-寿命概率映射原理数据融合方法对不同应力级的小样本疲劳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分析和评估通过该方法... 针对疲劳实验耗时长、实验数据分散性大,通过小样本数据获得的高存活率P-S-N曲线不够准确,疲劳寿命预测不够准确和可靠的问题,基于性能-寿命概率映射原理数据融合方法对不同应力级的小样本疲劳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分析和评估通过该方法获得准确P-S-N曲线的可行性。与融合前的小样本疲劳数据相比,数据融合后所得P-S-N曲线更接近总体大样本数据得出的P-S-N曲线,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减少疲劳实验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比和评价不同模型对融合前与融合后数据的寿命预测能力,发现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而对于大样本数据,四种模型(Basquin S-N模型、指数S-N模型、三参数幂函数S-N模型(基于对数正态分布)、三参数幂函数S-N模型(基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预测能力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数据融合 应力寿命模型 寿命预测 模型对比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连续油管寿命研究及预测模型
19
作者 黄云 易柳舟 +1 位作者 伍诗豪 刘博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12-515,共4页
目前针对连续油管的寿命预测研究较少,但在实际的生产中连续油管的突然失效会造成极大安全隐患,急需解决方案。针对此问题,本文使用有限元仿真方法,针对三种规格的CT80连续油管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连续油管的受力、形变... 目前针对连续油管的寿命预测研究较少,但在实际的生产中连续油管的突然失效会造成极大安全隐患,急需解决方案。针对此问题,本文使用有限元仿真方法,针对三种规格的CT80连续油管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连续油管的受力、形变和疲劳寿命。用疲劳试验对有限元分析进行验证,证明了有限元分析的疲劳寿命的准确性。将连续油管的直径、壁厚、内压、弯曲半径参数转化为外壁应变和环向应力,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关于外壁应变、环向应力和疲劳寿命之间的全经验公式,得到连续油管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用试验得出的结果与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比较,误差较小,可用于CT80连续油管的疲劳寿命预测,最后通过疲劳试验得到了连续油管在二级加载下的疲劳寿命模型,该模型可预测油管在第二级载荷下的剩余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有限元分析 疲劳试验 寿命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非对称循环载荷下铝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
20
作者 雷文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0,共6页
铝基复合材料由不同力学性能和疲劳行为的多种材料组成。在非对称循环载荷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其疲劳寿命预测变得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一种非对称循环载荷下铝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用Na_(3)Al F_(6)和Ti O_(2)... 铝基复合材料由不同力学性能和疲劳行为的多种材料组成。在非对称循环载荷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其疲劳寿命预测变得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一种非对称循环载荷下铝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用Na_(3)Al F_(6)和Ti O_(2)粉末强化铝合金基体,制备出复合材料样品。设计非对称循环载荷加载条件。用Walker裂纹扩展式结合Chaboche模型进行铝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Chaboche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非线性行为;通过引入应力比参数,Walker公式可更准确地预测裂纹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扩展行为。将两者结合能更全面地考虑材料在疲劳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试件裂缝长度随之上升,同时随着循环圈数的增加,试件应力随之上升,这使得铝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下降,且该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更接近,说明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 循环载荷 铝基复合材料 疲劳寿命预测 Chaboche模型 Walker公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