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2年与2010—2012年两个“二次变冷”La Nina事件的特征与机制对比
1
作者 白燕 王欣宇 +1 位作者 郭浩康 石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6,共14页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I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是由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显著年际变率,其负位相的拉尼娜(La Nina)事件对中国极端天气有巨大影响。本文利用海洋、大气观测、再分析资料集,对比研究了2010—2012年和2...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I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是由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显著年际变率,其负位相的拉尼娜(La Nina)事件对中国极端天气有巨大影响。本文利用海洋、大气观测、再分析资料集,对比研究了2010—2012年和2020—2022年两个“二次变冷”La Nina事件演变过程中各阶段的物理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2010—2012年La Nina事件第一个峰值强于2020—2022年La Nina事件,但第二个峰值较后者弱,且其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偏西,该SSTA的强度和位置特征可从次表层海温异常得到进一步验证。另外,赤道太平洋的东风异常也在2010年夏秋季明显比2020年偏强、偏西;而偏东且增强的东风异常使2020—2022年La Nina事件的第二个冬季峰值强于2010—2012事件。通过海洋混合层热收支诊断分析,纬向平流反馈(海表面热通量异常)是引起La Nina事件发展(衰减)的主要因素。在发展阶段,东风异常引起的纬向海流异常将冷水向西输运,成为赤道中-东太平洋冷SSTA发展的主导因子,垂直方向温跃层反馈过程的贡献也不可忽略。本研究以近十年来的两个“二次变冷”La Nina事件为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分析,明晰了二者生命演变史过程中的物理机制,为探究La Nina事件生消机理和ENSO不对称性在全球变暖下的可能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变冷”La nina事件 海表温度 东风异常 纬向平流反馈 开尔文波 混合层热量收支诊断
下载PDF
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东亚冬季风环流特征及与EINino/La Nina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灿 张礼平 +1 位作者 吴义城 冯明 《暴雨灾害》 201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根据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的定义,确定1964、1969、1977、1984、2008年的强降水、降温过程为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对发生在EINino/LaNina事件之后的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的分析表明:EINino/LaNina是造成中国东部1月降水异常的一个主... 根据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的定义,确定1964、1969、1977、1984、2008年的强降水、降温过程为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对发生在EINino/LaNina事件之后的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的分析表明:EINino/LaNina是造成中国东部1月降水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不能解释气温异常。前一年秋季热带中东太平洋发生暖事件时,利于1月降水黄河流域偏少,长江以南偏多,而发生冷事件时,则利于1月降水黄河流域偏多,长江以南偏少。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期间对流层低层和高层矢量风距平场表明:发生月对流层低层在1977、1984年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中,北太平洋出现大范围气旋环流异常,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至菲律宾出现气旋环流异常,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为东风距平控制。1964、1969、2008年北太平洋出现大范围反气旋环流异常,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出现大片偏南风距平。其共同点是均存在洋面上空暖湿空气向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输送。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的前一年11月北太平洋无一例外地出现大范围气旋环流异常,发生月对流层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在中国黄海至日本一带较常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东亚冬季风 EINino/La nina事件 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
下载PDF
近57年来El Nino/La Nina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秀伟 赵景波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5-102,共8页
根据1955年~2011年期间发生的El Nino/LaNina事件和鄂尔多斯高原东缘3个站点(兴县,绥德和榆林)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55年以来该区的降水量、温度、旱涝灾害与El Nino/LaNina事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El Nino/LaN... 根据1955年~2011年期间发生的El Nino/LaNina事件和鄂尔多斯高原东缘3个站点(兴县,绥德和榆林)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55年以来该区的降水量、温度、旱涝灾害与El Nino/LaNina事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El Nino/LaNina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近57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而气温呈升高的趋势;厄尔尼诺年降水量比正常年平均降水量少87.6mm,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高0.2℃;拉尼娜年降水量比正常年均降水量少22.3mm,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低0.1℃,且其年降水量递减率和增温率略高于全国.厄尔尼诺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降水量减少的影响和气温上升的影响要大于拉尼娜事件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的影响.由小波分析可知,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降水变化在30a尺度内存在2a、8a、20a、27a的变化周期,而气温变化在30a尺度内存在3a、5a,7a、29a的变化周期.El Nino/LaNina事件对该区的旱涝灾害影响显著,旱灾年份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为63%,出现拉尼娜的概率为25%,厄尔尼诺年易于发生旱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 Nino LA nina事件 鄂尔多斯高原东缘 降水量 气温 变化周期 旱涝灾害
下载PDF
两次不同ENSO背景下云南冬季极端冷事件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万云霞 晏红明 +2 位作者 金燕 任菊章 黎文懋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5-586,共12页
2008年初和2016年初分别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La Nina和El Nino事件,在不同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背景下,云南均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本文利用大气环流、海表温度、云南124个观测站逐月温度... 2008年初和2016年初分别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La Nina和El Nino事件,在不同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背景下,云南均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本文利用大气环流、海表温度、云南124个观测站逐月温度等资料,通过多种统计方法探讨了不同ENSO背景下极端冷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2008年初和2016年初云南冬季极端冷事件在2月表现更明显。2)不同ENSO背景下,2月大气环流和云南气温变化差异较大。La Nina(El Nino)年西伯利亚高压加强(减弱),位势高度场北(西)高南(东)低,西太平洋副高偏弱(强),菲律宾异常(反)气旋西北侧异常北(南)风加强,东亚冬季风偏强(弱),云南东部气温偏低(高)。3)2008年和2016年的东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异常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均有响应,同时200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作用激发的菲律宾气旋西部偏北气流对东亚冬季风的加强和向南活动有重要影响,而2016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暖海温对菲律宾地区环流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4)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北极海冰变化对2008年2月和2016年2月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特征,2月AO负位相变化对2008年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影响较大,而2月北极海冰偏少对2016年西伯利亚高压加强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 Nino事件 La nina事件 云南极端冷事件 北极涛动 北极海冰
下载PDF
ENSO事件中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于卫东 乔方利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6-453,共8页
利用1955-2001年海洋上400m层的热含量资料,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部ElNi no/LaNi na事件期间上层海洋热含量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传播特性,发现如下3个重要观测事实:(1)在ENSO循环期间存在着关于赤道对称的南北2个热含量异常信号的... 利用1955-2001年海洋上400m层的热含量资料,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部ElNi no/LaNi na事件期间上层海洋热含量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传播特性,发现如下3个重要观测事实:(1)在ENSO循环期间存在着关于赤道对称的南北2个热含量异常信号的闭合传播路径;(2)北半球的信号闭合回路非常清晰,而南半球回路较为混乱;(3)这种闭合回路在ElNi no/LaNi na年份表现得非常明显,但在其它年份可能由于海洋或大气的条件不匹配而中途夭折。上述观测事实对于ENSO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其物理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海洋热含量 EL Nino/La nina事件 Kelvin波和Rossby波
下载PDF
ENSO事件对安徽省气候变化和旱涝灾害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曾婷 杨东 +3 位作者 朱小凡 宋苗 马露 薛双奕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期215-223,共9页
选用1960—2012年安徽省降水与气温数据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相关分析法和X2拟合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3年来安徽省气温和降水的时空特征以及ENSO对气候变化和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发现:(1)近53年来,El Nino事件和... 选用1960—2012年安徽省降水与气温数据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相关分析法和X2拟合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3年来安徽省气温和降水的时空特征以及ENSO对气候变化和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发现:(1)近53年来,El Nino事件和La Nina事件的出现频数分别为16次和15次,El Nino事件多发生在春、夏2季,结束于冬季;La Nina事件多发生在夏、秋2季,结束于春、冬季;(2)从时间上看,近53年来安徽省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升温趋势尤为明显;(3)空间上,降水量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淮河以北降水呈减少趋势,而淮河以南则呈增加趋势;气温的高值中心位于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4)El Nino事件使得降水量减少,气温增加,而La Nina事件使得降水量增加,气温降低,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5)El Nino事件和La Nina事件分别与安徽省的旱灾和涝灾存在显著的关系,旱涝灾害大多发生在ENSO事件年的当年、次年或前一年,且旱灾在连续性的El Nino事件年发生的概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 NINO事件 LA nina事件 安徽省 气温 降水 旱涝灾害
下载PDF
2011/2012年我国冷冬与中部型La Nia事件的联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川 陈锦年 +1 位作者 王宏娜 汪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15,共10页
应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60个站逐月气温观测资料以及74项环流特征量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资料、TAO实测资料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提供的OI-SST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 应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60个站逐月气温观测资料以及74项环流特征量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资料、TAO实测资料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提供的OI-SST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对2011/2012年我国冬季的天气状况,以及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我国气候产生影响的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我国气候变化预测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1/2012年我国冬季(DJF)出现异常寒冷的天气状况可能与2011/2012年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冷异常最大值出现在中部太平洋的La Nia事件(简称中部型La Nia事件)的爆发存在一定联系。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异常分布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形势产生重要影响,它直接影响着赤道地区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的异常,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偏弱、偏东。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对冬季的经向环流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导致我国2011/2012年冬季出现冷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冬 中部型La nina事件 大气环流异常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2010—2011年冬季La Ni?a事件对北半球极涡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石柳 付遵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1-328,共8页
为了探讨强极涡与La Ni?a事件之间的关系,利用NCEP/NCAR(日平均、月平均位势高度及温度场)再分析资料对2010—2011年冬季进行个例研究。与气候态相比,2010—2011年冬季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偏强,同时,显著的强海温负异常(La Ni?a事件)也持... 为了探讨强极涡与La Ni?a事件之间的关系,利用NCEP/NCAR(日平均、月平均位势高度及温度场)再分析资料对2010—2011年冬季进行个例研究。与气候态相比,2010—2011年冬季北半球平流层极涡偏强,同时,显著的强海温负异常(La Ni?a事件)也持续整个冬季。结果表明,受La Ni?a事件影响,对流层环流场和温度场得到较大的调整,出现PNA(Pacific North American)型异常环流形势和相对应的温度异常分布。2010年12月,阿留申地区出现负值的热量经向输送,使得该地区从对流层上升至平流层的行星波动与气候态相比明显减弱,从而导致平流层极涡较气候平均态偏强。这一La Ni?a事件对平流层极涡影响的动力过程也从1948—2010年期间选出的13个冬季强La Ni?a事件的合成分析结果中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涡 行星波 LA nina事件 合成分析
下载PDF
2022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先兆信号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章大全 袁媛 韩荣青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8,共14页
2022年汛期,国家气候中心准确预测了“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降水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的总趋势,较好、较早把握了汛期主雨带位置和全国旱涝分布。对东亚夏季风和雨季季节进程“南海夏季风5... 2022年汛期,国家气候中心准确预测了“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降水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的总趋势,较好、较早把握了汛期主雨带位置和全国旱涝分布。对东亚夏季风和雨季季节进程“南海夏季风5月第3候爆发,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早,梅雨量偏少,以及华北雨季开始偏早,雨量偏多”的预测与实况一致。对夏季台风生成个数较常年偏少,盛夏出现北上台风可能性大的预测与实况基本吻合。准确预测了全国平均气温趋势和高温异常特征。对“夏季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偏高,华东、华中、新疆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预测与实况一致。主要不足之处是对长江中下游和川渝地区高温干旱的范围和极端程度估计不足。2022年汛期预测重点考虑连续La Ni a事件和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脊线位置偏北,东亚夏季风偏强,初夏东北冷涡活跃,导致汛期主雨带位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预测 先兆信号 东亚夏季风 雨带 连续La nina事件
下载PDF
La Nina衰减年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差异性分析:2018年和2021年的对比
10
作者 刘芸芸 龚振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9-3161,共13页
作为热带海气耦合年际变率的最主要模态,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对西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气旋(TC)活动有显著影响.2018年和2021年均为拉尼娜(La Nina)衰减年,但这两年夏季(6~8月)西北太平洋TC活动却呈现出显著差异.2018年夏季TC活动异... 作为热带海气耦合年际变率的最主要模态,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对西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气旋(TC)活动有显著影响.2018年和2021年均为拉尼娜(La Nina)衰减年,但这两年夏季(6~8月)西北太平洋TC活动却呈现出显著差异.2018年夏季TC活动异常活跃,共生成18个TC,较常年同期(11个)明显偏多,TC生成源地主要位于西北太平洋中东部.而2021年夏季仅生成9个TC,且生成源地主要集中在西北太平洋西部.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夏季TC生成源地的大尺度环境场、热带海洋热力条件和低频振荡活动等特征,揭示了这两年处于相似的La Nina衰减年背景下,西北太平洋TC活动却显著不同的可能原因.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模(IOBM)2017/2018年冬季转为冷海温距平,并持续至2018年夏季;同时太平洋经向模(PMM)也一直维持正位相,导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北,季风槽向东延伸,有利于西北太平洋TC生成和发展;此外2018年夏季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位于5~6位相的日数偏多近150%,也为TC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而2021年IOBM 3月迅速转正且维持至夏季,PMM则从1月转为负位相并维持到夏季;同时MJO在第2~3位相停滞长达47天,此时对流中心位于海洋性大陆西部,不利于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可见,尽管处于相似的La Nina衰减年背景下,2018年和2021年春夏季IOBM和PMM演变以及MJO活动的不同是导致2018年和2021年夏季西北太平洋TC活动显著不同的主要原因,其中IOBM和MJO活动异常的贡献较PMM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TC) La nina事件 热带印度洋海盆一致模(IOBM) 太平洋经向模(PMM)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季风槽
原文传递
2018年夏季海洋大气特征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顾薇 陈丽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4,共9页
为更好地了解2018年夏季(6-8月)我国主要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本文利用我国气象要素站点资料、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和全球海温数据分析了2018年夏季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异常特征、东亚大气环流特征及海温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结果显示2018年夏... 为更好地了解2018年夏季(6-8月)我国主要气候异常特征及成因,本文利用我国气象要素站点资料、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和全球海温数据分析了2018年夏季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异常特征、东亚大气环流特征及海温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结果显示2018年夏季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9. 6%,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特征,北方和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长江中下游降水明显偏少。降水的上述异常特征受到东亚副热带和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共同影响。2018年夏季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都明显偏北,东亚沿岸由南至北为"负-正-负"的高度距平分布,呈现出"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负位相的特征,菲律宾附近对流层低层大气维持异常的气旋式环流,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异常偏强。同时,欧亚中高纬度大气呈现"两槽一脊"的异常高度分布特征。在副热带和中高纬大气环流的这种配置下,我国北方地区以异常偏南风为主,有利于暖湿气流的输送,降水偏多;华南地区在偏强的热带对流活动影响下,降水也总体偏多;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以明显的辐散下沉运动为主,降水偏少。从外强迫因子来看,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发生的La Nina事件对东亚夏季风偏强及我国降水"南北多、中间少"的异常特征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东亚夏季风 菲律宾异常气旋 LA nina事件
下载PDF
2010年秋、冬季节华北持续性干旱的气候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沈晓琳 祝从文 李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3-1134,共12页
利用1951~2011年中国台站观测的逐日降水、温度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本文分析2010年秋、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发生在华北地区持续性干旱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特征,并讨论了北极涛动(AO)和LaNia事件对此次干旱事件的影响。... 利用1951~2011年中国台站观测的逐日降水、温度和美国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本文分析2010年秋、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发生在华北地区持续性干旱的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特征,并讨论了北极涛动(AO)和LaNia事件对此次干旱事件的影响。分析表明,2010年发生在华北秋、冬季节的持续性干旱是叠加在降水减少气候趋势之上的一次极端干旱事件,但本次极端干旱事件主要成因是受到同期较强的AO负位相和LaNia事件共同的影响。统计发现:AO的负位相有利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维持和发展,而贝加尔湖上空出现负位势高度异常,导致东亚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加强和冷空气向南侵袭。AO负位相可导致贝加尔湖上空气压场偏低并影响冷空气的路径和强度,进而间接地导致华北地区的干冷气候,而同期LaNia的海温异常分布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南,抑制了西太平洋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从而直接导致该地区的干旱。由于2010年AO负指数和LaNia事件较历史干旱年份表现出较强和长时间持续性,从而导致了锋面位置位于华北以南和华北本次的持续性干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干旱 极端气候事件 北极涛动 La nina事件
下载PDF
2020/2021年冬季中国气候冷暖转折成因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韩荣青 石柳 袁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0-892,共13页
2020/2021年冬季,我国气候"前冬冷干、后冬暖湿"特征明显,冷、暖两个阶段气温振幅极大,多地观测气温分别打破了建站以来的最低、最高纪录。前冬(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10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而后冬(2021年... 2020/2021年冬季,我国气候"前冬冷干、后冬暖湿"特征明显,冷、暖两个阶段气温振幅极大,多地观测气温分别打破了建站以来的最低、最高纪录。前冬(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10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而后冬(2021年1月13日至2月28日),全国大部地区转入明显偏暖期,且2月上旬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增多,暖湿特征明显。分析发现,乌拉尔山阻塞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极地冷空气主体位置以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等均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是导致我国冬季气候由冷干转为暖湿的直接原因。进一步分析表明:La Nina事件配合北极冰偏少和北大西洋中纬度暖流,符合启动前冬"暖北极、冷欧亚"效应的条件,导致前冬欧亚中高纬经向环流偏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发展、及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偏强,致使我国出现干冷型气候;而后冬,北极平流层发生爆发性增温事件,导致北极涛动持续负位相,极涡主体偏向西半球,但同时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崩溃,东亚冬季风转弱,我国大范围回暖增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冷暖转折 乌拉尔山阻塞高压 La nina事件 北极海冰 北大西洋暖流
下载PDF
2021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先兆信号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俊虎 陈丽娟 章大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9-493,共15页
2021年较准确预测了我国汛期(5—9月)“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的总趋势。准确预测了海河流域局部、松花江流域、长江上游和下游可能有较重汛情。... 2021年较准确预测了我国汛期(5—9月)“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的总趋势。准确预测了海河流域局部、松花江流域、长江上游和下游可能有较重汛情。对夏季(6—8月)降水预测不足包括:预测的北方多雨的异常程度与实况存在偏差,即对降水极端性的预测能力有限;预测的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南东部降水偏多、长江中游偏少与实况相反,对旱情预估不足。6月发布的盛夏(7—8月)预测,扩大了北方多雨区范围,预测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大范围降水偏多,与实况更吻合。在2021年3月发布汛期预测前,重点考虑了太平洋十年际振荡冷位相、La Nina事件衰减、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少和北大西洋三极子正位相等多个先兆信号对东亚夏季风的综合影响,结合动力模式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预测信息,成功预测出东亚夏季风偏强和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地区。而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季节内变化和区域降水极端性的预测有较大偏差,外强迫信号和国内外主要动力气候模式对此的预测能力均有限。最后,将2021年外强迫信号及大气环流与2020年做了对比,指出影响汛期降水因素的复杂性,还需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预测 夏季降水 先兆信号 La nina事件
下载PDF
201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TC生成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小娟 张海燕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62,共10页
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和NCEP/DOE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异常特征及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7年7月西北太平洋TC生成个数异常偏多、生成时间集中,7-10月TC生成位置异常偏... 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和NCEP/DOE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异常特征及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7年7月西北太平洋TC生成个数异常偏多、生成时间集中,7-10月TC生成位置异常偏西;(2)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7月下旬持续减弱东退和20~60 d季节内振荡异常活跃是该时期西北太平洋TC频繁生成的重要原因;(3)西北太平洋上空大尺度环流异常造成了2017年7-10月西北太平洋TC生成位置偏西。西北太平洋中、东部海域为强盛副高控制,但在南海至菲律宾以东洋面季风槽活跃,该海域对流层低层形成气旋性涡旋、高空散度和低层涡度大、垂直风切变偏小、对流层中层湿度大。而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与西北太平洋上空大尺度环流一致变化,越赤道气流偏弱,仅有位于105°E的越赤道气流较强,使得西北太平洋上空利于TC生成的环流西移;(4)受La Nina事件发展影响,赤道太平洋出现东风异常以及Walker环流异常偏西,使得与TC生成有关的大尺度辐合中心西移,造成TC生成位置偏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生成特征 大尺度环流 LA nina事件
下载PDF
浙江三门湾沉积记录:U^k_(37)表层海水温度和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El Nio/La Nia的关联
16
作者 赵庆英 陈荣华 +2 位作者 卢冰 叶新荣 胡锡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4,共7页
应用三门湾沉积柱样中长链烯酮不饱和指数(Uk37)与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关系重建历史上的El Nio/La Nia事件;利用3种浮游植物标志物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甲藻甾醇(dinosterol)和长链烯酮C37(alkenones)来恢复单一种硅藻Diatom、... 应用三门湾沉积柱样中长链烯酮不饱和指数(Uk37)与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关系重建历史上的El Nio/La Nia事件;利用3种浮游植物标志物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甲藻甾醇(dinosterol)和长链烯酮C37(alkenones)来恢复单一种硅藻Diatom、甲藻Dinoflagellates和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Uk37估算温度在15.19~17.61℃波动,与当地秋季海水实测温度接近。Uk37估算的温度清晰地再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且其波动可能与El Nio/La Nia震荡有关。(2)浮游植物标志物总含量变化范围为710.7~6 998.5 ng.g-1,180年以来呈总体上升趋势。沉积记录中硅藻相对比例最高、甲藻次之,硅藻/甲藻比值在2.1~7.2波动,表现出近岸浮游植物对海洋环境变化的敏感性。(3)El Nio/La Nia事件可影响到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以及群落结构变化,在El Nio盛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剧增,而浮游植物种类数及群集多样性程度明显减少。另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季节性规律不明显,El Nio事件可能是影响三门湾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层记录 Uk37 表层温度 EL Nino/La nina事件 浮游植物标志物 群落结构变化
下载PDF
2012年初欧洲严寒天气成因的分析
17
作者 陈雄 李崇银 +1 位作者 谭言科 郭文华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21,共9页
2012年初欧洲遭受了严重的低温严寒天气。分析表明: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持续的大气环流异常与此次严寒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1、2月出现的北极涛动(AO)的强负异常是造成此次欧洲严寒天气的主要原因。AO负异常导致北大西洋副高异常偏强、偏... 2012年初欧洲遭受了严重的低温严寒天气。分析表明: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持续的大气环流异常与此次严寒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1、2月出现的北极涛动(AO)的强负异常是造成此次欧洲严寒天气的主要原因。AO负异常导致北大西洋副高异常偏强、偏东和偏北,使得暖湿空气沿副高北侧流向北极地区,极大减弱了欧洲暖湿空气的来源;同时使乌拉尔山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有利于上游偏强、偏北的大西洋副高的维持,并加强了极区冷空气南下西进,造成了南欧地区的严寒天气。AO负异常引起的地中海低压槽的加深,为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冷暖空气在地中海北岸交汇,从而导致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的暴雪天气。虽然La Nia事件对这次严寒天气也有一定的贡献,但AO负异常对这次严寒天气的作用远远大于La Nia事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天气 北极涛动 LA nina事件 北大西洋涛动
下载PDF
亚洲季风区内北半球秋季哈德莱环流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温之间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梦莹 李艳 冯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9-1409,共11页
利用1979-2020年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海冰和海表面温度数据集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秋季亚洲季风区内哈德莱环流(Hadley Circulation,HC)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2年秋季区域HC表现为非赤道对称,上升支... 利用1979-2020年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海冰和海表面温度数据集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秋季亚洲季风区内哈德莱环流(Hadley Circulation,HC)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2年秋季区域HC表现为非赤道对称,上升支位于赤道附近,下沉支位于副热带地区。区域HC的第一模态(EOF1)占比59%,空间分布表现为非赤道对称,北部分支为主体且大于南部分支,上升支位于赤道以南;时间系数主要表现为年际变化,且与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有关。在拉尼娜(La Nina)事件发生期间,由于热带印度洋(Tropical Indian Ocean,TIO)的海温表现为显著的负异常且北半球TIO的异常降温大于南半球TIO,进而导致TIO出现异常的经向梯度从而促进EOF1模态的形成。第二模态(EOF2)占比15%,其空间分布表现为南部分支范围与区域HC上升支范围一致,时间分布表现为增长的趋势,而上升支的范围与亚洲季风区TIO南北两个半球海温的增暖趋势相关,由于北半球TIO的增温速率快于南半球TIO,从而导致区域HC上升支的范围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哈德莱环流 La nina事件 ENSO 海表面温度 热带印度洋
下载PDF
1960~2018年河南省旱涝特征及其气候背景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楚纯洁 周金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6-63,86,共9页
为探究河南省旱涝变化规律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利用1960~2018年河南省17个国家基准气象台站逐日降水、气温资料,采用降水和潜在蒸发均一化旱涝指标,对河南省旱涝特征及其气候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在1990 s中期前后出现了旱涝... 为探究河南省旱涝变化规律及其气候驱动因子,利用1960~2018年河南省17个国家基准气象台站逐日降水、气温资料,采用降水和潜在蒸发均一化旱涝指标,对河南省旱涝特征及其气候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在1990 s中期前后出现了旱涝趋势转换,不同季节均呈不同程度的干旱增多、覆盖面积增大的特点,而且除冬、夏季之外,其他季节均呈显著干旱化趋势,但所有季节这一趋势均会在未来持续增强。(2)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中西部干旱连片多发、豫中与豫南东部雨涝多发特点。(3)海温关键区Nino3.4区海表温度指数异常偏低尤其形成拉尼娜(La Nina)事件时易发生干旱,反之在形成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时易发生雨涝,旱涝发生对El Nino/La Nina事件具有明显的滞后响应及季节性变化。东部型El Nino/La Nina事件与中部型La Nina事件均对季节性旱涝存在显著差异性影响,而不同等级El Nina/La Nina事件对旱涝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4)太阳黑子极小值年m、m-1年及极大值年+1(M+1年)易发生雨涝与极端雨涝,而M年、M-1及m+1年易发生干旱与极端干旱,且m年、m-1年及M+1年发生雨涝的频率范围明显高于M年、M-1年,而M年、M-1年及m+1年发生干旱的频率范围明显高于m年及m-1年。(5)河南省旱涝演变对海表温度距平与太阳黑子活动具有阶段性的周期性响应,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研究成果可为河南省防洪抗旱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演变 气候变化 El Nino/La nina事件 太阳黑子 河南省
下载PDF
2011~2012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偏低成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秀秀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3期9-13,共5页
利用NCEP/NCAR2011/2012再分析资料,对2011/2012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偏低成因进行分析,表明:(1)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27a以来最低值;(2)此次冬季过程是在La Nina事件背景下发生的,通过大气环流对欧亚大陆气候产生显著性影响;(3)西伯利亚高压... 利用NCEP/NCAR2011/2012再分析资料,对2011/2012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偏低成因进行分析,表明:(1)我国平均气温创下近27a以来最低值;(2)此次冬季过程是在La Nina事件背景下发生的,通过大气环流对欧亚大陆气候产生显著性影响;(3)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异常增强,并通过影响欧亚大陆冬季风,使冬季风异常增强,引导了过多的极地的冷空气长时间向南侵袭,进而导致了2011/2012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异常 环流异常 西伯利亚高压 冬季风 LA nina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