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 for Tree Species (Genera) Along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雄文 张新时 +1 位作者 周广胜 陈锦正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0期1075-1081,共7页
The 16 tree species on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were analyzed from the change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frequency and dominance pattern and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t landscape scale in 1986 and 1994. Pin... The 16 tree species on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were analyzed from the change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frequency and dominance pattern and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t landscape scale in 1986 and 1994.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and Fraxinus rhynchophylla Hemsl. had spread rapidly towards west and east, respectively. The frontier form of species had close relation with its movement. The patch size of Pinus koraiensis , Populus davidiana Dode.,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 Betula dahurica Pall., Picea koraiensis Nakai, Abies nephrolepis Maxim. and Larix olgeusis var. koreana Nakai decreased, however, Quercus mongolica Fisch., Betula costata Trautv., Acer mono Maxim., Tilia spp., Ulmus spp., Betula platyphylla Suk. and Fraxinus rhynchophylla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pattern of Populus davidiana , Betula platyphylla , Fraxinus rhynchophylla and Betula dahurica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e dominance pattern of Populus davidiana , Tilia spp., Juglans mandshurica , Betula platyphylla , Betula dahurica and Abies nephrolepis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Quercus mongolica and Betula dahurica , Betula costata and Picea spp., Betula costata and Abies nephrolepis , Picea spp. and Abies nephrolepis declined, however,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Larix spp. and Betula platyphylla , Acer mono and Ulmus spp.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characteristic tree species(genera)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PATCH frequency DOMINANCE spatial correlation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hotosynthesi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Between Clonal and Non_clonal Plant Species Along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被引量:30
2
作者 蒋高明 董鸣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8期855-863,共9页
Net photosynthesis ( P n ), transpiration ( E ), stomatal conductance ( g 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of more than 218 species belonging to two different reproductive functional types, i.e. clonal (115 ... Net photosynthesis ( P n ), transpiration ( E ), stomatal conductance ( g 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of more than 218 species belonging to two different reproductive functional types, i.e. clonal (115 species) and non_clonal species (103 species), along the 1 670 km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 n and WUE appeared to be lower in the east and west ends of NECT, with peaks in the middle. Transpiration was found to be higher in the west end, where most temperate desert species were distributed. On the same site, most clonal species showed higher P n and relate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than non_clonal species. For different growth forms over NECT, e.g. forest trees, shrubs and grasses, meadow steppe shrubs and grasses, typical steppe shrubs and grasses, the meadow steppe and typical steppe grasses, showed higher values of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than the forest or the desert species. But for the two reproductive plant functional types (PFTs), clonal species had higher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with averages of 22%, 15%, 23% and 14% higher than the non_clonal ones for P n , E, g s, and WUE, respectively. Such differences indicated that clonal species might have advantages over non_clonal species in utilizing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such as light, CO 2, and especially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YNTHESIS clonal species non_clonal species forest STEPPE warm desert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全文增补中
Variations of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along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and its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Ren-zhong GAOQiong2 TANGHai-p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47-551,共5页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and its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on a larger scale climate change gradient were test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platfor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numbers, ...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and its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on a larger scale climate change gradient were test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platfor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numbers, life form richness and life form diversity were relative higher at the eastern forests and the ecotone between typical vegetation, while those on the meadow grasslands and typical steppes were lower. Although plant life forms can reflect the climate variations, life form diversity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major global gradient along the N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ECOTONE gradient analysis
下载PDF
Using spatial analysis to monitor tree diversity at a large scale: 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4
作者 Xiongwen Chen Bai-Lian Li Xing-Shi Zh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2008年第2期137-141,共5页
Aims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diversity change at a large scale is important for any meaningful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aspects of d... Aims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diversity change at a large scale is important for any meaningful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aspects of diversity distribution including change.We applied some common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and additive partitioning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as a case study to show how to characterize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tree diversity in this area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Methods The f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permanent plots conducted every 4 km.The additive partitioning of species diversity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diversity of tree species at different scales.Moran’s I was used for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scale of autocorrelation,lacunarity was studied for diversity patch contagion and dispersion and spectral entropy was used for assessing the overall spatial distribution.Important findings Datacollectedfrom 1986 to 1994 indicate that the change of adiversity wa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study area,but the change of b diversity was significant.The percentage of a diversity in total diversity(c)increased from 14.2 to 17.2%,and the percentage of b diversity decreased from 85.8 to 82.8%.For both a and b diversities,the scale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decreased at the scale of 25–40 km and increased around 15–20 and 200 km.The lacunarity of a divers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re wasasuddenchangeat the scale of 56–68km,butthelacunarity of b diversity increased across scales.The spectral entropy decreased slightlyina diversityandremainedsimilarforb diversity.Byusingspatial analysis,we can monitor the diversity change over a large area and als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en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TORING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NECT) spatial analysis tree diversity
原文传递
Distribution of C_4 plants along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and its correla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被引量:16
5
作者 TANG HaipingOpen Research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Natural Disaster of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5, Laboratory of Quantitative Vegetation Ecology ,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93,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14期1316-1320,共5页
The distribution of C<sub>4</sub> plants and the C<sub>4</sub>/C<sub>3</sub> ratio along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have been studied. A model to quantify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C<sub>4</sub> plants and the C<sub>4</sub>/C<sub>3</sub> ratio along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have been studied. A model to quantify their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s been set up.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C<sub>4</sub> plants to that of C<sub>3</sub> plants along NECT shows two low and two high trends from east to west,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s mainly decided by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DISTRIBUTION of C4 PLANTS the C4/C3 ratio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NECT)土壤碳、氮、磷的梯度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2
6
作者 王淑平 周广胜 +1 位作者 吕育财 邹建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3-517,共5页
以中国东北样带 (NECT)为依托 ,基于沿样带的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 ,分析了沿样带的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年降水、年均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样带内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沿经度... 以中国东北样带 (NECT)为依托 ,基于沿样带的野外观测和土壤实测数据 ,分析了沿样带的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年降水、年均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样带内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沿经度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 ;降水量和温度对土壤碳、氮、磷的作用强度顺序分别为土壤有效氮、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有效磷 ;并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与年降水、年均温之间的多项式回归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梯度分布 气候因子 土壤碳 土壤氮 土壤磷 回归分析 陆地生态系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草原区植物δ^(13)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11
7
作者 苏波 韩兴国 +3 位作者 李凌浩 黄建辉 白永飞 渠春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8-655,共8页
测定了中国东北森林 -草原样带草原区 15个常见植物种叶片的 δ1 3 C值 ,并以此作为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值 ,研究了不同植物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年均降水量、年均大气温度和海拔高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有相当一部... 测定了中国东北森林 -草原样带草原区 15个常见植物种叶片的 δ1 3 C值 ,并以此作为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值 ,研究了不同植物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年均降水量、年均大气温度和海拔高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植物种的 δ1 3 C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增加而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如羊草 (L 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家榆 (Ulmuspumila L.)、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 L am.)、直立黄芪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和菊叶委陵菜 (Potentila tanacetifolia Willd.ex Schlecht.)等 ) ,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如扁蓿豆 (Melissitus ruthenicus(L.) Peschkova)、羊草、家榆、小叶锦鸡儿、直立黄芪、地榆等 ) ;而少数几个种 (如达乌里胡枝子 (L espedeza davurica(L axm.)Schindl.) ,麻花头 (Serratula centauroides L.)等 )则与大多数种的情况截然相反 ,另外部分植物种则随环境因子变化不大 (达乌里黄芪 (Astragalus dahuricus(Pall.) DC.)、中间锦鸡儿 (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和狭叶锦鸡儿 (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 ,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Willd.)、糙叶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Δ^13C 水分利用效率 气温 草原区
下载PDF
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59
8
作者 岳书平 张树文 闫业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79-886,共8页
根据中国东北样带上不同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别选取抚松县、磐石市、公主岭市、通辽市及林西县作为典型区,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近30年来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本文选取基于货币量的价值量评价法,参考Cos... 根据中国东北样带上不同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别选取抚松县、磐石市、公主岭市、通辽市及林西县作为典型区,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近30年来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本文选取基于货币量的价值量评价法,参考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的平均值来分析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76-2000年间东北样带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很大,土地利用程度均呈加大趋势,耕地、林地和草地的ESV均有较大变动,不同类型区单位面积的ESV差别也很大,其基本分布规律为林区>农林交错区>牧区>农牧交错区>农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ESV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性指数 东北样带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草地群落放牧干扰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25
9
作者 杨利民 韩梅 李建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放牧干扰是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中国东北样带 9个草地群落放牧干扰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中牧或重牧阶段 Shannon指数达最大值 ,形成中牧 (重牧 ) >重牧 (中牧 ) >轻牧 >过牧的规律。群落物... 放牧干扰是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中国东北样带 9个草地群落放牧干扰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中牧或重牧阶段 Shannon指数达最大值 ,形成中牧 (重牧 ) >重牧 (中牧 ) >轻牧 >过牧的规律。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与多样性的相关分析表明 ,均匀度变化对多样性变化具有更大的贡献率 ,而丰富度呈下降趋势 ,即轻牧 (中牧 ) >中牧 (轻牧 ) >重牧 >过牧。生活型功能群多样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中国东北样带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是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碱化草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放牧干扰 草地群落 中国东北样带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羊草群落C_3和C_4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1
10
作者 韩梅 杨利民 +1 位作者 张永刚 周广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5-1832,共8页
在全球动态植被模型的发展中,受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在物种水平上的研究变得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植物功能群的划分是从生态学的,而不是系统发育的角度来相互比较地对待不同地区的植物,从而削减了植被变化研究中植物分类群的数量,已... 在全球动态植被模型的发展中,受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在物种水平上的研究变得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植物功能群的划分是从生态学的,而不是系统发育的角度来相互比较地对待不同地区的植物,从而削减了植被变化研究中植物分类群的数量,已成为研究植被变化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作用的重要单位。植物的不同光合途径(C3、C4和CAM)从叶片组织结构到生理功能,从生态适应到地理分布均表现出对不同水、热、光环境的响应,是理想的植物功能群分类。为此,分析了中国东北样带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建群种或共建种的草原群落植物光合类型功能群生物量及其与群落初级生产力和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C4植物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且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显著,其变异性较高,更能反映样地间环境变化的差异;(2)C4与C3植物变化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并且多数C4植物常在逆境中起到更大作用,如干旱化、盐碱化和放牧干扰;(3)C4植物种类少,在所有调查样方中仅出现7种,占总出现种类的9.72%。这些特点说明C4植物可以考虑作为评估和预测我国温带草原植被及其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植物功能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羊草群落 C3和C4植物功能群 生物量 环境变化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 被引量:53
11
作者 周广胜 王玉辉 蒋延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8-216,共19页
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小全球变化不良影响 ,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研究平台。在介绍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提出的背景... 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小全球变化不良影响 ,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研究平台。在介绍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提出的背景与选定标准、中国东北样带的位置与特征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东北样带的研究进展 :建立了用于模型发展和比较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中国东北样带数据集 ,从机理上初步探讨了全球变化对于森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可能影响 ,发展了用于古植被气候重建的植物种与表土花粉类型的定量关系模型、多尺度耦合的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和基于林窗原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模型 ,并对全球变化对中国东北样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 ,进而针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财力有限的特点 ,提出未来中国东北样带研究拟充分利用我国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区域特色 ,围绕“生态过程与生态安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这一关键科学问题 ,做出一些在国际上既有显示度 ,又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全球变化 古全球变化 模型 遥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9
12
作者 王淑平 周广胜 +1 位作者 高素华 郭建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0-785,共6页
基于中国东北样带 2 0 0 1年考察采集土样的实测数据及CO2 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的模拟试验资料 ,分析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 =0 ... 基于中国东北样带 2 0 0 1年考察采集土样的实测数据及CO2 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的模拟试验资料 ,分析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 =0 .993,p <0 .0 0 1)。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 (3.5 2± 0 .881)g·kg-1,占表层土壤有机碳的 13.1%± 0 .78% ;下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为 (1.14± 0 .2 5 0 )g·kg-1,占下层土壤有机碳的 10 .9%± 0 .79%。样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沿经度分布趋势基本与土壤有机碳一致 ,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大于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全量氮、磷、硫、锌及有效氮、磷、钾、锰、锌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与土壤pH值、土壤容重、持水量及孔隙度也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活性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具有正的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为R =0 .712 (p <0 .0 0 1)高于土壤有机碳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 =0 .6 77(p <0 .0 0 1)。短期培养条件下 ,CO2 浓度升高及干旱胁迫下 ,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不大 ,其变异系数为 1.2 8% ;相比之下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 ,其变异系数为 2 9.6 7%。不同土壤湿度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发生变异的幅度因CO2浓度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土壤活性有机碳 分布 气候变化 干旱胁迫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关键种羊草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密度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杨利民 韩梅 +1 位作者 周广胜 李建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4,共9页
沿中国东北样带,从长春到阿巴嘎旗,大约每个经度设1个样地,共10个样地,研究了草原段关键种羊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土壤水分和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东向西,随年降水量... 沿中国东北样带,从长春到阿巴嘎旗,大约每个经度设1个样地,共10个样地,研究了草原段关键种羊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的变化,以及它们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土壤水分和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东向西,随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土壤水分的降低和海拔的升高,羊草水分利用效率有明显增强的趋势,而气孔密度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气孔大小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并主要与取样时刻开张状态有关,说明羊草气孔数量的增多有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是决定羊草气孔密度变化的第一显著因子,其次是年降水量,说明水分条件是羊草气孔密度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从数据分布散点图、温度和放牧干扰作用的复杂性以及受土壤和地形条件特殊性影响样地的分析表明,羊草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密度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是非常复杂的,是包括植被利用方式与强度在内的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羊草长期适应各样地环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羊草 水分利用效率 气孔密度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淑平 周广胜 +1 位作者 高素华 郭建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9-283,共5页
根据2001年中国东北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实测数据,结合CO2浓度倍增与不同土壤湿度的模拟试验数据,对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梯度分布、影响因子分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带土壤表层全氮和有效氮的梯度分布与土壤有... 根据2001年中国东北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实测数据,结合CO2浓度倍增与不同土壤湿度的模拟试验数据,对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梯度分布、影响因子分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带土壤表层全氮和有效氮的梯度分布与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基本一致沿经度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局部由于土壤退化而出现低谷.土壤全氮的剖面分布和土壤有机碳相似,而土壤有效氮则有所不同.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土壤pH、有机碳、全磷、全硫、全锌、土壤活性碳、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锰、有效锌、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孔度等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样带土壤全氮和有效氮与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82,P<0001和0688,P<0001).短期培养试验中,CO2浓度倍增和不同土壤湿度下土壤全氮和有效氮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是555%和384%),但可反映一定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土壤氮分布 气候变化 CO2浓度倍增 干旱胁迫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的梯度分析及其预测 被引量:52
15
作者 张新时 高琼 +3 位作者 杨奠安 周广胜 倪健 王权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7年第9期785-799,共15页
陆地样带研究已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与热点。中国东北样带(NECT)已被列为IGBP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与130°30'之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是一条中纬度... 陆地样带研究已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与热点。中国东北样带(NECT)已被列为IGBP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之一。该样带在东经112°与130°30'之间沿北纬43°30'设置,长约1600km,是一条中纬度温带以降水为驱动因素的梯度,具有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向温带草原的3个亚地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的空间系列。该样带上有4个生态实验站。在大量的固定样地、实验调查研究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样带的初步梯度分析及在全球变化图景下的预测,包括其地理位置、设置意义、地形地貌、气候梯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格局,一个遥感数据驱动的模型和NPP模型在整个样带上运行过。今后NECT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C、N、P等与痕量气体CO_2、CH_4等)、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全球植被模型(DGVM)以及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等方面得到加强,将成为我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与其它IGBP核心项目研究的前沿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圈 陆地样带 梯度分析 中国东北样带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NDVI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7
16
作者 唐海萍 陈玉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8-325,共8页
NDVI是研究大尺度生态学问题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数 ,它可以为估价全球植被动态模型提供足够的信息。中国东北样带是全球变化研究中首选样带之一 ,本文分析了分辨率为1km× 1km的NDVI年内季节变化的两个特征值 :年均NDVI(NDVI I)和NDV... NDVI是研究大尺度生态学问题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数 ,它可以为估价全球植被动态模型提供足够的信息。中国东北样带是全球变化研究中首选样带之一 ,本文分析了分辨率为1km× 1km的NDVI年内季节变化的两个特征值 :年均NDVI(NDVI I)和NDVI年内极差 (NDVI MM)在样带内 5种不同植被类型间的变化及其与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NDVI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格局 ,NDVI I和NDVI MM由东到西均呈下降趋势 ,NDVI I与降水量具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降水量能够解释NDVI I和NDVI MM空间变异的绝大部分。这一结果说明NDVI反映了植被沿环境梯度的时空变化格局 ,可用于监测样带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季节变化 气候因子 生态学 植被动态模型 季节变化 中国东北样带 年平均气温 降水量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遥感测量的区域土地覆盖格局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晓兵 陈云浩 李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7-586,共10页
利用1 km、4 km和8 km 3种空间分辨率的NOAA/AVHRR数字影像,对中国NECT样带西部地区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及其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重点比较了几种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分类结果边界的一致性和空间差异,以及影像所记录的景观格局的差异。为... 利用1 km、4 km和8 km 3种空间分辨率的NOAA/AVHRR数字影像,对中国NECT样带西部地区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及其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重点比较了几种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分类结果边界的一致性和空间差异,以及影像所记录的景观格局的差异。为进一步在不同尺度上研究景观变化过程以及尺度转换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3种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所反映的区域土地覆盖的宏观空间格局是一致的,但类型的边界、每一类型斑块的形状和数量均产生较大的差异;经过对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4种指标(分维数、破碎度、多样性、优势度)的比较显示出随着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变化,影像所反映的景观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各覆盖类型的分维数表现出最大差异,表征着空间分辨率的变化对斑块复杂程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遥感 土地覆盖 景观特征 NECT样带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三种针茅草原群落初级生产力对降水季节分配的响应 被引量:30
18
作者 袁文平 周广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5-609,共5页
分析3种针茅草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年季动态,并利用积分回归模型探讨其对降水量季节性分配的响应,揭示水分有效性对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约3类针茅群落初级生产力年度变化的是水分,即前一年11月到当年8月的月降水量的年度变... 分析3种针茅草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年季动态,并利用积分回归模型探讨其对降水量季节性分配的响应,揭示水分有效性对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约3类针茅群落初级生产力年度变化的是水分,即前一年11月到当年8月的月降水量的年度变异是直接导致群落初级生产力年度变化的主要原因.降水的季节分配对于3类针茅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形成有着不同的作用.前一年11月至当年4月降水对于植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具有正效应,从5月开始降水对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群落的季节降水量格局较为相近,但是大针茅群落与克氏针茅群落相比对降水的利用效率较高;贝加尔针茅群落则表现出更高效的降水利用率.由此可见,降水量月季分配及其对针茅群落影响程度的不同是造成3种针茅草原地带性分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样带 针茅草原 降水量 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NECT上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石瑞香 康慕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从中国东北样带 (NECT)内的农牧交错区选择典型样点作为研究单元 ,经分析得出该区域属样带上近年来耕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 ,对可能影响耕地变化的自然气候因素和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等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进而得出该区域近年... 从中国东北样带 (NECT)内的农牧交错区选择典型样点作为研究单元 ,经分析得出该区域属样带上近年来耕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 ,对可能影响耕地变化的自然气候因素和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等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进而得出该区域近年来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初步结论为 :人口是农牧交错区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的驱动力 ,次之为经济发展 ,再次为技术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T样带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下载PDF
中国东北样带(NECT)森林区域中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雄文 张新时 +1 位作者 周广胜 陈锦正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38,共4页
本文用地统计学与分形方法对中国东北样带中 1 6个主要树种 (属 )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 :山杨、蒙古栎、色木槭和白桦的斑块大小在 3 72km左右 ,红松、黄檗、枫桦、椴、胡桃楸、榆、水曲柳、花曲柳、黑桦、云杉、臭松和落叶松的... 本文用地统计学与分形方法对中国东北样带中 1 6个主要树种 (属 )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 :山杨、蒙古栎、色木槭和白桦的斑块大小在 3 72km左右 ,红松、黄檗、枫桦、椴、胡桃楸、榆、水曲柳、花曲柳、黑桦、云杉、臭松和落叶松的斑块都在 1 0km以下。通过克里格方法得到各树种在样带中的分布区域 ,黑桦、山杨、椴、蒙古栎分布于整个研究区 ,大多数树种分布在 1 2 0°E~ 1 3 1°E之间 ,根据分布位置得到树种的耐旱能力等级。耐旱能力中等的黄檗、胡桃楸、花曲柳、榆和水曲柳的分维数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空间分布特征 东北样带 地统计学 分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