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荧光内窥镜的陷波滤光片的研制
1
作者 王忠连 任少鹏 +8 位作者 高鹏 阴晓俊 赵帅锋 班超 董明 王瑞生 娄海宇 于志强 刘添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8,共9页
基于荧光内窥镜的实际应用确定陷波滤光片的技术指标,以光学薄膜理论为基础设计陷波滤光片结构,采用Essential Macleod软件辅助进行膜系设计,分析膜层敏感度,选择合适镀膜设备、工艺控制方法制备陷波滤光片。制备的滤光片通带透射率均... 基于荧光内窥镜的实际应用确定陷波滤光片的技术指标,以光学薄膜理论为基础设计陷波滤光片结构,采用Essential Macleod软件辅助进行膜系设计,分析膜层敏感度,选择合适镀膜设备、工艺控制方法制备陷波滤光片。制备的滤光片通带透射率均值达到97%以上,截止背景达到OD6以上,透射波前畸变低于λ/4@632.8 nm,满足医疗健康微创精准手术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内窥镜 滤光片 陷波膜系 近红外荧光 吲哚菁绿
下载PDF
水分配围堰的水膜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潘新新 宋春景 邱健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2-486,共5页
设置一定数量的水分配围堰V型出水口可保证安全壳外壁的水膜覆盖率,有助于事故后壳内热量排出。本文探讨了一种适用于水膜流动特性的CFD分析方法,该方法经理论及试验验证,具有较高的精度。研究得到:随着单V型出水口入口流量增大,水膜稳... 设置一定数量的水分配围堰V型出水口可保证安全壳外壁的水膜覆盖率,有助于事故后壳内热量排出。本文探讨了一种适用于水膜流动特性的CFD分析方法,该方法经理论及试验验证,具有较高的精度。研究得到:随着单V型出水口入口流量增大,水膜稳定宽度线性增长,平均水膜厚度变化不大;V型出水口角度对水膜稳定宽度及水膜厚度不敏感;工程上可合理选择出水口的数量以使系统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堰 V型出水口 水膜 稳定宽度 厚度
下载PDF
S波段低插损FBAR陷波器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平英 蒋世义 +4 位作者 何西良 陈金琳 彭霄 徐阳 刘娅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单端口、端口阻抗50Ω的S波段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陷波器,其采用了梯形拓扑结构与外围匹配电路相结合的方式。对FBAR陷波器芯片的设计过程、工艺实现进行了说明。测试制备的FBAR陷波器,其陷波频段为2399~2412 MHz,陷... 该文介绍了一种单端口、端口阻抗50Ω的S波段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陷波器,其采用了梯形拓扑结构与外围匹配电路相结合的方式。对FBAR陷波器芯片的设计过程、工艺实现进行了说明。测试制备的FBAR陷波器,其陷波频段为2399~2412 MHz,陷波抑制达35 dBc;通带频率分别为1800~2300 MHz和2500~2800 MHz,通带插损仅1 dB;3 dBc开口宽度为69 MHz。FBAR陷波器芯片尺寸为1.2 mm×1.2 mm×0.35 mm。结果表明,陷波器实测与仿真结果两者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 陷波器 芯片 梯形结构 低插损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电镀铜薄膜缺口疲劳断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新平 尚德广 +3 位作者 刘豪 孙国芹 李承山 李德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3-807,共5页
对11.5μm厚中间缺口电镀铜薄膜的单向拉伸疲劳断裂特性进行研究。试件采用准LIGA(lithographie,gal-vanformung,abformung,光刻、电铸、塑铸的完美结合)工艺制作。试验观测发现,多数电镀铜薄试件断裂发生在缺口根部,断裂表面与缺口Y向... 对11.5μm厚中间缺口电镀铜薄膜的单向拉伸疲劳断裂特性进行研究。试件采用准LIGA(lithographie,gal-vanformung,abformung,光刻、电铸、塑铸的完美结合)工艺制作。试验观测发现,多数电镀铜薄试件断裂发生在缺口根部,断裂表面与缺口Y向对称轴线夹角约成12°,以沿晶断裂为主。利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拟得到断裂危险区域为缺口根部;连接危险区域边界点与缺口曲率中心的边界线,与缺口Y向对称轴线的夹角约成±14.2°范围内,与试样断裂情况相符;缺口根部断裂主要受拉伸应力控制。用Neuber方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间接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铜薄膜缺口 疲劳弹塑性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一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陷波滤光片设计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奕辛 付秀华 +2 位作者 张功 张静 杨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9-293,共15页
陷波滤光片应用广泛,但难点在于用传统传输矩阵法进行光谱设计时,计算量过大且膜系结构和材料种类复杂。将固体物理理论中晶体内周期性势场Bloch波的多重Bragg散射后特殊色散关系与光学薄膜理论中麦克斯韦方程组结合,计算出一维光子晶体... 陷波滤光片应用广泛,但难点在于用传统传输矩阵法进行光谱设计时,计算量过大且膜系结构和材料种类复杂。将固体物理理论中晶体内周期性势场Bloch波的多重Bragg散射后特殊色散关系与光学薄膜理论中麦克斯韦方程组结合,计算出一维光子晶体(即薄膜)周期性函数并获得能带结构;分析与介质折射率(介质折射率比)、中心波长和入射角度改变相对应的能带结构中禁带宽度和位置的变化;推导出具体函数关系。将陷波滤光片的光谱要求带入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将结果带入Essential Macleod薄膜设计软件中进行膜系设计。与传统传输矩阵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一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的设计方法比传统传输矩阵法计算量小很多、周期结构简单且只需两种材料,光谱曲线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色散关系 能带结构 光子禁带 膜系设计 陷波滤光片
下载PDF
实数编码遗传和单纯形混合算法在膜系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彭东功 吴永刚 +4 位作者 焦宏飞 曹鸿 张莉 郑秀萍 付联效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5,共7页
在传统遗传算法(GA)基础上,通过引入标准偏差函数构造了新的适应度函数,同时提出了一种自动降温的方法来控制退火选择策略中的温度。将这种改进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FGA)和单纯型算法(SA)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膜系优化算法-实数编码... 在传统遗传算法(GA)基础上,通过引入标准偏差函数构造了新的适应度函数,同时提出了一种自动降温的方法来控制退火选择策略中的温度。将这种改进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FGA)和单纯型算法(SA)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膜系优化算法-实数编码遗传和单纯形混合算法,并编制了优化程序。实例表明该算法优化性能优越,既具有强大全局搜索能力,又能很好地实现局部搜索功能。用该算法实现了中心波长534 nm,带宽35 nm的可见光波段凹陷滤波器和高性能中性分束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光学 膜系优化 遗传算法 单纯型算法 凹陷滤波器 中性分束镜
下载PDF
圆柱状电阻激光刻槽扩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励 谢志平 杨兴国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1998年第3期29-32,共4页
圆柱状精密金属膜电阻采用激光刻螺线槽是电阻器制造技术的趋势。着重描述了激光扩阻试验依据和结果分析。
关键词 扩阻倍率 激光刻螺线槽 金属膜电阻 激光加工
下载PDF
电阻器激光刻螺线槽槽纹质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励 谢志平 杨兴国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1999年第5期16-19,39,共5页
本文从评价圆柱状金属膜电阻器激光刻螺线槽槽纹质量, 分析槽纹误差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金属膜电阻器 激光刻槽 槽纹质量
下载PDF
CBN油石超精对轴承性能的影响浅析
9
作者 童中俊 张慧 +1 位作者 李静 温朝杰 《哈尔滨轴承》 2022年第2期14-16,共3页
基于CBN油石的超硬特性、良好自锐性以及CBN油石超精的丝路、峰线豁口,简要分析了采用CBN油石超精对沟道波纹度和残余压应力等表面质量指标的影响,深入分析了轴承自润滑能力提高的机理以及对提高轴承寿命的影响。
关键词 CBN油石 超精 残余压应力 丝路 豁口 润滑油膜 轴承性能
下载PDF
基于YIG单晶薄膜的陷波器设计
10
作者 王大勇 燕志刚 +3 位作者 安弟曦 李俊 张平川 刘颖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28,共4页
针对基于环球耦合谐振的钇铁石榴石(YIG)小球陷波器装配调试工艺复杂、不利于多通道集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静磁波技术来实现YIG单晶薄膜陷波器结构与设计方法。该文通过对单晶薄膜陷波器工作原理的分析,静磁反向体波的角频率与波数(... 针对基于环球耦合谐振的钇铁石榴石(YIG)小球陷波器装配调试工艺复杂、不利于多通道集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静磁波技术来实现YIG单晶薄膜陷波器结构与设计方法。该文通过对单晶薄膜陷波器工作原理的分析,静磁反向体波的角频率与波数(ω-k)色散特性与微带激励谐振换能器的静磁波激励特性的数值计算及器件仿真优化,设计了调谐工作频段为6~8 GHz的实用化YIG单晶薄膜陷波器。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6~8 GHz内调谐频段陷波器均能保证良好的通带插损、阻带深度及30 dB阻带带宽等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波器 钇铁石榴石(YIG)单晶薄膜 静磁反向体波 色散 辐射电阻
下载PDF
Tear Resistance of Orthogonal Kevlar-PWF-reinforced TPU Film 被引量:6
11
作者 BAI Jiangbo XIONG Junjiang CHENG X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3-118,共6页
This work seeks to investigate the notch sensitivity and fracture behaviour of orthogonal Kevlar-plain woven fabric (PWF)-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 film applied to high altitude balloon. Four types ... This work seeks to investigate the notch sensitivity and fracture behaviour of orthogonal Kevlar-plain woven fabric (PWF)-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 film applied to high altitude balloon. Four types of specimens are implemented to measure notched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 by conducting static tension and tear tests on an MTS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damage and failure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and the results for notched strength and tear resistance a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From the experi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notch sensitivity of the film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ize of the hole, but the notch sensitivity an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notch are insignificant and there is a decrease of only about 4%-10% in tensile strength for the notched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hole sizes in diameter compared with the unnotched specimen. In contrast, the tear resistance containing a central slit with only 1 mm length is about half of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unnotched film, which implies that the tear resistance exists an significant notch sensitiv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notch sensitivity and fracture behaviour of the Kevlar-PWF-reinforced TPU film and constitute a fundament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high altitude ball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U薄膜 撕裂强度 芳纶 正交 缺口敏感性 热塑性聚氨酯 断裂韧性
原文传递
GREGOR望远系统高透射深截止多腔负滤光片研制
12
作者 常艳贺 付秀华 +3 位作者 张功 张静 李春 Shigeng Song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6-43,共8页
为满足GREGOR望远系统末端的测试需求,实现对某些荧光光谱干扰信号的有效过滤和屏蔽,在可见光范围内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高透射深截止多腔负滤光片。采用变迹函数不同级次的高阶迭代算法,通过设计厚度调制层来有效抑制通带波纹;在B270基底... 为满足GREGOR望远系统末端的测试需求,实现对某些荧光光谱干扰信号的有效过滤和屏蔽,在可见光范围内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高透射深截止多腔负滤光片。采用变迹函数不同级次的高阶迭代算法,通过设计厚度调制层来有效抑制通带波纹;在B270基底上采用离子束辅助反应磁控溅射的沉积方法进行制备,使用光控法和时间控制法相结合的方案对非四分之一膜层厚度进行监控。实验结果表明,实际制备结果与理论设计吻合较好,制备工艺可行性较高。所设计的多腔负滤光片膜系结构总层数为190层,总厚度约为20μm,测得各通带透射率均大于90%,截止深度大于0.1%,反射带半峰全宽小于24 nm,最大位置偏差为2 nm,样品的均匀性良好,测试结果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多腔负滤光片 反应磁控溅射 Nb_(2)O_(5) SiO_(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