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首套ORP除烯烃装置的工艺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
美国UOP公司新研制的ORP除烯烃装置首次在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260万t/a芳烃联合装置进行了工业应用。该装置用于脱除重整上游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在45~110℃工作温度、2.1 MPa操作压力、5.0质量空速条件下,可满足下游吸附分离单元对进料... 美国UOP公司新研制的ORP除烯烃装置首次在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260万t/a芳烃联合装置进行了工业应用。该装置用于脱除重整上游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在45~110℃工作温度、2.1 MPa操作压力、5.0质量空速条件下,可满足下游吸附分离单元对进料中溴指数低于20×10^(-6)的进料要求。通过与传统的酸性白土吸附工艺的对比,分析其工艺、操作、参数和配备设施等情况,研究表明,该ORP除烯烃装置具有低生产成本、催化剂可在线再生、大幅降低固废产生、可根据不同生产状况及时进行调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联合装置 orp 白土吸附 烯烃
原文传递
ORP阶段性控制提高葡萄酒中链脂肪酸乙酯和高级醇含量研究
2
作者 靳国杰 王馨茹 +4 位作者 瞿嘉宁 何双 陈小敏 张瑞霞 杨华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2,共10页
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反映了发酵系统的氧化还原状态,与酵母代谢以及香气化合物合成密切相关,其水平在各酒精发酵阶段存在差异。为了实现ORP在不同发酵阶段的科学控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反映了发酵系统的氧化还原状态,与酵母代谢以及香气化合物合成密切相关,其水平在各酒精发酵阶段存在差异。为了实现ORP在不同发酵阶段的科学控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感官量化分析法在葡萄酒酒精发酵的不同阶段控制不同水平的ORP,观察酵母生长、香气化合物合成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48 h阶段ORP的变化对酵母活菌数和香气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远高于其他阶段。提高此阶段ORP有利于酵母生长和糖消耗,而较低ORP有利于香气化合物合成。与对照相比,0 mV(0~48 h)-自然条件(48~96 h)-自然条件(96 h至发酵结束)处理组可显著提高中链脂肪酸乙酯中的己酸乙酯、癸酸乙酯含量;0 mV-0 mV-60 mV处理组可显著提高乙酸酯含量;60 mV-0 mV-60 mV处理组可显著提高高级醇含量。0 mV-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处理增强了赤霞珠葡萄酒中红色水果香气和爱格丽葡萄酒花果类香气,并减弱了爱格丽葡萄酒的动物类气味。ORP的阶段性控制为葡萄酒发酵过程的精准调控提供了依据,为提高葡萄酒香气化合物含量以改善葡萄酒的香气质量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氧化还原电位 阶段性控制 酒精发酵 香气化合物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DO和ORP作为过程控制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高大文 王淑莹 +1 位作者 彭永臻 梁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前对DO和ORP作为控制参数的研究仅局限在恒定温度下 ,而实际工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很难维持反应器内温度在一个水平上 ,因此 ,开展了变温度下DO和ORP作为过程控制参数的可行性研究 .采用SBR法研究了不同曝气量、初始MLSS浓度和进水COD... 目前对DO和ORP作为控制参数的研究仅局限在恒定温度下 ,而实际工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很难维持反应器内温度在一个水平上 ,因此 ,开展了变温度下DO和ORP作为过程控制参数的可行性研究 .采用SBR法研究了不同曝气量、初始MLSS浓度和进水COD浓度等条件下温度对反应过程中DO和ORP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环境温度的波动极大地影响了反应器内DO的变化趋势 ,而ORP的变化趋势基本不受影响 .并从理论上探讨了DO受温度影响的原因 ,提出当环境温度变化时 ,采用ORP作为控制参数更能反映有机物的降解情况 .试验中还发现 ,ORP凹点出现的时间与进水COD浓度有关 ,ORP的上升速率与COD降解程度有关 .通过对ORP导数图进行分析 ,发现ORP二阶导数近似为 0时 ,COD已不再降解 .联合ORP凹点和二阶导数近似为 0两个条件 ,可以实现SBR法处理豆制品废水的在线控制 ,合理安排曝气量和曝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过程控制参数 DO orp SBR法 污水处理 溶解氧 氧化还原电位 生物处理
下载PDF
利用 ORP 作为 SBR 法反应时间的计算机控制参数 被引量:27
4
作者 彭永臻 邵剑英 +2 位作者 周利 黑田正和 许燕青 《中国给水排水》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9,共4页
SBR法能够根据所处理的工业废水浓度的不断变化,灵活地改变其反应时间。在当前简易快速的有机物浓度传感器尚未问世时,介绍了用ORP作为SBR反应阶段有机物降解程度的间接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很大范围内改变曝... SBR法能够根据所处理的工业废水浓度的不断变化,灵活地改变其反应时间。在当前简易快速的有机物浓度传感器尚未问世时,介绍了用ORP作为SBR反应阶段有机物降解程度的间接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很大范围内改变曝气量或者改变MLSS浓度,还是使反应初始的COD在230~2180mg/L之间逐渐变化或突然变化,当COD达到该条件下难降解浓度时ORP都有一个快速且大幅度的升高,随后又很快趋于平稳,并在某一很小的范围内稳定下来。这表明用ORP作为SBR法反应时间的计算机控制参数是可靠的,既可保证处理水质又能避免曝气时间过长带来的问题,而且ORP仪器简单,价格便宜,响应快,便于计算机接口,有利于尽快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法 orp 反应时间 参数 工业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连续流湿地中DO、ORP状况及与植物根系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30
5
作者 付融冰 朱宜平 +1 位作者 杨海真 顾国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36-2041,共6页
构建了水平潜流芦苇人工湿地以处理富营养化河水.在连续运行的近2a时间中,对湿地芦苇根系分布、湿地水体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的时空变化及水力负荷(HLR)对DO、ORP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生芦苇95%的根系生物量分布... 构建了水平潜流芦苇人工湿地以处理富营养化河水.在连续运行的近2a时间中,对湿地芦苇根系分布、湿地水体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的时空变化及水力负荷(HLR)对DO、ORP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年生芦苇95%的根系生物量分布在0~20cm的基质层中,第2个生长年中97%的根系生物量分布在0~35cm的基质层中,第2年植物根系在深度方向上有了更大的扩展.湿地中上层水体DO和ORP在沿程方向上是逐渐升高的,底层的变化很小,在水深方向上上层大于中底层.受芦苇根系主要分布在基质上层的影响,距地表20cm的范围内基本属于中等还原环境,中底层水体为强还原环境,水平潜流湿地内部总体上是厌氧状态的.受植物光合作用及大气复氧作用的影响,湿地水体DO在1d之内先升高后降低.水体DO及ORP随着HLR的增大而降低.考察了植物根区ORP状况及根系分布对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表面的ORP高达(260.6±54.3)mV,远高于水体的ORP(-220.3±21.5)mV.植物根系的释氧作用提高了根区的氧化能力.根区的好氧微环境不足以改变湿地内部的整体厌氧状态;但湿地上层大量根系分布仍然起到了改善湿地上层环境氧化状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河水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连续流 DO orp 根系分布
下载PDF
利用ORP和pH控制豆制品废水的处理过程 被引量:18
6
作者 高大文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梁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研究ORP和 pH在豆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与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间的内在关系 ,有利于实现SBR法处理废水的在线控制 .以豆制品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进水有机物和污泥质量浓度的试验 ,结果显示 ,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 ,ORP出现两个特征... 研究ORP和 pH在豆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与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间的内在关系 ,有利于实现SBR法处理废水的在线控制 .以豆制品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进水有机物和污泥质量浓度的试验 ,结果显示 ,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 ,ORP出现两个特征点 :第 1个为ORP凹点 ,表示反应器内大部分有机物已被去除 ;第 2个为ORP平台 ,表示有机物已基本不再降解 ;pH存在两个变化区域 :在反应初期为波动区 ,当有机物降解接近结束时 ,pH上升速度明显减慢 ,最后出现平台区 .不同进水有机物和初始污泥质量浓度对反应过程的特征点并没有影响 ,因此可应用ORP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p pH 豆制品废水 废水处理 氧化还原电位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COD质量浓度 SBR法 污泥质量浓度 模糊控制 序批式反应器
下载PDF
以DO、ORP、pH作为两段SBR工艺的实时控制参数 被引量:29
7
作者 曾薇 彭永臻 王淑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256,共5页
介绍了在传统SBR脱氮工艺的基础上 ,开发的用于处理COD和氮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的两段SBR系统 (TSSBR) .根据传统SBR工艺在反应过程中 ,当COD不再被降解 ,而硝化反应又没有开始时 ,DO迅速大幅度升高以及pH曲线上出现的拐点 ,可以将COD降... 介绍了在传统SBR脱氮工艺的基础上 ,开发的用于处理COD和氮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的两段SBR系统 (TSSBR) .根据传统SBR工艺在反应过程中 ,当COD不再被降解 ,而硝化反应又没有开始时 ,DO迅速大幅度升高以及pH曲线上出现的拐点 ,可以将COD降解与硝化反应分割开 ,先后在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 ,分别命名为SBR1和SBR2 ,避免高COD浓度对硝化反应的冲击 ,提高处理效率 .利用在线检测的DO、ORP和pH参数实时控制SBR1、SBR2各个生化过程的反应时间 ,解决了两段SBR系统的自动控制问题 ,可以使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保证出水水质 ,节约能耗 .采用实时控制策略 ,并控制系统温度在 3 0℃左右 ,可将SBR2的硝化反应控制在亚硝酸型硝化结束 .采用该工艺处理石化废水 ,COD去除率达到 90 %~ 95 % ,3 0℃时的比硝化反应速率达到 0 3kg(NH4 N) (kg(MLSS)·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SBR工艺 DO orp PH 工业废水 废水处理 实时控制参数
下载PDF
pH、ORP监控在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邓嫔 刘威 +3 位作者 李小明 杨麒 张少强 管慧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前亚硝酸型生物脱氮因为其节约能源和碳源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实现及维持的控制途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pH、ORP作为亚硝酸型硝化过程控制参数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过程中pH、ORP过程控制... 目前亚硝酸型生物脱氮因为其节约能源和碳源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实现及维持的控制途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pH、ORP作为亚硝酸型硝化过程控制参数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过程中pH、ORP过程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菌 PH 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 实时监控
下载PDF
Fenton氧化体系·OH、ORP、H_2O_2和Fe^(2+)变化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汪昆平 杨林 +2 位作者 汪春艳 赵越 郭劲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41,共6页
通过对Fenton体系.OH、ORP、H2O2和Fe2+变化关系的考察,研究了Fenton反应过程特点和规律。结果显示,随着Fenton反应的快速进行,体系很快达到稳定状态,反应过程.OH生成量、ΔORP随时间变化关系可用Y=a.b.X/(1+b.X)模型描述,H2O2、Fe2+反... 通过对Fenton体系.OH、ORP、H2O2和Fe2+变化关系的考察,研究了Fenton反应过程特点和规律。结果显示,随着Fenton反应的快速进行,体系很快达到稳定状态,反应过程.OH生成量、ΔORP随时间变化关系可用Y=a.b.X/(1+b.X)模型描述,H2O2、Fe2+反应符合动力学模型dC/dt=-k(C-l)。基于Fenton体系.OH生成量平台稳定值、ΔORP平台稳定值及其达到平台稳定值所需时间,适宜n(H2O2)/n(Fe2+)比为1:1。当n(H2O2)/n(Fe2+)比为2时,.OH生成量平台稳定值最大、Fe2+反应速率常数最大。H2O2/Fe2+比值不同引起的最大.OH生成量平台稳定值高出最小.OH生成量平台稳定值不到8%,而引起的最大ΔORP平台稳定值高出最小ΔORP平台稳定值超过83%。Fenton体系Fe2+转化率为91.7%~98.7%、H2O2转化率为38.9%~68.4%,H2O2/Fe2+比值、pH对Fe2+转化率影响较小,对H2O2的转化率影响较大;较低H2O2转化率与较低ΔORP是对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反应 ·OH orp H2O2 Fe2+
原文传递
ORP检测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韬 彭永臻 +2 位作者 田文军 高景峰 曾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0-22,共3页
 介绍了氧化还原电位ORP检测在国内、外对饮用水、泳池水和温泉消毒以及污水生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ORP检测在我国水处理工业中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orp 水处理 消毒
下载PDF
常温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pH和ORP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少坡 王淑莹 +1 位作者 彭永臻 李勇智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4,共5页
采用SBR反应器,在25℃下,以不同比例的NO-3N和NO-2N作电子受体,对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的pH、ORP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RP在内源反硝化过程中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反硝化结束时突然大幅度降低而出现特征点;内源反硝化过程中的pH... 采用SBR反应器,在25℃下,以不同比例的NO-3N和NO-2N作电子受体,对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的pH、ORP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RP在内源反硝化过程中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反硝化结束时突然大幅度降低而出现特征点;内源反硝化过程中的pH值变化则与起始pH值和硝态氮浓度有关,当初始pH值较小、硝态氮浓度较低时,内源反硝化过程中pH极大值只出现一次,pH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性变化,指示反硝化结束的特征点准确出现;当初始pH值较高、或者硝态氮浓度足够高时,则pH值在反应后期将维持在某个值附近并波动,指示反硝化结束的特征点不明显,此种情况下,以ORP来指示内源反硝化过程的结束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脱氮 orp SBR反应器 NO2^--N 电子受体 PH值变化 硝态氮 后期 常温 浓度
下载PDF
以pH和ORP作为脉冲SBR工艺的实时控制参数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岸明 王淑莹 +2 位作者 杨庆 郭建华 李剑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2-35,共4页
为了实现脉冲SBR深度脱氮的实时控制,以某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脉冲SBR在深度脱氮过程中pH及ORP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pH及ORP的变化规律与脉冲SBR有机物去除、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以根据pH和OR... 为了实现脉冲SBR深度脱氮的实时控制,以某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脉冲SBR在深度脱氮过程中pH及ORP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pH及ORP的变化规律与脉冲SBR有机物去除、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以根据pH和ORP变化曲线上的特征点对脉冲SBR进行实时控制。并考察了污水C/N(COD/NH4+-N)对pH及ORP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在硝化过程中,C/N对pH及ORP曲线变化点的出现没有影响;在反硝化过程中,应结合pH值“硝酸盐峰”和ORP“硝酸盐膝”来判断低C/N污水反硝化的终点。在该试验中,出水TN低于2 mg/L,TN去除率可达到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SBR 实时控制 PH orp
下载PDF
不同ORP下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萌萌 蔡宏 +2 位作者 胡文锋 单羿 赵庆良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1,共4页
分析了不同氧化还原电位(ORP)下,以葡萄糖作碳源时利用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产量和组分。通过调节氧气或氮气的流量,使ORP分别控制在-20、-10、0和10mV,进而控制培养液中的溶解氧(DO)浓度。结果显示,随着ORP的提高,PHAs的... 分析了不同氧化还原电位(ORP)下,以葡萄糖作碳源时利用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产量和组分。通过调节氧气或氮气的流量,使ORP分别控制在-20、-10、0和10mV,进而控制培养液中的溶解氧(DO)浓度。结果显示,随着ORP的提高,PHAs的合成速率、细胞生长率、葡萄糖降解率均增加,而PHAs中3-羟基戊酸(3HV)与3-羟基丁酸(3HB)的比值下降。因此,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DO是活性污泥合成PHAs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葡萄糖 orp 聚羟基烷酸酯
下载PDF
利用ORP和pH控制双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污水处理过程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慧芳 陈文 +4 位作者 李德豪 殷旭东 毛玉凤 刘正辉 林洪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163,165,共5页
研究了混合液在不同pH时双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并探讨了各pH下,氧化还原电位(ORP)与pH、NO3^--N、NO2^--N、NH4^+—N、CO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00mg/L左右、TN为37mg/L左右、TP为5mg... 研究了混合液在不同pH时双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并探讨了各pH下,氧化还原电位(ORP)与pH、NO3^--N、NO2^--N、NH4^+—N、CO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00mg/L左右、TN为37mg/L左右、TP为5mg/L左右,HRT为12h,污泥质量浓度维持在2600mg/L左右,污泥龄为12d,水温在24—27℃,混合液pH为7.6~8.0时,COD的去除率达99%,NH4^+-N去除率达95%,TP去除率为96%,TN去除率达到81%,系统处理效果最佳。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ORP与pH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相关方程为ORP=987.05—438.72ln pH(R^2=0.9632)。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pH下,ORP值受系统中多种物料的共同影响,其与NH4^+-N去除量、出水NO3^--N、TN去除量正相关,与COD去除量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p PH 一体化OCO 脱氮除磷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应用DO、pH和ORP在线控制A/O硝化过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共5页
开展了应用DO、pH和ORP传感器在线控制A/O工艺硝化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好氧区第1格室的DO浓度可以指示进水氨氮浓度高低;好氧区首、末端pH差值与进水氨氮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好氧区pH曲线可以指示系统硝化进行的程度及曝气量和... 开展了应用DO、pH和ORP传感器在线控制A/O工艺硝化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好氧区第1格室的DO浓度可以指示进水氨氮浓度高低;好氧区首、末端pH差值与进水氨氮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好氧区pH曲线可以指示系统硝化进行的程度及曝气量和碱度是否充足;好氧区末端ORP值与出水氨氮、硝酸氮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好氧区最后格室的DO浓度和ORP值呈对数相关性。基于上述在线信息建立的A/O工艺硝化过程控制策略,不但能提高出水水质,而且降低了运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工艺 模糊控制 硝化 DO PH orp
下载PDF
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优化的ORP调控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慧芳 刘正辉 +2 位作者 李德豪 殷旭东 毛玉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5,共5页
该文研究了不同HRT、DO、pH、MLSS条件下双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中ORP的变化规律,以及工艺在不同工况下脱氮除磷的效果。通过分析ORP与工艺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中ORP可以作为此工艺脱氮除磷的控制参数:ORP与HRT、DO、p... 该文研究了不同HRT、DO、pH、MLSS条件下双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中ORP的变化规律,以及工艺在不同工况下脱氮除磷的效果。通过分析ORP与工艺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中ORP可以作为此工艺脱氮除磷的控制参数:ORP与HRT、DO、pH、MLSS的关系可以描述如下:ORP=498.5+245.7×ln DO-358.5×lnpH+12.1×HRT+45.3×cos(0.9×MLSS+166.7),相关系数R^2=0.921。ORP与各物料做相关性分析显示,ORP与COD去除量显著相关(p≤0.05),与COD去除率、TP去除量、TP去除率、NH_4^+-N去除量、NH_4^+-N去除率、出水NO_3^--N、出水NO_2^--N、TN出水、TN去除量、TN去除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磷的效果与ORP显著相关,且调控ORP实现了一体化OC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优化及工艺的稳定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p 一体化OCO 脱氮除磷 调控
原文传递
多相条件下亚硫酸钙氧化及pH、氧化还原电位(ORP)响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双忱 杨静 +3 位作者 张立男 华继洲 温佳琪 高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3-390,共8页
目前脱硫浆液氧化控制方式主要为强制氧化且存在着脱硫系统结垢、氧化不充分和过氧化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脱硫浆液的氧化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pH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双控制策略。实验研究了多相条件下亚... 目前脱硫浆液氧化控制方式主要为强制氧化且存在着脱硫系统结垢、氧化不充分和过氧化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脱硫浆液的氧化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pH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双控制策略。实验研究了多相条件下亚硫酸钙氧化过程中p H与ORP的响应,并深入分析响应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pH、ORP均表现出了非线性的变化特性,pH从碱性逐渐降低并趋于中性,由SO_3~2–离子的含量决定。pH在线监测数据可以反映SO_3~2–离子的实际含量;ORP变化过程中的斜率存在一个"突跃","突跃"发生的时间与氧化率平台出现的时间大体对应。CaSO_3的氧化主要发生在电位变化的前两个阶段,后两个阶段主要发生溶氧的积累和饱和。ORP短期上升随后稳定表明亚硫酸钙氧化达到稳定阶段。研究为脱硫浆液pH与ORP氧化双控制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浆液 亚硫酸钙氧化 pH与orp双控制
下载PDF
以ORP作为SBR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过程控制参数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洪伟 魏东洋 +4 位作者 时晓宁 杨庆 张树军 彭永臻 王淑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6-1401,共6页
为避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毒性更大的亚硝态氮(NO2--N)排入受纳水体,以缺氧/厌氧上流式厌氧污泥流化床(UASB)预处理的实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以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SBR反硝化过程NO2--N积累... 为避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毒性更大的亚硝态氮(NO2--N)排入受纳水体,以缺氧/厌氧上流式厌氧污泥流化床(UASB)预处理的实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以氧化还原电位(ORP)作为SBR反硝化过程NO2--N积累控制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4种不同N初始的ρ(NO3--N),NO 2--N均实现明显积累,积累速率分别为0.117、0.136、0.235、0.068/d.反应过程中,ORP曲线先后出现NO 3--N和NO 2--N拐点,表明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还原反应结束.对于有明显亚硝态氮积累的反硝化过程,仅以NO 3--N作为反硝化速率(rDN)的单值函数是不准确的,应以总氧化态氮计,如以NO 3--N作为底物,将其定义为'名义'rDN.温度分别为14.2、13.9℃低温,5种不同n(C)/n(N)条件下,亚硝态氮均积累,亚硝态氮峰值点为速率平衡点.当n(C)/n(N)低于理论值时,相对NOx--N→N2的全程反硝化碳源不充足,但相对于NO3--N→NO2--N的转化碳源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氧化还原电位(orp) 反硝化 亚硝态氮积累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下载PDF
DO和ORP与SBR法硝化反硝化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景峰 彭永臻 王淑莹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5,93,共6页
为实现SBR法脱氮在线模糊控制,以啤酒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试验详细地研究了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DO和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有机物去除过程中DO和ORP都有平台出现;有机物去... 为实现SBR法脱氮在线模糊控制,以啤酒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试验详细地研究了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DO和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有机物去除过程中DO和ORP都有平台出现;有机物去除结束时DO和ORP都突然跃升。在硝化反应结束时,DO出现第二次跳跃,并在接近饱和值处第二次维持恒定,ORP则出现第二个平台。反硝化过程中,ORP不断减速下降,在反硝化结束时突然下降速度增加出现拐点,指示反硝化已经结束。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和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DO和ORP的特征点、平台的重现性,可以作为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的模糊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DO orp 硝化 反硝化 模糊控制
下载PDF
饮用水ORP的健康意义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2
20
作者 尹军 刘志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5-28,共4页
从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角度,分析了饮用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作用,提出在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的条件下,可将ORP作为健康饮用水的标准之一,其数值可确定在200 mV以下。通过试验研究了热处理、pH值、碱度、硬度以... 从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角度,分析了饮用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作用,提出在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的条件下,可将ORP作为健康饮用水的标准之一,其数值可确定在200 mV以下。通过试验研究了热处理、pH值、碱度、硬度以及茶水对饮用水ORP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饮用水进行热处理或提高饮用水的pH值、碱度、硬度均可明显降低饮用水ORP值,茶叶可大幅度降低饮用水的ORP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氧化还原电位(orp) 健康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