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ailure of a Black Hero in a White World——A Study of Othello's Tragedy
1
作者 上官燕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1期173-,181,共2页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al cause of the tragedy of Othell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 social statu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implication of his collapse into murderous violence is actually his constant w...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al cause of the tragedy of Othell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 social statu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implication of his collapse into murderous violence is actually his constant worries about the threats to his social identity as a black hero in a whit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hello TRAGEDY social IDENTITY
下载PDF
Power,punishment,patriarchy in Shakespeare’s Othello
2
作者 王湘锦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0期209-210,共2页
An informal survey revealed that graduate students presented with Shakespeare's works felt academically unfit and powerless.These student-teacher-text power relationships parallel the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 An informal survey revealed that graduate students presented with Shakespeare's works felt academically unfit and powerless.These student-teacher-text power relationships parallel the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ominant patriarchy and female characters in'Othello'-Desdemona,Emilia,and Bianca.Both main characters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the new or der.The writer wants to look briefly at a Shakespearean couple outside Othello as an attempt at alternative model for distributing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hello POWER PUNISHMENT PATRIARCHY
下载PDF
Concomitant Othello syndrome and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in a patient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 case report
3
作者 Tian Xu Zhao-Sheng Li +2 位作者 Wei Fang Lan-Xiao Cao Guo-Hua Zh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3期1024-1031,共8页
BACKGROUND Othello syndrome(OS)is characterized by delusional beliefs concerning the infidelity of a spouse or sexual partner,which may lead to extreme behaviors.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refer to behaviors involving ... BACKGROUND Othello syndrome(OS)is characterized by delusional beliefs concerning the infidelity of a spouse or sexual partner,which may lead to extreme behaviors.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refer to behaviors involving repetitive,excessive,and compulsive activities driven by an intense desire.Both OS and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PD)may be side effects of dopamine agonists.At present,there are only a few case reports and studies related to PD with concomitant OS and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CASE SUMMARY We describe a 70-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PD,OS,and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who presented with a six-month history of the delusional belief that his wife was having an affair with someone.He began to show an obvious increase in libido presenting as frequent masturbation.H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PD ten years earlier and had no past psychiatric history.In his fourth year of PD,he engaged in binge eating,which lasted approximately one year.Both OS and hypersexuality were alleviated substantially after a reduction of his pramipexole dosage and a prescription of quetiapine.CONCLUSION Given its potential for severe consequences,OS should be identified early,especiall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with dopamine agon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hello syndrome Delusional jealousy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Hypersexuality Parkinson’s disease Case report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Power Desire of Iago in Shakespeare's Othello From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4
作者 HIND ABDUALLAH ALKOLI Shi J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3期417-421,共5页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powerful desires controlling and influence the play's characters. In particularly Iago's Power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e. Iago employed to manipulate Othello. It is cl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powerful desires controlling and influence the play's characters. In particularly Iago's Power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e. Iago employed to manipulate Othello. It is clearly seen that Iago thrived in power because he loves manipulating people so that they do what he says. Othello indicates the power of desires, love and jealous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bt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s power and how Shakespeare used Iago's power desires? To cause the tragic downfall Othello by using 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Shakespeare's tragedies' characters motivated by the power desires. Shakespeare shows that the human need, feelings, emotions and passions or desires may lead their owners to be mad if they surrender to them to go beyond the limits. This paper looks how Shakespeare shows the humanism by describing Iago's desires in his play, Othello the most notable trage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espeare's othello desires of power psychology approaches
下载PDF
Women's Day—Othello
5
作者 MARY TANLEE KUO LIU XIAOHONG 《Women of China》 1998年第12期9-10,共2页
THE tickets were already sold out when I learned that the British Royal Theater was staging Othello—one of the four great Shakespearean tragedies—in early March in Beijing. A friend of mine kindly offered his ticket... THE tickets were already sold out when I learned that the British Royal Theater was staging Othello—one of the four great Shakespearean tragedies—in early March in Beijing. A friend of mine kindly offered his ticket to me. He said he didn’t understand English, and that his daughter was going to perform in a play on that same night on the same stage with the famous star Xia Yu. I knew he was just trying to make me feel better about accepting the ticket. He had already been to his daughter’s performance twice. Nonetheless, I was very happy to get the ticket. As he handed it to me, he asked, "Isn’t it a bit irrational to put on such a sh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s Day othello
原文传递
台湾地区首部中文莎剧演出与光复初期文化重建研究
6
作者 孙宇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4年第1期64-79,共16页
许多学者认为,台湾地区首部中文莎士比亚戏剧演出在1949年2月28日,由福建漳州赴台的芗剧团编导陈大禹组建的“实验小剧团”在台北第一女中上演,剧目是由莎剧《奥赛罗》改编的《疑云》。然而,《疑云》是否真正演出过,却成为笼罩在台湾地... 许多学者认为,台湾地区首部中文莎士比亚戏剧演出在1949年2月28日,由福建漳州赴台的芗剧团编导陈大禹组建的“实验小剧团”在台北第一女中上演,剧目是由莎剧《奥赛罗》改编的《疑云》。然而,《疑云》是否真正演出过,却成为笼罩在台湾地区戏剧界的一团疑云。通过梳理台湾地区戏剧界就《疑云》1949年演出与否所做的论述,可以厘清这部莎剧的演出真相,并以此论证内地莎剧对台湾地区莎剧演出的早期影响和海峡两岸莎剧表演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探究光复初期台湾地区文化重建的措施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复初期 台湾地区 莎士比亚 陈大禹 《疑云》 《奥赛罗》 表演研究
下载PDF
战神的成人仪式——论《奥瑟罗》的主题 被引量:3
7
作者 梁超群 张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6,共7页
莎士比亚处理的是从本质上完全区别于荷马的母题:英雄时代走向未落,人类文明有了完全不同的课题;“英雄”从童年、少年走向青年、成年时期。在成熟以前,他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成人仪式。“战神”奥瑟罗是“荷马式英雄”的精神后代,在剧... 莎士比亚处理的是从本质上完全区别于荷马的母题:英雄时代走向未落,人类文明有了完全不同的课题;“英雄”从童年、少年走向青年、成年时期。在成熟以前,他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成人仪式。“战神”奥瑟罗是“荷马式英雄”的精神后代,在剧中经历的就是这么一个成人仪式。这是人类必须经历的成人仪式,人类在这种残酷的成人仪式中生存了下来,但并非完全“无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仪式 《奥瑟罗》 主题 人性 莎士比亚 戏剧 文学评论 人类文明 荷马式英雄
下载PDF
《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118,共8页
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是由意大利小说家钦齐奥的《故事百篇》改编而成的。但改编不仅是一个文体转换的过程,更涉及到政治文化权力与文本建构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原小说中无名的摩尔人被起名为"奥瑟罗"、故事场景从威尼... 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是由意大利小说家钦齐奥的《故事百篇》改编而成的。但改编不仅是一个文体转换的过程,更涉及到政治文化权力与文本建构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原小说中无名的摩尔人被起名为"奥瑟罗"、故事场景从威尼斯到塞浦路斯的转换、主角命运从被判流放到刎剑自杀的安排等,体现了伊丽莎白时代后期英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剧作家创作动机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复杂的操作过程,《奥瑟罗》既建构起一个西方的"他者"形象,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满足了观众的愿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当时流行于西方社会的有关黑人的刻板印象,体现了剧作家超越种族、肤色和文化差异及包容一切的人文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瑟罗 他者 文化身份
下载PDF
从格赖斯意义理论看《奥赛罗》中伊阿古的话语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吕筱琼 洪文慧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7-61,共5页
格赖斯的意义理论阐述了非自然意义的概念,并将说话人意图引入话语分析。运用该理论分析戏剧《奥赛罗》中伊阿古的话语,可以发现,其话语策略主要表现为对非自然意义的娴熟操纵。为达到报复目的,他刻意遮掩话语意图、传达虚假意图,并以... 格赖斯的意义理论阐述了非自然意义的概念,并将说话人意图引入话语分析。运用该理论分析戏剧《奥赛罗》中伊阿古的话语,可以发现,其话语策略主要表现为对非自然意义的娴熟操纵。为达到报复目的,他刻意遮掩话语意图、传达虚假意图,并以旁证置换实证,最终使奥赛罗陷入圈套。意义理论对于戏剧话语分析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深入考察戏剧人物的话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赖斯 意义理论 《奥赛罗》 伊阿古 话语策略
下载PDF
《阿史那》:莎士比亚悲剧的互文性中国化书写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伟民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83-89,共7页
民国时期的戏剧《阿史那》是李健吾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翻译加改编"的本土化莎士比亚戏剧。这是民国以来一种特殊的中国化莎剧。《阿史那》文本的改编体现出互文性特点。《阿史那》在重写了《奥赛罗》内容,重置了... 民国时期的戏剧《阿史那》是李健吾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翻译加改编"的本土化莎士比亚戏剧。这是民国以来一种特殊的中国化莎剧。《阿史那》文本的改编体现出互文性特点。《阿史那》在重写了《奥赛罗》内容,重置了情节的基础上,将中国故事置于该剧的悲剧精神之中,其中既有对中国历史、文化、人性的叩问,又有对权力、阴谋、野心的影射、担忧与批判。《阿史那》对《奥赛罗》中的人物形象在中国化基础上的改写,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互文性中国化式的莎氏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史那》 《奥赛罗》 李健吾 莎士比亚 互文性
下载PDF
《奥赛罗》“黑色”双关意象及其对美国本土戏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方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07,共7页
莎士比亚戏剧在美国的传入、接受与影响,既是英、美两国在戏剧乃至文化交往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或促进美国民族戏剧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入19世纪之后,在美国戏剧舞台上最为流行的剧目就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奥赛罗》,这一现象的出... 莎士比亚戏剧在美国的传入、接受与影响,既是英、美两国在戏剧乃至文化交往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或促进美国民族戏剧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入19世纪之后,在美国戏剧舞台上最为流行的剧目就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奥赛罗》,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该剧本身所触及的种族、肤色、两性主题直接相关,又与当时美国黑人遭受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社会状况紧密相联。另外,19世纪上半叶,随着美国国家独立的最终确立,美国戏剧面临了如何确立自身戏剧民族性特征的历史使命,而与《奥赛罗》相关的美国本土的剧本创作和戏剧表演,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或奠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赛罗》 “黑色”双关意象 美国本土戏剧
原文传递
语气隐喻视角下《奥赛罗》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世坚 张晓琳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第9期42-47,共6页
莎剧中,男女角色的语言差异不仅体现在话题、话语量、打断、措辞方面,在语气的一致、隐喻表达上也有一定区别。与男性相比,女性使用语气隐喻较频繁灵活,且男性一般使用语气隐喻增强语气,显示权力与地位,而女性擅长使用语气隐喻舒缓语气... 莎剧中,男女角色的语言差异不仅体现在话题、话语量、打断、措辞方面,在语气的一致、隐喻表达上也有一定区别。与男性相比,女性使用语气隐喻较频繁灵活,且男性一般使用语气隐喻增强语气,显示权力与地位,而女性擅长使用语气隐喻舒缓语气、拉近谈话距离;男性和女性均使用语气隐喻控制对话节奏,男性以争夺决定权为目的,女性则以促成对话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语言差异 语气隐喻 《奥赛罗》 系统功能语法
下载PDF
威尔第歌剧《奥瑟罗》与莎剧《奥瑟罗》艺术特点之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桂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87,共7页
威尔第歌剧《奥瑟罗》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奥瑟罗》。本文从人物刻划、戏剧结构与冲突处理、戏剧性、抒情性与悲剧性的综合、现实性和审美风格等五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作者认为:二者处理的素材基本相同,但体裁形式相异,故二者... 威尔第歌剧《奥瑟罗》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悲剧《奥瑟罗》。本文从人物刻划、戏剧结构与冲突处理、戏剧性、抒情性与悲剧性的综合、现实性和审美风格等五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作者认为:二者处理的素材基本相同,但体裁形式相异,故二者在艺术特点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众多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第歌剧 莎士比亚悲剧 《奥瑟罗》 艺术特点 比较
下载PDF
从“嫉妒说”到“他者”的理论转向——论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兼及对主人公文化身份的理解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伟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6-89,共4页
莎士比亚的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曾经引起无数的争议,其中“嫉妒说”长期在《奥赛罗》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一批著名莎学家、文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嫉妒一说进行了否定,指出“嫉妒”并不能令人信服地全面解释《奥赛罗》中... 莎士比亚的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曾经引起无数的争议,其中“嫉妒说”长期在《奥赛罗》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一批著名莎学家、文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嫉妒一说进行了否定,指出“嫉妒”并不能令人信服地全面解释《奥赛罗》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从“他者”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角度,可以看到不断被强化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中国改编莎剧也注意到《奥赛罗》中文化身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奥赛罗》 “嫉妒论” “他者” 文化身份认同
下载PDF
偶像崇拜与奥赛罗悲剧 被引量:5
15
作者 史惠风 刘光耀 《襄樊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6-68,共3页
奥塞罗爱妻子但却残忍地扼死了妻子并终于自杀。他的妒忌仅是一种表层的心理诱因 ,更深层的原因乃在于他内心根深蒂固的偶像崇拜意识。一方面 ,他将自己打扮成令妻子崇拜的偶像 ;另一方面 ,又将妻子视为敬拜他的信徒。一旦妻子被疑为“... 奥塞罗爱妻子但却残忍地扼死了妻子并终于自杀。他的妒忌仅是一种表层的心理诱因 ,更深层的原因乃在于他内心根深蒂固的偶像崇拜意识。一方面 ,他将自己打扮成令妻子崇拜的偶像 ;另一方面 ,又将妻子视为敬拜他的信徒。一旦妻子被疑为“不忠” ,偶像崇拜、唯我独尊的罪性便必使其杀妻 ,并以自杀维护自身偶像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 文学评论 偶像崇拜 《奥塞罗》 悲剧 英国 奥塞罗形象
下载PDF
莎士比亚悲喜剧中的动物意象及其翻译方法浅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15-117,共3页
意象是文化现象,莎士比亚的悲喜剧中充斥着数目繁多的意象,其中的动物意象尤其引人注目,其象征意义丰富多彩,其翻译方法也同样值得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意象 动物意象 《仲夏夜之梦》 《奥赛罗》 翻译方法
下载PDF
《奥赛罗》意象功能解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肖一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是诗化的,其艺术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成功地描写了一出极具震撼力的浪漫爱情悲剧,更在于它运用了独特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反复出现,成为该剧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探讨这些意象的抒情功能、视觉功...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是诗化的,其艺术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成功地描写了一出极具震撼力的浪漫爱情悲剧,更在于它运用了独特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反复出现,成为该剧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探讨这些意象的抒情功能、视觉功能和象征功能,以期领悟它们在剧中的美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赛罗 意象 抒情功能 视觉功能 象征功能
下载PDF
析《奥瑟罗》悲剧的社会成因 被引量:5
18
作者 向春霖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79-80,共2页
《奥瑟罗》创作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充满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为了追求幸福的婚姻,他们冲破了封建家庭的阻拦。然而,在新旧交替的社会现实中,他们的单纯浪漫无疑要遭到强大的黑暗势力的摧残,这是他们命运的必然归宿。
关键词 奥瑟罗 苔丝狄蒙娜 人文主义 悲剧成因
下载PDF
他者形象的视觉再现与重构——帕克电影中的奥瑟罗形象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小玲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9-112,共4页
莎剧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方式诠释着莎剧,而对莎剧电影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帕克的电影《奥瑟罗》在原剧本中奥瑟罗人物原型基础上,对奥瑟罗的形象进行了重构,强化了奥赛罗作为一个他者的形象。电影从四个方面来强... 莎剧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方式诠释着莎剧,而对莎剧电影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帕克的电影《奥瑟罗》在原剧本中奥瑟罗人物原型基础上,对奥瑟罗的形象进行了重构,强化了奥赛罗作为一个他者的形象。电影从四个方面来强化这种他者形象:奥瑟罗的异族特征、性爱倾向、种族自豪感和暴力特征。电影对奥赛罗的这种视觉重构也反射出了当代意识形态与文化对帕克及其电影《奥瑟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奥瑟罗 帕克 他者 重构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游戏黑白棋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林涛 朱珊虹 《新乡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54-255,共2页
采用搜索算法和估值函数,在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智能手机平台上,开发了黑白棋游戏。
关键词 ANDROID 手机游戏 黑白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