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辽西建昌义县组一新的窃蛋龙(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季强 吕君昌 +1 位作者 魏雪芳 王旭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02-2107,共6页
根据一具有头骨和下颌的完整骨架,建立窃蛋龙类一新属新种:王氏宁远龙。它具有以下特征:至少具有10对上颌和14对下颌牙齿;股骨长于肠骨;远端尾椎体加长。具有牙齿的加长的头骨和下颌(比其他任何已报道的窃蛋龙类均原始)显示它是目前最... 根据一具有头骨和下颌的完整骨架,建立窃蛋龙类一新属新种:王氏宁远龙。它具有以下特征:至少具有10对上颌和14对下颌牙齿;股骨长于肠骨;远端尾椎体加长。具有牙齿的加长的头骨和下颌(比其他任何已报道的窃蛋龙类均原始)显示它是目前最原始的窃蛋龙类。在其体腔内发现的种子为其食种子的行为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蛋龙类 宁远龙(新属) 义县组 辽宁省
下载PDF
早白垩世手盗龙类郝氏中鸟(恐龙:兽脚类)归入非鸟类似擅攀鸟龙类的再研究及擅攀鸟龙类和基干窃蛋龙类形态相似的讨论(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邹晶梅 舒柯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0,共28页
手盗龙类郝氏中鸟(Zhongornis haoae)的标本只有一件,并且为幼年个体,其最初被归入鸟类。然而对其解剖学的重新研究显示,郝氏中鸟与窃蛋龙下目(Oviraptorosauria)和擅攀鸟龙科(Scansoriopterygidae)具有很多相似的形态特征。中鸟的尾部... 手盗龙类郝氏中鸟(Zhongornis haoae)的标本只有一件,并且为幼年个体,其最初被归入鸟类。然而对其解剖学的重新研究显示,郝氏中鸟与窃蛋龙下目(Oviraptorosauria)和擅攀鸟龙科(Scansoriopterygidae)具有很多相似的形态特征。中鸟的尾部虽然有所退化,但仍然很长,本文认为其约有20枚尾椎,其尾部的形态和比例都与尾羽龙(Caudipteryx)和耀龙(Epidexipteryx)相似。中鸟与基干窃蛋龙类的相似之处还包括:头骨短而高,小手指退化。在小翼掌骨的大小、手指的比例、坐骨不发育背侧和腹侧突起方面,中鸟与擅攀鸟龙类相似,而明显区别于中生代的鸟类。基于上述相似的形态特征以及基干窃蛋龙类和擅攀鸟龙类共有的其他特征,提出了窃蛋龙类和擅攀鸟龙类之间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假说。分支系统学的研究表明,相比于窃蛋龙类,中鸟与擅攀鸟龙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中鸟和擅攀鸟龙类都具有伸长的前肢和脚爪。有关中鸟的分类位置及其与擅攀鸟龙科之间确切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新标本的发现;本文对中鸟分类位置的讨论,也说明了基于幼年个体进行新种命名时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兽脚类恐龙 擅攀鸟龙科 窃蛋龙下目 鸟纲 中鸟 尾部
下载PDF
记中国南方广东省南雄盆地晚白垩世一新的窃蛋龙类化石 被引量:8
3
作者 吕君昌 张宝堃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2-422,共11页
文中记述的窃蛋龙类一新属新种:遗忘始兴龙Shixinggiaoblitagen.etsp.nov.是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于1995年采自中国广东省南雄盆地的始兴县。它具有以下特征:相对短的肠骨前突,肠骨高度与长度之比率大,并且肠骨的前突及后突的腹边缘均高于... 文中记述的窃蛋龙类一新属新种:遗忘始兴龙Shixinggiaoblitagen.etsp.nov.是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于1995年采自中国广东省南雄盆地的始兴县。它具有以下特征:相对短的肠骨前突,肠骨高度与长度之比率大,并且肠骨的前突及后突的腹边缘均高于髋臼的背边缘。遗忘始兴龙还显示另一特征为股骨近端转子嵴内表面具有一大的气孔,胫骨近端也有类似的相对小的孔,而这些孔在其他已知的窃蛋龙类中均没有报道。这是继2003年报道的黄氏河源龙之后,中国南方第二个新的窃蛋龙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雄盆地 中国南方 广东省 晚白垩世 化石 北京自然博物馆 1995年 新属新种 始兴县 sp. 遗忘 特征 股骨
下载PDF
热河生物群窃蛋龙类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4
作者 裘锐 汪筱林 《自然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窃蛋龙类是一类形态特殊的兽脚类恐龙,它们的头骨高度特化,而且具有护卵习性。窃蛋龙类有很多特征与鸟类相似,对研究鸟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长时间没有发现早期物种,窃蛋龙类在兽脚类恐龙的系统发育位置还存在很多争议。20世纪90年... 窃蛋龙类是一类形态特殊的兽脚类恐龙,它们的头骨高度特化,而且具有护卵习性。窃蛋龙类有很多特征与鸟类相似,对研究鸟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长时间没有发现早期物种,窃蛋龙类在兽脚类恐龙的系统发育位置还存在很多争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辽宁西部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发现以尾羽龙科为代表的早期窃蛋龙类,部分尾羽龙科恐龙的化石标本还保存有羽毛等软组织和胃石,为研究窃蛋龙类的早期演化、生活习性、羽毛及其他软组织演化等提供了重要信息。2019年研究的干戚刑天龙为窃蛋龙类手部和胸骨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窃蛋龙类 尾羽龙科 干戚刑天龙 早白垩世 热河生物群
下载PDF
An oviraptorid preserved atop an embryo-bearing egg clutch sheds light on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non-avialan theropod dinosaurs 被引量:1
5
作者 Shundong Bi Romain Amiot +8 位作者 Claire Peyre de Fabrègues Michael Pittman Matthew C.Lamanna Yilun Yu Congyu Yu Tzuruei Yang Shukang Zhang Qi Zhao Xing X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9期947-954,M0004,共9页
Recent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many avialan features evolved incrementally prior to the origin of the group,but the presence of some of these features,such as bird-like brooding behaviours,remains contentious in non-... Recent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many avialan features evolved incrementally prior to the origin of the group,but the presence of some of these features,such as bird-like brooding behaviours,remains contentious in non-avialan dinosaurs.Here we report the first non-avialan dinosaur fossil known to preserve an adult skeleton atop an egg clutch that contains embryonic remains.The preserved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adult to the clutch,coupled with the advanced growth stages of the embryos and their high estimated incubation temperatures,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brooding hypothesis.Furthermore,embryos in the clutch are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asynchronous hatching—a derived feature even among crown-group birds—in non-avialan theropods.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evolution of reproductive biology along bird-line archosaurs was a complex rather than a linear and incremental process,and suggest that some aspects of non-avialan theropod reproduction were unique to these dinosa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iraptorosauria Cretaceous CLUTCH BROODING Embryos Asynchronous hatch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