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D、F1+2、P-selectin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林彬 张铠 +1 位作者 王杰 陈新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 探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片段1+2(F1+2)、P选择素(P-selectin)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86例急性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置管溶栓术,... 目的 探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置管溶栓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片段1+2(F1+2)、P选择素(P-selectin)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86例急性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置管溶栓术,术后12个月以门诊形式进行随访,4例失访,共182例完成术后随访。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血栓后综合征(PTS)分为PTS组(n=27)、非PTS组(n=155),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溶栓前后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Logistic分析PTS发生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浆D-D、F1+2、P-selectin预测PTS发生价值,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不同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对PTS的影响。结果 PTS组年龄、BMI、静脉通畅评分及溶栓后1周、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高于非PTS组(P <0.05);Logistic显示:BMI及溶栓后1周、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是急性DVT患者发生PTS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溶栓后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联合预测PTS效能明显优于溶栓后1周D-D、F1+2、P-selectin联合预测效能;溶栓后1个月血浆D-D、F1+2、P-selectin高表达患者发生PTS风险是低表达的4.211、2.550、3.189倍。结论 急性DVT患者置管溶栓后血浆D-D、F1+2、P-selectin表达升高,其联合预测患者发生PTS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术 D-D F1+2 p-selectin
下载PDF
血清CCL3、P-selectin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魏晓丽 李养龙 张琳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配体3(CCL3)、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90例APE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9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APE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配体3(CCL3)、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90例APE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9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APE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APE患者血清CCL3、P-selectin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发生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L3、P-selectin水平对APE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CL3、P-selecti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E患者血清CCL3、P-selecti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08,P<0.05);收集所有指标数据的中位数对影响APE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心率≥90次/min、SBP<120 mmHg和DBP<80 mmHg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CCL3及P-selectin均为发生APE的危险因素(P<0.05),SBP、DBP为保护因素(P<0.05);血清CCL3、P-selectin及二者联合诊断AP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854和0.951,二者联合优于血清CCL3、P-selectin各自单独诊断(Z_(二者联合-CCL3)=2.146,Z_(二者联合-P-selectin)=2.315,P=0.022、0.039)。结论血清CCL3、P-selectin水平与APE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APE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配体3 P-选择素 急性肺栓塞 诊断价值
下载PDF
Ache、P-selectin、CDK5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贺龙 王莎 +2 位作者 王静 李素婷 霍瑞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92-396,411,共6页
目的 探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P-选择素(P-selecti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在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在本院健康体检及神经... 目的 探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P-选择素(P-selecti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在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在本院健康体检及神经内科就诊治疗、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根据患者的病情时间将其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其中急性期组85例,恢复期组45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其中轻度组76例,重度组54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检测Ache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selectin水平;CDK5分离试剂盒检测CDK5水平。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及重度组和轻度组患者Ache、P-selectin、CDK5水平,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Ache、P-selectin和CDK5之间相关性,利用ROC曲线比较Ache、P-selectin、CDK5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VE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Ache、P-selectin、CDK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患者Ache、P-selectin、CDK5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重度组患者Ache、P-selectin、CDK5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che、P-selectin和CDK5蛋白表达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联合诊断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Ache、P-selectin、CDK5单独诊断(Z=2.765、2.563、2.925,P均<0.05)。结论 Ache、P-selectin、CDK5均参与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病过程,在发病不同时期呈现不同水平表达,且两两指标之间呈现正相关,可以作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乙酰胆碱酯酶 P选择素
下载PDF
血清ESM-1、P-selectin、Galectin-3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关系及预测预后价值
4
作者 毛蓉婷 罗怀惠 +3 位作者 凌媛 饶赛赛 姜琳琍 陈晖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444-1447,145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P选择素(P-selectin)、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程度关系及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AMI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 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P选择素(P-selectin)、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程度关系及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AMI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统计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1例)与预后不良组(3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以及血清ESM-1、P-selectin、Galectin-3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情程度的关系,并评价其预测预后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ESM-1、P-selectin、Galectin-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ESM-1、P-selectin、Galectin-3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ESM-1、P-selectin、Galectin-3与预后不良风险显著相关(P<0.05);血清ESM-1、P-selectin、Galectin-3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889(95%CI:0.818~0.939),敏感度为86.84%,特异度为83.95%,较各指标单独诊断价值提高。结论 血清ESM-1、P-selectin、Galectin-3与AMI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联合预测预后不良价值较为可靠,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情、预测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P选择素 半乳糖凝集素-3 病情程度关系 预后不良
下载PDF
P-selectin表位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宋巍 倪培华 +1 位作者 李晓 周同 《生命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82-84,96,共4页
P-selectin是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作为血小板/内皮细胞活化标志和粘附分子,已证明其在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相互粘附作用,参与免疫损伤、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 P-selectin是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作为血小板/内皮细胞活化标志和粘附分子,已证明其在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相互粘附作用,参与免疫损伤、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P-selectin分子中不同结构域及其功能表位在其识别、粘附及信号传导中各具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这种分子构效关系,将有助于阐明P-selectin的生理、病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lectin 分子结构 功能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P-selectin、ICAM-1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曦 胡冬 +2 位作者 吴丹 庄利东 陈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4期2153-215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P-selectin、ICAM-1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1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慢性乙肝组(n=83,普通慢性乙肝患者)、重症乙肝组(n=36,重症乙肝患者),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P-selectin、ICAM-1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1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慢性乙肝组(n=83,普通慢性乙肝患者)、重症乙肝组(n=36,重症乙肝患者),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P-selectin、ICAM-1以及乙肝病毒载量(HBV-DNA)、肝功能指标(AST、ALT、TP、TBil)、肝纤维化指标(CⅣ、HA、LN)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血清P-selectin、ICAM-1含量与上述病情指标的内在联系。结果:慢性乙肝组、重症乙肝组患者血清中P-selectin的含量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ICAM-1的含量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病情加重P-selectin、ICAM-1血清含量改变加剧。慢性乙肝组、重症乙肝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症乙肝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更高;重症乙肝组患者血清中AST、ALT、TBil的水平高于慢性乙肝组、正常对照组,TP的水平低于慢性乙肝组、正常对照组;慢性乙肝组、重症乙肝组患者血清中CⅣ、HA、LN的含量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症乙肝组患者血清CⅣ、HA、LN含量更高。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P-selectin、ICAM-1含量与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均直接相关。结论:P-selectin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含量异常增高,而ICAM-1含量异常下降,其具体血清含量可用于衡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p-selectin ICAM-1 HBV-DNA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蒙药嘎日迪-13对脑缺血大鼠不同时相海马中IL-1β IL-8、ICAM-1、P-sele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浩楠 郑延泽 +3 位作者 何静波 田彩云 武海军 杨玉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5-908,共4页
目的观察蒙药嘎日迪-13对脑缺血大鼠不同时相海马中IL-1β、IL-8、ICAM-1、P-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3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嘎日迪-13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又随机分为6个时相组,灌胃给药,一次/d,连续27 d... 目的观察蒙药嘎日迪-13对脑缺血大鼠不同时相海马中IL-1β、IL-8、ICAM-1、P-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3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嘎日迪-13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又随机分为6个时相组,灌胃给药,一次/d,连续27 d后,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神经功能评分后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IL-1β、IL-8、ICAM-1、P-selectin的表达。结果嘎日迪-13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并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海马IL-1β、IL-8、ICAM-1、P-selectin的表达水平。结论蒙药嘎日迪-13对大鼠脑缺血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IL-8、ICAM-1、P-selectin等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嘎日迪-13 脑缺血 大鼠 IL-1Β IL-8 ICAM-1 p-selectin
下载PDF
应用光阱技术测量P-selectin/PSGL-1键解离的断裂力 被引量:3
8
作者 章燕 叶志义 +2 位作者 霍波 孙淦云 龙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1-965,共5页
选择素(selectin)与配体相互作用在诸如炎症反应、肿瘤转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用力影响受体-配体键解离。本文发展了基于光阱技术的新实验方法,用于考察P-选择素(P-selectin)与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选择素(selectin)与配体相互作用在诸如炎症反应、肿瘤转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用力影响受体-配体键解离。本文发展了基于光阱技术的新实验方法,用于考察P-选择素(P-selectin)与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相互作用的解离过程。采用黏滞力法对光阱刚度系数进行标定,并通过分子在玻璃小球表面的功能化表征,研究力作用下P-selectin/PSGL-1键的解离,得到了在较低加载率(<25pN/s)下键解离的断裂力分布,发现键的最可几断裂力随加载率而增加。实验结果在较低加载率下补充和验证了已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阱 刚度系数 p-selectin/PSGL-1键 断裂力 解离 断裂 P-选择素 测量 用光 Ligand 相互作用 生物学过程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羟乙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E-selectin及P-sele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娄海燕 魏欣冰 +2 位作者 刘慧青 王姿颖 张岫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788-1791,共4页
目的观察E-selectin及P-selectin在羟乙葛根素保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组织E-selectin及P-selectin... 目的观察E-selectin及P-selectin在羟乙葛根素保护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组织E-selectin及P-selectin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羟乙葛根素可明显降低缺血区脑组织E-selectin及P-selectin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论羟乙葛根素可能通过降低缺血区脑组织黏附分子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葛根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E-SELECTIN p-selectin
下载PDF
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变化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王伟伟 宋秋环 李凯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7月肝硬化患者94例作研究组,选取同期肝硬化所致肝癌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以及不同Chi...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7月肝硬化患者94例作研究组,选取同期肝硬化所致肝癌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以及不同Child-Pugh分级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并分析血清水平和分级相关性、肝癌诊断效能。结果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增加,即C级高于A级、B级,B级高于A级(P<0.05);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P-selectin水平(r=0.698)、血清sICAM-1水平(r=0.714)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以肝癌患者作为阳性样本,以肝硬化患者作为阴性样本,依据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变化趋势制为ROC曲线,结果为,联合诊断AUC为0.834、敏感性98.04%、特异性95.74%,sP-selectin的AUC为0.828、敏感性90.20%、特异性85.11%,sICAM-1的AUC为0.803、敏感性86.27%、特异性82.98%,其中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最高(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病情加重,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随之升高,且动态监测可早期诊断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P-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 肝癌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IL-8、Fibulin-5和P-selectin水平及丹红注射液干预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妮 郭荷娜 +2 位作者 刘鹏 郭生龙 杨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后IL-8、Fibulin-5和P-selec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改善...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后IL-8、Fibulin-5和P-selec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疗效及血清Fibulin-5、P-selectin、IL-8水平。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由(14.47±3.01)分下降至(3.78±0.57)分,对照组NIHSS评分由(14.51±2.17)分下降至(6.13±0.93)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41.07%,两组患者治疗前P-selectin、Fibulin-5、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P-selectin为(10.63±1.54)μg/L、(7.65±1.02)μg/L,Fibulin-5为(124.56±22.67)μg/L、(66.31±12.21)μg/L,IL-8为(835.12±123.51)ng/L、(254.12±62.27)ng/L;对照组治疗前后P-selectin为(10.56±2.51)μg/L、(8.24±1.57)μg/L,Fibulin-5为(123.47±24.51)μg/L、(81.67±10.2)μg/L,IL-8为(824.57±135.46)ng/L、(424.52±64.51)ng/L。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ibulin-5、P-selectin、IL-8水平,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IL-8 FIBULIN-5 p-selectin 丹红注射液
原文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患者血清P-selectin与CA15-3、TPA水平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徐子森 申武峰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10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与糖类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抗原(TP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以上几种指标的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7...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与糖类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抗原(TP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以上几种指标的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7例临床资料齐全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根据医嘱定期复查。于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复查时采血,检测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不良组(n=34)和预后良好组(n=63),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P-selectin水平与CA15-3、TPA水平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患者的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预后良好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的血清P-selectin水平与CA15-3、TPA水平呈正相关(P<0.05)。ⅡA期、ⅡB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低于ⅢA期乳腺癌患者(P<0.05);Luminal A+B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术后1、6个月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低于三阴性型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的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增高与远期预后密切相关,且不同临床分期与分子分型患者的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存在差异,临床需密切监测乳腺癌患者以上指标水平的变化,尽早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保乳手术 可溶性P选择素 糖类抗原15-3 组织多肽抗原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selectin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荣军 王晓峰 +7 位作者 刘建新 王军 罗文颖 杨术真 毛小林 彭雅滨 邵威 周永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的影响。方法: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给予EGb加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等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20%甘露醇、胞二磷胆...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的影响。方法: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给予EGb加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等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P-selectin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格拉斯格恢复评分(GlasgowOutcomeScale,GOS),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selectin治疗前明显高于健康人,治疗后两组患者P-selectin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selectin水平升高,EGb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selectin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EGb) 重型颅脑损伤 P-选择素(p-selectin)
原文传递
P-selectin、VCAM-1和VEGF三种细胞因子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金鼎 令狐颖 +3 位作者 黄山 许健 刘志琴 袁军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P-selectin、VCAM-1和VEGF三种细胞因子标志物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5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的P-selectin、VCAM-1和VEGF血清含量,用ROC曲线确定临界值并分析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性能参数,以确定其... 目的探讨P-selectin、VCAM-1和VEGF三种细胞因子标志物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5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的P-selectin、VCAM-1和VEGF血清含量,用ROC曲线确定临界值并分析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性能参数,以确定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患者P-selectin、VCAM-1和VEGF血清浓度水平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三项指标对冠心病诊断的cut-off值分别为9 855.2 ng/L、864.05 ng/L和94.55 ng/L,敏感性SE(%)分别为85.31%、84.03%和89.35%、特异性SP(%)分别83.84%、83.85%和92.56%,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2、0.931和0.947。结论血清P-selectin、VCAM-1和VEGF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对冠心病的诊断和分层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P-选择素(p-selectin)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冠心病
下载PDF
BCS对乳腺癌患者IL-8、P-Selectin、CEA及SE-cad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柳剑华 袁建军 +4 位作者 冯大江 马中立 路遥 焦德强 白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8期1305-1307,共3页
乳腺癌(MC)是女性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对妇女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地威胁。临床上,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MC,其中保乳手术(BCS)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最初BCS主要应用于晚期MC者,但随着对MC生物学特征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基于局... 乳腺癌(MC)是女性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对妇女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地威胁。临床上,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MC,其中保乳手术(BCS)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最初BCS主要应用于晚期MC者,但随着对MC生物学特征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基于局部切除肿瘤上的辅助放化疗治疗可以达到与全乳切除术及传统根治术相当的临床效果。此外,BCS还可以使患者所受伤害减小,使女性患者的乳房形态特征得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lectin CEA IL-8 BCS SE-CAD 全乳切除术 保乳手术 乳房形态 局部切除 放化疗治疗
下载PDF
银杏叶复方制剂对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CAM-1、P-sele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成月英 史小琴 马晓莉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2年第2期21-23,30,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复方制剂对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和银杏复方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家兔应用银杏叶复方制剂灌胃(10mL/k... 目的探讨银杏叶复方制剂对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和银杏复方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家兔应用银杏叶复方制剂灌胃(10mL/kg),每天1次,共4周;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家兔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实验组家兔均于再灌注30min后处死取材。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ICAM-1、P-selectin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ICAM-1、P-selectin表达升高,治疗组表达抑制,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1、P-selectin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银杏叶复方制剂能够明显减少其表达,从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复方制剂 ICAM-1 p-selectin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解毒化瘀法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期P-selectin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亚 林燕 李兴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22-1223,共2页
目的:阐明在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期中药持续给药对抗复发的优势,为抗UC复发提出新思路。方法: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缓解期为研究对象,以P-selectin为检测指标,从微循环状态方面阐述中药对UC的治疗作用。结果:非给药组大鼠慢性期P-selectin表... 目的:阐明在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期中药持续给药对抗复发的优势,为抗UC复发提出新思路。方法: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缓解期为研究对象,以P-selectin为检测指标,从微循环状态方面阐述中药对UC的治疗作用。结果:非给药组大鼠慢性期P-selectin表达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慢性期持续给药组P-selectin表达显著低于停药组(P<0.05),其中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UC缓解期微循环障碍程度减轻但仍持续存在,慢性期中药与西药相比能够更加显著地缓解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缓解期 解毒化瘀法 灌肠 p-selectin
下载PDF
猪静脉血栓形成后内皮细胞IL-1、TNF-α、P-selectin的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段鹏飞 李晓强 +2 位作者 周为民 桑宏飞 高峰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观察比较猪下腔静脉 (IVC)血栓形成后第 1、4、7天内皮细胞表达IL 1、TNF α、P selectin含量的变化。方法 :取仔猪 30头 ,15头进腹结扎肾下段IVC制成血栓模型为实验组 ,5头开腹不结扎IVC为对照组。待形成血栓模型后第 1天 (A组 ... 目的 :观察比较猪下腔静脉 (IVC)血栓形成后第 1、4、7天内皮细胞表达IL 1、TNF α、P selectin含量的变化。方法 :取仔猪 30头 ,15头进腹结扎肾下段IVC制成血栓模型为实验组 ,5头开腹不结扎IVC为对照组。待形成血栓模型后第 1天 (A组 )、第 4天 (B组 )和第 7天 (C组 )取出结扎段静脉标本 ,以酶解法收集内皮细胞 ,采用半定量RT PCR法检测细胞内IL 1,TNF α及P selectin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酶解法收集的内皮细胞纯度达 99.4 2 %± 0 .0 7%。TNF α在A组即有表达 ,B组达高峰 (P <0 .0 5 ) ,C组则降低 ;P selectin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 (P <0 .0 5 ) ;IL 1只在A组表达 ;上述三种炎症因子在对照组均不表达。结论 :(1)内皮细胞不仅是炎症介质的靶细胞 ,也能自主表达多种活性因子促进静脉血栓形成。 (2 )IL 1mRNA仅在血栓形成早期短暂表达 ;TNF αmRNA表达在血栓形成早期逐渐增强 ;P selectinmRNA表达在血栓形成急性期呈逐渐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内皮细胞 IL-1 TNF-α p-selectin 下腔静脉 IVC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P-select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湘予 闫亮 +2 位作者 张云汉 陈奎生 高冬玲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P select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癌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SP技术研究了P selectinmRNA及蛋白在有转移的和无转移的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P selectinmRNA及蛋白的... 目的 探讨P select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癌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SP技术研究了P selectinmRNA及蛋白在有转移的和无转移的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P selectinmRNA及蛋白的阳性率在有转移的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 76.2 % ( 16/2 1)和 85 .7% ( 18/2 1) ,在无转移的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 48.5 % ( 16/3 3 )和5 4.5 % ( 18/3 3 )。它们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P selectinmRNA与P selectin蛋白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 =0 .0 0 5 )。结论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lectin 食管鳞癌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法安明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P-selectin的作用
20
作者 薛勤 汪年松 +3 位作者 孙雪鹏 王锋 李军辉 唐令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8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P-selectin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低分子肝素法安明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体重)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N组)和法安明治疗组(T组),并设正常对照组(N组)。于应用法安明前... 目的:探讨P-selectin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低分子肝素法安明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体重)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N组)和法安明治疗组(T组),并设正常对照组(N组)。于应用法安明前、后第4、8、12周分别测定3组大鼠的体重、24h尿蛋白总量、24h尿白蛋白、Scr,12周测血脂、凝血功能;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P-selectin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P-selectin,用real-time PCR法测P-selectin mRNA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N组比较,DN组大鼠肾重/体重指数以及24h尿白蛋白、蛋白定量、Scr均显著上升(P<0.05);肾组织P-selecti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P<0.01或P<0.05)。与DN组比较,T组大鼠、肾重/体重指数下降(P<0.05)、24h尿白蛋白、24h尿蛋白量和Scr均显著下降(P<0.01);P-select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P-selectin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过程,法安明可能通过影响P-selectin的表达从而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黏附分子 p-selectin 肝素 低分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