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金属Ni d电荷密度对Ni_(2)P/Al_(2)O_(3)催化剂菲加氢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荆洁颖 李泽 +1 位作者 赵泽敏 张雨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高温煤焦油中菲含量高,将菲深度加氢饱和得到全氢菲,可提升菲利用率,且全氢菲密度大,热值高,可作为喷气燃料理想组分。然而,在菲加氢反应过程中菲与中间加氢产物的竞争吸附不利于菲在催化剂上吸附活化,且对称八氢菲进一步加氢是菲加氢... 高温煤焦油中菲含量高,将菲深度加氢饱和得到全氢菲,可提升菲利用率,且全氢菲密度大,热值高,可作为喷气燃料理想组分。然而,在菲加氢反应过程中菲与中间加氢产物的竞争吸附不利于菲在催化剂上吸附活化,且对称八氢菲进一步加氢是菲加氢饱和过程的速控步骤,其吸附活化困难不易解决,催化剂活性难以满足加氢需求。根据稠环芳烃与过渡金属间π络合吸附机理,在反应物吸附活化过程中,稠环芳烃分子和活性金属分别充当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故Ni基催化剂中活性金属Ni处于缺电子状态时利于生成全氢菲,但关于Ni缺电子量及其电子结构如何影响催化剂菲、对称八氢菲加氢性能的原因需进一步探究。此外,基于负载型Ni_(2)P催化剂稳定性高、耐硫、耐氮性强等优势,采用次磷酸盐歧化法通过调变P/Ni物质的量比制备具有不同Ni d电荷密度的Ni2P/Al_(2)O_(3)催化剂,考察Ni d电荷密度对菲、对称八氢菲吸附和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20℃、5 MPa、空速1 309 h-1反应条件下,Ni-2.5P/Al_(2)O_(3)催化剂转换频率fTO最高(44.64×10^(-3)s^(-1))。通过吸附活化熵描述菲、对称八氢菲与催化剂表面间相互作用强度,发现菲、对称八氢菲在不同Ni-xP/Al_(2)O_(3)催化剂表面吸附强度不同。通过定量计算Ni d电荷密度,明确了Ni2P/Al_(2)O_(3)催化剂用于菲加氢反应时适宜Ni d电荷密度约-0.24 e,对称八氢菲加氢反应适宜的Ni d电荷密度约-0.05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饱和 ni_(2)p/Al_(2)o_(3)催化剂 d电荷密度 全氢菲
下载PDF
Dielectric polarization in MgFe_(2)O_(4) coating and bulk doping to enhance high-voltage cycling stability of Na_(2/3)Ni_(1/3)Mn_(2/3)O_(2) cathode material
2
作者 Xiaoqian Xu Yizhen Huang +7 位作者 Dan Li Qichang Pan Sijiang Hu Yahao Li Hongqiang Wang Youguo Huang Fenghua Zheng Qingyu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200-211,I0007,共13页
Charging P2-Na_(2/3)Ni_(1/3)Mn_(2/3)O_(2)to 4.5 V for higher capacity is enticing.However,it leads to severe capacity fading,ascribing to the lattice oxygen evolution and the P2-O2 phase transformation.Here,the Mg Fe_... Charging P2-Na_(2/3)Ni_(1/3)Mn_(2/3)O_(2)to 4.5 V for higher capacity is enticing.However,it leads to severe capacity fading,ascribing to the lattice oxygen evolution and the P2-O2 phase transformation.Here,the Mg Fe_(2)O_(4) coating and Mg,Fe co-doping were constructed simultaneously by Mg,Fe surface treatment to suppress lattice oxygen evolution and P2-O2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P2-Na_(2/3)Ni_(1/3)Mn_(2/3)O_(2)at deep charging.Through ex-situ X-ray diffraction(XRD)tests,we found that the Mg,Fe bulk co-doping could reduce the repulsion between transition metals and Na+/vacancies ordering,thus inhibiting the P2-O2 phase transition and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irreversible volume change of the material.Meanwhile,the internal electric field formed by the dielectric polarization of Mg Fe_(2)O_(4) effectively inhibits the outward migration of oxidized O^(a-)(a<2),thereby suppressing the lattice oxygen evolution at deep charging,confirmed by in situ Raman and ex situ XPS techniques.P2-Na NM@MF-3 shows enhanced high-voltage cycling performance with capacity retentions of 84.8% and 81.3%at 0.1 and 1 C after cycles.This work sheds light on regulating the surface chemistry for Na-layered oxide materials to enhance the high-voltage performance of Na-io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na_(2/3)ni_(1/3)mn_(2/3)o_(2) MgFe_(2)o_(4) Bulk doping Lattice oxygen evolution p2-o2 phase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Al_(2)O_(3)/LiAlO_(2)表面包覆改性LiNi_(1/3)Co_(1/3)Mn_(1/3)O_(2)三元正极材料研究
3
作者 王泽 唐淑璟 +4 位作者 李素华 张可翔 彭洪亮 闫二虎 孙立贤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三元正极材料因比容量高、成本低和较为环保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青睐,但其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通过固相包覆法制备了纳米Al_(2)O_(3)以及LiAlO_(2)包覆的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系... 三元正极材料因比容量高、成本低和较为环保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青睐,但其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较差。通过固相包覆法制备了纳米Al_(2)O_(3)以及LiAlO_(2)包覆的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包覆均在保持正极材料结构的基础上成功形成了表面包覆层。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用质量分数为1%的Al_(2)O_(3)包覆时,其初始放电容量从原始材料的159 mA·h·g^(-1)提升至162.57 mA·h·g^(-1),循环35次的容量保持率由74.38%提升至94.89%;用质量分数为3%的LiAlO_(2)包覆时,初始放电比容量提升至164.85 mA·h·g^(-1),前35次的容量保持率较未包覆材料均有所提高。此外,经包覆后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有所提高,电压衰减和电化学阻抗降低,说明Al_(2)O_(3)或LiAlO_(2)包覆均能提高正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3)Co_(1/3)mn_(1/3)o_(2) 表面改性 纳米Al_(2)o_(3)包覆 LiAlo_(2)包覆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O_(2)/Li_(4)Ti_(5)O_(12)全电池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4
作者 林成 习汝文 +2 位作者 吴榆 李佩研 高群 《时代汽车》 2023年第21期137-140,153,共5页
为了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Li_(4)Ti_(5)O_(12)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N/P比以及充放电电压区间下的全电池性能表现。经对比数据发现,当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NCM111)... 为了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Li_(4)Ti_(5)O_(12)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在不同的N/P比以及充放电电压区间下的全电池性能表现。经对比数据发现,当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NCM111)和负极材料Li_(4)Ti_(5)O_(12)(LTO)的N/P比为1.0:1.0,充放电电压区间为0.5~3.2V时,电池具备较好的比容量、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本文为后续LiNi_(1/3)Co_(1/3)Mn_(1/3)O_(2)/Li_(4)Ti_(5)O_(12)全电池的工业化制造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3)Co_(1/3)mn_(1/3)o_(2) Li_(4)Ti_(5)o_(12) 全电池 N/p 电压区间
下载PDF
高容量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P2型Na_(2/3)Fe_(1/2)Mn_(1/2)O_(2)的简便合成 被引量:6
5
作者 秦牡兰 尹常宇 +5 位作者 许稳 刘洋 文俊豪 申斌 王伟刚 刘万民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2074-2080,共7页
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合成P2型Na_(2/3)Fe_(1/2)Mn_(1/2)O_(2)正极材料并研究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煅烧得到的产物是高结晶度的P2型Na_(2/3)Fe_(1/2)Mn_(1/2)O_(2)化合物且具有六角板状颗粒形... 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法合成P2型Na_(2/3)Fe_(1/2)Mn_(1/2)O_(2)正极材料并研究煅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煅烧得到的产物是高结晶度的P2型Na_(2/3)Fe_(1/2)Mn_(1/2)O_(2)化合物且具有六角板状颗粒形貌,颗粒宽度为2~4μm,厚度为200~400 nm。样品以26 mA/g充放电时表现出243 mA·h/g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其高容量说明P2型Na_(2/3)Fe_(1/2)Mn_(1/2)O_(2)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Na_(2/3)Fe_(1/2)mn_(1/2)o_(2) 电化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LiTi_(2)(PO_(4))_(3)修饰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增强结构稳定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西安 冯彦彦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8-622,共5页
单晶LiNi_(1-x-y)Co_(x)Mn_(y)O_(2)(SCNCM,1-x-y>0.9)正极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与多晶NCM材料相比,具有更优越的循环寿命。然而,SCNCM在长循环过程中由于严重的副反应和不可逆相变,导致严重的容量退化。具有较高扩散系数的LiTi... 单晶LiNi_(1-x-y)Co_(x)Mn_(y)O_(2)(SCNCM,1-x-y>0.9)正极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与多晶NCM材料相比,具有更优越的循环寿命。然而,SCNCM在长循环过程中由于严重的副反应和不可逆相变,导致严重的容量退化。具有较高扩散系数的LiTi_(2)(PO_(4))_(3)(LTP)可以增强Li^(+)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传递,并防止与空气和电解质的副反应。为了优化SCNCM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液相混合和固相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提高单晶SCNCM循环性能。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结果证实,SCNCM表面包覆一层30~50 nm的LTP涂层,改性后的样品在长循环后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层状结构。具体地说,包覆0.8%(质量分数)LTP的SCNCM正极在0.5 C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51.2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x-y)Co_(x)mn_(y)o_(2)氧化物 单晶NCM LiTi_(2)(po_(4))_(3)包覆 层状结构
下载PDF
尖晶石/层状异质结构xLiM_2O_4?(1-x)LiNi_(1/3)Co_(1/3)Mn_(1/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卓 郭孝东 +2 位作者 吴振国 向伟 杨秀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5-2544,共10页
采用原位诱导法制备得到了一系列x Li M_2O_4?(1-x)Li Ni_(1/3)Co_(1/3)Mn_(1/3)O_2(M=Ni,Co,Mn;x=0,0.1,0.2,0.3,0.4,0.5)尖晶石/层状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和恒电流充放电... 采用原位诱导法制备得到了一系列x Li M_2O_4?(1-x)Li Ni_(1/3)Co_(1/3)Mn_(1/3)O_2(M=Ni,Co,Mn;x=0,0.1,0.2,0.3,0.4,0.5)尖晶石/层状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征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x=0.2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最佳,在2.7~4.3 V、1C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37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3%;10C时的放电比容量为112 m A?h/g,相比于原始Li 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在10C的放电比容量(95 m A?h/g)有较大提高。此外,快充慢放能力测试也证实了该材料的结构稳定,其在5C充、1C放的充放电机制下,循环10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还能高达120 m A?h/g,容量保持率为87%。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的结果表明。x=0.2材料的D_(Li+)值比原始Li 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的要高出一个数量级,说明尖晶石相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尖晶石/层状结构 Lini_(1/3)Co_(1/3)mn_(1/3)o_2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_(2)ZrO_(3)包覆富锂Li_(1.20)Mn_(0.44)Ni_(0.32)Co_(0.04)O_(2)改性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娟 牟微 +4 位作者 任蕾 杨凤环 高俊 余姮星 贾鹏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1-157,共7页
富锂层状氧化物以其高放电比容量和低成本优势而成为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拥有供锂离子迁移的三维通道的Li_(2)ZrO_(3)导体包覆在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表面,期望改善其综合电化学性能。... 富锂层状氧化物以其高放电比容量和低成本优势而成为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拥有供锂离子迁移的三维通道的Li_(2)ZrO_(3)导体包覆在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表面,期望改善其综合电化学性能。系统地研究了Li_(2)ZrO_(3)包覆及不同包覆量对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证实Li_(2)ZrO_(3)包覆改性能够显著提高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的首次库伦效率,高倍率和低温放电能力,以及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1.20)mn_(0.48)ni_(0.24)Co_(0.08)o_(2) Li_(2)Zro_(3)包覆改性 锂离子导体 稳定的循环性能
原文传递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y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titanium substitution in P2–Na_(2/3)Ni_(1/3)Mn_(2/3)O_(2): Cathode materials for sodium batteries 被引量:2
9
作者 Xiao-Bin Zhong Chao He +2 位作者 Fan Gao Zhong-Qun Tian Jian-Feng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23-328,I0011,共7页
Layered P2–Na_(2/3)Ni_(1/3)Mn_(2/3)O_2 is a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 It exhibits a high capacity and suitable operating voltage and undergoes a phase transition from P2 to O2 during charge/discharge.Researchers ha... Layered P2–Na_(2/3)Ni_(1/3)Mn_(2/3)O_2 is a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 It exhibits a high capacity and suitable operating voltage and undergoes a phase transition from P2 to O2 during charge/discharge.Researchers have used Ti substitution to improve the cathode, yet the chemical principles that underpin elemental substitution and functional improvement remain unclear. To clarify these principles, we used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y to monitor chemical changes in P2–Na2/3 Ni1/3 Mn1/3 Ti1/3 O2 and P2–Na_(2/3)Ni_(1/3)Mn_(2/3)O_2 during charge/discharge. Based on the change in the A_(1g) and E_g peaks during charge/discharge, we concluded that Ti substitution compressed the transition metal layer and expanded the planar oxygen layer in the unit cell. Titanium stabilized the P2 phase structure, which improved the cycling stability of P2–NaNMT. Our results provide clear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ture research on modifying electrodes by elemental substit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y p2–Na_(2/3)ni_(1/3)mn_(2/3)o_(2) Titanium substitution
下载PDF
非贵金属Ni_2P助催化剂修饰KCa_2Nb_3O_(10)超薄纳米片的光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10
作者 朱桂生 姜德立 +3 位作者 邵守言 梁希萌 黄诚 黄春霞 《安徽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31-37,共7页
开发高效非贵金属助催化剂是光解水产氢领域研究的重点。首次将Ni_2P纳米颗粒作为高效助催化剂经一步热处理法修饰在KCa_2Nb_3O_(10)超薄纳米片表面,成功构建了Ni_2P/KCa_2Nb_3O_(10)复合光催化剂,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展现出具有丰富... 开发高效非贵金属助催化剂是光解水产氢领域研究的重点。首次将Ni_2P纳米颗粒作为高效助催化剂经一步热处理法修饰在KCa_2Nb_3O_(10)超薄纳米片表面,成功构建了Ni_2P/KCa_2Nb_3O_(10)复合光催化剂,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展现出具有丰富异质界面的二维纳米结构,活性最佳的Ni_2P/KCa_2Nb_3O_(10)产物光催化产氢效率高达72.25μmol g~(-1)h~(-1),是纯相KCa_2Nb_3O_(10)产氢效率的18.8倍。提供了一种负载其他非贵金属助催化剂制备高效KCa_2Nb_3O_(10)基复合光催化剂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技术 产氢 KCa_2Nb_3o_(10) 超薄纳米片 ni_2p 助催化剂
下载PDF
Li_(1.4)Al_(0.4)Ti_(1.6)(PO_(4))_(3)修饰富锂锰基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来湘皖 胡国荣 +3 位作者 彭忠东 曹雁冰 杜柯 刘业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63-1478,共16页
富锂锰基材料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RNCM)以其优异的放电比容量和低廉的成本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富锂锰基材料存在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的不足,限制了其商业化的应用。快离子导体因其具有较... 富锂锰基材料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LRNCM)以其优异的放电比容量和低廉的成本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富锂锰基材料存在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的不足,限制了其商业化的应用。快离子导体因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锂离子传导速率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正极材料的包覆研究。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_(1.4)Al_(0.4)Ti_(1.6)(PO_(4))_3(LATP)快离子导体,并对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正极材料颗粒表面进行包覆改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RNCM@LATP1样品在0.2C条件下循环100次仍有198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达到81%,相较未包覆的P-LRNCM(放电比容量188.4 mA·h/g,容量保持率76%)表现出更优异的循环性能。离子扩散速率(D_(Li+))是影响材料倍率性能的重要因素,包覆1%LATP的LRNCM材料(LRNCM@LATP1)在100次循环后,D_(Li+)从包覆前的4.94×10^(-13) cm^(2)/s提高到包覆后的5.68×10^(-12) cm^(2)/s,材料界面的离子传输能力得到了改善,LRNCM@LATP1在5C放电条件下的比容量可以达到102.5 mA·h/g,高倍率性能得到提升。因而,LATP的包覆改性可有效提高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的电化学性能,对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包覆 富锂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Li_(1.4)Al_(0.4)Ti_(1.6)(po_(4))_(3) 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In_(2)O_(3)-Mn_(2)O_(3)复合纳米棒的两步水热法合成及其在氢气传感器中的应用
12
作者 武冉 陈兴泰 +2 位作者 刘涛 殷锡涛 赵怡博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19,37,共6页
文中以In(NO_(3))_(3)·4.5H_(2)O为铟源,KMnO_(4)为锰源,PVP为添加剂,分别以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两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In_(2)O_(3)-Mn_(2)O_(3)复合纳米棒。采用XRD、SEM、XPS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价态进行了... 文中以In(NO_(3))_(3)·4.5H_(2)O为铟源,KMnO_(4)为锰源,PVP为添加剂,分别以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两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In_(2)O_(3)-Mn_(2)O_(3)复合纳米棒。采用XRD、SEM、XPS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价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In_(2)O_(3)-Mn_(2)O_(3)复合材料组装成气敏传感器元件进行氢气的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In_(2)O_(3),In_(2)O_(3)-Mn_(2)O_(3)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降低至325℃,且In_(2)O_(3)-Mn_(2)O_(3)传感器在重复性实验中对氢气具有高灵敏度,优异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复合材料表面丰富的气体吸附位点和p-n异质结使其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2)o_(3)-mn_(2)o_(3)复合材料 纳米棒 两步水热法 氢气 气敏传感器 p-n异质结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l/3)Co_(1/3)Mn_(l/3)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亮 王武林 +2 位作者 刘兴泉 张真 何泽珍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75,共5页
层状结构的LiNi_(l/3)Co_(1/3)Mn_(l/3)O_2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成本较低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LiNi_(l/3)Co_(1/3)Mn_(l/3)O_2正极材料最近几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晶体结构特征、合成方法、掺杂... 层状结构的LiNi_(l/3)Co_(1/3)Mn_(l/3)O_2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成本较低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LiNi_(l/3)Co_(1/3)Mn_(l/3)O_2正极材料最近几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晶体结构特征、合成方法、掺杂与包覆改性以及表面修饰进行了评述,提出了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它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综述 Lini_(l/3)Co_(1/3)mn_(l/3)o_2
下载PDF
高分散Ni_(2)P/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广建 石林 +3 位作者 王芳 邴连成 季生福 郭庆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7-161,共5页
分别以商品化和水热法合成的多级孔结构的γ-Al_(2)O_(3)为载体,采用磷源热解法制得负载型Ni_(2)P催化剂。通过XRD、SEM、N2物理吸脱附和CO化学吸附等手段对所制备的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载体对催化剂常压下噻吩加氢脱硫性... 分别以商品化和水热法合成的多级孔结构的γ-Al_(2)O_(3)为载体,采用磷源热解法制得负载型Ni_(2)P催化剂。通过XRD、SEM、N2物理吸脱附和CO化学吸附等手段对所制备的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载体对催化剂常压下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γ-Al_(2)O_(3)具有更高的比表面及发达的微观结构,以其为载体制备的Ni_(2)P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分散度及催化脱硫性能。在反应温度为370℃、反应压力为1.01×10^(5) Pa、氢/油体积比为500、空速为3.2 h^(-1)的条件下,HDS转化率达到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_(2)o_(3) 加氢脱硫 ni_(2)p 高分散度
原文传递
B_(2)O_(3)包覆NaNi_(1/3)Fe_(1/3)Mn_(1/3)O_(2)正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凯强 车海英 +7 位作者 张浩然 廖建平 周煌 张云龙 陈航达 申展 刘海梅 马紫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80-2988,共9页
O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_(1/3)Mn_(1/3)Fe_(1/3)O_(2)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变,导致电化学性能较差。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协同改性... O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_(1/3)Mn_(1/3)Fe_(1/3)O_(2)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变,导致电化学性能较差。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协同改性方法,以同时提高NaNi_(1/3)Mn_(1/3)Fe_(1/3)O_(2)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通过将硼酸粉末和正极材料固相球磨混匀后低温煅烧,在NaNi_(1/3)Mn_(1/3)Fe_(1/3)O_(2)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纳米非金属氧化物B_(2)O_(3)。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技术等测试手段,对比分析不同包覆量和原材料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筛选得到最优包覆量为2%(质量分数,余同)。该方法实现了B_(2)O_(3)的均匀包覆,并且没有改变NaNi_(1/3)Mn_(1/3)Fe_(1/3)O_(2)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2%B_(2)O_(3)包覆材料在1 C倍率下循环200圈容量保持率从78%提升至87%。同时,2%B_(2)O_(3)包覆材料的高倍率性能也得到了改善,10 C高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从75 mAh/g提升至99 mAh/g。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表面改性策略,可以增强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B_(2)o_(3)包覆 层状氧化物 钠离子电池 Nani_(1/3)Fe_(1/3)mn_(1/3)o_(2)正极材料
下载PDF
Na^(+)掺杂对LiNi_(1/3)Co_(1/3)Mn_(1/3)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周桥 胡朴 +3 位作者 潘冰冰 窦林涛 邹义琪 张占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02-406,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不同Na^(+)掺杂浓度的Li_(1-x)Na_(x)Ni_(1/3)Co_(1/3)Mn_(1/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探究了Na元素掺杂对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材料的...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不同Na^(+)掺杂浓度的Li_(1-x)Na_(x)Ni_(1/3)Co_(1/3)Mn_(1/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探究了Na元素掺杂对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当x≤0.3时,样品不会出现其它杂相;当x>0.3时,样品中会出现NaNi_(1/3)Co1/3Mn_(1/3)O_(2)的杂相。同时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阳离子混排度逐渐增加。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少量Na+的掺入可以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在0.2C,0.5C下的放电比容量并增强其循环稳定性,但会损坏材料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3)Co_(1/3)mn_(1/3)o_(2) 掺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低冰镍衍生的具有高结构稳定性和快速扩散动力学的钠离子掺杂层状LiNi1/3Co1/3Mn1/3O2正极
17
作者 练梦晨 孙强超 +4 位作者 聂薇 刘岩博 段彤 程红伟 鲁雄刚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3100-3112,共13页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钠离子(Na^(+))掺杂的高稳定性Li_(1−x)NaxNi_(1/3)Co_(1/3)Mn_(1/3)O_(2)(NCM-Na)正极材料。首先论证采用低冰镍提取镍作为合成材料镍源的可行性。其次,在化学试剂合成的NCM(Ni,Co,Mn)材料中预先引入最优含量的Na^(+)...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钠离子(Na^(+))掺杂的高稳定性Li_(1−x)NaxNi_(1/3)Co_(1/3)Mn_(1/3)O_(2)(NCM-Na)正极材料。首先论证采用低冰镍提取镍作为合成材料镍源的可行性。其次,在化学试剂合成的NCM(Ni,Co,Mn)材料中预先引入最优含量的Na^(+),占据部分Li^(+)位点,实现具有更低Li^(+)/Ni^(2+)阳离子混排的稳定结构,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Na+掺杂量为1%(质量分数)(x=0.01)时,获得的NCM-Na正极材料在1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从76.84%提高至89.21%。特别是在5C大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依然维持在110 mA·h·g^(-1)。这为杂原子掺杂耦合材料化冶金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三元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提供具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 钠离子掺杂 扩散动力学 低冰镍
下载PDF
Sn掺杂NaNi_(1/3)Fe_(1/3)Mn_(1/3-x)Sn_(x)O_(2)正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8
作者 张浩然 车海英 +7 位作者 郭凯强 申展 张云龙 陈航达 周煌 廖建平 刘海梅 马紫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74-1882,共9页
O_(3)型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因兼具高容量特性和稳定的结构,已被认为是率先进入产业化的层状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之一。然而,该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工作制备一种Sn... O_(3)型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因兼具高容量特性和稳定的结构,已被认为是率先进入产业化的层状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之一。然而,该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工作制备一种Sn掺杂NaNi_(1/3)Fe_(1/3)Mn_(1/3-x)Sn_(x)O_(2)正极材料。结构表征发现,适量的Sn掺杂不改变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的R3m空间群O_(3)型层状结构,同时Sn取代部分Mn可使层间距增大,增强Na^(+)扩散能力,减少嵌/脱钠过程对结构的破坏,但会使TM—O键长收缩,从而增强过渡金属层的结构稳定性。TEM测试表明,Sn掺杂的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呈现出更完善的层状晶格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晶格畸变。同时,Sn掺杂可提高正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并可能减少有利相变P相的损失。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Sn掺杂计量比为0.02时的NaNi_(1/3)Fe_(1/3)Mn_(1/3-0.02)Sn_(0.02)O_(2)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佳。在2~4 V充放电区间下,0.2 C倍率电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9.1 mAh/g。在8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达110.5 mAh/g、200圈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0.1%。本研究揭示了Sn的作用机理,对设计高倍率性能和高循环稳定性的正极材料具有一定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Nani_(1/3)Fe_(1/3)mn_(1/3)o_(2)正极材料 Sn掺杂 层状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微波法一步合成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及其性能
19
作者 董恩华 纪鸿文 +1 位作者 刘秉国 宇文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2,共9页
以乙酸盐为原料,通过一步微波法烧结制备出了镍钴锰酸锂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保温4 h所制备的正极材料,以0.2C倍率,2.75~4.3 V电压... 以乙酸盐为原料,通过一步微波法烧结制备出了镍钴锰酸锂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保温4 h所制备的正极材料,以0.2C倍率,2.75~4.3 V电压平台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56 mAh/g,经过50圈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为136.91 mAh/g,容量保持率为87.76%;在电流密度0.5C和1C条件下,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6.59%、7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3)Co_(1/3)mn_(1/3)o_(2) 一步微波法 正极材料
下载PDF
K^(+)掺杂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郭丽芳 解玉龙 本措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72-3278,共7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具有放电比容量大、热稳定性好、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但其倍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K^(+)掺杂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LNCM-x K。通过X射线...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具有放电比容量大、热稳定性好、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但其倍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K^(+)掺杂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LNCM-x K。通过X射线衍射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LNCM-x K的形貌和结构,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蓝电测试系统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K^(+)掺杂能有效降低阳离子混排程度,改善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当x=0.125时K^(+)掺杂LiNi_(1/3)Co_(1/3)Mn_(1/3)O_(2)样品(LNCM-0.125K)阳离子混排程度最低;LNCM-0.125K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佳,0.2 C下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15%;在不同电流密度(0.2 C,0.5 C,1 C,2 C,5 C)下进行倍率性能测试,连续充放电30次后LNCM-0.125K样品容量保持率为9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率性能 K^(%pLUS%)掺杂 Lini_(1/3)Co_(1/3)mn_(1/3)o_(2) 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