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hancing Accumulation and Penetration Efficiency of Next-Generation Antibiotics to Mitigate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
1
作者 Godspower Oghenemaroh Sebe Supreme O. Oghenerhoro +3 位作者 Ogbole E. Jonathan Ebuka Victor Anyaogu Adeyemo David Adebowale Raymond Chidozie Ntomchukwu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年第8期107-120,共14页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icacy of advanced antibiotic compounds against P. aeruginosa, focusing on Antibiotic B, an enhanced derivative of Ceftriaxone. The study measured the intracellular uptake of Antibiotic B and...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icacy of advanced antibiotic compounds against P. aeruginosa, focusing on Antibiotic B, an enhanced derivative of Ceftriaxone. The study measured the intracellular uptake of Antibiotic B and introduced a novel adjuvant, Influximax, which augmented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Results showed a diminished potential for resistance emergence with Antibiotic B, particularly 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Influximax.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optimizing antibiotic delivery into bacterial cells and leveraging syner-gistic adjuvant combinations can enhance drug resistance comba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 Antibiotic Resistance Next-Generation Antibiotics Adjuvant Synergy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Penetration Rates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Resistance Tra-jectory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基因组中2个SOS盒序列的初步鉴定
2
作者 张克斌 周世文 +4 位作者 光丽霞 何晓梅 盛哈雷 张国斌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鉴定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PAO1株基因组中的SOS盒序列。方法挑选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基因组中16个可能含有SOS盒序列的DNA片段,经PCR扩增后,用纯化的LexA表达蛋白做凝胶滞后实验;将获得的2个阳性DNA片段进一步用D... 目的鉴定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PAO1株基因组中的SOS盒序列。方法挑选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基因组中16个可能含有SOS盒序列的DNA片段,经PCR扩增后,用纯化的LexA表达蛋白做凝胶滞后实验;将获得的2个阳性DNA片段进一步用DNaseⅠ足纹法进行LexA蛋白结合序列即SOS盒的鉴定;分析所获得的2个SOS盒中的回文序列,以此回文序列在PAO1基因组中进行检索,初步分析出可能的SOS盒序列和可能的调控基因。结果通过DNaseⅠ足纹法初步鉴定了PAO1基因组中2个SOS盒序列,即位于基因组4 052 647~4 052 662 bp位置的CTGTCTACTTATACAG序列和5 349 888~5 349 903 bp位置的CTGTATAAATAACCAG序列,分析其回文结构为"CTG…CAG",以此回文序列在基因组中进行检索,共获得了10个候选的SOS盒序列。结论初步证实了PAO1基因组中的2个SOS盒,并获得了10条SOS盒候选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pao1 SOS盒 LexA蛋白 回文序列 凝胶滞后实验 DNASE Ⅰ足纹法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诱发小鼠感染模型的体内保护作用研究
3
作者 何巧 陈思敏 +2 位作者 王志华 何敏 谌立巍 《中药与临床》 2014年第6期33-35,64,共4页
目的:考察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诱发小鼠感染模型的体内保护作用。方法:将左氧氟沙星配比不同剂量穿心莲内酯灌胃给予腹腔注射PAO1菌液复制的小鼠细菌感染模型,以小鼠24、48、72 h死亡率为指标,考察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氧氟沙星... 目的:考察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诱发小鼠感染模型的体内保护作用。方法:将左氧氟沙星配比不同剂量穿心莲内酯灌胃给予腹腔注射PAO1菌液复制的小鼠细菌感染模型,以小鼠24、48、72 h死亡率为指标,考察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氧氟沙星的协同体内抗感染作用;采用全波长多功能酶标仪在420 nm下测定6个不同浓度(100、10、1、0.1、0.01、0.001μg.m L-1)穿心莲内酯对PAO1 24 h内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穿心莲内酯可有效提高左氧氟沙星对PAO1细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存活率(P〈0.05~0.01),但对体外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长无影响。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提高左氧氟沙星体内抗PAO1的作用,但该作用与其直接抗菌作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铜绿假单胞菌pao1 左氧氟沙星 抗菌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c-di-GMP代谢相关基因PA2072的生物学分析
4
作者 席那仁 海娥 +2 位作者 张小敏 郭嘉义 黄卫东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13-2126,共14页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第二信使分子环鸟苷二磷酸(cyclic-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对细菌生理生化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存在参...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第二信使分子环鸟苷二磷酸(cyclic-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对细菌生理生化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存在参与c-di-GMP代谢的基因PA2072。【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c-di-GMP代谢相关基因PA2072的生物学功能。【方法】运用PCR及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A2072基因及各结构域的自杀载体,运用基因敲除方法获取PA2072基因的3个突变株;利用泳动性(swimming)、蜂群运动(swarming)、蹭行运动(twitching)和生物膜定量实验对细菌进行初步的表型分析,进一步通过刚果红染色法对菌株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PA2072基因敲除突变菌株及回补菌株;生物膜定量结果发现基因PA2072的敲除会影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PA2072蛋白的不同结构域对生物膜的合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细菌运动能力检测中发现PA2072相关基因的敲除对细菌运动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刚果红平板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PAO1菌株相比,PA2072敲除菌株菌苔呈红色,提示其胞内c-di-GMP含量升高。【结论】基因PA2072的敲除影响了铜绿假单胞菌胞的表型,可能由于铜绿假单胞菌胞内c-di-GMP水平变化引起,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基因PA207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pao1 环鸟苷二磷酸 PA2072敲除突变菌株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对lasR/rhlR表达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思敏 谌立巍 +1 位作者 何敏 曾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BF)形成的影响及对群体感应系统(QS)相关基因lasR/rhlR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直接观察在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3μg/ml和30μg/ml)作用下,培养72 h...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BF)形成的影响及对群体感应系统(QS)相关基因lasR/rhlR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直接观察在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3μg/ml和30μg/ml)作用下,培养72 h的PAO1 BF的生长状态;采用结晶紫定量测定法定量检测穿心莲内酯在300、250、200、150、100、50、25、15、10、5μg/ml剂量下,对72 h内PAO1形成BF厚度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法考察穿心莲内酯对PAO1 BF形成相关基因lasR/rhlR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PAO1在培养72 h后可形成分化成熟、较厚、密布有孔状通道,并在PAO1菌体周围呈团块、形态似"塔状"或"蘑菇状"的不规则BF结构,穿心莲内酯低剂量(3μg/ml)下,BF明显稀薄且平整,高剂量(30μg/ml)下,PAO1分散附着,均未见明显的BF结构。穿心莲内酯在300、250、200、150、100、50、25、20、10、5μg/ml剂量下,72 h内均可影响PAO1 BF的生长,在20μg/ml以上剂量,12、24、36、48、60、72 h时BF厚度明显变薄。与空白组比较,穿心莲内酯在37.5、75μg/ml剂量下均可下调lasR和rhlR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穿心莲内酯可以抑制PAO1 BF形成,该作用机制与下调细菌QS系统中lasR/rhlR基因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铜绿假单胞菌pao1 生物被膜(BF) lasR rhlR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巧 陈思敏 +3 位作者 李轩豪 陈玲 谌立巍 王家葵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技术考察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穿心莲内酯的抗菌机制。方法:使用玻璃爬片生物被膜培养法,在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10μg/ml、1μg/ml、0.1μg/ml和0.01μg/ml)条件... 目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技术考察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穿心莲内酯的抗菌机制。方法:使用玻璃爬片生物被膜培养法,在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10μg/ml、1μg/ml、0.1μg/ml和0.01μg/ml)条件下孵育PAO1,并分别于24h、48h及72h取出玻璃爬片,用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蛋白和碘化吡啶双重免疫荧光染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并测量生物被膜的厚度。结果:断层图像显示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用药后PAO1生物被膜生长不完全,出现多种形态,其中在0.1μg/ml剂量下,生物被膜呈破碎絮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穿心莲内酯在0.1μg/ml、0.01μg/ml剂量下,可明显影响PAO1生物被膜的生长厚度。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具有干扰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铜绿假单胞菌pao1 生物被膜 激光共聚焦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c-di-GMP代谢相关基因PA0575对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詹学良 姚严翔 +2 位作者 芦晓红 郭嘉义 黄卫东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7-1934,共8页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存在与环鸟苷二磷酸(cyclic-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代谢相关基因PA0575。【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环鸟苷二磷酸代谢相关基因PA0575对运动能力及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通过PCR对菌株...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存在与环鸟苷二磷酸(cyclic-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代谢相关基因PA0575。【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环鸟苷二磷酸代谢相关基因PA0575对运动能力及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通过PCR对菌株遗传背景进行确认;利用刚果红结合实验及电转PcdrA-gfp质粒间接测量胞内c-di-GMP水平;利用泳动性(swimming)、蜂群泳动(swarming)、蹭行运动(twiching)和生物膜定量实验对细菌进行表型分析,并在运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研究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针对PA0575基因进行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并对蛋白进行原核诱导表达。【结果】3株突变体菌株的转座子插入突变位点不一致,胞内c-di-GMP水平检测结果显示,PA0575-1菌株的c-di-GMP含量高于野生型PAO1菌株(P<0.05),PA0575-2、PA0575-3菌株胞内c-di-GMP水平与野生型PAO1菌株无差异(P>0.05)。运动能力检测实验中,与野生型PAO1菌株相比,PA0575-1菌株泳动性增强(P<0.05);PA0575-2、PA0575-3菌株的泳动性、蜂群运动均增强(P<0.05);该基因不同位点的突变均导致氯霉素对菌株的运动能力产生抑制作用。生物膜定量结果显示,与野生型PAO1菌株相比,细菌培养18 h后PA0575-1的生物膜含量降低(P<0.05),PA0575-2、PA0575-3菌株的生物膜含量升高。最后成功构建了PA0575基因不同结构域的8个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异源表达蛋白。【结论】PA0575基因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胞内c-di-GMP的水平,影响表型的同时也抑制了氯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以上研究为PA0575基因对表型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DEF/EAL结构域 PA0575转座子突变体 铜绿假单胞菌pao1 环鸟苷二磷酸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PAO1亚精胺脱氢酶SpdH的表达、纯化和初步晶体学研究
8
作者 车世友 张琼林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具有很强环境适应性的机会致病菌,感染后通常很难治愈从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聚胺类化学物质在很多种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且在细胞内发挥多种重要的功能.铜绿假单胞菌PAO1可以利用聚胺类物质作为菌体生长所需的唯一的...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具有很强环境适应性的机会致病菌,感染后通常很难治愈从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聚胺类化学物质在很多种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且在细胞内发挥多种重要的功能.铜绿假单胞菌PAO1可以利用聚胺类物质作为菌体生长所需的唯一的碳源和氮源,亚精胺脱氢酶(SpdH)在铜绿假单胞菌亚精胺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可溶性SpdH蛋白,并经过多种方法纯化后筛选获得了蛋白质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收集到分辨率达到0.185 nm的衍射数据,并使用HKL2000软件对衍射数据进行了处理,这些数据为SpdH结构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精胺脱氢酶 纯化 晶体学研究
原文传递
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对体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范燕 王睿 +5 位作者 安毛毛 蔡芸 梁蓓蓓 刘茹 柴栋 裴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7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异帕米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联合效应,探讨磷霉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培养平板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 目的:通过研究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异帕米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联合效应,探讨磷霉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培养平板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模型,应用银染法快速鉴定法观察经不同剂量的两类药物单用与联合作用处理后的PAO1生物被膜结构,对其形态学进行描述,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银染法快速鉴定的形态学结果显示,PAO1生物被膜上分布着浓密黑染交织物质,其间隙中聚集着短杆状细菌体;同一剂量下,联药组的黑染交织物较单药组少;磷霉素分别与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联用时的抑制被膜形成作用基本相似。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的分析显示,平均光密度值随着药物的剂量增大而逐渐减小,联药组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单药组的平均光密度值(P<0.05)。结论:研究发现,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氨基糖苷类药物 细菌生物被膜 pao1
下载PDF
舟形藻在假单胞菌菌膜上的附着及对316L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管方 翟晓凡 +2 位作者 段继周 张杰 侯保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3-608,共6页
为了揭示海洋微藻在菌膜上的附着规律及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探究舟形藻在铜绿假单胞菌菌膜条件下的附着,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菌膜存在与舟形藻附着对316L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附... 为了揭示海洋微藻在菌膜上的附着规律及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探究舟形藻在铜绿假单胞菌菌膜条件下的附着,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研究菌膜存在与舟形藻附着对316L不锈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附着前期菌膜抑制舟形藻的附着,后期则促进舟形藻的附着。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舟形藻的存在增大了316L不锈钢的腐蚀倾向,并使腐蚀速率增大;而菌膜的附着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舟形藻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 电化学阻抗谱 舟形藻 铜绿假单胞菌pao1 316L不锈钢
下载PDF
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范燕 王睿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9期520-522,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片星、异帕米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联合效应,探讨磷霉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培养平板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 目的通过研究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片星、异帕米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联合效应,探讨磷霉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培养平板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被膜模型,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经不同剂量的两类药物单用与联合作用处理后的PAO1生物被膜结构,对其形态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扫描电镜的形态学结果显示,PAO1细菌呈杆状,为浓厚的粘液样物质紧密包绕,聚集成团,菌体之间相互粘连,生物被膜形态完整。经不同浓度的磷霉素、阿米卡星、异帕米星、磷霉素+阿米卡星、磷霉素+异帕米星处理后,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细菌数减少,聚集程度降低,细菌间粘液状物显著减少。磷霉素+阿米卡星和磷霉素+异帕米星联用的抑制被膜形成作用基本相似,磷霉素的抑制被膜形成作用较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差,联药组的抑制被膜形成作用较单药组显著。结论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氨基糖苷类药物 细菌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pao1)
下载PDF
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对体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中活菌数的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燕 王睿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异帕米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联合效应,探讨磷霉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培养平板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 目的通过研究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异帕米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联合效应,探讨磷霉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培养平板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模型,应用活菌计数法观察经不同剂量的两类药物单用与联合作用处理后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活菌数量,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联药组处理的生物被膜内活菌数较单药组显著下降,表明磷霉素与阿米卡星/异帕米星二者联合应用后,生物被膜的形成被抑制,存活细菌数量显著减少。结论研究发现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氨基糖苷类药物 细菌生物被膜(BBF) 铜绿假单胞菌野生菌株(pao1)
下载PDF
磷霉素对异帕米星致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局部感染大鼠肾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燕 刘茹 王睿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通过磷霉素与异帕米星联合应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大鼠模型,观察磷霉素对异帕米星致大鼠肾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笼皮下埋植法建立大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体内局部感染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氯化钠... 目的通过磷霉素与异帕米星联合应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大鼠模型,观察磷霉素对异帕米星致大鼠肾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笼皮下埋植法建立大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体内局部感染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组、阳性对照组(异帕米星300mg·kg-1)和联合用药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给药,分别检测给药前,给药2周和4周时,大鼠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量(UPD)、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4周时处死大鼠做肾组织病理标本光镜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随给药时间的延长,异帕米星组和联合用药组的SCr、BUN及NAG酶水平均增高。4周时联合用药组的SCr、BUN及NAG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帕米星组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4周时的肾组织光镜观察和肾组织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联合用药组的肾损害较异帕米星单药组显著减轻。结论研究发现磷霉素可减轻异帕米星致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异帕米星 细菌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pao1) 肾毒性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杆菌调节基因突变株的分离及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作英 余柏松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3期237-241,共5页
铜绿假单胞杆菌PAO1经过亚硝基胍诱变获得了弹性蛋白酶缺失的突变株。经弹性蛋白营养琼脂平板法,从10次独立处理的60000个菌落中得到71株该酶缺失的突变株,其突变株对N-3-氧代己酰-L-高丝氨酸内酯(HSL)诱导... 铜绿假单胞杆菌PAO1经过亚硝基胍诱变获得了弹性蛋白酶缺失的突变株。经弹性蛋白营养琼脂平板法,从10次独立处理的60000个菌落中得到71株该酶缺失的突变株,其突变株对N-3-氧代己酰-L-高丝氨酸内酯(HSL)诱导物有无反应分成2组。PANO67菌株在加入诱导物后能恢复该酶产生,经过菌落形态、生化特征和细胞膜蛋白质成份的分析,除该酶产生缺失外,突变株PANO67与亲本菌株PAO1相同,结果表明,PANO67是弹性蛋白酶操纵子的调节基因发生突变的诱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杆菌 调节基因 突变株 pao1
下载PDF
鼠李糖脂组分可控生产菌的构建及其鼠李糖脂性能
15
作者 赵敏 郑雅倩 +1 位作者 于海英 马旅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6-798,共13页
鼠李糖脂(rhamnolipids,RLs)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之一。由于其单鼠李糖脂与双鼠李糖脂的比例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鼠李糖脂组分可调控的生产菌更有利于其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本研究通过敲除铜绿假单胞菌... 鼠李糖脂(rhamnolipids,RLs)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之一。由于其单鼠李糖脂与双鼠李糖脂的比例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鼠李糖脂组分可调控的生产菌更有利于其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本研究通过敲除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编码鼠李糖基转移酶的基因(rhlC),获得只产单鼠李糖脂的菌株;然后通过将受阿拉伯糖诱导表达的PBAD-rhlC基因以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方式或在质粒上表达的方式进行回补,得到两种类型的回补菌株。结果表明,随着阿拉伯糖诱导浓度的增加,回补菌株合成的鼠李糖脂中单鼠李糖脂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表面张力逐渐升高、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值逐渐升高和乳化能力逐渐减弱。未诱导的回补菌株可以产生少量的双鼠李糖脂,合成的鼠李糖脂的表面性能更优,而0.10%阿拉伯糖诱导的鼠李糖脂表现出更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pao1 单双鼠李糖脂比例 鼠李糖基转移酶Ⅱ(RhlC) 阿拉伯糖诱导
原文传递
某船空调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
16
作者 李德臣 《中国修船》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文章论述某船集中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出现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发生部位、损害程度及出海保障时应急处理措施、最终排除了故障的整个过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故障现象及系统原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逐步增强目标性... 文章论述某船集中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出现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分析、发生部位、损害程度及出海保障时应急处理措施、最终排除了故障的整个过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故障现象及系统原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逐步增强目标性等思路,为将来在售后保障时,提高排除故障的速度、质量及准确性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01故障信号 故障机理分析 空调机组
下载PDF
栀子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平 夏飞 +3 位作者 江必武 周晶 银涛 胡茫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1,共5页
目的 :观察焦栀子、栀子粗提物及京尼平甙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毒力因子表达及菌体运动的影响,探讨栀子及主要活性成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不同浓度栀子水提取液、栀子粗提物水溶液及京尼平甙与对... 目的 :观察焦栀子、栀子粗提物及京尼平甙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毒力因子表达及菌体运动的影响,探讨栀子及主要活性成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不同浓度栀子水提取液、栀子粗提物水溶液及京尼平甙与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假单胞菌共同培养,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菌浓度与绿脓菌素分泌量;弹性蛋白酶降解刚果红蛋白试验检测弹性蛋白酶生成量;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被膜起始量;在琼脂平板中检测菌体集群运动(swarming)与泳动(swimming)能力。结果:抑制细菌生长的浓度分别为焦栀子200mg/ml,栀子粗提物25mg/ml,京尼平甙12.5mg/ml。在低于浓度下,弹性蛋白酶、绿脓菌素、生物被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栀子粗提物在12.5mg/ml时泳动未受抑制,集群运动各实验组均未收到影响。结论 :焦栀子、栀子粗提物和京尼平甙对铜绿假单胞菌增殖和毒力因子表达的抑制程度不一致,且粗提物和京尼平甙比焦栀子更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京尼平甙可能是抑制细菌毒力因子的主要成分,且在低于抑菌浓度的范围内对密度感应系统产生了抑制。栀子粗提物中其他成分可能有助于细菌的集群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京尼平甙 铜绿假单胞菌pao1 毒力因子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的协同抗菌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丽娟 谌立巍 +4 位作者 何巧 金典 王玲 刘佳玲 陈思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抗菌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用铜绿假单胞菌PAO1复制小鼠腹腔菌感染模型,考察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的协同抗菌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考察穿心莲内酯在...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抗菌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用铜绿假单胞菌PAO1复制小鼠腹腔菌感染模型,考察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的协同抗菌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考察穿心莲内酯在100μg/ml、1μg/ml、0.01μg/ml剂量下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体感应系统(QS)系统中lasR、rhlR和pvd Q基因mRNA在24h内表达量的影响,分析药物协同抗菌作用的机制;考察穿心莲内酯在100μg/ml、1μg/ml、0.01μg/ml剂量下对PAO1胞内总蛋白和己糖激酶(HK)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体内抗感染保护性实验显示,左氧氟沙星和穿心莲内酯配比中剂量组(1∶0.1587)和低剂量组(1∶0.0373),感染动物24h^72h死亡率明显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提示其保护性作用明显加强;Real-Time PCR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不同剂量对PAO1 lasR、rhlR和pvd Q基因mRNA的表达均呈现相似的先抑制后加强再抑制的动态调控趋势;在各剂量穿心莲内酯影响下,PAO1胞内总蛋白量未见明显变化,但己糖激酶活力降低明显,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呈现体内的协同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而且对PAO1 QS系统相关基因存在规律性调控,同时这一调节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菌胞内己糖激酶活性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铜绿假单胞菌pao1 QS系统 lasR、rhlR和pvdQ 总蛋白 己糖激酶
原文传递
细菌群体感应参与铜绿假单胞菌胞内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的调控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操 李曼 +3 位作者 黄媛媛 张哲 边子睿 宋水山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9-775,共7页
群体感应是细菌根据细胞密度变化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调节机制。铜绿假单胞菌中QS系统由lasI和rhlI合成的信号分子3OC12-HSL和C4-HSL以及各自的受体蛋白LasR、RhlR组成,它们以级联方式调控多个基因表达。【目的】研究细菌群体感应(QS)对... 群体感应是细菌根据细胞密度变化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调节机制。铜绿假单胞菌中QS系统由lasI和rhlI合成的信号分子3OC12-HSL和C4-HSL以及各自的受体蛋白LasR、RhlR组成,它们以级联方式调控多个基因表达。【目的】研究细菌群体感应(QS)对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的调控。【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PAO1及其QS突变株为材料通过气相色谱、荧光定量PCR在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研究QS对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的调控。【结果】QS信号分子合成抑制剂阿奇霉素处理铜绿假单胞菌PAO1和QS突变株导致胞内PHA积累量显著减少;铜绿假单胞菌PAO1中C4-HSL合成酶基因rhlI缺失突变株PAO210胞内PHA积累量与野生型无差别;而3OC12-HSL合成酶基因lasI缺失突变株PAO55、3OC12-HSL受体合成酶基因lasR缺失突变株PAO56以及lasI/lasR双缺失突变株PAO57胞内PHA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明显减少;lasI和lasR的突变株体内PHA合成酶基因phaC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信号分子3OC12-HSL回补实验使phaC1的表达量可恢复到野生株水平,但只可部分恢复lasI缺失导致的胞内PHA合成。【结论】由此推测,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中lasI/lasR系统参与胞内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群体感应 聚羟基脂肪酸酯
原文传递
黄柏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平 夏飞 +2 位作者 李晓超 胡茫 张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黄柏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刚果红降解试验检测弹性蛋白酶活性,氯仿盐酸法测定绿脓菌素分泌量,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被膜起始量,平碟法检测菌体集群运动与泳动。结果:在3.12mg/ml、6.25mg/ml和12.5mg/ml时,细... 目的:观察黄柏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刚果红降解试验检测弹性蛋白酶活性,氯仿盐酸法测定绿脓菌素分泌量,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生物被膜起始量,平碟法检测菌体集群运动与泳动。结果:在3.12mg/ml、6.25mg/ml和12.5mg/ml时,细菌悬液A600值分别维持在1.752、1.749和1.781,均与对照组A600值1.760无显著差异。此时弹性蛋白酶生成量A495值从0.829降至0.46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495值0.892。绿脓菌素A540值受黄柏水提液干扰,但维持在0.328至0.429,显著低于对照组A495值0.505,且随实验浓度增加而与相应浓度的黄柏水提液对照差值逐渐缩小。生物被膜起始量A560值在3.12 mg/ml时为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0.507和0.505,高于此浓度时,起始量显著降低。选择12.5mg/ml开展菌体运动实验,24 h泳动直径为28.4mm,显著低于对照55.1mm;实验组和对照组24 h和48 h集群运动分别为18.0mm和18.1mm,22.4mm和24.4mm,均未受到显著抑制。结论:黄柏可能含有对密度感应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在不影响细菌增殖的条件下便可抑制多种细菌生物学特性,有助于降低细菌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铜绿假单胞菌 密度感应系统 毒力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