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DEEM-PARAFAC方法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WSOC的组分与荧光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楠楠 孙冬梅 李玉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以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3DEEM-PARAFAC)为主要分析方法,分析秸秆未还田条件下3种耕作方法(免耕、浅翻、深翻)及相应还田方法(秸秆免耕覆盖、浅翻还田、深翻还田)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组分及不同土层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 以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3DEEM-PARAFAC)为主要分析方法,分析秸秆未还田条件下3种耕作方法(免耕、浅翻、深翻)及相应还田方法(秸秆免耕覆盖、浅翻还田、深翻还田)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组分及不同土层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土壤WSOC解析出4个荧光组分,分别为2个类腐殖质物质C1(310,240/410 nm)、C2(270/465 nm)和两个类蛋白物质C3(280,230/340 nm)、C4(220/300 nm);秸秆深翻还田在>35 cm土层有不同程度的促进类腐殖华物质C1、C2组分向类蛋白物质C4组分转化的趋势;土壤WSOC的来源均为植物源与微生物源的混合贡献,深翻还田在>35 cm土层腐殖化程度最低。秸秆还田与深翻对深层土壤WSOC中结构较为复杂、芳香性高的有机物的矿化分解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碳(WSOC) 耕作方法 秸秆还田 3DEEM-parafac
下载PDF
基于四组分同时测定的PARAFAC和SWATLD算法及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邓琥 尚丽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88-1092,共5页
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是有毒物质,酪氨酸和色氨酸是天然氨基酸中仅有的会发光的组分,由于四组分光谱重叠,很难用常规方法直接定量检测。实验中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酪氨酸和色氨... 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是有毒物质,酪氨酸和色氨酸是天然氨基酸中仅有的会发光的组分,由于四组分光谱重叠,很难用常规方法直接定量检测。实验中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酪氨酸和色氨酸进行直接定量测定;同时,比较两种算法在定性测定和定量测定上的差别。当测量体系的成分数预估计值为4时,两种方法分辨后的回收率分别为(101.2±2.7)%,(99.3±3.0)%,(98.7±4.5)%,(101.6±4.7)%和(109.0±8.0)%,(91.3±11)%,(99.7±13)%,(98.1±11)%。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可用于四组分直接快速定量测定;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PARAFAC算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fac算法 SWATLD算法 四组分同时测定 算法比较
下载PDF
基于PARAFAC2的多时段间歇过程时段划分 被引量:2
3
作者 曹雪 王建林 +2 位作者 邱科鹏 刘伟旻 韩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2,共6页
针对间歇过程多时段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平行因子分解2(PARAFAC2)的多时段间歇过程时段划分方法。首先对每一个时间片矩阵进行平行因子分解2(PARAFAC2)建模,得到时间片矩阵的模型控制限,然后从间歇过程初始时刻开始,按照时序依次将每个时... 针对间歇过程多时段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平行因子分解2(PARAFAC2)的多时段间歇过程时段划分方法。首先对每一个时间片矩阵进行平行因子分解2(PARAFAC2)建模,得到时间片矩阵的模型控制限,然后从间歇过程初始时刻开始,按照时序依次将每个时间片添加到时间块并进行PARAFAC2建模,得到时间块矩阵的模型控制限后,通过评估时间片和时间块模型控制限的差异性来确定初始时段划分点,最后利用时段评价划分指标(PPCI)获取最佳的时段划分结果。通过青霉素发酵过程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多时段 三维数据 平行因子分解2(parafac2)
下载PDF
基于PARAFAC2分解的手写数字识别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卢琳璋 陈震 徐海利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74-76,88,共4页
提出了基于平行因子2(PARAFAC2)分解的手写数字识别算法,与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的算法相比较,新方法的识别率没有降低,但是效率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新方法可以处理手写数字维数互异的情形。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 parafac2分解 交替最小二乘法 手写数字
下载PDF
3DEEM和PARAFAC的猪场废水DOM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磊 李忠佩 +2 位作者 刘明 马晓焉 唐晓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7-583,共7页
猪场废水中物质组成与其潜在的环境效应密切相关,研究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将可为制订科学的资源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江西省余江县不同养殖规模(以年出栏量计)的吴杨高(WYG,2 000头)、成林牧业(CL,5 000头)、万谷(WG,20 00... 猪场废水中物质组成与其潜在的环境效应密切相关,研究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将可为制订科学的资源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集江西省余江县不同养殖规模(以年出栏量计)的吴杨高(WYG,2 000头)、成林牧业(CL,5 000头)、万谷(WG,20 000头)和正邦(ZB,24 000头)等猪场自然氧化塘内的养殖废水,运用三维荧光(3DEEM)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模型研究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DOM)组成及其荧光特性。结果表明,成林和吴杨高猪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全氮(TN)、氨氮(NH+4)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均显著高于万谷和正邦猪场。通过3DEEM和PARAFAC建模发现,猪场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DOM)主要有三个组分,其中包括两个类蛋白质组分(C1,C2)和一个类腐殖质组分(C3)。线性拟合结果表明,C1分别与C2,C3组分荧光强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组分间可能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或变化趋势。与养分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成林和吴杨高猪场DOM组分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万谷和正邦。此外,C1和C2组分对猪场废水中DOM总的贡献率依次为成林(89.7%),吴杨高(87.9%),万谷(77.5%)和正邦(72.9%),而C3所占比例分别为成林(10.3%),吴杨高(12.1%),万谷(22.5%)和正邦(27.1%)。可见,废水中类蛋白质组分比例明显高于类腐殖质组分。与此同时,荧光指数(FI370)和腐殖化指数(humification index,HIX)的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正邦和万谷猪场显著高于成林和吴杨高猪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的荧光指数受环境指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COD与DOC浓度分别与DOM组分荧光强度间呈极显著相关性。综上,不同的规模化猪场废水中养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DOM组成和荧光特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废水 可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基于Volterra-PARAFAC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诚 贾民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2-748,共7页
为解决Volterra模型用于复杂机械系统非线性特征提取时存在估计参数过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Volterra-PARAFAC预测模型.在非线性特征提取中,所提出的预测模型的估计参数数目大大低于传统的Volterra预测模型参数,有效地避免了维数灾难... 为解决Volterra模型用于复杂机械系统非线性特征提取时存在估计参数过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Volterra-PARAFAC预测模型.在非线性特征提取中,所提出的预测模型的估计参数数目大大低于传统的Volterra预测模型参数,有效地避免了维数灾难问题.在Volterra-PARAFAC预测模型辨识过程中,利用最小均方自适应(LMS)算法估计Volterra-PARAFAC预测模型的核参数向量,从而精确描述非线性系统.利用该方法对滚动轴承多种故障状态下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的特征向量具有非常好的分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复杂机械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并能准确对不同状态下的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分类.相比于传统的Volterra模型故障诊断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Volterra-parafac预测模型 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 故障诊断
下载PDF
PARAFAC和FRI解析ISI中DOM分布 被引量:15
7
作者 吕晶晶 龚为进 +6 位作者 窦艳艳 段学军 刘海芳 张列宇 席北斗 于水利 侯立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39-2047,共9页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的方法解析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曝气预处理改良土壤渗滤系统(ISI)处理生活污水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根...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的方法解析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曝气预处理改良土壤渗滤系统(ISI)处理生活污水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根据FRI分析,ISI中DOM可以分为5个荧光区域,包括3个类蛋白物质区域(Ⅰ、Ⅱ、Ⅳ)和2个类腐殖质物质区域(Ⅲ、Ⅴ).沿着垂直方向向下,ISI中DOM有溶出的现象,导致总荧光区域积分体积(TOT)与TN、TP、NH_4^+-N、COD、TOC等都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而与EC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荧光区域Ⅴ与NO_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氮素去除与DOM组成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进一步做PARAFAC分析表明,可以从DOM中识别出四种荧光组分,分别为C1类富里酸类物质和C2、C3、C4类蛋白类物质.荧光组分浓度得分值F_(max)表明,ISI对物质降解由易到难依次为C2>C4>C1、C3,即类酪氨酸最易降解,其次为类色氨酸类物质和类富里酸类物质.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用F_(max)间接表征TN、TP和COD等水质指标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改良土壤渗滤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3D-EEMs和PARAFAC解析土壤渗滤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吕晶晶 窦艳艳 +5 位作者 龚为进 段学军 张列宇 席北斗 于水利 侯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7-1213,共7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氮、磷及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在一个中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自上而下每隔30 cm设置一个采样口,采集的样品...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氮、磷及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在一个中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自上而下每隔30 cm设置一个采样口,采集的样品通过PARAFAC识别出系统不同点位的DOM具有4个荧光组分,包括2个类腐殖质物质(C1, C2)、 2个类蛋白物质(C3, C4)。对荧光组分浓度得分F_(max)分析得出, C4代表的类色氨酸比其他3类物质更易于降解,即类色氨酸最易降解,其次为类富里酸、类胡敏酸类物质、类蛋白物质。四种组分的F_(max)变化幅度都以在0~30 cm处最大,表明此处生化反应最为剧烈, DOM的迁移转化速率最大。运用PARAFAC、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等手段,可以揭示土壤渗滤系统中DOM的来源和不同深度的变化规律。土壤渗滤系统在4 L·d^(-1)的低负荷条件下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对TN和NO_3-N的去除是不利的,后续可以耦合反硝化滤池等工艺强化反硝化脱氮,进一步提高氮素的去除率。土壤对磷的吸附尚未达到饱和的状态,保持了较高的TP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土壤渗滤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下载PDF
湖泊水体三维荧光光谱的PARAFAC法在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祝鹏 华祖林 李惠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90-3294,共5页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矩阵的PARAFAC模型中因子得分反映混合物各因子相对浓度和比例这一特征,将其应用到混合物源解析的研究。对于因子与来源物质光谱不一致的情况考虑将来源物质荧光矩阵和混合物荧光矩阵均作为模型三维数据矩阵的元素进行...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矩阵的PARAFAC模型中因子得分反映混合物各因子相对浓度和比例这一特征,将其应用到混合物源解析的研究。对于因子与来源物质光谱不一致的情况考虑将来源物质荧光矩阵和混合物荧光矩阵均作为模型三维数据矩阵的元素进行分析,推导出混合样品与源物质荧光矩阵之间的关系式。该关系式系数由因子得分组成,反映了混合样品各来源物贡献率的相对大小,能够作为来源物量化研究的参考指数。在湖泊污染物源解析的应用中,利用混合水样和污染源水样荧光光谱矩阵建立上述关系式,关系式各系数可作为湖泊水体污染源源解析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矩阵 平行因子分析法 源解析
下载PDF
基于3D-EEMs和PARAFAC的土壤渗滤系统DOM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晶晶 于水利 +3 位作者 张列宇 席北斗 窦艳艳 侯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49-2555,共7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在一个中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自上而下每隔30cm设置一个采样口,采集的样品通过PA...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在一个中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自上而下每隔30cm设置一个采样口,采集的样品通过PARAFAC识别出系统不同点位的DOM具有四个荧光组分,包括两个类腐殖质物质(C1,C2)、2个类蛋白物质(C3,C4)。相关性分析显示,四种荧光组分与多数理化指标呈现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可以用荧光组分浓度间接表征系统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效果。对荧光组分浓度得分Fmax分析得出,土壤渗滤系统中类酪氨酸最易降解,其次为类富里酸、类胡敏酸类物质,最难以降解的为类蛋白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土壤渗滤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三维荧光组合PARAFAC分析评估城市水体DOM特征分布与来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毅忠 杜尔登 +3 位作者 王聿琳 樊鑫鑫 高雯 王利平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55-62,共8页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组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考察了太湖流域某城市环境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分布特征和来源,结合聚类分析评估环境水体特征差异。从环境水体DOM荧光光谱中解析出5个有效PARAFAC荧光组分,包括2种腐殖酸类物质和3...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组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考察了太湖流域某城市环境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分布特征和来源,结合聚类分析评估环境水体特征差异。从环境水体DOM荧光光谱中解析出5个有效PARAFAC荧光组分,包括2种腐殖酸类物质和3种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组分是水中DOM的主要组成部分。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源指数BIX均显示,城市环境水体DOM主要来源于细菌、微生物等生物来源。聚类分析进一步将环境水体分为洁净水体、轻污染水体、较重污染水体等3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河道水体荧光光谱带有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的类蛋白有机物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溶解性有机物(DOM)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聚类分析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3DEEM-PARAFAC的短期稻虾共作土壤DOM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良湖 王赛尔 +3 位作者 纪荣婷 刘臣炜 陈梅 张龙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9-650,共12页
稻虾共作模式已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应用。为研究短期稻虾共作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和腐殖化的影响,采用三维荧光光谱耦合平行因子法(3DEEM-PARAFAC)分析土壤DOM荧光组分和各组分变化规律,利用腐殖化指数(HIX)、腐殖酸与色... 稻虾共作模式已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应用。为研究短期稻虾共作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和腐殖化的影响,采用三维荧光光谱耦合平行因子法(3DEEM-PARAFAC)分析土壤DOM荧光组分和各组分变化规律,利用腐殖化指数(HIX)、腐殖酸与色氨酸荧光比值(A∶T)、新鲜指数(β:α)、McKnight荧光指数(MFI)、Y型荧光指数(YFI)等多种荧光光谱指数表征DOM腐殖化程度,并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土壤DOM包括3个荧光组分,C1为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腐殖质类物质,C2为较高芳香度的UVC类腐殖质,C3为酪氨酸类物质,未发现高相对分子质量腐殖质类物质。在0~20.0 cm表层土壤中,C1、C2组分荧光强度随采样时间的推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峰值出现在水稻分蘖期或抽穗期,而C3组分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规律。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腐殖质类物质C1荧光强度与C2荧光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99,P<0.001),蛋白质类物质C3荧光强度与其他荧光指数(强度)相关性均较弱(r<0.40)。HIX与C1荧光强度、A∶T呈显著正相关,均可被线性函数拟合。相较于MFI,YFI更能反映土壤中DOM的腐殖化变化特性,YFI与HIX可被指数函数较好拟合。研究认为,短期稻虾共作土壤的腐殖化特征主要受内源有机质降解影响,而受外源蛋白质类物质输入的影响较小,且难以通过分析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来监测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DOM)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
下载PDF
恒模PARAFAC分解CRB及拟合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旭 许宗泽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1-226,共6页
为了对恒模约束条件下平行因子(PARAFAC)分解的参数估计性能进行分析,在给出PARAFAC模型分解的克拉美-罗界(CRB)的同时,结合约束CRB理论,推导出了"首行已知"约束和恒模约束下PARAFAC分解的CRB表达式,并给出了恒模约束PARAFAC... 为了对恒模约束条件下平行因子(PARAFAC)分解的参数估计性能进行分析,在给出PARAFAC模型分解的克拉美-罗界(CRB)的同时,结合约束CRB理论,推导出了"首行已知"约束和恒模约束下PARAFAC分解的CRB表达式,并给出了恒模约束PARAFAC分解的拟合算法TALS-CM。仿真表明,恒模约束后的PARAFAC分解具有更低的CRB值,随着信噪比的增加,TALS-CM拟合算法的性能接近于它的CRB值,说明算法是渐进有效的。TALS-CM算法的性能优于普通的TALS算法,因此,在基于PARAFAC模型的信号处理算法中,合理利用信源的恒模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算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号处理 克拉美-罗界 平行因子 三线性分解 恒模
下载PDF
二维扩展频谱系统下的PARAFAC接收机
14
作者 张小飞 徐大专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对二维扩展频谱系统的接收信号经过IDFT(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模块后的信号进行分析,表明此信号具有三线性模型特征;为此,提出了二维扩展频谱系统下PARAFAC(平行因子)接收机算法,该算法先利用三线性交替最小二乘(TALS)算法估计出信源矩阵,... 对二维扩展频谱系统的接收信号经过IDFT(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模块后的信号进行分析,表明此信号具有三线性模型特征;为此,提出了二维扩展频谱系统下PARAFAC(平行因子)接收机算法,该算法先利用三线性交替最小二乘(TALS)算法估计出信源矩阵,然后对其进行判决。仿真结果说明:二维扩展频谱系统PARAFAC接收机算法性能随着SNR增加越来越逼近于非盲相干检测接收机,而且在较低SNR条件下它们具有相近的性能。该算法无需时域扩频码、频域扩频码和信道衰落信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盲的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扩展频谱系统 平行因子 三线性模型 信号检测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谱结合PARAFAC-MLR判别掺杂牛奶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彩路 杨仁杰 +3 位作者 朱文碧 杨延荣 董桂梅 张伟玉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9-23,共5页
将二维相关红外谱与平行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采集48个合格牛奶样品,配置浓度范围均为0.01-0.30 g/L的掺杂三聚氰胺牛奶、掺杂尿素牛奶和掺杂四环素牛奶各16个,并在900-1700 cm-1采集各... 将二维相关红外谱与平行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采集48个合格牛奶样品,配置浓度范围均为0.01-0.30 g/L的掺杂三聚氰胺牛奶、掺杂尿素牛奶和掺杂四环素牛奶各16个,并在900-1700 cm-1采集各样品的常规一维谱。对各样品在900-1200 cm-1与1200-1700 cm-1进行同步二维相关计算,构建了纯牛奶与掺杂牛奶的二维红外相关谱。采用平行因子算法对所有样品二维相关谱构成的三维矩阵进行三线性分解,得到其得分矩阵。在此基础上,将其得分矩阵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结合,分别建立了掺杂三聚氰胺牛奶、掺杂尿素牛奶、掺杂四环素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判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平行因子 多元线性回归 掺杂牛奶
下载PDF
基于PARAFAC分析和SVM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柯耀 王琪 +2 位作者 苗育茁 黄浪 陈汉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在多尺度平行因子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将原始信号经过多尺度小波分解得到三维时频信号,再经平行因子分析得到通道加载因子、时间加载因子和频率加载因子,通过实验分析,后二者可以明显地表征设备正常或故障状态,利用这一特征建立不同状态... 在多尺度平行因子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将原始信号经过多尺度小波分解得到三维时频信号,再经平行因子分析得到通道加载因子、时间加载因子和频率加载因子,通过实验分析,后二者可以明显地表征设备正常或故障状态,利用这一特征建立不同状态的离心泵与其对应的时间加载因子和频率加载因子的映射关系,并以此作为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特征向量进行故障分类。与小波包能量特征相比,所提的这种诊断方法用于离心泵故障诊断时提取特征更为简便,所提分类器的分类准确率有显著提高,而其复杂度却没有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平行因子分析 支持向量机 离心泵
下载PDF
基于EEM-PARAFAC分析冻融作用对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鹏 商帅帅 +4 位作者 郭璠 邱景琮 王鑫晴 王诗淇 王春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108,共10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土壤冻融格局的改变,而冻融作用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深刻的影响。【方法】以高寒泥炭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的方式开展了两种冻融条件下(日冻融:−3℃/5℃,12 h/12 h,30次;深度冻融:...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土壤冻融格局的改变,而冻融作用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深刻的影响。【方法】以高寒泥炭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的方式开展了两种冻融条件下(日冻融:−3℃/5℃,12 h/12 h,30次;深度冻融:−24℃/5℃,20 d/10 d,1次)的试验研究,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EEM-PARAFAC)分析探究土壤DOM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结果】(1)经过30 d培养后,两种冻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日冻融和深度冻融条件下土壤样品的DOC含量分别为183.26和187.06 mg/kg,相比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80%和21.26%(P<0.05)。(2)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线型差异较小,无明显特征吸收峰,且显示出吸光度随波长呈指数衰减的趋势,但经冻融处理的样品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3)两种冻融处理均使得土壤DOM的腐殖化指数(HIX)值(从4.42增加至11.73和17.10)、254 nm处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收值(SUVA_(254))(从1.35 mg/(L·cm)增加至1.37和1.40 mg/(L·cm))以及A_(253)/A_(203)值(0.38增加至0.40和0.43)增大,波长275~295 nm处光谱斜率系数减小(从13.34μm^(−1)减小至13.23和12.91μm^(−1))。(4)EEM-PARAFAC鉴别出的荧光组分有类富里酸物质、类腐殖酸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蛋白物质,冻融改变了土壤DOM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贡献率。对照组土壤DOM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37%、32%和31%;日冻融条件下,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41%、34%和25%;深度冻融条件下,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44%、35%和21%。【结论】冻融改变了土壤DOM的数量和质量,表现为DOC含量的增加和腐殖化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湿地土壤 溶解性有机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aihu Lake based on three dimension excitation-emission fuorescence matrix and PARAFAC model, a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被引量:10
18
作者 WANG Zhi-gang LIU Wen-qing +4 位作者 ZHAO Nan-jing LI Hong-bin ZHANG Yu-jun SI-MA Wei-cang LIU Jian-gu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87-791,共5页
Taihu Lake is one of the five biggest lakes in China. Surface water samples from 26 sampling sites of Taihu Lake were collected. Furthermore wet chemical analysis (CODCr and BOD5) and measurement of three dimensional ... Taihu Lake is one of the five biggest lakes in China. Surface water samples from 26 sampling sites of Taihu Lake were collected. Furthermore wet chemical analysis (CODCr and BOD5) and measurement of three 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3DEEM) spectra in the laboratory have been conducted. Using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ARAFAC) model, three components of 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 have been identified successfu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3DEEM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also have been described by comparing them to some components of CDOM, identified in earlier researches. Meanwhile, spatial variations of concentration for the three components in Taihu Lake have been analyzed,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omponent 1 depends more on the situation of wastewater pollution and can be used as the indicator of wastewater poll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and results of the wet chemical analysis show that none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s of gross organic matter in water.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the three components have obvious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BOD5 value, especially for component 1 (r=0.72878). Finally,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composition analysis based on 3DEEM and PARAFAC model i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have been illumin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质监测 溶解有机物 三维散射荧光 生物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Fast PARAFAC decomposi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polarization sensitive array parameter estimations 被引量:1
19
作者 LI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714-722,共9页
In tensor theory, the parallel factorization(PARAFAC)decomposition expresses a tensor as the sum of a set of rank-1 tensors. By carrying out this numerical decomposition, mixed sources can be separated or unknown syst... In tensor theory, the parallel factorization(PARAFAC)decomposition expresses a tensor as the sum of a set of rank-1 tensors. By carrying out this numerical decomposition, mixed sources can be separated or unknown system parameters can be identified, which is the so-call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or blind iden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umerical PARAFAC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lgorithms, we speed up the decomposition in several aspects, i.e., search direction by extrapolation, suboptimal step size by Gauss-Newton approximation, and linear search by n steps. 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polarization sensitive array parameter estimation to show its usefulness. Simulation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numerical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 信号源 通信技术 技术创新
下载PDF
EEMs-PARAFAC法分析环境中DOM常见组分简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乾恒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6期87-88,76,共3页
溶解性有机质(DOM)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三维荧光光谱法(EEMs)可以便捷、灵敏地反映溶解性有机质的丰富信息,但荧光谱图中不同的峰常常互相重叠或掩盖。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为识别并解读三维荧光谱图中显示的不同DOM组分提供了支... 溶解性有机质(DOM)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三维荧光光谱法(EEMs)可以便捷、灵敏地反映溶解性有机质的丰富信息,但荧光谱图中不同的峰常常互相重叠或掩盖。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为识别并解读三维荧光谱图中显示的不同DOM组分提供了支持。EEMs-PARAFAC法识别出环境中的DOM反映在荧光图谱上主要包括类色氨酸T、类酪氨酸B、类腐殖质C、类腐殖质M和未知组分N等几种峰。本文简述了EEMs-PARAFAC法的原理及分析得到的常见组分的性质,并对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类色氨酸 类酪氨酸 类腐殖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