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x-8基因在胚胎心脏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章佳颖 来丹丹 +6 位作者 褚茂平 王赛斌 施翔翔 倪秋明 黄晓燕 张怀勤 杨德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92-1297,共6页
目的:在心脏特异的骨形态形成蛋白受体IA(th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A,ALK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中,纯合子的心脏特异ALK3基因敲除的小鼠死于胚胎中期,同时伴有室间隔缺损。用基因芯片(microarray)法筛选了ALK3下游基因,... 目的:在心脏特异的骨形态形成蛋白受体IA(th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A,ALK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中,纯合子的心脏特异ALK3基因敲除的小鼠死于胚胎中期,同时伴有室间隔缺损。用基因芯片(microarray)法筛选了ALK3下游基因,并获得下游候选基因(转录因子Pax-8)。为了进一步明确Pax-8基因在胚胎心脏发育中的角色,Pax-8基因在小鼠被系统敲除。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Pax-8基因在小鼠胚胎中的表达情况。运用原位杂交法显示Pax-8基因在小鼠胚胎心脏中的表达部位。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电镜下观察Pax-8基因敲除的小鼠心脏组织发育的病理学异常。结果:正常胚胎小鼠9.5、10.5、11.5、12.5以及13.5d的Pax-8基因的表达水平以10.5d表达最高。胚胎切片的原位杂交显示:转录因子Pax-8表达在13.5d的α-MHCCre+/-,ALK3F/+小鼠整个心脏中。Pax-8基因敲除的小鼠心脏表现出形态改变(心脏呈球形,左心室壁肥厚,室间隔增厚,左室乳头肌肥大),左心室壁和室间隔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同时线粒体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并且数量增多。结论:Pax-8基因是心脏较特异的参与心脏正常发育的ALK3下游基因,并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基因 pax-8 细胞凋亡
下载PDF
Pax-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希 黄晓燕 +3 位作者 陈长曦 陈必成 龚永生 杨德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0-436,共7页
目的:构建大鼠Pax-8基因全长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心肌细胞系H9c2中进行表达,测定转染后Pax-8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酶切pCMV sport6-Pax-8获得大鼠Pax-8全长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其插... 目的:构建大鼠Pax-8基因全长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心肌细胞系H9c2中进行表达,测定转染后Pax-8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酶切pCMV sport6-Pax-8获得大鼠Pax-8全长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Pax-8。限制性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鉴定插入片段。将重组质粒经脂质体法转染至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中,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转染后Pax-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以血清饥饿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同时进行Pax-8质粒转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活化caspase-3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大鼠pcDNA3.1(+)-Pax-8真核表达载体,且证实转染后心肌细胞的Pax-8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及空质粒组(P<0.05)。转染Pax-8基因能提高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明显抑制血清饥饿引起的细胞凋亡(P<0.01),同时下调活化caspase-3的表达(P<0.01)。结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成功使得Pax-8基因在心肌细胞中过表达。Pax-8基因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细胞增殖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参与胚胎心脏发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ax-8 真核表达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中Napsin A和Pax-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玉艳 姜乃光 +2 位作者 赵青亮 朱安超 黄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和Pax-8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81例浆膜腔积液中Napsin A和Pax-8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Napsin A在胸水中的阳性率为81.5%,主...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和Pax-8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81例浆膜腔积液中Napsin A和Pax-8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Napsin A在胸水中的阳性率为81.5%,主要见于肺腺癌,对原发性肺腺癌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91.7%;Pax-8在Müllerian管源性肿瘤腹水中的阳性率为76.5%,对卵巢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样癌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100%。结论脱落细胞沉渣包埋免疫组化对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来源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Napsin A和Pax-8对肺源性及Müllerian管源性肿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作为肺及Müllerian管源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沉渣包埋 NAPSIN A pax-8
下载PDF
Pax-8基因敲除小鼠心脏中Fgf-6基因表达的上调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晓燕 高瞻 +5 位作者 来丹丹 禇茂平 施翔翔 周希 张杯勤 杨德业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591-1593,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转录因子Pax-8的下游基因以及Pax-8基因下调引起心脏形态改变的机制。方法分别提取Pax-8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Pax-8 KO^-/-)和杂合子(Pax-8 KO^4/-)的心脏总RNA,利用含31802个小鼠基因的基因芯片检测Pa...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转录因子Pax-8的下游基因以及Pax-8基因下调引起心脏形态改变的机制。方法分别提取Pax-8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Pax-8 KO^-/-)和杂合子(Pax-8 KO^4/-)的心脏总RNA,利用含31802个小鼠基因的基因芯片检测Pax-8 KO^-/-和Pax-8 KO^-/-小鼠的基因表达水平,找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经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初步筛选出转录因子Pax-8的下游基因。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发现,Pax-8 KO^-/-小鼠较Pax-8 KO^+/-小鼠有25个基因表达下调,另有17个基因表达上调,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周期及信号转导的调节因子、直接参与代谢的酶以及核转录因子等。定量RT-PCR证实,Pax-8 KO^-/-小鼠Fgf-6基因的表达水平较Pax-8 KO^+/-小鼠及野生型(Pax-8^+/+)小鼠分别上调1.13倍和1.67倍,差异均较显著(P〈0.01)。结论Fgf-6基因是转录因子Pax-8的下游基因,可能在心脏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ax-8 Fgf-6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Pax-8基因在心脏发育中蛋白表达下调 被引量:1
5
作者 倪秋明 章佳颖 +5 位作者 来丹丹 褚茂平 王赛斌 黄晓燕 张怀勤 杨德业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Pax-8基因在ALK3基因敲除小鼠心脏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Pax-8基因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基因芯片(microarray)和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ALK3基因的下游基因,免疫组化法检测13.5 d小鼠胚胎心脏特异性ALK3基因敲除小... 目的:观察Pax-8基因在ALK3基因敲除小鼠心脏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Pax-8基因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基因芯片(microarray)和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ALK3基因的下游基因,免疫组化法检测13.5 d小鼠胚胎心脏特异性ALK3基因敲除小鼠胚胎中Pax-8蛋白的表达,连续病理切片及HE染色观察刚出生的Pax-8基因敲除小鼠的心脏形态。结果:在心脏特异的ALK3基因敲除小鼠中,转录因子Pax-8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上被下调7.1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3.5 d小鼠胚胎心脏特异性ALK3基因敲除的纯合子小鼠Pax-8基因在蛋白水平与杂合子相比也明显下调。Pax-8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有明显的室间隔和左心室肥厚,心脏呈球形。结论:Pax-8基因是ALK3基因的下游基因,与心脏发育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8基因 室间隔缺损 免疫组化 蛋白表达
下载PDF
PAX-8基因敲除小鼠的饲养繁殖及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通克 陈锡文 +4 位作者 管敏强 赵慧玲 王丽花 林孝坤 李安乐 《实验动物科学》 2009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繁殖和鉴定PAX-8基因敲除小鼠。方法将引进的杂合子小鼠进行饲养并繁殖,繁殖成功后其子代中将会出现野生型、杂合子以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提取每种基因型小鼠尾部基因组DNA,用PCR法进行鉴定,将其雄性杂合子与雌性杂合子交配,依照孟... 目的繁殖和鉴定PAX-8基因敲除小鼠。方法将引进的杂合子小鼠进行饲养并繁殖,繁殖成功后其子代中将会出现野生型、杂合子以及纯合子3种基因型,提取每种基因型小鼠尾部基因组DNA,用PCR法进行鉴定,将其雄性杂合子与雌性杂合子交配,依照孟德尔遗传定律就有可能获得较多的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果PAX-8杂合子小鼠的繁殖和饲养均获得成功,亦获得了较多的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结论正确的饲养繁殖以及鉴定方法是从杂合子中获得PAX-8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8 基因敲除 小鼠
下载PDF
PAX-8、CK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情况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雷 韩丽霞 李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研究免疫标记PAX-8(配对盒基因-8)、CK19(细胞角蛋白19)、HBME-1(人骨髓内皮-1)和Galectin-3(半乳糖凝集素-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表达情况,探讨有助于鉴别诊断高分化甲状腺癌的标记或标记组合,为临床病理的鉴别诊... 目的研究免疫标记PAX-8(配对盒基因-8)、CK19(细胞角蛋白19)、HBME-1(人骨髓内皮-1)和Galectin-3(半乳糖凝集素-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表达情况,探讨有助于鉴别诊断高分化甲状腺癌的标记或标记组合,为临床病理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包头市第四医院和包头市第七医院病理科存档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40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标本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两组组织表达PAX-8、CK19、HBME-1和Galectin-3的情况。结果免疫标记PAX-8在PTC主要共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浆,且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提示PAX-8有成为PTC诊断标记的潜在应用价值。结论 PAX-8联合HBME-1弥漫高表达或CK19弥漫高表达联合HBME-1弥漫高表达,均有助于提高PTC与NG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鉴别诊断 pax-8 CK19 HBME-1 GALECTIN-3
下载PDF
BRCA1/2基因低频变异通过影响P53和PAX-8的表达而促进卵巢癌的转移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魏伟锋 黄利珊 +1 位作者 伍博明 林海宏 《解剖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BRCA1/2基因低频变异与卵巢癌间的潜在关系,并分析其是否通过影响P53和PAX-8的表达而促进卵巢癌的转移。方法共收集30例卵巢癌伴淋巴或血行转移患者以及无转移的卵巢癌患者30例进行BRCA1/2基于的测序筛查,获取BRCA1、BRCA2基因... 目的探讨BRCA1/2基因低频变异与卵巢癌间的潜在关系,并分析其是否通过影响P53和PAX-8的表达而促进卵巢癌的转移。方法共收集30例卵巢癌伴淋巴或血行转移患者以及无转移的卵巢癌患者30例进行BRCA1/2基于的测序筛查,获取BRCA1、BRCA2基因外显子的突变位点,并选择包括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在内的潜在有害突变位点,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P53和PAX-8的表达,分析BRCA1/2基因低频变异与P53和PAX-8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伴转移的卵巢癌患者中共检测到到11个突变位点,杂合移码致病性突变6例,无义致病性突变2例,突变率为26.67%,明显高于无转移的卵巢癌组织(P<0.05)。在伴转移组中,BRCA1/2基因低频变异患者中均存在P53和PAX-8的高表达,表达率为100%和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Sperame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随着BRCA1/2低频变异率增加,PAX-8和P53的表达增强,两者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847和0.749,P<0.01)。结论BRCA1/2基因的位点突变可能通过影响P53和PAX-8的表达而介导卵巢癌的转移,BRCA1/2基因是影响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进展的重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BRCA1/2基因 低频变异 P53 pax-8 转移
原文传递
Pax-8在腹膜恶性间皮瘤及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中异常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9
作者 李杜娟 康红 +2 位作者 董新敏 黄珊珊 连立飞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配对盒基因8抗原(paired box gene 8,Pax-8)在腹膜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mesothelioma,MPM)、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thelioma,WDPM)中的表达,探讨Pax-8在MPM、WDPM与卵巢浆液性肿瘤(... 目的观察配对盒基因8抗原(paired box gene 8,Pax-8)在腹膜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mesothelioma,MPM)、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thelioma,WDPM)中的表达,探讨Pax-8在MPM、WDPM与卵巢浆液性肿瘤(ovarian serous tumors,OST)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PM病例32例,WDPM 12例,良性多囊性间皮瘤6,腺瘤样瘤15例,反应性间皮12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些病变中Pax-8的表达,并分析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5例MPM(15.6%,5/32)表达Pax-8,3例弥漫性中-强阳性,2例局灶性弱-中度阳性;7例WDPM(58.3%,7/12)表达Pax-8,5例弥漫性中-强阳性,2例局灶性弱-中度阳性;1例良性多囊性间皮瘤(16.7%,1/6)Pax-8表达呈局灶性弱-中度阳性;15例腺瘤样瘤均不表达Pax-8;6例反应性间皮(50%,6/12)表达Pax-8,3例弥漫性中-强阳性,3例局灶性弱-中度阳性。结论Pax-8对MPM、WDPM与OST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尤其对于WDPM与交界性或低级别浆液性肿瘤的鉴别不可靠,需要多个标记联合使用,以降低误诊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皮瘤 腹膜 pax-8 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ax-8基因抑制后心肌细胞中UCP2的表达
10
作者 戴晓春 黄晓燕 +4 位作者 周希 高瞻 王本极 张艳丽 杨德业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Pax-8基因敲除模型及Pax-8基因的体外干扰实验,探索心肌细胞中Pax-8基因抑制后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Pax-8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Pax-8 KO-/-)为实验组,Pax-8基因敲除小鼠杂合子(Pax-8 KO... 目的:建立Pax-8基因敲除模型及Pax-8基因的体外干扰实验,探索心肌细胞中Pax-8基因抑制后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Pax-8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Pax-8 KO-/-)为实验组,Pax-8基因敲除小鼠杂合子(Pax-8 KO+/-)和野生型(Pax-8 KO+/+)为对照组;同时在体外实验的大鼠心肌细胞株中,加入Pax-8基因的小干扰RNA(Pax-8 siRNA)为实验组,非特异性siRNA(NC siRNA)组和空白组为对照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UCP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在Pax-8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与Pax-8基因敲除小鼠杂合子组和野生型组相比,实验组Pax-8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心脏组织UC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干扰实验中的结果显示,与NC 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ax-8 siRNA组UCP2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而NC 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8基因被抑制后,心肌细胞凋亡增加,UCP2基因表达上调,提示UCP2参与了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偶联蛋白2 pax-8 心肌细胞 凋亡 基因敲除小鼠
下载PDF
Pax-8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的研究
11
作者 高瞻 施翔翔 +1 位作者 黄晓燕 杨德业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1期1756-1759,共4页
目的研究Pax-8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筛在Pax-8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Pax-8^(-/-))和杂合子小鼠(Pax-8^(+/-))心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运用半定量RT-PCR检验初筛结果 ,并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确... 目的研究Pax-8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筛在Pax-8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Pax-8^(-/-))和杂合子小鼠(Pax-8^(+/-))心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运用半定量RT-PCR检验初筛结果 ,并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确定初筛所得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在Pax-8基因敲除纯合子、杂合子以及野生型小鼠(Pax-8^(+/+))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基因Bcl2114、Fgf-6、Lck、Nr4a1以及Tcf7在Pax-8^(-/-)中的表达分别是其在Pax-8^(+/-)中表达的2.07±0.08、1.13±0.01、1.30±0.01、1.53±0.08及0.75±0.03倍(均P<0.01)。是在Pax-8^(+/+)中表达的2.23±0.16、1.67±0.05、1.77±0.21、4.8±0.35及0.9±0.04倍(P<0.01或0.05)。结论 Bcl2l14、Fgf-6、Lck、Nr4a1以及Tcf7上述5个基因在Pax-8基因敲除的心肌细胞中差异表达,参与Pax-8基因敲除小鼠的一系列心脏病理生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8基因 小鼠 心肌细胞
下载PDF
Pax-8-PPAR-γ融合蛋白PPFP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鹏 秦华东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与基因突变相关,如BRAF基因第15外显子上第1799位核苷酸T-A的转换,即密码子600的突变, Ras基因的突变, RET基因融合以及 Pax-8-PPAR-γ融合基因。
关键词 甲状腺滤泡状癌 pax-8-PPAR-γ 融合蛋白 PPFP
下载PDF
Pax-8在卵巢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春年 陈洁 +1 位作者 夏朝霞 吴晓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5期68-70,共3页
目的检测Pax-8在卵巢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Pax-8在卵巢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5年7月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卵巢腺癌手术标本蜡块,其中卵巢原发性腺癌52例、卵巢转移性腺癌31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Pa... 目的检测Pax-8在卵巢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Pax-8在卵巢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5年7月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卵巢腺癌手术标本蜡块,其中卵巢原发性腺癌52例、卵巢转移性腺癌31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Pax-8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原发性腺癌组织中Pax-8阳性表达率为82.7%,Pax-8在浆液性腺癌、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黏液性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8%、100.0%、100.0%、33.3%。卵巢原发性腺癌中Pax-8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复发/车专移无关(P〉0.05)。Pax-8在卵巢转移性腺癌中均未见阳性表达,与原发性腺癌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x-8在卵巢原发性腺癌中高水平表达,表现出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可作为卵巢原发性腺癌的判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腺癌 pax-8 原发性 转移
下载PDF
三个新的小鼠Pax-8剪接体的克隆及时空表达
14
作者 宋丽娟 倪云杰 +5 位作者 林振浩 侯良磊 吴漪皓 胡欢欢 黄晓燕 杨德业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40-242,247,共4页
目的:转录因子Pax-8在胚胎发育及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及鉴定小鼠Pax-8基因亚型,并检测其时空表达。方法:从野生型C57BL/6胎鼠的心脏中提取总RNA(Trizol法),反转录成c DNA,应用Q5超保真酶进行目的基因扩增,并克隆至真... 目的:转录因子Pax-8在胚胎发育及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及鉴定小鼠Pax-8基因亚型,并检测其时空表达。方法:从野生型C57BL/6胎鼠的心脏中提取总RNA(Trizol法),反转录成c DNA,应用Q5超保真酶进行目的基因扩增,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结果:在小鼠发育不同时期,除已知全长Pax-8a外,发现3个新的小鼠Pax-8选择性剪接体,分别命名为Pax-8b(第4外显子缺失)、Pax-8c(第4和第11外显子缺失)、Pax-8d(第4和第9外显子缺失)。结论:小鼠心脏中Pax-8存在四种选择性剪接体,且在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8基因 剪接体 时空表达 克隆 小鼠
下载PDF
ALK-3、Pax-8基因抑制后大鼠心肌细胞中Smad1/5/8的表达
15
作者 陈德准 吴漪皓 +3 位作者 陆圣月 林素 黄晓燕 杨德业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抑制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中ALK-3、Pax-8基因的表达后,探索Smad1/5/8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H9C2(2-1)大鼠胚胎心肌细胞分为4组:针对Pax-8基因的小干扰RNA(Pax-8 siRNA)组、ALK-3基因的小干扰RNA(ALK-3 siRNA)组、阴性对照(NC si... 目的:抑制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中ALK-3、Pax-8基因的表达后,探索Smad1/5/8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H9C2(2-1)大鼠胚胎心肌细胞分为4组:针对Pax-8基因的小干扰RNA(Pax-8 siRNA)组、ALK-3基因的小干扰RNA(ALK-3 siRNA)组、阴性对照(NC 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前3组分别给予相应siRNA(5.0μL)和Lipofectamine 2000(5.0μL)配制成的siRNA-脂质体复合物溶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细胞培养基。采用qRT-PCR测定Pax-8和ALK-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Smad1/5/8(p-Smad1/5/8)和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结果:与NC 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ax-8 siRNA组的Pax-8 mRNA表达分别下调50%(P<0.05)和54%(P<0.05),ALK-3 siRNA组的ALK-3 mRNA表达分别下调49%(P<0.05)和53%(P<0.05),而NC 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NC 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ALK-3 siRNA组p-Smad1/5/8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下调58%(P<0.05)和55%(P<0.05),Pax-8 siRNA组p-Smad1/5/8的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NC 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NC 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Pax-8 siRNA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分别上调76%(P<0.05)和81%(P<0.05),ALK-3 siRNA组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上调135%(P<0.05)和140%(P<0.05),而NC 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中对基因ALK-3、Pax-8干扰后能引起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明显增多,并且在ALK-3 siRNA组发现Smad1/5/8蛋白磷酸化减少,而Pax-8 siRNA组中未发现Smad1/5/8磷酸化减少,提示Smad1/5/8在基因ALK-3被干扰后引起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增多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3 pax-8 SMAD1 5 8 p-Smad1 5 8 磷酸化 先天性心脏病 大鼠
下载PDF
心肌组织Pax-8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德业 宋后燕 +3 位作者 张怀勤 黄晓燕 李上共 官孝群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70-772,T003,共4页
目的 在心脏特异的骨形态形成蛋白受体IA(th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receptorIA ,又名ALK3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中 ,纯合子的心脏特异ALK3基因敲除的小鼠死于胚胎中期 ,同时伴有室间隔缺损。但是 ,ALK3不是心脏的特异基因。为了探索室... 目的 在心脏特异的骨形态形成蛋白受体IA(th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receptorIA ,又名ALK3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中 ,纯合子的心脏特异ALK3基因敲除的小鼠死于胚胎中期 ,同时伴有室间隔缺损。但是 ,ALK3不是心脏的特异基因。为了探索室间隔缺损的特异相关基因 ,ALK3下游基因的探讨是至关重要的。方法 使用基因芯片 (microarray)的方法筛选ALK3下游基因 ,并用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ALK3下游基因的心脏特异性。结果 在心脏特异的ALK3基因敲除下 ,转录因子Pax 8基因的表达水平被下调 7 1倍 ,同时较特异地表达在 11 5天的胚胎心脏部位。结论 转录因子Pax 8基因是对心脏较特异的ALK3下游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组织 pax-8基因 蛋白受体IA ALK3 室间隔缺损
原文传递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误诊分析
17
作者 朱静 郝胜璞 +2 位作者 张正楠 周金丽 杨海庆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收治的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患者体检发现后纵隔无痛性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后纵隔囊性肿物,考虑神经源性可能性大;纵隔...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收治的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患者体检发现后纵隔无痛性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后纵隔囊性肿物,考虑神经源性可能性大;纵隔囊肿穿刺活检后病理涂片倾向于胸腺来源囊肿,患者住院后行右侧胸腔镜下纵隔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随访未见复发和并发症。结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发病极为罕见,易误诊为胸腺或神经来源囊肿,临床及影像科医师遇到此部位病变应考虑到该病可能,确诊需结合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误诊 纵隔囊肿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GFAP pax-8 VIMENTIN
下载PDF
四溴二苯醚对人甲状腺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潇 刘翠萍 +2 位作者 茅晓东 祝群 刘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31-236,共6页
为研究四溴二苯醚(BDE-47)对原代培养人甲状腺细胞功能的影响,分别用浓度为10-12、10-10和10-8mol·L-1的BDE-47处理原代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EC)24h,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甲状腺球蛋白(Tg)的浓度,半定量... 为研究四溴二苯醚(BDE-47)对原代培养人甲状腺细胞功能的影响,分别用浓度为10-12、10-10和10-8mol·L-1的BDE-47处理原代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EC)24h,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甲状腺球蛋白(Tg)的浓度,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功能相关的Tg基因和双链复合蛋白8(Pax-8)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0-12、10-10mol·L-1暴露组Tg分泌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而10-8mol·L-1BDE-47组Tg分泌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功能相关Tg基因和Pax-8基因的表达量随BDE-47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结果提示,BDE-47对离体培养的原代人甲状腺细胞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甲状腺功能相关Tg基因和Pax-8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BDE-47) 人甲状腺细胞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功能 甲状腺球蛋白 双链复合蛋白8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