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黎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61-0064,共4页
分析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对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隆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进行急诊手术,试验组(n=30)在PCI... 分析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对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隆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进行急诊手术,试验组(n=30)在PCI治疗过程中联合冠脉血栓导管抽吸治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采取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栓导管抽吸治疗 pci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心率减速力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2
作者 余瑾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2期29-29,共1页
目的:探究心率减速力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时间内患者有无再发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非支架段血管内狭窄及心血管事件,... 目的:探究心率减速力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时间内患者有无再发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非支架段血管内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分为进展组(n=48)及无进展组(n=50)。分别比较两组初始与随访DC值差异,同时也比较全部患者及有、无进展各组的初始及随访DC值,利用DC值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进展组初始及随访D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无进展患者DC随访值高于初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对冠心病患者DC有改善作用;DC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pci治疗 冠心病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后死亡风险列线图模型构建及评估
3
作者 夏志强 金婷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7-589,共3页
目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进而造成长期死亡风险。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与AMI患者PCI后一年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省... 目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进而造成长期死亡风险。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与AMI患者PCI后一年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用R包rms绘制列线图,并且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决策曲线(DCA)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存活组相比,一年内死亡组年龄较高,CKMB水平升高,具有急性心衰、多支病变和ICU入住史,并且收缩压较低。结论年龄、CKMB、急性心衰、多支病变和ICU入住是影响一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收缩压是保护因素。该预测模型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可供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ci治疗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对比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后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季会娟 《新疆医学》 2023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对比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后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目的对比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后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心功能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2 h、24 h、7 d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h、24h、7d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Dd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轻度和中度的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PCI治疗中的疗效确切,能够升高血小板计数,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死 pci治疗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少鹰 严斌红 +1 位作者 杨柳 金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6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8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遵医嘱进行...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8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遵医嘱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四项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降低手术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pci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颖 姜世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4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4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4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组,即在STEMI诊断明确后立即静脉给予替罗非班;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本组患者在冠脉造影开始后再静脉给予替罗非班,两组患者用药剂量保持一致。将两组患者术后的ST段回落情况、术后14 d的LVEF、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情况、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IMI分级与TMPG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T段回落幅度与术后14 d的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严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患者微循环灌注,改变心肌缺血状态保护心肌功能,提高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pci治疗
下载PDF
急诊PCI治疗下壁或后壁AMI介入手术过程护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宋丽芳 李文友 +3 位作者 刘鹏涛 于海波 杨水华 滕青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4期510-512,共3页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获得最佳的心肌组织灌注,越早得到灌注越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指发病12h内不予静脉溶栓而行急诊PCI治疗,直接PCI...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获得最佳的心肌组织灌注,越早得到灌注越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指发病12h内不予静脉溶栓而行急诊PCI治疗,直接PCI在患者入院后(90±30)min内完成,因此,介入室护理工作在绿色通道的各环节中尤为重要,急诊大多在夜间,介入护士接到通知后10min必须到位,做好各项应急抢救及术前准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pci治疗 下壁或后壁AMI 介入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治疗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明生 苏长阳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2期185-186,共2页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当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方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缺血事件,改善ACS患者预后.然而,随之而来的出血风险却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探讨AC...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当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方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缺血事件,改善ACS患者预后.然而,随之而来的出血风险却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探讨ACS患者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合并胃肠道出血的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治疗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治疗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通达 张延斌 +5 位作者 李东野 陈军红 王超凡 王凤丽 刘海云 张欢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3期15-1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在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实施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过程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8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单双法将患... 目的对比研究在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实施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过程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8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PCI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在PCI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1个月和3个月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4.2±4.6)、(39.5±8.4)(44.5±1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7.5)、(43.5±9.2)、(46.7±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出血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I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明显降低多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没有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pci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症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生活质量量表在PCI治疗评价中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丽玉 郜玉珍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7期44-46,共3页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它在发展中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而且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它在发展中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而且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治疗 生活质量量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发展中国家 人类健康 发病年龄 医疗水平
原文传递
PCI治疗对AMI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毓群 林汶彬 +1 位作者 黄文正 赵巧专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PCI治疗对AMI患者HR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AMI患者,按PCI治疗及药物治疗分为2组,PCI治疗组40例(直接PCI治疗组与延迟PCI治疗组各20例),药物治疗组20例;分别计算各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进行对比分析。再观察... 目的探讨PCI治疗对AMI患者HRT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AMI患者,按PCI治疗及药物治疗分为2组,PCI治疗组40例(直接PCI治疗组与延迟PCI治疗组各20例),药物治疗组20例;分别计算各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进行对比分析。再观察单分支病变23例及多分支病变17例HRT指标的区别。结果 PCI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心率震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接PCI治疗组与延迟PCI治疗组心率震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MI多支病变组TO高于单支病变组,而TS明显低于单分支病变组。结论 PCI治疗对AMI患者HRT各参数改善均优于药物治疗。直接PCI治疗比延迟PCI治疗HRT明显改善,说明越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心功能改善越明显。AMI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HRT现象明显减弱,预示急性心肌梗死时多分支病变比单支病变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HRT DCG pci治疗
下载PDF
胸痛中心STEMI患者直接入导管室行PCI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晓会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792-1793,共2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入导管室行PCI治疗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TEM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以接入导管室行...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入导管室行PCI治疗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TEM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以接入导管室行PCI治疗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及不良心理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况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痛中心STEMI患者直接入导管室行PCI治疗的护理,不仅提高STEMI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而且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使患者增加了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STEMI 导管室 pci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希望护理对老年冠心病行PCI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霞 张彩虹 +1 位作者 刘娟 魏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采用希望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随机抽取的老年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并对入选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抽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39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实施...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采用希望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随机抽取的老年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并对入选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抽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39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基础护理,39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希望护理。结果(1)护理前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和SDS测评评分,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和SDS测评评分,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人员对观察组进行希望护理后其治疗配合、按时用药、配合调查以及听从建议比例均高于选择基础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行PCI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希望护理,有助于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pci治疗 希望护理 应用效果 SAS评分 SDS评分
下载PDF
PCI治疗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国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6期105-106,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0例,采用回顾分析...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0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住院期间的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1个月内随访患者,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全部50例患者中显效例数为41例,有效例数为7例,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6.0%,患者接受1个月随访均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41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从Ⅳ级升至Ⅲ级,术后患者BNP指标显著降低,LVEF指标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治疗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治疗 仅单支冠状动脉开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近期疗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电风暴患者PCI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苗苗 陆剑嵘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16-117,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电风暴是一种急重症,要求医护人员迅速除颤,合理用药,及时解除诱因,抢救才能取得成功。心室电风暴指24 h反复发作≥2次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1],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性期,特别是24 h内心电活动不稳定导致的心电风...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电风暴是一种急重症,要求医护人员迅速除颤,合理用药,及时解除诱因,抢救才能取得成功。心室电风暴指24 h反复发作≥2次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1],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性期,特别是24 h内心电活动不稳定导致的心电风暴是心脏病猝死的重要原因,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去除病因是及时终止和预防心电风暴再发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风暴 pci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纤颤 电复律 抗心律失常药物 急性期 罪犯血管 介入治疗技术 再灌注心律失常
下载PDF
PCI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国勇 陈开红 +1 位作者 方勇 李卫国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包填塞 pci治疗 严重并发症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发生率
下载PDF
PCI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麦林琳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PCI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在患者手术前后3d进行抑郁障碍评分,分析PCI手术对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然后在手术后所测量的抑郁患者和非抑郁患者中各选取100例,... 目的分析PCI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在患者手术前后3d进行抑郁障碍评分,分析PCI手术对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然后在手术后所测量的抑郁患者和非抑郁患者中各选取100例,分别称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随访12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有全因死亡、靶病变重建以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果冠心病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抑郁障碍患者比手术前有明显的增多,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23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其发生率为23.0%,明显高于非抑郁组,非抑郁组9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其发生率为19.0%。经过Logisic多因素回归分析,抑郁状态是PCI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I手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高于手术前。抑郁状态也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治疗 冠心病 抑郁障碍 临床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稳定性冠心病——PCI治疗没有必要了吗?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pci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非ST段抬高 冠心病患者 心绞痛患者 心肌梗死患者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PCI治疗SAP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短期内hs-CRP的影响
19
作者 乔占瑞 张颀胜 杜寿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408-409,共2页
阿托伐他汀足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广泛用于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由于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多向性效应,目前已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药物。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该类患者冠状动脉往往多... 阿托伐他汀足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广泛用于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由于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多向性效应,目前已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药物。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该类患者冠状动脉往往多支、弥漫病变。同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已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治疗 合并糖尿病 阿托伐他汀 男性患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RP SAP hs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8例行PCI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
20
作者 丁治英 吴玉萍 李海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围术期护理 pci治疗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休克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