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F Xpert MTB/RIF和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李邱宏 李赞华 +2 位作者 陈艳玲 吴于青 陈思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0期138-142,共5页
目的:对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IF)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6月... 目的:对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IF)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3年1月于江西省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均留取BALF送检,进行Xpert MTB/RIF、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确诊涂阴肺结核的占比情况,并计算Xpert MTB/RIF与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并评估两种检测方法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Xpert MTB/RIF检测涂阴肺结核的阳性率(76.50%)与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6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6,P=0.115)。200例肺结核患者中确诊为涂阴肺结核有137例,占比68.50%;Xpert MTB/RIF的符合率(94.89%)高于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7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pert MTB/RIF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P<0.05)。结论:Xpert MTB/RIF、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均可用于涂阴肺结核诊断中,其中Xpert MTB/RIF的诊断价值更高,可辅助临床早期诊断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涂阴肺结核
下载PDF
布鲁菌S2疫苗株的核酸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岩 李建 +4 位作者 宫利娜 高航飞 李旭东 安维雪 申之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54,共4页
为了鉴别布鲁菌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建立鉴别布鲁菌S2疫苗株与其他菌株的斑点杂交法。针对布鲁菌基因序列保守区S2疫苗株与其他菌株的差异设计探针,同时根据差异部分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过回收、纯化、变性后固定在NC膜上,与... 为了鉴别布鲁菌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建立鉴别布鲁菌S2疫苗株与其他菌株的斑点杂交法。针对布鲁菌基因序列保守区S2疫苗株与其他菌株的差异设计探针,同时根据差异部分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过回收、纯化、变性后固定在NC膜上,与探针杂交、显色。结果显示,PCR引物能够对S2疫苗株扩增出约330bp的核酸片段,对其他布鲁菌扩增出约360bp的核酸片段;探针只能和S2疫苗株的PCR产物杂交,最低检测到10pg DNA,能够在10h内鉴别出布鲁菌S2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检测技术 斑点杂交
下载PDF
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脐血HLA-DRB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以宁 廖灿 +3 位作者 汤雪薇 李焱 谢杏梅 曾瑞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HLA分子的多态性对于移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用的HLA基因分型方法中SSOP基因分型方法有较高分辨率 ,但操作过程复杂 ,仅适于大样本的HLA分型。PCR SSP基因分型方法分辨率较低 ,但操作过程简单 ,适于临床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种简便、快... HLA分子的多态性对于移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用的HLA基因分型方法中SSOP基因分型方法有较高分辨率 ,但操作过程复杂 ,仅适于大样本的HLA分型。PCR SSP基因分型方法分辨率较低 ,但操作过程简单 ,适于临床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价廉、高分辨率的基因分型方法。本研究取 6 3份已知HLA DRB型的脐血标本 ,经盐酸胍方法提取DNA用于反向斑点杂交 (RDB)基因分型 ,同时采用SSOP和PCR SSP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所有样本用RDB方法基因分型均获得成功 ,可准确地分辨 6 0个HLA DRB等位基因 ,且结果与用SSOP和PCR SSP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提示 ,RDB方法可准确地分辨HLA DRB等位基因 ,分辨率高 ,操作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HLA-DRB基因分型 脐血 特异性序列引物PCR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白细胞抗原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草坪草高羊茅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卉 王艳 +2 位作者 王海宏 梁珂珂 李建龙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构建高羊茅高温胁迫下的消减文库,并使用斑点印迹技术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以期深入研究高羊茅适应高温的分子机制。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为研究对象,在两年生理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的SSH文库,分别以正... 通过构建高羊茅高温胁迫下的消减文库,并使用斑点印迹技术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以期深入研究高羊茅适应高温的分子机制。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为研究对象,在两年生理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的SSH文库,分别以正、反向SSH探针与尼龙膜上的消减c DNA质粒进行杂交,并经相应的显色反应得到杂交信号,比较了38/30°C(昼/夜)的培养箱中高温胁迫6 h的高羊茅叶片和对照组高羊茅叶片的RNA差异。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差减文库中大量组成型表达基因已经被有效去除,使某些特有的差异基因得到了富集;利用斑点杂交共得到252个差异片段,库中阳性克隆约占50%以上;阳性克隆中91个为上调基因,161个为下调基因,这些与高羊茅的耐热性密切相关的基因即为试验所寻的差异表达基因。本试验为找出高羊茅耐热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为草坪草的转基因育种工作提供了相关依据,结合恰当的水肥调控措施可有效提高草坪草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逆境生理 差异表达基因 抑制差减杂交 斑点印迹技术 阳性克隆
下载PDF
广西钦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相关耐药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崇建 鲍金圭 +3 位作者 陈焯彬 李仕娟 吴海松 梁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36-938,共3页
目的分析广西钦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相关耐药基因rpoB、katG、inhA、rpsL及embB的变异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237例MTB-DNA阳性的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5种常见耐药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对4种一线抗... 目的分析广西钦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TB)相关耐药基因rpoB、katG、inhA、rpsL及embB的变异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斑点杂交法对237例MTB-DNA阳性的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5种常见耐药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菌株占30.38%,其中单耐利福平(RIF)占2.53%,单耐异烟肼(INH)占13.92%,仅对链霉素(STR)耐药占3.80%,对两种及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PR)占3.80%,同时对RIF和INH耐药(MDR)占6.33%。5种耐药基因的13个突变位点中,INH inhA基因的-15M位点最多见,其次为RIF的S531L位点和STR的43M位点。结论广西钦州地区的主要耐药菌株为INH耐药,其中又以inhA基因突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基因 基因突变 PCR-反向斑点杂交
下载PDF
西北地区16276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状况分析
6
作者 朱艳 李永霞 +3 位作者 代艳艳 黄蕾 姚伟东 卜虹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106-109,共4页
目的 分析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等地)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对该地区宫颈癌的预防和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送检的16 276例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等地... 目的 分析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等地)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对该地区宫颈癌的预防和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送检的16 276例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等地的女性宫颈分泌物样本,使用深圳亚能扩增杂交系统检测HPV-DNA亚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西北地区女性HPV总感染率为29.29%(4 768/16 276),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占63.65%(3 035/4 768)。HPV23种亚型均有检出,共7 666例,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占74.82%(5 736/7 666)。高危型检出率较高的有HPV52(12.35%)、HPV16(11.77%)、HPV58(7.47%)。不同地域妇女感染的HPV亚型分布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妇女感染的HPV亚型分布有差异性,高危型感染率较高的年龄阶段为31~40岁(62.71%)及41~50岁(63.21%)。 结论 西北地区女性HPV感染以单一高危型为主,感染率较高的HPV亚型依次为HPV52、HPV16、HPV58。高危型感染率较高的年龄阶段为31~5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人乳头瘤病毒亚型 PCR-反向点杂交技术 感染率
下载PDF
义乌地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爱娟 骆婷婷 傅祝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了解义乌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基因分型及年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对10 823例女性进行26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含19种高危亚型和7种低危亚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 823例女性中HPV感... 目的了解义乌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基因分型及年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PCR-流式荧光杂交法对10 823例女性进行26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含19种高危亚型和7种低危亚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 823例女性中HPV感染者1 548例,整体感染率为14.30%,其中单一基因型感染1 239例,感染率为11.45%;双重感染252例,感染率为2.33%;三重以上感染57例,感染率为0.53%。共检测到1 939株病毒株(重叠感染309例),25种基因型,其中高危亚型1 645株(84.84%),低危亚型294株(15.16%)。感染率居前5位的高危型依次是HPV16(2.71%)、HPV52(2.46%)、HPV58(1.79%)、HPV18(0.94%)及HPV39(0.84%),低危型主要为HPV61(1.04%)。所有研究对象中≤20岁的女性感染率最高,为22.3%。结论义乌地区女性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较广,感染的主要型别为HPV16、HPV52、HPV58、HPV18、HPV39、HPV61,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差异,≤20岁的女性为感染的高峰人群,感染有年轻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流式荧光杂交法
原文传递
海南2939例女性HPV感染现状及基因型分布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春宝 苏震 +2 位作者 田昕 黄芳 王洁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904-907,共4页
目的调查海南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海南地区到医院妇科就诊的2 939例女性患者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亚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阳性共检出652例,阳性率为22.1... 目的调查海南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海南地区到医院妇科就诊的2 939例女性患者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亚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阳性共检出652例,阳性率为22.18%,其中单一感染占78.83%,高危型感染占84.08%,主要为HPV52(20.40%),HPV58(11.20%),HPV16(11.08%)。HPV感染阳性率以≤20岁组最高,为33.33%,>50岁组其次,为26.59%,呈"U"形分布。海南与其他地区HPV感染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区别。感染率最高的前三位HPV亚型均为52、58、16,但各地区这三个亚型的感染率及排列顺序都具有较大差别,HPV感染具有地域差异。北京、沈阳、重庆、长沙等地区感染率最高的是HPV16亚型,杭州、南宁、河源地区感染率最高的是HPV52亚型,与海南地区一致。结论海南地区女性HPV感染以单一型感染为主,高危型HPV52、HPV58和HPV16为本地区女性HPV感染主要亚型。HPV基因型分布的研究对当地宫颈癌防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