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瑾 牛利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根据幽门螺...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为阳性组(134例,其中胃溃疡82例、十二指肠溃疡52例)与阴性组(66例,其中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INP低于阳性患者(P<0.05)。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INP低于阳性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PGⅠ、GS高于胃溃疡患者(P<0.05),PINP低于胃溃疡患者(P<0.05),PGⅡ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存在一定影响,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明显升高,PINP水平下降,同时与溃疡部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老年 消化性溃疡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Ⅱ 胃泌素 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替普瑞酮对老年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道激素及血清PGⅠ、PGⅡ的影响
2
作者 苑刚 孙海源 孙波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9期105-108,共4页
目的 评估替普瑞酮应用在老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胃肠道激素、血清胃蛋白酶原Ⅰ(serum pepsinogen Ⅰ, PG Ⅰ)、胃蛋白酶原Ⅱ(serum pepsinogen ... 目的 评估替普瑞酮应用在老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胃肠道激素、血清胃蛋白酶原Ⅰ(serum pepsinogen Ⅰ, PG Ⅰ)、胃蛋白酶原Ⅱ(serum pepsinogen Ⅱ, PG 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HP阳性CAG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三联疗法,观察组加用替普瑞酮,评价两组胃肠道激素[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PGⅠ、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Ⅰ/PGⅡ, PGR)、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 IL-1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EGF、PGⅡ、TNF-α、IL-11、IL-8更低,SS、CGRP、PGⅠ、PG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对老年HP阳性CAG患者行替普瑞酮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胃蛋白酶原分泌情况及胃肠道激素,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普瑞酮 老年 HP阳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肠道激素 pgⅰ pg
下载PDF
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与IgG anti-Hp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3
作者 袁培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48-0051,共4页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与幽门螺杆菌IgG抗体(IgG anti-Hp)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为后续开展胃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选择188例2019年4月-2022年12月接...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与幽门螺杆菌IgG抗体(IgG anti-Hp)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为后续开展胃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选择188例2019年4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其中早期胃癌患者122例,组建成为早期胃癌组,66例为萎缩性胃炎患者,组建成为萎缩性胃炎组,并且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115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三组受试情况进行血清PGⅠ、PGⅡ、PGR、G-17水平与IgG anti-Hp联合检测比较。分析POC曲线指标与联合诊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pgⅰ pgⅡ、pgR、G-17 IgG anti-Hp 联合检测 胃癌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血清PGⅠ、G-17、PGⅡ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马王晓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7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价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预后及血清PGⅠ,G-17,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采取参苓白术散加减... 目的:评价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预后及血清PGⅠ,G-17,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采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和对照组(n=42,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从两组的中医证候、血清指标和Hp清除率和病情复发率方面进行比较,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纳差、胃脘疼痛、胃脘痞满评分和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血清PGⅠ、G-17、PGⅡ水平和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胃部症状,提高血清PGⅠ,G-17,PGⅡ水平,降低复发风险,对预后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胃虚弱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pgⅰ G-17 pg
下载PDF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对PGⅠ及PGⅡ表达水平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于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43-0046,共4页
针对胃息肉治疗,行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研究其临床效果,分析对PGⅠ及PG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对象来源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市中蒙医院内窥镜室,所选研究时间为2019.03.31~2021.05.31,研究选取126例患者,均为胃息肉,组别划... 针对胃息肉治疗,行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研究其临床效果,分析对PGⅠ及PG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对象来源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市中蒙医院内窥镜室,所选研究时间为2019.03.31~2021.05.31,研究选取126例患者,均为胃息肉,组别划分法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将研究样本随机分2组,一组实验(SY)组(n=63例,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一组对照(DZ)组(n=63例,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予以DZ组/SY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康复指标、血清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SY组96.83%较DZ组84.13%高(=5.895,P<0.05);手术/腹胀消失/住院时间,SY组较DZ组更短(t=18.325/11.347/34.239,P<0.05);出血量,SY组较DZ组低(t=14.587,P<0.05);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指标,治疗前,2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SY组(除胃蛋白酶原Ⅱ指标外)均较DZ组高(t=18.300/3.696,P<0.05);并发症发生率,SY组4.77%较DZ组19.04%低(=6.130,P<0.05)。结论 对胃息肉者,行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PGⅠ、PGⅡ表达水平,避免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高频电切术 胃息肉 pgⅰ pg
下载PDF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血清PGⅠ、PGⅡ含量变化与胃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21
6
作者 肖志坚 蒋孟军 +3 位作者 肖华龙 吕国强 程兆明 王博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手术后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epsinogen PGI)、胃蛋白酶原 R(PG Ⅱ)含量的变化与胃癌复发的关系,探讨血清 PGI、PG Ⅱ作为胃癌复发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手术后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epsinogen PGI)、胃蛋白酶原 R(PG Ⅱ)含量的变化与胃癌复发的关系,探讨血清 PGI、PG Ⅱ作为胃癌复发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90例正常人,103例胃癌手术前病人,33例胃部分切除病人,18例全胃切除病人,23例全胃切除后随访病人的血清 PGⅠ、PG Ⅱ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 PGI水平较低,胃癌手术后血清 PGI、PG Ⅱ含量均明显下降,下降程度与手术方式有关,胃部分切除病人血清 PGⅠ、PG Ⅱ仍保持一定水平,而全胃切除病人血清 PGⅠ、PG Ⅱ含量则降至很低水平。全胃切除手术后胃癌复发患者血清 PGⅠ、PG Ⅱ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以PGⅠ>22 μg/L,PG Ⅱ>9 μg/以(x+2s)为临界值,17名复发病人中有13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 76. 5%)。结论: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血清 PGⅠ、PG Ⅱ含量作为随访指标,可为胃癌复发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胃肿瘤 pgⅰ pg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在胃炎、胃癌及其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玉兰 张丹 +3 位作者 高艳红 向荣 温新宇 董振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0年第6期347-350,共4页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在胃炎、胃癌及其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267例患者和9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PGⅠ及PGⅡ的表达变化,并计算PGI/PGⅡ。267例患者分组情况:胃癌39例,其中包括术前未用药21例和术前用...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在胃炎、胃癌及其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267例患者和9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PGⅠ及PGⅡ的表达变化,并计算PGI/PGⅡ。267例患者分组情况:胃癌39例,其中包括术前未用药21例和术前用药(抗酸药)18例;胃炎88例;妇科肿瘤27例;肺癌24例;结直肠癌31例;糖尿病30例;心血管疾病28例。结果显示,胃癌术前未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和PGⅠ/PGⅡ比值显著降低(P<0.01);胃癌术前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和PGⅡ显著升高(P<0.01);胃癌术前未用药组与其他肿瘤组相比,血清PGⅠ和PGⅠ/PGⅡ比值显著降低;胃癌术前未用药组与其他疾病组相比,血清PGⅠ和PGⅠ/PGⅡ比值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血清PGⅠ、PGⅡ含量及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可以做为临床诊断胃癌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ⅰ pg 胃炎 胃癌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TK1、CE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苏继钦 严辉弟 +4 位作者 周立新 王茂林 林培艺 黄治曙 李贵彬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239-3244,共6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Ⅰ/PGⅡ)比值、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胃癌患者106例为胃癌组,以同期良性胃部疾病患者92例为对照组。比较胃癌...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Ⅰ/PGⅡ)比值、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胃癌患者106例为胃癌组,以同期良性胃部疾病患者92例为对照组。比较胃癌组及对照组、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TK1、CEA水平;采用入组后5年生存情况将胃癌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血清PGⅠ/PGⅡ、TK1、CEA水平,分析联合检测对胃癌生存情况的评估价值,分析各指标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PGⅠ水平低于对照组,PGⅡ、TK1、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Ⅰ/PGⅡ值小于对照组(P<0.05);进展性胃癌患者PGⅠ水平低于早期胃癌患者,PGⅡ、TK1、CEA水平高于早期胃癌患者,PGⅠ/PGⅡ值小于早期胃癌患者(P<0.05);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的PGI、PGⅡ、TK1、CEA水平及PGⅠ/PGⅡ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PGⅠ水平高于死亡组,PGⅡ、TK1、CEA水平低于死亡组,PGⅠ/PGⅡ值大于死亡组(P<0.05);PGⅠ/PGⅡ比值及TK1、CEA水平联合检测预测胃癌生存情况的AUC>0.75;PGⅠ/PGⅡ比值≥1.68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PGⅠ/PGⅡ比值<1.68患者,CEA≥4.35 ng/ml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CEA<4.35 ng/ml患者(P<0.05);不同TK1水平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死亡组中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PGⅠ/PGⅡ比值<1.68、CEA≥4.35 ng/ml的人数比例高于生存组(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PGⅠ/PGⅡ比值<1.68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TK1、CEA水平异常,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生存情况具有预测价值,且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PGⅠ/PGⅡ比值<1.68可直接影响胃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Ⅱ 胸苷激酶+ 癌症抗原 胃肿瘤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测定对胃癌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海燕 于秀艳 汪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50-1250,共1页
关键词 血清胃蛋白酶原 pgⅰ 诊断意义 胃癌 测定 分泌功能 免疫原性 血清pg
下载PDF
PGⅠ,PGⅡ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初步临床试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振符 陈智周 《癌症进展》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建立PGⅠ,Ⅱ(胃蛋白酶原-Ⅰ,-Ⅱ)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并初步临床试用,探讨其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取抗PGⅠ、PGⅡ单克隆抗体PGA4、PGA7、PGC8、PGC10共四株,在pH9.6的碳酸缓冲液中将PGA4、PGC8包被在聚苯乙烯小珠上... 目的 建立PGⅠ,Ⅱ(胃蛋白酶原-Ⅰ,-Ⅱ)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并初步临床试用,探讨其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取抗PGⅠ、PGⅡ单克隆抗体PGA4、PGA7、PGC8、PGC10共四株,在pH9.6的碳酸缓冲液中将PGA4、PGC8包被在聚苯乙烯小珠上成为固相抗体,用氯胺T方法将PGA7、PGC10制成125Ⅰ-标记抗体,与不同量的PGⅠ、PGⅡ标准品在pH7.5的磷酸缓冲液中保温反应,完成标准曲线。取胃癌及正常人血清各50例,检测PGⅠ、PgⅡ值,并作对比。结果对于PGⅠ与PGⅡ标准曲线,BMax/T分别为26.6%和36.5%,BMax/BO分别为73.1和67.6,非特异结合在0.6%以下,检出灵敏度两者均在0.5ng/ml以下;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5.3%和6.7%,批问变异系数11.7%和13.1;将不同量的标准加入血清样品中,经测定后所得平均回收率为98.2%和97.7%。正常人PGⅠ、PGⅡ、PGⅠ/PGⅡ值分别为65.2±25.1ng/ml、5.72±4.2ng/ml和10.2±6.9;癌症病人为33.6±22.9ng/ml、9.26±4.90ng/ml和4.04±3.37;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三项P值均小于0.001。结论建成了PGⅠ、PGⅡ免疫放射分析法,初步临床检测显示,胃癌病人的血清PGⅠ降低,PGⅡ升高,PGⅠ/PGⅡ比率降低。本检测法简便经济无损伤,有可能在早期胃癌普查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Ⅱ(pgⅰ Ⅱ) 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 胃癌 早期诊断 普查
下载PDF
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对食管反流性咽喉炎诊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维信 张光进 +4 位作者 马庆庆 田茂利 徐丽 官炜 张萃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6期121-121,12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对食管反流性咽喉炎诊断相关性。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受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静脉采集研究对象5 mL的血液,通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 目的:研究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对食管反流性咽喉炎诊断相关性。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受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静脉采集研究对象5 mL的血液,通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PGⅠ以及PGⅡ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PGⅠ、PG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Ⅱ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与血液中的PGⅠ浓度存在直接关系,PGⅡ水平浓度也通过影响PGR而间接影响到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临床应重视血清PGⅠ和PGⅡ的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pgⅰ 血清pg 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诊断 相关性
下载PDF
胶体果胶铋联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宝东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8期4047-4048,共2页
目的探讨胶体果胶铋联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2月我科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 目的探讨胶体果胶铋联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2月我科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观察2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联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疗效,且可升高PGⅠ、PGⅠ/PGⅡ,降低PGⅡ,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三联疗法 胶体果胶铋 pgⅰ pg
下载PDF
针刺背俞穴对CAG模型大鼠血清PGⅠ、PGⅡ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改琴 贾成文 +1 位作者 左甲 贾松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2-963,共2页
目的:研究针刺背俞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PGⅠ、PGⅡ的影响,为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常规西药组、针刺背俞穴组,每组15只,并建立慢性萎缩性... 目的:研究针刺背俞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PGⅠ、PGⅡ的影响,为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常规西药组、针刺背俞穴组,每组15只,并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干预30 d后,用ELSIA法检测PGⅠ、PG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AG模型建立后均可使PGⅠ、PGⅡ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背俞穴组和常规西药组均可使PGⅠ、PGⅡ含量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背俞穴组效果较常规西药组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疗法可使CAG模型大鼠PGⅠ、PGⅡ含量增加,从而保护胃黏膜,以达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背俞穴 慢性萎缩性胃炎 pgⅰ pg
下载PDF
CA19-9、PGⅠ及PGⅡ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颖 尤玮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456-459,476,共5页
目的分析糖类抗原19-9(CA19-9)、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胃癌者60例... 目的分析糖类抗原19-9(CA19-9)、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胃癌者60例(记为胃癌组),胃良性病变者50例(记为良性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CA19-9、PGⅠ及PGⅡ水平,并比较胃癌患者中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CA19-9、PGⅠ及PGⅡ水平,分析CA19-9、PGⅠ及PGⅡ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胃癌组血清CA19-9高于良性组、对照组,而PGⅠ及PGⅡ水平低于良性组、对照组,良性组、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胃癌患者中,癌组织CA19-9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而PGⅠ及PGⅡ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对比组间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19-9、PGⅠ、PGⅡ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1、0.847,均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CA19-9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而PGⅠ及PGⅡ呈低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对胃癌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9-9 pgⅰ pg 胃癌 血清 组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血清G-17、PGⅠ、PGⅡ及CA724联合外周血RDW、PDW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才华 刘九思 +2 位作者 王全根 丁萍 王延庆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24期3959-3960,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血清G-17、PGⅠ、PGⅡ及CA724联合外周血RDW、PDW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部疾病患者80例。其中萎缩性胃炎组20例,胃癌组(低分化腺癌组20例、中分化组20例、高分化组20例),另... 目的探究分析血清G-17、PGⅠ、PGⅡ及CA724联合外周血RDW、PDW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部疾病患者80例。其中萎缩性胃炎组20例,胃癌组(低分化腺癌组20例、中分化组20例、高分化组2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人员40例纳入正常组。检测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和CA724及外周血RDW、PDW水平,分析各指标在胃癌筛查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等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PGⅠ、PGⅡ水平低于萎缩性胃炎组、正常组,G-17、CA724水平高于萎缩性胃炎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GⅠ、PGⅡ、G-17、CA724阳性率对比方面,胃癌组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及CA724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DW、PDW筛查胃癌特异性与敏感性方面,RDW诊断胃癌特异性为77.2%,敏感性为74.1%,标准误为0.290%,95%为0.742~0.854,AUC为0.798。结论联合血清G-17、PGⅠ、PGⅡ和CA724及外周血RDW和PDW检测可提高胃癌筛查率,可反应胃癌组织病理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准确筛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筛查 G-17 pgⅰ
下载PDF
血清PGⅠ,PGⅡ,TK1,TSGF,CEA与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16
作者 黄道桂 任传路 +2 位作者 虞红艳 刘芳 丁庆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PGⅠ,PGⅡ,TK1,TSGF,CEA与CA724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联合检测比较,探讨上述几项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4例胃癌患者和8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速率法检测恶性肿瘤... 目的:通过检测PGⅠ,PGⅡ,TK1,TSGF,CEA与CA724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联合检测比较,探讨上述几项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4例胃癌患者和8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速率法检测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化学发光法检测 PGⅠ,PGⅡ,TK1,CEA和 CA724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PGⅠ检测值及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PGⅡ变化不明显(P>0.05);TK1,TS-GF,CEA和CA724检测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敏感度指标由高到低分别为PGⅠ,PGⅠ/PGⅡ,TS-GF,TK1,CEA和CA724,其中PGⅠ和PGⅠ/PGⅡ诊断敏感度高于TK1,CEA和CA724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度指标由高到低分别为 PGⅠ/PGⅡ,CEA,PGⅠ,CA724,TK1和 TSGF(此研究中 PGⅠ和 CA724特异度相同),其中PGⅠ/PGⅡ,CEA单项诊断特异度高于TSG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准确度指标由高到低分别为PGⅠ,PGⅠ/PGⅡ,CEA,TK1,CA724和TSGF,其中PGⅠ,PGⅠ/PGⅡ单项诊断准确度高于 CA724和 TS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SGF,TK1联合 PGⅠ/PGⅡ,PGⅠ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度(P<0.05);加入 CEA, CA724联合检测后敏感度更高,高达82.98%;联合检测使诊断特异度有所降低,但仍高达84.71%;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准确度,最高达83.80%。此研究中PGⅠ+PGⅠ/PGⅡ+TSGF+TK1+CEA联合检测组合,在加或不加 CA724情况下三项诊断效率指标均无变化。结论 PGⅠ/PGⅡ,PGⅠ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最高,且高于目前广泛应用的CEA和CA724。组合PGⅠ+PGⅠ/PGⅡ+TSGF+TK1+CEA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最高。临床中若将PGⅠ,PGⅠ/PGⅡ,TSGF,TK1和CEA这几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胃癌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pgⅰ pgⅡ) 胸苷激酶1 恶性肿瘤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724 联合检测 胃癌
下载PDF
血清G-17、PGⅠ、CA50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彦峰 孟利军 郭卫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867-869,873,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Ⅰ、癌抗原50(CA50)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胃癌(G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消化科收治的GC患者75例作为GC组,同期收治的萎缩性胃炎(AG... 目的探究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Ⅰ、癌抗原50(CA50)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胃癌(G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消化科收治的GC患者75例作为GC组,同期收治的萎缩性胃炎(AG)患者75例作为AG组,同期在院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G-17、PGⅠ、CA50水平,检测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分期GC患者血清G-17、PGⅠ、CA50水平,分析G-17、PGⅠ、CA50单独及联合检测对GC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AG组及GC组PG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G组及GC组G-17、CA5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C组PGⅠ水平明显低于AG组(P<0.05),GC组G-17、CA50水平明显高于AG组(P<0.05);GC患者血清PGⅠ、CA50水平随临床病理分期升高而升高,差异显著(P<0.05),GC患者血清G-17水平随临床病理分期升高而下降,差异显著(P<0.05);CA50对GC诊断效能明显优于G-17(P<0.05),PGⅠ对GC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A50(P<0.05);PGⅠ对GC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A50(P<0.05);G-17、PGⅠ、CA50联合检测对GC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G-17、PGⅠ、CA50联合检测对GC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独检测,将G-17、PGⅠ、CA50联合检测应用于GC筛查,有助于提高我国GC早期诊断率,降低GC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17 pgⅰ CA50 胃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PGⅠ、PGⅡ、G-17检测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峰 周正钱 +1 位作者 刘增勇 帅姝浩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检测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胃炎、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情况分为A组(萎缩性胃炎40例)、B组...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检测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胃炎、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情况分为A组(萎缩性胃炎40例)、B组(浅表性胃炎40例)、C组(胃癌40例),分析上述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结果 B组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A组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G-17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是C组患者的PGR水平则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同时Hp显示阳性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P<0.05)。结论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用PGⅠ、PGⅡ联合G-17检测进行早期诊断,能有效反映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可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准确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ⅰpgⅡ、G-17 胃癌 萎缩性胃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胃泌素17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毋慧 唐亚红 安郭娜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胃泌素17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接受胃镜检查患者76例。根据胃检查结果分组,即慢性萎缩性胃炎组48例,胃癌组2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胃泌素17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接受胃镜检查患者76例。根据胃检查结果分组,即慢性萎缩性胃炎组48例,胃癌组2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13C尿素呼气诊断试验鉴定H.pylori的感染,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胃泌素17水平。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gastrin-17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对照组(P<0.05)。HP阳性患者PGI、PGⅡ水平显著低于HP阴性(P<0.05),HP阳性患者gastrin-17水平显著高于HP阴性(P<0.05)。结论检测PGⅠ、PGⅡ和G-17的方式可用于临床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筛选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 pgⅰ pg 胃泌素17
下载PDF
血清PGⅠ、PGⅡ及RegⅣ水平检测在胃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艳红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PGⅠ、PGⅡ及RegⅣ水平检测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12月收治的216例胃部病变患者,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Reg Ⅳ以及CEA、CA19-9水平,其中18例胃癌患者,设为胃癌组,198例胃病患者,设为胃... 目的研究血清PGⅠ、PGⅡ及RegⅣ水平检测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12月收治的216例胃部病变患者,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Reg Ⅳ以及CEA、CA19-9水平,其中18例胃癌患者,设为胃癌组,198例胃病患者,设为胃病组。结果血清PG和Reg Ⅳ联合检测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3%、78.2%,血清CEA联合CA19-9检测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6%、59.1%。PG联合Reg Ⅳ检验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都明显比CEA联合CA19-9检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G和Reg联合检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ⅰ pg RegⅣ 胃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