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保心丸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的影响
1
作者 余玲 杨洋 +2 位作者 段程慧 董瑞鸿 桑艳红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线粒体自噬及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DR组)、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线粒体自噬及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DR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DR组)、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SBP-L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SBP-H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雷帕霉素组(SBP-H+RAP组)。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DR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细胞线粒体形态;免疫组化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sequestosome-1(SQSTM1/P6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PINK1、Parkin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R组视网膜结构破坏严重,细胞排列紊乱,水肿明显,细胞间隙变宽,线粒体损伤、肿胀明显,形态异常,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QSTM1/P6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R组比较,SBP-L组、SBP-H组视网膜细胞结构改善,细胞排列逐渐整齐,细胞水肿减轻,细胞、线粒体形态均趋于正常,线粒体肿胀减轻,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QSTM1/P6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BP-H组相比,SBP-H+RAP组视网膜细胞结构破坏加重,细胞排列紊乱,水肿明显,线粒体肿胀加重,形态异常,FPG、TC、TG、LDL-C、VEGF、HMGB1、LC3-Ⅱ、PINK1、Park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QSTM1/P6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通过抑制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DR大鼠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苍术素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海东 刘宇 甄朋超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第4期13-20,共8页
目的:探讨苍术素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以及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法构建KOA模型。将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高)剂量苍术素组(KOA模型建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苍术素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以及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法构建KOA模型。将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高)剂量苍术素组(KOA模型建模成功后腹腔分别注射3mg/kg、6mg/kg苍术素)和高剂量苍术素+自噬抑制剂(3-MA)组(KOA模型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6mg/kg苍术素+15mg/kg 3-MA),每组16只。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番红O-固绿染色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Mankin’s评分;TUNEL染色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DHE荧光探针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ROS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LC3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以及PINK1/Park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COMP水平、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ankin’s评分、细胞凋亡率、ROS水平、cleaved Caspase-3和LC3阳性细胞比例以及Beclin1、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存在明显的膝关节软骨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苍术素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COMP水平以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ankin’s评分、细胞凋亡率、ROS水平、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比例降低(P<0.05),而LC3阳性细胞比例以及Beclin1、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且膝关节软骨病理损伤有所减轻;与高剂量苍术素组比较,高剂量苍术素+3-MA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COMP水平以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ankin’s评分、细胞凋亡率、ROS水平、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比例升高(P<0.05),而LC3阳性细胞比例以及Beclin1、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膝关节软骨病理损伤加重。结论:苍术素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增强KOA大鼠膝关节软骨线粒体自噬,并减少软骨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膝关节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素 膝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葛根素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横纹肌溶解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耿永芝 李国伟 +3 位作者 刘晓豆 韩磊 孙建利 檀立端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1期1602-1609,共8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是否可通过调节PTEN诱导激酶1/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INK1/parkin)信号通路影响横纹肌溶解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方法 将6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50%甘油10 mL/kg)、葛根素低... 目的 探讨葛根素是否可通过调节PTEN诱导激酶1/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INK1/parkin)信号通路影响横纹肌溶解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方法 将6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50%甘油10 mL/kg)、葛根素低剂量组(葛根素50 mg/kg)、葛根素中剂量组(葛根素100 mg/kg)、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200 mg/kg)、3-MA组(腹腔注射3-MA 15 mg/kg),每组10只。3-MA组灌胃葛根素200 mg/kg同时腹腔注射15 mg/kg自噬抑制剂3-MA,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在双侧后肢肌肉一次性注射50%甘油10 mL/kg,建立横纹肌溶解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血清生化分析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肌酐磷酸激酶(CK)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法测量大鼠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线粒体和自噬小体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组织LC3和线粒体的共定位信号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LC3 II/I、PINK1、parkin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CK、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肾脏组织可见明显肾小球、肾小管扩张,出现空泡化、间质水肿以及炎性细胞浸润,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MDA、ROS水平,LC3标记的自噬小体与COX4标记的线粒体共定位信号以及LC3 II/I、PINK1、parkin蛋白表达升高,SOD、GSH水平降低(均P<0.05),并可观察到大鼠肾脏明显的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脊紊乱、断裂或消失,伴有明显的空泡变性,并有少量自噬小体形成;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血清SCr、BUN、CK、TNF-α、IL-1β、IL-6水平,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MDA、ROS水平明显降低,SOD、GSH水平升高,LC3标记的自噬小体与COX4标记的线粒体共定位信号以及LC3 II/I、PINK1、parkin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均P<0.05),并且大鼠肾损伤和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自噬小体数量显著增加;与葛根素高剂量组相比,自噬抑制剂3-MA明显增加横纹肌溶解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加重大鼠肾损伤和线粒体损伤,减少自噬。结论 葛根素可通过PINK1/Parkin通路增强横纹肌溶解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进而减轻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葫芦巴碱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对OGD/R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黄琦 翟海程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716-721,共6页
目的:探究葫芦巴碱通过PTEN诱导性激酶蛋白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经下调Pink1或葫芦巴碱预处理后通过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 目的:探究葫芦巴碱通过PTEN诱导性激酶蛋白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经下调Pink1或葫芦巴碱预处理后通过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OGD/R组、葫芦巴碱组、pLKO空载体组(转染pLKO空载体)、pLKO-Pink1组(转染连接Pink1 shRNA干扰质粒的pLKO载体)、葫芦巴碱+pLKO-Pink1组。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率;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Calcein-AM法测定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数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Pink1、Parkin)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神经元凋亡率、MPTP开放程度增加,MMP下降,自噬小体数量及LC3-Ⅱ、Pink1、Parkin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OGD/R组相比,葫芦巴碱组神经元凋亡率、MPTP开放程度减少,MMP升高,自噬小体数量及LC3-Ⅱ、Pink1、Parkin蛋白表达增加(P<0.05),pLKO-Pink1组与葫芦巴碱组趋势相反;与葫芦巴碱组相比,葫芦巴碱+pLKO-Pink1组神经元凋亡率、MPTP开放程度增加,MMP下降,自噬小体数量及LC3-Ⅱ、Pink1、Parkin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葫芦巴碱可抑制OGD/R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上调线粒体自噬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碱 氧-糖剥夺/复氧损伤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祛痰活血方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诱导NASH大鼠肝细胞自噬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吉布和学莫 张玉蓉 +1 位作者 陈相霖 汪静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讨祛痰活血方通过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自噬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祛痰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其... 目的:探讨祛痰活血方通过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自噬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祛痰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大鼠予高脂饮食,造模8周。祛痰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称量并记录大鼠体质量及肝质量,测定肝功能及血脂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肝内脂质沉积情况,透射电镜下记录各组大鼠肝组织脂滴和自噬小体数量,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自噬蛋白PINK1、Parkin、SQSTM1表达以及PINK1/Park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行动迟缓;祛痰活血方治疗后大鼠一般情况好转,体重、肝重减轻。模型组大鼠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水平高于对照组,祛痰活血方治疗后大鼠ALT、AST、TG、TC下降。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未见明显自噬体,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大量脂滴,祛痰活血方治疗后大鼠肝组织自噬小体数量增加、脂滴数量减少且体积变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SQSTM1无阳性表达,PINK1、Parkin阳性表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INK1、Parkin无阳性表达,SQSTM1表达较高;与模型组相比,祛痰活血方治疗后,大鼠肝组织PINK1、Parkin阳性表达增加,SQSTM1表达降低。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自噬蛋白PINK1、Parkin、SQSTM1表达减低,祛痰活血方治疗后大鼠肝组织PINK1、Parkin、SQSTM1表达增加。结论:祛痰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自噬,减轻肝细胞炎症及肝组织脂质沉积,从而发挥治疗NAS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祛痰活血方 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活血荣络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颜思阳 杨仁义 +4 位作者 刘利娟 郭纯 尹倩 张宇星 周德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56-62,共7页
目的观察活血荣络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其干预CIRI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荣络方(HXRLF)组和自噬激活剂(RAP)组,采用线栓法建立CIRI大鼠... 目的观察活血荣络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其干预CIRI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荣络方(HXRLF)组和自噬激活剂(RAP)组,采用线栓法建立CIRI大鼠模型。HXRLF组于造模前36 h开始灌胃活血通络方药液11.7 g/kg,每24 h灌胃1次,共3次;RAP组于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5 mg/kg。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尼氏染色检测大鼠皮质区完整神经元数目,JC-1荧光探针检测皮质区线粒体膜电位(MMP),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皮质区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皮质区p62、LC3B、TOMM20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皮质区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皮质区完整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自噬小体数目增多,MMP降低;皮质区p62、LC3B蛋白表达升高,TOMM20蛋白表达降低,PINK1、Park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HXRLF组和RAP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皮质区完整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自噬小体数目增多,MMP升高;皮质区p62、TOMM20蛋白表达降低,LC3B蛋白表达升高,PINK1、Park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荣络方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上调线粒体自噬,减轻大鼠神经功能损害,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荣络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 自噬 大鼠
下载PDF
滋肾活血方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增加自噬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乐 伍大华 +2 位作者 曹思佳 任晨斌 刘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大鼠海马组织自噬标记蛋白LC3Ⅱ、Beclin1以及自噬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改良2-VO法建立VD大鼠模型,采用滋肾活血方进行干预,免疫组化法检测VD大鼠海马组织LC3Ⅱ...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大鼠海马组织自噬标记蛋白LC3Ⅱ、Beclin1以及自噬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改良2-VO法建立VD大鼠模型,采用滋肾活血方进行干预,免疫组化法检测VD大鼠海马组织LC3Ⅱ、Beclin1、PINK1以及Parkin蛋白的表达。结果滋肾活血方能显著提高VD大鼠海马组织自噬标记蛋白LC3Ⅱ、Beclin1以及自噬调控PINK1/Parkin信号分子的表达(P<0.01)。结论滋肾活血方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保护VD大鼠海马神经元,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滋肾活血方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自噬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研究细叶远志皂苷对AD模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陆晓华 金桂芳 +1 位作者 余河汉 杨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748-2754,共7页
目的: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EN中剂量+3-甲基腺嘌呤(3-MA)组[TEN 40 mg/(kg·d)+自噬抑制剂3-MA 30 mg/(kg·d)]和TE... 目的: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EN中剂量+3-甲基腺嘌呤(3-MA)组[TEN 40 mg/(kg·d)+自噬抑制剂3-MA 30 mg/(kg·d)]和TEN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d)],每组10只;另将10只同系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0.3%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给药1次,给药体积为0.01 mL/g,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检测神经元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阳性表达水平[以积分光密度(IOD)计],脑组织线粒体中LC3、泛素结合蛋白p62、Cathepsin D、Rab7、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的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mRNA的表达量和LC3、p62、PINK1、Park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元内LC3的IOD值和脑组织线粒体中LC3、p62、PINK1、Park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Cathepsin D、Rab7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TEN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元内LC3的IOD值(除TEN低、中剂量组外)和脑组织线粒体中LC3、Cathepsin D、Rab7、PINK1(除TEN低剂量组外)、Parkin(除TEN低剂量组外)mRNA的表达量以及LC3(除TEN中剂量组外)、PINK1(除TEN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外)、Parkin(除TEN低剂量组显著降低外)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p62 mRNA(除TEN低剂量组外)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TEN中剂量组比较,TEN中剂量+3-MA组小鼠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被显著抑制(P<0.05或P<0.01)。结论:TEN可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来诱导AD模型小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增强溶酶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远志皂苷 阿尔茨海默病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雁泽 熊文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94-1899,共6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是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室泵血功能受损引起的循环障碍症候群。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程的终末期阶段,具有发病率高、住院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各种常见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是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室泵血功能受损引起的循环障碍症候群。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程的终末期阶段,具有发病率高、住院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各种常见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心衰的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目前,我国35岁以上的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1.3%,较2000年增加了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研究MEHP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10
作者 宋贝贝 李玲 +4 位作者 德小明 李丽萍 黄金瑞 郭晓英 马慧颖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38-443,共6页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对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TM-3细胞分别暴露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0、0.25、0.5、1.0、1.25、1.5 mmol·L^(-1...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对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TM-3细胞分别暴露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0、0.25、0.5、1.0、1.25、1.5 mmol·L^(-1))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后续3-MA干预组染毒剂量;培养TM-3细胞,设置对照组、MEHP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μmol·L^(-1))和抑制剂组(MEHP中剂量+3-MA 1.0 mmol·L^(-1))。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水平;荧光探针JC-1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抗增殖蛋白2(PHB2)、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帕金森蛋白(Parkin)、P-Park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3-MA浓度为1.0 mmol·L^(-1)时,细胞存活率为(99.56±2.51)%(P>0.05),确定抑制剂组3-MA干预浓度为1.0 mmol·L^(-1)。与对照组相比,MEHP中剂量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各染毒组TM-3细胞ATP水平均下降(P均<0.05),中、高剂量组TM-3细胞MMP水平、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均<0.05),各染毒组PHB2、PINK1、P-Parkin蛋白表达均增高(P均<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TM-3细胞的ATP水平下降(P<0.05),中、高剂量组TM-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PHB2、PINK1、P-Park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上升(P均<0.05),Park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下降(P均<0.05);与中剂量组相比,抑制剂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高剂量组、抑制剂组细胞ATP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降低(P均<0.05),高剂量组TM-3细胞中PHB2、PINK1、P-Park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上升(P均<0.05),Park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下降(P<0.05);抑制剂组PHB2、PINK1、P-Park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中剂量组(P均<0.05),Parkin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 MEHP可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来诱导TM-3细胞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miR-23b和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金华 张叶青 +4 位作者 呼琴 张磊 陈诺 韩燕全 王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转染siRNA后分为模拟物空载对照组、miR-23b-5p模拟物组、抑制剂空载对照组、miR-23b-5p抑制剂组,观察miR-23b-5p对PINK1表达量的影响。再将NRK-52E细胞分组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Western blot法检测NRK-52E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Beclin-1、P62、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NRK-52E细胞中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α-SMA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PINK1的靶向关系。结果 UPLC指纹图谱法鉴定出清肾颗粒中11个活性成分。miR-23b-5p过表达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PINK1-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PINK1-mut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实验发现,TGF-β1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清肾颗粒组和miR-23b-mimic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高于TGF-β1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P<0.05)。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表现更优于miR-23b-mimic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NRK-52E细胞 清肾颗粒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左、右归丸干预PINK1/Parkin信号通路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自噬的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晛 任艳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大鼠骨髓组织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自噬的影响,以此探索左、右归丸防治PMOP的机制。方法:将100只2月龄未生育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大鼠骨髓组织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自噬的影响,以此探索左、右归丸防治PMOP的机制。方法:将100只2月龄未生育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和补佳乐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组均摘除双侧卵巢,连续给药12周后取材,检测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血清骨钙素(BGP)含量以及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LC3Ⅱ蛋白表达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MD、BV/TV、Tb.Th显著降低(P<0.01),Tb.Sp显著升高(P<0.01),血清BG P含量显著增加(P<0.01),PINK1、Parkin、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LC3Ⅱ/LC3Ⅰ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BMD、BV/TV、Tb.Th显著升高(P<0.05,P<0.01),Tb.Sp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BGP含量显著降低(P<0.01),PINK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左归丸组、右归丸组Parkin蛋白表达下调(P<0.01);各给药组LC3Ⅱ/LC3Ⅰ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左、右归丸提高BMD、降低血清BGP含量,可能与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有关,这可能是左、右归丸防治PMOP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左归丸 右归丸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丹黄散激活PINK 1/Parkin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13
作者 范燚 张春玲 +6 位作者 赵伟 陈露 邸铁涛 周世勇 魏良纲 张艳 董源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01-2106,共6页
目的基于PINK 1/Parkin信号通路探究丹黄散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高糖组、高糖+生长因子组、高糖+丹黄散组,每... 目的基于PINK 1/Parkin信号通路探究丹黄散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高糖组、高糖+生长因子组、高糖+丹黄散组,每组3例,干预48 h;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率;免疫荧光法测定抗凋亡蛋白Bcl-2、Beclin-1、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假定激酶(PINK 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 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在正常环境下及高糖处理后,丹黄散均可降低细胞的细胞转移率和侵袭率(P<0.05);荧光免疫法结果显示,在正常环境下及高糖处理后,丹黄散均可上调细胞中的Bcl-2、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正常环境下及高糖处理后,丹黄散均可下调Bax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升高细胞中的PINK 1、Parkin和LC 3-Ⅱ蛋白表达水平(P<0.05),且丹黄散效果均明显优于空白血清和生长因子(P<0.05)。结论丹黄散可通过激活PINK 1/Parkin通路,减缓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丹黄散促进线粒体自噬进而增强损伤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黄散 pink 1/parkin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自噬 糖尿病溃疡
下载PDF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力学失衡诱导终板软骨退变中的作用
14
作者 郑权 吴明凡 +2 位作者 邵松 孙良业 许俊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 检测脊柱失稳诱导终板软骨退变模型大鼠中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探讨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终板软骨以及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大鼠L2~L5棘上、棘间韧带,咬除L2~L5两侧关节突,构建大鼠脊柱失稳模型。18... 目的 检测脊柱失稳诱导终板软骨退变模型大鼠中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探讨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终板软骨以及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大鼠L2~L5棘上、棘间韧带,咬除L2~L5两侧关节突,构建大鼠脊柱失稳模型。1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退变组及羰基氰化物3-氯苯腙(CCCP)组,每组6只。正常组大鼠无特殊处理,退变组大鼠构建大鼠脊柱失稳模型,CCCP组大鼠在构建大鼠脊柱失稳模型后于椎间盘注射5μL CCCP (10μmol/L)。利用HE染色观察终板软骨及椎间盘形态变化,番红-固绿染色观察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变化。RT-PCR检测各组大鼠终板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COL-2A)、蛋白聚糖(ACAN)、PINK1、Parki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L-2A、ACAN、PINK1、Parkin及线粒体膜蛋白Tomm20、Timm2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退变组大鼠椎间盘髓核破坏明显,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减少;CCCP组大鼠椎间盘结构较完整,终板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较退变组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退变组大鼠终板软骨组织COL-2A、ACAN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K1和Parkin表达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膜蛋白Tomm20及Timm23表达增高(P<0.05);CCCP组大鼠终板软骨组织COL-2A、ACAN、PINKI及Parkin表达较退变组均明显上调(P<0.05),Tomm20及Timm23蛋白水平较退变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 大鼠脊柱失稳导致终板软骨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从而诱导终板软骨及椎间盘退变,激活线粒体自噬能够明显减轻终板软骨及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失稳 终板软骨 椎间盘退变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萝卜硫素通过抑制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减轻力竭运动诱导的骨骼肌损伤和疲劳 被引量:3
15
作者 国春鼎 杨军霞 李鹏程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8-1165,共8页
目的 评价萝卜硫素(SFN)对力竭运动所致小鼠骨骼肌损伤和疲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力竭运动组(EE)、SFN低剂量组(SFN-L,20 mg/kg/d)、SFN中剂量组(SFN-M,40mg/kg/d)和SFN高剂量组(SFN-H,60 mg/kg/... 目的 评价萝卜硫素(SFN)对力竭运动所致小鼠骨骼肌损伤和疲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力竭运动组(EE)、SFN低剂量组(SFN-L,20 mg/kg/d)、SFN中剂量组(SFN-M,40mg/kg/d)和SFN高剂量组(SFN-H,60 mg/kg/d),每组12只。共给药4周,然后进行力竭运动。测定各组小鼠肌酸激酶(CK)、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通过测定柠檬酸合成酶(CS)、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肝脏和股四头肌糖原含量来评估能量水平。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中与线粒体自噬相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EE组相比,SFN-L组、SFN-M组和SFN-H组的CK、LA、LDH和MDA水平显著降低,而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SFN明显减轻了EE小鼠的骨骼肌损伤并改善了线粒体形态。与EE组相比,SFN-L组、SFN-M组和SFN-H组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CS表达和SDH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EE组相比,SFN-L组、SFN-M组和SFN-H组小鼠股四头肌组织中PINK1、Parkin、Lc3-Ⅱ、p62和ubiquit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EE组相比,SFN-L组、SFN-M组和SFN-H组小鼠股四头肌组织中PINK1和Parkin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SFN通过抑制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来发挥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力竭运动 骨骼肌损伤 疲劳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吉布和学莫 张玉蓉 +1 位作者 吴霞 汪静 《生命的化学》 CAS 2022年第11期2046-2051,共6页
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线粒体自噬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受损线粒体中,PINK1与线粒体外膜复合物相互作用,以调控Parkin的易位和激活,二者共同作用,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由于PINK1和Parkin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高能耗组织中广泛表达... 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线粒体自噬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受损线粒体中,PINK1与线粒体外膜复合物相互作用,以调控Parkin的易位和激活,二者共同作用,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由于PINK1和Parkin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高能耗组织中广泛表达,而肝脏具有较高的线粒体自噬水平,因而PINK/1Parkin信号通路贯穿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从肝损伤到肝炎,再到肝纤维化,甚至肝癌。本综述就PINK1/Parkin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INK1/Parkin信号通路调节线粒体自噬治疗肝脏疾病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肝脏疾病
原文传递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眼科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安然 张文怡 +1 位作者 张国伟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清除受损和多余线粒体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线粒体自噬与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而PINK1/Parkin信号通路作为线粒体自噬的主要通路之一,在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清除受损和多余线粒体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线粒体自噬与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而PINK1/Parkin信号通路作为线粒体自噬的主要通路之一,在白内障、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多种眼科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靶向该通路的治疗手段也为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通路在眼科疾病中的相关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线粒体自噬在眼科相关疾病中的影响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疾病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探讨中药丹黄散对糖尿病溃疡的促愈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庚新 张春玲 +5 位作者 赵伟 陈露 邸铁涛 张云 王艳辉 刘海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370-4375,共6页
目的:以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为靶向,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促愈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db/db小鼠18只,同遗传背景的雄性SPF级db/m小鼠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生长因子组、... 目的:以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为靶向,探讨丹黄散对糖尿病溃疡创面的促愈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db/db小鼠18只,同遗传背景的雄性SPF级db/m小鼠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每组6只;6只db/m小鼠作为空白组。使用4%水合氯醛麻醉,用无菌打孔器在小鼠背部建立直径为0.8 cm的皮肤缺损,制备糖尿病溃疡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药物干预,对照组和丹黄散组分别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丹黄散外敷,每天换药1次,连续21 d。于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取创面组织分析。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病理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创面组织线粒体及自噬小体情况;Western-Blot检测创面组织LC3-Ⅰ和LC3-Ⅱ、PINK1、Parkin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第7天、第14天的小鼠创面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后发现,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的炎症反应较轻,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加,创面中细胞排列紧密,创面基质形成丰富胶原纤维,创面表皮组织恢复佳;第7天创面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空白组、生长因子组和丹黄散组创面组织中线粒体肿胀情况较模型组轻,可见自噬小体数量高于模型组;Western-Blot检测发现,空白组、生长因子组、丹黄散组小鼠创面组织LC3-Ⅱ/LC3-Ⅰ、PINK1、Parkin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丹黄散通过上调PINK1/Parkin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保护创面细胞线粒体正常结构和功能,促进血管新生和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效地促进糖尿病小鼠溃疡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 丹黄散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创面 护理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带状疱疹后遗痛大鼠脊髓背角PINK1/Parkin相关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佳玉 冯丹 +2 位作者 张书力 胡焓 李少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025-6029,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带状疱疹后遗痛(PHN)大鼠脊髓背角PINK1/Parkin信号通路及相关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LD,10 mg/kg)、中剂量组(MD,20 mg/kg)、高剂量组(HD,30 mg/kg),每组8只,除...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带状疱疹后遗痛(PHN)大鼠脊髓背角PINK1/Parkin信号通路及相关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LD,10 mg/kg)、中剂量组(MD,20 mg/kg)、高剂量组(HD,30 mg/kg),每组8只,除对照组,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树脂毒素(RTX)溶液构建PHN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按照各组给药剂量进行灌胃处理,持续灌胃2 w后,测定各组机械痛觉阈值(MWT)、热缩足潜伏期(TWL),采集大鼠脊髓背角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噬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脊髓背角自噬相关蛋白及PINK1/Park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WT值显著下降,TWL值、炎症因子、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PINK1、Park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神经元细胞核膜凸凹不平,细胞核固缩,溶酶体形态异常,线粒体肿胀、变形甚至裂解,有明显的自噬囊泡存在;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甘草酸苷各剂量组MWT值显著升高,TWL值、炎症因子、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核、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形态得到一定改善,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高剂量组效果较优。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缓解PHN大鼠脊髓背角相关神经细胞自噬情况,可能与抑制PINK1/Park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带状疱疹后遗痛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神经细胞自噬
下载PDF
苦参碱通过Pink1/Parkin途径抑制线粒体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敏 岳鹏莹 白宝平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通过Pink1/Parkin途径抑制线粒体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2,按照干预条件分成对照组、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剂3-MA抑制剂组及0.5、1.0 g/L苦参碱处理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苦参碱通过Pink1/Parkin途径抑制线粒体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2,按照干预条件分成对照组、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剂3-MA抑制剂组及0.5、1.0 g/L苦参碱处理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Pink1和Parkin以及凋亡信号蛋白Bcl-2、Bad、Bax、Caspase-3、Caspase-6和Caspase-9等表达,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试剂盒检测细胞侵袭能力、AV-PI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0.5和1.0 g/L苦参碱处理组Pink1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g/L处理组Pink1 mRNA含量低于0.5 g/L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和1.0 g/L苦参碱处理组Pink1 mRNA含量低于抑制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ink1 mRNA含量与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rkin和Bcl-2的表达趋势与Pink1相同,而凋亡相关因子Bad、Bax、Caspase-3、Caspase-6和Caspase-9等的表达与Pink1相反。CCK-8、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0.5和1.0 g/L苦参碱处理组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侵袭能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与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PI结果显示:0.5和1.0 g/L苦参碱处理组细胞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与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