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瑾 牛利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根据幽门螺...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为阳性组(134例,其中胃溃疡82例、十二指肠溃疡52例)与阴性组(66例,其中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INP低于阳性患者(P<0.05)。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PINP低于阳性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PGⅠ、GS高于胃溃疡患者(P<0.05),PINP低于胃溃疡患者(P<0.05),PGⅡ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GS、PINP、TNF-α水平存在一定影响,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GS、TNF-α水平明显升高,PINP水平下降,同时与溃疡部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老年 消化性溃疡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胃泌素 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地舒单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及对PINP、β-CTX的影响
2
作者 和秀丽 金兴林 +3 位作者 罗永贵 黄华 陆道敏 吴艳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7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地舒单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血清PINP、β-CTX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1年5月~2022年1月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给予地舒单抗60 mg治疗,同时给予维D钙咀嚼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骨密度、... 目的观察地舒单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血清PINP、β-CTX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1年5月~2022年1月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给予地舒单抗60 mg治疗,同时给予维D钙咀嚼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骨密度、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及对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以及ODI指数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I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舒单抗联合钙制剂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痛症状,提升骨密度,调节骨代谢生化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地舒单抗 pinp β-CTX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SUA、TLR-4、PINP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
3
作者 李强 李晓娟 《甘肃科技》 2023年第8期128-130,共3页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oll样受体-4(TLR-4)、血清尿酸(SUA)、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9例,将其纳入病例组;根据患者骨量分成骨量正常组(>-1SD)20例、骨量减少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oll样受体-4(TLR-4)、血清尿酸(SUA)、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9例,将其纳入病例组;根据患者骨量分成骨量正常组(>-1SD)20例、骨量减少组(>-2.5SD)25例、骨质疏松组(<2.5 SD)23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患者7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检测SUA、TLR-4、PINP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研究表明,病人的SUA和PINP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TLR-4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这些研究中还发现,在不同的研究组别,如骨量正常人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SUA、TLR-4和PINP的水平存在显著的变化,其中,骨质疏松组的SUA和PINP水平是最低的,而TLR-4的水平是最高的,骨钙素(N-OC)和I型胶原C端肽交联(CTX)的水平也都显著降低(P<0.05),而且这些变化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也显示出了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SUA和PINP的变化也显著,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经过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SUA、TLR-4和PINP)对他们的骨骼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建议定期监测这些指标,以避免发生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SUA TLR-4 pinp 骨代谢
下载PDF
中青年甲亢患者血清PINP、β-CTx与骨密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玮 徐将 +6 位作者 陈超 祝捷 王计艳 吴玉洁 董林 杨光伟 邢学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甲亢患者150例为甲亢组,6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者为... 目的:探讨中青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甲亢患者150例为甲亢组,6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者为对照组。使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DXA)分别测定受试者前臂(桡骨全部)、腰椎( L2~4)及股骨颈BMD;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PINP及β-CTx。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亢患者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 Ca)、磷( P)。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对伴有影响骨代谢疾病的中青年骨质疏松诊断定义,按BMD T值将甲亢组分为骨量正常组( ON组)、骨量减少组( OD组)及骨质疏松组( OP组),比较3组间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PINP、β-CTx、Ca显著升高( P<0.01),前臂、L2~4及股骨颈BMD均降低(P<0.05)。甲亢患者中,OP组与 ON 组比较, PINP、β-CTx、FT3、FT4明显升高,TSH明显降低( P<0.01), OP组与OD组比较, PINP、β-CTx、FT3及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而OD组与ON组比较, PINP、β-CTx、TS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相关分析显示,中青年甲亢患者PINP、β-CTx分别与FT3、FT4呈正相关( P<0.05),与TSH及前臂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青年甲亢患者骨转换加快,破骨细胞功能增强伴成骨细胞活性增加。 PINP及β-CTx联合BMD检测可更准确的反映中青年甲亢患者骨代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骨质疏松 骨密度 pinp β-CTx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CTP、PINP与血脂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甘卫冬 眭承志 +4 位作者 林振原 樊孝俊 陈舒强 苏春涛 陈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ICTP、PINP)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测定12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症组)和122例绝经后健康正常妇女(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CTP、PINP、TG、TC、LDL-C、HDLC等指标,并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ICTP、PINP)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测定12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症组)和122例绝经后健康正常妇女(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CTP、PINP、TG、TC、LDL-C、HDLC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相比较,骨质疏松症组TG、TC、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PINP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ICT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INP与TG、TC、LDL-C呈负相关,而与HDL-C呈正相关;ICTP与TG、TC、LDL-C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因子PINP水平下降、破骨因子ICTP水平升高与TG、TC、LDL-C升高及HDL-C降低密切相关,高脂血症引起的代谢紊乱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ICTP pinp 血脂
下载PDF
ON、PINP、OPG、IGF-1、TGF-β与股骨颈BMD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1 位作者 高远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0-884,912,共6页
目的研究骨粘连蛋白(ON)、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骨保护素(OP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BMD,采用美国Thermo... 目的研究骨粘连蛋白(ON)、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骨保护素(OP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BMD,采用美国Thermo公司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ON、PINP、OPG、IGF-1、TGF-β。将913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10岁为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与女性正常组血清ON、PINP、IGF-1、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而正常组血清OPG水平均明显低于骨质疏松组(P<0.05)。女性血清ON、PINP、IGF-1、TGF-β水平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P<0.05),OPG水平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男性血清ON、IGF-1、TGF-β水平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P<0.05),OPG水平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ON、PINP、IGF-1、TGF-β水平与股骨颈BMD正相关,血清OPG水平与股骨颈BMD负相关。ON、PINP、OPG、IGF-1、TGF-β在骨代谢过程中相互作用影响骨质量,与股骨颈BMD存在重要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粘连蛋白(ON) 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骨保护素(OPG)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股骨颈骨密度(BMD of the femoral neck)
下载PDF
淫羊藿不同提取物对去势大鼠PINP、NTx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宜伟 刘宗权 +1 位作者 宋敏 雷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4,188,共4页
目的通过PINP、NTx指标的变化研究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方法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淫羊藿不同提取物进行灌胃,检测PINP、NTx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的疗效。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E2、PINP... 目的通过PINP、NTx指标的变化研究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方法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淫羊藿不同提取物进行灌胃,检测PINP、NTx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的疗效。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E2、PINP含量明显降低(P<0.001),NTx水平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不同提取物各剂量组均可提高去势大鼠E2水平(P<0.05),提高PINP水平(P<0.05),降低NTx水平(P<0.05);淫羊藿水煎液各组PINP和NTx含量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淫羊藿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淫羊藿不同提取物均可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淫羊藿总黄酮 pinp NTX
下载PDF
PINP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邢学农 任安 +5 位作者 杨静 陈若平 叶山东 罗伟英 汤涛 程永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讨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较敏感生化指标。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46例骨质疏松性骨痛。34例非重力骨折及24例健康者血PINP水平和其它相关指标。结果 骨痛和骨折两组患者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INP与其它骨形成... 目的 探讨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较敏感生化指标。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46例骨质疏松性骨痛。34例非重力骨折及24例健康者血PINP水平和其它相关指标。结果 骨痛和骨折两组患者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INP与其它骨形成指标有较好相关性。结论 PINP由于在血循环中较稳定,可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p 骨质疏松性骨痛 非重力骨折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ICTP、PINP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欢 王波 +3 位作者 周惠琴 谢小芳 温会燕 朱雪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ICTP、PIN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骨显像将62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无骨转移组)28例和实验组(骨转移组)34例,采用Soloway分级标准,根据骨转移灶个数将实验组再分为A、B、C三个亚组。采用酶... 目的探讨血清ICTP、PIN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骨显像将62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无骨转移组)28例和实验组(骨转移组)34例,采用Soloway分级标准,根据骨转移灶个数将实验组再分为A、B、C三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蛋白水平。检测血清ICTP、PINP在A、B、C三个亚组的变化情况,分析ICTP、PINP与骨转移灶个数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ICTP、PINP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CTP、PINP在A、B、C三组总体有依次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CTP、PINP与骨转移灶数目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和0.47(P<0.05);血清ICTP与PINP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8(P<0.01)。结论血清ICTP、PINP可能为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P pinp 前列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放疗对血清PINP和β-CTX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朱礼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研究肺癌骨转移患者体内血清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放疗对血清PINP和β-CTX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就诊的36例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肺癌骨转移组(肺癌骨转移组),同时选取40例未发生转移患... 目的:研究肺癌骨转移患者体内血清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放疗对血清PINP和β-CTX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就诊的36例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肺癌骨转移组(肺癌骨转移组),同时选取40例未发生转移患者作为肺癌无骨转移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体内血清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另外检测肺癌骨转移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结果:肺癌骨转移组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无效者放疗前血清PINP水平(87.08±69.71)ng/m L高于放疗后(32.19±13.58)ng/m L,且有统计学差异(t=5.233,P<0.05),放疗前血清β-CTX水平(0.56±0.41)ng/m L略高于放疗后(0.41±0.13)ng/m L,无统计学差异(t=1.266,P>0.05)。放疗前血清PINP水平和血清β-CTX水平均明显高于放疗后,差异均有有统计学差异(t=6.029,P<0.05;t=4.609,P<0.05)。放疗前肺癌骨转移患者PINP水平(102.47±78.75)ng/m L,明显高于放疗后(43.29±18.28)ng/m L,且有统计学差异(t=7.023,P<0.05);放疗后肺癌骨转移患者β-CTX水平(0.52±0.34)ng/m L明显高于放疗后(0.34±0.18)ng/m L,具有统计学差异(t=4.601,P<0.05)。36例肺癌骨转移化疗患者中有11例NR,12例PR,13例CR,有效率为69.44%。结论:患者体内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肺癌骨转移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血清PINP和β-CTX有助于判断骨转移的病情进展,肺癌骨转移放疗效评估中这两者也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对延长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放疗 BALP CA125 NSE CEA CYFRA21-1 pinp β-CTX
下载PDF
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_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BM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金山 罗良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 目的:观察绝经前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25-OH-VitD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对67例绝经前期健康女性进行第(1~4)腰椎(L1-4)、左、右髋部(股骨近段+股骨颈)的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分为BMD正常组和BMD降低组。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分析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结果:①19例出现BMD降低(28.4%),两组间腰椎及左、右髋部BMD差异显著(P<0.01);②BMD减低组的PINP和ICTP[分别为(56.9±18.2)μg/L和(3.78±0.83)μg/L]高于BMD正常组[分别为(43.8±15.1)μg/L和(3.45±0.98)μg/L],其中PINP差异显著(P<0.05),25-OH-VitD3水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5.6±7.8)ng/ml和(27.4±9.2)ng/ml,P>0.05];③PINP与L1-4、左股骨近段、左股骨颈的BMD呈正相关(r=0.274~0.402,P<0.05),ICTP及25-OH-VitD3与BMD无明显相关性(r=-0.226~0.083,P>0.05),PINP与25-OH-VitD3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395,P<0.05)。结论:绝经前期妇女有骨转换增高趋势,BMD检查联合骨转换标志物测定有利于识别绝经前期高风险发生骨质疏松的妇女,以指导OP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期 骨密度 骨转换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 25-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骨转移性癌患者血清PINP、BAL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波 杨欢 +2 位作者 庞琴霞 邰国梅 张军宁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PINP、BALP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据骨显像和其他影像手段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无骨转移组(对照组)39例和骨转移组41例,采用 Soloway分级标准,将骨转移组患者再分为三个亚组进行研究.A 组:骨转移灶〈6个... 目的 探讨血清PINP、BALP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据骨显像和其他影像手段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无骨转移组(对照组)39例和骨转移组41例,采用 Soloway分级标准,将骨转移组患者再分为三个亚组进行研究.A 组:骨转移灶〈6个,20例;B组:骨转移灶6~20个,12例;C组:骨转移灶〉20个或超级显像,9例.所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数值.分析血清PINP、BALP水平在各级骨转移组间的变化情况,判断PINP、BALP与骨转移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骨转移癌患者血清PINP、BALP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血清BAL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有差异( P〈0.05).(2) A、B、C三组血清PINP水平依次递增,组与组之间比较有差异( P〈0.05);血清BALP水平在A、B、C三组总体有依次递增趋势,C组与A、B两组有差异 (P〈0.05).(3)PINP水平与骨转移灶数目有一定相关性( r=0.3662,P〈0.05).结论 血清PINP、 BALP水平的检测都能反映骨转移患者的病情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p BALP 骨转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清B-ALP、PTH、s-PINP和s-CTX表达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帅 张红新 古雪建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s-PINP)和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s-CTX)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76例老年OPF患者作为OPF组...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s-PINP)和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s-CTX)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76例老年OPF患者作为OPF组,同期收治80例未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O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腰椎(L2-4)、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B-ALP、PTH、s-PINP和s-CTX水平;分析B-ALP、PTH、s-PINP和s-CTX水平与BMD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ALP、PTH、s-PINP和s-CTX水平与发生OPF的关系。结果 OPF组腰椎(L2-4)、股骨颈、桡骨远端三个部位B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F组B-ALP、PTH、s-PINP、s-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F组腰椎(L2-4)、股骨颈、桡骨远端三个部位BMD水平与B-ALP、PTH、s-PINP和s-CT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B-ALP、PTH、s-PINP、s-CTX诊断OPF发生的AUC分别为0.663、0.625、0.729、0.690,四者联合诊断OPF发生的AUC为0.856,高于四者单独诊断AUC值。结论OPF患者血清B-ALP、PTH、s-PINP、s-CTX与BMD密切相关,且对评估OPF发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B-ALP PTH s-pinp s-CTX
下载PDF
补肾药膳对PMOP模型大鼠PINP指标及骨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静 张基洁 陈燕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药膳对PMOP模型大鼠PINP指标及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空白组、高剂组、低剂量组、骨疏康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进行卵巢摘除,适应性饲养15 d后,分... 目的:观察补肾药膳对PMOP模型大鼠PINP指标及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空白组、高剂组、低剂量组、骨疏康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进行卵巢摘除,适应性饲养15 d后,分组给药12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PINP浓度表达情况,HE染色制成切片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软件测骨皮质厚度、骨小梁数量及平均间隔宽度。结果:模型空白组大鼠血清PINP浓度低于正常组(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骨疏康组血清PINP浓度显著高于模型空白组(P<0.01),骨疏康组血清PINP浓度高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形态上,模型空白组显著差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0.01),低剂量组、骨疏康组大鼠骨组织形态结构优于模型空白组(P<0.05)。结论:补肾药膳方能够有效地提升PMOP模型大鼠骨形成标志物水平,改善骨组织形态结构,促进骨形成,降低骨转化率,减少骨吸收,增加骨量,缓解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药膳 绝经后骨质疏松 pinp 骨组织形态学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PINP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丽 谢菊英 +1 位作者 王珊玺 欧阳子腾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疏肝活血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的影响。方法将40例POM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药物组,每组各20例。电针组:取肾俞、脾俞穴、肝俞、膈俞、命门、关元、足三里、...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疏肝活血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的影响。方法将40例POM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药物组,每组各20例。电针组:取肾俞、脾俞穴、肝俞、膈俞、命门、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悬钟等穴位,1次/d,10次1疗程,共治疗12周。药物组:阿仑磷酸钠70 mg和维生素D3 2800 IU的复合片剂,1次/周。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6月、1年血清PIN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治疗后3月、6月、1年血清PIN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降低PMOP患者血清PINP水平,可能与提高胶原纤维的生成并降低其骨转换率来减慢骨质疏松的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骨质疏松 电针 pinp
下载PDF
骨质疏松患者血清BGP、PINP含量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16
作者 汤涛 程永福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本文报道了正常人和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BGP、PINP含量。正常人和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BGP含量(x±s,μg/L)分别为8.98±3.24(n=40)和18.92±12.10(n=51);血清PINP的含量(x±s,μg/L)分别为42.39±21.35(n=37)和52.72&... 本文报道了正常人和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BGP、PINP含量。正常人和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BGP含量(x±s,μg/L)分别为8.98±3.24(n=40)和18.92±12.10(n=51);血清PINP的含量(x±s,μg/L)分别为42.39±21.35(n=37)和52.72±21.17(n=56)。骨质疏松组的血清BGP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骨质疏松组的血清PINP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 频率分析显示,两个组的血清BGP的频率分布存在很大差异,正常人组呈正态分布,骨质疏松组的高值显著增多。两个组的血清PINP的频率分布重迭面高达80%。 骨质疏松组的血清BGP和PINP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频率分布 相关性 骨钙素 pinp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PINP,CTX,NTX与抗氧化应激酶在预测绝经期后女性髋部骨折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华贵 李远辉 +4 位作者 向阳 程燕子 黄建宏 陈浩 张应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0期1845-1847,共3页
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C端肽(CTX)、I型胶原N端肽(NTX)与抗氧化应激酶在预测绝经期后女性髋部骨折中的意义。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和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的绝经后老年女性髋部... 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C端肽(CTX)、I型胶原N端肽(NTX)与抗氧化应激酶在预测绝经期后女性髋部骨折中的意义。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和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的绝经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及体检人群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髋部骨折组(观察组,50例)及老年女性体检人群组(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血清PINP、CTX、NTX及SOD、CAT水平,分析PINP、CTX、NTX联合SOD、CAT预测髋部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SOD、CAT与PINP、CTX、NTX的相关性。观察组PINP(56.34±1.86)ng/L、CTX(0.47±0.15)μg/L、NTX(0.43±0.11)μg/L较对照组高,观察组SOD(39.54±1.87)U/ml、CAT(26.43±1.87)U/ml低于对照组(P均<0.05);骨代谢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酶联合预测髋部骨折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86.00%,准确度为88.00%;相关性分析显示SOD、CAT均与PINP、CTX、NTX呈高度负相关(|r|均≥0.8,P均<0.05)。骨代谢生化指标PINP,CTX,NTX与抗氧化应激酶可为绝经期后女性髋部骨折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pinp CTX NTX 抗氧化应激酶 绝经期 髋部骨折
下载PDF
不同督脉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对血清β-CTx、PINP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翱 刘明娟 +7 位作者 冯启廷 苏杨 余敏 李小林 邹瑜 王莹 杜曜宇 邓小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督脉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对血清PINP、β-CTx的影响。方法:76例随机分为4组,A组19例给予督脉隔药物灸,B组21例给予督脉艾箱灸,C组18例给予督脉温针灸,D组18例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4天,观察各组治疗前后Ⅰ型胶... 目的:观察不同督脉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对血清PINP、β-CTx的影响。方法:76例随机分为4组,A组19例给予督脉隔药物灸,B组21例给予督脉艾箱灸,C组18例给予督脉温针灸,D组18例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4天,观察各组治疗前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疼痛数字评分(NRS)、骨密度值(BMD)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后β-CTx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P<0.05),A、B组治疗后PINP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ODI指数及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各组治疗前后BM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督脉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其中以督脉隔药物灸和督脉艾箱灸疗效最为显著,可明显改善因骨量减少而导致的骨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能是通过抑制骨转换标志物β-CTx、PINP的表达,抑制骨吸收而促进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督脉灸 β-CTx pinp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中PINP和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曾高峰 宗少晖 +1 位作者 邹斌 李柯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8-1192,共5页
探讨黄精多糖(PS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中I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只,无菌... 探讨黄精多糖(PS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中I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取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只,无菌操作分离小鼠股骨和胫骨,注射器冲出骨髓制成细胞悬液,传代3次后分为6组用于实验。空白诱导组仅加入等量成骨诱导培养基;阳性对照诱导组加入等量成骨诱导培养基及雌二醇(10-8mol/L);各PSP诱导组:加成骨诱导培养基和各自浓度的PSP(200、300、400、500 mg/mL)。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在培养第7 d、第14 d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量细胞PINP和BMP-2的表达量。实验结果显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呈长梭形,有接触抑制现象,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细胞生长密集时可重叠生长。各不同浓度PSP诱导组均比非诱导组高表达PINP和BMP-2(P<0.01)。表明PSP呈剂量相关性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高浓度PSP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BMP-2和PIN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的测定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价值 被引量:56
20
作者 唐颂军 宋力轶 +1 位作者 朱文峰 郑良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测定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另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进...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测定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另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进行BMD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水平。对比3组受试者BMD、PINP和β-CTX水平的变化,并分析骨质疏松伴骨折组PINP、β-CTX和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BMD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PINP和β-CTX水平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PINP和β-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BMD与PINP、β-CTX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27,-0.593,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伴骨折患者的骨折发生与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的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骨转换标志物 pinp β-CT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