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4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GA纳米粒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1
作者 王晓芳 符乐 +3 位作者 张盼盼 张华莹 剧勍 王亚文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是由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构成的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作为新型载体和传递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药学等领域。PLGA具有抗原展示和抗原包裹的功能,能... 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是由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构成的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作为新型载体和传递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药学等领域。PLGA具有抗原展示和抗原包裹的功能,能保护包裹包括生物活性化合物(如蛋白质和多肽)、核酸及免疫调节分子在内的一系列物质,免受蛋白酶介导的黏膜表面降解,还能使药物或抗原缓慢释放,以减少免疫和用药次数,在肠道疾病治疗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还可将药物或抗原偶联到PLGA纳米粒表面起到抗原展示的作用,在疫苗研发和药物制备方面表现出优异特性。PLGA还可作为佐剂,增强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PLGA的表面修饰功能可用于药物的靶向递送,靶向递送治疗分子到身体的特定部位,既可减少不良副作用,同时还可提高局部原料药的浓度来提高药物疗效,是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PLGA纳米粒可单独或联合装载不同类型的药物,免疫原性小,且易于通过受控的化学合成进行调节,因此,PLGA作为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的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和药物传递平台,广泛用于疫苗制备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笔者重点综述了PLGA纳米粒的结构特征和制备方法,以及基于PLGA制备的纳米载体平台在疫苗研发和药物递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旨在为PLGA纳米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 抗原展示 纳米粒 生物医学
下载PDF
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的研究
2
作者 张飞跃 伍孟琛 +4 位作者 吴海燕 马光旭 吴飞 杜爱芳 杨怡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构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可行性,预测弓形虫TgMIC3蛋白的B、T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联合抗原表位SAG1((238-256))、GRA7((20-28))和AS15,构建出新型多表位肽,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三级结构和分子对接能力等特征... 构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可行性,预测弓形虫TgMIC3蛋白的B、T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联合抗原表位SAG1((238-256))、GRA7((20-28))和AS15,构建出新型多表位肽,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三级结构和分子对接能力等特征进行分析;原核表达并纯化多表位重组蛋白(multi-epitope protein, MEP),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纯化效果;搭建MEP-PLGA纳米递送体系,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表位肽为亲水性蛋白非过敏原,具有一定抗原性,抗原表位均呈现在蛋白表面,能与MHC分子H-2-Dd稳定结合;可在BL21(DE3)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中稳定表达,并能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构建的MEP-PLGA纳米递送体系包封为54.42%,纳米颗粒饱满,大小均一。成功设计并构建出弓形虫多表位PLGA纳米疫苗,为弓形虫新型纳米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多表位重组蛋白 plga纳米疫苗
下载PDF
外水相组成对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郑明秀 刘磊 梁荣财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960-966,共7页
目的 采用W/O/W和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考察在外部水相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甘露醇对所制备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采用W/O/W和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微球的表面形态、内部形态、... 目的 采用W/O/W和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考察在外部水相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甘露醇对所制备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采用W/O/W和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微球的表面形态、内部形态、粒径、载药量、体外累计释放行为、结构和晶型来评价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对两种制备方法所制得微球的影响。结果 采用W/O/W制备的微球增加外水相中氯化钠的浓度,微球载药量增加、粒径减小、突释量降低、微球表面及内部孔洞减少;增加外水相中甘露醇的浓度,微球载药量增加、粒径减小,突释量降低、微球表面孔洞减少,内部孔洞未减少;O/W法制备的微球增加水相中氯化钠和甘露醇的浓度,微球载药量增加、粒径减小、突释量降低、微球表面及内部孔洞减少。结论 通过增加外部水相中添加剂的浓度,有效改善了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的结构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 氯化钠 甘露醇 乳化溶剂挥发法
原文传递
SCAPs在两种不同排列方式PLGA电纺膜上分化的研究
4
作者 黄单单 李志明 +1 位作者 吴佳丽 林敏魁 《海峡科学》 2024年第2期89-93,161,共6页
将SCAPs与两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有序和随机排列的PLGA电纺膜共培养,通过CCK-8试验检测材料对SCAPs增殖的影响,并检测SCAPs在两种电纺膜上肌腱相关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成有序和随机排列的PLGA电纺膜,其纤维... 将SCAPs与两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有序和随机排列的PLGA电纺膜共培养,通过CCK-8试验检测材料对SCAPs增殖的影响,并检测SCAPs在两种电纺膜上肌腱相关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成有序和随机排列的PLGA电纺膜,其纤维直径及表面孔隙率无统计学差异;SCAPs在PLGA电纺膜上增殖良好,在有序排列和随机排列的电纺膜上,SIX1、SIX2、TNC和EYA2的表达水平相近,在有序排列的PLGA电纺膜上表达更高水平的SCX,而在随机排列的电纺膜上表达更高水平的Col-Ⅰ和Col-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静电纺丝膜 根尖乳头干细胞 有序排列 随机排列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20 (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
5
作者 Tao PAN Baifang GONG +2 位作者 Zhixia WANG Hanyu SUN Xuanle YIN 《Medicinal Plant》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Objectives]To prepare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20(S)-PPD-PLGA-NPs).[Methods]20(S)-PPD-PLGA-NP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was screened by Box-Behn... [Objectives]To prepare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20(S)-PPD-PLGA-NPs).[Methods]20(S)-PPD-PLGA-NP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was screened by Box-Behnken experiment with particle size and drug loading as the indicators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and the drug release in vitro was carried out.[Results]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particles was(119.60±2.29)nm and the polydispersity index was(0.12±0.02),the size was uniform.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drug loading of protopanaxadiol were(87.99±1.29)%and(14.86±0.2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20(S)-PPD-PLGA-NP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nd the 20(S)-PPD-PLGA-NPs had good stability,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20(S)-PPD-PLGA-NPs in vitro and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protopanaxadiol plga nanoparticles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下载PDF
荷电PLGA溶液稳定多股射流模式的破碎行为研究
6
作者 霍元平 李尤 +2 位作者 王贞涛 左子文 王军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1-410,共10页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摄像技术,通过精确记录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液静电雾化多股射流模式下射流破碎的显微形貌特征,研究了电导率、粘度、电场强度及无量纲体积流量对稳定多股射流破碎形态的...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摄像技术,通过精确记录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液静电雾化多股射流模式下射流破碎的显微形貌特征,研究了电导率、粘度、电场强度及无量纲体积流量对稳定多股射流破碎形态的影响及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聚合物溶液的电导率,发现了曲张模式、鞭状射流模式及分枝射流模式这3种破碎形态的稳定多股射流,而粘度主要影响射流液丝的破碎。随着电场强度的上升,稳定多股射流的射流倾斜角增大,射流单锥液面向喷嘴尖端收缩,且液面的轮廓形状为凹面,而射流的破碎模式保持稳定。此外,无量纲体积流量的增加会增强射流径向扰动,射流直径也随之增大,且在稳定极限流量内,射流破碎长度随无量纲体积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溶液 静电雾化 多股射流 破碎行为 显微高速摄像
原文传递
探讨低氧环境下SDF-1复合PLGA/胶原三维支架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姜杨 侯继野 +4 位作者 徐桂清 郭林娜 李永涛 沈雷 姚立杰 《系统医学》 2023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间充质干细胞在SDF-1复合PLGA/胶原三维支架上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为治疗肌腱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实施,购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氧...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间充质干细胞在SDF-1复合PLGA/胶原三维支架上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为治疗肌腱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实施,购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氧对照组,低氧P/C支架组,低氧S-P/C支架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进行5次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每组各进行3次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在第7天各组细胞培养活性显示,低氧对照组吸光度值(1.26±0.10)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7±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4,P=0.027)。低于低氧P/C支架组吸光度值(1.50±0.15)高于低氧对照组的(1.26±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9,P=0.020)。低氧S-P/C支架组吸光度值(1.71±0.13)高于低氧P/C支架组的(1.5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38)。各组细胞迁移数量,低氧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为(35.2±5.4)×10^(3)个相对正常对照组的(21.6±3.5)×10^(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1,P=0.022)。低氧P/C支架组细胞迁移数量为(47.8±4.9)×10^(3)个高于低氧对照组的(35.2±5.4)×10^(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3,P=0.040)。低氧S-P/C支架组细胞迁移数量为(56.6±2.3)×10^(3)个高于低氧P/C支架组的(47.8±4.9)×10^(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P=0.048)。结论在低氧环境下,SDF-1复合PLGA/胶原三维支架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间充质干细胞 SDF-1 plga 胶原 支架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在荷瘤小鼠中靶向性研究
8
作者 王雪莹 张翔珂 +4 位作者 陈铭 董雨萌 张新宇 苏慧 阎雪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26-30,共5页
目的 采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移植裸鼠,研究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以FITC为荧光探针,采用HPLC定量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监测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建立... 目的 采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移植裸鼠,研究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以FITC为荧光探针,采用HPLC定量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监测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建立了简单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来定量分析荷瘤小鼠心、肝、脾、肺、肾、肿瘤组织以及血浆中的染料木素(GEN)浓度,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钻石C18,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V/V),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荷瘤裸鼠的体内分布研究结果表明,GEN胶束在肿瘤部位的相对摄取率(RUE)可达到2.04,峰浓度比值(Ce)也高达1.68,明显高于其他器官(P<0.05),与乳剂相比能够明显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小动物成像结果表明,尾静脉注射给药后4 h时GEN胶束在肿瘤部位聚集最多,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结论 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能够在肝肿瘤部位富集,可明显提高给药系统的肿瘤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MePEG-plga共聚物胶束 肿瘤靶向 组织分布 荷瘤小鼠
原文传递
PLGA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优化
9
作者 董亚尊 柳凯月 +2 位作者 陈晶 吴双双 马金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3-78,134,共7页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较强的成膜成囊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载体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为了获得理想的微球载体,对PLGA纳米微球制备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微球制备采用双溶剂乳化法...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较强的成膜成囊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载体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为了获得理想的微球载体,对PLGA纳米微球制备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微球制备采用双溶剂乳化法,通过改变纳米微球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乳化剂浓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等变量,对制备的纳米微球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DI)和zeta电位进行表征,从而确定了纳米微球制备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使用2%的乳化剂浓度,以60 W的超声功率进行4 min的超声,可以获得大小均一且形态良好的纳米微球,为纳米微球作为药物载体治疗各疾病的后续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药物载体 平均粒径 PDI ZETA电位
下载PDF
姜黄素肺靶向PLGA微球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10
作者 龙伟 李明钰 +2 位作者 王威 王振涛 韦啟球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8期38-40,共3页
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PLGA微球,以载药量为响应指标,以乳化时间、姜黄素浓度、PLGA质量分数为变量,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微球最优处方为:乳化时间64 s,姜黄素浓度为0.52%,PLGA质量分数为1.91%,该工艺条件下... 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PLGA微球,以载药量为响应指标,以乳化时间、姜黄素浓度、PLGA质量分数为变量,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微球最优处方为:乳化时间64 s,姜黄素浓度为0.52%,PLGA质量分数为1.91%,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球平均载药量为7.85%,与预测值相比,偏差为1.5%;微球平均粒径为10.25μm,具有被动肺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微球 星点设计 plga 肺靶向
下载PDF
体内外环境对PLGA微球形态的影响
11
作者 郎丰亭 钟睦琪 +2 位作者 李康 孙泽鑫 郝智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为了解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在体内外环境中形态的差异,进一步解析PLGA微球体内外环境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乳化法制备PLGA微球,荧光标记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 为了解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在体内外环境中形态的差异,进一步解析PLGA微球体内外环境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乳化法制备PLGA微球,荧光标记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别观察PLGA微球在不同介质、体外细胞环境和小鼠体内环境中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制备的PLGA微球为透明且表面光滑的球形,在水、PBS和血清中保持球形,膨胀率分别为23.7%、13.1%和0.5%;在0、24、48和72 h时,PLGA微球在血清中泄露分别是PBS中的6.54倍、8.66倍、4.67倍和3.61倍;PLGA微球在体外细胞环境中为半透明球形;PLGA微球在小鼠体内环境条件下前2天保持球形,第3天PLGA微球的形态发生变化。PLGA微球表面和内部结构在体外和体内环境中的差异表明PLGA微球中的药物在体外和体内环境中释放也存在差异。本试验发现体外和体内环境条件下PLGA微球形态会发生变化,可作为合理设计静脉注射用PLGA微球的参考,为进一步改善PLGA微球中药物释放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微球 形态变化 体内外环境
下载PDF
包载替莫唑胺和索拉非尼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
12
作者 成倩 王振杰 +2 位作者 牟青春 周迩 张羽飞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制备替莫唑胺和索拉非尼PLGA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貌、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进行考察,探讨其是否可用于抗脑胶质瘤的体内体外研究。方法纳米沉淀法制备替莫唑胺索拉和索拉非尼PLGA纳米粒,测定粒径、电位、形貌、包封率和载药量以及稳... 目的制备替莫唑胺和索拉非尼PLGA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貌、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进行考察,探讨其是否可用于抗脑胶质瘤的体内体外研究。方法纳米沉淀法制备替莫唑胺索拉和索拉非尼PLGA纳米粒,测定粒径、电位、形貌、包封率和载药量以及稳定性。结果所得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06.71±0.21)nm、多分散系数为(0.24±0.05),电位(-27.30±1.20)mV,纳米粒呈规则的球状均匀分布,大小均一,表面光滑;PLGA纳米粒中替莫唑胺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75.89±3.12)%、(3.61±0.78)%;索拉非尼的包封率及载药率分别为(48.61±1.20)%、(1.50±0.98)%。结论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的PLGA纳米粒,呈球形形貌、粒径分布均匀、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抗脑胶质瘤的体内体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索拉非尼 plga 纳米粒 胶质瘤
下载PDF
pH敏感载白藜芦醇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13
作者 郑迷雪 颜星星 +2 位作者 吴仁杰 范婷 姚文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不仅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镇痛、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3],还可以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4-5]。尽管RES极具开发价值,但RES半衰期短、体内清除速率高、作用时间短...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不仅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镇痛、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3],还可以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4-5]。尽管RES极具开发价值,但RES半衰期短、体内清除速率高、作用时间短、无特异性分布等缺陷限制了它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6-7]。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聚乳酸-聚丙交酯和聚(乙醇酸)/聚乙交酯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是已被批准的可安全使用的药用高分子材料[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plga纳米粒 PH敏感 体外评价 复乳溶剂蒸发法
下载PDF
双相PLGA支架结合BMSCs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余敏 丑克 李雨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双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支架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的40个膝关节股骨滑车部位戳孔,造成直径... 目的研究双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支架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的40个膝关节股骨滑车部位戳孔,造成直径5 mm深4~5 mm的骨软骨缺损,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每组各20个膝关节。实验组植入PLGA支架与BMSCs的复合物;空白组采取自发修复,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6周、12周分批处死,比较两组改良Cook评分和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修复组织(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评分;比较实验组修复12周后的膝关节标本和正常关节标本的生物力学参数。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和空白组的改良Cook评分为8.1±0.4 vs.4.3±0.9,ICRS评分为12.4±0.9 vs.0.8±0.2;术后12周,实验组和空白组的改良Cook评分为9.2±0.3 vs.5.2±1.2,ICRS评分为17.2±0.3 vs.3.7±0.5。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实验组修复12周后的膝关节标本和正常关节标本的生物力学比较,蠕变时间为(2314±592)s vs.(2763±649)s,应力松弛时间为(1936±334)s vs.(2142±402)s,杨氏模量为(0.32±0.13)MPa vs.(0.36±0.22)M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PLGA支架结合BMSCs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效果理想,修复后各项生物学特性接近正常关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双相支架 骨软骨缺损
下载PDF
载二甲双胍PLGA/HA支架复合BMSCs植入对兔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观察
15
作者 韩俊柱 王旭东 +1 位作者 安笑言 夏启鑫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6-10,共5页
目的 观察载二甲双胍(Met)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羟基磷灰石(HA)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植入对兔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自新西兰兔双侧股骨中段获取BMSCs培养传代,分别以0、0.1、1、10 mmol/L的Met处理BMSCs,检测B... 目的 观察载二甲双胍(Met)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羟基磷灰石(HA)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植入对兔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自新西兰兔双侧股骨中段获取BMSCs培养传代,分别以0、0.1、1、10 mmol/L的Met处理BMSCs,检测BMSCs活力及成骨分化能力,筛选Met适宜作用浓度。采用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PLGA/HA支架和PLGA/HA/Met支架,将BMSCs分别与2种支架复合,Hochest染色观察BMSCs的黏附增殖情况。将16只新西兰兔采用钻孔法构建兔股骨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Blank组、PLGA/HA组、PLGA/HA/BMSCs组、PLGA/HA/Met/BMSCs组,每组4只;Blank组不做任何处理,PLGA/HA组植入PLGA/HA支架,PLGA/HA/BMSCs组植入复合1×10^(6)个BMSCs的PLGA/HA支架,PLGA/HA/Met/BMSCs组植入复合1×10^(6)个BMSCs载Met的PLGA/HA支架。支架植入术后4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支架植入术后8周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组织切片骨化程度,采用RT-PCR法检测缺损处骨组织中的CollagenⅠ、RUNX-2 mRNA。结果 Met可激活BMSCs并促进其成骨分化,浓度为1 mmol/L时,其促进成骨分化作用最佳。BMSCs可与PLGA/HA支架及PLGA/HA/Met支架黏附并在其内增殖。支架植入术后4周,Blank组、PLGA/HA组、PLGA/HA/BMSCs组、PLGA/HA/Met/BMSCs组血清骨钙素水平依次增高(P均<0.05);支架植入术后8周,四组股骨缺损处骨痂渐明显且骨缺损渐缩小,碱性磷酸酶染色蓝色面积依次增加且渐深,股骨缺损处CollagenⅠ、RUNX-2 mRNA表达水平依次增高(P均<0.05)。结论 Met可激活BMSCs并促进其成骨分化,PLGA/HA支架可作为Met的载体和缓释体,将Met和BMSCs装载于PLGA/HA支架构建PLGA/HA/Met/BMSCs支架可更好地促进兔股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 羟基磷灰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人工骨 骨缺损
下载PDF
蚕丝-PLGA复合工程支架在大鼠肌腱损伤中的修复作用
16
作者 梁永超 刘伟亮 +2 位作者 王春龙 冯海莲 王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蚕丝-PLGA复合材料制备的工程支架用于大鼠肌腱损伤中的修复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两组均行肌腱损伤手术造模。造模后,实验组在跟腱离断后将蚕丝-PLGA支架植入大鼠肌肉,然后采用缝... 目的:探讨蚕丝-PLGA复合材料制备的工程支架用于大鼠肌腱损伤中的修复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两组均行肌腱损伤手术造模。造模后,实验组在跟腱离断后将蚕丝-PLGA支架植入大鼠肌肉,然后采用缝合线缝合皮肤;对照组在跟腱离断后,仅用缝合线进行皮肤切口的缝合。分别于术后1、2、3、4周进行取材,对各组大鼠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蛋白Ⅲ的表达,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造模后1 d,两组小鼠均恢复自主进食,能够正常走动跳跃,行为未受影响,但均存在不同程度摄食减少,所有大鼠术后均未见红肿感染。HE染色组织学评价显示,实验组术后3周及4周肌腱胶原纤维排列整齐且致密,并且胶原蛋白Ⅲ表达较高,而对照组肌腱胶原纤维排列无规则,且比较松散。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2、3、4周胶原蛋白Ⅲ表达均增高(P<0.05),肌腱最大拉力载荷均增大(P<0.05)。结论:蚕丝-PLGA复合工程支架对肌腱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胶原蛋白Ⅲ的表达,增强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蚕丝-plga复合支架 修复 生物力学特性
下载PDF
人牙髓细胞与PLGA微球材料复合构建后的形态学观察
17
作者 王冠华 邹慧儒 +3 位作者 连小丽 代晓华 颜艳 张林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1988-1990,198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人牙髓细胞(HDPCs)在可注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支架上的黏附生长,通过形态学观察进一步探讨PLGA微球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用于牙髓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取第4代HDPCs以3种不同浓度(2×10^(5)细胞/ml、...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人牙髓细胞(HDPCs)在可注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支架上的黏附生长,通过形态学观察进一步探讨PLGA微球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用于牙髓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取第4代HDPCs以3种不同浓度(2×10^(5)细胞/ml、1×10^(5)细胞/ml、5×10^(4)细胞/ml)接种于PLGA微球,在不同的时间点应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与材料复合生长的情况,体外培养8周后,终止培养,常规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学切片,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Ⅰ型胶原(COLⅠ)三种蛋白表达情况,并对阳性率进行统计。同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通过显微镜特异性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状况,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的生长状况整体较为良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牙髓组织与HDPCs-微球复合体三种蛋白表达均为阳性,将细胞最高浓度组三种蛋白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培养8周之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微球之间的融合度较高,但微球局部有凹陷。通过形态学观察细胞与PLGA微球材料复合生长良好,结合前期定量检测结果显示PLGA微球有利于牙髓细胞黏附生长。结论:支架材料PLGA微球能够应用在组织工程化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构建,但下一步需要对微球材料进行改性,希望能够更加全面的将其应用于组织工程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构建之中,这也在临床中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髓细胞 plga微球材料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牙本质涎磷蛋白 牙本质基质蛋白 Ⅰ型胶原
下载PDF
NMR relaxation and diffusion studies to probe the motional dynamics of risperidone within PLGA microsphere
18
作者 Deepak Kumar Samanwita Pal 《Magnetic Resonance Letters》 2023年第2期197-205,I0005,共10页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otional dynamics of risperidone within polylactic co-glycolic acid(PLGA)microsphere by employing solution state'H and 19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measurements.Risp...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otional dynamics of risperidone within polylactic co-glycolic acid(PLGA)microsphere by employing solution state'H and 19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measurements.Risperidone,a second-generation fluorinated antipsychotic drug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s commercially marketed as PLGA microsphere formulation resulting in prolonged release of the drug in solution.Although the current trend in the pharmaceutical market is to develop drug formulation with long-acting release(LAR)products,complet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uch formulations are scarce.Especially the effects of microsphere encapsulation on the motional properties and diffusion behavior of the drugs are not discussed adequately in any of the earlier reports.We therefore,have employed NMR relaxation and diffusion measurements to decipher the interaction of PLGA cavity water with risperidone.A detailed analysis of NMR relaxation rates confirmed the event of encapsul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local motion in the non-fluorinated end of risperidone.Further,the relaxation data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alteration in 19F chemical shift anisotropy(CSA)and CSA/dipole-dipole(DD)cross-correlated relaxation mechanism and decreased effect of solvent relaxation pointing out reduced water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microsphere cavity.'H and 19F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risperidone led to the information about hydrodynamic radius of risperidone in free and encapsulated states.Measurement of hydrodynamic radius supported the presence of limited water in PLGA cavity allowing higher translational mobility of risperidone after the encaps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lactic co-glycolic acid(plga)microsphere Motional dynamics 1H and 19F NMR DIFFUSION Hydrodynamic radius Cross-correlated relaxation
下载PDF
SPG膜乳化法制备PEG-PLGA微球和PLGA微球载药释药特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晨 罗宇燕 +2 位作者 郭喆霏 罗永梅 张永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采用SPG膜乳化法,研究制备载蛋白药物的PEG-PLGA微球的新工艺,并比较PEG-PLGA微球和PLGA微球的载药释药特性的差异。方法以多种PEG-PLGA为载体材料,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缓释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体... 目的采用SPG膜乳化法,研究制备载蛋白药物的PEG-PLGA微球的新工艺,并比较PEG-PLGA微球和PLGA微球的载药释药特性的差异。方法以多种PEG-PLGA为载体材料,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缓释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粒径等为指标,优化载体材料种类、司盘80用量等参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探讨PEG-PLGA微球和PLGA微球的载药释药差异的机制。结果优化的PEG-PLGA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一,平均粒径(42.89±0.21)μm,包封率和突释率分别为91.40%、16.23%,40 d累积释放率超过90%。结论 PEGPLGA缓释微球能有效提高载药量、包封率,降低突释率,释药匀速且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lga plga SPG膜乳化法 缓释微球
下载PDF
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虎 路来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6期426-429,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雌性成年种禽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LGA膜组,C组为壳聚糖/PLGA乳化膜组。将左足三、四趾趾浅屈肌腱切除,横断趾深屈肌腱,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B... 目的研究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雌性成年种禽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LGA膜组,C组为壳聚糖/PLGA乳化膜组。将左足三、四趾趾浅屈肌腱切除,横断趾深屈肌腱,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B、C两组分别局部包裹PLGA膜及壳聚糖/PLGA乳化膜。术后2、4、6周取材,分别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3组肌腱愈合进程无明显差异,B组局部白细胞浸润较其他两组明显。两实验组缝合处粘连评分及将肌腱牵出鞘管所需最大力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PLGA膜及壳聚糖/PLGA乳化膜均能减轻肌腱术后粘连,前者局部炎症反应较明显,而后者无明显炎症反应发生,因而壳聚糖/PLGA乳化膜是一种较理想的预防肌腱粘连的可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壳聚糖/plga乳化膜 肌腱 粘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