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在纳米Pt/C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翠莲 魏小兰 沈培康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交替微波法制备纳米PVC催化剂,研究和比较葡萄糖在光亮Pt和纳米Pt/C电极上的氧化行为.实验表明,Pt纳米化后,电极反应过电位降低,动力学速率相应提高,从而使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其催化活性和抗毒化能力大于光亮Pt的可能原因即在Pt纳米... 用交替微波法制备纳米PVC催化剂,研究和比较葡萄糖在光亮Pt和纳米Pt/C电极上的氧化行为.实验表明,Pt纳米化后,电极反应过电位降低,动力学速率相应提高,从而使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其催化活性和抗毒化能力大于光亮Pt的可能原因即在Pt纳米化后,大幅度提高了表面积,结果不仅增加其电极活性,而且含氧物也容易接近受毒化的反应点,从而较易氧化毒化物而使电极再次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葡萄糖 电催化 pt/c电极 纳米材料
下载PDF
PMo_(12)修饰Pt/C电极对甲醇的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芳 于海峰 +3 位作者 魏杰 申雪花 陈明鸽 洪远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3-475,共3页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活性,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Mo12修饰Pt/C电极,并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比较研究了PMo12修饰Pt/C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甲醇在PMo12修饰Pt/C电极上的氧化速...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活性,通过浸渍法制备了PMo12修饰Pt/C电极,并采用粉末微电极技术比较研究了PMo12修饰Pt/C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甲醇在PMo12修饰Pt/C电极上的氧化速度能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氧化 电催化 PMo12修饰 pt/c电极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t/C阴极氧还原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赏 周芬 +1 位作者 陈磊 潘牧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迫切要求降低其Pt载量.本文通过Pt/C氧还原电极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研究了Pt/C电极中的氧分布、生成电流以及满足实际应用的最小Pt载量.结果表明,燃料电池Pt/C电极,阴极产生严重浓差极化的催化层厚度为4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迫切要求降低其Pt载量.本文通过Pt/C氧还原电极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研究了Pt/C电极中的氧分布、生成电流以及满足实际应用的最小Pt载量.结果表明,燃料电池Pt/C电极,阴极产生严重浓差极化的催化层厚度为40μm;功率密度达到1.4 W·cm^(-2)(2.1 A·cm^(-2)@0.67 V)的电池性能需要3μm左右的Pt/C阴极催化层,阴极Pt载量为0.122 mg·cm^(-2),即可使膜电极的阴极铂用量低于0.087 g·k W-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电极 氧还原 传质 pt载量 燃料电池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高效Pt/C催化电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滨 张永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2期711-715,共5页
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Pt/C催化电极(Pt层厚度为50nm),电极耗铂量降低至0.10mg/cm2,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碳质载体上不同沉积条件制备的Pt/C催化电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Pt膜为fcc结构,采用高束电压高束电流情况下... 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Pt/C催化电极(Pt层厚度为50nm),电极耗铂量降低至0.10mg/cm2,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碳质载体上不同沉积条件制备的Pt/C催化电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Pt膜为fcc结构,采用高束电压高束电流情况下沉积的铂电极电化学性能有显著提高.电极连续运转1000小时后催化活性未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离子束溅射P pt/c催化电极 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钛板为负极载体的酸性二次电池性能研究
5
作者 吕珂臻 周德璧 +1 位作者 孙亮 卿小霞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8期124-126,共3页
在国内首次自组装了以Pt/C气体扩散电极为正极,Ti板为负极材料的新型酸性锌空气电池,进行了新电池性能测试。结果如下,实验以电流密度为20mA/cm2来恒流充放电,首次放电压平台在0.92V,充电平台在2.65V左右,充电电压在不断上升,可能是由... 在国内首次自组装了以Pt/C气体扩散电极为正极,Ti板为负极材料的新型酸性锌空气电池,进行了新电池性能测试。结果如下,实验以电流密度为20mA/cm2来恒流充放电,首次放电压平台在0.92V,充电平台在2.65V左右,充电电压在不断上升,可能是由于氧气析出后破环了Pt/C电极结构引起;在新型锌空电池的锌负极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在整个电池性能改变时,锌负极的沉积与溶出所需电压基本维持稳定状态,实验进行了七个循环,显示出酸性锌空气电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式 酸性锌空电池 钛板 pt/c气体扩散电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