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器质谱测量海水中^(239)Pu
1
作者 邬蒙蒙 尹云云 +3 位作者 郭庐阵 吕天林 汪传高 庞洪超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加速器质谱(AMS)系统对海水中^(239)Pu进行测量,用阴离子树脂对样品中^(239)Pu进行了分离纯化、氢氧化铁共沉淀法制备测量使用靶样品。制备一组自来水样品作为空白样品得到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9 fg(... 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加速器质谱(AMS)系统对海水中^(239)Pu进行测量,用阴离子树脂对样品中^(239)Pu进行了分离纯化、氢氧化铁共沉淀法制备测量使用靶样品。制备一组自来水样品作为空白样品得到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9 fg(2.0μBq),对实际海水样品中^(239)Pu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并对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海水 放射性测量 ^(239)pu
下载PDF
基于PU学习的科技领域文献集自动降噪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果 杨泽雨 +1 位作者 陈晶 邵雨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424,共11页
在开展领域文献分析时,通过惯用方式构造的文献集普遍存在相当比例的非领域相关文献,降低了最终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降噪以剔除杂质。如何实现在无人工标注的前提下开展文献集的自动降噪,是保障降噪方案的领域泛化性、实... 在开展领域文献分析时,通过惯用方式构造的文献集普遍存在相当比例的非领域相关文献,降低了最终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降噪以剔除杂质。如何实现在无人工标注的前提下开展文献集的自动降噪,是保障降噪方案的领域泛化性、实践应用可行性的必要前提。本文在充分利用原始文献集自身特征的前提下,将领域文献集降噪任务转化为一个在自动构造正负样本集基础上的分类问题;其思路是利用文献集当中自然存在且易识别的一批绝对正样本集,开展PU(positive-unlabeled)分类学习,定位出一批可靠负样本集,以训练最终分类器。本文以人工智能、经济学和免疫学领域MAG(Microsoft Academic Graph)期刊文献集为例,开展了对比实验,比较了降噪方案中选择不同语义表示方法对最终降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构造了一个基准比较值,引入归一化折扣累积收益这一评价指标,从降噪收益、最终结果可用性以及文献降噪在科技领域情报分析多种任务场景下的有效性3个方面证明了本文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分析 领域文献集 文献计量 数据集降噪 pu学习
下载PDF
中国典型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与迁移模型
3
作者 黄亚楠 刘志勇 管永精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2-912,共11页
根据中国45根土壤柱样、35根湖泊柱样和32根海洋柱样数据,发现土壤、湖泊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一类典型的^(239+240)Pu无峰分布的现象,并讨论了^(239+240)Pu无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 根据中国45根土壤柱样、35根湖泊柱样和32根海洋柱样数据,发现土壤、湖泊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一类典型的^(239+240)Pu无峰分布的现象,并讨论了^(239+240)Pu无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增,第二种是^(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减;利用对流扩散方程(CDE)模型模拟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迁移行为时,表观对流速率与^(239+240)Pu最大值深度呈现正相关关系(n=45,R^(2)=0.847).湖泊和海洋沉积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仅有一种类型:^(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减.同时,湖泊柱样沉积速率(n=35,R^(2)=0.921)或海洋柱样中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n=32,R^(2)=0.949)与^(239+240)Pu最大值深度也呈现正相关关系.无峰分布柱样中^(239+240)Pu可交换态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vmax)在数值上与沉积速率(v)相当,并且最大表观对流速率不影响^(239+240)Pu在柱样中的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无峰分布 对流扩散方程(CDE) 柱样 中国
下载PDF
一株降解烟碱菌株Pu17的鉴定及其降解特性分析
4
作者 李佳颖 郭文龙 +8 位作者 邓征宇 丁建冰 刘峰 李小慧 袁芳 黄应群 李昂 张舒昊 金丰良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0-281,共12页
烟碱含量的高低是烟草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降低这些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是一个现实问题。微生物降解烟碱具有成本低和生态相容性好优点,但是目前烟碱降解菌应用于烟草生产中报道很少。基于此,本研究从湖南烟草种植地分离纯化一株菌... 烟碱含量的高低是烟草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降低这些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是一个现实问题。微生物降解烟碱具有成本低和生态相容性好优点,但是目前烟碱降解菌应用于烟草生产中报道很少。基于此,本研究从湖南烟草种植地分离纯化一株菌,形态学结合扫描电镜表明该菌为杆状细菌,16S rRNA测序为产脲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ureafaciens,命名为Pu17。酶活测定表明Pu17产蛋白酶,不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ELISA分析了Pu17的降解特性,Pu17适宜生长烟碱浓度为2.0 g/L,适宜生长温度为30℃,适宜生长pH为6;利用Slogistic模型对Pu17在烟碱浓度为2 g/L的纯烟碱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中的生长分析,0.1%、1.0%和2.0%接种量对应的生长延滞期分别为27.91 h、12.16 h和11.68 h,在烟碱浓度为2.0 g/L的LB中1.0%和2.0%接种量对应的生长延滞期分别为2.11 h和0.36 h。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Pu17能以烟碱为唯一碳氮源生长,在烟碱浓度为2.0 g/L培养基中培养48 h,Pu17降解烟碱达到92.75%;而在烟碱浓度为2.0 g/L的LB液体培养基中,60 h达到最大降解率为90.57%。大田喷施Pu17可以显著降解烟叶中的烟碱含量,Pu17在喷施后24 h时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001);60 h也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175)。本研究筛选获得了降解烟草烟碱的产脲节杆菌,并明确了其降解特性,为烟草烟碱的降解提供了微生物资源,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降解 pu17菌株 鉴定 耐受性
下载PDF
PU.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下衰老巨噬细胞产生凋亡抵抗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方慧 袁怡婷 +4 位作者 张永春 任山杉 陈露露 廖维 田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1-477,共7页
目的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脂多糖(LPS)(P.g⁃LPS)模拟的体外炎性刺激下,PU.1对衰老巨噬细胞产生凋亡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GEO数据库分析PU.1在牙周炎牙龈组织与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目的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脂多糖(LPS)(P.g⁃LPS)模拟的体外炎性刺激下,PU.1对衰老巨噬细胞产生凋亡抵抗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GEO数据库分析PU.1在牙周炎牙龈组织与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设为control组、P.g-LPS组、H_(2)O_(2)组、PU.1抑制剂组,采用RT⁃qPCR检测衰老相关分泌表型(IL-6、IL-1β、TNF-α)以及PU.1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21、p16、BAX、caspase-3、Bcl-2、Bcl-xl以及PU.1蛋白表达;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g-LPS组和H_(2)O_(2)组p21、p16蛋白表达上调,IL-6、IL-1β、TNF-α的mRNA上调,衰老细胞数量增加,Bcl-2、Bcl-xl表达上调、BAX、caspase-3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率减少,同时伴随PU.1 mRNA以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P.g-LPS组相比,PU.1抑制剂组PU.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且Bcl-2、Bcl-xl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同时衰老细胞数量减少,IL-6、IL-1β、TNF-α的mRNA降低,p21、p16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体外炎性刺激下,上调PU.1诱导衰老巨噬细胞产生凋亡抵抗;抑制PU.1可促进衰老巨噬细胞凋亡,减少衰老巨噬细胞数量,并下调炎性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1 巨噬细胞 细胞衰老 P.g-LPS
下载PDF
增塑剂对汽车电池组用PU结构胶的影响
6
作者 瞿波 吴海波 +2 位作者 巩龙鑫 刘小英 王书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为了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汽车动力电池,提高其安全性,探讨了增塑剂在汽车动力电池组用聚氨酯(PU)结构胶中的应用及其对胶接性能的具体影响。实验选用了四种常见的PU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IDP、聚醚二元醇N210和... 为了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汽车动力电池,提高其安全性,探讨了增塑剂在汽车动力电池组用聚氨酯(PU)结构胶中的应用及其对胶接性能的具体影响。实验选用了四种常见的PU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癸酯DIDP、聚醚二元醇N210和二乙二醇二苯甲酸DEGB,研究了它们对PU结构胶粘度、拉伸性能以及针对不同基材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 显示,DOP和DIDP对PU胶体系的粘度影响相对较小,且含增塑剂的PU胶对胶接基材有一定的选择适用性。此研究对于优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用PU结构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电池 增塑剂 pu结构胶
下载PDF
静电纺PU膜纤维形貌对氧等离子体亲水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挺 高丽 +1 位作者 周彬 顾海宏 《上海纺织科技》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纤维形貌的PU膜,分析纤维形貌对氧等离子处理的PU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研究氧等离子体处理的膜材料的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不会改变静电纺PU膜原有的纤维形貌和表面元素组成,但会在膜...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纤维形貌的PU膜,分析纤维形貌对氧等离子处理的PU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研究氧等离子体处理的膜材料的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不会改变静电纺PU膜原有的纤维形貌和表面元素组成,但会在膜材料表面接枝—OH基团,使得疏水性静电纺PU膜具有亲水性(22.6°)和水下疏油性(155.9°);同时,纤维的直径越小,直径不匀越明显,等离子体处理的PU膜的亲水性和水下疏油性越优异。另外,等离子体处理的膜材料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时,不同纤维形貌的膜材料的油水分离效率均高于99.5%。纤维直径和直径不匀会影响膜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孔隙率,造成油水分离的水通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纱 pu 氧等离子体处理 纤维形貌 亲水性 水下疏油 油水分离
原文传递
Pu在膨润土层中的反应性迁移模拟研究(2)——Pu的种态分布及反应性迁移分析
8
作者 刘东旭 黄流兴 +3 位作者 赵振华 胡立堂 司高华 叶远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7,共12页
为评估柯尔碱膨润土工程屏障材料的安全性能,采用考虑渗流扩散、溶解-沉淀、表面配位吸附、放射性衰变等多过程动态耦合的反应性迁移模拟方法,综合运用TOUGHREACT等程序开展了Pu在柯尔碱膨润土层中反应迁移的数值模拟,结合地下水-膨润... 为评估柯尔碱膨润土工程屏障材料的安全性能,采用考虑渗流扩散、溶解-沉淀、表面配位吸附、放射性衰变等多过程动态耦合的反应性迁移模拟方法,综合运用TOUGHREACT等程序开展了Pu在柯尔碱膨润土层中反应迁移的数值模拟,结合地下水-膨润土体系演化模拟分析了Pu的种态分布特征,叠加表面配位模型预测分析了Pu的长期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Pu主要以难迁移的Pu(OH)_(4)(aq)形式存在;由于膨润土的低渗透性和强吸附性,正常情景下Pu的扩散范围很小而将长期滞留于1 m厚膨润土中;在忽略强吸附阻滞作用的保守情景下,Pu在渗流作用下可扩散迁移出膨润土层;考虑到长时间尺度下不可避免存在的不确定性,建议重视渗流扩散为主导的其他过程和情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 反应性迁移模拟 种态分布 膨润土 TOUGHREACT
下载PDF
南海环境中Pu、Np的清除机制和空间迁移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勇 韦小敏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海洋环境中Pu、Np两种放射性元素源自人类核活动.由于洋流、海陆交汇等多重效应导致Pu、Np被富集于边缘海区域,威胁人类的环境安全.目前国内外对海洋中Pu、Np的研究未成体系,研究方法多局限于含量分析.为研究河流输入量、地形、气候等... 海洋环境中Pu、Np两种放射性元素源自人类核活动.由于洋流、海陆交汇等多重效应导致Pu、Np被富集于边缘海区域,威胁人类的环境安全.目前国内外对海洋中Pu、Np的研究未成体系,研究方法多局限于含量分析.为研究河流输入量、地形、气候等因素对于海洋中Pu、Np清除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扇形磁场高分辨率质谱(SF-ICP-MS)对南海水体、沉积物中的Pu、Np比活度,^(240)Pu/^(239)Pu和^(237)Np/^(239)Pu原子比进行精确分析.在模拟海洋生态环境和顺序提取实验基础上,研究Pu、Np在海洋中的扩散问题.根据得到的Pu、Np比活度和同位素原子比等在水体、颗粒物以及沉积物中的分布数据,拟合得到Pu、Np在南海传输和扩散的特征关键参数,以解释南海海水中Pu、Np的清除机制.最后利用数据构建南海Pu、Np空间迁移与清除的稳态模型(S-ADE),后续将通过模拟及现场取样分析对模型进行相互校验.研究结果可为核事故中Pu、Np等放射性污染物的溯源与迁移的快速分析与综合评估,以及放射性污染防护与治理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pu、Np 迁移和扩散 清除过程 模型模拟
下载PDF
热中子诱发^(239)Pu裂变气体产物核Xe产额的评价
10
作者 刘玲 李畅 +3 位作者 舒能川 曹超维 宿阳 陈永静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50-356,共7页
裂变产额数据是核反应堆设计与运行、核装置设计与测试以及乏燃料处理与核废料管理等应用中的重要数据,同时也是裂变物理研究的基础数据。采用基于Zp模型的裂变产额统一评价方法,对中子诱发^(239)Pu裂变气体产物核Xe的A=131~135,138,140... 裂变产额数据是核反应堆设计与运行、核装置设计与测试以及乏燃料处理与核废料管理等应用中的重要数据,同时也是裂变物理研究的基础数据。采用基于Zp模型的裂变产额统一评价方法,对中子诱发^(239)Pu裂变气体产物核Xe的A=131~135,138,140等7个同位素核所在质量链上的产物核产额进行了分析评价,获得了能量为0.0253 MeV(T)、裂变谱(F)和14 MeV(H)的中子诱发^(239)Pu裂变产物核Xe的7个同位素核的独立产额和累积产额评价结果,并建立了ENDF/B-VI格式数据库。与传统评价方法比较,统一评价方法考虑了同一质量链上的独立产额、累积产额的相互关联,给出的产额相互自洽,增加了产额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其中^(131-133)Xe考虑了先驱核碘的贡献,累积产额比JEFF-3.3和ENDF/B-VIII.0有所增加。^(134)Xe的产额存在分歧,通过分析,采用了较高的实验数据,认为该数据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产额评价 Zp模型 n+^(239)pu 核数据
下载PDF
山西、河南三地土壤样品中^(239+240)Pu、^(137)Cs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煜 王卫宪 +4 位作者 申茂泉 田梅 周旭 吴王锁 金玉仁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三地(山西长治、河南濮阳和商丘)钻芯(0~30 cm)土壤样品中的239+240 Pu活度浓度和240Pu/239 Pu同位素比值,并对239+240 Pu和137 Cs在土壤中的深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地表...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三地(山西长治、河南濮阳和商丘)钻芯(0~30 cm)土壤样品中的239+240 Pu活度浓度和240Pu/239 Pu同位素比值,并对239+240 Pu和137 Cs在土壤中的深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地表层土壤(0~2 cm)中239+240 Pu活度浓度为0.078~0.122mBq/g,137 Cs为1.56~2.91 mBq/g,且浓度整体随深度增加而降低;240 Pu/239 Pu原子比的平均值为0.188±0.016(全球沉降平均值为0.180±0.014),137 Cs/239+240 Pu活度比值为34.61±5.91(1998年7月,全球沉降平均值为34±4)。三地土壤中放射性核素137 Cs、239+240 Pu浓度及钚同位素比值均与全球沉降值相当,说明其来源可能属于全球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137Cs 土壤 240pu/239pu原子比 137Cs/239+240pu活度比
下载PDF
Pu同位素比值在沉积物测年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旭 潘少明 +2 位作者 徐仪红 阮向东 管永精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4,共8页
环境中137Cs的衰变使得137Cs时标法在沉积物定年研究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大的局限。与137Cs来源相同的Pu同位素,在定年上具有更多的优势。且由于核材料在制作工艺和设计上的差异,不同来源的Pu具有不同的Pu同位素比值,所以根据其比值的差... 环境中137Cs的衰变使得137Cs时标法在沉积物定年研究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大的局限。与137Cs来源相同的Pu同位素,在定年上具有更多的优势。且由于核材料在制作工艺和设计上的差异,不同来源的Pu具有不同的Pu同位素比值,所以根据其比值的差异也可以推演沉积年代。在分析放射性核素Pu的来源、定年的基本原理及其优势的基础上,综述了239+240Pu及Pu同位素比值在沉积物定年中的应用,在海洋、河口、湖泊等不同的沉积环境中,239+240Pu在沉积物中分布的特征值与137Cs一样可以作为时标定年,同时Pu同位素比值也可为沉积物计年提供特异的时标。且将239+240Pu的时标与Pu同位素比值定年所得的沉积年代信息相结合,可使得到的沉积年代信息更可靠,提高定年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0pu/239pu 239+240pu 238pu/239+240pu 沉积物计年
下载PDF
反向DNA-pull down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褚佳琪 王雪茗 +1 位作者 寇艳波 颜晓庆 《交通医学》 202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建立反向DNA-pull down方法,验证目的蛋白与靶DNA的结合,为探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手段。方法:以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总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转录因子PU.1-ETS结构域编码序列,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连入表达质粒pE... 目的:建立反向DNA-pull down方法,验证目的蛋白与靶DNA的结合,为探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手段。方法:以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总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转录因子PU.1-ETS结构域编码序列,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连入表达质粒pET28a,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蛋白异源表达。以小鼠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获得Ly96启动子序列。将异源表达的PU.1 ETS结合至Ni-NTA磁珠后,与靶DNA—Ly96启动子体外孵育,最终经蛋白酶K酶解、DNA抽提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U.1 ETS体外结合Ly96启动子情况,评估反向DNA-pull down技术的可行性。结果: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和亲和纯化获得Ni-NTA磁珠-PU.1 ETS复合物,通过PCR获得Ly96启动子序列,经反向DNA-pull down验证PU.1 ETS与Ly96启动子的相互结合作用。结论:以PU.1-ETS-Ly96启动子相互作用为例,证实反向DNA pull-down技术的可行性,为探究已知蛋白与靶DNA结合和疾病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实验条件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的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DNA结合 反向DNA-pull down方法 异源表达 pu.1转录因子
下载PDF
聚氨酯(PU)弹性体发展动态
14
作者 黄茂松 《环球聚氨酯》 2004年第9期68-76,共9页
介绍国内外PU弹性体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将成为全球PU弹性体消费和产能大国,氨纶、TPU、PU鞋底、PU合成革是我国PU弹性体未来主导产品,纺织工业和轻工业是拉动我国今后PU弹性体快速发展的主要产业。
关键词 聚氨酯 pu弹性体 氨纶 Tpu pu鞋底 pu合成革 纺织工业 轻工业 微孔弹性体 鞋液
下载PDF
基于Bootstrap-C_(pu)的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惠阳 牛博雅 +1 位作者 史建猛 梅雪松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是其装配质量形成的过程,由于受5M1E因素影响,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可能不足,会导致进给机构装配质量出现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不合格产品。为此,基于C_(pu)和Bootstrap理论,构建了基于Bootstrap-C_(pu)的进给机构装... 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是其装配质量形成的过程,由于受5M1E因素影响,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可能不足,会导致进给机构装配质量出现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不合格产品。为此,基于C_(pu)和Bootstrap理论,构建了基于Bootstrap-C_(pu)的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评估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95%置信度条件下,该批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是足够的,其装配质量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进给机构 装配过程能力评估 BOOTSTRAP C_(pu)
下载PDF
High-resolution neutronics model for ^(238)Pu production in high-flux reactors 被引量:1
16
作者 Qing-Quan Pan Qing-Fei Zhao +4 位作者 Lian-Jie Wang Bang-Yang Xia Yun Cai Jin-Biao Xiong Xiao-Jing Li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26-236,共11页
We proposed and compared three methods(filter burnup,single energy burnup,and burnup extremum analysis)to build a high-resolution neutronics model for 238Pu production in high-flux reactors.The filter burnup and singl... We proposed and compared three methods(filter burnup,single energy burnup,and burnup extremum analysis)to build a high-resolution neutronics model for 238Pu production in high-flux reactors.The filter burnup and single energy burnup methods have no theoretical approximation and can achieve a spectrum resolution of up to~1 eV,thereby constructing the importance curve and yield curve of the full energy range.The burnup extrem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s the importance and yield curves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irradiation time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thereby constructing extreme curves.The three curves,which quantify the transmutation rate of the nuclei in each energy region,are of phys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y have similar distributions.A high-resolution neutronics model for ^(238)Pu producti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se three curves,and its universality and feasibility were proven.The neutronics model can guide the neutron spectrum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 the yield of ^(238)Pu by up to 18.81%.The neutronics model revealed the law of nuclei transmutation in all energy regions with high spectrum resolution,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high-flux reactor design and irradiation production of ^(238)P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8)pu Neutronics model High-flux reactor Spectrum resolution Spectrum optimization
下载PDF
PU发泡技术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及工艺解析
17
作者 谢亚兰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PU(聚氨酯)发泡技术在家具业应用非常广泛,泡沫塑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工业塑料之一,主要应用于沙发和座椅、靠背垫、床垫和枕头以及仿木家具等的制造。本文以仿木家具为例,进行发泡工艺解析,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pu 发泡技术 仿木家具 工艺解析
下载PDF
Pu.1和cMyb在斑马鱼中性粒细胞发育中的相互作用
18
作者 洪佳馨 徐颂恩 +1 位作者 张文清 刘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32,共14页
中性粒细胞发生是一个高度有序且被精密调控的过程,造血相关转录因子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造血相关转录因子通过与其辅因子相互作用或转录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调控网络的异常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目前参与该过程的转录... 中性粒细胞发生是一个高度有序且被精密调控的过程,造血相关转录因子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造血相关转录因子通过与其辅因子相互作用或转录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调控网络的异常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目前参与该过程的转录因子有几十种,它们的结构与功能被广泛研究,但对转录因子之间调控关系的研究则相对缺乏。人PU.1和cMYB参与中性粒细胞发生的多个阶段且它们的异常通常与血液疾病相关,但目前对于在体情况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调控关系以及如何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cMyb过表达(cmybhyper)和Pu.1缺陷(pu.1^(G242D/G242D))的斑马鱼模型,通过整体原位杂交、qRT-PCR、荧光报告系统以及拯救实验检测中性粒细胞发育过程中Pu.1和cMyb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在pu.1^(G242D/G242D)突变体中,中性粒细胞的cmyb表达量显著升高,而在cmybhyper中,中性粒细胞的pu.1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进一步在pu.1^(G242D/G242D)突变体中注射MO(morpholino)来降低cmyb的表达,并使用SB以及BrdU染色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增殖情况,发现cmyb的敲低可以拯救突变体中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的表型。这些结果表明,在中性粒细胞发育过程中Pu.1可以负调控cMyb的表达量。最后,本研究通过构建多位点突变质粒和荧光报告系统,证实了Pu.1能够直接结合在cmyb启动子+72 bp位点,从而负调控其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Pu.1可以通过调控cmyb的表达参与中性粒细胞的发育,为理解两者之间调控关系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1 cMyb 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斑马鱼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2-(U+UPS)PU+UPU平动机器人腿机构设计与力速性能分析
19
作者 罗自荣 徐毓泽 +3 位作者 陈善军 王圣引 卢钟岳 朱一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3-2202,共10页
以自由度少、末端无伴随转动特征且控制复杂度低为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2-(U+UPS)PU+UPU串并混联三自由度平动机器人腿机构。基于旋量理论分析了腿部机构的活动度并建立了腿部机构的运动学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腿部机构的末端工作空间和... 以自由度少、末端无伴随转动特征且控制复杂度低为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2-(U+UPS)PU+UPU串并混联三自由度平动机器人腿机构。基于旋量理论分析了腿部机构的活动度并建立了腿部机构的运动学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腿部机构的末端工作空间和姿态变化特性,推导了末端速度雅可比矩阵及力雅可比矩阵,分析得到速度和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开发了所提出腿部机构的原型样机,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腿 2-(U+UPS)pu+Upu机构 运动学模型 速度性能 静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