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风险评估价值研究
1
作者 董清 成孟瑜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01-506,共6页
目的 探讨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179例高度疑似VTE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以CTPA和/或V/Q或双下(上)肢加压静脉彩超的阳性结果作为确诊VTE的金标准,采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一... 目的 探讨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179例高度疑似VTE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以CTPA和/或V/Q或双下(上)肢加压静脉彩超的阳性结果作为确诊VTE的金标准,采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现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均行Padua评分并收集D-dimer检测值,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Padua评分、D-dimer及二者联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VTE的风险评估价值。结果 179例呼吸内科高度疑似VTE住院患者中有83例确诊,确诊率为46.4%。一般资料中VTE组和非VTE组的Padua评分和D-dimer检测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adua评分对其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710~0.858)],最佳临界值为3.5分,≥3.5分时灵敏度为69.9%,特异度为86.5%,Youden指数为0.563;D-dimer检测对其预测的AUC为0.898[95%CI(0.852~0.943)],最佳临界值为553μg/L,≥553μg/L时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2.3%,Youden指数为0.678;当Padua评分≥3.5分且D-dimer≥553μg/L对其预测的AUC为0.931[95%CI(0.895~0.967)],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6.5%,Youden指数为0.732。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疑诊VTE住院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及AUC均较Padua评分和D-dimer有显著提高,总体预测价值明显优于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时。结论 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高度疑似VTE患者的风险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Padua评分或D-dimer检测,能够更准确的预测VTE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高效的筛查出VTE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D-二聚体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价值
下载PDF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Padua评分与D-二聚体、FDP的关联性分析
2
作者 王高明 任重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Padua评分与D-二聚体及FDP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6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进行Padua评分,选择其中的高危者、低危者各30例(分别作为高危组、低危...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Padua评分与D-二聚体及FDP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6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进行Padua评分,选择其中的高危者、低危者各30例(分别作为高危组、低危组)。在两组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及FDP、凝血功能等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的性别构成、PT、APTT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低危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的D-二聚体及FDP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Padua评分与D-二聚体及FDP有较强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D-二聚体 FDP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COVID-19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王少飞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住院的COVID-19患者441例,其中VTE组195例,无VTE组246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 目的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住院的COVID-19患者441例,其中VTE组195例,无VTE组246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绘制Padua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联合时预测COVID-19患者发生VT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比较三种方法曲线下面积(AUC)。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adua评分危险分层(Padua评分≥4分)和D-二聚体水平与VTE发生风险关系。结果VTE组患者Padua评分和D-二聚体均高于无VTE组。Padua评分、D-二聚体预测COVID-19发生VT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分和1.485μg/mL,约登指数为0.446和0.484,灵敏度为0.641和0.744,特异度为0.805和0.740,AUC为0.789和0.804,两者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12,P=0.609);COVID-19患者,其VTE发生风险随评分(Padua评分≥4分者)的升高而增加,随D-二聚体水平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预测COVID-19发生VTE的最大约登指数为0.57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5和0.780,AUC为0.863,较单独使用Padua评分、D-二聚体的AUC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655,P<0.001和Z=3.606,P<0.001)。结论Padua评分、D-二聚体水平与COVID-19患者VTE的发生风险可能存在相关,两者联合对COVID-19患者发生VTE可能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D-二聚体 COVID-19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Padua评分对老年住院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伟飞 李鹏 +1 位作者 乔镇 马利娜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803-805,810,共4页
目的研究Padua评分对老年住院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老年住院病人,完善CT肺动脉造影(CTPA)和(或)双下(上)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目的研究Padua评分对老年住院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老年住院病人,完善CT肺动脉造影(CTPA)和(或)双下(上)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VTE组和非VTE组,收集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Padua评分、D-二聚体(D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白蛋白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VTE的危险因素。采用AUC评估Padua评分预测老年住院病人发生VTE的效能。结果VTE组和非VTE组间Padua评分、年龄、高血压、急性感染、DD、MPV以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5岁是老年住院病人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adua评分预测老年住院病人发生VTE的AUC为0.631,最佳截断值≥4.5分,约登指数为0.36。结论Padua评分对老年病人发生VTE的临床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评分 高龄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改良Padua评分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蒋伟兴 丁晓娟 +5 位作者 王萍 白婧 武雪亮 马维江 袁美锦 屈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87-690,700,共5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及改良Padua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73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n=52)和非DVT组(n=421)。收集...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及改良Padua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73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n=52)和非DVT组(n=421)。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采用改良Padua评分预测骨科手术患者DVT的发生情况,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及改良Padua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473例患者中,367例改良Padua评分低危患者,其中,3例发生DVT;106例改良Padua评分高危患者,其中,49例发生DVT。改良Padua评分预测DVT的灵敏度为46.23%(49/106),特异度为99.18%(364/367)。DVT组患者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25 kg/m^(2)、高血压、糖尿病、股骨转子间骨折、全身麻醉、骨折至入院时间≥24 h患者比例均高于非DV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高血压、股骨转子间骨折、全身麻醉、骨折至入院时间≥24 h均是骨科手术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而糖尿病不是骨科手术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改良Padua评分作为排除骨科手术患者DVT发生的工具价值较高,但预测价值有限。骨科手术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BMI≥25 kg/m^(2)、高血压、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至入院时间≥24 h、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改良padua评分 预测价值
下载PDF
Padua评分和IMPROVE bleeding RAM联合应用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徐铭成 陈建 王化强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0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Padua评分联合国际医学预防注册中心静脉血栓栓塞出血风险评估模型(IMPROVE bleeding RAM)在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SICU62例作为此次研... 目的分析Padua评分联合国际医学预防注册中心静脉血栓栓塞出血风险评估模型(IMPROVE bleeding RAM)在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SICU6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各31例)。根据Padua评分和IMPROVE bleeding RAM评估患者VTE发生风险,病例组在Padua评分和IMPROVE bleeding RAM指导下给予综合治疗干预(抗凝药物+物理疗法等),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常规药物),对比两组VTE发生率。另外再根据是否发生VTE将62例患者分为VTE发生组(8例),VTE未发生组(54例),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VTE发病相关因素,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与Padua、IMPROVE bleeding RA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VTE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adua评分、IMPROVE bleeding RAM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Padua评分<4分、IMPROVE bleeding RAM<7分均是VTE发生的影响因素,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071~4.888、-0.181~5.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与Padua、IMPROVE bleeding RAM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重症患者实施Padua评分联合IMPROVE bleeding RAM评估能准确判断VTE,可作为后续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以此为依据进行对症治疗干预,可有效预防VT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国际医学预防注册中心静脉血栓栓塞出血风险评估模型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在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顿晓熠 刘志英 吴勤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3617-3621,共5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2016年3月临床疑似VTE的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305例,其中确诊VTE组176例,未发生VTE... 目的探讨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2016年3月临床疑似VTE的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305例,其中确诊VTE组176例,未发生VTE组12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比较Padua评分、D-二聚体水平及两者联合时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VTE的诊断价值。结果确诊VTE组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adua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未发生VTE组,而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未发生VTE组,确诊VTE组的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感染、慢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及既往VTE病史的发生率均高于未发生VTE组(P<0.05)。Padua评分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VTE的最佳切点为4分,≥4分时灵敏度为53.41%,特异度为89.15%,约登指数为0.426,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0.655,0.771)];D-二聚体最佳切点为0.5 mg/L,≥0.5 mg/L时灵敏度为84.12%,特异度为51.94%,约登指数为0.361,ROC曲线下面积为0.683[95%CI(0.618,0.743)];Padua评分≥4分联合D-二聚体≥0.5 mg/L时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51.94%,约登指数为0.457,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48,0.852)]。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VTE的ROC曲线下面积与单独使用Padua评分或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68,P<0.001;Z=5.624,P<0.001);而Padua评分与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32,P>0.05)。结论 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发生VTE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风险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VTE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静脉血栓栓塞 padua评分 D-二聚体
下载PDF
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早期预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曹闻亚 常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841-2844,共4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3例,病人入院24 h内分别单独应用血清D?二聚体检测、Padua评... [目的]探讨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3例,病人入院24 h内分别单独应用血清D?二聚体检测、Padua评分以及两者联合方法进行评估,以病人入院后7 d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为诊断标准,应用ROC曲线分析法比较Padua评分、血清D?二聚体检测及两者联合时对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发生DVT的预测价值。[结果]住院期间发生DVT病人83例,未发生DVT病人90例,Padua评分对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DVT的最佳切入点为4分,灵敏度80.5%,特异度为75.6%,约登指数为0.560,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95%CI(0.727,0.865);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最佳切入点为0.566 mg/L,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88.2%,约登指数为0.773,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95%CI(0.903,0.975)];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86.8%,约登指数为0.793,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95%CI(0.915,0.976)];针对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发生DVT单独使用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使用Padua评分,两者联合与单独使用Padua评分或血清D?二聚体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明显增高,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Padua评分联合血清D?二聚体对急性脑卒中病人DVT的发生是一项有效简单的预测评估方法,有助于临床护士及时识别DVT发生的高危病人,及早采取预防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血清D-二聚体 缺血性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预测
下载PDF
Padua评分及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顿晓熠 吴勤奋 《新疆医学》 2017年第8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及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解放军第474医院临床疑诊急性肺栓塞(APE)的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151例,应用R O C曲线分析法比较Padua评分及D-二聚体对...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及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3月解放军第474医院临床疑诊急性肺栓塞(APE)的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151例,应用R O C曲线分析法比较Padua评分及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结果 Padua评分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APE的最佳分界值4分,≥4分时灵敏度66.25%,特异度84.51%,约登指数0.51,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35~0.874);D-二聚体最佳分界值0.5 mg/L,≥0.5 mg/L时灵敏度72.5%,特异度62.5%,约登指数0.35,D-D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A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5(95%CI=0.597~0.747)。Padua评分联合D-D诊断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APE的灵敏度82.35%,特异度63.94%,约登指数0.525,ROC曲线下面积:0.812(95%CI=0.736~0.853)。结论 Padua评分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APE的预测价值特异度高,但灵敏度差,不理想。而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内科住院患者APE的预测价值灵敏度高,特异性差。两者联合可提高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发现糖尿病APE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肺栓塞 padua评分 D-二聚体
下载PDF
Caprini风险评估表与Padua评分表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0
作者 杨莹 邓莉萍 +1 位作者 袁泉 邓治平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1期20-23,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风险评估量表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160例住院患者,按患者住院号最后一位数字的单双号分组,单号为A组,双号为B组,A组B组各... 目的:对比两种风险评估量表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160例住院患者,按患者住院号最后一位数字的单双号分组,单号为A组,双号为B组,A组B组各1080例。A组患者在入院后使用Padua评分表进行VTE风险评分,当Padua评分<4分(低危组)则不予预防措施;当Padua评分≥4分(高危组),如有出血高风险则予机械预防,如无则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B组患者则在入院后使用Caprini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当Caprini评分<1分(低危)不予预防;Caprini评分2分(中危)给予机械性预防;Caprini评分3~4分(高危)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Caprini评分≥5分(超高危)须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机械性预防。高危及极高危组须评估出血风险,如有出血高风险则只给予机械性预防。对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总发生率、抗凝后出血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B组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29%和1.11%。A组高危患者186例,其中115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B组超高危患者128例,高危患者262例,其中有253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A组患者VTE发病率为1.29%,B组患者VTE发病率为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凝后出血发生率为1.74%,B组抗凝后出血发生率为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表灵敏度较高,能够筛选出更多的高危患者,有更多患者接受抗凝治疗。Padua评分更适用于呼吸内科患者的VTE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prini风险评估表 padua评分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
下载PDF
Padua评分预测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金玉 程爱斌 +6 位作者 部璇 王建军 张军伟 白静 谢宇曦 康花民 冯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对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确诊的78例VTE患者(VTE组)及同时期同科室随机抽取的96例未患VTE患者(非...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对预测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确诊的78例VTE患者(VTE组)及同时期同科室随机抽取的96例未患VTE患者(非VTE组)。依据Padua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和危险分层。比较两组评分结果以及危险等级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与VTE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VTE组Padua评分与非VT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TE组高于非VTE组,高评分等级组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评分等级组的7.66倍。以ICU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卧床≥3 d是ICU住院患者发生VTE的最高级别的危险因素。结论 Pauda评分可较好地评估ICU患者VTE发病的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评分 风险评估模型
下载PDF
Padua评分在国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玥杉 黄小红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6期3640-3643,共4页
综述Padua评分在国内临床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价值及应用现状,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应用Padua评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padua评分 风险预测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 综述
下载PDF
应用Padua评分表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亚菲 连芬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Padua评分表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讨应用Padua评分表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adua评分表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VTE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adua评分表能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VTE的发生风险,从而对高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VTE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栓塞症 风险评估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Padua评分对呼吸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李继萍 乜庆荣 +3 位作者 韩雪峰 刘建伟 刘启蒙 华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Padua风险评分对呼吸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Padua评分对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于呼吸内科且同意参加研究的患者进行风险级别评估,并评估住院期间VTE发生率,采用CMH... 目的:探讨Padua风险评分对呼吸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Padua评分对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于呼吸内科且同意参加研究的患者进行风险级别评估,并评估住院期间VTE发生率,采用CMH检验分析Padua风险评分及血浆D-Dimer对VTE患者评估价值,绘制Padua风险评分及血浆D-Dimer工作特征(ROC)曲线。Padua评分≥4分患者进行简化Wells评分,探讨预测VTE价值。结果:最终纳入患者281例,CMH检验结果显示,Padua评分及血浆D-Dimer与VTE发生风险相关,Padua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61,Padua评分临界值为3.5分。血浆D-Dime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7,血浆D-Dimer临界值为695μg/L。以临界值为界点,Padua评分联合血浆D-Dimer诊断VTE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3.5%,阳性预测值为35.6%,阴性预测值为100%。Padua评分≥4分联合简化Wells评分诊断VTE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9.5%,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93.9%。结论: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应用Padua评分进行评估,对低风险人群有预测价值,联合血浆D-Dimer及简化Wells评分,有助于呼吸内科医师早期发现VTE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静脉血栓栓塞症 D-二聚体
下载PDF
Padua评分和“中国专家建议”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VTE风险的预测价值比较
15
作者 程冉 张雅宁 +1 位作者 王海燕 李红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和《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简称“中国专家建议”)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81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adua... 目的探讨Padua评分和《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简称“中国专家建议”)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81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adua评分、“中国专家建议”进行调查;通过绘制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能力。结果有12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4.3%;Padua评分与“中国专家建议”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95%CI=0.881~0.987,P<0.001)和0.781(95%CI=0.654~0.908,P=0.001)。Padua评分预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VTE的最佳截断值为4分,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5.5%。结论Padua评分和“中国专家建议”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其中“中国专家建议”可以用于即时评估,适用于新入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早期筛查;Padua评分的预测能力更好,更适用于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动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ua评分 中国专家建议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入室VTE评分和D-二聚体对ICU脓毒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效能分析
16
作者 亓志玲 韩秀霞 +4 位作者 李宗强 宫燕 张燕 郝翠平 杨富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入室静脉血栓栓塞(VTE)评分和D-二聚体(D-D)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的789例脓毒症患者,其中下肢DVT... 目的:探讨入室静脉血栓栓塞(VTE)评分和D-二聚体(D-D)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的789例脓毒症患者,其中下肢DVT患者164例(DVT组),非DVT患者625例(非DVT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室VTE评分(内科患者采用Padua评分,外科患者采用Caprini评分)与外周血D-D预测脓毒症患者下肢DVT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DVT组入室VTE评分和D-D水平均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TE评分和D-D水平均为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P<0.05)。VTE评分、D-D水平和联合指标(VTE+D-D)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度分别为0.700、0.732和0.746,特异度分别为0.674、0.765和0.767;截断值分别为5.5分、3.255 mg/L和1.375;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高于单一指标。结论:入室VTE评分和D-D水平可为脓毒症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 D-二聚体 padua评分 Caprini评分
下载PDF
Padua预测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在评估风湿病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清 刘佳君 +4 位作者 刘焱 尚华 唐果 韩雅欣 龙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5-630,共6页
目的:调查风湿病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情况,探讨Padua预测评分是否适用于风湿病住院患者,并分析血清白蛋白是否与风湿病住院患者VTE发生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 目的:调查风湿病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情况,探讨Padua预测评分是否适用于风湿病住院患者,并分析血清白蛋白是否与风湿病住院患者VTE发生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资料,根据Padua预测评分进行VTE风险分层(≥4分为高危组,<4分为低危组),比较两组患者VTE发生情况及Padua预测评分与VTE事件的相关性。根据是否发生VTE事件分为VTE组及非VTE组,比较两组Padua预测评分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dua预测评分中的危险因素及血清白蛋白与VTE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共1547例风湿病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VTE 27例(1.7%),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19例(1.2%)、肺血栓栓塞症6例(0.4%),肺血栓栓塞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0.1%)。VTE组、非VTE组Padua预测评分分别为3.33±1.78和1.80±0.97(P<0.05),两组Padua预测评分≥4分的患者分别占37.0%(10/27)和4.3%(66/1527)(P<0.01),VTE组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非VTE组[(29.79±6.36)g/L vs.(35.17±6.31)g/L,P<0.01]。VTE高危组76例,低危组1471例,两组VTE发生率分别为13.2%和1.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治疗、近期创伤或手术、活动受限、年龄大于70岁及既往VTE病史为风湿病住院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11、7.07、3.40、2.40、2.00;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为风湿病住院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OR=0.88,P<0.01)。结论:风湿病住院患者VTE发生率较高,与VTE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激素治疗、近期创伤或手术、活动受限、年龄大于70岁及既往VTE病史,其中激素治疗是最高级别的危险因素,且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也是风湿病住院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Padua预测评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风湿病住院患者VTE的发生风险,但效能有限,将来可对其进行优化,以便对风湿病住院患者进行更精准的VTE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padua预测评分 风湿性疾病
下载PDF
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对T1期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师宏斌 于家兴 +5 位作者 姜艺 于见修 冯岳龙 刘洋洋 秦良玉 赵瑞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在T1期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应用有无差异,以及筛选出评分系统中与临床结果相关性较强的评分项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3例患者,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三种评分系统与... 目的探讨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在T1期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应用有无差异,以及筛选出评分系统中与临床结果相关性较强的评分项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3例患者,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三种评分系统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各评分子变量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中的总体评价指标,低、中、高复杂度,在对T1期患者的应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方面,描述肿瘤与肾窦或与肾集合系统的位置关系的指标同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与热缺血时间、肌酐变化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对行NSS的T1期肾癌患者的评估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RENAL、PADUA、C-index评分系统的评分变量中,肿瘤外凸率、肿瘤与集合系统或肾窦的关系、C-index值这4个变量对临床评估T1期肾癌患者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AL评分 padua评分 C-index评分 T1期肾癌 保留肾单位手术
下载PDF
PADUA评分系统与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相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德田 刘勇 +6 位作者 钟修龙 毛昕 荆涛 孙立江 李延江 王洪 纪建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PADUA评分系统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次行NSS的124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PADUA评分,并利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检验等分析PADUA评分与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PADUA评分系统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次行NSS的124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PADUA评分,并利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检验等分析PADUA评分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血肌酐变化率的关系。结果:PADUA评分低、中、高度复杂肿瘤分别为40例、62例、25例,LNSS组手术时间与PADUA评分有关(P=0.012),ONSS组只有高度与低度复杂肿瘤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于低度复杂肿瘤,LNSS比ONSS手术时间短(P=0.009)。PADUA评分与热缺血时间相关,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第1天血肌酐变化率无关。ONSS组出血量与PADUA评分无关,而LNSS组两者有关(P=0.031)。LNSS组高度比低度复杂肿瘤术后住院时间长。结论:PADUA评分与NSS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等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预测手术相关结果,指导肾肿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padua评分系统 保留肾单位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