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OMOSOMES OF INDUCED TRIPLOID IN THE RED SEA BREAM, PAGROSOMUS MAJOR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静 尤锋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0-192,共3页
Triploidy red sea bream were induced by cold shock techniques (0 3℃) in Qingdao in April 1994, May 1995 and May 1996. Normal diploidy and triploidy chromosome metaphases were produced by chromosome spreads from the g... Triploidy red sea bream were induced by cold shock techniques (0 3℃) in Qingdao in April 1994, May 1995 and May 1996. Normal diploidy and triploidy chromosome metaphases were produced by chromosome spreads from the gastrula. Counts of 104 chromosome metaphases of normal diploid showed each of them consisted of 2 acrocentric (st) and 46 telocentric (t) chromosomes. Based on the relative lengths and arm ratios, the 48 chromosomes were matched into 24 pairs. Counts of 107 chromosome metaphases of induced triploid showed that each metaphase consisted of 3 acrocentric (st) and 69 telocentric (t) chromosomes. The 72 chromosomes were easily matched into three sets of chromosomes, based on the relative lengths and arm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LOID TRIPLOID COLD shock CHROMOSOME pagrosomus major
原文传递
中国沿海真鲷种群鉴别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雅芝 洪惠馨 +2 位作者 林利民 王志勇 王艺磊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54,共10页
对1990—1998年期间取样于中国沿海5个不同海区的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incketSchlegel)样品的23项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并应用差异系数、均数差异显著性、方差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性状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结合产卵场... 对1990—1998年期间取样于中国沿海5个不同海区的真鲷(PagrosomusmajorTemmincketSchlegel)样品的23项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并应用差异系数、均数差异显著性、方差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性状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结合产卵场、分布洄游习性以及海洋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海区的真鲷种群分群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真鲷可分为4个不同地方种群,即黄渤海地方种群、东海地方种群、闽南 南海地方种群和北部湾地方种群。文中还讨论了真鲷种质资源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 真鲷(pagrosomus major TEMMINCK ET Schlegel) 种群 鉴别
下载PDF
真鲷与石莼池塘混养试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泽平 胡超群 张俊彬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开展南方真鲷Pagrosomus major与石莼Ulva lactuca池塘混养试验。结果显示,在10m×9m×1.6m的池塘里放养150尾真鲷种苗和少量石莼,经1a养殖试验,在不充氧气、不加任何水质改良剂和消毒药物、仅补充少量海水的情况下,依靠石莼自... 开展南方真鲷Pagrosomus major与石莼Ulva lactuca池塘混养试验。结果显示,在10m×9m×1.6m的池塘里放养150尾真鲷种苗和少量石莼,经1a养殖试验,在不充氧气、不加任何水质改良剂和消毒药物、仅补充少量海水的情况下,依靠石莼自然生长与繁殖,能有效地消除水体的营养盐,净化水质,改良养殖环境,减少污水排放。池水溶解氧周年维持在4.75—6.50mg.L-1,铵氮含量为0.017—0.093mg.L-1,真鲷和石莼在池塘可以忍受高达34.5℃的极端温度和比重低至1.012 0的海水。周年真鲷成活率为87.3%,饵料系数为5.1,体重为355—529g.ind-1,平均427g.ind-1,总产量为55 900g;石莼生长茂密,沥干鲜藻总产量达到358 000g。实验期间未出现任何因养殖环境不适而导致真鲷患病或大量死亡,可见石莼是适合于作为池塘鱼类养殖的环境修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pagrosomus major 石莼Ulva LACTUCA 池塘混养 生长率 水质净化 饵料系数
下载PDF
几种鱼礁模型对真鲷诱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田方 唐衍力 +1 位作者 唐曼 张萍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89,共5页
观察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对4种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行为反应,并对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诱集效果进行了比较,进而选择诱集效果最好的1种模型礁,研究该模型礁在不同光强下诱集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未投放礁时,真鲷在水槽中的分布无... 观察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对4种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行为反应,并对不同结构模型礁的诱集效果进行了比较,进而选择诱集效果最好的1种模型礁,研究该模型礁在不同光强下诱集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未投放礁时,真鲷在水槽中的分布无选择性,呈随机分布;而投礁后各种模型礁均能对真鲷产生诱集效果,真鲷在鱼礁标志区的分布率从6%提高到17.89%~21.50%,其中以表面积大且无孔的D型模型礁的诱集效果最好;双模型礁投放后对真鲷的聚集率均在20%以上,其中表面积大且有孔的2个模型礁聚集率最大;随光强增强,真鲷的聚集率不断下降,研究发现这可能与真鲷的领域行为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礁模型 真鲷(pagrosomus major) 诱集效果 光照强度
下载PDF
光照、温度对黑鲷(♀)×真鲷(♂)杂交子代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林 张志勇 +5 位作者 张志伟 许津 陈淑吟 贾超峰 祝斐 孟乾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15,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对黑鲷(Acantho pagrusschlegelii)(♀)×真鲷(Pagrosomus major)(♂)杂交F1代受精卵孵化效果及仔鱼存活的影响,作者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比较不同温度(16、18、20、22、24、26℃)下杂交鲷受精卵的孵化... 为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对黑鲷(Acantho pagrusschlegelii)(♀)×真鲷(Pagrosomus major)(♂)杂交F1代受精卵孵化效果及仔鱼存活的影响,作者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比较不同温度(16、18、20、22、24、26℃)下杂交鲷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孵化时间、7日龄仔鱼的存活率;比较不同光照强度下(10、100、300、800、1500、4 000、10 000 lx)受精卵孵化率、畸形率、孵化时间;比较不同光照强度下(200、1 000、2 000、5 000、10 000、15 000、20 000 lx)7日龄仔鱼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在盐度为22条件下,受精卵最高孵化率(34.00%)和最低畸形率(16.65%)的孵化温度为20℃;在16~26℃范围内,温度与孵化时间呈负相关,与7日龄仔鱼存活率也呈负相关。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受精卵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孵化率为65.88%~71.88%;但大于800lx的光照会令畸形率上升(大于15.21%);另外,5000~10000lx的光照强度更适宜仔鱼生存,7日龄仔鱼存活率达到38%~40.75%。黑鲷(♀)×真鲷(♂)杂交子代最佳孵化温度为20℃,最适光照强度为5 000~10 000 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鲷(Acantho pagrusschlegelii)(♀)×(pagrosomus major)(♂) 受精卵 光照 温度
下载PDF
真鲷人工育苗和中间培育试验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少波 大江秀彦 +1 位作者 单乐州 曾国权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8-81,共4页
1998年5月7日~8月21日在日本福井县栽培渔业中心进行了真鲷Pagrosomus major人工育苗和中间培育试验.育苗密度为9918尾/t,育苗成活率(到60日龄)为21.1%.中间培育(68日龄~106日龄)密度分别为1594尾和500尾/t,成活率分别为76.0%和46.3%.
关键词 真鲷pagrosomus major 人工育苗 中间培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