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the Paleo Diet on People Suffering from Osteoporosis (Review Paper)
1
作者 Sanabhi Gupta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CAS 2024年第9期899-904,共6页
Osteoporosis is a disease that decreases bone mass and increases bone porosity, weakening bones. The Paleo diet is an eating plan that imitates the dietary patterns of the Stone Age. It excludes grains, dairy, and pro... Osteoporosis is a disease that decreases bone mass and increases bone porosity, weakening bones. The Paleo diet is an eating plan that imitates the dietary patterns of the Stone Age. It excludes grains, dairy, and processed foods and emphasizes feeding on lean meats, fruits, vegetables, and nuts. Consumption of the Paleo diet has many positive sides, such as high protein intake and weight loss. Still, excluding dairy products risks calcium and vitamin D deficiencies, which are crucial for bone health. Statistics and simulations that hav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leo diet and bone health (especially for people suffering from low bone density) show mixed outcomes on bone health.). While the consumer does get lots of benefits from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in a large sum due to them containing nutrients like magnesium, potassium, and vitamin K (which are also necessary for bone health), the lack of dairy products (gives the maximum amount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 raises concerns about maintaining adequate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More information on this topic show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is diet on people suffering from osteoporosis due to a lack of nutrient intake that nourishes the bone. Although the Paleo diet can enhance overall health through nutrient-dense foods and reduced processed intake, it can’t be said the same for people suffering from osteopo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POROSIS paleo diet Bone Density Calcium and Vitamin D Deficiency Bone Health Nutrient Deficiency dietary Patterns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Nutritional Imbalance
下载PDF
西夏早期贵族饮食与役畜饲养模式探微
2
作者 刀怡元 白婷婷 生膨菲 《西夏研究》 2023年第4期90-98,共9页
党项羌自唐中期以后长期活动于我国西北地区,于11世纪初建立了西夏,曾对西北地区的开发起到过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村M7墓葬出土西夏贵族夫妇及陪葬马、骆驼的遗骸,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为研... 党项羌自唐中期以后长期活动于我国西北地区,于11世纪初建立了西夏,曾对西北地区的开发起到过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村M7墓葬出土西夏贵族夫妇及陪葬马、骆驼的遗骸,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为研究西夏早期贵族饮食和大型役畜饲养模式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闽宁村西夏早期贵族饮食中较多摄入C4类作物(主要为粟黍)和肉奶食品,总体受牧业经济影响程度较高;家马摄入较多的C4类草料(包含较多粟黍),人工饲喂管理水平较好;而骆驼摄入了较多的C3类旱生草类和灌木植物,可能为荒漠放牧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食谱 同位素分析 西夏 贵族 农牧互动
下载PDF
良渚先民的体质特征与经济、环境适应关系研究——以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洋 《南方文物》 201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本文在对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人骨古食谱和骨骼病理分析基础上,探讨了良渚先民的体质特征与经济、环境的适应关系。稻米在良渚文化居民饮食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升,到良渚文化中晚期,已经成为重要的食物。良渚社会通过... 本文在对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人骨古食谱和骨骼病理分析基础上,探讨了良渚先民的体质特征与经济、环境的适应关系。稻米在良渚文化居民饮食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升,到良渚文化中晚期,已经成为重要的食物。良渚社会通过改良水稻品种、精细加工生产工具和大量开凿水井等方法提高水稻产量,粮食的增加使良渚社会人口数量膨胀,聚落数量猛增,良渚社会进入繁荣。一方面是繁重的农业生产和费时费力的渔业捕捞劳动,另一方面是建立在神权之上的社会制度,都使良渚文化居民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居民寿命普遍较短,大多在成年甚至壮年期死亡。高强度的劳动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古食谱 骨骼病理 文化适应
下载PDF
甘肃张掖市西城驿遗址先民食物状况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雪莲 张君 +4 位作者 李志鹏 张良仁 陈国科 王鹏 王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120,共11页
前言西城驿遗址位于河西走廊上的甘肃省张掖市,年代属于青铜时代。20102011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出土各类陶器、石器,以及动植物遗存、冶炼遗存等,为河西走廊及相关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以及人类... 前言西城驿遗址位于河西走廊上的甘肃省张掖市,年代属于青铜时代。20102011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出土各类陶器、石器,以及动植物遗存、冶炼遗存等,为河西走廊及相关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以及人类生活环境、生活状况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1]。本文根据对出土人骨和部分动物骨骼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西城驿遗址 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食物状况研究
原文传递
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食谱研究
5
作者 张国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4-192,共9页
食谱是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建古人食谱,不仅可望揭示先民的生活方式,探索古人生存环境,而且可为古代动植物的变迁、农业的起源和传播以及动物的驯养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传统古食谱研究主要立足于历史文献,以及... 食谱是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建古人食谱,不仅可望揭示先民的生活方式,探索古人生存环境,而且可为古代动植物的变迁、农业的起源和传播以及动物的驯养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传统古食谱研究主要立足于历史文献,以及考古出土的饮食相关遗存,如饮食用具、饮食加工器具、农业/畜牧业/采集狩猎工具、绘制有宴饮/庖厨场景的墓葬壁画或者画像石/砖、动/植物遗骸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自然科学方法在饮食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如骨骼或牙齿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植物微体化石分析、考古残留物分析等,中国古食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提升。此外,一些应用较少但是研究角度比较独特的方法,如牙齿磨耗分析、骨骼微量元素和单体氨基酸分析、粪化石研究等也为中国古食谱研究提供了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食谱 多学科 稳定同位素分析 植物考古 残留物
原文传递
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生膨菲 朱思媚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1-211,共11页
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是利用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以考古出土的古代人、动物个体身体组织样本为研究对象开展同位素分析来重建先民及动物食物结构和生存方式的研究。在我国经过近40年的发展,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已经基本理清我... 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是利用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以考古出土的古代人、动物个体身体组织样本为研究对象开展同位素分析来重建先民及动物食物结构和生存方式的研究。在我国经过近40年的发展,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已经基本理清我国史前人类的食物结构变化格局。近十年来,学者们对历史时期人和动物骨骼样品开展同位素分析,在探讨麦作、稻作农业与粟黍农业的兴衰历程、国家祭祀用牲的征集与管理,农牧人群的交融与互动、妇女和儿童的日常生活历史以及个体生活历史的重建五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值得关注。未来历史学、考古学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深度融合,将从饮食生活方式的角度进一步解读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分析 古食谱 历史学 考古学 饮食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