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地貌对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以青藏高原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帅 解习农 +3 位作者 刘中戎 陆扬博 肖苏芸 邓雨恬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4,共12页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亚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伦坡拉盆地作为西藏地区唯一发现含工业油流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研究其成因及演化对西藏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二维地震和钻井等资料,阐明了始新世牛堡组沉积时期伦...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亚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伦坡拉盆地作为西藏地区唯一发现含工业油流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研究其成因及演化对西藏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二维地震和钻井等资料,阐明了始新世牛堡组沉积时期伦坡拉盆地古地貌特征,揭示了古地貌对于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牛堡组沉积时期,伦坡拉盆地构造单元可划分为3个:北部逆冲带,中央凹陷带以及南部冲断隆带。断陷盆地发育经历了湖盆形成、扩张和萎缩阶段,对应于牛堡组层序地层划分中的牛一段、牛二段及牛三段。在恢复伦坡拉盆地古地貌的基础上,指出盆地存在断控坡折型和挠曲坡折型两种控制盆地沉积体系分布的地貌,分别位于盆地的南部和东部。在不同地貌的控制下,盆地北部发育冲积扇和湖底扇组合沉积体系,盆地东缘、东南缘以及南缘则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组合。盆地中部发育浅湖-半深湖沉积,周缘发育滨湖亚相。盆地内的许多微地貌也对盆地内砂体起到了阻挡与疏导的作用,从而控制了众多水道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始新统 牛堡组 构造-古地貌 沉积体系 控制模式
下载PDF
西藏尼玛盆地古新统—始新统牛堡组化学地层格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尹世滔 张治锋 +7 位作者 黄永建 祝有海 张帅 韩中鹏 李亚林 李祥 赵永辉 刘建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681,共15页
已有勘探资料表明,西藏尼玛盆地古新统—始新统牛堡组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显示,然而目前有关于该套地层的地层格架划分仍然薄弱。化学地层学方法在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鉴于此,本文以尼玛盆地东部的协德乡南牛堡组剖... 已有勘探资料表明,西藏尼玛盆地古新统—始新统牛堡组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显示,然而目前有关于该套地层的地层格架划分仍然薄弱。化学地层学方法在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鉴于此,本文以尼玛盆地东部的协德乡南牛堡组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露头样品的主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进行沉积地球化学、主成分分析、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以及自相关函数分析,从化学自—异旋回角度以及元素耦合行为出发,探讨地球化学基准面对化学地层格架的控制作用,从而为牛堡组地层提供化学地层划分方案。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牛堡组地层沉积主要受控于细粒碎屑输入、碳酸盐岩、粗粒碎屑输入、氧化还原—生产力、以及盐度这五个因素;经验模态分解和自相关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牛堡组地层受到了明显的异旋回驱动,显示出多尺度基准面震荡特点。通过对异旋回信号分量(本征模函数,IMFs)进行重构,并且结合元素相互耦合特性,建立了牛堡组化学地层格架,该结果与岩石地层单元以及沉积相单元一致,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化学地层划分方案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新统—始新统牛堡组 主成分分析 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 自相关函数 自异旋回
下载PDF
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湖相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东阳 邢凤存 +3 位作者 陈孝全 刘中戎 陈天一 周绍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5,I0002,I0003,共14页
西藏伦坡拉盆地中北部始新统牛堡组发现湖相白云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白云岩储层特征研究薄弱。基于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鉴定,采用物性及X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分析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湖... 西藏伦坡拉盆地中北部始新统牛堡组发现湖相白云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白云岩储层特征研究薄弱。基于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鉴定,采用物性及X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分析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湖相白云岩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结合沉积相展布进行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牛堡组白云岩中白云石质量分数差异明显,整体不纯,岩石类型包括凝灰质白云岩、含铁质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和含陆源碎屑白云岩等;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溶蚀孔和裂缝等;储层以低孔低渗(孔隙度为10.00%~15.00%,渗透率为(0.1~1.5646)×10^-3μm^2)和特低孔特低渗(孔隙度为0.73%~10.00%,渗透率为(0.0019~0.1)×10^-3μm^2)为主,少量中孔低渗(孔隙度为15.00%~16.72%,渗透率为(0.1~1.5646)×10^-3μm^2)。白云岩储层受岩性和沉积微相控制明显,白云石质量分数越高,储层物性越好,中低能云质滩和泥云坪物性较好。研究区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牛二段中亚段和牛三段上亚段,盆地隆起和东部为湖相白云岩储层的主要发育区。该结果为拓展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白云岩 白云岩储层 主控因素 牛堡组 始新统 伦坡拉盆地
下载PDF
墨西哥湾北部深水盐盆Wilcox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6
4
作者 卢景美 李爱山 +6 位作者 黄兴文 严杰 张量 赵晨露 张彪 孔国英 王丹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44,共9页
古新统—下始新统Wilcox组为墨西哥湾盆地陆上和深水区的重要产层。利用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前人认识,分析了墨西哥湾北部深水盐盆Wilcox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Wilcox组的油气主要来自上侏罗统提塘阶优... 古新统—下始新统Wilcox组为墨西哥湾盆地陆上和深水区的重要产层。利用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前人认识,分析了墨西哥湾北部深水盐盆Wilcox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Wilcox组的油气主要来自上侏罗统提塘阶优质海相烃源岩;上Wilcox组深水扇沉积为主力储层,其埋藏西浅东深,储层物性西好东差;上始新统—渐新统厚层深海相泥岩和厚层异地盐蓬为Wilcox组储层提供了优质盖层。Perdido褶皱带、Keathley褶皱带和Walker褶皱带对Wilcox组油气富集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与盐拱相关的断裂和微裂隙、盐株边界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盐蓬底面渗透层为油气提供了侧向运移通道。Keathley褶皱带和墨西哥湾海域的Perdido盐核挤压褶皱带、深层逆冲带为该地区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湾北部 深水盐盆 古新统—下始新统Wilcox组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有利勘探方向
下载PDF
藏北班戈盆地东南缘恐弄拉地区始新世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白培荣 曾禹人 +8 位作者 李月森 黄建国 廖铸敏 马德胜 符宏斌 莫春虎 郭海 樊洪富 杨育慎 《贵州地质》 201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笔者在藏北班戈县恐弄拉地区牛堡组地层中上部采集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始新世的Ficus stephensoni,Dryophyllum sp.,?Juglandites sp.等被子植物叶片印痕化石。植物化石的发现对牛堡组地层的划分对比、地层格架的建立及古近纪沉积时... 笔者在藏北班戈县恐弄拉地区牛堡组地层中上部采集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始新世的Ficus stephensoni,Dryophyllum sp.,?Juglandites sp.等被子植物叶片印痕化石。植物化石的发现对牛堡组地层的划分对比、地层格架的建立及古近纪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植被的分析提供了依据,且丰富了地层的古生物数据;同时也为分析探讨恐弄拉地区的地质学和植物学的耦合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弄拉地区 牛堡组 始新世 植物化石
下载PDF
山东蒙阴盆地常路组二段(古新世——早始新世)介形类化石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景林 王睿 +5 位作者 谢安 王涛 刘凤臣 徐健 李礼 沈一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8-446,共9页
本文记述了2011年采自山东蒙阴盆地常路组二段的介形类化石共计6属10种4未定种,可建立一个Metacypris-Paracandona-Cyclocypris-Candona-Candoniella组合。根据介形类化石与国内已知化石组合对比研究,常路组二段的时代大致为古新世——... 本文记述了2011年采自山东蒙阴盆地常路组二段的介形类化石共计6属10种4未定种,可建立一个Metacypris-Paracandona-Cyclocypris-Candona-Candoniella组合。根据介形类化石与国内已知化石组合对比研究,常路组二段的时代大致为古新世——早始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常路组二段 古新世-早始新世 蒙阴盆地 山东
原文传递
美国Bryce峡谷古新统-始新统红色层古土壤微形态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声芳 刘秀铭 +3 位作者 毛学刚 何玲珊 连悦辰 邢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9-540,共12页
地层中的古土壤记录了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然而年代越老的地层由于受到后期持续的地质作用,使得古土壤面貌发生很大改变,增加了识别难度。美国Bryce峡谷广泛出露的古新统-始新统Claron组一直被认为是湖相石灰岩,却呈现整体氧化红... 地层中的古土壤记录了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然而年代越老的地层由于受到后期持续的地质作用,使得古土壤面貌发生很大改变,增加了识别难度。美国Bryce峡谷广泛出露的古新统-始新统Claron组一直被认为是湖相石灰岩,却呈现整体氧化红色,并显示诸多古土壤特征。文章主要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探究Bryce峡谷Claron组中古土壤特征,并结合X射线衍射特征分析矿物物相,结果表明:Bryce峡谷Claron组红色层是一系列成土深浅程度不同的古土壤层,表现为干旱土和淋溶土;地层中的碳酸盐主要是淀积在土壤下部的成土碳酸盐,碳酸盐富集也表现为土壤淀积的钙结核等钙积层,从土壤学看是钙积干旱土特征而非水中沉积的石灰岩层;深浅不同的红色层代表了粘化层和钙积层等土壤层次变化;不同颜色层代表着不同的形成环境:褐红色层形成于气候比较暖干时期,而灰白色层的形成环境比褐红色层更加湿润,可能每年雨季会形成临时性积水洼地,粉红色层的湿润程度介于褐红色层和灰白色层之间。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不支持Claron组是终年积水古湖沉积环境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形态 古土壤 碳酸钙 Claron组 古新统-始新统红色层
原文传递
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盆地恐龙蛋壳化石与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被引量:3
8
作者 Spencer G. LUCAS Emily S. BRAY +1 位作者 Robert J. EMRY Karl F. HIRSCH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7-435,共19页
在晚白垩世期间,哈萨克斯坦东部的斋桑盆地形成了一个湖盆,一直延续到现在。古斋桑湖中最老的沉积是Tayzhuzgen组,由厚达136m的泥岩、粉砂岩、页岩、石英砂岩、砾岩和淡水石灰岩红层组成。按照当地的地层名称,Tayzhuzgen组包括Manrak、T... 在晚白垩世期间,哈萨克斯坦东部的斋桑盆地形成了一个湖盆,一直延续到现在。古斋桑湖中最老的沉积是Tayzhuzgen组,由厚达136m的泥岩、粉砂岩、页岩、石英砂岩、砾岩和淡水石灰岩红层组成。按照当地的地层名称,Tayzhuzgen组包括Manrak、Tayzhuzgen、Aulisbulak、Aktobe、Dysum bay和Kiin Kerish层。在斋桑湖以南的Tayzhuzgen河附近一个地点的Tayzhuzgen组下部,发现了恐龙蛋壳碎片,蛋壳至少包括有两个主要类型:圆形蛋类和长形蛋类。恐龙蛋壳指示了Tayzhuzgen组下部的时代为晚白垩世(可能是马斯特里赫特期)。在本组的较高层位,发现了晚?古新世的植物化石,因此斋桑盆地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在Tayzhuzgen组内部。在Tayzhuzgen组中,白垩纪与古新世化石层之间的地层间隔只有约50m,由此推测在Tayzhuzgen组内部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不整合,或是本组的中部为凝缩沉积,即在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处的沉积速率非常缓慢。Tayzhuzgen组顶部有一个显著的不整合,那里中或晚始新世(Arshantan,Irdinmanhan或Egilian陆生哺乳动物"期")的地层存在于含哺乳动物化石剖面的底部。斋桑盆地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于古斋桑湖沉积剖面的下部。这不是一个完整的界线剖面,可能是一个包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整合和/或一个由慢速沉积造成的凝缩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蛋壳 古新世古植物群 始新世动物群 Tayzhuzgen组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斋桑盆地 哈萨克斯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