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厂粉煤灰、炉渣和污泥复合陶粒对低浓度Pb^(2+)的吸附特性
1
作者 杨毅 高敏轩 +3 位作者 陈元 赵睿 舒麒麟 刘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7-414,共8页
针对重金属污染具有来源广、危害大等特点,通过以电厂废物(粉煤灰、炉渣)和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一种高效且价廉的陶粒吸附剂,采用吸附影响因素实验、解吸再生实验、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以及陶粒表征分析,探究陶粒对Pb^(2+... 针对重金属污染具有来源广、危害大等特点,通过以电厂废物(粉煤灰、炉渣)和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一种高效且价廉的陶粒吸附剂,采用吸附影响因素实验、解吸再生实验、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以及陶粒表征分析,探究陶粒对Pb^(2+)的吸附特性,同时为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陶粒去除Pb^(2+)的较佳吸附条件为粒径4 mm、pH 4.5~5.0、吸附时间360 min、吸附温度25℃.陶粒再生所用较佳解吸剂为0.5 mol/L的HCl溶液,较佳解吸时间和次数分别为120 min和5次,解吸5次后陶粒对Pb^(2+)的去除率为92.67%.此吸附过程更好地遵循了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陶粒上的O-H、Si-O和金属氧化键在吸附Pb^(2+)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陶粒吸附Pb^(2+)后,出现了新的物相Pb_(2)Cl_(3)OH和PbO,陶粒与Pb^(2+)之间发生化学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陶粒处理实际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93.70%,Pb^(2+)浓度由3.74 mg/L降至0.24 mg/L.研究显示,电厂粉煤灰、炉渣和污泥复合陶粒对Pb^(2+)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可为以固体废物为原料制备的吸附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应用中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废物 污泥 陶粒 Pb^(2+) 表征分析 吸附特性
下载PDF
玉米秸秆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2
作者 胡鹏 贺龙强 +1 位作者 李艳梅 汤思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27,232,共6页
以来源丰富的玉米秸秆、高岭土为原料,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高吸水树脂,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树脂对含Pb^(2+)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 以来源丰富的玉米秸秆、高岭土为原料,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高吸水树脂,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合成的复合高吸水树脂对含Pb^(2+)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考察了复合高吸水树脂用量、Pb^(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溶液pH及对Pb^(2+)去除率的影响,最优条件下复合高吸水树脂对Pb^(2+)的去除率达88.57%,吸附Pb^(2+)后的复合高吸水树脂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复合高吸水性树脂 吸附 Pb^(2+)
原文传递
碳化处理对再生微粉吸附Pb^(2+)行为与机理的影响
3
作者 王开元 萧圳坡 +3 位作者 寇世聪 王耀城 占宝剑 邢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0-1426,共7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含铅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给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本研究采用经碳化处理的再生混凝土微粉(CRCF)作为吸附剂,针对硝酸铅配制的铅污染溶液开展吸附试验,并测试分析了吸附剂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稳定性。研究表明,CRCF...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含铅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给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本研究采用经碳化处理的再生混凝土微粉(CRCF)作为吸附剂,针对硝酸铅配制的铅污染溶液开展吸附试验,并测试分析了吸附剂的物相、微观结构和稳定性。研究表明,CRCF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24 h后可达到93.1%(质量分数,下同)的去除率;CRCF对Pb^(2+)的吸附稳定性较高,吸附后仅有极少量的Pb^(2+)浸出;吸附反应中,Pb^(2+)静电吸附在CRCF表面,与CRCF发生离子交换并在表面形成碳酸盐沉淀,最终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固定在CRCF中;CRCF可作为一种低成本的Pb^(2+)高效吸附剂,可有效应用于含铅废水的治理,实现废物资源化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再生混凝土微粉 吸附 Pb^(2+) 稳定性
下载PDF
Pb^(2+)对掺杂硼硅酸盐玻璃中CsPbBr_(3)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岳仔豪 杨小兔 +3 位作者 张正亮 邓瑞翔 张涛 宋力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硼硅酸盐玻璃包覆钙钛矿CsPbBr_(3)量子点(PQDs@glass)能够大幅提高PQDs的稳定性,使其在LED照明和显示技术中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然而,玻璃包覆的同时也导致了PQDs发光强度与量子产率降低。本工作为提高其发光强度探讨了热诱导温度及Pb... 硼硅酸盐玻璃包覆钙钛矿CsPbBr_(3)量子点(PQDs@glass)能够大幅提高PQDs的稳定性,使其在LED照明和显示技术中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然而,玻璃包覆的同时也导致了PQDs发光强度与量子产率降低。本工作为提高其发光强度探讨了热诱导温度及Pb^(2+)的含量对PQDs@glass结构的影响,当热诱导温度为460℃,Pb^(2+)浓度为6 mol时,其发光强度最高。研究发现,Pb^(2+)浓度的增加会导致玻璃网状结构的致密化,改变玻璃组分的扩散行为,影响PQDs的析晶过程,导致PQDs@glass发光强度的变化。本工作得到量子产率高达95.6%的PQDs@glass,并实现了硼硅酸盐玻璃基质内PQDs的尺寸可控制备。结果表明,PQDs尺寸分布在10 nm左右,超过86%的颗粒尺寸在6~14 nm内,且具有优越的稳定性,经历10次室温至200℃热循环后,发光强度仍能保持初始强度的98.9%。最后,为了验证其在LED照明及显示领域的应用,将制备的量子点微晶玻璃粉料与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得到的LED器件性能优异,色域范围覆盖110%sRGB。本研究为PQDs@glass的大规模制备及其在LED器件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bBr_(3) Pb^(2+) LED 量子点 硼硅酸盐玻璃
下载PDF
酸改性污泥基复合陶粒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5
作者 欧洋洋 冯丽娟 +2 位作者 刘安蓉 黄祝 梁远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以污泥、磷尾矿和赤泥为原料制备陶粒,用盐酸、硝酸和柠檬酸进行改性,研究陶粒对水中Pb^(2+)的吸附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表面基团、零电荷点(pHPZ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陶粒对Pb^(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或硝... 以污泥、磷尾矿和赤泥为原料制备陶粒,用盐酸、硝酸和柠檬酸进行改性,研究陶粒对水中Pb^(2+)的吸附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表面基团、零电荷点(pHPZ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陶粒对Pb^(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或硝酸改性陶粒对Pb^(2+)的去除率更好,柠檬酸改性陶粒对Pb^(2+)的去除率低于未改性陶粒。酸改性陶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酸性基团含量多、等电点低等特点,对Pb^(2+)的吸附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过程,可用作含Pb^(2+)废水的处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磷尾矿 酸改性陶粒 吸附性能 城市污泥
下载PDF
基于发夹DNA动态自组装树枝状聚合物放大策略的荧光传感体系测定水中Pb^(2+)的含量
6
作者 陈贺 郑洋 +1 位作者 蒋旭燕 吴继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基于GR-5脱氧核酶(GR-5 DNAzyme)对Pb^(2+)的特异性识别和发夹DNA动态自组装树枝状聚合物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无酶、高灵敏检测Pb^(2+)的荧光传感体系。分别于95℃恒温孵育合成序列扩展GR-5 DNAzyme复合物(GR-5E-S,由GR-5 DNAz... 基于GR-5脱氧核酶(GR-5 DNAzyme)对Pb^(2+)的特异性识别和发夹DNA动态自组装树枝状聚合物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无酶、高灵敏检测Pb^(2+)的荧光传感体系。分别于95℃恒温孵育合成序列扩展GR-5 DNAzyme复合物(GR-5E-S,由GR-5 DNAzyme酶链GR-5E和底物链GR-5S合成)以及Y型骨架(由骨架链Y1、Y2、Y3合成),于25℃恒温孵育合成发夹三聚体(由Y型骨架和发夹链H1、H2、H3合成,其中发夹链H1上修饰有荧光团和猝灭团)。将水样4μL添加到96μL含400 nmol·L^(-1)GR-5E-S,400 nmol·L^(-1)发夹三聚体的反应溶液中,于25℃孵育40 min。当水样中存在Pb^(2+)时,GR-5E-S识别Pb^(2+),底物链被切割,酶链和底物链分开并释放出目标链T,目标链T与发夹链H1杂交触发动态自组装过程,生成树枝状聚合物,于520 nm处测量荧光强度。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传感体系可在40 min内完成检测;Pb^(2+)的浓度在0.1~10.0 nmol·L^(-1)内与对应的传感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19 pmol·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0%~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不大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5脱氧核酶 催化发夹自组装等温扩增技术 Pb^(2+) 荧光传感体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7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下载PDF
化学老化对Zn改性生物炭性质及吸附Pb^(2+)的影响
8
作者 吴宇茜 韩琳希 +4 位作者 钱敏 朱自洋 王丽 段文焱 陈芳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3-813,共11页
本文采用60及90℃非生物化学老化方法,对ZnSO_(4)浸渍改性生物炭(PRZn)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老化试验.通过元素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明确老化后生物炭性质的变化特点,并利用等温吸附实验比较老化... 本文采用60及90℃非生物化学老化方法,对ZnSO_(4)浸渍改性生物炭(PRZn)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老化试验.通过元素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明确老化后生物炭性质的变化特点,并利用等温吸附实验比较老化对Zn改性生物炭Pb^(2+)吸附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化学老化过程会生成活性自由基,显著增加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导致500℃制备的PRZn老化后比表面积显著提高(从24.67m^(2)/g提升到85.51m^(2)/g),改性引入的Zn氧化物从晶型结构转化为有机结合态,因此,PRZn经60℃老化后,其对Pb^(2+)的吸附量从31.18mg/g提高至47.70mg/g.但经90℃老化后,700℃制备的PRZn吸附量变化不大,这主要是老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化物质在90℃下发生自猝灭过程,且700℃制备的PRZn碳结构相对稳定,导致老化后含氧官能团的量没有显著升高而比表面积下降.本研究结果将为改性后老化生物炭在铅污染土壤中的长期利用提供具体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改性生物炭 Pb吸附 非生物化学老化 长期利用 自由基
下载PDF
锌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对水中Pb^(2+)的萃取性能研究
9
作者 高子轩 伍康宇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47-49,53,共4页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羧基杯[4]芳烃、2,2′-联吡啶和六水合硝酸锌反应制备了一种锌的有机骨架材料(Zn-MOF),并对这种材料从溶液pH值、时间以及Pb^(2+)的初始浓度方面研究了其对Pb^(2+)萃取性能的影响...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羧基杯[4]芳烃、2,2′-联吡啶和六水合硝酸锌反应制备了一种锌的有机骨架材料(Zn-MOF),并对这种材料从溶液pH值、时间以及Pb^(2+)的初始浓度方面研究了其对Pb^(2+)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4~7范围内,Zn-MOF对Pb^(2+)的萃取效率均能达到99%。且能在20 min内对Pb^(2+)萃取达到平衡。随着Pb^(2+)初始浓度增大,Zn-MOF对Pb^(2+)的萃取容量增大,最大萃取量为243.57 mg·g^(-1)。同时,Zn-MOF对Pb^(2+)的萃取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有机骨架材料 萃取 Pb^(2+) 萃取动力学 萃取等温线
下载PDF
玉米芯半纤维素基水凝胶对Pb^(2+)吸附性能和机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06,共5页
以玉米芯半纤维素(木聚糖)为原料,以丙烯酸(AA)、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光引发剂安息香二甲醚(DMPA)紫外引发下,通过接枝聚合,制备水凝胶吸附剂,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 以玉米芯半纤维素(木聚糖)为原料,以丙烯酸(AA)、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光引发剂安息香二甲醚(DMPA)紫外引发下,通过接枝聚合,制备水凝胶吸附剂,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分析水凝胶吸附金属离子前后的结构,并研究pH、吸附剂用量、温度、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Pb^(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间约为300min,对Pb^(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095mg/g。水凝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为离子交换机制,吸附行为符合动力学准二级模型和Langmuir方程,半纤维素基水凝胶对重金属废水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可以作为重金属废水处理用的生物质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 铅离子 生物质吸附剂
原文传递
活性炭的改性及对Pb^(2+)的动力学吸附研究
11
作者 武存喜 白净 《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333-338,共6页
论文以活性炭为主体吸附剂,进行氯化铁改性,制备出氯化铁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并通过FT-IR、SEM、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进行表征。实验进一步探究改性活性炭对Pb^(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300min,吸附剂投加量为0.4 g,pH为6时,吸... 论文以活性炭为主体吸附剂,进行氯化铁改性,制备出氯化铁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并通过FT-IR、SEM、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进行表征。实验进一步探究改性活性炭对Pb^(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300min,吸附剂投加量为0.4 g,pH为6时,吸附效果最佳。在此吸附条件下,改性活性炭对Pb^(2+)的去除率达到91.2%。对改性活性炭吸附Pb^(2+)进行动力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二级速率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其动力学吸附过程,吸附的机理可归结为氯化铁改性导致活性炭孔道结构中酸性官能团增加,使得金属阳离子与官能团上的H之间产生离子交换作用,有利于吸附的进行,这一实验结果为后期循环吸附研究提供了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活性炭 Pb^(2+) 动力学吸附
下载PDF
ZnAl-LDH/Al(OH)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Pb^(2+)的去除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鹤翔 李明昕 +3 位作者 王艳 张继国 郭元茹 潘清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83-290,共8页
利用共沉淀法,以Zn(NO_(3))_(2)和Al(NO_(3))_(3)为原料成功制备了锌铝复合材料ZnAl-LDH/Al(OH)_(3)(标记为ZAL/AH),采用SEM表征了ZAL/AH的形貌,利用FTIR、XPS和XRD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及组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AL/AH为片状结构,相组成... 利用共沉淀法,以Zn(NO_(3))_(2)和Al(NO_(3))_(3)为原料成功制备了锌铝复合材料ZnAl-LDH/Al(OH)_(3)(标记为ZAL/AH),采用SEM表征了ZAL/AH的形貌,利用FTIR、XPS和XRD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及组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AL/AH为片状结构,相组成受投料比的影响。其中,ZAL/AH-1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达到82.7 m^(2)·g^(-1)。同时,利用所制备的复合材料ZAL/AH对水中的Pb^(2+)离子进行了吸附实验,ZAL/AH-1对Pb^(2+)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5%。对吸附结果进行了吸附动力学、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拟合,Langmuir拟合计算得到的最大吸附量为143.3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共沉淀法 Pb^(2+) Al(OH)_(3)
下载PDF
一步热解法制备Cu/Fe双金属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高效吸附Pb^(2+)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云龙 贾振亚 +7 位作者 林强 宋小毛 于长江 王向辉 解建丽 梁小洁 商安琪 费雨箫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1-852,共12页
使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Cu/Fe双金属生物炭复合材料(BC@Cu/Fe-X,X=3、5、10)和Fe生物炭复合材料(BC@Fe)。考察了Cu掺杂量对BC@Cu/Fe-X吸附Pb^(2+)的影响,确定最佳掺杂比例。结果显示BC@Cu/Fe-5吸附Pb^(2+)性能最好。考察了吸附时间、Pb^(... 使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Cu/Fe双金属生物炭复合材料(BC@Cu/Fe-X,X=3、5、10)和Fe生物炭复合材料(BC@Fe)。考察了Cu掺杂量对BC@Cu/Fe-X吸附Pb^(2+)的影响,确定最佳掺杂比例。结果显示BC@Cu/Fe-5吸附Pb^(2+)性能最好。考察了吸附时间、Pb^(2+)浓度、p H、背景离子、空气中老化等实验条件对BC@Cu/Fe-5吸附Pb^(2+)的影响。通过动力学、热力学数据拟合分析了BC@Cu/Fe-5吸附Pb^(2+)的行为,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解析了BC@Cu/Fe-5吸附Pb^(2+)前后特征峰变化。BC@Cu/Fe-5吸附Pb^(2+)的机理如下:大约42%的Pb^(2+)被还原为Pb^(0),33%的Pb^(2+)形成Pb O/Pb(OH)2,25%的Pb^(2+)与O—H、C—O、C=O、COO、Fe—O等官能团形成配合物。Cu掺杂可以提高Fe还原Pb^(2+)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 生物炭 Pb^(2+) 吸附机理
下载PDF
磁性生物炭对水中Pb^(2+)的吸附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鹏远 许艳红 +3 位作者 高靖勋 何昌俞 邓娟 刘翠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7-275,共9页
通过浸渍热解法,以硫酸铁为磁性前驱体制备磁性生物炭。利用FTIR、BET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磁性生物炭的官能团、比表面积和磁性等。基于Plackett-Burman实验、响应面法优化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解吸实验,研究... 通过浸渍热解法,以硫酸铁为磁性前驱体制备磁性生物炭。利用FTIR、BET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磁性生物炭的官能团、比表面积和磁性等。基于Plackett-Burman实验、响应面法优化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解吸实验,研究磁性生物炭对Pb^(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磁改性可以有效提高生物炭比表面积至230.73 m^(2)/g,对应比饱和磁化强度可达16.02 emu/g;磁性生物炭具有羟基、羧基、醚键等官能团和一定芳香结构;吸附过程存在孔填充、静电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和阳离子-π吸附作用,且以化学吸附为主,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有较好适用性;在酸性条件下磁性生物炭具有较高解吸率;在初始Pb^(2+)质量浓度为117.0 mg/L、磁性生物炭投加量为5.6 g/L、吸附时间为11.9 min的最佳吸附条件下,Pb^(2+)去除率可达9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Pb^(2+) 响应面法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室温下方钠石的制备、表征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旭 刘苏琪 +2 位作者 陈利锋 仝立业 黄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9-426,共8页
通过改变凝胶液n(Al_(2)O_(3))/n(SiO_(2))比水热法室温制备了一系列方钠石,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并与高温(90℃)制备的方钠石进行比较,考察了其对溶液中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合成会导致Na_(2)OSiO_(2)-Al_(2)O_(3)-H_(2)O... 通过改变凝胶液n(Al_(2)O_(3))/n(SiO_(2))比水热法室温制备了一系列方钠石,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并与高温(90℃)制备的方钠石进行比较,考察了其对溶液中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合成会导致Na_(2)OSiO_(2)-Al_(2)O_(3)-H_(2)O四元体系中形成方钠石的相区变宽,提高凝胶液n(Al_(2)O_(3))/n(SiO_(2))有利于晶粒细化,为降低体系的表面能团聚成较大的颗粒。高温制备的方钠石表现为微孔结构,而室温下制备的样品具有微-中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显著增加,对Pb^(2+)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吸附时间为180 min,高温制备样品的Pb^(2+)吸附量为102 mg·g^(-1);凝胶液n(Al_(2)O_(3))/n(SiO_(2))为0.43、0.55、0.68和0.84,室温下制备得到的方钠石Pb^(2+)吸附量分别为124 mg·g^(-1)、130 mg·g^(-1)、140 mg·g^(-1)和155 mg·g^(-1)。所合成的方钠石均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沸石对Pb^(2+)的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钠石 室温 晶化 Pb^(2+) 吸附
下载PDF
应用液质联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Pb^(2+)胁迫对大麦籽粒中差异代谢物及关键通路的影响
16
作者 王冀菲 曹冬梅 +2 位作者 崔航 杨建 张东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1-110,共10页
为评估铅(Pb^(2+))污染对大麦籽粒的影响。该研究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在正、负离子模式中,将Pb^(2+)胁迫大麦籽粒(GS1600)与对照组(GSCK)中... 为评估铅(Pb^(2+))污染对大麦籽粒的影响。该研究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在正、负离子模式中,将Pb^(2+)胁迫大麦籽粒(GS1600)与对照组(GSCK)中共筛选出50种差异代谢物。研究发现:Pb^(2+)胁迫对大麦中的脂质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衍生物、有机氧化合物、有机杂环化合物含量变化影响显著。并通过KEGG功能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16条代谢通路,其中4条代谢通路(柠檬酸循环、谷胱甘肽代谢、糖氧化物和二羧酸代谢、苯丙烷代谢)为命中差异代谢物的关键代谢通路。结果表明,大麦受到胁迫后,Pb^(2+)通过影响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以及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对大麦中脂质和类脂分子、苯环型化合物及有机氧化合物等代谢物产生显著影响。说明Pb^(2+)胁迫会对大麦籽粒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籽粒 Pb^(2+)胁迫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非靶向代谢组学 KEGG通路分析
下载PDF
槐木活性炭吸附Pb^(2+)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洪菲 高丽娟 +2 位作者 杨广 陈保江 王荣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9-13,共5页
低成本高效活性炭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再生的树枝是制备高效吸附剂的“零”成本原料。以刺槐树枝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槐树活性炭。为最大化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以吸附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槐木活性... 低成本高效活性炭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再生的树枝是制备高效吸附剂的“零”成本原料。以刺槐树枝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槐树活性炭。为最大化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以吸附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槐木活性炭吸附Pb^(2+)工艺。结果表明:3 cm×8 cm左右槐树枝段,在110℃下干燥3天后在600℃恒温炭化60 min的槐木炭,再在650℃下恒温活化80 min,水蒸气流量为30 g·h^(-1),制得槐木活性炭。其对Pb(NO_(3))_(2)吸附的最佳工艺:吸附温度29.8℃、吸附时间64.1 min和料液比1.1 mL·g^(-1)。该条件下吸附量预测值为137.9 mg·g^(-1),3个因素的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吸附温度、吸附时间。验证性实验表明:吸附量平均值为135.0 mg·g^(-1),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10%,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木活性炭 水蒸气活化 Pb^(2+)吸附 响应面法优化
下载PDF
铁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研究
18
作者 李江东 刘润龙 +2 位作者 李欣 霍丽娟 刘宏芳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50-554,共5页
为了研究吸附法去除水体中Pb^(2+)的机理,本文用批实验的方法探讨了铁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简称为FMBC)对Pb^(2+)的吸附。首先以草酸盐和高粱秸秆为原料制备FMBC,并通过TEM、XRD、XPS等对材料进行了测试表征。然后利用批实验的方法... 为了研究吸附法去除水体中Pb^(2+)的机理,本文用批实验的方法探讨了铁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简称为FMBC)对Pb^(2+)的吸附。首先以草酸盐和高粱秸秆为原料制备FMBC,并通过TEM、XRD、XPS等对材料进行了测试表征。然后利用批实验的方法初步研究了FMBC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表征结果表明,FMBC具有多孔结构,铁锰氧化物以MnFe_(2)O_(4)和Fe_(2)O_(3)的形态负载在生物炭表面,Pb^(2+)被FMBC成功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符合Ho准二级动力学方程,Pb^(2+)浓度为10mg·g^(-1)时吸附速率最快,其值k_(2)为4.328×10^(-4)g·(mg·min)^(-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FMBC) Pb^(2+) 吸附 动力学吸附
下载PDF
基于单元共取代策略调控Mn^(4+)/Pb^(2+)掺杂LaAlO_(3)荧光材料的晶格环境与发光性能研究进展
19
作者 卢思瑜 李思远 朱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8-2201,共14页
LaAlO_(3)属于典型的畸变钙钛矿结构,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较宽的带隙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是一种优良的发光基质。Mn^(4+)和Pb^(2+)的发光性能与其所处的微观配位环境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调控晶格环境优化其发光性能。本文综述了调控Mn4+... LaAlO_(3)属于典型的畸变钙钛矿结构,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较宽的带隙和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是一种优良的发光基质。Mn^(4+)和Pb^(2+)的发光性能与其所处的微观配位环境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调控晶格环境优化其发光性能。本文综述了调控Mn4+的零声子线(Zero‐phonon line,ZPL)发射和Pb^(2+)的发光性能研究进展,系统探讨了单元共取代对晶体结构和Mn^(4+)、Pb^(2+)的发光性能的影响,详尽分析了激活离子的晶格环境与发光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AlO_(3) Mn^(4+) Pb^(2+) 单元共取代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对Pb^(2+)和Cd^(2+)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丹丹 翟小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9-774,共6页
分别通过磷酸、氢氧化钾、铁及微波对小麦秸秆生物炭进行改性,探究改性生物炭投加量、溶液初始pH及重金属离子浓度对重金属Pb^(2+)及Cd^(2+)的吸附影响及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磷酸及氢氧化钾改性使生物炭表面坍塌且... 分别通过磷酸、氢氧化钾、铁及微波对小麦秸秆生物炭进行改性,探究改性生物炭投加量、溶液初始pH及重金属离子浓度对重金属Pb^(2+)及Cd^(2+)的吸附影响及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磷酸及氢氧化钾改性使生物炭表面坍塌且孔隙结构连通,铁改性使比表面积降低,微波改性使生物炭产生少量孔隙。磷酸改性促进-OH及C■O的生成,氢氧化钾及铁改性促进-OH的生成,微波改性对生物炭基团的影响较小。改性方法的优异性依次为磷酸改性、铁改性、氢氧化钾改性及微波改性,改性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能够增强对于重金属的吸附,溶液pH为弱碱性时对于Pb^(2+)的吸附效果最佳,Cd^(2+)的吸附效果随着溶液pH增加而增大,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反映改性生物炭对于Pb^(2+)及Cd^(2+)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Pb^(2+) Cd^(2+) 吸附性能 吸附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