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马明辉 荆利民 +1 位作者 李东 王梦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期间,应用动态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不同时相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入的62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前均进行动态增强CT检查,同时以病理... 目的探究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期间,应用动态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不同时相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入的62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前均进行动态增强CT检查,同时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增强CT不同时相扫描,在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方面的检出正确率,对比正常肝脏组织与其在CT值方面的差异。结果62例研究对象中,病理结果共检出95个病灶。动态增强CT检查共检出93个病灶,检出正确率为97.89%;其中动脉期增强扫描共检出87个病灶,检出正确率为91.58%,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共检出74个病灶,检出正确率为77.89%,延迟期增强扫描共检出77个病灶,检出正确率为81.05%。动脉期检出正确率高于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中心性肝细胞癌动态增强CT,动脉期高于正常肝脏组织,而门静脉期、延迟期均低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者在CT平扫与不同时相扫描结果方面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期间应用动态增强CT不同时相扫描的诊断价值较为理想,能够清晰显示其强化特征,对于早期正确检出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ct 时相 扫描 多中心性肝细胞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期增强CT扫描联合血浆Presepsin水平对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邹琪 黎志鹏 鲁广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双期增强CT扫描联合血浆Presepsin水平在急性肾盂肾炎(A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成非APN组(42例)与APN组(53例)。53例AP... 目的 探讨双期增强CT扫描联合血浆Presepsin水平在急性肾盂肾炎(A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5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成非APN组(42例)与APN组(53例)。53例APN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组(34例)与重症组(19例)。比较APN组与非APN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浆Presepsin水平,比较重症组与非重症组血浆Presepsin水平。比较双期增强CT扫描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双期增强CT扫描联合血浆Presepsin水平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双期增强CT扫描联合血浆Presepsin水平对APN的诊断价值。结果APN组与非APN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尿路感染病程、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N组血浆Presepsin水平高于非APN组(P <0.05),重症组血浆Presepsin水平高于非重症组。双期增强CT扫描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25,P=0.012),双期增强CT扫描检查联合血浆Presepsin水平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98,P=0.005)。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双期增强CT扫描、血浆Presepsin水平及两者联合诊断APN的敏感性分别为88.68%(95%CI:0.767,0.923)、79.25%(95%CI:0.673,0.865)、93.34%(95%CI:0.634,0.978),特异性分别为73.81%(95%CI:0.528,0.835)、71.43%(95%CI:0.501,0.827)、90.48%(95%CI:0.696,0.98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95%CI:0.719,0.885)、0.717(95%CI:0.615,0.804)、0.924(95%CI:0.851,0.968)。结论 双期增强CT扫描、血浆Presepsin水平可用于诊断APN,且两者联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盂肾炎 双期增强ct扫描 Presepsin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高文治 武辽军 +3 位作者 梁文娇 任聪云 贾喆 曹璐燕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检测患者血清Ki...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检测患者血清Ki-67水平与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并根据2013年圣加仑(St.G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专家共识,以乳腺癌组织Ki-67表达水平的20%为界,分为Ki-67≤20%和Ki-67>20%两组。比较不同Ki-67表达水平组患者的增强两期双能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血清Ki-67水平及不同Ki-67表达水平患者的病理特征[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双能量CT增强扫描与Ki-67表达水平相关性。结果Ki-67≤20%表达组患者静脉期的IC、NIC、λ值分别为1.67±0.22、0.28±0.17、2.83±0.33,动脉期分别为0.81±0.12、0.12±0.01、1.55±0.23,Ki-67>20%表达组患者静脉期的IC、NIC、λ值分别为2.57±0.30、0.48±0.15、4.12±1.29,动脉期分别为1.59±0.91、0.29±0.06、2.46±1.23,Ki-67≤20%表达组各值均明显低于Ki-67>20%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数目患者的血清Ki-67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大小、ER、PR、HER2不同水平间的血清Ki-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Ki67≤20%组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HER2与Ki-67>2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能量CT增强扫描双期IC、NIC、λ值与Ki-67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双能量CT增强扫描有助于评估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血清和免疫组化Ki-67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血清肿瘤增殖抗原 碘图 双能量ct 静脉期 对比剂
下载PDF
Multi-phase helical CT in diagnosis of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4
作者 Wen-Ya Liu Yong Jin +2 位作者 Run-Huan Rong Xi Ta Xin-Sheng Zhu the CT Departmen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using multi-phase helical CT and assess the value of this method. METHODS: Multi-phase helical CT findings were reviewed double-blindly b...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using multi-phase helical CT and assess the value of this method. METHODS: Multi-phase helical CT findings were reviewed double-blindly by radiologists. RESULTS: Altogether 24 lesions were found in 21 patients. In plain CT, the lesions were seen as hypodense or isodense areas. After contrast enhancement, 87.5% of the lesions showed regular or irregular hyperdense enhancement, whereas 12.5% demonstrated tumor vessels in arterial phase, which became hypodensed or isodensed nodules in portal phase or the hypodensed in delayed phase. The prevalence of density changes showed a hypo-hyper-hypo and hypo-hypo pattern. CONCLUSIONS: Multi-phase helical CT could reflect the blood supply of early hepatocelluar carcinoma, and is also convenient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epatic cavernous angioma, metastatic tumor, hepatic nodulous hyperplasia, and hepatic inflammatory granul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neoplasm spiral ct MULTI-phase DIAGNOSIS contrast enhancement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早期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刘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6期73-75,共3页
目的 研究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早期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疑似早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进行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将最终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诊断... 目的 研究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早期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疑似早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进行螺旋CT胰腺期和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将最终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诊断价值及影像学图像。结果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检出率为90.00%,与病理诊断的检出率9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胰腺癌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8.61%、62.50%、95.95%、83.33%、95.00%、0.7928、16.67%、4.05%。患者有典型的影像学图像表现。经过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出的72例患者中,病灶在胰头部35例,病灶在胰体部和胰尾部37例。胰腺的CT值为(38.45±5.46)Hu,高于肿块的(29.65±3.26)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有18例患者的肿瘤-胰腺对比CT值在10 Hu之内,主要为等密度且肉眼无法识别的肿块,12例患者合并轻度的胆管、胰腺管扩张。经过增强扫描,肿瘤在胰腺期和门脉期的增强值分别为(33.75±18.15)Hu和(35.84±16.94)Hu,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织的胰腺期增强值为(73.65±18.44)Hu,高于门脉期的(54.35±12.46)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胰腺对比胰腺期为(45.28±18.04)Hu,高于门脉期的(22.15±12.0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早期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可以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 早期胰腺癌 病理诊断 影像学
下载PDF
基于X射线相衬显微CT的肝肿瘤定量分析研究
6
作者 林瑶 路文平 +2 位作者 张耀中 郑焕圣 王坤 《科学与信息化》 2023年第10期175-177,共3页
新生血管对肿瘤提供无限生长的应用,但目前传统成像技术只能实现200μm的血管。本研究收集乏血型和富血型肝肿瘤标本20例,进行X射线相衬断层图像中可清晰显示肝肿瘤组织微血管的分布特征,与对应病理切片表现基本相吻合;通过灰度直方图... 新生血管对肿瘤提供无限生长的应用,但目前传统成像技术只能实现200μm的血管。本研究收集乏血型和富血型肝肿瘤标本20例,进行X射线相衬断层图像中可清晰显示肝肿瘤组织微血管的分布特征,与对应病理切片表现基本相吻合;通过灰度直方图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图像特征,肿瘤图像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富血型肿瘤相比于乏血型肿瘤组织图像灰度分布不均匀、变化不规则、图像复杂度升高、清晰度降低,为进一步对不同类型肝肿瘤的诊断和特征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X射线相衬显微ct 灰度直方图 灰度-梯度共生矩阵
下载PDF
X射线相位衬度CT 被引量:2
7
作者 章江英 高洁 +3 位作者 江帆 陈捷 陈博 明海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9-584,共6页
X射线相位衬度CT指的是在通过X射线光源来对物体进行成像过程中使用图像的位相衬度来反映物体的密度或者厚度分布,适用于弱吸收物体,还可以减少吸收剂量,放宽成像条件中光源强度的限制和减少对样品(尤其是生物样品)的损伤。介绍了目前用... X射线相位衬度CT指的是在通过X射线光源来对物体进行成像过程中使用图像的位相衬度来反映物体的密度或者厚度分布,适用于弱吸收物体,还可以减少吸收剂量,放宽成像条件中光源强度的限制和减少对样品(尤其是生物样品)的损伤。介绍了目前用于X射线相位衬度CT的三种方法,实验及图像重建的过程,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X射线 相位衬度 ct
下载PDF
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实验站相位衬度CT初步结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荣昌 杜国浩 +11 位作者 谢红兰 邓彪 朱佩平 佟亚军 胡雯 薛艳玲 陈灿 任玉琦 周光照 王玉丹 肖体乔 徐洪杰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X射线相位衬度CT能获得样品内部结构的边缘增强图像,可观察到传统X射线吸收CT无法观察到的生物软组织内部微细结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经初步调试,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实验站的8-72.5keV单色X射线输出已能用于实验研究。本文在X射线成像... X射线相位衬度CT能获得样品内部结构的边缘增强图像,可观察到传统X射线吸收CT无法观察到的生物软组织内部微细结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经初步调试,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实验站的8-72.5keV单色X射线输出已能用于实验研究。本文在X射线成像实验站上开展生物样品(蝗虫)同轴X射线相位衬度CT研究,获得蝗虫样品的切片重构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结果图像中,蝗虫样品的翅膀、表面纹理和内部组织分布情况清晰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相位衬度成像 X射线 同步辐射
下载PDF
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扫描技术在椎动脉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邵康为 龚承友 +2 位作者 刘伟 朱才松 袁立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 研究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最佳增强时相 ,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 ,提高椎动脉三维显示率。方法  87例椎动脉CTA检查 ,由足背静脉团注 35 0mgI/ml的Omnipaque造影剂后 ,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 ,当感兴趣区造影剂浓度达阈值后... 目的 研究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最佳增强时相 ,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 ,提高椎动脉三维显示率。方法  87例椎动脉CTA检查 ,由足背静脉团注 35 0mgI/ml的Omnipaque造影剂后 ,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 ,当感兴趣区造影剂浓度达阈值后触发增强扫描序列完成数据采集 ,经图像重组和三维重建显示椎动脉。结果  87例椎动脉CTA的增强时相均处于最佳和较佳的扫描时期内 ,增强扫描的实际启动时间为 15~ 4 3s不等 ,个体差异明显 ,而动脉期靶血管浓度均持续 >10 0Hu。结论 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造影剂浓度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技术不受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足背静脉注射途径影响因素颇多 ) ,不需做预扫描测量相关时间 浓度曲线即可保证正确实施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增强时相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HA与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守忠 戴峰 +2 位作者 丁苇 王晓维 江丽琴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的肝动脉造影CT(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l例肝癌患者CTHA/CTAP图象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形(DSA)进行分析对照,其中包括16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 目的:探讨螺旋CT的肝动脉造影CT(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l例肝癌患者CTHA/CTAP图象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形(DSA)进行分析对照,其中包括16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患者。结果:三期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为72.4%,CTHA/CTAP联合应用病灶检出率为98.7%;CTHA/CTAP发现栓塞周边复发新发病灶25个.DSA发现8个。结论:CTHA/CTAP联合应用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对于疗效评价及早期发现病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造形ct 经动脉动脉造形ct 3期增强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形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五期CE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硬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忠 陈超 +7 位作者 杨伟 王晋秋 周西 范丹丹 王丹 何川东 温凌字 刘启榆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五期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T,CE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硬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某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均行五期CECT扫描),其中,代偿期患者32例,失代偿期... 目的:探讨五期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T,CE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硬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某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均行五期CECT扫描),其中,代偿期患者32例,失代偿期患者5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7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3例。选取同期疑似肝脏病变行五期CECT扫描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45例)。对比2组患者及观察组不同病情、不同类型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ial perfusion index,HPI)、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ial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hepatic portal vein perfusion,HPP)、血流量(blood flow,BF)和血容量(blood volume,BV)。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HPI、H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P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BF和B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失代偿期患者HPI和HAP明显高于代偿期患者(P<0.05),而HPP明显低于代偿期患者(P<0.05),2组间BF和B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乙肝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HPI、HAP、HPP、BF和B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五期CE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硬化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期增强ct 肝硬化 肝脏 ct灌注成像 肝动脉灌注指数 肝动脉灌注量 门静脉灌注量
下载PDF
基于折射角的稀疏投影角度相衬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司凯 孙丰荣 +1 位作者 宋尚玲 秦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268,共7页
已有基于X射线吸收衬度机制的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很难对由轻元素构成的弱吸收物质进行高质量成像。X射线相位衬度CT成像是对弱吸收物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一种CT技术,但该技术成像时间长、所需X射线辐射剂量大,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因... 已有基于X射线吸收衬度机制的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很难对由轻元素构成的弱吸收物质进行高质量成像。X射线相位衬度CT成像是对弱吸收物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一种CT技术,但该技术成像时间长、所需X射线辐射剂量大,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因此,研究稀疏投影角度条件下的X射线相位衬度CT图像重建问题,基于压缩感知图像重建理论,使用折射角信息减少X射线辐射剂量,提出一种X射线相位衬度CT图像重建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滤波反投影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稀疏投影角度下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重建图像,在实际数据实验中能获得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和数值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相衬 计算机断层成像 图像重建 压缩感知 折射角
下载PDF
肾淋巴瘤双期动态增强CT表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敏君 王进华 +1 位作者 龚洪翰 肖香佐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8-60,F002,共4页
目的 探讨CT双期增强检查对肾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8例肾淋巴瘤的CT表现及特征 ,其中6例经CT检查并手术证实 ,2例经穿刺病理证实 ,所有病例均先行CT平扫 ,平均层厚为 10mm ,PITCH为 1,后做双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形态 ... 目的 探讨CT双期增强检查对肾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8例肾淋巴瘤的CT表现及特征 ,其中6例经CT检查并手术证实 ,2例经穿刺病理证实 ,所有病例均先行CT平扫 ,平均层厚为 10mm ,PITCH为 1,后做双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形态 ,大小及界限 :4例呈局灶改变 ,其中单发结节 3例 ,多发结节型 1例 ,1例内可见多个散在钙盐状钙化影 ,表现弥漫浸润型 4例 ;8例病灶界限均为不清。周围累及情况 :肾门区淋巴结肿大 6例 ,肾上腺受累 5例 ,合并肾上腺肿块 1例 ,同侧腰大肌受侵 3例。病灶密度及强化方式 :病灶平扫显示弥漫浸润型为均匀稍高密度 4例 ,平均CT值为 (4 5 .8± 10 .1)HU ;结节型均为稍低密度 ,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期病变轻度强化 ,平均CT值为 (5 5 .3± 9.1)HU ;实质期为轻中度强化 ,强化均匀 ,强化程度较皮髓交界期明显 ,平均CT值为(6 6 .7± 12 .1)HU。结论 双期动态增强有利于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 ,双期更易于显示肾动、静脉包绕、推移及变细征象 ,故双期动态增强CT对肾淋巴瘤的诊断、肾皮髓受侵程度 (分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淋巴瘤 双期动态扫描 ct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增强对胰腺癌病人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启安 邓克学 +1 位作者 程琦 吴国忠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5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对胰腺癌可切除性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1999年5月~2003年3月期间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的45例诊断为胰腺癌病人的CT图像与22例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显示胰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肿块对周围血管侵犯程度、远...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对胰腺癌可切除性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对1999年5月~2003年3月期间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的45例诊断为胰腺癌病人的CT图像与22例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显示胰腺癌的部位、大小以及肿块对周围血管侵犯程度、远处器官转移以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作出能否切除的术前评价。结果45例胰腺癌病人中18例位于胰头,16例位于胰体尾,11例位于胰尾;2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2例术前SCT认为肿瘤可切除,实际成功切除17例,成功切除的阳性预测值达77%,其他5例SCT认为肿瘤不能切除,实际手术均不能切除。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作为一种评价胰腺癌术前能否手术切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螺旋ct 对比增强
下载PDF
肝脏门静脉期CT增强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克柽 陈伟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5年第6期562-566,571,共6页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双能CT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影像质量,而且能够实现物质定量分析,极大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但同时也对优化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上腹部检查中由于肝脏双重供血的特点造成了增强检查的特殊性,这突出体现在门...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双能CT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影像质量,而且能够实现物质定量分析,极大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但同时也对优化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上腹部检查中由于肝脏双重供血的特点造成了增强检查的特殊性,这突出体现在门静脉期影像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而降低诊断可靠性上。因此,分析影响门静脉期增强的对比剂、病人和CT扫描等方面因素,总结在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对比剂剂量和辐射剂量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基于双能CT的个性化的上腹部增强检查计划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ct 门静脉期 对比剂
下载PDF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永杰 徐健华 《航空航天医药》 2005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方法。方法 :搜集 5 0例肝血管瘤患者行螺旋CT普通扫描后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资料。扫描范围 :全肝 ,层厚 8mm ,p =1.5 ;均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法单相期注射离子型或非...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方法。方法 :搜集 5 0例肝血管瘤患者行螺旋CT普通扫描后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资料。扫描范围 :全肝 ,层厚 8mm ,p =1.5 ;均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法单相期注射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剂 80 -10 0ml( 1.5 -2 .0ml/kg) ,流率为 2 .5-3 .5ml/s ,扫描延迟时间为 :肝动脉期 :2 0 -3 0S ;门静脉期 :60 -70S ;延迟扫描分两步走 ,第一次延迟时间为3 -5min第二次延迟时间为 :10 -15min。结果 :螺旋CT普通扫描 :表现为肝内边界较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 :病灶大于 1cm的 44例 ,其中大于 5cm的 12例 ,均可见典型的肝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l5例为多发 ,而其中 5例是在倒置期中检出小于 1cm的多发病灶。单发小于 1cm者 6例 ,虽无明显肝动脉期结节样强化 ,但具有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典型改变。结论 :肝血管瘤在三期增强各期中大多数有典型表现 ,根据肝血管瘤的强化特点将期强化过程分为四期 ,即边缘结节强化期、向内部充填期、密度倒置期、等密度期。根据增强各个时期病灶的动态变化特点即可定性诊断 ,而且在显示病灶全貌尤其对倒置期的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肝血管瘤
下载PDF
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的相位对比Micro-CT研究
17
作者 尹红霞 张鹏 +7 位作者 刘云福 杨正汉 李静 赵鹏飞 吕晗 肖体乔 鲜军舫 王振常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通过相位对比Micro-CT研究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并探讨该技术对在体内耳微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成年小鼠,麻醉后处死;应用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扫描小鼠双侧内耳;重建CT数据,像素点大小9μm;进行图像重组,得到像素点尺... 目的:通过相位对比Micro-CT研究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并探讨该技术对在体内耳微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成年小鼠,麻醉后处死;应用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扫描小鼠双侧内耳;重建CT数据,像素点大小9μm;进行图像重组,得到像素点尺寸不同的CT图像。结果:在像素点大小为9μm的CT图像上,可清晰观察耳蜗蜗轴、骨螺旋板、椭圆囊斑、球囊斑等微小结构;像素点大小为36μm的图像仍可显示以上目标结构;像素点大小为54μm的图像上,各微小结构边缘不太清晰,只可显示其轮廓;像素点大小为72μm的图像上,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已不可见。结论: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对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成像具有明显优势,且在像素点尺寸不大于36μm的条件下,相位对比Micro-CT可较为清晰地显示在体小鼠内耳微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对比Micro-ct 内耳 在体成像 微小结构 耳石器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在CT平扫及三期增强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绍山 付强 +2 位作者 秦虎 王增亮 周庆九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典型影像特征,同时探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对脑胶质瘤的显示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7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患者的临床及...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典型影像特征,同时探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对脑胶质瘤的显示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7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大小、分布、以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等CT影像特征。结果 CT平扫图像上4例表现为高密度、16例表现为低密度、9例表现为中等密度、6例表现为混杂密度、3例表现为等密度,其中45例伴钙化现象出现,3例伴出血。肿瘤边界多较模糊,形态多不规则,肿瘤出现明显占位现象,且周围水肿区显像明显。CT增强扫描三期,肿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且水肿区增强扫描后表现为多环状轻度或重度强化,部分可有强化的壁结节影出现。结论 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脑间质瘤显示良好,具有典型的脑胶质瘤影像特征,且对肿瘤形态、大小以及其对周期组织的侵犯情况显示清楚,能对脑胶质瘤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胰腺癌的诊断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再智 谭恺 +2 位作者 应申鹏 张燕 王森法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11期805-806,共2页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胰腺癌的诊断。方法 5例小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 ,扫描延迟时间分为25s和65s、对比剂用量80~100ml,注射速率3ml/s。结果 5例小胰腺癌双期增强病灶均不强化呈低密度 ...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胰腺癌的诊断。方法 5例小胰腺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 ,扫描延迟时间分为25s和65s、对比剂用量80~100ml,注射速率3ml/s。结果 5例小胰腺癌双期增强病灶均不强化呈低密度 ,局部无浸润 ,邻近血管无受侵 ,无肝脏及远处转移。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快速扫描依靠胰腺癌的血供特点能够显示出病灶与正常胰腺之间的密度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 小胰腺癌 诊断
下载PDF
研究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诊断胰头癌并肝转移中的实际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永恒 李军 +2 位作者 高瑞雪 罗栋 白博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胰头癌并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胰头癌合并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病理检查前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其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并与病理检查或随访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胰头癌并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胰头癌合并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病理检查前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其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并与病理检查或随访结果对比。结果 62例胰头癌并肝转移患者均顺利完成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可知62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阳性率与病理或随访确诊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分别为91.94%、100.00%。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胰头癌并肝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医生诊断此类病情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肝转移 多层螺旋ct 三期 动态增强扫描 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