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47584余辉等离子体对PVC吸附FIB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李晓菁 陈杰瑢 乔冠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改善聚氯乙烯(PVC)的抗凝血性,采用余辉等离子体修饰PVC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散射比浊法等方法,研究了余辉等离子体和放电区等离子体修饰前后的PVC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分... 为改善聚氯乙烯(PVC)的抗凝血性,采用余辉等离子体修饰PVC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散射比浊法等方法,研究了余辉等离子体和放电区等离子体修饰前后的PVC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了余辉等离子体和放电区等离子体对PVC吸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结果表明,余辉等离子体对PVC的刻蚀作用较弱,余辉等离子体修饰PVC的亲水性更强,其表面生成了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对纤维蛋白原的抑制吸附明显,表现出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辉等离子体 PVC 修饰 纤维蛋白原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血浆FIB、FDP和D-二聚体水平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水平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浆...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水平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浆FIB、FDP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组的血浆FIB、FDP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1),血浆FIB、FDP轻度上升(P<0.05)。结论:通过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水平,掌握患者体内的纤溶活性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D-
下载PDF
虻虫蛋白聚合多糖对髋关节骨折后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
3
作者 赵立勇 杨东 +4 位作者 李伟 张智 李磊 姚国荣 周秀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评价髋关节骨折动物模型中FIB/D-Dimer指标的动态变化及虻虫蛋白聚合多糖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髋关节骨折家兔动物模型,用血栓诱导剂股静脉注射诱导形成血栓模型,观察FIB和D-Dimer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虻虫蛋白聚合多糖对其的影... 目的:评价髋关节骨折动物模型中FIB/D-Dimer指标的动态变化及虻虫蛋白聚合多糖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髋关节骨折家兔动物模型,用血栓诱导剂股静脉注射诱导形成血栓模型,观察FIB和D-Dimer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虻虫蛋白聚合多糖对其的影响,以明确虻虫蛋白聚糖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中西药结合组在降低D-Dimer及FIB值方面疗效满意,通过动物实验及检查结果证明虻虫蛋白聚合多糖能明显抑制FIB/D-Dimer浓度,间接说明其能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虻虫蛋白聚合多糖 髋关节骨折 后纤维蛋白原(fib) 血浆D-二聚体(D-Dimer) 影响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秋香 陈志勇 +1 位作者 卢翠萍 郭宝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1期1792-17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初治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初治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患者FIB及DD水平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统计观察组患者生存期与FIB及D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FIB及DD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FIB及DD水平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等无明显关联,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期与FIB及DD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密切关注肺癌患者FIB及DD水平,并加强抗凝治疗,从而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预后 特征
下载PDF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乔正梅 王静 李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41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129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41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129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LT、PT、APTT、TT和FIB值相应与对照组的PLT、PT、APTT、TT和FI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产孕妇 血小板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GMP-140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华亮 张页 +2 位作者 战祥辉 戴劲 苗会娜 《医学信息》 2010年第5期1292-1293,共2页
目的 通过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ro)、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htelet α-granulemembranceprotein-140GMP-140)水平的变化,揭示其临床相关性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全自动... 目的 通过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ro)、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htelet α-granulemembranceprotein-140GMP-140)水平的变化,揭示其临床相关性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全自动血液凝仪、ELISA(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法检测病变组100例ACS患者(其中AMI56例,UAP44例)和对照组健康成人50例的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清血小板GMP-140水平。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ACS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结果高于UAP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低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CS组血浆GMP-140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GMP-140水平测定结果高于UAP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GMP-140水平高低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GMP-140水平较正常水平显著升高,表明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GMP-140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提示以上标志物含量的测定可作为ACS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也为ACS的临床干预及病情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孝苹 龙虎 +1 位作者 陈忠伦 段劲峰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80-16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28例,其中45岁以下青年组21例(男5例,女16例),老年组207例(男120例,女87例)。同时完成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学检查...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28例,其中45岁以下青年组21例(男5例,女16例),老年组207例(男120例,女87例)。同时完成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学检查指标。结果青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方面老年组明显升高,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方面青年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分无斑块51例、稳定斑块165例和不稳定斑块12例,不同斑块组在hs-CRP和FIB方面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法显示LDL-C、FIB和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正相关。结论 LDL-C、高敏C反应蛋和FIB是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青年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低密度脂蛋白 血浆纤维蛋白原 高敏C反应蛋白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江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索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1日-2018年3月21日4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进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 目的探索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1日-2018年3月21日4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进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随后对比两组NO(血清一氧化氮)水平、SO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TNF-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D-D(D二聚体)、Fib(血浆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O水平(65.22±5.61)μmol/L、SOD水平(428.48±19.38) U/mL、D-D(234.86±15.85)μg/L、Fib(3.18±0.53) g/L、APTT(28.31±5.42) s、PT(11.13±1.87) s、TNF-α(125.86±16.37) ng/mL、IL-6(105.13±14.54) ng/mL、IL-8(95.66±5.27) ng/mL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5.00%,19/2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5 d中医证候积分(8.79±1.44)分、治疗后30 d中医证候积分(5.34±1.71)、不良反应发生率(5.00%,1/2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肝郁证患者实施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当前凝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当前症状积分,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肝郁 NO(血清一氧化氮)水平 SO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 TNF-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IL-6(白细胞介素-6) IL-8(白细胞介素-8) D-D(D二聚体) fib(血浆纤维蛋白原)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T(凝血酶原时间)
原文传递
孕中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前东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S)、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S)、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所有指标均由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测定。结果对55例孕中期孕妇(实验组)与5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孕中期孕妇组PT、APTT、TT、Fib、ATⅢ、PC、PS、FDP和D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妊娠中期孕产妇凝血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妊娠相关的高凝血状态和存在血栓并发症风险,孕产妇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高凝状态
下载PDF
凝血四项在临床孕妇中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彧 刘文东 王权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5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1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144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T、APTT、Fbg...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1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144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T、APTT、Fbg和DD相应与对照组的PT、APTT、Fbg和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伟 迟丽娜 +1 位作者 吕贺忠 刘红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8期933-933,935,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在临产孕妇的意义。方法:对143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7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LT、PT、APTT和FIB值相应与对照组的PLT、PT、APTT和FI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在临产孕妇的意义。方法:对143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7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LT、PT、APTT和FIB值相应与对照组的PLT、PT、APTT和FI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产孕妇 血小板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楠 章根琴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止痛化癥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 B)]、子宫体积及痛经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随访1年后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APTT、TT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Fi 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APTT、TT均短于对照组(P<0.05),Fi 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痛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痛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7.89%,对照组复发率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小子宫体积,减轻痛经状况,继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气滞血瘀证 止痛化癥胶囊 孕三烯酮胶囊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血浆凝血酶时间(TT)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子宫体积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应萍 赵珍 许远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脂...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脂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 6.0%,对照组7 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B V)、血浆黏度(PV)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较单纯运用西药治疗临床疗效为佳,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全血黏度(B V) 纤维蛋白原(fib) 血浆黏度(PV)
原文传递
唐山地区健康新生儿凝血结果正常参考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国昱 何亚萍 +1 位作者 张国栋 石峻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839-1841,共3页
目的 建立唐山地区新生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28-A2推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健康新生儿1 102例,按照性别... 目的 建立唐山地区新生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28-A2推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健康新生儿1 102例,按照性别不同分为男(584例)、女(518例)二组;根据不同民族分男(汉族548例,少数民族36例)、女(汉族495例,少数民族23例)二组,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其PT,APTT,FIB,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正态性检验,新生儿PT,APTT,FIB测定值均呈正态分布。经Z检验发现不同性别新生儿APTT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TT=6.693,P〈0.05),不同民族新生儿PT,APTT,FIB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男=0.058~0.317,t女=0.049~0.317,P〉0.05)。各项指标的参考区间(P2.5~P97.5)如下:新生儿PT参考范围11.1~14.9s;APTT参考范围(男)29.9~62.6s,(女)30.6~63.4s;FIB的参考范围1.51~3.46 g/L。结论 初步建立唐山地区新生儿PT,APTT,FIB的生物参考区间,提高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诊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参考区间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