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ost-Coal Mine Area in Kutai Kartanegara Regency, East Kalimantan Province, Indonesia
1
作者 Nasruddin Luthfi Muta'ali +1 位作者 Su Ritohardoyo Suharyad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5年第10期553-558,共6页
关键词 煤炭开采区 加里曼丹 印度尼西亚 矿区发展 达尼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问题 土地利用
下载PDF
Slope stability of reclaimed coal mines through a new water filling index
2
作者 Antonios Mikroutsikos Alexandros I.Theocharis +1 位作者 Nikolaos C.Koukouzas Ioannis E.Zevgolis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828-839,共12页
A common reclamation practice for closed coal surface mines is filling them with water to form pit lakes.The cre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se lake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stabil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 A common reclamation practice for closed coal surface mines is filling them with water to form pit lakes.The cre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se lake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stabil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slopes.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water filling’s effect on slope stability based on a new water filling index,which can indirectly consider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cess and efficiently quantify the filling speed’s influence.The assumption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and the range of the water filling index is identified.Furthermore,the safety factor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the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technique during the filling process for various conditions(soil properties,slope geometry,hydraulic conditions,and water filling speed).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normalized stability charts for practical use.During the water filling,the stability gradually decreases until the reservoir reaches a critical level of 10%e40%of the total height;it then increases to even more stable conditions than the initial one.Overall,the present analysis allows for the preliminary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a coal min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a pit lake and the appropriate quantification of the water filling’s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coal era Open-pit flooding Stability charts Critical level
下载PDF
煤矿酸性废水中硫酸盐的防治与潜在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春晖 章昭 +1 位作者 陈乐贻 李伟宪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4,共16页
煤炭在未来依然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含高浓度硫酸盐的煤矿酸性废水(ACMD)是制约其实现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CMD是SO_(4)^(2-)的一个重要工业污染来源,其主要是含硫矿暴露后的氧化作用产生。通过回... 煤炭在未来依然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含高浓度硫酸盐的煤矿酸性废水(ACMD)是制约其实现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CMD是SO_(4)^(2-)的一个重要工业污染来源,其主要是含硫矿暴露后的氧化作用产生。通过回顾ACMD的形成机理和危害,分析了可用于源头预防和后续处理的技术,秉持“预防胜于治理”的原则,全面分析了抑菌剂、氧气隔绝和表面钝化等预防硫酸盐产生的技术特点,后续处理阶段目前采用较多的技术包括化学沉淀、吸附、离子交换与膜技术的主动修复技术和以生物处理与人工湿地为主的被动修复技术。主动修复技术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和成本较高等问题,被动修复技术的处理时间和系统稳定性限制其广泛应用;鉴于硫酸在化学和冶金工业中市场可观,从ACMD回收硫酸的资源化前景潜力巨大,目前关于从ACMD中回收硫酸的潜在技术包括精馏、扩散渗析、电渗析、溶剂萃取和结晶等,评估了每种工艺应用于ACMD中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最后着重强调了关于ACMD中硫酸盐防治和资源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其中包括深入研究预防技术,降低处理成本,开发新型稳定的处理和回收工艺,为煤炭行业的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提供新的控制策略和更广泛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酸性废水 硫酸盐 源头预防 废水处理 资源回收
下载PDF
CCUS应用下660MW燃煤电站度电成本与电力供应成本分析
4
作者 赵淑媛 袁鑫 +2 位作者 刘骏 陈衡 王修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7-556,574,共11页
为研究燃煤机组进行碳的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改造后度电成本与电力供应成本的变化情况,综合当前电-碳双市场发展趋势总结分析出燃煤机组CCUS应用的成本、收益情况并建立仿真模型,同时对配备CCUS的660 MW燃煤电站进行度电成本与电力... 为研究燃煤机组进行碳的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改造后度电成本与电力供应成本的变化情况,综合当前电-碳双市场发展趋势总结分析出燃煤机组CCUS应用的成本、收益情况并建立仿真模型,同时对配备CCUS的660 MW燃煤电站进行度电成本与电力供应成本的折算分析,最后以碳捕集成本、碳交易价格为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火电机组经CCUS改造后,预测度电成本将于2034—2035年下降至电网区域煤电交易基准价向上浮动20%的范畴,于2039年后实现改造前后度电成本变化率为负数,即改造后度电成本低于改造前度电成本的目标,此外尽管碳捕集成本、碳交易价格将对度电成本和电力供应成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两者的耦合作用下,火电机组CCUS改造项目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燃烧后碳捕集 度电成本 电力供应成本 碳交易市场
下载PDF
基于叠后地震几何属性融合的煤层大尺度裂缝预测
5
作者 李智 吴海波 +1 位作者 刘钦节 白泽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2期297-304,共8页
煤层大尺度裂缝是导致煤矿瓦斯突出和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准确预测煤层中的大尺度裂缝对于煤层气开发和矿井水害治理至关重要。本文以叠后地震数据为基础,提取能够反映目标层位裂缝几何特征和分布信息的叠后地震几何属性;为避免单... 煤层大尺度裂缝是导致煤矿瓦斯突出和矿井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准确预测煤层中的大尺度裂缝对于煤层气开发和矿井水害治理至关重要。本文以叠后地震数据为基础,提取能够反映目标层位裂缝几何特征和分布信息的叠后地震几何属性;为避免单一地震几何属性在预测煤层大尺度裂缝时出现的多解性或不确定性问题,通过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模型对相干、曲率、倾角、方差等地震几何属性进行融合,预测得到目标煤层大尺度裂缝分布特征。通过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际揭露情况,90%的断层位置与大尺度裂缝发育区相一致,融合结果与构造解释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基于地震几何属性融合的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刻画煤层大尺度裂缝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大尺度裂缝 叠后地震几何属性 PCA-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陈家沟煤矿基于劳动定额的薪酬改革管理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李宣东 赵旭东 王甲伟 《中国煤炭》 2023年第5期35-42,共8页
薪酬管理一直是企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以陈家沟煤矿薪酬改革为例,通过对可量化的计件劳动进行定额管理,对不可量化的非计件劳动按照工作量和岗位进行包干管理,在此基础上,对照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择业倾向5... 薪酬管理一直是企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以陈家沟煤矿薪酬改革为例,通过对可量化的计件劳动进行定额管理,对不可量化的非计件劳动按照工作量和岗位进行包干管理,在此基础上,对照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择业倾向5项基本劳动评价要素进行赋值考核和发放津补贴;从而打破了“大锅饭”现象,实现了按劳分配,提高了薪酬制度的激励效应,为推广全面应用定额绩效薪酬改革模式提供了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酬改革 定额管理 工作量包干 岗位包干 陈家沟煤矿
下载PDF
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慕丰宇 戴长雷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8期146-150,156,共6页
研究了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用水文比拟法和大井法计算了涌水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煤矿涌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计算方法。选取了5个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水... 研究了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用水文比拟法和大井法计算了涌水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煤矿涌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计算方法。选取了5个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水文、矿压、地震和矿井排水等,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涌水量的影响,得出了涌水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计算机模拟对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了未来涌水量的趋势和规模。结果发现: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主要受地质和水文因素的影响。在地质方面,岩层的结构、矿床的分布和矿层的厚度对涌水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水文方面,降雨量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涌水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矿压、地震和矿井排水等因素对涌水量的变化也不可忽视。研究为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矿山的涌水量预测和管理,为煤矿安全管理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评价 煤矿 水资源论证 涌水量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焦炭强度降低对高炉影响的综合分析
8
作者 刘国胜 王国钧 李万忠 《甘肃冶金》 2023年第6期20-24,共5页
某焦化厂调整5#、6#焦炉的配煤结构,下调优质焦煤配比,增配底子料,调整后焦炭反应后强度由65%下降到59%。焦炭反应后强度降低后使用5#、6#焦炉自产焦炭的高炉生铁成本降低,但同时高炉也出现了风量回缩、顺行变差等问题,经调整逐步得到... 某焦化厂调整5#、6#焦炉的配煤结构,下调优质焦煤配比,增配底子料,调整后焦炭反应后强度由65%下降到59%。焦炭反应后强度降低后使用5#、6#焦炉自产焦炭的高炉生铁成本降低,但同时高炉也出现了风量回缩、顺行变差等问题,经调整逐步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焦炭 配煤结构 反应后强度
下载PDF
智能化煤矿劳动力结构转型与职业重塑
9
作者 赵莉 李俊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868-878,共11页
煤炭行业从传统煤矿向智能化煤矿转型过程中,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基于劳动力与劳动工具互动作用机理,通过分析智能化煤矿劳动力特征,构建智能化煤矿劳动力与劳动工具适配性模型。从智能化煤矿劳动力质量结构、智能采矿的人才培养... 煤炭行业从传统煤矿向智能化煤矿转型过程中,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基于劳动力与劳动工具互动作用机理,通过分析智能化煤矿劳动力特征,构建智能化煤矿劳动力与劳动工具适配性模型。从智能化煤矿劳动力质量结构、智能采矿的人才培养规模、“智能换人”相关制度、煤矿数据治理人才、智能化煤矿工种名称等方面,分析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人才短板。从重构智能采矿人才结构、创设新岗位新工种、更新政策法规、提升行业形象和员工幸福感、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探讨智能化煤矿职业重塑的路径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 劳动力 岗位设置 岗位工种 职业重塑
下载PDF
燃煤电厂二氧化碳燃烧后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牟俊锟 毕金鹏 +4 位作者 李福昭 牟国林 金友康 周荣耀 吕月霞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8-17,共10页
CO_(2)捕集与封存技术是在短期内能够稳定或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主要包括燃烧前捕集系统、富氧燃烧系统和燃烧后捕集系统三种主要方法。其中燃烧后捕集系统无需对现有燃煤电厂进行过多的结构改造便可实现CO_(2)捕... CO_(2)捕集与封存技术是在短期内能够稳定或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主要包括燃烧前捕集系统、富氧燃烧系统和燃烧后捕集系统三种主要方法。其中燃烧后捕集系统无需对现有燃煤电厂进行过多的结构改造便可实现CO_(2)捕集,具有较为广泛市场潜力。综合论述了现阶段国内外燃煤电厂CO_(2)燃烧后捕集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法、低温捕集法和新型碳捕集技术等,并对我国燃煤电厂开展CO_(2)捕集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减排 燃煤电厂 燃烧后捕集
下载PDF
煤灰成分催化指数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11
作者 陈雯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3期133-136,共4页
文章以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分析手段考察了不同温度下CaO-MgO复合物对煤灰熔融特性以及煤灰中矿物质组成变化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气化炉内高... 文章以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分析手段考察了不同温度下CaO-MgO复合物对煤灰熔融特性以及煤灰中矿物质组成变化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气化炉内高温环境,通过改变煤灰中各组分含量来制备具有不同催化指数的煤灰样品,并将其与高钙灰混合制成半焦进行工业试验;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SEM)、能谱(EDS)和压汞法分别从微观结构、化学元素组成和孔隙特征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煤灰中各组分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aO/Al_(2)O_(3)摩尔比由0增加到1.5时,煤灰中莫来石相逐渐减少,而石英相则相应增多;当CaO/Al_(2)O_(3)摩尔比继续升至2.0时,煤灰中出现大量方镁石晶体。这说明适量添加CaO可以促进煤灰中硅酸盐矿物向铝酸盐矿物转变,进而提高煤灰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灰成分 焦炭反应性 反应后强度
下载PDF
“后煤矿时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设计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玉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99,104,共3页
实施煤炭去产能政策以来,我国已退出煤炭产能4.4亿t,大量煤矿企业面临转型,进入"后煤矿时代"。文章从"后煤矿时代"的概念切入,梳理当前关停矿井的转型现状,指出后煤矿时代历经的三个阶段,并提出"主动式后煤矿... 实施煤炭去产能政策以来,我国已退出煤炭产能4.4亿t,大量煤矿企业面临转型,进入"后煤矿时代"。文章从"后煤矿时代"的概念切入,梳理当前关停矿井的转型现状,指出后煤矿时代历经的三个阶段,并提出"主动式后煤矿时代"阶段的观点,列举了煤矿井下的空间类型,结合利用现状和前景从设计角度总结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设计理念,为相关行业的规划和设计指出关键方向,同时也为关停矿井的转型方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煤矿时代 地下空间 设计理念
下载PDF
移动生物床在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洪军 李慧强 +1 位作者 杜茂安 王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22-324,共3页
采用小试移动生物床反应器(MBBR)工艺对于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用原水为经过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后的煤气化生产废水。研究了MBBR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变化对于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BR对于COD的去除效果比较差,其... 采用小试移动生物床反应器(MBBR)工艺对于煤气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用原水为经过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后的煤气化生产废水。研究了MBBR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变化对于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BR对于COD的去除效果比较差,其去除率基本上在20%以下。HRT对于反应器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显著。HRT在24 h时其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可以维持在15 mg/L以下,而降低到12 h时其氨氮去除效果显著下降。反应器温度下降导致反应器出水氨氮异常升高,提高HRT至48 h可以恢复MBBR对于氨氮的去除效果,并且出水氨氮浓度可稳定在10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生物床 煤气化废水 深度处理
下载PDF
煤炭企业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涛 范京道 马柯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99-603,627,共6页
实现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是资源型煤炭企业由规模外延式扩张向效益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出基于"3321"模式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模式,涵盖了管理基础、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运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核心思想在于以岗位为最小的经济... 实现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是资源型煤炭企业由规模外延式扩张向效益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出基于"3321"模式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模式,涵盖了管理基础、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和运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核心思想在于以岗位为最小的经济核算单元,通过营造内部市场机制,规范每个管理环节,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实现岗位价值精细估算和薪酬科学配置,推进企业管理向精细化、纵深化的发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型煤炭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该管理模式通过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系统在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1号矿实施运行,取得良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岗位价值 精细管理
下载PDF
黔西南糯东勘探区煤中硫赋存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杰芳 桑树勋 +2 位作者 王文峰 黄华州 刘世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贵州省内煤中硫分普遍较高,中、高硫煤占相当大的比例,为了脱除煤中硫,洁净利用高硫煤,分析了煤中硫分高的原因。以煤样测试数据及煤田钻孔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黔西南糯东勘探区主可采煤层中硫的赋存特征,探讨了煤中高黄铁矿硫的形成条件... 贵州省内煤中硫分普遍较高,中、高硫煤占相当大的比例,为了脱除煤中硫,洁净利用高硫煤,分析了煤中硫分高的原因。以煤样测试数据及煤田钻孔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黔西南糯东勘探区主可采煤层中硫的赋存特征,探讨了煤中高黄铁矿硫的形成条件及成煤环境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煤中硫分较高,是受煤层沉积期海水以及峨眉山玄武岩浆期后热液的双重作用造成的;这2种作用提供了大量的铁离子与硫离子是煤中高硫、高黄铁矿的物质基础,而且岩浆期后热液活动较为强烈,导致煤层中后生黄铁矿也较为发育;海水的进退导致各主采煤层中硫的分布特征在垂向和平面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滨岸泻湖—潮坪的成煤环境与煤层间的砂体分布特征进一步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硫 黄铁矿硫 岩浆期后热液活动 成煤环境
下载PDF
90后煤矿员工的相对剥夺感与离职倾向:工作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振东 聂顺婷 林婷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0-30,共11页
为了解90后煤矿员工的相对剥夺感和工作幸福感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本研究面向煤矿一线员工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291份。研究采用SPSS22.0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对工作幸福感有... 为了解90后煤矿员工的相对剥夺感和工作幸福感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本研究面向煤矿一线员工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291份。研究采用SPSS22.0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对工作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相对剥夺感对离职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工作幸福感对离职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工作幸福感在相对剥夺感与离职倾向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有效干预90后煤矿员工离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 煤矿员工 相对剥夺感 工作幸福感 离职倾向
下载PDF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新建煤矿项目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颖 丁日佳 郝素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3,共4页
从逻辑框架法的概念原理入手,采用案例分析形式,构建了新建煤矿项目的逻辑框架结构,进而总结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逻辑库框架法 后评价 新建煤矿项目
下载PDF
煤矿灾后环境下机器人能耗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海峰 张礼华 +1 位作者 李允旺 蔡李花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5,共5页
针对缺乏煤矿救灾机器人能耗模型及能耗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现状,分析了煤矿灾后环境下机器人的行走阻力,建立了机器人能耗模型,并以某型号救灾机器人样机为例对机器人能耗模型进行了验证,求取了机器人续航能力与路面状态、电池输出... 针对缺乏煤矿救灾机器人能耗模型及能耗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现状,分析了煤矿灾后环境下机器人的行走阻力,建立了机器人能耗模型,并以某型号救灾机器人样机为例对机器人能耗模型进行了验证,求取了机器人续航能力与路面状态、电池输出电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机器人在加速和转向时消耗的能量较大;在煤泥路面上行走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约为在混凝土路面上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灾后环境 救灾机器人 能耗模型 行走阻力 续航
下载PDF
燃烧后CO_2捕集燃煤发电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丹 曾涛 徐明厚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0-226,共7页
利用商业软件Aspen Plus 11.1,对一带有燃烧后CO2捕集的600,MW燃煤发电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热力性能仿真,并基于该仿真结果对该系统开展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燃烧后CO2捕集发电系统的效率为35.59%,较之传统燃煤发电系统,... 利用商业软件Aspen Plus 11.1,对一带有燃烧后CO2捕集的600,MW燃煤发电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热力性能仿真,并基于该仿真结果对该系统开展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燃烧后CO2捕集发电系统的效率为35.59%,较之传统燃煤发电系统,效率下降了8.12%.其中锅炉设备的损失比例为42.49%,是燃烧后捕集系统中损失最大的部分.单乙醇胺(MEA)捕集系统的损失比例为8.64%,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CO2压缩系统的损失比较小,但有较大的热能浪费,可以用于加热给水以减少系统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后CO2捕集 燃煤发电系统 [火用]分析 节能
下载PDF
后石油时代的来临及化工领域的应对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翠香 《云南化工》 CAS 2008年第4期68-72,共5页
21世纪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许多国家在充分研究全球油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如何应对"后石油时代"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并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计划,其中包括:开发利用氢能、生物... 21世纪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许多国家在充分研究全球油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如何应对"后石油时代"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并由政府牵头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计划,其中包括:开发利用氢能、生物燃料、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从化工领域的角度提出建议:加快发展煤变油技术、加快发展天然气制油技术以及煤化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后石油时代 煤化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