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orectal anastomotic leakage: Aspects of prevention,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被引量:11
1
作者 Freek Daams Misha Luyer Johan F Lang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15期2293-2297,共5页
All colorectal surgeons are faced from time to time with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colorectal surgery. This complication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withou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incidence over the last 30 years... All colorectal surgeons are faced from time to time with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colorectal surgery. This complication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without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incidence over the last 30 years. New techniques of prevention, by innovative anastomotic techniques should improve results in the future, but standardization and "teachability" should be guaranteed. Risk scoring enables intra-operative decision-making whether to restore continuity or deviate. Early detection can lead to reduction in delay of diagnosis as long as a standard system is used. For treatment options, no firm evidence is available, but future studies could focus on repair and saving of the anastomosis on the one hand or anastomotical breakdown and definitive colostomy on the other h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surgery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care Anastomotic LEAKAGE prevention
下载PDF
探究纽曼护理模式联合预警性预防护理模式在乳腺旋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爱珍 黄品芳 陈玲凤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究纽曼护理模式联合预警性预防护理模式在乳腺旋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解放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实施乳腺旋切手术治疗的患者89例作为本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 目的探究纽曼护理模式联合预警性预防护理模式在乳腺旋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解放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实施乳腺旋切手术治疗的患者89例作为本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纽曼护理模式联合预警性预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ental Status Scale in Nonpsychiatric Settings,MSSNS)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ale,NSN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MSSNS中焦虑、抑郁、愤怒、孤独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MSSNS中焦虑、抑郁、愤怒、孤独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NSNS评分为(81.75±3.86)分,高于对照组的(78.89±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旋切患者围术期中实施纽曼护理模式联合预警性预防护理模式可以有效调节其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曼护理模式 预警性预防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乳腺旋切 术后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围术期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3
作者 矫健航 赵鑫梦 +4 位作者 罗丽娟 刘紫微 王东旭 王洋 杨利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172-1175,共4页
切口脂肪液化逐渐成为腰椎后路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肥胖、合并糖尿病、高频电刀使用不当、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大、缝合技术欠佳等是腰椎后路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患者围手术期应控制血糖在8 mmol·L^(-1)以下;术... 切口脂肪液化逐渐成为腰椎后路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肥胖、合并糖尿病、高频电刀使用不当、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大、缝合技术欠佳等是腰椎后路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患者围手术期应控制血糖在8 mmol·L^(-1)以下;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长,控制出血,合理使用高频电刀,必要时可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两侧切缘;缝合切口前应充分浸泡、冲洗切口,建议采用深筋膜层全层缝合以及皮内缝合技术。此外,良好的术后护理是加快切口愈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术 脂肪液化 术后并发症 相关因素 预防
下载PDF
枸橼酸氢钾钠对预防留置双J管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麦杨 戴思频 +4 位作者 李小康 陈熹 李琮国 黄金鑫 钟伟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氢钾钠用于预防留置双J管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100例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手术且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未服... 目的研究枸橼酸氢钾钠用于预防留置双J管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100例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手术且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未服用药物,观察组患者口服枸橼酸氢钾钠,比较两组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血尿相关指标、时间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结石复发率、尿液相关指标(pH值、尿酸)。结果术后尿路感染:观察组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指标: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白细胞、尿白细胞、尿β2微球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指标:观察组的结石排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复发风险:两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相关指标:观察组治疗后的pH值大于治疗前且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酸水平均小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管患者口服枸橼酸氢钾钠更有利于预防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且有利于改善血尿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结石排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同时,口服枸橼酸氢钾钠也有利于预防术后结石的复发,综合疗效显著,有借鉴意义和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氢钾钠 留置双J管 术后尿路感染 血尿指标 并发症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全程护理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5
作者 叶冬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住院时间、患者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患者依从性、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全程护理对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其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胆囊切除术 全程护理 术后并发症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八步流程下的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6
作者 康慧敏 管义祥 +1 位作者 戎捷骊 崔益秋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八步流程下的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在此期间接受手术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6例,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3... 目的探讨八步流程下的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在此期间接受手术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6例,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采取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将2020年2月1日—2022年1月1日采取八步流程下的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方案的48例患者定义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Barthel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期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GC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21.88%(P<0.05)。结论实施八步流程下的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意识障碍得到缓解,日常活动能力得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步流程 并发症关注环节前移式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术后并发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7
作者 唐乾利 刘祖军 +6 位作者 伍松合 张力 李峰 张璋 曾波 蒋剑 刘圣文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胆石症手术患者临床治疗和追踪观察1年,患者现代医学处理原则一致,治疗组68例在围手术期及手术后3月口服大黄灵仙胶囊,对照组68例不服中药。结果:治疗组痊... 目的:观察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6例胆石症手术患者临床治疗和追踪观察1年,患者现代医学处理原则一致,治疗组68例在围手术期及手术后3月口服大黄灵仙胶囊,对照组68例不服中药。结果:治疗组痊愈48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对照组痊愈36例,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年内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率分别为治疗组29.4%(20/68)和对照组47.1%(32/68),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可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提高胆石症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石率 复发率 疗效 手术后并发症 大黄灵仙胶囊 胆结石 复发
下载PDF
1538例经腹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金小顺 耿小平 +4 位作者 朱立新 熊奇如 候辉 刘念 王国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38例经腹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9.49%和1.23%,D0... 目的探讨经腹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38例经腹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9.49%和1.23%,D0/D1和D2/D3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60%和8.80%(P>0.05)。2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1.26%和1.18%(P>0.05)。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20.54%,30/146),影响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Ⅳ期、术前合并症、姑息性切除、联合脏器切除(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清除范围不是影响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胃癌晚期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对胃癌Ⅳ期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时应避免施行广泛性淋巴结清除及联合脏器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胃切除术/方法 手术后并发症/预 防和控制 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腔内激光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学东 王育红 +3 位作者 姜福亭 王中华 黄瑾 张熙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0例(525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24例(422条肢体),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6例(103条肢体)。采用单纯激光治...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0例(525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24例(422条肢体),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6例(103条肢体)。采用单纯激光治疗263条肢体,激光加小切口静脉团点状剥脱159条肢体,激光治疗联合股浅静脉戴戒术25条肢体和激光加小切口静脉团点状剥脱联合股浅静脉戴戒术78条肢体。结果有331条肢体(占63.1%)术后出现与激光治疗有关的并发症,其包括:皮下淤斑268条肢体(占51.1%),隐神经损伤198条(占37.7%),腿部皮下血栓性静脉炎33条(占6.3%),小腿轻度皮肤灼伤26条(占5,0%)。全组无切口感染发生,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术后380例(90,5%)获随访3~40个月,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者术后有27条肢体复发(复发率6.4%),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术后有8条肢体复发(复发率7.8%)。结论在应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过程中应重视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充分体现激光治疗安全和微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外科学 激光凝固术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川芎嗪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珍松 梁德 +2 位作者 黄建英 晋大祥 何振辉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手外科断指再植术后防止血管危象的作用,为断指再植术后的抗凝治疗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28例手外伤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及川芎嗪片口服作为断指再植术后抗凝用药,从血管危象发生的有...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手外科断指再植术后防止血管危象的作用,为断指再植术后的抗凝治疗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28例手外伤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及川芎嗪片口服作为断指再植术后抗凝用药,从血管危象发生的有无、再植指体血运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几方面来综合判断其疗效。结果:优23例,占 82.15%;良 2例,占 7.14%;可 2例,占7.14%;差1例,占3.57%,总优良率89.29%。结论:川芎嗪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具有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川芎嗪 临床应用 手术后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德盛 窦科峰 +6 位作者 宋振顺 岳树强 陶开山 何勇 帝振宇 刘正才 曹大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分布。结果9例患者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7例治愈,2例因感染死亡。胆道并发症...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分布。结果9例患者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7例治愈,2例因感染死亡。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9%,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胆道血供和胆道吻合口直径与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缺血性损伤和吻合口大小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及时预防、诊断、处理胆道并发症将明显地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胆道 预防
下载PDF
肺癌行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0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舒晨 林若柏 +3 位作者 康明强 郑炜 陈椿 林培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2-204,212,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术后如何预防和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年1月~2008年2月以来收治的727例支气管肺癌行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中均采用周围有生机组织包埋支气管残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同时细心保护支气管... 目的:分析肺癌术后如何预防和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年1月~2008年2月以来收治的727例支气管肺癌行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中均采用周围有生机组织包埋支气管残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同时细心保护支气管残端血运,支气管残端均送术中冰冻无一例切端癌细胞残留。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10例病人患者分别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冲洗、经纤维支气管镜医用耳脑胶(EC胶)封堵、带膜支气管支架封堵瘘口、瘘口修补加肋间肌包埋以及胸廓成形术等方法治疗。结果:预防肺癌行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727例中有10例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1.4%;5例治愈,治愈率50.0%;3例因严重感染死亡,死亡率30.0%;2例瘘口未愈合长期引流,好转率70.0%。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保守治疗治愈,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下瘘口医用耳脑胶(EC胶)封堵治愈,1例采用支气管残端修补、肋间肌瓣填塞并改良胸廓成形术治愈。10例均获随访,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结论:提高支气管残端闭合技术、注重围手术期高危因素的防治是预防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关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一般情况、瘘口大小、感染严重程度等设计治疗方案是治疗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预防和治疗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吻合口瘘预防措施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东 颜文贞 +1 位作者 谭小宇 刘国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1832-1834,共3页
探讨直肠癌行低位Dixon手术,术中采用肠腔封闭式加压灌注检测及术后放置支架管引流对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1)本组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腹腔完成直肠癌直肠前切除吻合后,用肠钳在吻合口上端5cm处钳夹肠管,再经肛门插入1条22#Foley尿管,尿管... 探讨直肠癌行低位Dixon手术,术中采用肠腔封闭式加压灌注检测及术后放置支架管引流对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1)本组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腹腔完成直肠癌直肠前切除吻合后,用肠钳在吻合口上端5cm处钳夹肠管,再经肛门插入1条22#Foley尿管,尿管球囊注入15~20mL水后向外拖动尿管至有明显阻力时停止。在相对封闭情况下,经尿管向术后的直肠腔内注入100~150mL亚甲蓝稀释液,观察吻合口是否有亚甲蓝液漏出。如发现漏出即行缝合修补,直至无漏出为止。2)从肛门经吻合口放置32F硅胶胸腔引流管1条至吻合口上方20cm处肠腔达到支架及引流目的。结果:该组术中经此法检测仅有7例吻合口瘘,即行修补,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采用大口径支架管起到了对吻合口的支撑及引流功效。术后无吻合口狭窄情况。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后排便恢复正常。上述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12个月,患者无复发和转移灶,健康状况良好。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术中肠腔封闭式加压灌注检测及术后肠腔内放置支架管对直肠癌低位Dixon术后吻合口瘘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吻合术 外科 瘘/治疗
下载PDF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卜战云 郑嵩山 +1 位作者 柳晓辉 李晓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9-833,共5页
背景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是成人常见的原发于眼眶的良性肿瘤,术前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是安全、有效摘除肿瘤的重要前提. 目的 探讨OCH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不同手术进路的适应证选择、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 背景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是成人常见的原发于眼眶的良性肿瘤,术前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是安全、有效摘除肿瘤的重要前提. 目的 探讨OCH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不同手术进路的适应证选择、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OCH患者117例117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接受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眼眶扪诊、眼眶A型和B型超声、CDI、CT和MRI检查,并根据肿瘤在眼眶中的位置分别接受前路开眶术、外侧开眶术或外侧联合内侧开眶术.比较手术前后视觉功能和眼眶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 OCH以渐进性眼球突出和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117眼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100%.采用结膜入路者占52.14% (61/117),外侧开眶术者占30.77% (36/117),前路开眶皮肤切口术者占16.24% (19/117),外侧结合内侧开眶术者占0.85% (1/117).随访3个月~5年,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占30.77% (36/117),下降者占8.55% (10/117),视力不变者占60.68% (71/117).术后一过性并发症为瞳孔改变者占14.53% (17/117),眶内大出血者占1.71%(2/117),眼球运动障碍者占16.24% (19/117),上睑下垂者占4.27% (5/117);术后永久性并发症为瞳孔向心性扩大3眼及视力丧失和永久性外展运动受限各1眼. 结论 OCH术前定性和定位诊断主要根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手术进路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熟练的技巧对于OCH的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眼眶肿瘤 眼科手术方法 术中并发症/预防和治疗 医学影像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脊柱畸形矫正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廖可国 张红 +4 位作者 郑光峰 宋红翠 吴越 李叶红 石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8年第2期34-35,共2页
1990~1995年,我们对50例脊柱畸形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如何从护理方面预防或减少脊柱畸形矫正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经验。作者从病室准备、伤口负压引流、术后绝对卧床期和下床活动期等几个重要环节... 1990~1995年,我们对50例脊柱畸形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如何从护理方面预防或减少脊柱畸形矫正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经验。作者从病室准备、伤口负压引流、术后绝对卧床期和下床活动期等几个重要环节,谈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矫正 并发症 术后护理 预防
下载PDF
加减三仁汤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世茹 陈敏 +3 位作者 郝秀艳 文丽娟 肖丽 张晓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三仁汤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的效果。方法确诊的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患者70例采用简单化方法分为两组各35例,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加服加减三仁汤10天,对照组不予口服中药。观察并分析两组术后疼... 目的观察加减三仁汤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的效果。方法确诊的混合痔(湿热下注型)患者70例采用简单化方法分为两组各35例,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加服加减三仁汤10天,对照组不予口服中药。观察并分析两组术后疼痛、水肿、出血和排便困难等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综合评定其总体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6天疼痛、第4~10天出血、水肿、排便困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积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15.74±2.58)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7.97±2.5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0.0%,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常规处理的同时口服中药加减三仁汤,防治术后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术后并发症 三仁汤 预防
下载PDF
切口改良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侧方成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立泰 杨毅 +5 位作者 刘浩 王贝宇 邓宇骁 丁琛 龚全 李涛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切口改良来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的成角。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纳入40例在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患者进行研究,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7~68(39.5±14.9)岁。高处坠落28例,重物砸伤9例,车祸伤3例。L_1椎3... 目的:探讨通过切口改良来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的成角。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纳入40例在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患者进行研究,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7~68(39.5±14.9)岁。高处坠落28例,重物砸伤9例,车祸伤3例。L_1椎35例,L_2椎4例,L_3椎1例。骨折椎体AO分型:全部为A型爆裂骨折。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例,C级10例,D级15例,E级9例。内固定材料全部为ANTERIOR(美敦力公司)。患者分为两组:切口改良组(切口方向和切口平面)和常规切口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骨折节段的冠状面Cobb角,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进行分析。结果:切口改良组术前冠状面Cobb角为(1.20±3.26)°,术后为(2.16±3.55)°;常规切口组术前为(1.22±4.42)°,术后为(3.91±3.78)°。两组术前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切口改良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5°以上的侧方成角,而常规切口组出现6例5°~10°的侧方成角,两组患者术后5°以上侧方成角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近端的2枚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端的2枚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方向和平面的改进可以有效地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侧方成角 手术后并发症 预防 改良切口
下载PDF
眼科手术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文生 陈晓冬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使得眼科手术变得越来越安全,同时眼科麻醉的方式和选择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目前仍没有绝对安全的眼科麻醉方法,临床上眼科手术麻醉的并发症仍有发生。眼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取... 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使得眼科手术变得越来越安全,同时眼科麻醉的方式和选择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目前仍没有绝对安全的眼科麻醉方法,临床上眼科手术麻醉的并发症仍有发生。眼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手术方式、医生的需要、患者的期望及配合程度,大多数眼科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但是眼科局部麻醉过程中注射针接近血管、视神经和脑干等重要结构时,可增加相关组织结构损伤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干麻醉,麻醉师和眼科医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并发症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为了避免麻醉过程中药物意外注射到周围的血管、眼球和脑脊液中而造成神经组织的损伤,需要麻醉师和眼科医师对相关区域的解剖结构进行精确评估,特别是注射部位、深度以及眼球位置的判断。因此,应强调眼科医师提高对眼科手术麻醉并发症,特别是脑干麻醉等严重并发症预防及合理处理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不良反应 局部麻醉/不良反应 眼科手术 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舒芬太尼预防手术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旭江 蔡晓莉 许舒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手术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295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躁动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疼痛评分、镇静评分、VAS评分...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手术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295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躁动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疼痛评分、镇静评分、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T1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的首次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T_1、T_2、T_3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防手术麻醉后早期疼痛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麻醉后早期疼痛 预防效果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