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gestrol Acetate Dispersible Tablets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Acute Leukemia
1
作者 Ben Niu Lan Li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3年第4期191-194,共4页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gestrol acetate dispersible tablets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acute leukemia.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dmitted from December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gestrol acetate dispersible tablets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acute leukemia.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dmitted from December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hemotherap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megestrol acetate dispersible tablets and underwent chemotherapy.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s were evaluated by analyzing the albumin(Alb)and prealbumin(Palb)indicators,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b and Palb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After treatment,Alb and Palb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0.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5.00%),with 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megestrol acetate dispersible tablets and chemotherapy is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and the Alb and Palb indexes can be optimized.Besides,there are fewer adverse reactions,which means that the treatment is relatively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leukemia Megestrol acetate dispersible tablets Adjuvant therapy
下载PDF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n extended-release matrix tablet formul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hypromellose acetate succinate and hydroxypropylcellulose 被引量:1
2
作者 Sachiko Fukui Hideki Yano +2 位作者 Shuichi Yada Tsuyoshi Mikkaichi Hidemi Minami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2期149-156,共8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extended-release(ER) matrix tablet that shows robust dissolution properties able to account for the variability of pH and mechanical stress in the GI tract using a combinat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extended-release(ER) matrix tablet that shows robust dissolution properties able to account for the variability of pH and mechanical stress in the GI tract using a combination of enteric polymer and hydrophilic polymer. Hypromellose acetate succinate(HPMCAS) and 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 were selected as ER polymers for the ER matrix tablet(HPMCAS/HPC ER matrix tablet).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was employed as a model drug. Dissolution properties of the HPMCAS/HPC ER matrix tablets were evaluated and were not affected by the pH of the test medium or paddle rotating speed.In a USP apparatus 3(bio-relevant dissolution method), dissolution profiles of the HPMCAS/HPC ER matrix tablets containing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reference product(OxyC ontin). Moreover, in vivo performance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HPMCAS/HPC ER matrix tablets to humans was simulated by GastroP lus based on dissolution profiles from the USP apparatus 3.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profile simulated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reference produc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HPMCAS and HPC shows a robust dissolution profile against pH and paddle rotating speed and indicates the appropriate extended-release profile in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NDED-RELEASE matrix tablet HYPROMELLOSE acetate SUCCINATE HYDROXYPROPYLCELLULOSE Robust dissolution USP apparatus 3
下载PDF
Effects of methotrexate combined with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and prednisone acetate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 immune function and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3
作者 Jiang-Li Xia Yong-Mei Liu +1 位作者 Xue-Qin Chen Quan-Sheng W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22期41-44,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ethotrexate and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and prednisone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 immune function,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ethotrexate and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and prednisone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 immune function,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Methods: A total of 80 cases of SL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ata table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0),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and prednison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thotrexate,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mmune function,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between the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of the CRP, WBC, ESR, IgA, IgG, complement C3, complement C4, ALT, AST, SCr and BUN level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CRP, ESR, IgA, IgG, ALT, AST, SCr and BU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levels of WBC and complement C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18±1.08)×109 /L, (0.22±0.05) g/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4.51±0.52)×109 /L, (0.18±0.03) g/L],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complement C3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Methotrexate combined with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and prednis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SL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nflammation,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kidney function, high safety, which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METHOTREXATE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 prednisone acetat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氟卡尼片的含量
4
作者 徐硕 邝咏梅 +1 位作者 徐文峰 金鹏飞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204-208,共5页
目的 建立醋酸氟卡尼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至pH 3.0)(35∶65),流速为1.0 mL·min... 目的 建立醋酸氟卡尼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至pH 3.0)(35∶6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为30℃。结果 醋酸氟卡尼在196.0~588.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考察RSD均小于1.0%;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在98.79%~99.20%,RSD均<1.0%。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能够用于醋酸氟卡尼片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氟卡尼 醋酸氟卡尼片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犀角地黄汤联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改善作用
5
作者 王伟 付军燕 +2 位作者 郭凤霞 谷洪 孙金磊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2-166,共5页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SLE)的改善及对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急性活动期热毒炽盛证SLE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试验组(n=62)。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SLE)的改善及对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急性活动期热毒炽盛证SLE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试验组(n=62)。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2组疾病活动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补体C3水平和Th1/Th2值;比较2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 disease activity score,SLEDAI)、中医证候评分、补体C3水平和Th1/Th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3个月试验组SLEDA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h1/Th2值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补体C3水平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可改善急性活动期热毒炽盛证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提升临床疗效,减少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 来氟米特 醋酸泼尼松片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性活动期 热毒炽盛证
下载PDF
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对mCRPC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及PNI、NLR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吴明亮 李春茂 +1 位作者 张杰 杨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mCRPC患者为... 目的观察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4例mCRPC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MFR)、剩余尿量(RV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嗜铬粒蛋白A(CgA)、PNI值、NLR值的水平,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MFR为(13.98±1.56)mL/s,高于对照组[(12.28±1.44)mL/s],RVP为(21.11±2.23)mL,低于对照组[(25.23±2.1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睾酮、CgA水平分别为(18.54±10.74)、(7.78±2.05)、(0.63±0.10)、(96.85±15.65)ng/mL,均低于对照组[(32.56±12.02)、(13.23±4.11)、(0.81±0.12)、(105.63±21.1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PNI值为56.58±10.11,高于对照组(51.29±9.74),NLR值为2.09±0.19,低于对照组(2.43±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可调节mCRPC患者PSA、睾酮及PNI、NLR的水平,改善尿流动力学,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阿比特龙 泼尼松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尿流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辅助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术后复发的影响
7
作者 付瑛 胡晓乐 束媛媛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辅助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104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联合... 目的探讨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辅助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104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联合组(n=52)。对照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治疗,联合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期间疾病复发与妊娠情况,以及治疗期间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E_(2)、LH、FSH水平均下降,但联合组治疗后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均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期间,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复发率更低,妊娠率更高(P<0.05);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醋酸戈舍瑞林联合反加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EMS,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副作用发生率,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戈舍瑞林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 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激素 术后复发
下载PDF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与比卡鲁胺片联合前列腺癌根治术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秦悦 寇一平 +1 位作者 杨超 张海芳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研究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与比卡鲁胺片联合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危前列腺癌患者9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比卡鲁胺片治疗,观察组加用醋... 目的研究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与比卡鲁胺片联合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危前列腺癌患者9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比卡鲁胺片治疗,观察组加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联合比卡鲁胺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睾酮水平(T)、血清双氢睾酮水平(DH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血管内皮一氧化氮水平(NO)、尿道恢复情况(膀胱容积、尿流速率、残余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A、T、DHT、VEGF、NO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A、T、DHT、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容积较对照组更小(P<0.05),观察组患者尿流速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较对照组更少(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比卡鲁胺片联合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可提高其疗效,同时降低血清PSA、VEGF水平,并改善患者尿控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 比卡鲁胺片 高危前列腺癌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张佳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23-26,共4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口服,用药6~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χ^(2)=4.537,P=0.033);治疗6~12个月后,2组24 h-UPro及SCr、BUN、hs-CRP、IL-6、IL-8、TNF-α、Fib、NF-κB、ANGPTL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3%vs.15.79%,χ^(2)=0.115,P=0.734)。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炎性反应,减轻肾损伤,改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雷公藤多苷 醋酸泼尼松 肾功能 炎性因子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口服短效避孕药对PCOS患者疗效及性激素和抗米勒管激素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李灵香 李茜西 黄梅香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分析口服短效避孕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疗效、性激素和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2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分析口服短效避孕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疗效、性激素和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2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症状、性激素和AMH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多毛、面部痤疮、闭经及月经稀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雌激素(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AMH、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低于对照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排卵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采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PCOS可更为有效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性激素和AMH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 屈螺酮炔雌醇 性激素 抗米勒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醋酸阿比特龙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相似度研究
11
作者 郝丽娟 韩佳芮 +3 位作者 苗会娟 牛劲 刘瑞娜 徐艳梅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建立醋酸阿比特龙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评价醋酸阿比特龙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采用桨法(转速50 r/min),测定醋酸阿比特龙片仿制制剂(B厂家、C厂家、D厂家,共9批)和参比制剂(A厂家,1批)样品在0.25%十二烷基硫酸钠... 目的建立醋酸阿比特龙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评价醋酸阿比特龙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采用桨法(转速50 r/min),测定醋酸阿比特龙片仿制制剂(B厂家、C厂家、D厂家,共9批)和参比制剂(A厂家,1批)样品在0.2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水、0.25%SDS的pH 2.0盐酸溶液、0.25%SDS的pH 4.5磷酸盐缓冲液、0.25%SDS的pH 6.8磷酸盐缓冲液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9批仿制制剂样品的溶出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柱(100 mm×4.6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0∶2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50℃,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μL;计算累积溶出量,绘制溶出曲线,并采用相似因子(f_(2))法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与参比制剂比较,9批仿制制剂样品的体外溶出曲线均具有相似性,f_(2)均大于5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醋酸阿比特龙片的溶出度测定,可为其质量标准提高和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阿比特龙片 溶出曲线 相似因子法 仿制制剂 参比制剂 一致性评价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张阳 秦晨曼 郑庆凯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 分析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CTD-I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CRP、 PCT、 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CTD-ILD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疾病 环磷酰胺 醋酸泼尼松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研究
13
作者 陈慧萍 李玉琴 洪丽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 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 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 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 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51.56±3.21)pg/ml、黄体生成素(8.19±0.43)mIU/ml、促卵泡生成素(4.56±0.24)mIU/ml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1.56±0.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72±4.51)pg/ml、(10.21±1.43)mIU/ml、(6.67±0.57)mIU/ml、(2.67±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性激素水平,缓解胰岛素抵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采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蒋俊俏 胡静 徐秋霞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68-170,174,共4页
目的探究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的8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掷骰子法分组方式,控制组和参比组各40例。前者行醋酸甲羟孕酮片治... 目的探究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的8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掷骰子法分组方式,控制组和参比组各40例。前者行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后者行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参比组相比,控制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控制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参比组,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大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控制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均小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控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小于参比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5)。结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应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效果好,可改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甲羟孕酮片 围绝经期 异常子宫出血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甲钴胺片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5
作者 叶斌 邹秀丽 刘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片与醋酸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南平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患者... 目的探讨甲钴胺片与醋酸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南平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5,采取维生素^(+)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及观察组(n=65,对照组基础上加甲钴胺片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免疫指标、面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改良面瘫评分量表、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5)。结论在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时采取甲钴胺片与醋酸泼尼松龙的联合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面神经的恢复,进而达到提高临床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片 醋酸泼尼松龙 周围性面瘫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醋酸甲羟孕酮片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16
作者 马芳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孕酮片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孕酮片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甲羟孕酮片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减少患者月经量,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患者孕酮水平,且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甲羟孕酮片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双嘧达莫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韩虹 张靖 +2 位作者 朱彩华 孙文武 马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3年第9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肾病综合征(NS)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2例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肾病综合征(NS)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2例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醋酸泼尼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量增加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Scr、BUN、24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PT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皮疹、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可有效缓解NS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醋酸泼尼松片 双嘧达莫 肾功能 凝血指标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VEC相关血管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刘晓 费飞 秦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1-195,F0003,共6页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ITP)的治疗作用及效应机制。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采用被动免疫造模法建立CITP小鼠模型,第8天...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ITP)的治疗作用及效应机制。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采用被动免疫造模法建立CITP小鼠模型,第8天进行模型评估后,以补肾活血方、醋酸泼尼松进行药物干预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血管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组、醋酸泼尼松组治疗14 d后,能显著提升血小板数目,显著降低前列环素(epoprostenol, PGI2)水平(P<0.05);而血浆血栓素(thromboxane, TXA2)、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含量显著升高。补肾活血方组对TXA2、VEGF含量升高效果显著优于醋酸泼尼松组。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够影响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血管因子TXA2、PGI2、PAF以及VEGR的水平,从而影响外周血小板数目,促进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修复,加强止血效应。而且,VEGF可作为评价ITP治疗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醋酸泼尼松片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浆血栓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 前列环素
原文传递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俊霞 时利玲 +1 位作者 柴焕然 张敬芳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共计82例SL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共计82例SL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80.4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补体3(C3)、补体4(C4)水平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3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IgM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较对照组(21.9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泼尼松片用于治疗儿童SLE,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儿肝肾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 白芍总苷胶囊 泼尼松片 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醋酸地塞米松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20
作者 肖雷 徐媛媛 +5 位作者 黄晓青 张文 曹阳 谢晶 周焕 黄顺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365-1371,共7页
目的:评估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空腹及餐后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空腹组纳入24名健康受试者,餐后组纳入32名健康受试者,每周期服用受试制剂(T)... 目的:评估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空腹及餐后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空腹组纳入24名健康受试者,餐后组纳入32名健康受试者,每周期服用受试制剂(T)2片(0.75 mg/片)或参比制剂(R)3片(0.50 mg/片),共两周期。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人血浆中醋酸地塞米松的浓度进行测定,采用WinNonlin 8.0软件按非房室模型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二者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受试者空腹状态下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1.13(0.50,4.00)和1.00(0.50,5.00)h,AUC0-t分别为(72.25±21.55)和(69.23±17.76)ng·mL^(-1)·h,Cmax分别为(14.53±4.51)和(14.52±3.68)ng/mL,AUC0-∞分别为(74.63±23.01)和(71.32±19.12)ng·mL^(-1)·h;受试者餐后状态下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00(1.00,4.50)和1.50(1.00,4.50)h,AUC0-t分别为(81.57±21.28)和(76.06±13.63)ng·mL^(-1)·h,Cmax分别为(12.14±3.21)和(11.93±2.78)ng/mL,AUC0-∞分别为(85.12±23.92)和(78.95±14.99)ng·m L^(-1)·h。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醋酸地塞米松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结论: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受试制剂醋酸地塞米松片与参比制剂醋酸地塞米松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地塞米松片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