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Use of Ripe Plantain (<i>Musa spp</i>.) and Peppercorns for Beverage Processing as a Pro-Vitamin A Carotenoid and Nutrition Catalyst
1
作者 Mabel Kyei Kwofie Mabel Abrafi Sarpong +2 位作者 Florence Anima Nafisatu Bukari Oluwaseyi Adeboye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20年第12期1096-1106,共11页
Plantai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usa spp</span></i><i><span style="... Plantai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usa spp</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constitut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 essential food crop in both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The staple’s nutritional value and provitamin A carotenoid potential has attracted more interest and usage. </span><a name="_Hlk56239143"></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lantain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usa spp</span></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optimization into food recipes has been identified to increase patronage and minimises food wastage, due to the fruit’s (pulp) high perishability nature. In this study, local over ripe plantain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usa spp</span></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as sampled and used in a beverage production. The beverage was processed from pureed ripe plantain, by three days fermentation of the pureed plantain mixture, boiling, and spicing, preservation with syrup, storage, and usage. The product’s processing was followed with a sensory evaluation of the new beverage on taste, appearance, color, flavour, and overall acceptability. Majority of the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e new product was good and was well accepted. T</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e research sought to create food diversity, encourage more usage of the crop and to highlight the nutritional values of plantai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usa spp</span></i><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hich is particularly high in provitamin A carotenoid to address Vitamin A deficiency in low resource setting comm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ain (Ripe) pro-vitamin A Carotenoids Nutrients BEVERAGE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强强 惠伯棣 +1 位作者 宫平 林孔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9-295,共7页
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具有生物学活性。但是,类胡萝卜素分子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最终会分解成片断,形成代谢物。这些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代谢途径和化学变化应当被予以关注。在过去20年中,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物在体内也具有生... 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具有生物学活性。但是,类胡萝卜素分子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最终会分解成片断,形成代谢物。这些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代谢途径和化学变化应当被予以关注。在过去20年中,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物在体内也具有生物学活性,对健康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些结果对于探索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的生物学活性非常重要,这方面的探索在今天和未来都将会继续下去。本文综述包括VA源(如β-胡萝卜素)和非VA源(如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并做出总结,对营养学及食品科学的研究都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分解片段 代谢物 对称分解 非对称分解 维生素A源类胡萝卜素 非维生素A源类胡萝卜素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高油和普通玉米自交系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毅 付志远 +5 位作者 李青 徐淑兔 CHANDER Subhash 杨小红 李建生 严建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73-2084,共12页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玉米籽粒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各组分含量的技术体系,分析了112份黄色胚乳玉米自交系的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含量,其中包括32份高油自交系和80份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普通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间...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玉米籽粒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各组分含量的技术体系,分析了112份黄色胚乳玉米自交系的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含量,其中包括32份高油自交系和80份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普通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各组分含量变幅最大的是α-生育酚,含量相差达162倍;变幅最小的是δ-生育酚,含量相差也接近4倍。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含量在高油和普通玉米自交系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普通玉米的变异范围更为广泛;高油玉米生育酚各组分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玉米,其中γ-生育酚、α-生育酚和总生育酚含量的均值分别是普通玉米均值的2.4、2.5和2.4倍。尽管供试的高油玉米材料仅32份,但其生育酚的某些组分比普通玉米具有更广泛的遗传变异。这为进一步的玉米高油、高维生素A原、高维生素E,即"三高"品质成分育种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玉米 维生素A原 维生素E 高效液相色谱 “三高”玉米
下载PDF
甜玉米 LCYE 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发强 张晶 +3 位作者 王青峰 杨瑞春 王国华 李小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30,共6页
【目的】鉴定甜玉米材料中LCYE基因的多态性和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异,为了解甜玉米LCYE基因的等位基因功能及维生素A源强化育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47份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 【目的】鉴定甜玉米材料中LCYE基因的多态性和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异,为了解甜玉米LCYE基因的等位基因功能及维生素A源强化育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47份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扩增LCYE基因并测序,结合LCYE基因的测序结果和β-胡萝卜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表型值作关联分析.【结果和结论】在47份甜玉米自交系的LCYE基因的测序结果中共发现75个多态性位点,其中49个多态性位点分布在非编码区,26个多态性位点分布于LCYE基因的外显子区,且均为SNP,第5外显子区多态性位点最丰富,第4和第9外显子区未检测到多态性位点,其保守程度较高.关联分析检测到与β-胡萝卜素相关联的位点3个,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关联的位点6个,位点exon1-2和exon5-6与2种表型极显著相关.本研究证明在甜玉米中LCYE基因与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显著相关,为甜玉米的维生素A源强化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 甜玉米 LCYE基因 维生素A源 多态性
下载PDF
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与促氧化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曙晖 朱俊向 +1 位作者 张莉 汪东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年第8期68-71,共4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天然抗氧化剂因其结构、剂量以及存在环境不同可能会发生对人体不利的促氧化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与促氧化用的研究进展,为正确使用天然抗氧化剂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促氧化作用 维生素C 维生素E 类胡萝卜素 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维生素C抗氧化促氧化双向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崔乃杰 崔乃强 +2 位作者 傅强 白令君 王建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C抗氧化 /促氧化双向作用的机制、意义及调控方法。 方法 :分别将 10 %抗坏血酸 (H2 A组 )及维生素C注射液 (VCj组 )两组试剂的原液、原液 37℃水浴 10min、原液加入等体积H2 O、原液加入等体积H2 O2 及将原液配成0 0 ... 目的 :探讨维生素C抗氧化 /促氧化双向作用的机制、意义及调控方法。 方法 :分别将 10 %抗坏血酸 (H2 A组 )及维生素C注射液 (VCj组 )两组试剂的原液、原液 37℃水浴 10min、原液加入等体积H2 O、原液加入等体积H2 O2 及将原液配成0 0 8mmol/L与 0 32mol/LFe3 + 混匀 ,3min后加入 10 0mmol/LDMPO和 0 .8mmol/LH2 O2 诱导Fenton反应。将此 5种状态分别装入石英毛细管中进行ESR检测。 结果 :VCj注射液原液具有少量自由基信号 ,在加热、稀释及加入H2 O2 后信号增强 ,而纯H2 A无此现象。两者都可诱导Fenton反应。 结论 :VCj注射液由于制药工艺原因 ,在不同状态下具有抗氧化及促氧化双向作用 ,故不宜长期存放 ,亦不宜加温及稀释使用 ,且治疗时单次用剂量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抗氧化作用 促氧化作用 制药工艺
下载PDF
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改变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静 项珊 +1 位作者 张晓霞 余启超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9期161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改变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哮喘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哮喘患儿血清25(OH)D3、TGFβ水平降低,INFγ、TNFα和IL-6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改变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哮喘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哮喘患儿血清25(OH)D3、TGFβ水平降低,INFγ、TNFα和IL-6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哮喘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TGFβ呈正相关,与IL-1β和IL-6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较低,与炎症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清维生素D水平 肺功能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下载PDF
一些抗氧化剂的抗/促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7
8
作者 陈伟 林映才 +1 位作者 马现永 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5-605,共11页
在外界恶劣环境,或受到细菌、病毒等因素诱发的病理条件下,动物机体抗氧化/氧化平衡系统被打破,易引发氧化损伤,并可能影响到动物健康及生产。生产中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异黄酮、α-硫辛酸被用作抗氧化物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证... 在外界恶劣环境,或受到细菌、病毒等因素诱发的病理条件下,动物机体抗氧化/氧化平衡系统被打破,易引发氧化损伤,并可能影响到动物健康及生产。生产中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异黄酮、α-硫辛酸被用作抗氧化物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该类抗氧化物质在低剂量使用条件下表现抗氧化作用,而在高剂量作用下却表现促氧化作用。本文就机体中活性氧的生成、抗氧化物质的抗/促氧化效应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动物的抗氧化研究和科学使用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维生素A 维生素C 维生素E Α-硫辛酸 异黄酮 抗/促氧化
下载PDF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N端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旭 周麟 兰健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22-423,共2页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12(Vitamin B12)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12(Vitamin B12)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120例CHF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予CHF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5 mg(1次/d)及维生素B12 0.5 mg(1次/d),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cy及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峰值(E峰)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峰值(A峰)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Hcy、NT-pro BNP均明显下降(P≤0.05),E/A值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变更加明显(P≤0.05)。LVEDD、LVEF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12能明显降低CHF患者血清Hcy及NT-pro BNP水平,改善左心舒张功能,减轻CHF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12 心力衰竭 慢性 同型半胱氨酸 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
下载PDF
玉米中维生素A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坤 陈威 +2 位作者 刘帆 李世强 番兴明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2,共5页
全球受维生素A(VA)缺乏威胁的人口高达5.6亿,其中很多是学龄前儿童和孕妇,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症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玉米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和选育高维生素A原的玉米品种,可以极大地改善以玉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维生素... 全球受维生素A(VA)缺乏威胁的人口高达5.6亿,其中很多是学龄前儿童和孕妇,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症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玉米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和选育高维生素A原的玉米品种,可以极大地改善以玉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维生素A缺乏问题。就近年来玉米中维生素A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并对维生素A和其他营养元素的生物强化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维生素A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的关系
11
作者 金丹玲 刘兆军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中维生素D的缺乏与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012年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由高到低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A组:对照组25(OH)D浓度i〉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中维生素D的缺乏与血清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012年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由高到低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A组:对照组25(OH)D浓度i〉30ng/ml;B组:20ng/ml〈25(OH)D浓度〈30ng/ml;C组:10rig/ml〈25(OH)D浓度〈20ng/ml;D组:25(OH)D浓度≤10ng/ml,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并作受试者血清各指标与血清NT-pro-BNP浓度相关性的分析。结果:B组和c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D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清NT-pro-BNP浓度较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血清25(OH)D浓度的降低其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受试者血糖、血钙、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肌酐、甲状旁腺素与血清NT-pro-BNP浓度没有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的缺乏明显增加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高血压 原发性 脑钠尿肽原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泛醇乙醚的生产及应用
12
作者 白彦兵 林关羽 +1 位作者 刘春华 陈庆杰 《化工科技》 CAS 2007年第3期56-59,共4页
泛醇乙醚是泛酸系列产品之一,在国外广泛应用于日化工业的个人洗护用品,在日本甚至用于毛发再生药品,但国内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作者介绍了泛醇乙醚国内外生产及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国内应用前景。
关键词 泛酸 泛醇乙醚 维生素原B5 应用
下载PDF
维生素C在新陈代谢中的生理功能 被引量:40
13
作者 陈国烽 王亚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期71-74,共4页
维生素C不仅通过直接清除活性氧簇还通过间接维持其他抗氧化剂的还原态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抗氧化作用,而且在更多其他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作为双加氧酶的共基质所起的作用、维生素C基因表达上... 维生素C不仅通过直接清除活性氧簇还通过间接维持其他抗氧化剂的还原态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抗氧化作用,而且在更多其他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作为双加氧酶的共基质所起的作用、维生素C基因表达上所起的的作用以及维生素C在脂类氧化和DNA损伤中的作用做了综述,希望人们以更加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VC) 抗氧化 代谢调控 基因表达 促氧化
下载PDF
维生素C抗肿瘤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文芝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维生素C是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必需营养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参与胶原、肉碱、儿茶酚胺类激素、酰胺化肽激素的合成,能够羟化转录因子。维生素C抗肿瘤研究已接近半个世纪,其抗肿瘤效果由肯定到否定、再到... 维生素C是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必需营养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参与胶原、肉碱、儿茶酚胺类激素、酰胺化肽激素的合成,能够羟化转录因子。维生素C抗肿瘤研究已接近半个世纪,其抗肿瘤效果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经历了质疑与验证的沉浮。维生素C的抗肿瘤机制目前主要有3种假说,即维生素C通过诱导的过氧化应激杀伤肿瘤细胞、通过调节表观遗传学改变及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的活性改变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即兼具杀伤肿瘤细胞和增强肿瘤细胞对治疗敏感性的功能。维生素C诱导的过氧化应激反应过程中,由于产生过氧化氢或者由于脱氢抗坏血酸的氧化还原,导致细胞内部能量耗竭;维生素C调节表观遗传学改变过程中,通过增强具有脱甲基作用的酶的活性,降低DNA或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维生素C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活性的过程中,通过增强细胞内低氧诱导因子羟化酶活性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转录反应,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关于其抗肿瘤的效果和应用前景目前仍存在争议,促使人们去探索关于其敏感性、用药剂量等问题。维生素C的抗肿瘤研究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过氧化应激 脱甲基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血清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志方 黎镇汇 刘康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4项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前肽和骨钙素)对骨质疏松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209例50岁以上绝经女性血清4项骨代谢指标...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4项骨代谢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前肽和骨钙素)对骨质疏松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209例50岁以上绝经女性血清4项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检测数据,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骨量减少组67例、骨质疏松组93例,对各组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50~<65岁患者4项骨代谢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羟基维生素D与β胶原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前肽和骨钙素分别呈负相关(r=-2.89、-2.88、-2.55,P<0.05);总Ⅰ型胶原前肽与β胶原特殊序列呈正相关(r=0.756,P<0.05);总Ⅰ型胶原前肽与骨钙素呈正相关(r=0.786,P<0.05);β胶原特殊序列与骨钙素呈正相关(r=0.774,P<0.05)。结论对绝经后女性进行4项血清骨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全面并合理地评价患者近期骨代谢情况,辅助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特别是对于50~<65岁女性患者应积极干预,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25-羟基维生素D β胶原特殊序列 总Ⅰ型胶原前肽 骨钙素 绝经后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左室肥厚与维生素D、室性心律失常及NT-proBNP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文琦 魏剑芬 +2 位作者 李树民 曹新营 邢彩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910-913,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人左室肥厚与维生素D、室性心律失常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300例,根据是否有左室肥厚分为A、B两组,检测两组病人超声心动图、白细胞介素-10(IL-10)、NTproBNP及血清2...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人左室肥厚与维生素D、室性心律失常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300例,根据是否有左室肥厚分为A、B两组,检测两组病人超声心动图、白细胞介素-10(IL-10)、NTproBNP及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分析左室肥厚与维生素D、室性心律失常及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均降低;A组病人治疗后IL-10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病人左室肥厚与维生素D、室性心律失常及NT-proBNP水平存在相关性:NT-proBNP水平与左室肥厚程度呈正相关(r=0.362,P<0.01);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左室肥厚程度呈负相关(r=-0.451,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左室肥厚程度呈正相关(r=0.646,P<0.01)。结论冠心病病人左室肥厚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室肥厚 室性心律失常 维生素D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ZmcrtRB3 Encodes a Carotenoid Hydroxylase that Affects the Accumulation of α-carotene in Maize Kernel 被引量:6
17
作者 Yi Zhou Yingjia Han +6 位作者 Zhigang Li Yang Fu Zhiyuan Fu Shutu Xu Jiansheng Li Jianbing Yan Xiaohong Y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60-269,共10页
α-carote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pro-vitamin A, which is able to be converted into vitamin A in the human body. One maize (Zea mays L.) ortholog of carotenoid hydroxylas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Z... α-carote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pro-vitamin A, which is able to be converted into vitamin A in the human body. One maize (Zea mays L.) ortholog of carotenoid hydroxylas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ZmcrtRB3, was cloned and its role in carotenoid hydrolyzations was addressed. ZmcrtRB3 was mapped in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cluster for carotenoid-related traits on chromosome 2 (bin 2.03) in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By804 and B73. Candidate-gene association analysis identified 18 polymorphic sites in ZmcrtRB3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one or more carotenoid-related traits in 126 diverse yellow maize inbred lin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zyme ZmcrtRB3 plays a role in hydrolyzing both α- andβ-carotenes, while polymorphisms in ZmcrtRB3 contributed more variation in α-carotene than that inβ-carotene. Two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SNP1343 in 5'untranslated region and SNP2172 in the second intron, consistently had effects on or-carotene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with explained phenotypic variations ranging from 8.7% to 34.8%. There was 1.7- to 3.7-fold change between the inferior and superior hapiotype for α-carotene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Thus, SNP1343 and SNP2172 are potential polymorphic sites to develop functional markers for applying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the improvement of pro-vitamin A carotenoids in maize ker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carotene association analysis MAIZE pro-vitamin A ZmcrtRB3.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维生素D受体对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鑫 张永镇 +10 位作者 于恩达 王娜 帅群 闫飞虎 蒋露芳 王和兴 刘健翔 陈跃 李兆申 蔡全才 姜庆五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对血浆促炎性因子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初次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130例和年龄、性别成组匹配的对照(无结直肠疾病的受检者)130名,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结直肠癌患者癌...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对血浆促炎性因子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初次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130例和年龄、性别成组匹配的对照(无结直肠疾病的受检者)130名,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VDR表达水平,并将患者分为VDR高表达组以及VDR低表达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浆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 TNFRⅡ)水平,对研究对象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 DNA进行测序得到肠道菌群构成与丰富度。[结果]VDR低表达组患者血浆s TNFRⅡ与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VDR低表达组s TNFRⅡ显著高于VDR高表达组(P=0.027)。VDR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得到的差异细菌不同,VDR低表达患者体内Fusobacterium varium、Ruminococcus torques等6种细菌有显著升高。[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体内VDR受体表达可能影响了血浆促炎性因子和肠道菌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促炎性细胞因子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