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断短时血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智勇 王春友 +4 位作者 陶京 熊炯炘 万赤丹 周峰 李晓辉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 探讨间断短时血滤 (ISVVH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APACHEII评分≥ 14分和出现液体负平衡分别作为血滤 (HF)重要的适应证和最终停滤指征之一 ,对符合指征的 61例患者 ,行ISVVH治疗 3 1例 (IS组... 目的 探讨间断短时血滤 (ISVVH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APACHEII评分≥ 14分和出现液体负平衡分别作为血滤 (HF)重要的适应证和最终停滤指征之一 ,对符合指征的 61例患者 ,行ISVVH治疗 3 1例 (IS组 ) ,未行HF的 3 0例作对比(N组 )。观察APACHEII评分 ,血浆降钙素原 (PCT)水平 ,外周血CD3 + 、CD3 + CD4+ 、CD3 + CD8+淋巴细胞计数、CD4+ /CD8+ 比值 ,HLA -DR+ CD14 + 细胞占CD14 + 细胞的比例和相关预后指标。结果 入组后第 4和第 10天 ,IS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N组 ,P <0 .0 5。入组后第 7和第 14天 ,反映免疫功能的指标外周血CD3 + 淋巴细胞计数、CD4+ /CD8+ 比值 ,HLA -DR+ CD14 + /CD14 + 比例均高于N组 ,P <0 .0 5。同时 ,细菌感染标志物PCT半定量低于N组 ,P <0 .0 5 ;感染所致严重并发症率亦有下降趋势。结论 SAP早期ISVVH治疗有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控制病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液滤过 免疫功能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和既往健 康评分Ⅱ
原文传递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继发感染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志康 刘和录 +4 位作者 陈望 刘镇平 赖剑波 华建江 朱惠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28-529,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测定57例损伤严重度评分不低于16分的多发伤患者血清sTREM-1、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进行分...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测定57例损伤严重度评分不低于16分的多发伤患者血清sTREM-1、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多发伤未继发感染和继发感染患者血清sTREM-1、PCT和CRP水平升高(P<0.05);继发感染组血清sTREM-1和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REM-1、PCT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863和0.785;最佳阈值分别为8.79、8.16ng/mL和69.47mg/L,灵敏度分别为0.912、0.787和0.938,特异度分别为0.894、0.845和0.513。结论血清sTREM-1是早期诊断严重多发伤患者继发感染的较好指标,其诊断效能优于PCT和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多发伤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全华 黄苏 +1 位作者 胡传贤 丁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561-561,共1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感染的病例16例为观察组(A):5例为主动脉瓣置换,7例为二尖瓣置换,4为双瓣置换: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未发生感染的...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感染的病例16例为观察组(A):5例为主动脉瓣置换,7例为二尖瓣置换,4为双瓣置换: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未发生感染的患者共64例为对照组(B),行1:4配对比较(年龄、性别、CPB时间及病情类似);对两组降钙素原血浓度在术前、术后24 h、48 h、72 h进行监测,并进行组间、组内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降钙素原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术后降钙素原下降比较缓慢,且有第二高峰存在;对照组中术后检测降钙素原浓度曾明显下降趋势,术后第三天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降钙素原在诊断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术后早期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PCT)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术
下载PDF
多种指标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孙运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6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18年1~12月间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 目的探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C)、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18年1~12月间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依据感染类型不同分为病毒亚组(n=46)与细菌亚组(n=54),分别检测并对比各组受检儿童的WBC、NC、PLT、CRP、PCT以及SAA等6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WBC、NC、PLT、CRP、PCT以及SAA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亚组患儿WBC、NC、PLT、CRP、PCT以及SAA指标水平相比病毒亚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指标诊断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在各指标中最高,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WBC、NC、PLT、CRP、PCT以及SAA等多指标联合检测可较准确发挥诊断与鉴别诊断作用,PCT指标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中药雾化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洋 郑彩霞 +3 位作者 师勇 汪严 周永亮 李泽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及解痉平喘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及...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联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及解痉平喘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及离子导入,每日1次,每次30 min,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咳嗽、咯痰、喘息以及湿啰音症状体征积分,检测肺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抗生素的平均天数,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中显效3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35例中显效28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喘息、咳嗽、咯痰及湿啰音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咯痰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PCT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雾化及离子导入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雾化 离子导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在鉴别脓毒症患儿细菌感染类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林 余翠花 +2 位作者 周舟 易苏武 莫丽亚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409-1410,1398,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判断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GN)感染及革兰阳性菌(G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诊断为脓毒症的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比较GN感染患儿及GP感染患儿PCT水平,根据...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判断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GN)感染及革兰阳性菌(G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诊断为脓毒症的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比较GN感染患儿及GP感染患儿PCT水平,根据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性能。结果共83例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GN感染者住院时间较GP感染者短、PCT水平较GP感染者高,PCT区分GN及G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8.6%、81.5%、79.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结论 PCT对区分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辅助指导临床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革兰染色 儿童
原文传递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谢尚鑫 俞丽生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内皮素(ET)-1、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内皮素(ET)-1、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清ET-1、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0.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C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血清ET-1、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ET-1、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ET-1、PC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阿托伐他汀钙片 天麻素注射液 内皮素-1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