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Prussian blue stai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ocular siderosis 被引量:1
1
作者 Zhen Yang Xiao-Li Yang +2 位作者 Li-Shuai Xu Le Dai Mei-Chao Y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4年第5期790-794,共5页
AIM: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russian blue stai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ocular siderosis.METHODS: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January 2013,the Prussian blue stain used in anterior lens capsule and vitreous liquid after cen... AIM: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russian blue stai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ocular siderosis.METHODS: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January 2013,the Prussian blue stain used in anterior lens capsule and vitreous liquid after centrifugation from patients with definitive diagnosis and suspicious diagnosed of ocular siderosis. At the same time, give a negative control.RESULTS:Anterior lens capsule membrane and liquid of vitreous cavity from patients with definitive diagnosis and suspicious diagnosed of ocular siderosis revealed ferric ions that stained positively with Prussian blu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is no positive reaction.CONCLUSION:Prussian blue stai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ocular siderosis has a very significant worth,suspected cases can be definitive diagn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 OCULAR SIDEROSIS prussian blue stainING
原文传递
Micro-CT评价铁超载影响膝骨关节炎模型小鼠软骨类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黎少聪 何琪 +4 位作者 潘兆丰 杨均政 陈柏豪 王海彬 周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4658-4663,共6页
背景:膝骨关节炎可能与铁代谢异常有关,了解铁超载对膝骨关节炎的作用非常有意义。目的:探究铁超载对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7周龄C57B/6J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与手术+右旋糖酐铁组,每组1... 背景:膝骨关节炎可能与铁代谢异常有关,了解铁超载对膝骨关节炎的作用非常有意义。目的:探究铁超载对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7周龄C57B/6J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与手术+右旋糖酐铁组,每组10只。8周龄时,手术+右旋糖酐铁组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500 mg/kg,每周1次,注射至18周龄时停止;10周龄时,手术对照组与手术+右旋糖酐铁组行左后膝内侧半月板失稳手术。18周龄时处死所有小鼠,通过Micro-CT检测胫骨微结构参数,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普鲁士蓝染色证实铁在小鼠关节中的沉积。结果与结论:①Micro-CT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手术对照组、手术+右旋糖酐铁组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小(P<0.05),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型指数增加(P<0.05);与手术+右旋糖酐铁组比较,手术对照组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增加(P<0.05),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型指数相减小(P<0.05);②番红O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相比,手术+右旋糖酐铁组小鼠软骨表面缺损、破裂严重,表层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半定量评分更高,提示其关节炎严重程度更高;③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手术+右旋糖酐铁组小鼠滑膜中可见大量被染成深蓝色的铁沉积颗粒,正常对照组与手术对照组均无明显铁沉积颗粒;④结果显示,铁超载能够加重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并且增加软骨蛋白多糖成分的丢失和软骨下骨的骨丢失,明确了铁超载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铁超载 MICRO-CT 膝关节 番红-O染色 普鲁士蓝染色 软骨下骨 OARSI评分
下载PDF
超顺磁性纳米铁标记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旭 鹿蕾 +3 位作者 张勉 张婧 王艳丽 王美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5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纳米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nanoparticle,SPIO)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对其存活、增殖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佳标记浓度。方法分离、纯化4周龄SD大鼠的BM-SCs,分别用15、25、50 mg/L...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纳米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nanoparticle,SPIO)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对其存活、增殖能力的影响,确定最佳标记浓度。方法分离、纯化4周龄SD大鼠的BM-SCs,分别用15、25、50 mg/L浓度的SPIO标记1×106个BMSCs分别作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未做标记的BMSCs为对照组。用普鲁士蓝染色法和透射电镜鉴定SPIO-BMSCs的效率,台蓝染色法观察SPIO-BMSCs的存活,MTT比色法检测SPIO-BMSCs增殖活性。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随SPIO浓度的升高,标记的细胞染色程度逐渐加深。透射电镜检查显示细胞内含致密铁颗粒。实验组1的细胞增殖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和实验组3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细胞增多,细胞增殖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培养基SPIO浓度在15 mg/L时,SPIO对BMSCs标记效率较高,且不影响其存活、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纳米铁颗粒(SPIO)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普鲁士蓝染色
下载PDF
MSPIO可用作临床MRI阴性对比剂的影像学、病理毒理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军 赵继红 +1 位作者 李祎 杨海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检测中等粒径葡聚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MSPIO)尾静脉注射小鼠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同时检测MSPIO在小鼠各脏器(脾、肝、心、肾脏)内的时间量化关系,分析其用作临床MRI阴性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做... 目的检测中等粒径葡聚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MSPIO)尾静脉注射小鼠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同时检测MSPIO在小鼠各脏器(脾、肝、心、肾脏)内的时间量化关系,分析其用作临床MRI阴性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做MRI成像,比较注射前后的MRI影像差别;常规HE染色和铁的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肝脏内铁离子的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小鼠体内肝脏、肾脏、脾脏和心脏内MSPIO的含量。结果注射MSPIO纳米粒子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各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肝脏信号先降低后升高;MSPIO主要分布在肝、脾和循环系统内,且MSPIO在小鼠肝脏、脾脏、肾脏内的含量先快速增高后,1h后达到最高,再逐渐降低。10 min、30min、1h、2h、3 h、6h注射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6h时除肝脏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外,脾脏与肾脏均无差别。而心脏在给予Fe3O4纳米粒子10min时达到最后,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6 h时基本上达到了正常水平。结论注射后,MSPIO粒子在小鼠体内各脏器中均有分布,其中以肝脏、脾脏吸收最多,可用作临床MRI阴性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粒径葡聚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MRI成像 HE染色和铁的普鲁士蓝染色法 MRI阴性对剂
下载PDF
CD34和普鲁士蓝双染色法在肝穿刺标本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广珍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CD34和普鲁士蓝在同一张肝穿刺切片上双染色的效果。方法在同一张肝穿刺切片上先做CD34免疫组化染色,再做普鲁士蓝特殊染色。结果CD34肝脏血管内皮细胞显棕黄色为阳性,普鲁士蓝染色细胞核和背景呈蓝色,肝细胞中含铁血黄素显... 目的探讨CD34和普鲁士蓝在同一张肝穿刺切片上双染色的效果。方法在同一张肝穿刺切片上先做CD34免疫组化染色,再做普鲁士蓝特殊染色。结果CD34肝脏血管内皮细胞显棕黄色为阳性,普鲁士蓝染色细胞核和背景呈蓝色,肝细胞中含铁血黄素显蓝色。结论CD34和普鲁士蓝在同一张肝穿刺切片上双染色,一张切片可提供多项信息,CD34和普鲁士蓝双染色简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穿刺 免疫组织化学 含铁血黄素 特殊染色 普鲁士蓝 双染色
原文传递
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复合物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周芬莉 吴军 张海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68,共2页
目的研究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复合物进行间充质干细胞内磁标记的可行性。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硫酸鱼精蛋白介导转染菲立磁到干细胞内后进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磁颗粒标记率100%。结论硫酸鱼精... 目的研究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复合物进行间充质干细胞内磁标记的可行性。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硫酸鱼精蛋白介导转染菲立磁到干细胞内后进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磁颗粒标记率100%。结论硫酸鱼精蛋白介导转染菲立磁效率高,是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菲立磁 转染剂 普鲁士蓝染色
下载PDF
H.E染色和普鲁氏染色在动物铁过负荷诊断的比较
7
作者 张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8-39,共2页
本试验研究比较铁过负荷猪的淋巴结、脾脏、肝脏、肺脏、肾脏的H.E染色、革兰氏染色的变化。
关键词 铁过负荷 巨噬细胞 铁血黄素颗粒 H.E染色 普鲁氏兰染色
下载PDF
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体内磁性物质定位和定量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颜学宾 刘宇新 +3 位作者 姚亮宇 王文肖 潘卫东 陈法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地磁定向是昆虫远距离迁飞定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以迁飞性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虫体内磁性物质定量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MPMS-7型超导量子磁强计检测褐飞虱长翅型... 【目的】地磁定向是昆虫远距离迁飞定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以迁飞性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虫体内磁性物质定量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MPMS-7型超导量子磁强计检测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体内的磁性物质,并将经普鲁士蓝染色后的虫体超薄石蜡切片于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磁性物质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对虫体内的磁性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超导量子磁强计检测发现,仅在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腹部的磁滞曲线有明显闭合现象,证明该部位存在磁性物质;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普鲁士蓝沉淀主要呈点簇状存在于虫体腹部,证明该部位存在铁磁性物质;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检测发现,同一性别长翅型成虫体内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短翅型成虫,且相同翅型雄成虫体内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雌成虫。【结论】褐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雌雄成虫腹部普遍存在铁磁性物质,且不同翅型和性别间磁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迁飞定向 翅型 性别 磁性物质 超导量子磁强计 普鲁士蓝染色 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文传递
葡聚糖包裹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用于关节软骨磁共振T2-Map成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滨羽 罗霞 +4 位作者 刘佳伶 何淼 李偲羽 严浩吉 吴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本研究制备了粒径(18±2)nm的葡聚糖包裹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磁共振T2造影剂,对兔关节软骨进行增强磁共振T2-Map成像,并分析注射前后24 hT2弛豫时间的变化,发现T2弛豫时间均下降。行组织病理学普鲁士兰染色,发现软骨基质... 本研究制备了粒径(18±2)nm的葡聚糖包裹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磁共振T2造影剂,对兔关节软骨进行增强磁共振T2-Map成像,并分析注射前后24 hT2弛豫时间的变化,发现T2弛豫时间均下降。行组织病理学普鲁士兰染色,发现软骨基质及细胞内均有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存在,说明葡聚糖包裹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关节软骨磁共振增强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超顺磁性氧化铁 关节软骨 磁共振 T2-Map 普鲁士蓝染色
下载PDF
超小氧化石墨烯-氧化铁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磁共振成像研究
10
作者 王海明 曹玉华 +4 位作者 闫丹 马宇飞 张智军 孙世琪 郭慧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106-13109,共4页
利用超小氧化石墨烯(UGO)作为载体,一步法合成水溶性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UGO-SPIO)。然后利用BSA修饰UGOSPIO,形成具有良好生理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磁性复合材料(UGO-SPIO@BSA)。普鲁士蓝染色试验及磁共振成像试验显示,UGOSPIO@... 利用超小氧化石墨烯(UGO)作为载体,一步法合成水溶性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UGO-SPIO)。然后利用BSA修饰UGOSPIO,形成具有良好生理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磁性复合材料(UGO-SPIO@BSA)。普鲁士蓝染色试验及磁共振成像试验显示,UGOSPIO@BSA能很好的标记细胞,而且复合物具有良好的MR成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氧化石墨烯 磁性纳米粒子 普鲁士蓝染色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In vivo tracking of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labeled with ferumoxytol in rats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被引量:7
11
作者 Yan Yin Xiang Zhou +3 位作者 Xin Guan Yang Liu Chang-bin Jiang Jing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909-915,共7页
Ferumoxytol, an iron replacement product, is a new type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erein, we assessed the feasibility of tracking transplanted human adipose-deriv... Ferumoxytol, an iron replacement product, is a new type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erein, we assessed the feasibility of tracking transplanted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labeled with ferumoxytol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injured rats by 3.0 T MRI in vivo. 1 × 104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labeled with ferumoxytol-heparin-protamine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brains of rats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Neurologic impairment was scored at 1, 7, 14, and 28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2-weighted imaging and enhanced susceptibility-weighted angiography were used to observe transplanted cells. Results of imaging tests we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of Prussian blue staining. The modified neurologic impairmen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rats transplanted with cells at all time points except 1 day post-trans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rats without transplantation. Regions with hypointense signals on T2-weighted and enhanced susceptibility-weighted angiography images corresponded with areas stained by Prussian blue,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 within the engrafted cells. Enhanced susceptibility-weighted angiography image exhibited better sensitivity and contrast in tracing ferumoxytol-heparin-protamine-labeled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compared with T2-weighted imaging in routine 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干细胞 细胞标记 大鼠 大脑 跟踪 闭塞 动脉
下载PDF
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铁染色的初步观察与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庭龙 李舒梅 +2 位作者 蔡伟波 李树芳 康登保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观察与比较难治性贫血(MDS-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的反应程度,探讨骨髓铁染色在两种疾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用铁染色法对20例正常人、31例RA患者、32例CAA患者的骨髓涂... 观察与比较难治性贫血(MDS-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的反应程度,探讨骨髓铁染色在两种疾病实验诊断中的意义。用铁染色法对20例正常人、31例RA患者、32例CAA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细胞外铁阳性等级、铁粒幼细胞阳性百分率、铁粒幼细胞比率、环铁粒幼细胞的阳性百分率的检测。结果:正常人、RA和CAA患者三组之间细胞外铁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铁粒幼细胞百分率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铁粒幼细胞比率均值:三组间及两两比较均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RA>CAA>正常人。环铁粒幼细胞:在RA患者中阳性率最高占16/31例,CAA患者中占1/32例,正常人20例中未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染色 骨髓
下载PDF
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合物-氟尿嘧啶转运模型在正常大鼠体内分布的磁靶向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鲍凤娟 苟国敬 +5 位作者 王淑静 王志宇 王锐 蒋袁絮 赵承军 黑常春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研究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合物-氟尿嘧啶转运模型在大鼠体内药物分布的磁靶向性。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给药后大鼠体内各组织的氟尿嘧啶分布浓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给药干预... 目的研究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合物-氟尿嘧啶转运模型在大鼠体内药物分布的磁靶向性。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给药后大鼠体内各组织的氟尿嘧啶分布浓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给药干预后大鼠各组织铁的分布浓度,通过普鲁士蓝铁染色直观评价铁的组织分布差异。结果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经腹腔注射给药后,背右侧及头部设立磁场部位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远离磁场的组织部位,数值分布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三级复合模型具有理想的磁靶向运转效果。结论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右旋糖酐-磁性层状复合氢氧化合物-氟尿嘧啶转运模型能在靶向部位明显富集,表现良好的磁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磁靶向转运模型 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 普鲁士蓝铁染色
原文传递
粘虫蛾体内磁性颗粒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殿杰 王伟弘 +3 位作者 张蕾 程云霞 潘卫东 江幸福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磁性颗粒是一些生物感知地磁场变化的重要物质,也是夜间远距离迁飞昆虫地磁定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以迁飞性害虫粘虫蛾Mythimnaseparata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内潜在磁性颗粒进行检测。【方法】利用超导量子磁强计SQUID初步检... 【目的】磁性颗粒是一些生物感知地磁场变化的重要物质,也是夜间远距离迁飞昆虫地磁定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以迁飞性害虫粘虫蛾Mythimnaseparata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内潜在磁性颗粒进行检测。【方法】利用超导量子磁强计SQUID初步检测粘虫成虫体内的磁性颗粒,并将经普鲁士蓝染色后的虫体石蜡切片于正置BX61研究级显微镜下观察磁性颗粒的分布状况。【结果】SQUID检测发现,相比于头部的磁滞曲线,粘虫腹部具有微弱的磁性,推测粘虫腹部可能具有磁性颗粒。进一步经显微镜观察表明,虫体腹部有明显的普鲁士蓝染色沉淀,证明粘虫蛾腹部存在铁磁性颗粒物质。【结论】粘虫蛾腹部可能是其感应地磁场变化以及地磁定向的重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迁飞定向 磁性颗粒 超导量子磁强计 普鲁士蓝染色
原文传递
大鼠机械性损伤后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庄振超 李兴彪 +5 位作者 李永超 朱永权 刘燕 沈丛达 董缪武 林刻智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6-358,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生前机械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前损伤组(48只)、死后损伤组(4只)和正常对照组(4只);生前损伤组按不同时间再分为12组,建立机械性损伤模型;用HE及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皮下肌... 目的观察生前机械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生前损伤组(48只)、死后损伤组(4只)和正常对照组(4只);生前损伤组按不同时间再分为12组,建立机械性损伤模型;用HE及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HE染色:生前损伤6~24h,损伤区见较多红细胞及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量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未见棕黄色颗粒;2~3d,红细胞开始减少,炎细胞浸润达到高峰,而后开始减少;3~5d,肉芽组织开始增生,并可见极少量棕黄色颗粒;6~10d,肉芽组织开始机化,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数量开始增多,并可见少量棕黄色颗粒;10~16d,纤维组织形成。普鲁士蓝染色:3d,见极少量含铁血黄素蓝染颗粒,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6~10d达到高峰1,0~16d后逐渐减少至消失。死后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无上述改变。结论通过HE及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皮下肌肉出血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有助于对机械性损伤出血时间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皮下肌肉出血 普鲁士蓝 含铁血黄素
原文传递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龚升玄 吴金海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15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脑出血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本研究分析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影响因素,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临床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03-01-2019-06-30收治... 目的脑出血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本研究分析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影响因素,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临床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03-01-2019-06-30收治的8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一般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影像学陈旧性出血证据和病理学含铁血黄素普鲁士蓝染色,判断患者是否合并静息态病灶内微出血。将其中存在影像学陈旧性出血证据即存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39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无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破裂出血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血管团破裂出血例数为34例,高于对照组的19例,χ2=17.459,P<0.001;病例组多支供血动脉例数为7例,低于对照组的22例,χ2=9.956,P=0.001;普鲁士蓝染色阳性例数为36例,高于对照组的14例,χ2=32.09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血动脉数量(OR=0.265,95%CI为0.089~0.792,P=0.018)、深静脉引流(OR=6.196,95%CI为2.845~17.496,P<0.001)、陈旧性出血(OR=3.864,95%CI为1.658~9.014,P=0.014)、普鲁士蓝染色(OR=5.112,95%CI为1.983~13.052,P=0.006)是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破裂出血影响因素。结论供血动脉数量多、深静脉引流、陈旧性出血、普鲁士蓝染色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动静脉急性破裂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陈旧性出血 普鲁士蓝染色 供血动脉 深静脉引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