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晶格匹配Pt-Co-ZnO三元界面催化剂设计及其催化CO_(2)加氢性能
1
作者 万雅琴 张煜华 +1 位作者 李金林 王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2,共9页
针对精准构建多组分固体催化剂纳米多元界面的难题,鉴于六方晶型氧化亚钴(hcp-CoO)与氧化锌(ZnO)具有超高的晶格匹配度(大于99.8%),采用晶格匹配策略定向构建Pt-Co-ZnO三元界面,设计合成了三元催化剂Pt-ZnO@CoO,并利用扫描电镜(SEM)、... 针对精准构建多组分固体催化剂纳米多元界面的难题,鉴于六方晶型氧化亚钴(hcp-CoO)与氧化锌(ZnO)具有超高的晶格匹配度(大于99.8%),采用晶格匹配策略定向构建Pt-Co-ZnO三元界面,设计合成了三元催化剂Pt-ZnO@CoO,并利用扫描电镜(SEM)、扫描透射电镜(S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等方法对其形貌、元素分布、物相结构、元素含量、还原能力和吸附能力进行了表征,进而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其CO_(2)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制备的Pt-ZnO@CoO催化剂上,Co、Pt均高度分散于ZnO表面;催化剂经过还原处理,CoO和Pt前体被还原为纳米颗粒,从而形成Pt-Co-ZnO三元界面;Pt-ZnO@CoO催化剂对CO_(2)加氢反应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这是因为其具有高密度的界面位点、较强的还原能力和较强的CO_(2)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界面 pt-co催化剂 CO_(2)加氢 晶格匹配
下载PDF
原位负载Pt-Co高指数晶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
2
作者 姚仪帅 郭瑞华 +5 位作者 安胜利 张捷宇 周国治 张国芳 黄雅荣 潘高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8,I0005-I0007,共11页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燃料易得、绿色高效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DEFC催化剂存在催化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制约了其快速发展。本研究采用液相水热合成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25)为分散剂和还原剂、甘氨酸为表面控制...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燃料易得、绿色高效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DEFC催化剂存在催化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制约了其快速发展。本研究采用液相水热合成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25)为分散剂和还原剂、甘氨酸为表面控制剂和共还原剂,通过调控Pt-Co金属前驱体的摩尔比,一步制备了XC-72R炭黑负载的Pt1Cox/C高指数晶面纳米催化剂,实现了催化剂晶粒在碳载体上的原位生长。Pt_(1)Co_(1/3)/C纳米催化剂暴露的高指数晶面主要包括(410)、(510)和(610)晶面。在晶体生长过程中,Pt_(1)Co_(1/3)/C纳米催化剂晶粒由“类球体”转变立方块,最终得到具有高指数晶面取向的内凹形貌。Pt_(1)Co_(1/3)/C高指数晶面纳米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最高,其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为18.46 m^(2)/g,对乙醇氧化峰电流密度为48.70 mA/cm^(2),稳态电流密度为8.29 mA/cm^(2),CO氧化峰的电位为0.610 V。这说明具有高指数晶面的催化剂表面存在的台阶、扭结等缺陷原子,可增加活性位点,进而显示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本研究可为高指数晶面催化剂材料的开发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pt-co催化剂 高指数晶面 原位生长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下载PDF
Pt-Co-Mn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罗圆 王献 +5 位作者 赵君 胡昌义 张大伟 魏燕 张诩翔 蔡宏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74,共5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四种Pt-Co-Mn新型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磁性测量仪、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了Pt-Co-Mn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磁性、反射率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Pt-Co-Mn合金为...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制备了四种Pt-Co-Mn新型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磁性测量仪、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了Pt-Co-Mn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磁性、反射率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Pt-Co-Mn合金为单相固溶体,平均晶粒尺寸为200~300μm。Co-Mn元素对Pt的固溶强化效果强于Co,Pt-Co-Mn合金维氏硬度为162HV~179HV,均高于Pt-5Co合金。向Pt-Co合金添加Mn元素后,Pt-Co-Mn合金在常温下磁性消除。其中Pt-2.0Co-2.0Mn合金平均磁化率为1.45×10^(-5),且磁滞回线增长缓慢,消磁效果最好。Pt-Co-Mn合金在可见光谱段的平均反射率为54.5%~57.8%,说明Co、Mn元素配比对合金反射率的影响较小。所分析的合金在人工汗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此外,Pt-2.6Co-1.4Mn合金具有较高的自腐蚀电位-0.032 V和较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2.01μA/cm^(2)。所测得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表明Pt-2.6 Co-1.4Mn合金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o-Mn合金 组织结构 维氏硬度 磁性 反射率 耐腐蚀性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Pt-Co纳米粒子及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延文 刘忠儒 +3 位作者 王博琳 朱磊 杨建平 李兴鳌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0-257,共8页
采用微波-乙二醇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和Pt(IV)、Co(II)粒子混合物,再经300℃H2还原,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合金催化剂(Pt-Co/G)。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催化剂进行表征。Pt-Co合金的粒径为3 nm~8 nm,... 采用微波-乙二醇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和Pt(IV)、Co(II)粒子混合物,再经300℃H2还原,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合金催化剂(Pt-Co/G)。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催化剂进行表征。Pt-Co合金的粒径为3 nm~8 nm,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上。与单金属的Pt/G和商品化的Pt/C催化剂相比,所制合金化的Pt-Co/G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展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可比拟的稳定性,显示了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pt-co合金纳米粒子 氧化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电催化剂
下载PDF
PEMFC用Pt-Co/C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云河 李新海 +2 位作者 吴显明 许名飞 邓凌峰 《贵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用液相沉积-高温合金化法制备了铂基合金催化剂,EDS、XRD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面心立方的结构,粒度小、分散性好,同时元素Co的加入使催化剂的Pt-Pt间距缩小。该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伏安曲线表明,Pt-Co/C催化剂的性能优越,具... 用液相沉积-高温合金化法制备了铂基合金催化剂,EDS、XRD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面心立方的结构,粒度小、分散性好,同时元素Co的加入使催化剂的Pt-Pt间距缩小。该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伏安曲线表明,Pt-Co/C催化剂的性能优越,具有比纯铂更强的电催化能力,文中讨论了Co对催化剂活性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电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t-co合金 PEMFC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氮掺杂Pt-Co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
6
作者 张洁兰 邱晨曦 +1 位作者 陈丹 颜攀敦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6期34-37,共4页
Pt-M(过渡金属)催化剂能够降低Pt在燃料电池中的用量,同时提高Pt基催化剂的性能。在不同氮源修饰制备的氮掺杂碳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在异丙醇体系中分步吸附和还原,合成得到Pt-Co/C合金催化剂。XRD表明Pt-Co成功合金化,XPS表明载体中的氮... Pt-M(过渡金属)催化剂能够降低Pt在燃料电池中的用量,同时提高Pt基催化剂的性能。在不同氮源修饰制备的氮掺杂碳载体的基础上,通过在异丙醇体系中分步吸附和还原,合成得到Pt-Co/C合金催化剂。XRD表明Pt-Co成功合金化,XPS表明载体中的氮有利于活性金属的锚定。优选Pt-Co/C催化剂在氧还原(ORR)测试中,质量比活性为0.477 A·mg^(-1),电化学活性面积达97.88 m^(2)·g^(-1),经30000圈耐久性测试后,质量比活性及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仅为16.2%及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氮掺杂 Pt-C O合金 氧还原性能
下载PDF
Pt-Co/膨胀石墨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茂军 楼白杨 +1 位作者 倪忠进 徐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1-214,237,共5页
采用还原法制备Pt/膨胀石墨和Pt-Co/膨胀石墨催化剂,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改性后的膨胀石墨,用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确定膨胀石墨的表面成分及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膨胀石墨和Pt-Co/膨胀石墨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并探讨了Pt-Co/膨胀... 采用还原法制备Pt/膨胀石墨和Pt-Co/膨胀石墨催化剂,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改性后的膨胀石墨,用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确定膨胀石墨的表面成分及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膨胀石墨和Pt-Co/膨胀石墨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并探讨了Pt-Co/膨胀石墨电极对甲醇随温度变化的电催化特性。结果表明,Pt-Co颗粒均匀地存在于膨胀石墨电极表面及其孔隙中,Co元素的添加提升了Pt/膨胀石墨电极的催化活性和抗毒化能力。Pt-Co/膨胀石墨电极随温度升高,电极对甲醇催化性能逐步增强,45℃时催化活性最佳,55℃时催化性能衰减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pt-co/膨胀石墨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
下载PDF
甲醇在Pt-Co(111)/C表面吸附和分解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译伟 李来才 童培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269,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CH3OH分子在Pt-Co(111)/C表面top、fcc、hcp和bridge位的9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结果表明fcc-Pt2Co位是较有利的吸附位.Co掺杂后整个体系的态密度略向低能方向移动,费米能...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CH3OH分子在Pt-Co(111)/C表面top、fcc、hcp和bridge位的9种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结果表明fcc-Pt2Co位是较有利的吸附位.Co掺杂后整个体系的态密度略向低能方向移动,费米能级的位置发生了右移导带增宽,表明掺杂后的Pt/C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考虑催化剂抗中毒性能时发现:CO在Pt-Co(111)/C表面的吸附能比相应各位置上甲醇的吸附能均要低,说明Pt-Co(111)/C确实具有较好的抗CO中毒化能力;甲醇在Pt-Co(111)/C表面的解离过程也发现:该催化剂使得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比在气相中断裂H—O键所需要的能量降低了296.0 kJ/mol,说明在Pt-Co(111)/C面反应较容易发生,因此碳负载Pt-Co合金是催化氧化甲醇较好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pt-co(111)/C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过渡态
下载PDF
不同反应体系制备的Pt-Co/C催化剂的催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郎德龙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8-1000,共3页
用微波法在三种不同反应体系:蒸馏水、异丙醇、乙二醇中,制备三种Pt-Co/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的方法,测试了不同反应体系中制备的Pt-Co/C催化剂在H_2SO_4和HClO_4溶液中,有、无CH_3OH时,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情况,并考察了不同... 用微波法在三种不同反应体系:蒸馏水、异丙醇、乙二醇中,制备三种Pt-Co/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的方法,测试了不同反应体系中制备的Pt-Co/C催化剂在H_2SO_4和HClO_4溶液中,有、无CH_3OH时,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情况,并考察了不同反应体系制备的三种催化剂抗甲醇性能。由实验结果可知,三种不同反应体系制备的Pt-Co/C催化剂中,在乙二醇反应体系中制备的Pt-Co/C(3)催化剂对O_2电催化还原性能最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甲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还原 pt-co/C催化剂 反应体系
下载PDF
不同还原法制备的Pt-Co/C催化剂电催化还原性能
10
作者 郎德龙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2-1216,共5页
为寻求一种较好的Pt-Co/C纳米合金催化剂合成方法,运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两种Pt-Co/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的方法测试它们在H_(2)SO_(4)溶液中有无CH3OH时,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情况及抗甲醇性能,同时与商用Pt/C催化剂进行还原性... 为寻求一种较好的Pt-Co/C纳米合金催化剂合成方法,运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两种Pt-Co/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的方法测试它们在H_(2)SO_(4)溶液中有无CH3OH时,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情况及抗甲醇性能,同时与商用Pt/C催化剂进行还原性能比较。结果表明:与商用Pt/C催化剂电极相比,Pt-Co/C(1)催化剂电极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效果较好。80℃时制备的Pt∶Co=3∶1的Pt-Co/C催化剂电极对O_(2)的电催化还原效果最佳。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表明,Pt-Co/C(1)催化剂粒径小且分散均匀。采用浸渍还原法,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得的Pt-Co/C(1)催化剂对O2的电催化还原性能较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甲醇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还原 浸渍还原法 甲醇 pt-co/C催化剂
下载PDF
三种体系制备的Pt-Co/C催化剂阳极电氧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郎德龙 《化学工程师》 CAS 2020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主要探究在3种体系下制备Pt-Co/C催化剂,分别将这3种体系下制备的Pt-Co/C催化剂与传统的Pt/C催化剂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在乙二醇体系下得到的Pt-Co/C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效果,比传统的Pt/C催化剂的电催化氧化活性要好。
关键词 pt-co/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氧化 阳极催化剂
下载PDF
乙醇/水溶剂体系中Pt-Co/ZrO_2催化剂上肉桂醛的选择性加氢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翠枝 周仁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1-1555,共5页
研究了乙醇/水溶剂体系中Pt-Co/ZrO2催化剂上肉桂醛的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醇/水溶剂体系中,催化剂Pt-0.4%Co/ZrO2具有良好的肉桂醛加氢活性和生成肉桂醇的选择性.载体ZrO2的织构性质对Pt-Co/ZrO2催化剂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了乙醇/水溶剂体系中Pt-Co/ZrO2催化剂上肉桂醛的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醇/水溶剂体系中,催化剂Pt-0.4%Co/ZrO2具有良好的肉桂醛加氢活性和生成肉桂醇的选择性.载体ZrO2的织构性质对Pt-Co/ZrO2催化剂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具有较大孔径、高比表面积的载体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和反应底物的吸附,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以KBH4为还原剂,由于催化剂中产生Pt-Co-B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肉桂醇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o/ZrO2催化剂 肉桂醛 肉桂醇 选择性加氢
下载PDF
酸洗Pt-Fe和Pt-Co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的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红 倪可 +2 位作者 李小昆 朱胜 范果红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61-1269,共9页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其催化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结构复杂使得人们在研究催化剂构效关系时遇到了很多困难.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反转催化剂在众多反应中表现出优越的催化性能.反转催化剂是将过渡金属氧化物...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其催化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结构复杂使得人们在研究催化剂构效关系时遇到了很多困难.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反转催化剂在众多反应中表现出优越的催化性能.反转催化剂是将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于其它金属表面.和传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相比,反转催化剂更能突出氧化物在催化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众多研究表明,在氧化物-金属界面处存在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氧化物的电子特性和化学性质,进而产生较高的催化性能.傅强等人创建了金属氧化物负载于Pt表面的反转催化体系,其表现出了高的低温CO氧化反应性能.在氧化物和Pt之间的界面限域效应可以稳定氧化物中配位不饱和的金属阳离子.这种配位不饱和的氧化物提供了活化O_2的活性位.目前,反转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晶模型体系中,在负载型催化剂中的研究还较少.我们以炭黑(CB)为载体,将还原后的Pt-Fe和Pt-Co催化剂经过酸洗制备了一种表面富Pt核为合金的结构.考察了酸洗后的Pt-Fe和Pt-Co催化剂经过不同温度氧化后的结构变化,并讨论了其结构与CO完全氧化反应(COOX)和CO选择氧化反应(CO-PROX)性能的关系.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还原后的Pt基催化剂经过酸洗可以选择性去除纳米粒子表面的3d过渡金属,形成表面富Pt体相为合金的结构.将酸洗后的Pt-Fe和Pt-Co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空气中氧化,发现近表层的Fe(Co)会扩散到粒子表面上,形成过度氧化的Fe_2O_3(Co_3O_4)表面结构.氧化后的催化剂在COOX和CO-PROX反应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催化性能.酸洗后的Pt-Fe(Pt-Co)催化剂经过不同温度氧化后在COOX反应中活性都较差,室温下的CO转化率只有不到30%,CO完全转化的温度超过100 ℃,相当于纯Pt催化剂的活性.这说明Pt表面过度氧化的Fe_2O_3(Co_3O_4)对CO氧化反应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氧化后的催化剂在CO-PROX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250 ℃(或350 ℃)氧化后的酸洗Pt-Fe催化剂室温下的CO转化率接近100%,250 ℃(或350 ℃)氧化后的酸洗Pt-Co催化剂室温下的CO转化率也达到了70%.结合表征和反应结果,我们认为氧化处理形成的表面过度氧化的金属氧化物(Fe_2O_3,Co_3O_4)在COOX的催化性能较差.通入CO-PROX反应气后,气氛中大量H_2的存在和Pt表面的氢溢流效应可以使得表面Fe_2O_3,Co_3O_4在室温下被还原成配位不饱和的FeO,CoO.这种配位不饱和的氧化物在表面Pt的限域作用和大量H_2气氛下比较稳定,并且具有较强的活化解离O_2的能力,进而提高了CO-PROX反应的活性.为了进一步证实催化剂表面氧化物与其催化性能的关系,我们在室温下进行了两种反应气的循环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氧化后的酸洗Pt-Fe催化剂,COOX反应中的表面Fe_2O_3和CO-PROX反应中的表面FeO可以通过变换反应气氛实现两种氧化物的相互转变,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催化性能.对于氧化后的酸洗Pt-Co催化剂,CO-PROX反应中形成的CoO表面结构在COOX反应中也比较稳定,在两种反应气中表现出相似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铁 铂-钴 酸洗 CO氧化 表面氧化物
下载PDF
四氯化碳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反应Pt-Co/Al_2O_3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鹤 徐成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w(Pt)为0.1%的Pt-Co/Al2O3催化剂,考察了其在四氯化碳气相催化加氢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其在最佳反应温度和空速分别为200℃和1500h-1时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同时,通过对不同Co前驱体制备的w(Pt)为0.1%的Pt-Co/Al2O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w(Pt)为0.1%的Pt-Co/Al2O3催化剂,考察了其在四氯化碳气相催化加氢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其在最佳反应温度和空速分别为200℃和1500h-1时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同时,通过对不同Co前驱体制备的w(Pt)为0.1%的Pt-Co/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表明以C℃l2·6H2O作为Co前驱体最佳,最适宜的w(Co)为15%;而不同掺杂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V的掺杂量w(V)=0.024%对提高Pt-Co/Al2O3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CTC) 加氢脱氯 Pt—Co/Al2O3催化剂
下载PDF
Substitute of Expensive Pt with Improve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Higher Resistance to CO Poisoning for Methanol Oxidation: the Case of Synergistic Pt-Co_3O_4 Nanocomposite 被引量:3
15
作者 Hongxiao Zhao Zhi Zheng +4 位作者 Jing Li Huimin Jia Ka-wai Wong Yidong Zhang Woon Ming La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296-302,共7页
In this paper, Pt-Co_3O_4 nano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by a sol gel process combined with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Its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methanol oxidation was investig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 In this paper, Pt-Co_3O_4 nano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by a sol gel process combined with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Its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methanol oxidation was investig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CV),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current density time curve.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ultant Pt-Co_3O_4 catalysts with minute amount of Pt exhibite attractiv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MOR) but with a high resistance CO poisoning due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from Pt and Co_3O_4. Together with th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of Co_3O_4, the reported nanostructured Pt-Co_3O_4 catalyst is expected to be a promising electrode material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o3O4 nanocomposite MO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下载PDF
铈基模型催化剂的纳米结构:有序CeO_(2)(111)薄膜上的Pt-Co纳米颗粒 被引量:1
16
作者 Yaroslava Lykhach TomasSkala +5 位作者 Armin Neitzel Nataliya Tsud Klara Beranova Kevin CPrince Vladimir Matolin Jorg Libuda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5-997,共13页
制备并表征了原子分散的模型体系:氧化铈负载的Pt-Co核壳催化剂.采用超高真空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有序CeO2(111)膜上的Pt@Co和Co@Pt核壳纳米结构,并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和共振光发射光谱对其进行了研究.在低Co覆盖率(0.5 ML)下Co在CeO... 制备并表征了原子分散的模型体系:氧化铈负载的Pt-Co核壳催化剂.采用超高真空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有序CeO2(111)膜上的Pt@Co和Co@Pt核壳纳米结构,并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和共振光发射光谱对其进行了研究.在低Co覆盖率(0.5 ML)下Co在CeO2(111)上沉积生成Co-CeO2(111)固溶体,然后在更高Co覆盖率下生长为金属Co纳米粒子.Pt@Co和Co@Pt两种模型结构在300-500 K温度范围内都能稳定地抗烧结.在500 K退火后, Pt@Co纳米结构含有接近纯的钴壳,而Co@Pt中的铂壳部分被金属钴覆盖.在550 K以上,在Pt@Co和Co@Pt纳米结构中近表面区域的重新排序中产生了次表层的Pt Co合金和富铂外壳.对于Co@Pt纳米粒子,近表面区域的化学有序性取决于沉积铂壳的初始厚度.无论初始铂壳的厚度如何,在有氧存在下对Co@Pt纳米结构进行退火,都会导致Pt-Co合金的分解以及Co的氧化.Co的逐步氧化与吸附质诱导的Co偏析共同导致在负载的Co@Pt纳米结构表面形成厚的Co O层.这一过程伴随着CeO2(111)薄膜的裂解,以及在550K以上氧气中退火后CeO2包裹氧化的Co@Pt纳米结构.很明显,于不同温度下在氧气和氢气的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无论铂的初始厚度是多少,负载的Co@Pt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氧化所致,而还原处理的影响则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纳米粒子 模型催化剂 pt-co 氧化铈 化学有序性 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气相脱合金法制备Pt-Co合金催化剂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巩昭谞 刘阳 王芳辉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1期42-44,共3页
为了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Pt用量,使用气相脱合金法制备Pt-Co脱合金催化剂,并使用XRD、TEM、ICP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备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气相脱合金能够有效去除合金催化剂表面的非铂金属,Pt与Co的原子... 为了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Pt用量,使用气相脱合金法制备Pt-Co脱合金催化剂,并使用XRD、TEM、ICP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备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气相脱合金能够有效去除合金催化剂表面的非铂金属,Pt与Co的原子比能够从1∶3.37升高到1∶0.67,脱合金后的电化学活性增加,Pt-Co气相脱合金后较脱合金前的半波电位右移了0.05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脱合金法 盐酸 pt-co合金 电化学活性 合金催化剂
下载PDF
Pt-Co/Al_2O_3在四氯化碳加氢脱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李鹤 徐成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7-270,284,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Al2O3、Pt-Co/Al2O3(Pt含量为0.1%(w))等高效低廉的加氢脱氯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四氯化碳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通过HCl预处理、金属V掺杂修饰等方法对Pt-Co/Al2O3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进行了优化。研究发...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Al2O3、Pt-Co/Al2O3(Pt含量为0.1%(w))等高效低廉的加氢脱氯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四氯化碳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通过HCl预处理、金属V掺杂修饰等方法对Pt-Co/Al2O3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HCl预处理、金属V掺杂均可提高Pt-Co/Al2O3在四氯化碳气相催化加氢脱氯反应的稳定性。同时本文采用TPR、TGA表征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差异及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CTC) 加氢脱氯 Pt掺杂的Co/Al2O3
下载PDF
Pt-Co/C二元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李巧霞 邓丹丹 徐群杰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用液相还原法以CoCl2和H2PtCl6为前驱体制备不同Pt-Co配比的Pt-Co/C纳米催化剂,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反应中.将所制纳米催化剂负载在玻碳电极上,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所制备不同配比的纳米催化剂进行甲醇催化氧化... 用液相还原法以CoCl2和H2PtCl6为前驱体制备不同Pt-Co配比的Pt-Co/C纳米催化剂,应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反应中.将所制纳米催化剂负载在玻碳电极上,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所制备不同配比的纳米催化剂进行甲醇催化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前驱体配比为Pt∶Co=2∶1的Pt-Co/C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抗CO中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o/C二元纳米催化剂 电催化氧化 甲醇
下载PDF
助催化剂Pt-Co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光催化制氢活性
20
作者 段丽璇 陆盼 +2 位作者 张金星 吴强 姚伟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24-10028,10035,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粒径在4nm左右的不同比例的Pt-Co合金纳米颗粒,作为助催化剂负载在商业CdS表面。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能谱分析(ED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确实合成了Pt-Co合金且负载良好。...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粒径在4nm左右的不同比例的Pt-Co合金纳米颗粒,作为助催化剂负载在商业CdS表面。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能谱分析(ED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确实合成了Pt-Co合金且负载良好。样品在模拟太阳光的条件下,测试其可见光分解水制氢性能,结果表明,n(Pt)∶n(Co)=3∶1时产氢性能最佳,为1 049μmol/h,光量子效率达到36%,与纯铂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pt-co合金 助催化剂 制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