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心率变异性及校正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玮 宣玲 +1 位作者 卢冬雨 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心率变异性(HRV)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并探讨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31例,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稳定型心...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心率变异性(HRV)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并探讨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31例,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组(对照组)30名。每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得出TIB、HRV指标(PNN50、SDNN、SDANN、RMSSD)及校正QTcd,进行对比分析;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冠心病患者HRV指标与TIB、QTcd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比较所有研究对象不同范围QTcd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结果:SAP组、UAP组和AM!组的HRV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UAP组的HRV指标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1);AMI组的HRV指标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和AMI组的TIB均较对照组和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TIB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的QTc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和AMI组的QTcd均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AM1组的QTcd值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和AMI组的Gensini积分均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Gensini积分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I-IRV指标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TIB和QTcd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QTcd〉60ms者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TIB、HRV指标、QTcd和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TIB、QTcd越大,而HRV越小;QTcd越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越高。TIB、HRV、QTcd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总负荷值 心率变异性 校正q-t离散度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牵拉胆囊时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红 谢冕 +2 位作者 靳琼瑶 陈慧 余志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牵拉胆囊 q-t离散度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刁军 武维恒 +2 位作者 蔡文标 祁春梅 甘军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41-42,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ISI)技术在我国已逐渐推广。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6月共收治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中的67例施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近年来,随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ISI)技术在我国已逐渐推广。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6月共收治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中的67例施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现对手术前后的Q-T离散度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q-t离散度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Q-T间期延长及Q-T离散度变化的多因素分析──附73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永平 林奕芬 +2 位作者 杨壁辉 黄东谨 丁少冰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2,3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校正的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Q-Tc与肝硬化病因、严重程度、多项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73例肝硬化患者与50例非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Q-T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校正的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Q-Tc与肝硬化病因、严重程度、多项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73例肝硬化患者与50例非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Q-T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钾、血钙等指标,组间比较Q-Tc和Q-Td的变化,并用单因素直线相关、多元回归分析Q-T间期与肝功能Child分级及各项观察指标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Q-Tc为(434±41)ms,而非肝硬化组为(404±31)ms,两组比较P<0.001;肝硬化组Q-Td为(44±37)ms,非肝硬化组(27±10)ms,P<0.001;以Q-Tc等于或超过440ms为异常,肝硬化组Q-Tc的异常率为53%(39/73),非肝硬化组则为14%(7/50)。肝硬化组中ChildC级Q-Tc异常率占75%(9/12),B级占60%(21/35),A级占35%(9/26)。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Q-Tc与Child分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6(P<0.01);与血钙、血钾、PT,ALB,TBIL等无明显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Child-Pugh分级与Q-T间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与Q-Td增大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与肝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鉴于Q-T间期延长及Q-Td增大与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有关,且某些药物对Q-T间期的患者有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q-t间期 q-t离散度 肝功能 对照研究
下载PDF
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三晖 刘少飞 +2 位作者 庄霖鹏 温丽文 王美如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9-750,共2页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口服氨氯地平和B组口服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口服氨氯地平和B组口服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以及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结果在降压效果相似的情况下,A组和B组LVMI,Q-Td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LVMI及Q-T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用有协同逆转左室肥厚并能显著降低Q-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厄贝沙坦 老年高血压 左室肥厚 q-t离散度
下载PDF
健康青年Q-T离散度与P波离散度测定的正常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尹雪艳 何敏华 +1 位作者 高云光 李凤贤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 了解健康青年Q -Td(Q -T间期离散度 )、J -Td(J -T间期离散度 )及Pd(P波离散度 )的正常值及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检出率 ,为完善心电图数据库提供信息。方法 对 5 48例 19~ 3 7岁健康青年进行常规 12导联ECG检查 ,测量计算得到Q -Td... 目的 了解健康青年Q -Td(Q -T间期离散度 )、J -Td(J -T间期离散度 )及Pd(P波离散度 )的正常值及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检出率 ,为完善心电图数据库提供信息。方法 对 5 48例 19~ 3 7岁健康青年进行常规 12导联ECG检查 ,测量计算得到Q -Td、Q -Tcd、J -Td及Pd ,并统计TⅢ >TⅠ 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结果 健康青年Q -Td为 2 8.14± 15 .81,Q -Tcd为 3 0 .0 1± 14 .5 4,J -Td为 2 3 .91± 13 .83 ,男性长于女性 ,性别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d为 2 9.96± 13 .99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Q -Td与J -Td有良好的相关性 (P <0 .0 1)。结论 健康青年Q -Td及Q -Tcd的正常值应 <5 0ms。J -Td的正常值为 2 3 .91± 13 .83 ,且均为男性长于女性 ;Pd正常值应 <40ms。TⅢ >TⅠ综合征的检出率为 2 0 .8%,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为 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青年 q-t离散度 P波离散 测定 正常值
下载PDF
Q-T离散度在儿童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阳 朱家莱 +1 位作者 王兰菊 邹丽萍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评估Q-T离散度在判断儿童心肌炎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正常儿童的Q-T离散度正常值范围。方法采集210例健康儿童、心肌炎患儿及疑似心肌炎儿童的QTd和QTc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深入探讨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存在情况及心功能指标与... 目的评估Q-T离散度在判断儿童心肌炎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正常儿童的Q-T离散度正常值范围。方法采集210例健康儿童、心肌炎患儿及疑似心肌炎儿童的QTd和QTc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深入探讨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存在情况及心功能指标与QTd和QTcd值间的关系。结果①QTd和QTcd值在健康儿童、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儿童三组间有明显的差异,且与心肌受损程度呈正相关。②心肌炎患儿中依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无和心功能不全存在与否进行分组,二组间QTd和QTcd值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Q-T离散度作为一个无创且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在判断心肌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严重状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q-t离散度 d值 室性心律失常 健康儿童 心功能不全 应用价值 采集 显著性
原文传递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述 何胜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79-79,81,共2页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支架 血管成形术 q-t离散度
下载PDF
新斯的明拮抗阿曲库铵的效果及其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沈亮 严瑾 +2 位作者 陆志俊 傅维安 于布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1期961-963,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使用不同剂量新斯的明拮抗国产阿曲库铵肌松恢复作用的效果及对Q 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80例ASAI~II级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0例 ,一组为对照组 ,其它三组分别给予新斯的明 2 0、4 0、6 0 μg/kg,观察其拮抗阿... 目的研究老年人使用不同剂量新斯的明拮抗国产阿曲库铵肌松恢复作用的效果及对Q 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80例ASAI~II级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0例 ,一组为对照组 ,其它三组分别给予新斯的明 2 0、4 0、6 0 μg/kg,观察其拮抗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恢复时间及对Q T离散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新斯的明 2 0 μg/kg组产生的肌松恢复时间明显长于 4 0、6 0 μg/kg组 ;而 4 0、6 0 μg/kg组产生的效果相似。新斯的明 2 0 μg/kg对Q T离散度影响不明显 ,而 4 0、6 0 μg/kg组Q T离散度明显增大。结论老年人在使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作用时 ,剂量由 2 0 μg/kg增加到 4 0 μg/kg ,可使肌松恢复加快 ,但增大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阿曲库铵 q-t离散度 老年人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预适应与Q-T离散度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志权 马燕妮 丁宇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萍 李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6期867-868,共2页
丹红注射液为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塞、肺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1];尤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确切,具有预防、治... 丹红注射液为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塞、肺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1];尤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确切,具有预防、治疗双重效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心肌缺血总负荷 q-t离散度 氧化苦参碱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患者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J-T离散度的演变 被引量:18
12
作者 梁国芬 方玉珍 +3 位作者 徐桂艳 张金枝 何勇 毛焕元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1期6-7,共2页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_d、J-T_d动态变化,观察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7天、第14、21及28天心电图的Q-T_d和J-T_d。结果显示:Q-T_d、J-T_d以发病后第2天(65.18±34.08,59.24±32.18ms)及第3天(63.18±28.51...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Q-T_d、J-T_d动态变化,观察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1—7天、第14、21及28天心电图的Q-T_d和J-T_d。结果显示:Q-T_d、J-T_d以发病后第2天(65.18±34.08,59.24±32.18ms)及第3天(63.18±28.51;60.57±26.82ms)为最大。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第2—3天Q-T_d、J-T_d达峰值,可作为预测病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J-T离散
下载PDF
Q-T离散度测定和临床应用进展(综述) 被引量:69
13
作者 崔长琮 马奕 +1 位作者 张莉 G.MichaelVincent 《心电学杂志》 199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世界著名临床心电生理学家Zips 1991年指出:如果说通过预激综合征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定位诊断并可有效治疗的话,那么对Q-T延长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研究必将成为解决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性猝死的敲门砖。... 世界著名临床心电生理学家Zips 1991年指出:如果说通过预激综合征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定位诊断并可有效治疗的话,那么对Q-T延长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研究必将成为解决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性猝死的敲门砖。LQTS的研究表明Q-T延长是发生室速室颤和晕厥的主要机制之一,一年内猝死率达20%。Q-T延长表明心肌复极时程或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延长,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q-t离散度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健康成人Q-T及Q-T离散度测定的正常值 被引量:34
14
作者 陈礼平 吴芝仙 叶海琴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1期2-3,共2页
为了解国人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Q-T_d)正常值,测量300例18—70岁健康成人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和Q-T_d。结果显示:(1)Q-T、J-T、Q-T_d、Q-T_(cd)、J-T_d和J-T_(cd)分别为370.57±22.97、286.73±21.65、30.17±9... 为了解国人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Q-T_d)正常值,测量300例18—70岁健康成人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和Q-T_d。结果显示:(1)Q-T、J-T、Q-T_d、Q-T_(cd)、J-T_d和J-T_(cd)分别为370.57±22.97、286.73±21.65、30.17±9.55、33.49±10.45、29.03±10.02和32.15±11.04ms。Q-T_d范围在10—40ms,与国内的研究结果一致;(2)3个年龄组(18—35岁、36—60岁、61一70岁)Q-T_d、J-T_d、Q-T_(cd)、J-T_(cd)彼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Q-T间期及J-T间期女性比男性长(P<0.05),Q-T_d及J-T_d值男女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国人Q-T_d正常值可暂定为<5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 q-t离散度 正常值 心电图
下载PDF
冠心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新峰 赵利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5Z期121-121,共1页
心电图中Q-Td是指不同导联间Q-T间期差异的程度,它代表心肌复极的不均匀性,如果这种不均匀性持续增加,易形成多性折返,导致心肌传导性和自律性异常,促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近年来发现Q-T的变化与某些心脏疾患有关。为探... 心电图中Q-Td是指不同导联间Q-T间期差异的程度,它代表心肌复极的不均匀性,如果这种不均匀性持续增加,易形成多性折返,导致心肌传导性和自律性异常,促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近年来发现Q-T的变化与某些心脏疾患有关。为探讨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对164例冠心病Q-Td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硫酸镁治疗Q-T间期延长致Tdp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叶芳 孙彩琴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8-788,共1页
关键词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硫酸镁 治疗 q-t离散度
下载PDF
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义汉 李明洲 龚兰生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40-141,191,共2页
为了解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测定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3h内标准12导联ECG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_(cd))。结果显示:(1)心源性死亡组与未死亡组,二尖瓣A峰速度与E峰速度比值(A/E)≥1组与A/E<1组或左心室射血分数(EF... 为了解Q-T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测定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3h内标准12导联ECG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_(cd))。结果显示:(1)心源性死亡组与未死亡组,二尖瓣A峰速度与E峰速度比值(A/E)≥1组与A/E<1组或左心室射血分数(EF)≤45%组与EF>45%组的Q-T_(cd)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2)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阳性组的Q-T_(cd)显著高于阴性组(82.6±26.6ms与66.8±33.5ms,P<0.05)。提示:(1)Q-T离散度与心源性死亡、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无关,(2)Q-T离散度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有关,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心肌梗死 心动过速 AMI 心电图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Q-T离散度的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傅伟 马辉 吴祥 《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2期86-86,96,共2页
为了解扩张型心肌病的Q-T离散度,测量69例扩张型心肌病12导联心电图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显示:扩张型心肌病组的Q-T_d和Q-T_(cd)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76±29对32±14,92±38对36±16,P均<0.01)。认为Q-T_... 为了解扩张型心肌病的Q-T离散度,测量69例扩张型心肌病12导联心电图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显示:扩张型心肌病组的Q-T_d和Q-T_(cd)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76±29对32±14,92±38对36±16,P均<0.01)。认为Q-T_d和Q—T_(cd)明显延长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不稳定性,有助于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病 心电图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Q-T离散度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宝仙 叶玲娣 +1 位作者 赵力 吴祥 《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2期81-82,共2页
为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Q-T离散度(Q-T_d及Q-T_(cd))变化的意义,分析4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并与42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及42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组Q-T_d、Q-T_(cd... 为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Q-T离散度(Q-T_d及Q-T_(cd))变化的意义,分析4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并与42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及42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组Q-T_d、Q-T_(cd)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以Q-T_d>42ms判为异常,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9%、86.9%及85.6%;以Q-T_(cd)>46ms判为异常,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9%、89.3%及87.2%.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Q-T_d、Q-T_(cd)延长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脏病 心电图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海水浴前后Q-T离散度的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钟平 戴蓉 +2 位作者 林龙 林玲 印宁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海水浴 q-t离散度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