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3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芽短梗霉菌株PA-2胁迫下藜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1
作者 刘晓芳 程亮 郭青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
为筛选适合出芽短梗霉菌株PA-2胁迫下藜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在转录组数据(NCBI登录号为:SRA:SRR12674257)分析的基础上,以PA-2不同时间胁迫的藜叶片为材料,分析藜中ACT-1、TUB-1、GAPDH、eEF1α、eIF3、UBQ、PTB、COX10、UPL6、TIP41L... 为筛选适合出芽短梗霉菌株PA-2胁迫下藜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在转录组数据(NCBI登录号为:SRA:SRR12674257)分析的基础上,以PA-2不同时间胁迫的藜叶片为材料,分析藜中ACT-1、TUB-1、GAPDH、eEF1α、eIF3、UBQ、PTB、COX10、UPL6、TIP41L、RAN-B1和IDH-5等12个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利用ΔCt、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及RefFinder分析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内参基因COX10是PA-2不同时间胁迫下藜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最优组合是COX10+eEF1α。通过分析藜ACC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验证了内参基因的可靠性,为今后杂草藜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分析提供了参考基因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菌株PA-2 qrt-pcr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下载PDF
IHC、FISH、qRT-PCR检测NSCLC ALK融合基因的对比分析
2
作者 朱宇凝 屈顺林 +5 位作者 曹晓卉 杨志慧 孙桂凤 殷正进 刘仕琦 张缨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组化(IHC)、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ALK融合基因情况。方法收集453例NSCLC标本。随机选取IHC检测的ALK融合基因不同表达程度标本40例[ALK(-)、(+)、(2+)、(3+)标本各10...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组化(IHC)、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ALK融合基因情况。方法收集453例NSCLC标本。随机选取IHC检测的ALK融合基因不同表达程度标本40例[ALK(-)、(+)、(2+)、(3+)标本各10例],采用FISH和q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ALK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IHC与FISH、qRT-PCR的ALK融合基因检测结果比较,IHC ALK(-)/(3+)与FISH、qRT-PCR检测结果一致率均为100%,具有高度一致性(r=0.781、r=0.740,P<0.05)。FISH与qRT-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7.5%,具有高度一致性(r=0.943,P<0.05)。结论FISH、qRT-PCR法与IHC法检测在不同表达程度ALK融合基因样本中检测结果存在差别,IHC敏感性更高。FISH、qRT-PCR法在ALK融合基因样本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ALK融合 IHC FISH qrt-pcr
下载PDF
小麦叶锈菌2个候选效应因子的克隆及其qRT-PCR分析
3
作者 李建嫄 李林 +2 位作者 刘华梁 杜军霞 郭丽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2期99-102,共4页
小麦叶锈病是由隐匿柄锈菌(Puccinia triticina,Pt)侵染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对小麦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Pt产生的吸器是产生效应因子的主要场所,而效应因子是Pt致病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早期构建的小麦叶锈菌单胞菌系13-5-28-1(JHKT)在... 小麦叶锈病是由隐匿柄锈菌(Puccinia triticina,Pt)侵染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对小麦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Pt产生的吸器是产生效应因子的主要场所,而效应因子是Pt致病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早期构建的小麦叶锈菌单胞菌系13-5-28-1(JHKT)在休眠孢子、萌发夏孢子和侵染6 d的转录组文库,在系统筛选候选效应因子的基础上,选取两个候选效应因子Pt12448和Pt34354进行克隆,利用qRT-PCR分析候选效应因子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其中Pt12448基因表现为后期诱导上调,Pt34354基因则为前期诱导上调。研究结果将推进对小麦叶锈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锈菌 效应因子 qrt-pcr
下载PDF
梭梭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及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张玲玲 王淑冉 张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05-2017,共13页
研究旨在探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后续梭梭抗逆性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从梭梭转录组数据库中检测了GAPDH、EF1-α、UBC、RPL32、ALB、50S-... 研究旨在探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后续梭梭抗逆性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从梭梭转录组数据库中检测了GAPDH、EF1-α、UBC、RPL32、ALB、50S-1721、50S-1063、RPⅡ、H3、PP2A、SOD、HSC70、TUA和TUB 14个候选内参基因在热胁迫、干旱、盐、ABA和昼夜节律条件下的表达变化,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软件对梭梭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最终筛选出合适的内参基因,并通过对梭梭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基因表达分析,验证不同内参基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4种软件分析得到的最优内参基因存在差异,在RefFinder网站上综合排序分析表明,在ABA处理和昼夜节律下,ALB是最优内参基因,RPⅡ基因在干旱胁迫下表达最稳定,TUB和RPⅡ基因在盐胁迫下最适用,H3基因在热胁迫下表达最为稳定。各种胁迫下最适宜的内参基因为ALB和RPL32。计算几何平均值得14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综合稳定性排名,其中排名前2位的基因分别为SOD和RPL32。综上,SOD和RPL32可作为梭梭qRT-PCR标准化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非生物胁迫 内参基因 qrt-pcr
下载PDF
黄带拟鲹qRT-PCR内参基因筛选及验证
5
作者 李杰锋 王焕 +3 位作者 李步苏 曾祥辉 柳淑芳 庄志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115,共9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是研究基因表达的一种广泛使用且有效的方法,选用黄带拟鲹(Pseudocaranx dentex)合适的内参基因,是qRT-PCR技术获得该物种基因表达可靠结果的关键。本研究首先测定了9个常用内参基因(β-actin、RPL13、EF-1α、...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是研究基因表达的一种广泛使用且有效的方法,选用黄带拟鲹(Pseudocaranx dentex)合适的内参基因,是qRT-PCR技术获得该物种基因表达可靠结果的关键。本研究首先测定了9个常用内参基因(β-actin、RPL13、EF-1α、GAPDH、HPRT、PPIA、β2M、TUB和PP2A)在黄带拟鲹成鱼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同时,利用BestKeeper、NormFinder、geNorm和RefFinder 4种模型预测了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发现其表达稳定性排序为RPL13>EF-1α>PP2A>HPRT>PPIA>TUB>β2M>β-actin>GAPDH。进一步通过定量检测目标基因myod1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验证上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发现,RPL13和EF-1α单独或联合作为黄带拟鲹qRT-PCR内参基因,可显著提高目标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RPL13和EF-1α可作为黄带拟鲹不同组织q 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同时,也证实了并不是管家基因的表达在所有物种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筛选适宜的内参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黄带拟鲹功能基因表达特征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有望适用于其他鲹科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带拟鲹 qrt-pcr 内参基因 稳定性
下载PDF
镉胁迫下构树qRT-PCR内参基因筛选及验证
6
作者 李红英 陈萌笛 +4 位作者 王政博 郝自远 刘龙昌 赵西平 倪建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目的]筛选出镉(Cd)胁迫下构树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后续开展构树耐Cd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Cd胁迫下构树的根和叶组织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10个候选基因(BpUBE2、BpRPL8、BpActin、BpGAPDH、BpHSP、B... [目的]筛选出镉(Cd)胁迫下构树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后续开展构树耐Cd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Cd胁迫下构树的根和叶组织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10个候选基因(BpUBE2、BpRPL8、BpActin、BpGAPDH、BpHSP、BpTUA、BpDOUB、Bpβ-TUB、BpHIS、BpNADH)的表达情况,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分析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并通过逆境胁迫响应基因BpDREB验证筛选出的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BpDOUB和BpNADH在Cd胁迫下构树中基因表达相对稳定,BpGAPDH表达稳定性最差。以Bp-DREB验证内参稳定性时发现,单独或组合使用BpDOUB及BpNADH为内参基因时,BpDREB基因表达水平显示出相似的趋势,而稳定性较差的BpGAPDH基因未能对BpDREB的表达量进行准确校正。[结论]Bp-DOUB、BpNADH基因以及BpDOUB+BpNADH基因组合均可作为合适的内参基因,提高Cd胁迫下构树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内参基因 CD胁迫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利用qRT-PCR技术对PVY重组株系的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尚慧 韩树鑫 +6 位作者 高艳玲 张威 范国权 申宇 聂先舟 吕文河 白艳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4,共7页
【目的】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作为制约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毒之一,株系分化繁杂。近年被科学家研究分离的PVY^(N-Wi)和PVY^(NTN-NW)株系而言,其基因组结构极为相似但致病性差异较大。【方法】本研究利用qRT-PCR方法,方便快... 【目的】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作为制约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毒之一,株系分化繁杂。近年被科学家研究分离的PVY^(N-Wi)和PVY^(NTN-NW)株系而言,其基因组结构极为相似但致病性差异较大。【方法】本研究利用qRT-PCR方法,方便快捷的检测出马铃薯Y病毒的这2种不同株系,同时并使之可成功且稳定的应用于马铃薯生产中。通过查找Gen Bank已公布的PVY^(N-Wi)和PVY^(NTN-NW)株系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用于qRT-PCR检测,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150 bp左右的特异性引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进行检测。【结果】通过设计的引物对保存的试管苗毒源进行检测,可以成功的精准鉴别出PVY^(N-Wi)和PVY^(NTN-NW)株系;同时对100份田间采集的叶片样品进行检测,成功的检测出100份样品中32份样品,受到PVY^(N-Wi)株系侵染;27份样品,受到PVY^(NTN-NW)株系侵染;同时存在9份样品,可能同时受到PVY^(N-Wi)、PVY^(NTN-NW)株系的侵染。【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可适用于马铃薯叶片样品的检测,为株系的快速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可用于生产中大规模样品的检测,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PVY) 株系分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
下载PDF
葡萄不同摘心处理下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4
8
作者 赖呈纯 潘红 +4 位作者 张静 王琦 高慧颖 陈源 黄贤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0-900,共11页
摘心处理是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之一,选择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有利于葡萄摘心响应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本研究以不同摘心处理的葡萄叶片和茎杆为材料,利用qRT-PCR分析15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AP-2、Cyclophilin、E... 摘心处理是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之一,选择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有利于葡萄摘心响应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本研究以不同摘心处理的葡萄叶片和茎杆为材料,利用qRT-PCR分析15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AP-2、Cyclophilin、EF1-α、GAPDH、VAG、SAND、α-Tubulin、β-Tubulin、UBQ-L40、NAD5、ADH2、60SRP、18S rRNA、UBQ等在所供材料中的转录水平,并用RefFinder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叶片为材料的试验体系的最稳定内参基因为SAND和VAG,而葡萄茎杆为材料的试验体系以AP-2和Actin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且采用双内参基因组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通过目的基因VvSS4转录水平数据标准化的验证,所获得的2组内参基因在各自的试验体系中可靠性高,可用于后续相关目的基因定量表达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摘心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下载PDF
新血清型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荧光定量qRT-PCR与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振兴 李占鸿 +5 位作者 宋子昂 李卓然 李华春 朱建波 廖德芳 杨恒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6-454,共9页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目前世界范围已发现9种血清型的EHDV,2018年笔者在云南芒市新分离到1株新血清型EHDV毒株(YNDH/V079/2018),但尚缺乏该血清型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新血清型EHDV核酸...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目前世界范围已发现9种血清型的EHDV,2018年笔者在云南芒市新分离到1株新血清型EHDV毒株(YNDH/V079/2018),但尚缺乏该血清型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新血清型EHDV核酸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和RT-PCR方法。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与另外7种血清型EHDV、蓝舌病病毒(BTV)、中山病病毒(CHUV)、阿卡斑病毒(AKAV)和阴性对照均无交叉反应。对病毒核酸的检测下限分别达到10 copies/μL(qRT-PCR)与102copies/μL(RT-PCR)。临床样品检测显示,qRT-PCR能在动物感染EHDV早期检测鉴定出病毒,更适合应用于检测病毒载量较低的血液样品。RT-PCR的扩增产物可以胶回收测序,进一步了解待测病毒的遗传信息,两种方法辅助使用,为新血清型EHDV的早期快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试验研究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新血清型 荧光定量qrt-pcr RT-PCR 血清型鉴定
下载PDF
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天龙 王敏 李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432-18434,共3页
[目的]详细介绍One Step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简称QRT-PCR)在定量检测靶基因mRNA转录水平上的应用。[方法]从样品准备、引物设计、核酸提... [目的]详细介绍One Step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简称QRT-PCR)在定量检测靶基因mRNA转录水平上的应用。[方法]从样品准备、引物设计、核酸提取、反应体系构建、反应条件确定、标准曲线建立和目的基因定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决定QRT-PCR反应成功与否的几个关键因素有模板的质量、底物的质量与浓度、引物的质量、酶和Mg2+、反应条件的优化。[结论]为畜牧兽医工作者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疫病的发生机制和发病机理提供了技术参考,为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t-pcr 荧光定量 基因表达 转录水平
下载PDF
内参基因在昆虫qRT-PCR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彩华 胡静荣 +1 位作者 李传仁 王文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共7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昆虫目标基因表达和转录分析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然而,为了消除样本在RNA产量、质量及逆转录效率上存在的差异,在进行qRT-PCR分析目标基因表达量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管...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昆虫目标基因表达和转录分析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然而,为了消除样本在RNA产量、质量及逆转录效率上存在的差异,在进行qRT-PCR分析目标基因表达量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管家基因"作为内参基因。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昆虫和不同试验条件选择的内参基因也不尽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正确判断qRT-PCR结果分析的关键。从内参基因的选择、昆虫内参基因的研究和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在将来的昆虫试验中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参基因 昆虫 qrt-pcr 进展
下载PDF
qRT-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microR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凯 余波 +1 位作者 王建东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3-1276,共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是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因其具有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已成为核酸检测的重要方法。microRNA是核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可使用qRT-PCR技术进行检测。由...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是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因其具有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已成为核酸检测的重要方法。microRNA是核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可使用qRT-PCR技术进行检测。由于microRNA具有其特殊性,与mRNA的检测方法不完全一样,仍需进行深入探讨qRT-PCR技术分析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方式。现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t-pcr MICRORNA 参考基因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应用qRT-PCR方法快速定量蓝舌病抗原的研究
13
作者 廖德芳 苗海生 +3 位作者 李华春 高林 寇美玲 李乐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10期90-93,共4页
在疫苗生产中需要对培养病毒的有效抗原数量进行定量,对其一般采用TCID50测定或噬斑滴定的方法。这些传统方法的缺点是耗时、重复性差异较大。本研究采用q 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含量,并用准确滴定噬斑单位的蓝舌病病毒作为对照,比较待... 在疫苗生产中需要对培养病毒的有效抗原数量进行定量,对其一般采用TCID50测定或噬斑滴定的方法。这些传统方法的缺点是耗时、重复性差异较大。本研究采用q 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含量,并用准确滴定噬斑单位的蓝舌病病毒作为对照,比较待检样品和对照的Ct值,通过线性方程计算待检样品的病毒含量。对7个独立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高于噬斑分析方法,并且可在蓝舌病病毒培养过程中实时检测病毒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病毒生产过程即时检测病毒含量,在蓝舌病疫苗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qrt-pcr 病毒含量
下载PDF
qRT-PCR快速检测汉滩病毒抗体中和活性实验方法的建立
14
作者 张晓晓 张尧 +12 位作者 冯伟 程林峰 王芳 应旗康 马瑞雪 马铁军 刘梓谕 刘蓉蓉 张亮 叶伟 张芳琳 徐志凯 吴兴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7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qRT-PCR的微量细胞中和实验改良法,快速、定量检测汉滩病毒感染中的中和抗体活性。方法:将本室前期制备的抗汉滩病毒高中和活性鼠源性单抗3G1、鼠/人嵌合单抗1D9和感染剂量为100 TCID50的病毒混合液于37℃孵育1 h后感...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qRT-PCR的微量细胞中和实验改良法,快速、定量检测汉滩病毒感染中的中和抗体活性。方法:将本室前期制备的抗汉滩病毒高中和活性鼠源性单抗3G1、鼠/人嵌合单抗1D9和感染剂量为100 TCID50的病毒混合液于37℃孵育1 h后感染Vero-E6细胞,提取细胞总RNA。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汉滩病毒76-118株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上述实验基础上以细胞总RNA为检测样品,建立qRT-PCR快速、定量检测汉滩病毒感染中中和抗体活性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qRT-PCR的微量细胞中和实验改良法,可定量测定汉滩病毒感染中的中和抗体活性,该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滩病毒 qrt-pcr 中和抗体 微量中和实验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下载PDF
水曲柳花发育过程中AG、SOC1基因表达的qRT-PCR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任小龙 詹亚光 +1 位作者 梁雪 齐凤慧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2-617,共6页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不同时期的雌雄花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18S rRNA、GAPDH、β-actin和TU 4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水曲柳花中的表达情况。经Norm Finder软件分析选择出TU作为内参基因,并对水曲柳中的开...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不同时期的雌雄花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18S rRNA、GAPDH、β-actin和TU 4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水曲柳花中的表达情况。经Norm Finder软件分析选择出TU作为内参基因,并对水曲柳中的开花相关基因AG和SOC1在开花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曲柳花发育期间AG、SOC1表达量在雌雄花间存在差异,AG基因在雌花初期表达量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到了成熟胚囊时AG表达量又有所增加;而在雄花中AG在减数分裂时最高为1.53。SOC1基因在雌花中的表达量低于雄花。这一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水曲柳花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AG基因 SOC1基因 qrt-pcr
下载PDF
水稻CIPK基因家族的鉴定及OsCIPK5受稻瘟病菌诱导的qRT-PCR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喻丝丝 罗曦 +6 位作者 连玲 许惠滨 陈丽萍 魏毅东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7-1245,共9页
【目的】植物通过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过程来应对外部环境,这些过程通常涉及多种蛋白激酶,包括钙调神经磷酸酶B样蛋白互作激酶(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 CIPKs)。为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水稻CIPK基因家族... 【目的】植物通过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过程来应对外部环境,这些过程通常涉及多种蛋白激酶,包括钙调神经磷酸酶B样蛋白互作激酶(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 CIPKs)。为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水稻CIPK基因家族,本研究根据最新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对水稻基因组中的CIPKs进行了鉴定。【方法】通过探讨拟南芥和水稻中CIPKs蛋白家族的结构特点,结合生物信息学和qRT-PCR技术系统分析水稻中CIPKs家族蛋白的结构。结合转录组数据,比较了粳稻云引受稻瘟病菌诱导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最新的水稻基因组数据,鉴定出31个水稻OsCIPK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31个OsCIPK基因可分为5个亚家族,这些亚家族具有不同的外显子-内含子和UTR的结构特点。从广谱抗稻瘟病品种粳稻云引受稻瘟病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的趋势聚类中筛选出了OsCIPK5基因并对其进行了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云引中OsCIPK5基因受稻瘟病菌的诱导表达。【结论】内含子缺失和片段重复在水稻OsCIPK基因家族的扩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OsCIPK5受到稻瘟病菌的诱导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IPK 基因家族 OsCIPK5 稻瘟病菌 qrt-pcr
下载PDF
孟氏隐唇瓢虫qRT-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畅 张宇宏 庞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qRT-PCR研究的关键。本文以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为研究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对孟氏隐唇瓢虫4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RPS23、GAPDH和β-tubulin的mRNA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并用Ge Norm、No...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qRT-PCR研究的关键。本文以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为研究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对孟氏隐唇瓢虫4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RPS23、GAPDH和β-tubulin的mRNA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并用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软件分析它们在孟氏隐唇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以成虫不同组织为材料时,综合三种软件分析结果显示4个候选基因表达稳定性平均等级值排名为RPS23(rank=1)>β-tubulin(rank=2.3)>GAPDH(rank=3)>Actin(rank=3.7),以不同发育时期虫体为材料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4个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平均等级值排名为RPS23(rank=1.7)>Actin(rank=2)>GAPDH(rank=2.7)>β-tubulin(rank=3.7)。综合分析在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两种处理下,三种软件的评价效果,4个候选基因表达稳定性等级值的总平均排名为RPS23(rank=1.3)>Actin(rank=2.8)=GAPDH(rank=2.8)>β-tubulin(rank=3)。RPS23在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中均显示出较高的表达稳定性及与其它基因之间极大的相关性,可以确定为孟氏隐唇虫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不同组织基因表达分析中一个稳定表达的基因,可作为单个内参基因或者其它内参基因的协同基因,本实验为开展孟氏隐唇瓢虫功能基因表达分析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隐唇瓢虫 qrt-pcr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GeNorm软件 NormFinder软件 BestKeeper软件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丁型冠状病毒双重TaqMan q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如月 刘涛 +5 位作者 柳珊 吴雅清 焦玉兰 范京惠 李清艳 左玉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4-738,758,共6页
为建立可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的双重Taq Man q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的PEDV M基因及PDCo V N基因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其检测方法,结果显... 为建立可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的双重Taq Man q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的PEDV M基因及PDCo V N基因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其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根据两种病毒质粒标准品构建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为1,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博卡病毒(PBo V)及猪瘟病毒(CSFV)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单一与双重荧光定量PCR对PEDV及PDCo V的质粒标准品检测下限均分别为4.7×10^(1)拷贝/μL和3.17×10^(1)拷贝/μL,敏感性高;对该检测方法的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重复性好。利用建立的该双重Taq Man q RT-PCR检测方法分别对118份猪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EDV阳性检出率为56.8%(67/118),PDCo V阳性检出率为33.1%(39/118),二者共感染率为16.1%(19/118)。本研究首次以PEDV M基因及PDCo V N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同时检测PEDV和PDCo V的双重Taq Man q RT-PCR,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高等优点,可用于这两种病毒的同时检测和快速排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丁型冠状病毒 TaqMan qrt-pcr
下载PDF
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qRT-PCR分析中内参基因优选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双双 高泽霞 +3 位作者 冯兵 张曼曼 曹文怡 周小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为筛选在泥鳅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确保泥鳅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选取ACTB、TUBA、EF1A、GAPDH、TUBB和18SrRNA6个常用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分别用BestKeeper、geNorm、NormFinder、ΔCt和RefFinfer软件分析这6个基因在... 为筛选在泥鳅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确保泥鳅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选取ACTB、TUBA、EF1A、GAPDH、TUBB和18SrRNA6个常用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分别用BestKeeper、geNorm、NormFinder、ΔCt和RefFinfer软件分析这6个基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泥鳅胚胎发育阶段、成鱼组织间以及倍性间表达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各阶段,TUBB和TUBA的表达最稳定,可作为胚胎发育阶段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其中,TUBB在泥鳅倍性间的表达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作为泥鳅胚胎发育中跨倍性qRT-PCR研究的内参基因。在成鱼各组织中,ACTB和18SrRNA的表达最稳定,可用作组织间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其中,18SrRNA在倍性间的组织表达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作为泥鳅组织间跨倍性qRT-PCR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二倍体 四倍体 多倍体鱼类 表型变异 基因表达变异 qrt-pcr 内参基因 稳定表达
下载PDF
‘麦缘锦楸’叶色表型qRT-PCR内参基因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英英 赵林姣 +5 位作者 杨桂娟 张玉 付鹏跃 胡继文 刘莹 王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目的]筛选不同叶色部位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后期开展‘麦缘锦楸’叶色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麦缘锦楸’不同叶色部位及灰楸对应部位叶片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7个候选基因(CfUBC、CfActin11、C... [目的]筛选不同叶色部位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后期开展‘麦缘锦楸’叶色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麦缘锦楸’不同叶色部位及灰楸对应部位叶片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7个候选基因(CfUBC、CfActin11、CfPP2A、CfMADH、CfGADPH、CfEF-1及CbuActin)的相对表达量,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等分析软件对内参基因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分析了‘麦缘锦楸’和灰楸不同叶色部位中萜类合成相关基因(CfGES)的表达模式,验证了上述稳定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结果]7个候选内参基因在‘麦缘锦楸’和灰楸叶片中均具有作为内参基因的性能,其中,CfMADH和CfEF-1在不同叶色部位的表达量最稳定,CfGADPH和CfActin11次之,CfUBC最差。以萜类合成相关基因CfGES验证内参稳定性发现,单独或组合使用CfEF-1及CfMADH为内参基因时,CfGES的表达差异与转录组数据趋势一致。[结论]单独或组合使用CfMADH和CfEF-1来校准‘麦缘锦楸’不同叶色部位的基因表达量,可显著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缘锦楸’ 叶片 内参基因 qrt-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