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7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左室重构、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戴正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8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效果,并分析其在心室重构等指标改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5例)。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22年8月,截止于2...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效果,并分析其在心室重构等指标改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5例)。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22年8月,截止于2023年8月。两组均应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利尿、强心、吸氧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重构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QT离散度、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较高(P<0.05);观察组LVEDD、LVESV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DNN、pNN50、SDANN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两组QT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SDNN、pNN50、SDAN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QT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效果理想,对疾病引起的异常改变均有缓解作用,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qt离散度
下载PDF
外周血25-(OH)-D、D-二聚体及QT离散度与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
2
作者 钱爱玲 纪绍楠 喻姝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8期1974-1978,共5页
目的 探究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D-二聚体及QT离散度与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支气管肺炎伴心肌损伤患儿纳入研究组,另按照1∶1的比例随机... 目的 探究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D-二聚体及QT离散度与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支气管肺炎伴心肌损伤患儿纳入研究组,另按照1∶1的比例随机抽取45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未发生心肌损伤患儿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记录,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外周血25-(OH)-D、D-二聚体及QT离散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究上述指标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CK、CK-MB、cTnT及NT-proBNP水平分别为(185.46±18.33) U/L、(62.45±8.44) U/L、(1.89±0.36)μg/mL、(287.65±45.12) ng/L,均高于对照组患儿[(82.22±11.02) U/L、(20.58±4.15) U/L、(0.44±0.12)μg/mL、(122.45±25.15)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25-(OH)-D水平为(53.45±6.11) nmol/L,低于对照组[(74.45±5.15) nmol/L],D-二聚体、QT离散度水平分别为(3.98±1.18)μg/mL、(33.18±1.98) ms,均高于对照组[(2.11±0.54)μg/mL、(25.15±2.16) 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患儿的CK、cTnT、CK-MB及NT-proBNP水平均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D-二聚体、QT离散度水平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外周血25-(OH)-D、D-二聚体、QT离散度均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54、0.843、0.894、0.827(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25-(OH)-D、D-二聚体、QT离散度与其心肌损伤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各指标对支气管肺炎并发心肌损伤均存在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儿童 25-羟维生素D D-二聚体 qt离散度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AMI病人PCI围术期QT离散度、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3
作者 刘莹 李晓增 +2 位作者 袁莹 夏小丽 李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8期3357-3360,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QT离散度、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PCI手术的96例AMI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QT离散度、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PCI手术的96例AMI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在采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出院前QT离散度、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心肌酶谱、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随访1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出院前QT离散度低于用药前,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12反应单位(PRU)水平均低于用药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循环抵抗指数(IMR)均高于用药前;试验组出院前QT离散度及CFR、IMR、cTnT、cTnI、CK、CK-MB、MPAR、PRU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和20.83%,P<0.05)。结论:AMI病人PCI围术期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可降低QT离散度值,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并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格瑞洛 qt离散度 冠状动脉循环功能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QT离散度对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孙佳莹 付茜 +2 位作者 辛雨 张嵚垚 马淑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QT离散度(QTd)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 743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QTd预测冠状动脉损伤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最... 目的 探讨心电图QT离散度(QTd)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 743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QTd预测冠状动脉损伤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最佳截断值分别将患儿分为2组。分析QTd对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和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QTd预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 (95%CI:0.893~0.986,P <0.001),QTd最佳截断值为38.5 ms,敏感度为88.64%,特异度为77.12%。QTd预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最佳截断值为39.5 ms (AUC=0.867,95%CI:0.792~0.934,P <0.001),灵敏度为78.57%,特异度83.7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Td≥38.5 ms是冠状动脉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QTd≥39.5组患者心律失常、川崎病复发发生率高于QTd<39.5组。Cox回归分析也证实QTd≥39.5 ms可以独立预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结论 QTd对川崎病患儿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对于QTd≥38.5 ms患儿应警惕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对于QTd≥39.5 ms患儿应警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预后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左室重构、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文辉 余李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左室重构、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左室重构、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若应用贝那普利出现干咳及无法耐受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左室重构、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指标。结果:治疗12周,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两组24 h内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R-R intervals for all sinus beats within 24 h,SDNN)、全程每5分钟时间段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of R-R intervals for all 5-minute segments,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between adjacent R-R intervals,RMSSD)、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百分数(percentage of successive R-R interval difference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50 milliseconds,pNN50)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两组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ion,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val corrected dispersion,QTc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左室重构 心率变异性 qt离散度
下载PDF
瓜蒌皮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夏阳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70例)与...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瓜蒌皮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总负荷、QT离散度、QTc离散度(QTcd)以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疼痛评分、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QTd、QTc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B型利钠肽(BN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LVEF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频率,减轻疼痛情况,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和QT离散度,提升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钙片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缺血总负荷 qt离散度
下载PDF
针刺配合自拟益气复律汤内服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7
作者 高毅超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研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针刺配合自拟益气复律汤内服方案治疗疗效及对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以分析针刺配合自拟益气复律汤内服方案是否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方法:选取18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观察组92例,均根据... 目的:研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针刺配合自拟益气复律汤内服方案治疗疗效及对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以分析针刺配合自拟益气复律汤内服方案是否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方法:选取18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观察组92例,均根据疾病专家共识中推荐方案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干预,对照组内服自拟益气复律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比较两组心功能、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cAMP、PKA蛋白表达量、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cAMP、PKA蛋白表达量、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cAMP、PKA蛋白表达量、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自拟益气复律汤内服可明显改善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心率变异性,降低QT离散度,其可能经降低cAMP、PKA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自拟益气复律汤 室性心律失常 心功能 心率变异性 qt离散度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A
下载PDF
QT离散度对心衰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清潭 孙殿凤 蔡尚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校正 QT离散度 (QTcd)及心率校正 QT间期 (QTc)对心衰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10 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QTd、 QTcd、及 QTc的资料。结果 :心脏事件发生组 CHF病人 ( 组 ) QTd、...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校正 QT离散度 (QTcd)及心率校正 QT间期 (QTc)对心衰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10 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 QTd、 QTcd、及 QTc的资料。结果 :心脏事件发生组 CHF病人 ( 组 ) QTd、QTcd、QTc、QTcd/ QTc与无心脏事件发生组 ( 组 )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 .0 5、 <0 .0 1、 <0 .0 5、 <0 .0 0 1)。结论 :QTd、QTcd、QTc、QTcd/ QTc是心衰病人心脏事件独立预测因子 ,QT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校正qt离散度 校正qt 充血性心力衰竭 预测
下载PDF
QT离散度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中药对其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巍 孙加源 刘立 《中医药信息》 2001年第5期10-12,共3页
综述了QT离散度 (QTd)在冠心病 (CHD)中的临床应用及中药对其影响。 1.临床应用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CHD心肌缺血 ,CHD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CHF) ,心律失常性猝死前QTd均较对照组增大 ,且QTd增大者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临床上QTd... 综述了QT离散度 (QTd)在冠心病 (CHD)中的临床应用及中药对其影响。 1.临床应用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CHD心肌缺血 ,CHD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CHF) ,心律失常性猝死前QTd均较对照组增大 ,且QTd增大者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临床上QTd延长常被推荐为室性心律失常 (VA)及心律失常性猝死预报因素。 2 .中药对其影响 :黄芪、参麦注射液、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类中药及葛根素对QTd有单向良性影响 ,且QTd在CHD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变化规律与缩小QTd的中药属性具有相关性。结论 :鉴于西药对QTd的双向影响及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提示从中药中发现高效的对QTd具有单向良性影响的中药 ,以降低VA发生率 ,提高CHD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校正qt离散度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不同时段QT离散度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奉朝 吕国良 +1 位作者 曲淑珍 张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 (TET)不同时段的 QT离散度 (QTd)和校正 QT离散度 (QTcd)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 38例 TET阳性者不同时段记录的心电图用于测量、分析 QTd、QTcd的变化 ,并与 40例 TET阴性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阳性组运动峰值...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 (TET)不同时段的 QT离散度 (QTd)和校正 QT离散度 (QTcd)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 38例 TET阳性者不同时段记录的心电图用于测量、分析 QTd、QTcd的变化 ,并与 40例 TET阴性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阳性组运动峰值心率时 ,运动中或后 ST段下移最大时及运动后 2、 4、 6分钟时的 QTd、 QTcd较运动前显著增大 (P<0 .0 1或 P<0 .0 5 ) ,尤以运动所致 ST段下移最大时为明显 ,而阴性组运动相应时段的 QTd、QTcd与运动前比较无明显增大 (P>0 .0 5 )。结论 :QTd和 QTcd增大 ,尤其 ST段下移最大时的 QTd,QTcd增大可作为TET结果判定的一项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qt离散度 校正qt离散度 心肌缺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QT离散度比对预测心律失常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立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21-522,共2页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比 (QTd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早期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关系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心电图回顾性分析对比QTdr及QTd(QT间期离散度 )和AMI时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关系。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组QTdr明显高于对照组 ...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比 (QTd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早期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关系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心电图回顾性分析对比QTdr及QTd(QT间期离散度 )和AMI时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关系。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组QTdr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特异性QTdr高于QTd(70 .37%和 6 2 .16 % )。结论 :QTdr预测AMI时室性心律失常有肯定价值 ,优于QTd ;4周后QTdr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qt离散度 qt离散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48例QT离散度临床意义
12
作者 周国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的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根据其是否再通分为两组,分别观察溶栓治疗前后的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的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根据其是否再通分为两组,分别观察溶栓治疗前后的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记录其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溶栓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通者29例,未通者19例。溶栓再通组于再通后24h内QT离散度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未通组于溶栓治疗后7d方逐渐接近正常水平。溶栓治疗第3d末,再通组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2.825,2.719,P均<0.01),未通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2.713,2.941,P均<0.01)。心脏事件发生组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均极显著高于未发生组(t=2.819,2.691,P均<0.01)。结论QT离散度与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复极电活动的不均一性有关;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越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校正的qt离散度 心脏事件
下载PDF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的探讨
13
作者 廖树森 《微创医学》 2006年第3X期163-164,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已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64例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造影示病变狭窄〉50%-70%)18例、重度狭...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已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64例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造影示病变狭窄〉50%-70%)18例、重度狭窄组(病变狭窄〉70%)20例;按冠脉血管狭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6例、2支以上病变组22例。将造影示狭窄〈50%,临床已排除冠心病的2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重度狭窄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05),而中度狭窄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2支以上血管病变对QTd及QTed影响明显(P〈0.05),单支血管病变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管病变范围有关,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越重,其QTd及QTcd延长越明显,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损伤的一个有意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造影术 qt离散度 校正qt离散度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矫正QT离散度及左室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静 田建伟 +1 位作者 朴龙松 黄丛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对心电图QT离散度(QTd)、矫正QT离散度(QTcd)及左室电压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50例。对患儿术前、术后1d及术后6个月的心电图、心脏...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对心电图QT离散度(QTd)、矫正QT离散度(QTcd)及左室电压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50例。对患儿术前、术后1d及术后6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进行分析,测量QTd、QTcd、RV5、SV1、Ra VL、SV3、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观察介入封堵术后QTd、QTcd、左室电压(RV5+SV1、Ra VL+SV3)的变化特点。结果介入治疗术后QTd、QTcd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术后左室电压(RV5+SV1、Ra VL+SV3)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封堵治疗VSD后QTd、QTcd明显缩短,左室电压明显下降,显著改善了心室的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间隔封堵装置 qt离散度 矫正qt离散度 左室电压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张明亮 沈玉华 +5 位作者 张立敏 李大鹏 殷实 李玥 徐金铭 王伟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67-3669,共3页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在急诊PCI...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在急诊PCI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和QTd的变化。结果急诊PCI治疗前有22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急诊PCI后,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QTd在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P<0.05);氯吡格雷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明显(P<0.05);氯吡格雷组QTd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替格瑞洛组QTd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下降更明显(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更快、更强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缩短QTd,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qt离散度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荣 徐毅 +4 位作者 王晓丹 牛慧芳 张涛 何美娇 孙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miR-1)与QT离散度(QT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无室性心律失常(VA)者40例、有VA者13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对血浆中miR-1的表达含量进行绝对定量,并测...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miR-1)与QT离散度(QT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无室性心律失常(VA)者40例、有VA者13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对血浆中miR-1的表达含量进行绝对定量,并测定心电图QT间期计算出QTd及校正的QTcd,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患者血浆中miR-1的实际表达量和QTd及QTc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而且有VA者的QTd及QTcd值均大于无VA者,QTd的延长与VA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浆中的miR-1表达水平与QTd呈正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血浆中miR-1与QT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二者联合对AMI患者预警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近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MICRORNA-1 血浆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预警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闫立敏 王岩 +4 位作者 栗玉彬 冯萍 韩艳华 李秋颖 张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18-2149,共2页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或0.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QTd和HRV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QTd和H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QTd和QTcd明显缩短,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正常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明显升高(P<0.05),两组用药前后的差值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降低QTd及提高HRV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d和H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高血压病QT离散度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研究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成义 杨金荣 +2 位作者 荣阳 赵曼 苏业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4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方法13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2组,Ⅰ组69例患者有左心室肥大,Ⅱ组63例患者无左心室肥大。另外Ⅲ组为50位正常同龄人,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3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方法13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2组,Ⅰ组69例患者有左心室肥大,Ⅱ组63例患者无左心室肥大。另外Ⅲ组为50位正常同龄人,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3组QTd的变化,同时比较Ⅰ组和Ⅱ组猝死的人数。结果Ⅰ组QTd为(68.54±31.44)ms、QTcd为(73.31±23)ms,Ⅱ组QTd为(43.42±21.25)ms、QTcd为(47.50±21)ms,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组QTd为(40.63±12.35)ms、QTcd为(43.82±25)ms,与Ⅱ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发生心脏性猝死者13例,Ⅱ组4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有左心室肥大者QTd明显增加,心脏性猝死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qt离散度 左心室肥大 猝死
下载PDF
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晓华 姚恒臣 +4 位作者 吴兴利 周敏 于珂 孔祥泉 蔡孔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倍他乐克对CHF患者QTd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3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入选和随... 目的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倍他乐克对CHF患者QTd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3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入选和随访结束时同步描计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d.结果入选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脉搏(AP)、左室射血分数(LVEF)、QTd的均值间差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AP、QTd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治疗后AP、QTd均增加(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QTd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心功能恶化发生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可明显降低CHF患者的QTd,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CHF 治疗 对照组 观察 预后 qt离散度 结论 显著性 差别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利荣 陈国兵 +3 位作者 张艳芳 徐盈 李波 钟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的110例AMI患者(治疗组),于入院第5~10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与10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分... 目的研究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的110例AMI患者(治疗组),于入院第5~10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与10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术前1天和术后1天的标准十八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随访发病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CI前,QTd明显延长;发病30天内,MACE发生率增加(P〈0.05)。经PCI治疗,AMI患者较术前QTd缩短(P〈0.05)。AMI患者中,MACE发生组与未发生MACE组相比,术后较术前QTd降低幅度较小(P〈0.05)。结论 AMI患者QTd明显高于正常人,成功的PCI,能显著减小AMI患者QTd;QTd及其变化程度,可作为评价心肌灌注及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预后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