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苏里貉MC3R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
作者 李鑫 李伟 +7 位作者 刘洁 程静然 刘进军 王朋然 韩学良 任二军 邓露芳 宗文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9-1361,共13页
【目的】明确乌苏里貉黑素皮质素受体3(melanocortin 3 receptor,MC3R)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特征和影响因素,了解不同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性的关系,为开展MC 3 R基因异源高效表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乌苏里貉和其他15个... 【目的】明确乌苏里貉黑素皮质素受体3(melanocortin 3 receptor,MC3R)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特征和影响因素,了解不同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性的关系,为开展MC 3 R基因异源高效表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乌苏里貉和其他15个物种的MC 3 R基因CDS序列为材料,应用Codon W、EMBOSS等软件分析MC 3 R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的6个参数指标;通过Neutrality-plot、ENc-plot及PR2-plot分析探究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基于各物种MC 3 R基因CDS序列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构建不同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热图。【结果】乌苏里貉MC 3 R基因密码子GC和GC3s均>0.5,密码子偏好使用以G/C结尾;偏好使用的密码子有25个(RSCU值>1),其中16个以C结尾,9个以G结尾。经Neutrality-plot、ENc-plot及PR2-plot分析得出,自然选择是MC 3 R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基因序列和RSCU值的聚类分析显示,在系统进化上乌苏里貉与犬属同一分支,后与赤狐、北极狐聚为一支;但在密码子使用上乌苏里貉与人、黑猩猩及家马聚为一类。【结论】MC 3 R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自然选择是导致偏好性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密码子使用虽具有种属特异性,但受其他因素影响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间密码子使用模式也会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MC3r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自然选择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MGF-505R基因缺失株双重荧光RP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俊花 吕继洲 +4 位作者 陈冬杰 袁向芬 魏方 赵文军 吴绍强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5-90,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现场筛查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缺失株的方法,以便鉴别我国复杂的ASFV感染情况。通过分析国内ASFV流行态势,选择MGF-505R基因及B646L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exo探针,对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并进行临床应用。利用双... 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现场筛查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缺失株的方法,以便鉴别我国复杂的ASFV感染情况。通过分析国内ASFV流行态势,选择MGF-505R基因及B646L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exo探针,对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并进行临床应用。利用双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方法检测ASFV MGF-505R及B646L基因,结果显示:检测时间在15 min内,最低检测限均为10 copies/反应,且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均无交叉反应;利用所建立方法对26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推荐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建立的ASFV MGF-505R基因缺失株的荧光RPA检测方法适配可移动式荧光RPA检测仪,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适用于ASFV现场快速临床检测,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提供一种新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MGF-505r基因 B646L基因 双重荧光rPA 应用
下载PDF
我国不同品种黑羽鸡MC1R基因多态性研究
3
作者 贾晓旭 陆俊贤 +2 位作者 唐修君 樊艳凤 高玉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23-827,共5页
为了研究我国地方黑羽鸡品种MC1R基因的多态性,采用PCR的方法扩增了我国7个黑羽鸡品种(狼山鸡、寿光鸡、东乡绿壳蛋鸡、盐津乌骨鸡、余干乌骨鸡、鸿光黑鸡和新杨黑鸡)的MC1R基因,并对不同品种鸡MC1R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为了研究我国地方黑羽鸡品种MC1R基因的多态性,采用PCR的方法扩增了我国7个黑羽鸡品种(狼山鸡、寿光鸡、东乡绿壳蛋鸡、盐津乌骨鸡、余干乌骨鸡、鸿光黑鸡和新杨黑鸡)的MC1R基因,并对不同品种鸡MC1R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7个品种MC1R基因编码区全长均为945 bp,共编码315个氨基酸。7个品种210条序列,总计发现10个多态位点,位于编码区的有9个,其中有7个导致编码氨基酸发生变化,共界定了14种单倍型,定义为Hap1—Hap14,其中东乡绿蛋鸡和寿光鸡有2种单倍型,其他品种单倍型数都在2个以上。系统发育树分化为两个分支,分支I仅包含新杨黑鸡,分支II包含其他6个黑羽鸡品种。我国黑羽鸡MC1R基因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中国本土黑羽鸡品种和国外血缘黑羽品种存在MC1R基因多态位点上存在差别。该研究结果为我国黑羽地方鸡遗传资源的种质保护、品种选育和鉴定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鸡 MC1r基因 多态性 羽色
原文传递
MC1R基因多态性与杜黑猪毛色关系研究
4
作者 巩静 杨晴 +5 位作者 王艺盼 王彦平 朱晓东 张传生 耿立英 王继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2-157,共6页
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是调控哺乳动物毛色的一个关键基因。为了解杜洛克和枣庄黑盖猪杂交组合(简称杜黑猪)中MC1R基因多态性与毛色表型的关系,本研究以390头杜黑猪F_(2)代个体和18头枣庄纯种黑盖猪为研究对象,对F_(2)代群体进行... 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是调控哺乳动物毛色的一个关键基因。为了解杜洛克和枣庄黑盖猪杂交组合(简称杜黑猪)中MC1R基因多态性与毛色表型的关系,本研究以390头杜黑猪F_(2)代个体和18头枣庄纯种黑盖猪为研究对象,对F_(2)代群体进行毛色表型类型分组,利用液相芯片捕获测序技术鉴定MC1R基因中影响毛色的10个SNP位点的基因型。结果表明,杜黑猪F_(2)代群体出现了毛色分离,其中,75.13%的个体为全黑色,13.08%的个体为棕红色,其余11.79%的个体呈现混杂色,包括黑红条纹、棕色偏黄、棕色偏白等。测定的5个多态SNP位点中,E^(D1)等位基因3个SNP位点(rs45435031、rs45434630、rs45434629)的突变纯合型(GG、GG、TT)个体表现为黑红条纹,野生纯合型(AA、AA、CC)个体表现为棕红色,杂合基因型(GA、GA、TC)个体大部分(80.83%)表现为黑色,少部分(19.17%)为黑色红纹、棕色偏黄和棕色偏白。e等位基因2个SNP位点(rs45435032、rs321432333)的突变纯合基因型(AA、TT)个体全部为棕红色,野生纯合基因型(GG、CC)个体全部为黑色毛色,杂合基因型(GA、TC,AA、TC,GA、TT)大部分(80.99%)为黑色毛色,少部分个体(19.01%)毛色为黑红条纹、棕色偏黄和棕色偏白。HaploView单倍型分析表明5个SNP高度连锁,位于1个单倍型块内。本研究结果表明,杜黑猪毛色黑色对棕红色为不完全显性,利用MC1R基因的5个SNP标记进行毛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剔除隐性棕红色等位基因,使杜黑猪新品种的毛色迅速固定为全黑色,以加速新品种培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黑猪 毛色 MC1r基因 SNP 基因
下载PDF
黔北麻羊MC4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5
作者 龙安炬 杨酸 +4 位作者 艾锦新 翁吉梅 张依裕 蔡惠芬 罗卫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9,共12页
【目的】探究黔北麻羊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为黔北麻羊的选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96只6月龄黔北麻羊,利用DNA混合池结合Sanger测序筛选MC4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目的】探究黔北麻羊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为黔北麻羊的选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96只6月龄黔北麻羊,利用DNA混合池结合Sanger测序筛选MC4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采用SPSS 22.0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MC4R基因SNP位点与黔北麻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黔北麻羊MC4R基因中发现4个SNPs位点:g.59345469 C>A和g.59346773 T>C位点分别位于5′-和3′-端非编码区(UTR);g.59345871 A>C位点突变导致第37位天冬氨酸(Asp)变为丙氨酸(Ala),引起RNA二级结构及蛋白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发生明显改变;g.59346263 A>G位点突变导致第168位异亮氨酸(Ile)变为缬氨酸(Val),对RNA二级结构和蛋白质二级结构有明显影响。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59345469 C>A位点对黔北麻羊体重、胸围和管围均有显著影响(P<0.05);g.59345871 A>C位点对黔北麻羊体重、体高、管围和胸围均有显著影响(P<0.05);g.59346263 A>G位点对黔北麻羊体高、体重和胸围均有显著影响(P<0.05);g.59346773 T>C位点对黔北麻羊体重和胸围均有显著影响(P<0.05)。4个SNPs位点联合共检测到9种单倍型和21种双倍型,其联合对黔北麻羊体重、体高、胸围和管围均产生显著遗传效应(P<0.05),纯合双倍型H5H5(AAAAGGCC)个体的生长性状优于其他双倍型。【结论】黔北麻羊MC4R基因存在4个SNPs位点,与黔北麻羊体重和胸围均存在显著关联,可作为黔北麻羊体重和胸围的遗传标记用于分子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麻羊 MC4r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生长性状
下载PDF
武定乌骨鸡MC1R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沉积的关联研究
6
作者 赵净颖 李丰耘 +3 位作者 豆腾飞 王坤 葛长荣 贾俊静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旨在探究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沉积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选育乌度更深的武定鸡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通过测定300日龄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的血浆真黑色素、褐黑色... 旨在探究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沉积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选育乌度更深的武定鸡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通过测定300日龄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的血浆真黑色素、褐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分析了MC1R基因外显子的多态位点(SNPs)与黑色素的关系,并检测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发现:武定鸡乌骨品系血浆中3种黑色素指标均高于非乌骨品系。在MC1R外显子区域检测到4个突变位点(T133C、T244C、G460A和C833A),除武定鸡非乌骨品系C833A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以外,其余位点均未偏离;武定鸡非乌骨品系G460A位点呈低度多态,其余突变位点均呈中度多态,其中T244C位点CC基因型和G460A位点AA基因型的真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属于优势基因型。此外,武定鸡乌骨品系各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乌骨品系,且各组织间的表达趋势为皮肤>肾脏>肝脏>心脏>肌胃>脾脏>腿肌>胸肌。本试验结果表明,MC1R基因T244C位点和G460A位点突变可能会对武定鸡的乌质性状产生影响,推测这2个位点是影响武定鸡乌骨品系和武定鸡非乌骨品系乌度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鸡 乌骨鸡 黑色素 MC1r基因 血浆 SNPS
下载PDF
基于E165R基因非洲猪瘟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林涛 陈珺煜 +3 位作者 王成龙 李芹 张怀东 刘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82-88,共7页
【目的】建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快速检测方法,为非洲猪瘟的实时实地快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多种... 【目的】建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快速检测方法,为非洲猪瘟的实时实地快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多种基因型66个毒株的E165R基因多序列比对,选取相对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并对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在获得的最优反应条件及体系下考察方法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选取的LAMP检测靶标235 bp(29~264 bp)在不同基因型ASFV毒株中保守性较好,序列相似度达94.46%~100%;LAMP反应的最佳温度为64℃、时间为35 min、Mg 2+浓度为8 mmol/L、内外引物比为8︰1、Bst DNA聚合酶量为16 U。建立的ASFV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50 copies/μL,较常规PCR检测提高1个数量级,且35 min即可完成扩增反应。LAMP检测方法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4种临床症状类似的猪病毒感染性疫病没有交叉反应。【结论】基于该新检测靶点的ASFV LAMP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成功区分与ASFV感染临床症状相似的猪感染性疾病,且灵敏度优于常规PCR检测方法,方法简单、检测成本低,可实现ASFV的特异、灵敏、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E165r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特异性 灵敏性
下载PDF
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
8
作者 蔡静 李亚昙 +1 位作者 王亚勇 程路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PON1Q192R等位基因变异频率以及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联性。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使用氯吡格雷且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7例,患者每日服用氯吡格雷75...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PON1Q192R等位基因变异频率以及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联性。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使用氯吡格雷且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7例,患者每日服用氯吡格雷75 mg,5 d后用血栓弹力图测定相关参数,并进行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和PON1Q192R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不同民族之间PON1Q192R基因突变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结果显示,PON1Q192R基突变并不会显著降低氯吡格雷疗效。结论:PON1Q192R基因突变频率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反应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氯吡格雷 CYP2C19*2基因 CYP2C1*3基因 PON1Q192r基因
下载PDF
饲料浮萍水平对大正三色锦鲤TYR及MC1R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植元 魏东 +4 位作者 乔秀亭 白东清 范泽 李静辉 安贸麟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为探究饲料中不同浮萍添加水平对大正三色锦鲤酪氨酸酶TYR以及黑素皮质素受体MC1R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浮萍添加水平分别为0%、3%、6%、9%、13%、14%6种等蛋白(38.6%)饲料饲养大正三色锦鲤(42.19±1.32)g 8周,分别记为Diet 1(0/13)、... 为探究饲料中不同浮萍添加水平对大正三色锦鲤酪氨酸酶TYR以及黑素皮质素受体MC1R基因表达的影响,配制浮萍添加水平分别为0%、3%、6%、9%、13%、14%6种等蛋白(38.6%)饲料饲养大正三色锦鲤(42.19±1.32)g 8周,分别记为Diet 1(0/13)、Diet 2(3/10)、Diet 3(6/7)、Diet 4(9/4)、Diet 5(13/1)、Diet 6(14/0)。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10尾鱼。试验结果表明:(1)TYR基因在大正三色锦鲤的心脏、肝脏、眼睛、黑色皮肤、脑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脑、皮肤、眼睛中表达量相对较高;(2)各组织中TYR mRNA表达量随浮萍添加水平的升高均有一定波动,在皮肤与眼睛中,以Diet 6(14/0)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脑中,以Diet 3(6/7)组显著高于除Diet 6的其他各组(P<0.05);(3)皮肤与眼睛中MC1R mRNA表达量以Diet 6(14/0)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在脑中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不同浮萍添加水平促进大正三色锦鲤TYR以及MC1R基因表达,有利于鱼体黑色素沉积,因此选择Diet 6(14/0)组饲料投喂大正三色锦鲤最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萍 大正三色锦鲤 TYr基因 MC1r基因 黑色素
下载PDF
羊驼MC1R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毛色个体中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任玉红 任彬 +4 位作者 范瑞文 朱芷葳 杨勇 李辉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1-845,共5页
为了获取羊驼MC1R基因序列,探索MC1R基因表达水平与羊驼毛色之间的相关性,根据GenBank已发表序列(EU1358800)设计1对引物,以羊驼皮肤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并成功获得了中华白色羊驼MC1R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081 bp,编码317个... 为了获取羊驼MC1R基因序列,探索MC1R基因表达水平与羊驼毛色之间的相关性,根据GenBank已发表序列(EU1358800)设计1对引物,以羊驼皮肤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并成功获得了中华白色羊驼MC1R基因cDNA序列,长度为1081 bp,编码317个氨基酸,与已发表序列进行对比,同源性为99%,发现7处突变。根据所克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分析MC1R基因在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中的基因表达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内参基因校正后,棕色羊驼皮肤中MC1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相对表达量的4.32倍(P<0.01)。MC1R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与羊驼毛色表型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MC1r基因 克隆 QrT-PCr 基因表达水平
下载PDF
不同毛色贵州水牛MC1R、TYR基因SNP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敖啟燕 胡玲玲 +3 位作者 罗师红 赵永超 王振 刘若余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4期12-17,共6页
[目的]为促进贵州白水牛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科学性,同时为品种选育提供更加充分的科学依据。[方法]本实验以贵州水牛(灰色)为对照组,以贵州白水牛为实验组分别构建DNA池,对不同毛色贵州水牛的MC1R基因和TYR基因进行PCR扩增并确定SNP位点,... [目的]为促进贵州白水牛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科学性,同时为品种选育提供更加充分的科学依据。[方法]本实验以贵州水牛(灰色)为对照组,以贵州白水牛为实验组分别构建DNA池,对不同毛色贵州水牛的MC1R基因和TYR基因进行PCR扩增并确定SNP位点,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突变位点对RNA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在贵州水牛(灰色)和贵州白水牛扩增的MC1R基因中共同筛选到错义突变exon1-T843C,导致缬氨酸(Val)变成丙氨酸(Ala),还在贵州水牛(灰色)中筛选到exon1-C1228T(同义)、exon1-G1330A两个突变位点。在两种水牛扩增的TYR基因共同筛选到2个错义突变exon1-G826A、exon5-T70C,分别导精氨酸(Arg)突变为组氨酸(His)、亮氨酸(Leu)突变为异亮氨酸(Ile);1个同义突变exon3-A8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水牛 MC1r基因 TYr基因 SNPS
下载PDF
用放射杂交板定位鸡的MC4R基因以及其在鸡和人染色体上同源区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仇雪梅 李宁 +1 位作者 吴常信 王秀利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56-1360,共5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 (melanocortin 4receptor ,MC4R)基因的突变与猪、鼠和人等的食欲、肥胖和生长有关联性 ,然而对鸡的MC4R基因的功能却知之甚少。为了确定鸡的MC4R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使用鸡 -仓鼠杂交板 (ChickRH6 )做了该基因的定... 黑素皮质素受体 (melanocortin 4receptor ,MC4R)基因的突变与猪、鼠和人等的食欲、肥胖和生长有关联性 ,然而对鸡的MC4R基因的功能却知之甚少。为了确定鸡的MC4R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使用鸡 -仓鼠杂交板 (ChickRH6 )做了该基因的定位工作。通过扩增ChickRH6杂交板上的 93个样品 ,然后经整合分析将MC4R基因定位在 2号染色体上的标记MCW 0 0 6 2、BCL2和OVY附近 ,即 2q12。这个连锁图上的 5个标记基于两点分析与MC4R的LOD值都大于 5。同时 ,以MC4R基因为标记做了鸡和人的染色体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鸡的 2号染色体 (GGA2 )和人的 18号染色体 (HSA18)存在同源区 ,且基因BCL2和肥胖基因 (obesity)位于MC4R基因附近。推测鸡的MC4R基因与人的MC4R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该研究揭示了鸡和人MC4R基因的染色体分布 ,并用杂交放射板将鸡的MC4R基因定位在 2号染色体的 12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 同源区 2号染色体 放射 BCL2 r基因 GGA 杂交 连锁图 生长
下载PDF
比格犬MC4R基因多态性与体重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轶博 巴彩凤 +1 位作者 苏玉虹 曾瑞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24-1228,共5页
为了分析比格犬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犬体重的关系,根据犬MC4R基因DNA外显子序列,设计MC4R基因特异PCR引物1对,犬DNA经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寻找和确定犬MC4R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分析多态性与犬体重的关系。结果在比格犬MC4R基因... 为了分析比格犬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犬体重的关系,根据犬MC4R基因DNA外显子序列,设计MC4R基因特异PCR引物1对,犬DNA经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寻找和确定犬MC4R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分析多态性与犬体重的关系。结果在比格犬MC4R基因中发现2处单碱基缺失突变,1个单碱基颠换变异,存在PshAⅠ酶切位点,并基于PshAⅠ酶切位点建立了PCR-RFLP技术。统计分析显示犬MC4R基因型与体重显著相关,可以考虑将MC4R基因作为犬体重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4r基因 多态性 体重
下载PDF
结球甘蓝NBS-LRR类R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曹必好 雷建军 +4 位作者 夏勇 宋洪元 陈国菊 Xiang Cheng-bin David J.Oliver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根据大多数抗病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结合区(NBS)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保守区域的特点,设计PCR特异简并引物,从抗TuMV的结球甘蓝材料84075中,扩增出513 bp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得到4个含有NBS-LRR保守区域的R基因同源序列,... 根据大多数抗病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结合区(NBS)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保守区域的特点,设计PCR特异简并引物,从抗TuMV的结球甘蓝材料84075中,扩增出513 bp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得到4个含有NBS-LRR保守区域的R基因同源序列,分别命名为:Bor1、Bor2、Bor3和Bor4,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它们与已克隆的抗病基因或抗病基因片段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以Bor1为探针,对84075进行Southern blot和RFLP分析的结果表明,Bor1以多拷贝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r基因 同源序列 分离 核苷酸结合区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抗病基因
下载PDF
鹅MC4R基因RFLP及其与胴体和羽绒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宏权 黄华云 +1 位作者 陈华 张同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85-890,共6页
本研究利用皖西白鹅为父本与四川白鹅(母本)进行杂交,屠宰测定了123只杂种鹅的胴体性状、羽绒性状和肉质性状,运用因子分析从这些性状中提取了12个公共因子;采用4种内切酶Hinf I、EarI、PstⅠ和PvuⅡ检测了鹅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 本研究利用皖西白鹅为父本与四川白鹅(母本)进行杂交,屠宰测定了123只杂种鹅的胴体性状、羽绒性状和肉质性状,运用因子分析从这些性状中提取了12个公共因子;采用4种内切酶Hinf I、EarI、PstⅠ和PvuⅡ检测了鹅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编码区的RFLP,并分析了RFLP与鹅重要经济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试验鹅群中仅Hinf I酶切MC4R基因编码区存在RFLP,酶切得到HH和Hh 2种基因型,其1对等位基因H和h的频率分别为0.890 2和0.109 8。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鹅胴体和羽绒性状之关联性表明,HH型与鹅屠体重、半(全)净膛重、肝脏重、心脏重、肌胃率、腹脂率、胸肌失水率以及绒比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基因型效应对群体均数的贡献率在±5%之间;当MC4R基因突变后,Hh型的这种效应未能达到显著水平,但却与产脂力(3.314%)和脂肪酸品质(1.218%)(P<0.05)2个公共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4r基因 rFLP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柚cDNA中NBS-LRR类R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代青 王平 吕柳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80-1584,共5页
提取柚花柱的总RNA,通过逆转录合成其cDNA,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的NBS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cDNA进行扩增,获得大小约为500bp的PCR产物,对连接产物进行酶切归类,筛选得到不同类别的克隆12个,并进行了测序。通过序列同源比较分析... 提取柚花柱的总RNA,通过逆转录合成其cDNA,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的NBS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cDNA进行扩增,获得大小约为500bp的PCR产物,对连接产物进行酶切归类,筛选得到不同类别的克隆12个,并进行了测序。通过序列同源比较分析发现,其中有10个片段属于NBS-LRR类抗病基因的同源序列(RGA),与已知植物R基因相应区段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1.5%~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基因 同源序列 植物抗病 接产 抗病基因 区段 花柱 DNA NBS 同源比较
下载PDF
鸡MC3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体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彦 苏毅 +4 位作者 刘益平 蒋小松 李亮 杜华锐 朱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7-1031,共5页
以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培育的5个新品系纯系和3个杂交系鸡群为试验材料,对MC3R基因进行PCR扩增,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分析了MC3R基因在上述鸡群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8个鸡群中存在A 1424 G的突变。经... 以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培育的5个新品系纯系和3个杂交系鸡群为试验材料,对MC3R基因进行PCR扩增,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分析了MC3R基因在上述鸡群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8个鸡群中存在A 1424 G的突变。经过基因型与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得知:各基因型除与半净膛率(SEP)和腿肌率(LMP)无显著影响(P>0.05)外,对其它屠体性状则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影响(P<0.01);与肉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424位点仅对粗蛋白(CP)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IMF)影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r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屠体及肉质性状
下载PDF
犬MC1R基因T105A基因座多态性及与毛色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多 苏玉虹 +5 位作者 巴彩凤 朱宝芹 张轶博 李宁 陈清华 谷学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5-459,共5页
为了检测犬MC1R基因T105A基因座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多态性与犬毛色表型的相关性,抽取111只外科手术学实验用杂种犬血液并提取DNA,记录毛色表型。采用PCR RFLP技术,对MC1R基因T105A基因座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该基因座DNA进行克隆测序... 为了检测犬MC1R基因T105A基因座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多态性与犬毛色表型的相关性,抽取111只外科手术学实验用杂种犬血液并提取DNA,记录毛色表型。采用PCR RFLP技术,对MC1R基因T105A基因座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对该基因座DNA进行克隆测序;用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基因座多态性与毛色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经PCR RFLP分析结果表明,T105A基因座序列具有多态性,表现为A、B二个等位基因和AA、AB及BB3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97%和27.03%,基因杂合度(H)为0.39。基因型AA频率为55.86%,BB为9.91%,AB为34.23%。对T105A多态性片段DNA克隆测序后发现,MC1R基因在编码第10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第一个碱基存在由G到A的单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05位氨基酸发生由丙氨酸向苏氨酸的改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MC1R基因T105A基因座的多态性与毛色性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外科手术学实验用犬是杂种犬,其遗传背景不同所致,尚须在纯种犬群体中进一步研究MC1R基因对毛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1r基因 T105A基因 PCr-rFLP 毛色
下载PDF
MC4R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霍明东 王守志 李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是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s)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在人和鼠的体重、能量稳态和采食量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以东北农业大学建立的高低脂双向选择肉鸡品系为研究材料...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是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s)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在人和鼠的体重、能量稳态和采食量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以东北农业大学建立的高低脂双向选择肉鸡品系为研究材料,采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检测MC4R基因编码区的SNPs,结果在编码区发现1个G315T的突变。最小二乘分析表明,该位点基因型在高低脂系6世代中与7周龄体重、屠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多重比较显示,AA型个体的7周龄体重、屠体重显著高于AB型的个体(P<0.05);在高低脂系8世代中基因型与1、5、7周龄体重、屠体重、胸肌重、胸肌率显著相关(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AA型个体的5、7周龄体重、屠体重、胸肌重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个体(P<0.05)。由结果可初步推测MC4R基因可能是影响鸡早期生长和肌肉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4r基因 SNPS 体重和脂肪性状
下载PDF
半番鸭MC1R基因SNP位点的发现和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嫩珠 黄虹虹 +4 位作者 陈晖 朱志明 缪中纬 李盛霖 董晓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1-13,18,共4页
为了检测半番鸭MC1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半番鸭羽色性状的相关性,以羽色表型极端的黑白羽半番鸭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克隆测序的方法寻找MC1R基因编码区的SNP突变位点,结果发现MC1R基因编码区存在7个SNP,其中同义突变A399G位... 为了检测半番鸭MC1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半番鸭羽色性状的相关性,以羽色表型极端的黑白羽半番鸭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克隆测序的方法寻找MC1R基因编码区的SNP突变位点,结果发现MC1R基因编码区存在7个SNP,其中同义突变A399G位点为限制性内酶切Hin61的识别位点。其次针对酶切位点,利用PCR-RFLP方法鉴定A399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显示,白羽半番鸭存在AG和GG两种基因型,而黑羽半番鸭只表现出1种基因型AG。最后经卡方独立性检验分析,表明A399G位点的基因型与半番鸭羽色无显著相关(P>0.05),这可能与该突变位点未引起蛋白质相应部位的氨基酸发生改变有关。基因型GG是否为白羽半番鸭特有,尚需加大样本进一步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P MC1r基因 PCrrFL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