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RBBB患者右心室双部位起搏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柴巧英 张海军 李鑫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888-888,共1页
患者女性,69岁,患“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多年,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入院查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末内径为5.8cm,左室射血分数(LVEF)32%,心电图呈右末支传导阻滞(RBBB),QRS波时... 患者女性,69岁,患“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多年,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入院查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末内径为5.8cm,左室射血分数(LVEF)32%,心电图呈右末支传导阻滞(RBBB),QRS波时限168 ms(图1),随后给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CRT-D)治疗,行CRT-D达到左右心室同步收缩,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术后患者两次出现左心室电极脱位,行原电极拔除术,重新植入新电极,但因前侧静脉狭窄未能植入,心中静脉及心大静脉出现起搏阈值较高或膈肌跳动,不易行电极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 术后患者 rbbb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室舒张末内径 心脏自动除颤器
下载PDF
病例55:52岁男性,心电图新出现RBBB
2
作者 孙明 何秉贤 +14 位作者 邓君曙 韩振祥 梁燕敏 李继远 李清 曹凤绮 彭冬迪 孙荣艳 孙新甫 王福军 王丽华 于东汇 郑长华 周国宝 本刊编辑部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6-499,共4页
关键词 rbbb 心电图 男性 新出现 病例 危险因子 心血管病 无症状 ECG 病人
下载PDF
RBBB伴LPBB型分支型室速1例
3
作者 谢皖宁 《心电学杂志》 1995年第3期168-169,共2页
患者男性,4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何萨奇病毒抗体血清滴度1:132O,其它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常规心电图(附图)各导联均见窦性搏动和不规则出现的室性异位节律,窦性P-P规则,频率64—72次/min,P-R间期O.14s、QRS时间O.08s,心电轴+80&... 患者男性,4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何萨奇病毒抗体血清滴度1:132O,其它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常规心电图(附图)各导联均见窦性搏动和不规则出现的室性异位节律,窦性P-P规则,频率64—72次/min,P-R间期O.14s、QRS时间O.08s,心电轴+80°.异位搏动的 QRSv-1呈rsR’型,时间宽达0.12s,同时在相应导联可见典型右束支合并左后分支阻滞图形.心电轴偏移至+100°.这些异位搏动的联律间期不等.下行Ⅱ导联可见窦性P波,P-P间距固定为0.64,心房率91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 心动过速 rbbb LPBB 病例报告 心电图
下载PDF
RBBB形特发性室速酷似室上速伴差异传导1例
4
作者 张健 王浩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2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rbbb 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传导阻滞 诊断
下载PDF
右室起搏心电图呈RBBB图形改变1例
5
作者 谢红 兰炳炎 周乐今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54-155,共2页
患者男,59岁,患冠心病,病窦综合征,于1993年8月5日在我院植入美国CPI公司产Astra<sup>TM</sup>T6型起搏器,行右室心内膜起搏。起搏电极经右头静脉途径植入右室心尖部。术中除电极入右室时发生一过性室性早搏外,未出现其他... 患者男,59岁,患冠心病,病窦综合征,于1993年8月5日在我院植入美国CPI公司产Astra<sup>TM</sup>T6型起搏器,行右室心内膜起搏。起搏电极经右头静脉途径植入右室心尖部。术中除电极入右室时发生一过性室性早搏外,未出现其他异常症状。测各项参数:起搏阈值0.6V;R波振幅14mV;心肌阻抗690~700Ω。术前心电图未见束支阻滞的图形改变。术后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见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起搏 心电图 室性早搏 rbbb 病窦综合征 图形 心内膜起搏 心外膜 起搏器 云南省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诱发交替性RBBB1例
6
作者 付秋兰 程新华 《宜春医专学报》 1996年第Z2期4-4,共1页
常规心电图中出现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型尚有报导,但常规心电图正常,活动平板运动中试验中诱发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报告罕见,现将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38岁。因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发生胸闷、心悸来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 常规心电图中出现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型尚有报导,但常规心电图正常,活动平板运动中试验中诱发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报告罕见,现将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38岁。因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发生胸闷、心悸来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查体:BP18.0/10.2kPa。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一)。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大小正常,心率72bpm,律齐,无瓣膜杂音,A<sub>2</sub>=P<sub>2</sub>。心脏B超无异常发现。心电图正常。第二天平板运动3分钟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36bpm,P—R间期固定为0.1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 传导阻滞 交替性 右束支 常规心电图 rbbb 绝对不应期 不完全性 心动周期 窦性心律
下载PDF
胸导联心电图终末R′产生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有昌 陈汉华 +6 位作者 陈青萍 黄建丽 汪翠娟 陈保根 周云 林当宁 刘宇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 为研究胸导联心电图 (ECG)终末R′的产生机理 ,用不同层面的前胸部ECG及心电向量图(VCG)找出R′的特征。结果 CP的R′波与左右胸ERS的J波难以区分。除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R′外 ,其他胸导联的终末R′波或J波的产生机理是一致... 目的 为研究胸导联心电图 (ECG)终末R′的产生机理 ,用不同层面的前胸部ECG及心电向量图(VCG)找出R′的特征。结果 CP的R′波与左右胸ERS的J波难以区分。除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R′外 ,其他胸导联的终末R′波或J波的产生机理是一致的 ,都是心室基底部最后除极并存在传导延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导联心电图 终末向量 除极向量曲线 除极延缓 ECG 心电向量图 VCG rbbb
下载PDF
右束支阻滞合并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红梅 李社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右束支阻滞 rbbb AMI
下载PDF
右束支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葛素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 (AMI)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和预后意义。方法 将我院 5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共 2 0例作为观察组 ,梗死部位均累及前间壁或前壁。将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前间壁或前壁AMI...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 (AMI)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和预后意义。方法 将我院 5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共 2 0例作为观察组 ,梗死部位均累及前间壁或前壁。将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前间壁或前壁AMI共 3 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AMI患者在症状发生后 2 4小时收入院。分析两组的临床经过、住院病死率及一年随访。结果 观察组血清CK MB平均峰值为 2 46.2± 14 6.8U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0 6.2± 5 8.6U (P <0 .0 2 )。观察组 5 0 %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 ,对照组为 2 5 %。观察组心功能受损更严重 ,Killip平均级别为 2 .46± 0 .65 ,对照组为 1.2 0± 0 .3 8(P <0 .0 5 )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观察组为 5 6.6± 10 .0mm ,对照组为 46.0± 4.6mm (P <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为 0 .46± 0 .0 4,对照组为 0 .66± 0 .0 8(P <0 .0 0 2 )。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为 2 5 % ,对照组住院病死率为 3 %。结论 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RBBB是临床预后不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传导阻滞 AMI rbbb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验 彭长农 +5 位作者 方卫华 衣为民 王涓 张治伟 李忠红 龙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AMI患者共240例分为AMI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AMI患者共240例分为AMI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240例AMI伴发RBBB 26例,占10.8% ,与不伴RBBB比较,其磷酸肌酸激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P < 0.0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为50%, 短暂性RBBB为11.1% ,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25% vs 88.9%, P < 0.05)。结论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传导阻滞 AMI rbbb 治疗 心功能
下载PDF
右束支传导阻滞新认识 被引量:5
11
作者 鲁端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是最常见的心室内传导阻滞,亦是最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之一。以往认为RBBB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属于良性心律失常。而近年来的研究提出,RBBB可影响较多患者的预后。因此,重新认识RBBB的临床地位势在必行。
关键词 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 缓慢型心律失常 rbbb 良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东祥 张冬梅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4年第4期510-512,共3页
在临床上,心电图检查作为急性肺栓塞(APE)最早的诊断手段之一,多年来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有了螺旋 CT 和心脏超声检查等更先进的诊断设备,但对肺栓塞的诊断心电图检查仍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巨大肺栓塞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时在... 在临床上,心电图检查作为急性肺栓塞(APE)最早的诊断手段之一,多年来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有了螺旋 CT 和心脏超声检查等更先进的诊断设备,但对肺栓塞的诊断心电图检查仍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巨大肺栓塞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时在溶栓治疗之前甚至是唯一能做到的辅助检查。因肺栓塞的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有13%~24%表现正常,为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可能性,近年来有些学者对 APE 患者加做右心导联心电图 V_4R、V_5R、V_6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表现 患者 ST 右心 急性肺栓塞 导联 导程 rbbb
下载PDF
前壁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及预后
13
作者 袁文利 孙跃民 +4 位作者 李晓春 林青 张文娟 蔡衡 万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前壁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rbbb 心力衰竭 住院期间 心律失常 积极治疗 近期预后 新出现 入院后 心电图 入院时 病死率 发生率 患者
下载PDF
心电图V_1导联“M”型波群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刘晓健 胡申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试图比较不同原因“M”型波群在心电图上的差异。方法:对83例V1导联具矿M”型波群的心电图进行了观察,用VCG对比分析。结果:22例RBBB.其中21例(95.5%)之VATv1和Sv5最低点时限相等,与RVH和RBBB伴RVH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31... 试图比较不同原因“M”型波群在心电图上的差异。方法:对83例V1导联具矿M”型波群的心电图进行了观察,用VCG对比分析。结果:22例RBBB.其中21例(95.5%)之VATv1和Sv5最低点时限相等,与RVH和RBBB伴RVH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31.01.P<0.01)。20例RVH.其中19例(95.0%)伴电轴右偏。21例RBBB伴RVH与单纯RBBB相比.Sv1深度显著减小,而Sv5深度明显加深,仅有2例(9.5%)R’v1>15mm。20例正常变异吸屏后R'均减小或消失,而RBBB之R'不变。结论:Sv5增深,电轴右偏及Sv1减低是ECG诊断RVH或RBBB伴RVH有别于单纯RBBB的可靠指标;R'v1增高不是RBBB伴RVH的必备条件;吸屏试验有助于鉴别是正常变异室上嵴波形还是RBB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rbbb RVH V1导联 电轴 正常 临床意义 最低点 结论 深度
下载PDF
右束支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15
作者 徐戈 李醒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 1990~ 1999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 RBBB的 AMI患者 15例作为观察组 ,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 AMI患者 15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两...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 1990~ 1999年收治的伴有新出现的持续性 RBBB的 AMI患者 15例作为观察组 ,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 AMI患者 15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两组的心肌梗死范围 (MIS) ,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两组比较 ,观察组的 MIS大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心功能受损严重 ,住院病死率高 (P <0 .0 5 )。结论 :伴随 AMI新出现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传导阻滞 临床评价 AMI rbbb
下载PDF
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26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李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近期预后 房室阻滞 患者 心力衰竭 合并 重要因素 影响
下载PDF
洋地黄中毒心房纤颤中的结性心律失常
17
作者 张文篪 王美如 罗燕銮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7年第6期373-350,共2页
心房纤颤(Af)伴结性心律失常,虽然理论上、实际上均存在,但在ECG中常被忽略,诊断也较困难。本文报道一例Af伴结性早搏及随伴的结性心律失常ECG。 患者男性,81岁,临床诊断:肺心病、肺部感染。入院前自家服用地戈辛0.25mg tid,14天。入... 心房纤颤(Af)伴结性心律失常,虽然理论上、实际上均存在,但在ECG中常被忽略,诊断也较困难。本文报道一例Af伴结性早搏及随伴的结性心律失常ECG。 患者男性,81岁,临床诊断:肺心病、肺部感染。入院前自家服用地戈辛0.25mg tid,14天。入院时录得Af。图V<sub>1</sub>导联R<sub>3、6</sub>相对提早发生,呈RBB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性心律失常 洋地黄中毒 联律间距 心房纤颤 传出阻滞 文氏型 rbbb 上型 地戈辛 早发
下载PDF
冠心病非持续性室速动态心电图分析
18
作者 刘晓媛 刘连元 王晓亮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4期214-214,共1页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经DCG检出的NSVT40例,其中资料完整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30例进行分析,并就其临床与NSVT有关的DCG特点进行讨论以提高对NSVT的临床意义的认识。
关键词 非持续性室速 动态心电图分析 rbbb G检出 LBBB 冠心病诊断 阵发 冠状动脉病变 平均心率 心率减慢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19
作者 王浩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3期169-169,共1页
预激综合征(WPW)和束支传导阻滞均系室内传导紊乱,两者同时存在时,前者可能掩盖后者,使诊断有一定困难。现报道2例WPC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 心电资料 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66岁,系体检发现,除ECG、心向量图(VCG)外,未发现心脏... 预激综合征(WPW)和束支传导阻滞均系室内传导紊乱,两者同时存在时,前者可能掩盖后者,使诊断有一定困难。现报道2例WPC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 心电资料 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66岁,系体检发现,除ECG、心向量图(VCG)外,未发现心脏方面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rbbb 上泪点 s波 心室 QRS波 QRS环 心向量图 大畸形
下载PDF
双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20
作者 刘兆昶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5年第2期59-61,共3页
双束支传导阻滞(Bilateral Bundle Branch Block)是一种严重的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有特殊规律性,常有特殊的临床意义。为了正确识别这种心电图,现就双束支阻滞及三支阻滞的心电图特征、诊断、鉴别诊断等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 rbbb 左束支传导阻滞 双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诊断 传导速度 束支阻滞 心电图特征 S图 图形 室内传导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