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RFCA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延迟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红 来春林 王东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1255-1256,共2页
关键词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rfca 临床观察 延迟恢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植入永久起搏器 AVNRT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彩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8期161-162,共2页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策,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选择心脏中心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96例,在手术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确定影响该类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并将96例患...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策,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选择心脏中心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96例,在手术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确定影响该类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并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进行相同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96例行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职业、婚姻和经济情况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射频消融术(RFCA)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rfca) 心理分析 干预对策
下载PDF
基于RFCA的概念相似度计算方法
3
作者 曹泽文 陆昌辉 +1 位作者 张维明 邓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7-180,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FCA的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不能计算非形式概念之间的相似度问题,引入粗糙集理论,给出了FCA中等价关系的定义,提出了基于RFCA的概念相似度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FCA Rough Set rfca 概念相似度
下载PDF
WPW并AF患者RFCA术前口服胺碘酮预防术中AF发作效果观察
4
作者 刘艳 蒋桂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9-9,共1页
关键词 rfca 术前口服 WPW 口服胺碘酮 AF 发作 预防 经导管射频消融
下载PDF
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临床总结
5
作者 王和平 张旗 +4 位作者 张东辉 夏雷 陈春水 丁坤 王捷 《蚌埠医药》 1994年第3期1-2,共2页
心脏射频消融术1987年德国学者BORGGRE等首先使用射频直流电对1例40岁的预激综合症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成功地阻断了房室分道后,目前已有迅速发展.许多临床观察表明,该技术是治疗室上速的有效方法.彻底治愈率达90%~98%,左侧旁道的疗效几... 心脏射频消融术1987年德国学者BORGGRE等首先使用射频直流电对1例40岁的预激综合症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成功地阻断了房室分道后,目前已有迅速发展.许多临床观察表明,该技术是治疗室上速的有效方法.彻底治愈率达90%~98%,左侧旁道的疗效几乎达100%,但右侧旁道的成功率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ca 治疗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脏射频消融术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RFCA治疗AVJRT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研究进展
6
作者 丁军 陈珺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射频导管消融 (RFCA)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AVJRT)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对患者造成心理、生理负担且患者难以接受 ,一直是心电生理学科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近年来RFCA治疗AVJRT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原因及对策的研... 射频导管消融 (RFCA)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AVJRT)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对患者造成心理、生理负担且患者难以接受 ,一直是心电生理学科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近年来RFCA治疗AVJRT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rfca 并发症 患者 研究进展 房室交界区 生理 学科研究
下载PDF
RFCA治疗TA患儿的疗效及年龄对消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沈丽英 张川 周冬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7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究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TA)的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及对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RFCA治疗的TA患儿为研究... 目的探究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TA)的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及对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RFCA治疗的TA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龄段的消融效果、不同类型TA的消融效果、复发因素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100例患儿中,消融成功97例,成功率为97.00%;复发8例,复发率为8.00%。不同类型TA患儿年龄和消融成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0.25,P=0.78;χ~2=2.35,P=0.09),各组复发率比较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35,P=0.04),但经年龄分层后,5~8岁组、9~14岁组的RFCA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10、0.25、0.15,均P>0.05)。结论 RFCA可作为治疗TA患儿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其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且不同年龄组的患儿手术效果、复发率和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 快速型心律失常 复发 儿童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8
作者 温春兰 张小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0290-0290,共1页
探究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300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本组研究,都实施RFCA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探究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300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本组研究,都实施RFCA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1300例患者中,有12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或者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成功,有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00%)。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风险较大,需要辅助护理干预,方能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失常 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RFMD新推出的RFCA3302高性能InGaP HBT MMIC放大器
9
作者 吴琪乐 《半导体信息》 2012年第4期8-8,共1页
RFMD新推出的RFCA3302是一款高性能InGaP HBT MMIC放大器,无需外部降压电阻器即可在+5 V单电源下工作。该组件具有高增益、高线性度和低失真的特点,且可在40 MHz至1008 MHz的频率范围下工作,因此非常适合于宽带电缆应用。集成的偏置电... RFMD新推出的RFCA3302是一款高性能InGaP HBT MMIC放大器,无需外部降压电阻器即可在+5 V单电源下工作。该组件具有高增益、高线性度和低失真的特点,且可在40 MHz至1008 MHz的频率范围下工作,因此非常适合于宽带电缆应用。集成的偏置电路可确保为其提供稳定的增益(在各种温度和工艺条件下)。该器件采用小型SOT-89封装,符合RoHS标准。特点:高增益,21 dB;高线性度;低失真。o 40 dBm IP3;o-65 dBc CSO;o-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线性度 偏置电路 工艺条件 INGAP HBT MMIC rfca3302 RFMD 单电源 频率范围 前置放大器 住宅单元
原文传递
825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启燕 陈良华 +3 位作者 刘同宝 张奎星 唐元升 崔连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并发症 快速心律失常 rfca 经导管射频消融 患者 成功率 根治方法 技术 降低 成熟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后cTnT、cTnI、CK-MB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为民 杨诺 +2 位作者 谷宏越 冯磊光 李晓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在诊断心肌损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了解射频消融 (RFCA)心肌损伤程度与消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于术前、术后 30min、4h、12h、2 4h测量 39例接受R...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在诊断心肌损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了解射频消融 (RFCA)心肌损伤程度与消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于术前、术后 30min、4h、12h、2 4h测量 39例接受RFCA治疗者的血清cTnT和cTnI浓度及CK MB活性。对照组 (n =10 )仅接受电生理检查 (EPS)。结果  39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cTnT基础值为 (0 0 1± 0 0 0 4)ng ml,术后 30min为 (0 2 7± 0 13)ng ml(P <0 0 5 ) ,4h达高峰水平 [(0 2 9±0 12 )ng ml,P <0 0 5 ]。cTnI基础值 (0 34± 0 2 2 )ng ml,术后 30min为 (1 6 7± 1 10 )ng ml(P <0 0 5 ) ,4h达高峰水平 [(1 72± 1 5 0 )ng ml,P <0 0 5 ]。CK MB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 39例患者中 2 9例(74% )cTnT≥ 0 1ng ml(P <0 0 5 ) ,2 2例 (5 6 % )cTnI≥ 1 0ng ml(P <0 0 5 ) ,两者无显著差异。cTnT峰值水平与消融靶点数、消融总时间、消融总次数、累积能量具有相关性 ;心室放电组cTnT水平明显高于心房放电组 (P <0 0 5 )。结论 cTnT和cTnI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似 ,且优于CK MB ;RFCA中应力求准确定位、减少试探性放电、缩短放电时间、降低放电功率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术后 CTNT CTNI CK-MB 测定 rfca 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蚀术结果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芙荣 陈君柱 +2 位作者 陶谦民 郑良荣 朱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探讨射频消蚀(RFCA)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RFCA治疗43例老年PSVT患者。结果:消蚀总成功率93.0%(40/43).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2例(32条单旁道).成功消蚀旁道29条.... 探讨射频消蚀(RFCA)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RFCA治疗43例老年PSVT患者。结果:消蚀总成功率93.0%(40/43).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2例(32条单旁道).成功消蚀旁道29条.成功率90.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1例,慢径消蚀成功率100%。3例左侧旁道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心包填塞.1例一过性冠状动脉痉挛)、术后平均随访14.7±9.2个月.AVRT复发3例,再次行RFCA成功。结论:RFCA治疗老年PSVT患者成功率高,但左侧旁道消蚀并发症率较高,需谨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治疗 旁道 rfca 并发症 患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结果评价 结论 成功率
下载PDF
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赖珩莉 洪浪 +2 位作者 罗国庆 王晓华 阮冬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4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分析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查明发病机制 ,寻找消融靶点 ,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2 6例 ,房室... 目的 分析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查明发病机制 ,寻找消融靶点 ,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2 6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2 2例 ,均手术即刻获成功 ,术中有 4例患儿在放置希氏束电极时产生一过性Ⅰ°~Ⅲ°房室传导阻滞 (AVB)。 3例术后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其中 2例 3~ 4天后恢复正常。术后 2例( 8.1% )AVNRT患者半年后复发 ,再次手术获得成功。所有患儿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 在操作熟练的中心 ,儿童PSVT的射频消融治疗与成人相比一样安全、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治疗 临床安全性 PSVT rfca 并发症
下载PDF
导管法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鑫 高大胜 +2 位作者 史晓俊 包宗明 张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导管法射频消融(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儿 ,分别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15例患儿均诱发出SVT ,其中右侧旁路(RAP)6例 ,左侧旁路(LAP)4例 ,房... 目的观察应用导管法射频消融(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儿 ,分别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15例患儿均诱发出SVT ,其中右侧旁路(RAP)6例 ,左侧旁路(LAP)4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例 ,房性心动过速(AT)1例。消融成功13例 (成功率86.7 % ) ,1例RAP患儿失败 ,1例AT患儿未行消融。术后2个月1例希氏束(HIS)旁路复发 ,再次消融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 ,消融成功患儿均无SVT发作 ,未出现消融相关并发症。结论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法射频消融 rfca 治疗 儿童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39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江 秦永文 +1 位作者 胡建强 周炳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方法及疗效。方法  39例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 ,房速病史 (4 .5± 1.6 )年。合并房间隔缺损 2例 ,冠心病 1例 ,皮肌炎 1例 ,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房速... 目的 探讨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方法及疗效。方法  39例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 ,房速病史 (4 .5± 1.6 )年。合并房间隔缺损 2例 ,冠心病 1例 ,皮肌炎 1例 ,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房速发作时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确定心房最早激动点(EAA)。结果  3例房速为房早诱发 ,其余均为心房电刺激诱发并可终止。有 9例同时伴发其他心动过速 ,其中 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房扑、2例旁道。房速时标测到EAA ,并消融成功的部位确定为房速起源部位 ,33例成功病例起源部位为冠状静脉窦口附近 9例 ,靠近希氏束部位 5例 ,沿终末嵴分布于右房侧壁 13例 ,上腔静脉 2例 ,房间隔 3例 ,右上肺静脉 1例。房速消融成功率 81% (33/39) ,9例合并的其他心动过速也均消融成功 ,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X线透视时间为 (16 .4± 2 .1)min。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房性心动过速 ,疗效好、安全性高 ;激动顺序标测是最有效的标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房性心动过速 心脏电生理学 临床资料 rfca 并发症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交接区反复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江 秦永文 +7 位作者 周炳炎 胡坚强 陈少萍 边长勇 曹爱芳 季品芳 卢岩 毛红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交接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的电生理特点和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疗效。方法:7例患者(男3例;女4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PJRT;心动过速发作或右室起搏时,沿房室环标测最提前的逆传房波(E... 目的:探讨持续性交接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的电生理特点和导管射频消融(RFCA)的疗效。方法:7例患者(男3例;女4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PJRT;心动过速发作或右室起搏时,沿房室环标测最提前的逆传房波(EAA′)作为消融靶点,常规方法消融旁道,阻断其传导。结果:7例患者均呈典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发作,但持续时间较长,心功能均正常。SVT发作时R-P′间期较长,为(196±24)ms,R-P′/P′-R比值多>1,逆P波在下壁导联为负波。电生理检查证实均存在只有逆传功能的房室旁道,传导速度慢,靶点处V-A间期为(163±22)ms,并具有递减传导的特性。7条旁道分别位于右后间隔4条、右中间隔1条、左后间隔1条及左后壁1条。7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平均X线时间(11±3)min,无并发症。随访3~34个月无复发。结论:PJRT是递减传导的房室慢旁道参与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RFCA是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射频消融术 PJRT rfca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旁路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35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敏 李杰 +1 位作者 袁正强 刘丹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356-357,共2页
近年来射频消融(RFCA)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根治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它具有对心肌损伤小、不累及周围组织、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用RFCA成功治... 近年来射频消融(RFCA)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根治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它具有对心肌损伤小、不累及周围组织、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用RFCA成功治疗8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房室旁路参与的室上速35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治疗 房室旁路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道 心肌损伤 周围组织 治疗方法 安全可靠 rfca
下载PDF
老年心动过速心肌病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国东 张舒岩 及志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661-4662,共2页
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系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不规则或过高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并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但在心率或节律得到控制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TCM最大特征就是心律失常治愈或控制后心功能可以改善。因此,尽早... 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系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不规则或过高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并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但在心率或节律得到控制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TCM最大特征就是心律失常治愈或控制后心功能可以改善。因此,尽早识别和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病(TCM) 射频消融术(rfca)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继军 王慧深 +2 位作者 曾少颖 李虹 李渝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96-398,共3页
目的 讨论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儿童房室经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体会。方法  1992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应用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共 5 2例 ,男 3 0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8 4± 3 2 )岁 (3 5~15... 目的 讨论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儿童房室经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体会。方法  1992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应用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共 5 2例 ,男 3 0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8 4± 3 2 )岁 (3 5~15岁 )。全部病例均行食道心房调搏术及心内电生理检查 ,选择消融慢径路。结果 食道心房调搏术S2 R跳跃延长(63 1± 10 3 )ms(5 0~ 110ms) ,心内电生理检查AH跳跃延长 (5 2 4± 15 8)ms(3 0~ 10 5ms)。总消融成功率 97 6% ,输出功率 (18 2± 3 2 )W ,放电次数 (12 1± 4 2 )次 ,手术时间(1 5± 0 5 )h ,X线曝光时间 (18 5± 5 4)min。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儿童 射频消融术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rfca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12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党书毅 王卫民 +5 位作者 涂远超 葛永贵 张群林 许大国 王崇全 张绪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735-736,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射频消融治疗 rfc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