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肺组织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减少且向RORγt^(+)FOXP3^(+)Treg转换
1
作者 何朗粤 卢红艳 +4 位作者 朱莹 江健锋 鞠慧敏 乔瑜 魏善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探讨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型转换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成空气组及高氧组,每组10只,高氧组建立新生小鼠高氧暴露的BPD动物模型。在小鼠生后7 d和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出... 目的 探讨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型转换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成空气组及高氧组,每组10只,高氧组建立新生小鼠高氧暴露的BPD动物模型。在小鼠生后7 d和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出新鲜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叉头盒P3(FOXP3)^(+)Treg及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FOXP3^(+)Treg占CD4^(+)淋巴细胞百分比,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 IL-6的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FOXP3^(+)Treg与SP-C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以及RORγt^(+)FOXP3^(+)Treg与IL-17A、 IL-6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组肺泡结构简单化,放射状肺泡计数与SP-C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高氧组FOXP3^(+)Treg占比减少,RORγt^(+)FOXP3^(+)Treg占比增多,肺组织IL-17A、 IL-6含量明显升高。FOXP3^(+)Treg与SP-C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ORγt^(+)FOXP3^(+)Treg与IL-17A、 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BPD小鼠肺组织FOXP3^(+)Treg数量减少并向RORγt^(+)FOXP3^(+)Treg转换,可能参与高氧所致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调节性t细胞(treg) 叉头盒P3(FOXP3) 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γt)
原文传递
RORγt反向激动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鲁丽雪 王永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102,共16页
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RORγt作为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可诱导Th17细胞的分化以及炎性因子IL-17等的产生,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RORγt反向激动剂已成为学术界乃至国际制药公司研究... 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RORγt作为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可诱导Th17细胞的分化以及炎性因子IL-17等的产生,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RORγt反向激动剂已成为学术界乃至国际制药公司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已报道多种骨架结构类型,包括正构位点反向激动剂和变构位点反向激动剂。本文通过介绍RORγt的结构与功能,并对处于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中的一些RORγt反向激动剂进行综述,以期为RORγt反向激动剂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tH17细胞 rorγt反向激动剂
下载PDF
桧木醇通过TGF-β1/Foxp3/RORγt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祝志川 张喜平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研究桧木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0、5、10和20μmol/L桧木醇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的迁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 目的 研究桧木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0、5、10和20μmol/L桧木醇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的迁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桧木醇组细胞细胞划痕愈合率、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随着桧木醇浓度的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能力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随着桧木醇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Foxp3、RORγt蛋白显著降低(P<0.05),随着桧木醇浓度的升高,TGF-β1、Foxp3、RORγt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桧木醇可以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中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来调节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凋亡,具有成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桧木醇 乳腺癌 MCF-7细胞 凋亡 tGF-β1/Foxp3/rorγt通路
原文传递
加味茵陈四逆汤对胆道闭锁肝纤维化幼鼠IL-17、IL-6与Th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之间的影响
4
作者 舒海涛 许华 杨小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144,I0029,I0030,共7页
目的 探讨加味茵陈四逆汤对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肝纤维化幼鼠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cAcid... 目的 探讨加味茵陈四逆汤对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肝纤维化幼鼠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etinoicAcid-relatedOrphangammat, RORγt)之间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幼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加味茵陈四逆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建立幼鼠胆道结扎模型,5 d后进行灌胃给药。用药10 d后,计算肝脏指数;各组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17和IL-6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测定RORγt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及各给药组肝脏指数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给药组肝脏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各给药组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及各给药组IL-17、IL-6、Th17细胞占CD_(4)^(+)T细胞比例和RORγt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给药组IL-17、IL-6、Th17细胞占CD_(4)^(+)T细胞比例和RORγt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IL-17、IL-6、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和RORγt mRNA表达低于熊去氧胆酸组和低剂量组(P<0.05)。结论 加味茵陈四逆汤可有效改善BA幼鼠肝纤维化程度,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17和IL-6水平,从而降低Th17细胞水平及下调RORγt表达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四逆汤 胆道闭锁 肝纤维化 白介素-6 白介素-17 tH17 rorγt
原文传递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RORγt for Th17 regulation in 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被引量:1
5
作者 Jiuping Zeng Mingxing Li +17 位作者 Qianyun Zhao Meijuan Chen Long Zhao Shulin Wei Huan Yang Yueshui Zhao Anqi Wang Jing Shen Fukuan Du Yu Chen Shuai Deng Fang Wang Zhuo Zhang Zhi Li Tiangang Wang Shengpeng Wang Zhangang Xiao Xu Wu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45-562,共18页
As a ligand-dependent transcription factor,retinoid-associated orphan receptor gt(RORγt)that controls T helper(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rleukin(IL)-17 express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 As a ligand-dependent transcription factor,retinoid-associated orphan receptor gt(RORγt)that controls T helper(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rleukin(IL)-17 express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several 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conditions.An emerging novel approach to the therapy of these diseases thus involves controlling the transcriptional capacity of RORγt to decrease Th17 cell development and IL-17 production.Several RORγt inhibitors including both antagonists and inverse agonists have been discovered to regulate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RORγt by binding to orthosteric-or allosteric-binding sites in the ligand-binding domain.Some of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have entered clinical evaluations.Therefore,in current review,the role of RORγt in Th17 regulation and Th17-related 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was highlighted.Notably,the recently developed RORγt inhibitors were summarized,with an emphasis on their optimization from lead compounds,efficacy,toxicity,mechanisms of action,and clinical trials.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were also discussed to facilitate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helper 17 rorγt Small-molecule inhibitor Inflammatory disease Autoimmune disease
下载PDF
清肺通络敷胸方调控RORγt/Foxp3+干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幼鼠炎性损伤的机制
6
作者 王蕾 张秀英 +4 位作者 杨梦菲 刘清 赵航宇 瞿圣岳 郭天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77-881,889,共6页
目的 探讨清肺通络敷胸方调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干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幼鼠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36只SD幼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RSV肺炎组、清肺通络敷胸方组,每组12只。... 目的 探讨清肺通络敷胸方调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干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幼鼠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36只SD幼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RSV肺炎组、清肺通络敷胸方组,每组12只。RSV肺炎组、清肺通络敷胸方组采用病毒液滴鼻法建立RSV感染模型,正常组给予不含病毒的生理盐水滴鼻,连续3 d。第3天滴鼻后,清肺通络敷胸方组给予清肺通络敷胸膏外敷幼鼠背部,1次/d,连续7 d。每组分别于干预第3天和干预第7天各处死6只幼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干预第3天和干预第7天幼鼠肺间质增宽,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肺组织中RORγt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和肺泡灌洗液中IL-17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肺组织中Foxp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和肺泡灌洗液中IL-10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RSV肺炎组比较,清肺通络敷胸方组干预第3天和第7天肺间质增宽和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肺组织中RORγt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和肺泡灌洗液中IL-17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肺组织中Foxp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和肺泡灌洗液中IL-10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清肺通络敷胸方能够明显减轻RSV肺炎损伤,其可能通过调控RORγt、Foxp3+的表达而起到抑制炎性反应,保护肺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清肺通络敷胸方 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 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
下载PDF
基于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探讨芦荟多糖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吴朝文 谢小红 +2 位作者 黎清现 魏洪发 刘娇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27-32,共6页
目的基于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观察芦荟多糖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2月龄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芦荟多糖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多点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PTg)+高碘水法建立小鼠自身免疫... 目的基于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观察芦荟多糖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2月龄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芦荟多糖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多点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PTg)+高碘水法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其中芦荟多糖组灌胃给药300 mg/(kg·d),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4周后分别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yroxine,FT_(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甲状腺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_(3))、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FOXP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IL-10和IL-17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FOXP3和IL-17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芦荟多糖明显改善甲状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血清TSH、TGAb、TPOAb、TNF-α、IL-1β和IL-17的水平(P<0.05),升高血清FT3、FT4和IL-10的水平(P<0.01),下调甲状腺组织STAT3、RORγt和IL-17水平(P<0.01),上调甲状腺FOXP3、TGF-β和IL-10水平(P<0.01)。结论芦荟多糖可能通过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多糖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 小鼠
下载PDF
清肺抗敏合剂下调RORγt及SOCS1/3表达改善哮喘小鼠炎症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智 李巧慧 +2 位作者 唐菲 谢辉辉 杨蕾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010-1014,1026,共6页
目的:研究清肺抗敏合剂下调维甲酸孤儿核受体γt(RORγt)及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3(SOCS1/3)表达改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哮喘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清肺抗敏合剂低、中、高剂量... 目的:研究清肺抗敏合剂下调维甲酸孤儿核受体γt(RORγt)及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3(SOCS1/3)表达改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哮喘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清肺抗敏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RSV诱发、白蛋白致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激发后24 h,吸入乙酰胆碱(Mch)测定气道的相对阻力;制备肺泡灌洗液(BALF),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CD31、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计数炎症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 mRNA水平。采用qPCR法测定肺组织中SOCS1/3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地塞米松组及清肺抗敏合剂不同剂量组小鼠吸入梯度浓度的Mch后气道阻力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均P<0.05);地塞米松和不同剂量清肺抗敏合剂均可以改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损伤,缓解炎性细胞浸润。地塞米松组及清肺抗敏合剂不同剂量组小鼠病理半定量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评分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及清肺抗敏合剂不同剂量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小鼠BALF中CD31、IgE、IL-4、MPO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肺组织RORγt及SOCS1/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清肺抗敏合剂可以通过下调RORγt及SOCS1/3 mRNA表达改善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哮喘小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炎症反应 清肺抗敏合剂 维甲酸孤儿核受体γt 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3
下载PDF
薯蓣皂苷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RORγt、Foxp3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封桂英 郭亚春 +4 位作者 邢恩鸿 宋鸿儒 安高 赵晓菲 王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模型(CIA),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IA模型组、薯蓣皂苷组、雷公藤多苷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组于初次...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模型(CIA),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IA模型组、薯蓣皂苷组、雷公藤多苷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1天开始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相同体积溶媒。初次免疫第35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腹股沟淋巴结制成单细胞悬液,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h17、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RORγt显著升高(P<0.05);2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RORγt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薯蓣皂苷组Foxp3显著升高(P<0.05)。结论薯蓣皂苷可以调节Th17、Treg细胞特异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 rorγt FOXP3
原文传递
哮喘小鼠肺组织中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斯明 罗雅玲 +1 位作者 赖文岩 陈培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HE染色评价各组小鼠气道炎症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IL-17、RORγt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RORγ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RORγt mRNA、蛋白水平及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P<0.05),RORγt蛋白表达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BALF、外周血中IL-17含量、肺组织IL-17 mRNA表达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789、0.795、0.902、0.669、0.806、0.883,P值均<0.01)。结论:RORγt在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参与了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rorγt 气道炎症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中IL-17、IL-21及RORγt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丽红 袁林栋 +3 位作者 姜雪 李鹏 王嘉 孙武装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1及转录因子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COPD的价值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1及转录因子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COPD的价值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吸烟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天自然饮食,不作任何特殊处理。吸烟组及治疗组给予烟雾干预,同时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干预。4个月后,测量大鼠体重、肺功能、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量及分类,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大鼠外周血及BALF中IL-17、IL-21及RORγt蛋白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及肺实质中CD4+IL-17+T细胞(Th17)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结束后,肺功能检测显示吸烟组中动态肺顺应性(Cdyn)、呼气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呼气相气道相应阻力(Re)、吸气相气道相应阻力(Ri)明显升高。治疗组各项指标相对于吸烟组均有所改善。ELISA检测显示,吸烟组血浆及BALF中IL-17、IL-21和RORγ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治疗组血浆及BALF中IL-17及RORγt蛋白的表达较吸烟组显著降低(P<0.05)。Th17细胞在吸烟组大鼠外周血及肺实质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大鼠外周血及肺实质中的Th17细胞有所下降。结论 COPD大鼠的外周血及BALF中IL-17、IL-21及RORγt蛋白升高,辛伐他汀能够降低COPD大鼠血及BALF中IL-17、IL-21及RORγt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COPD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和肺结构破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烟 IL-17 IL-21 rorγt 辛伐他汀
下载PDF
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忠永 王雯 +2 位作者 邱会芬 胡海友 孙其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3-786,819,共5页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期45例,稳定期45例),使用NB-UVB...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期45例,稳定期45例),使用NB-UVB照射治疗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光疗前后外周血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进行期及稳定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量(9.12±1.46,8.77±1.2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RORγt/Foxp3的比值(5.79±1.86,5.21±1.73)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91±0.42)(P<0.01);而Foxp3 mRNA的表达量(1.56±0.92,1.70±0.89)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26±1.05)(P<0.01)。NB-UVB照射治疗8周后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量及RORγt/Foxp3的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Foxp3 mRNA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B-UVB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达85.56%。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与RORγt mRNA表达量和RORγt/Foxp3比值呈正相关,而与Foxp3 m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外周血RORγt mRNA的高表达及Foxp3mRNA的低水平有关;NB-UVB可明显下调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上调Foxp3 mRNA的表达,从而调节RORγt/Foxp3比值的失衡,这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NB-UVB治疗各期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紫外线疗法 rorγt Foxp3
原文传递
不同分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bet、GATA-3、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静静 陈刚 +5 位作者 庞楠楠 郭新红 王蕾 赵芳 谭明芳 曲建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和Foxp3 mRNA在不同分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CLL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6例初诊未治疗CLL患者为病例组(其中Binet A期15例,Bine... 目的:研究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和Foxp3 mRNA在不同分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CLL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6例初诊未治疗CLL患者为病例组(其中Binet A期15例,Binet B期16例,Binet C期15例),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T-bet、GATA-3、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1 CLL患者外周血中T-bet 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GATA-3、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T-bet/GATA-3与RORγt/Foxp3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2分期越晚,GATA-3 mRNA和Foxp3 mRNA的表达量越高,其中B期和C期的GATA-3 mRNA表达高于A期(P<0.05),C期的Foxp3 mRNA表达高于A期和B期(P<0.05);分期越晚,T-bet/G ATA-3和RORγt/Foxp3比值越低。其中A期的T-bet/GATA-3比值高于C期(P<0.05),A期与B期的RORγt/Foxp3比值均高于C期(P<0.05)。结论:本研究从转录因子层面发现在CLL患者中,随着病程的进展,Th1/Th2和Th17/Treg平衡分别向Th2和Treg偏移,Treg细胞可能在CLL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BEt基因 GAtA-3基因 rorγt基因 FOXP3基因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Rγt和IL-17 mRNA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素芳 王胜军 +10 位作者 陈建国 陈勋 李雅贞 戴小莉 苏兆亮 薛渊 吴燕 夏圣 邵启祥 黄新祥 许化溪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因子RORγt和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的表达,探讨Th17细胞特异性RORγt及IL-17的变化在胃癌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40例健康志愿者标本;实时荧...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因子RORγt和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的表达,探讨Th17细胞特异性RORγt及IL-17的变化在胃癌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4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40例健康志愿者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患者PBMC中RORγt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采用直线相关检验方法对健康人群和胃癌患者转录因子RORγt和IL-17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PBMC的RORγt、IL-17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二者呈现明显正相关(P<0.01);胃癌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相比,RORγt和IL-17 mRNA明显升高(P<0.05),此外,血浆IL-17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胃癌患者PBMC中RORγt和IL-17 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明显升高,提示Th17细胞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orγt IL-17
原文传递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新生鼠RORγt、IL-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晶晶 李慧慧 +3 位作者 孙婷婷 于乔 王瑞妍 王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即病毒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天处死8只小鼠,取脾脏组织备用;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同病毒组分为3个时点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脾脏MCMV DNA、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组脾脏组织中可见MCMV DNA表达,而对照组没有,病毒组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与RORγt可诱导巨细胞病毒的炎症反应,参与MCMV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 rorγt IL-17
下载PDF
基于对NOD小鼠颌下腺RORγt、Foxp3及其mRNA调节探讨白芍总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国琳 王庆 +3 位作者 卢雯雯 熊福林 高丽 卞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3期462-467,共6页
为了探讨白芍总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本实验以BALB/c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将8周龄雌性NOD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白芍总苷组、联合组,每组各6只,白芍总苷组每日灌胃白芍总苷稀释液0.4 mL,羟氯喹组每日灌胃羟氯喹稀释液0... 为了探讨白芍总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本实验以BALB/c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将8周龄雌性NOD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白芍总苷组、联合组,每组各6只,白芍总苷组每日灌胃白芍总苷稀释液0.4 mL,羟氯喹组每日灌胃羟氯喹稀释液0.4 mL,联合组每日灌胃白芍总苷+羟氯喹稀释液0.4 mL,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0.4 mL。8周后摘取颌下腺组织,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病理变化,并用RT-PCR法检测颌下腺组织RORγt mRNA、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小鼠颌下腺病理损害模型组明显较正常组严重,其他组经药物干预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联合组明显优于羟氯喹组和白芍总苷组。模型组NOD小鼠颌下腺RORγt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而Foxp3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各给药组颌下腺RORγt m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且联合组的表达明显低于羟氯喹组和白芍总苷组。联合组颌下腺Foxp3 mRN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羟氯喹组和白芍总苷组,且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白芍总苷能改善干燥综合征NOD小鼠颌下腺的病理损害,可能通过RORγt/FoxP3介导的Thl7/Treg之间的免疫平衡而起到治疗S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干燥综合征 rorγt mRNA Foxp3 mRNA
下载PDF
艾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RoRγt、Foxp3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硕硕 包春辉 +6 位作者 王伟灵 戴明 吴焕淦 王晓梅 翁志军 刘慧荣 胡智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368-373,共6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 Rγt)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叉头蛋白P3(Foxp3)的表达调节作用,探讨灸法治疗克罗恩病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 Rγt)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叉头蛋白P3(Foxp3)的表达调节作用,探讨灸法治疗克罗恩病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美沙拉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溶液灌肠制备大鼠克罗恩疾病模型,隔药灸组取穴:天枢(双)、气海穴,西药组:美沙拉嗪灌胃治疗。治疗干预结束后,采用HE病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方法观察大鼠结肠降部组织病理学变化、Foxp3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出现克罗恩病的典型病理表现:裂隙状溃疡、黏膜层炎症伴肉芽肿,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 Rγt蛋白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隔药灸和美沙拉嗪对Ro Rγt蛋白具有下调作用(P<0.01),且美沙拉嗪的调节作用强于隔药灸(P<0.01);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及其m RNA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达均低于正常组大鼠(P<0.01),隔药灸和美沙拉嗪对Foxp3及其m RNA都具有上调作用(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调节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结肠黏膜Th17/Treg细胞平衡中特异性转录因子Ro Rγt、Foxp3的表达来发挥改善结肠组织溃疡,缓解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隔药灸 rorγt FOXP3
下载PDF
Th17细胞、RORγt在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鲍文华 李树民 +2 位作者 穆晓春 梁建合 于永江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Thl7细胞及其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a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64只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肺纤维化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致大鼠肺... 目的初步探讨Thl7细胞及其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a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64只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肺纤维化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苏木精-依红(HE)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PCR检测肺部RORγt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计数肺组织CD4+IL-17+Th17细胞;ELISA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 (1)B、D组肺组织病理呈现逐渐由肺泡炎至纤维化动态改变过程,B、D组肺组织内HYP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N组(P<0.05),28 d时数值最高;(2)与N组比较,B、D组在不同时间点肺组织中TH17细胞和RORγtmRNA、血清中IL-17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以造模7d最为显著。结论 TH17细胞、RORγtmRNA和血清IL-17表达增高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来霉素 tH17细胞 肺纤维化 IL-17 rorγt
下载PDF
IL-17及RORγt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及脊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彬 刘佳 +4 位作者 李茹 谢小华 王颖 陈丽萍 郭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讨IL-17及RORγt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及脊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方法:以MOG35-55免疫建立小鼠EAE模型。免疫后,每日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体重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免疫后13、20、30天3个时间点分别取脑... 目的:探讨IL-17及RORγt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及脊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方法:以MOG35-55免疫建立小鼠EAE模型。免疫后,每日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体重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免疫后13、20、30天3个时间点分别取脑、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eal-time PCR,观察炎症细胞浸润和IL-17及RORγt表达情况。结果:EAE组免疫后第13天IL-17及RORγt水平即出现明显上调,早于临床症状的发生(P<0.05);免疫后第20天EAE组IL-17及RORγt水平与对照组及EAE 13天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免疫后30天,IL-17表达较EAE 20天组有所下降(P<0.05),但较正常对照组仍有升高(P<0.05),而此期RORγt mRNA较对照组虽有数值上的升高但升高趋势不明显(P>0.05)。EAE小鼠中炎症细胞浸润数及IL-17水平与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及EAE小鼠病程的进展,IL-17及其重要的调控因子RORγt水平呈逐渐增高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IL-17及RORγt与EAE的发生、发展及缓解存在重要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IL-17 rorγt
下载PDF
IL-17、RORγt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庆华 杨欢 +5 位作者 胡珏 张海平 张勇 吴志国 梁静慧 肖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7-100,108,共5页
目的观察Th17型细胞因子IL-17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的胸腺异构体(RORγt)mRNA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模型中的表达,以探讨Th17细胞在EAN中的作用。方法用P2_(53-78aa)肽段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 目的观察Th17型细胞因子IL-17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的胸腺异构体(RORγt)mRNA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模型中的表达,以探讨Th17细胞在EAN中的作用。方法用P2_(53-78aa)肽段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模型,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RT-PCR技术检测IL-17和RORγt在大鼠发病高峰期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EAN组大鼠在第14-16天发病高峰期时平均临床评分为(7.5±1.2),病理学检查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对P2_(53-78aa)的刺激产生强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IL-17和RORγt mRNA在脾脏、淋巴结和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01)。结论 IL-17和RORγt表达上调与EAN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rorγt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