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ietane Quinones from Rabdosia serra
1
作者 Xiao CHEN Feng Jie DENG +2 位作者 Ren An LIAO Qing Lan XIE Xiao Hua 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9-230,共2页
A new abietane quinone diterpenoid was isolated. together with horminone. 16- acetoxy-7-0-acetyhorminone. β-sitosterol. stigmasterol. ursolic acid and palmitic acid from the leaves of Rabdosia Serra MAXLM. Hara. The ... A new abietane quinone diterpenoid was isolated. together with horminone. 16- acetoxy-7-0-acetyhorminone. β-sitosterol. stigmasterol. ursolic acid and palmitic acid from the leaves of Rabdosia Serra MAXLM. Hara.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as 16-acetoxy- 7α-ethoxyroylean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dosia serra(maxim) hara LABIATAE ABIETANE QUINONES
下载PDF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的三种基原溪黄草及其干预小鼠肝纤维化的血清化学研究
2
作者 覃萍 苏阳静 +5 位作者 陈永苗 郑瑞瑶 钟佳妮 叶晓燕 葛跃伟 陈阿丽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296-301,共6页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研究三种基原溪黄草及其在肝纤维化小鼠口服给药后的血清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HP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研究三种基原溪黄草及其在肝纤维化小鼠口服给药后的血清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HP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3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通过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及质谱裂解规律,对三种基原溪黄草药材样本及其给药小鼠血清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在三种基原溪黄草药材中鉴定出40个化合物,主要包括二萜类、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在小鼠血清中鉴定出2个入血成分以及2个可能的代谢产物。结论本研究初步鉴定了三种基原溪黄草在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小鼠中的入血成分及部分代谢产物,为其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肝纤维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诱导小鼠肝癌细胞醌还原酶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佐 王璐 +7 位作者 陈忠正 劳扬 刘杏宜 高雄 燕妮 林晓蓉 张媛媛 李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3-200,共8页
为筛选鉴定出溪黄草中抗癌活性组分,本研究以溪黄草为材料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利用小鼠肝癌细胞Hepa1c1c7体外模型测定分离产物对细胞存活率和醌还原酶(quinone reductase,QR/NAD(P)H:reductase 1,N... 为筛选鉴定出溪黄草中抗癌活性组分,本研究以溪黄草为材料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利用小鼠肝癌细胞Hepa1c1c7体外模型测定分离产物对细胞存活率和醌还原酶(quinone reductase,QR/NAD(P)H:reductase 1,NQO1)诱导活性。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分析鉴定组分结构;采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p38、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5种蛋白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确定冬凌草甲素诱导QR活性的信号转导通路,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QO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从溪黄草中筛选鉴定出一较强诱导QR活性组分为冬凌草甲素;2)冬凌草甲素质量浓度为0.94μg/m L时,即可诱导QR活性倍增;3)PI3K抑制剂处理显著抑制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而ERK抑制剂处理显著促进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但PKC、p38和JNK抑制剂处理对冬凌草甲素诱导的QR活性无明显影响;4)冬凌草甲素显著提高细胞内NQO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溪黄草中的冬凌草甲素具有抗癌活性,其抗癌活性通过提高Hepa1c1c7细胞中NQO1基因的转录及翻译水平以增加QR活性实现,并且其抗癌功能主要通过激活PI3K通路、抑制ERK通路进行信号传导。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溪黄草和冬凌草甲素的癌症化学预防研究奠定前期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冬凌草甲素 醌还原酶 Hepa1c1c7细胞株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溪黄草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二萜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韵 蔡妙颜 +2 位作者 田野 胡松青 李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2期153-154,157,共3页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是溪黄草中具有抗癌活性的主要功效成分。本文提出了测定溪黄草不同溶剂提取物总二萜含量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即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以冬凌草甲素为标准品,检测波长为237nm,线性范围5.05-50.50mg/l,线性...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是溪黄草中具有抗癌活性的主要功效成分。本文提出了测定溪黄草不同溶剂提取物总二萜含量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即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以冬凌草甲素为标准品,检测波长为237nm,线性范围5.05-50.50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相对标准偏差<2%。该法操作简便稳定,能够准确测定溪黄草原料药和制剂中总二萜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率最高,达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二萜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溪黄草黄酮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玉峰 张英剑 +2 位作者 郭虹 高磊 苏秀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溪黄草黄酮(FRSH)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初步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及FRSH低、中、高剂量组(FRSH-L、FRSH-M、FRSH-H)。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溪黄草黄酮(FRSH)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初步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及FRSH低、中、高剂量组(FRSH-L、FRSH-M、FRSH-H)。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状态;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RSH能够降低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并改善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减轻炎症、坏死程度;肝组织中TIMP-1蛋白和TGF-β mRNA表达降低,MMP-9蛋白和PPARγ mRNA表达增加。结论 FRSH能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MP-9、TIMP-1、TGF-β及PPARγ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黄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转化生长因子-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下载PDF
溪黄草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冬兰 陈小康 +2 位作者 徐永群 陈勇 陈灶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对溪黄草全草、茎、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并借助于二阶导数谱、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研究溪黄草不同部位(干燥并粉碎)红外谱图整体变化规律。结果溪黄草全草、茎、叶中的共有成分为酯类、... 目的对溪黄草全草、茎、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并借助于二阶导数谱、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研究溪黄草不同部位(干燥并粉碎)红外谱图整体变化规律。结果溪黄草全草、茎、叶中的共有成分为酯类、黄酮类、木质素、芳香类和糖苷类等,但三者各主体成分的相对含有量差异较大,溪黄草茎、全草中的酯类、木质素、芳香族化合物和糖苷类物质含有量高于溪黄草叶,而溪黄草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有量高于茎和全草。结论红外光谱能够快速、无损、简便地提供中药不同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宏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下载PDF
溪黄草黄酮的超声波法提取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段志芳 梁盛年 谭细雪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2-235,共4页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溪黄草中的总黄酮,用正交法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并与常规回流提取法作了比较研究。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使用60%乙醇作溶剂,在温度60℃,料液比为1∶40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20 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9...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溪黄草中的总黄酮,用正交法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并与常规回流提取法作了比较研究。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使用60%乙醇作溶剂,在温度60℃,料液比为1∶40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20 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99.81%。研究了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抑制作用及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溪黄草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总黄酮 超声波提取 羟自由基 抑菌作用
下载PDF
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海广范 闫琰 +1 位作者 刘巨源 杨锦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研究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筛选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enmein、serrin B、no... 目的研究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筛选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对HL60细胞株和LOVO细胞株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以serrin B和nodosin效果较为显著。结论enmein、serrin B、nodosin和lasiodonin是中药溪黄草拮抗白血病和结肠癌的有效成分,溪黄草具有一定的防治白血病和结肠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HL60细胞 LOVO细胞
下载PDF
溪黄草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董怡 林恋竹 赵谋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9-42,共4页
考察7种溶剂(蒸馏水、60%乙醇、无水乙醇、甲醇、丁醇、氯仿和乙酸乙酯)对溪黄草根中可溶出成分的提取效果,研究7种提取物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ABTS+.能力和螯合Fe2+的能力。结果表明:水和60%乙醇对溪黄草根中可溶出成分... 考察7种溶剂(蒸馏水、60%乙醇、无水乙醇、甲醇、丁醇、氯仿和乙酸乙酯)对溪黄草根中可溶出成分的提取效果,研究7种提取物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ABTS+.能力和螯合Fe2+的能力。结果表明:水和60%乙醇对溪黄草根中可溶出成分的提取效果最好;60%乙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高(超过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清除ABTS+.能力最好(超过迷迭香提取物),并具有较强的螯合Fe2+能力(超过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根 总酚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法对中药溪黄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雪峰 张慧晔 +3 位作者 林建云 徐小飞 李明 邓乔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217-5220,共4页
为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3个品种溪黄草[Rabdosia serra(Maxim.)Hara]药材中迷迭香酸、总二萜、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寻找出溪黄草药材的最适加工方法,为溪黄草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溪黄草、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 为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3个品种溪黄草[Rabdosia serra(Maxim.)Hara]药材中迷迭香酸、总二萜、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寻找出溪黄草药材的最适加工方法,为溪黄草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溪黄草、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纤花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 var.graciliflora(Benth.)Hara]为材料,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测定样品中迷迭香酸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二萜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对迷迭香酸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总二萜和总黄酮的含量影响不显著,经远红外干燥和烘干工艺处理的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普遍偏低,而经阴干工艺处理的样品中3种成分含量普遍偏高。说明不同加工方法对中药溪黄草中3种成分含量有影响,从活性成分的损失和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对溪黄草品种采用鲜切段后再阴干的加工方法,线纹香茶菜和纤花香茶菜采用阴干后再干切段的方法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 加工方法 迷迭香酸 总二萜 总黄酮
下载PDF
溪黄草及其不同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冬兰 陈小康 +2 位作者 徐永群 陈勇 陈灶鑫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6,共4页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溪黄草原药材及其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溪黄草原药材中含有酯类、芳香类和糖苷类等物质,溪黄草水提物中主要为糖类物质,乙醇提取物中主要为黄酮类物质,石油醚...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溪黄草原药材及其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溪黄草原药材中含有酯类、芳香类和糖苷类等物质,溪黄草水提物中主要为糖类物质,乙醇提取物中主要为黄酮类物质,石油醚提取物中主要为酯类物质。红外光谱能够快速、简便地提供中药及其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宏观信息,从而为后续的化学成分分析和中药提取分离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溪黄草
下载PDF
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臻 吴晖 +1 位作者 赖富饶 李晓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8-261,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Folin-Ciocalteu法对提取液的总酚进行测定。考查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等五个因素对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率。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的...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溪黄草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Folin-Ciocalteu法对提取液的总酚进行测定。考查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等五个因素对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率。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g:mL)1:10,提取温度40℃,超声功率250W,提取时间2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提取率达6.81%±0.11%。DPPH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溪黄草多酚具有明显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38.47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多酚 超声提取 自由基清除能力
原文传递
溪黄草水提取物对杨桃果实的保鲜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段志芳 陈珊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9-221,共3页
采用1%溪黄草涂膜液对杨桃果实进行涂膜,并在常温下贮藏,通过观察杨桃果实外部感官品质的变化以及测定生理指标,研究其对杨桃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溪黄草水提取物处理杨桃果实可减少其水分散失,保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体和可溶... 采用1%溪黄草涂膜液对杨桃果实进行涂膜,并在常温下贮藏,通过观察杨桃果实外部感官品质的变化以及测定生理指标,研究其对杨桃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溪黄草水提取物处理杨桃果实可减少其水分散失,保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体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抑制丙二醛的积累,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水提取物 杨桃果实 保鲜
原文传递
溪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孟艳辉 邓芹英 许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29,共3页
从中药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中又分离得到一种无定形固体A和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B,A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正十六酸 ( ) ;B经 GC- MS分析确定为 3种甾醇 :2 4 -甲基胆甾醇 ( ) ,豆甾醇 ( ) ,β-谷甾醇 ( ) ,其中化合... 从中药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中又分离得到一种无定形固体A和一种无色针状晶体 B,A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正十六酸 ( ) ;B经 GC- MS分析确定为 3种甾醇 :2 4 -甲基胆甾醇 ( ) ,豆甾醇 ( ) ,β-谷甾醇 ( ) ,其中化合物 、 、 系首次从溪黄草 [Rabdosia serra( Max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羧酸 甾醇 GC-MS-DS 中药
下载PDF
溪黄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臻 吴晖 赖富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对溪黄草中的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过氧化氢清除实验、还原力实验、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实验以及抑制亚油酸过氧化实验,分别研究了溪黄草多酚与抗坏血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提取物具... 对溪黄草中的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过氧化氢清除实验、还原力实验、抑制β-胡萝卜素褪色实验以及抑制亚油酸过氧化实验,分别研究了溪黄草多酚与抗坏血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溪黄草多酚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过氧化氢、抑制亚油酸过氧化的IC50值分别为5.00、42.51与66.58μg/mL,高于抗坏血酸相应的IC50值,即5.99、56.74与94.83μg/mL。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溪黄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多酚 抗坏血酸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段志芳 梁盛年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研究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溪黄草进行发酵,从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提取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采用UV-Vis法测定两类黄酮提取物对O2.—和OH.的抑制作用。结果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的... 目的研究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溪黄草进行发酵,从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提取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采用UV-Vis法测定两类黄酮提取物对O2.—和OH.的抑制作用。结果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的黄酮含量丰富,两者对O2.—和OH.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而发酵物中黄酮提取物的作用相对较弱。结论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的黄酮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开发类似黄酮药物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发酵 黄酮 自由基 清除作用
下载PDF
溪黄草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段志芳 黄晓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溪黄草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匀浆MDA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溪黄草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对SD大鼠离体肾脏、肝脏、心脏、脾脏和肺脏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2种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其中水... 目的研究溪黄草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匀浆MDA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溪黄草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对SD大鼠离体肾脏、肝脏、心脏、脾脏和肺脏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2种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其中水提取物活性大于乙醇提取物,在1.00g.L-1质量浓度时,水提取物对SD大鼠离体组织MDA的抑制率大小为:肾脏>肝脏>心脏>脾脏>肺脏。结论溪黄草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提取物 MDA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溪黄草提取物成分预试及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段志芳 彭宝玲 林丽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共4页
用水、95%乙醇和石油醚对溪黄草进行提取,根据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初步判断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研究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溪黄草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猪油自动氧化能力,且作用强于抗坏血酸,而95%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对... 用水、95%乙醇和石油醚对溪黄草进行提取,根据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初步判断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研究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溪黄草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猪油自动氧化能力,且作用强于抗坏血酸,而95%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提取物 成分预试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溪黄草抗乙肝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的体外筛选(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颖 李辉莹 +4 位作者 康丽群 张秀珍 胥洪鹃 刘欢 陈玉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49-1456,1475,共9页
目的对溪黄草抗乙肝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在HepG2.2.15细胞模型上对三种不同方法萃取所得的溪黄草提取物进行抗乙肝活性筛选,以用于进一步分析提纯。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毒性,ELISA和实时定... 目的对溪黄草抗乙肝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在HepG2.2.15细胞模型上对三种不同方法萃取所得的溪黄草提取物进行抗乙肝活性筛选,以用于进一步分析提纯。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毒性,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及乙肝病毒DNA含量。然后,用硅胶柱色谱法进一步提取分离活性最大的提取物,用MTT和ELISA检测所分离各组分的抗乙肝活性。最后,在MCF-7,BGC-823和HepG2细胞中检测细胞毒性最大的三个组分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乙酸乙酯萃取分离所得的提取物抗乙肝活性最大,可显著降低HepG2.2.15细胞的HBsAg、HBeAg抗原的分泌,并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复制,被用来进一步分离提纯。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14个组分,其中A3和A5组分对HBsAg有较好的抑制作用,A9组分对HBeAg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且治疗指数均比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要高。A6,A7和A11组分细胞毒性大,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有不同的抑制活性。结论溪黄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具有很强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从而具有很好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进一步提取分离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纯化而具更强的活性。此外,一些分离成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还有很高的细胞毒性,具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实验为溪黄草在临床的使用及其作为潜在的高效抗乙肝和肿瘤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活性分离成分 抗乙肝作用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溪黄草提取条件的优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光斌 边名鸿 +3 位作者 曹新志 王毅 刘绪 杨晓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0-173,共4页
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优化溪黄草提取工艺:乙醇为溪黄草中抑菌物质的优选浸提剂,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时间25min,料液比1∶30(m∶V)。同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下溪黄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5.0%... 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优化溪黄草提取工艺:乙醇为溪黄草中抑菌物质的优选浸提剂,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70%乙醇,时间25min,料液比1∶30(m∶V)。同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下溪黄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5.0%和6.2%,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4.8%和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提取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