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评估电休克治疗后谵妄的信度及效度 被引量:45
1
作者 杨雪 王喜今 +3 位作者 姜玮 任艳萍 姜长青 汤宜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估电休克治疗(ECT)后谵妄状态(PECTD)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335例MECT呼吸恢复后的患者分别进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谵妄诊断、RASS及格拉斯哥昏迷量... 目的:探讨中文版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估电休克治疗(ECT)后谵妄状态(PECTD)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335例MECT呼吸恢复后的患者分别进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谵妄诊断、RASS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以DSM-IV-TR诊断为金标准,分析RASS评估PECTD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确定RASS诊断不同亚型PECTD的最佳划界值。结果:RASS评分者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3;RASS为+1分时诊断活动增多型PECTD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9%、91.8%,RASS为-1分时诊断活动减少型PECTD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2%、95.6%。RASS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891,P<0.001)。结论:RASS评估PECTD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诊断活动增多型及活动减少型PECTD的最佳划界值为分别为+1及-1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痉挛治疗后谵妄状态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ICU护士评估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准确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郭海凌 马玉芬 +5 位作者 孙丹丹 赵明曦 孙建华 王金阁 井杰 梁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8期3377-3381,共5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应用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估ICU患者镇静状态的准确性现状,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北京市某三甲医院ICU患者206例和38名ICU护士。研究组与ICU护士分别采... 目的调查ICU护士应用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估ICU患者镇静状态的准确性现状,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北京市某三甲医院ICU患者206例和38名ICU护士。研究组与ICU护士分别采用RASS评估患者躁动-镇静状态,分析其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与研究组相比,ICU护土评估RASS一致的患者143例,准确率为69.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镇静药物、Glasgow评分、谵妄为影响RASS评估正确性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065、1.424、0.201;P〈0.05)。结论ICU护士应用RASS准确性处于中等水平;在ICU护士应用RASS过程中,对应用镇静药物的患者、谵妄患者以及Glasgow评分较低的患者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士 镇静 richmond躁动-镇静
原文传递
3种分泌型垂体瘤切除术术后躁动及恢复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羽冠 唐帅 +4 位作者 薛杨 张越伦 田园 幸兵 黄宇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10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评估3种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恢复质量。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11月全麻下行择期切除垂体瘤患者,分为3组:生长激素组(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组(ACTH)和无功能组(control)。在恢复室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RSAS)记录... 目的评估3种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恢复质量。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11月全麻下行择期切除垂体瘤患者,分为3组:生长激素组(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组(ACTH)和无功能组(control)。在恢复室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RSAS)记录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患者带管呛咳的严重程度,头痛评分(VAS评分)。术后24 h随访记录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患者头痛(VAS评分),恶心呕吐(VRS评分),是否有咽喉疼痛及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GH组共纳入51例,ACTH组44例,control组68例。苏醒期及术后24 h各组患者躁动无显著差异。术后24 h VRS评分提示CT组高于control组(P<0.01),VAS评分提示ACTH组高于control组(P<0.001)。术后咽喉疼痛中ACTH组发生率高于control组(P<0.05)。术后24 h QoR-40评分,ACTH组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1)。结论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术后恶心、头痛、咽喉痛的发生率显著升高、QoR-40的评分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切除术 苏醒期躁动 40项恢复质量分量
下载PDF
对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燕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1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躁动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的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接受护理后,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中安静合作的患者占比、其GCS的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更高,其中出现躁动、非常躁动及危险躁动的患者占比均更低,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躁动的症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颅脑损伤 躁动 格拉斯哥昏迷分量 满意度
下载PDF
规范化身体约束评分量表在重症医学科患者约束管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解素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32-134,共3页
分析规范化身体约束评分量表在重症医学科患者约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60例患者,将其划入对照组,并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 分析规范化身体约束评分量表在重症医学科患者约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60例患者,将其划入对照组,并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身体约束干预,观察组接受规范化身体约束评分量表干预,比较干预效果,如非计划性拔管率、患者疼痛评分、约束时间、躁动发生率、干预满意度、生活质量等。结果 观察组躁动率3.33%、非计划性拔管率3.33%低于对照组躁动率30%、非计划性拔管率33.33%(P<0.05),观察组VAS评分、约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 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规范化身体约束评分量表干预,可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躁动率,降低其疼痛、约束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身体约束分量 疼痛 重症 约束 躁动 非计划性拔管 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适应性训练对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黑暗恐惧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鹿微 郭桂贤 +2 位作者 李牧丹 冯慧萍 王丽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5-1078,共4页
背景患儿眼科术后多需包扎单眼或双眼,导致其因处于黑暗中而内心产生恐惧心理。学龄期手术患儿(6~12岁)的黑暗恐惧反应较其他年龄段患儿更严重。目前对患儿术后的黑暗恐惧缺乏科学的干预方法。目的研究适应性训练对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 背景患儿眼科术后多需包扎单眼或双眼,导致其因处于黑暗中而内心产生恐惧心理。学龄期手术患儿(6~12岁)的黑暗恐惧反应较其他年龄段患儿更严重。目前对患儿术后的黑暗恐惧缺乏科学的干预方法。目的研究适应性训练对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黑暗恐惧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中心眼科住院行眼外肌手术的学龄期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适应性训练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组在术前1 d指导患儿进行黑暗环境感受、3 m往返游戏、术后场景模拟训练。两组均给予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吸氧6 h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两组患儿术后5 min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用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进行评估],以及两组术后10 min、20 min心率。结果共选取106例患儿。对照组53例,男性26例,女性27例,年龄7~12(9.16±2.12)岁;适应性训练组53例,男性24例,女性29例,年龄6~11(8.91±2.1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心率及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83.01%,适应性训练组躁动发生率为2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 min心率[(101.6±10.8)/min vs(92.8±10.3)/min]、20 min心率[(95.5±9.4)/min vs(83.3±9.3)/min]高于适应性训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适应性训练能明显缓解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黑暗恐惧,效果明显,患儿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训练 黑暗恐惧 学龄期患儿 眼科术后 镇静-躁动分量
下载PDF
依据人体正常作息调整镇静药物使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莉娟 潘利飞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2期317-320,共4页
目的分析依据人体正常作息调整镇静药物使用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分析依据人体正常作息调整镇静药物使用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依据人体正常作息调整镇静药物的使用,运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AS)及重症监护疼痛评分量表(CPOT)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深度进行控制,比较2组患者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指标(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芬太尼、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人体正常作息调整镇静药物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正常作息 重症加强护理 机械通气 镇静-躁动分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