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药固公果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
作者 康荣 程显隆 +4 位作者 高智慧 周立鹏 刘越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5期563-573,共11页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ker,Q-marker)理论,预测固公果根的Q-marker,为固公果根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固公果根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学研究,从原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及药性和新...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ker,Q-marker)理论,预测固公果根的Q-marker,为固公果根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固公果根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学研究,从原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及药性和新的药效用途等多角度分析和预测固公果根Q-marker的候选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固公果根主要为三萜类、鞣质、酚酸、黄酮类和甾体类等化合物,具抑菌、抗炎、调节胃肠功能等现代药理活性,但质量控制环节较为薄弱。综合Q-marker相关理论,建议考虑将固公果根药材中7个三萜类成分(2α,3α,19α,23-四羟基-熊果-12-烯-28-羧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野蔷薇苷、蔷薇酸、冬青苷B、绢毛榄仁苷、熊果酸、齐墩果酸)和4个鞣质、酚酸类成分(儿茶素、原花青素B3、没食子酸、鞣花酸)作为固公果根药材Q-marker的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公果根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药理活性 中药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的固公果根指纹图谱分析及DPPH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2
作者 康荣 程显隆 +4 位作者 姚令文 李明华 余坤子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664-1670,共7页
目的 建立固公果根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并研究其与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建立固公果根的指纹图谱,评价指纹图谱相似度,... 目的 建立固公果根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并研究其与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建立固公果根的指纹图谱,评价指纹图谱相似度,结合热图分析,对其中的19个共有峰进行指认;使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评价固公果根的抗氧化活性,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研究谱效关系。结果 建立了固公果根的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选择峰面积>1%的19个色谱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数据库、参考文献等方法鉴定前述色谱峰。19个色谱峰的热图分析和DPPH抗氧化灰色关联度结果显示,面积颜色变动较大峰为2、4、8、14、15、17,谱效关系表明11、18、17、19、8、6、16、12、1、5、7、15号峰是与抗氧化活性关联较大的正相关峰。各取排名前五相交得以下9个化学成分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峰2(儿茶素)、峰4(表儿茶素)、峰8[(+)-喹色亭酚-(4β,8)-表儿茶素]、峰11(鞣花酸)、峰14(野蔷薇苷)、峰15(刺梨苷)、峰17(委陵菜酸)、峰18(蔷薇酸)和峰19(皂皮酸)。结论 固公果根抗氧化活性是酚类和三萜皂苷类等多成分联合效应的结果,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公果根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指纹图谱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抗氧化活性 谱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