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痈方对人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模型的体外抗炎作用及其药效物质含量测定研究
1
作者 陈海锦 丁美红 +2 位作者 史冬玲 李玮 何冰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712-721,共10页
[目的]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人乳腺上皮细胞HBL-100建立炎症模型,研究乳痈方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其中的药效成分含量。[方法]以LPS刺激HBL-100细胞,通过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 [目的]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人乳腺上皮细胞HBL-100建立炎症模型,研究乳痈方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其中的药效成分含量。[方法]以LPS刺激HBL-100细胞,通过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细胞计数试剂(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mRNA的表达,确认炎症模型的建立及抗炎活性。以HBL-100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建立同时测定毛蕊异黄酮等7个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方法的线性、基质效应、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建立HBL-100细胞炎症模型。研究发现,高剂量(1.0 mg·mL-1)乳痈方水提物对HBL-100细胞具有一定杀伤作用,中、低剂量(0.5、0.25 mg·mL-1)乳痈方水提物能够有效降低NO及IL-6水平,对HBL-100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显著。高剂量组中能够检测到阿魏酸、柴胡皂苷a、刺芒柄花素、甘草苷、黄芪甲苷、槲皮素及毛蕊异黄酮7个药效成分,而中、低剂量组可检测到除槲皮素及黄芪甲苷以外的5个药效成分。[结论]建立了LPS诱导的HBL-100细胞炎症模型,并初步验证了乳痈方的抗炎活性,建立了测定HBL-100细胞中乳痈方中7个成分含量的LC-MS/MS分析方法,为后续乳痈方提取物的细胞药代动力学、乳痈方中主要抗炎成分及乳腺炎的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痈方 HBL-100 LPS 抗炎作用 LC-MS/MS 含量测定 方法学 细胞样品
下载PDF
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2
作者 谢芳 孙宇建 +6 位作者 张董晓 杨建华 东浩 付娜 黄巧 赵文洁 王纯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3期372-373,421,共3页
目的探讨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内服乳痈方,同时结合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情况,同时采用积分法记录症状体征(包括乳房肿物、乳房红肿、疼痛、脓肿形成、乳头凹陷、乳房瘘... 目的探讨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内服乳痈方,同时结合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情况,同时采用积分法记录症状体征(包括乳房肿物、乳房红肿、疼痛、脓肿形成、乳头凹陷、乳房瘘管)的积分情况,并计算总积分。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结果经过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8%,痊愈率72%,显效率26%,无效率1%。患者乳房肿物、乳房红肿、疼痛、脓肿形成、乳头凹陷、乳房瘘管等临床指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为(16.0±4.2)分,治疗后为(2.2±1.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100例患者随访率97%,97例患者未见同侧复发,2例患者对侧再发,均继续治疗。结论乳痈方结合外治法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法治疗后复发率为3%,低于文献报道的复发率。经临床观察,乳头内陷,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外伤等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刺性乳痈 乳痈方 外治法
下载PDF
乳痈方调节乳腺菌群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陶颖娜 万华 +2 位作者 仲姗姗 冯佳梅 高晴倩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对52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予以中药乳痈方治疗,疗程为1周(7 d),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及自身双侧乳房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乳房肿块、乳房胀痛、乳... 目的观察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对52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予以中药乳痈方治疗,疗程为1周(7 d),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及自身双侧乳房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乳房肿块、乳房胀痛、乳汁欠畅、乳腺局部皮色灼热、恶寒发热)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双侧乳房乳汁中各类致病菌、益生菌的定性、定量测定。结果(1)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乳房肿块明显缩小(P<0.05),乳房胀痛明显缓解(P<0.05),乳汁欠畅明显改善(P<0.05),乳房局部皮色灼热明显缓解(P<0.05),恶寒发热明显好转(P<0.05)。(2)治疗前后比较,患侧乳汁中的致病菌明显减少(P<0.05)。(3)治疗前,患侧乳汁中与健侧乳汁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定量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同侧比较,患者两侧葡萄球菌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定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治疗前后各类菌群Ct值差值比较,葡萄球菌Ct值差值患侧增多更明显,即葡萄球菌数量患侧减少更明显(P<0.05),双歧杆菌Ct值差值患侧减少更明显,即双歧杆菌数量患侧增多更明显(P<0.05),乳酸杆菌Ct值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链球菌感染患者本研究仅发现1例,其患侧乳汁中的链球菌数量存在减少趋势,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存在增多趋势。(6)治疗前后同侧比较,患者两侧双歧杆菌定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乳酸杆菌定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治疗前后双歧杆菌Ct值差值比较,患侧减少更明显,即细菌数量患侧增多更明显(P<0.05),乳酸杆菌Ct值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乳腺菌群(减少致病菌、增加益生菌)而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乳痈方 肝胃郁热 乳腺菌群调节 葡萄球菌 双歧杆菌
原文传递
乳痈方对4T1乳腺癌小鼠胸腺上皮细胞表型变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荣珍 沈佳曼 +3 位作者 张进宇 贺凯 邵锦晖 高建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5-56,共12页
目的:探讨乳痈方对4T1乳腺癌小鼠胸腺上皮细胞表型变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选用BALB/c小鼠,建立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30 mg/kg)组和乳痈方低、中、高剂量(0.145,0.29,0.58 g/kg)组,每组4只... 目的:探讨乳痈方对4T1乳腺癌小鼠胸腺上皮细胞表型变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选用BALB/c小鼠,建立4T1乳腺癌荷瘤小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30 mg/kg)组和乳痈方低、中、高剂量(0.145,0.29,0.58 g/kg)组,每组4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连续20 d。末次给药后,采集小鼠胸腺、肺、脾、肿瘤、淋巴结组织,计算脏器指数和抑瘤率;观察肺表面结节情况,计算肺转移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胸腺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胸腺组织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和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的表达。②体外分离小鼠原代胸腺上皮细胞(TECs),通过转染SV40T基因构建永生化TECs(iTECs)并验证。采用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μg/ml)乳痈方提取液处理iTECs。细胞培养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将iTECs分为空白组、TGF-β1组(10 ng/ml TGF-β1)、乳痈方低剂量组(10 ng/ml TGF-β1+50μg/ml提取液)、乳痈方中剂量组(10 ng/ml TGF-β1+100μg/ml提取液)、乳痈方高剂量组(10 ng/ml TGF-β1+200μg/ml提取液)。先加入TGF-β1诱导48 h后,再给予相应浓度的乳痈方提取液干预24 h。免疫荧光和PCR检测细胞表型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α-微管蛋白(α-tubulin)及相关转录因子Zeb 1、Snail 1的表达水平。建立Smad转染的iTECs,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乳痈方对TGF-β1诱导的转染iTECs细胞Smad通路活化的影响。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乳痈方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抑瘤率分别为33.45%、31.43%和6.49%;肺转移总数以及直径>2 mm转移灶数均明显减少(P<0.05,P<0.01),肺转移率分别为75%、75%和100%。HE染色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胸腺组织皮质和髄质交界模糊,细胞排列紊乱,皮质萎缩;乳痈方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组织皮质区和髄质边界较明显,皮质区细胞总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5,P<0.01),髄质区细胞总数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乳痈方干预后,模型小鼠胸腺组织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herin阳性表达增多,间质细胞标记物Vimentin阳性表达减少。②成功构建iTECs,iTECs与TECs形态相似,且高表达SV40基因和CK5蛋白。MTT检测和结晶紫染色观察显示,100、200、400μg/ml乳痈方干预可促进iTECs增殖(P<0.01)。③TGF-β1诱导后,iTECs逐渐变为长梭形,E-cadherin表达和mRNA水平降低(P<0.05),Vimentin表达和mRNA水平上调(P<0.05),且相关基因Snail 1和Zeb 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乳痈方干预可抑制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向长梭形变化,上调E-cadherin表达和mRNA水平(P<0.01),下调Vimentin表达和mRNA水平(P<0.05,P<0.01),且显著降低Snail 1和Zeb 1的mRNA水平(P<0.01)。④TGF-β1诱导可引起iTECs细胞Smad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1),不同剂量乳痈方作用均可使Smad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1),且低剂量组的信号通路活化程度较TGF-β1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痈方可有效逆转乳腺癌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表型变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1/Smad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痈方 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永生化胸腺上皮细胞 TGF-Β1 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