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O、OAV和S型曲线法研究西梅特征香气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翼鹏 廖头根 +3 位作者 何邦华 牛云蔚 朱建才 王明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1-278,共8页
通过对3个不同品种西梅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硫磷检测器测定,分别鉴定出38、35、32种非含硫香气成分和4种含硫化合物,主要香气成分为己醇(453.14~6836.14μg/kg)、(E)-2-己烯醛(926.67~4153.65μg/kg)、己醛(438.72~3567.04μg/... 通过对3个不同品种西梅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硫磷检测器测定,分别鉴定出38、35、32种非含硫香气成分和4种含硫化合物,主要香气成分为己醇(453.14~6836.14μg/kg)、(E)-2-己烯醛(926.67~4153.65μg/kg)、己醛(438.72~3567.04μg/kg)、叶醇(194.26~608.03μg/kg)、苯乙醛(18.46~446.06μg/kg)。而通过气相色谱-嗅闻和香气活性值实验,显示乙位突厥烯酮、己醇、己醛、2-甲基丁醛、(E)-2-己烯醛、3-甲硫基丙醛等具有较高的数值,说明这些成分是西梅主要特征性香气成分。进一步对西梅样品和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西梅与特性香气之间的相关性不一致,表明不同品种西梅之间的香气成分有明显差异。最后,选择己醛、乙位突厥烯酮、3-甲硫基丙醛、反-2-戊烯醛4个香气成分,应用S型曲线法验证西梅特征香气鉴定准确性。结果表明,对西梅香气贡献程度大的香气成分对重组液阈值的降低效果最显著,即这些成分可以明显地提高重组液香气强度。对不同品种西梅的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并找出西梅香气的差异,为西梅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梅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嗅闻 香气活性值 特征香气成分 s型曲线法
下载PDF
基于S型曲线比较法的项目管理
2
作者 陈星宇 王小清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年第24期129-131,共3页
评价项目进度控制好坏的依据,主要是整个项目实施时间的长短,为了解决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工成本浪费较大的问题,在最小的投入机成本前提下使利润实现最大化。本文将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在工程项目的实证分析中,以期为类似... 评价项目进度控制好坏的依据,主要是整个项目实施时间的长短,为了解决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工成本浪费较大的问题,在最小的投入机成本前提下使利润实现最大化。本文将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在工程项目的实证分析中,以期为类似项目实施进度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分析了人员、机械设备、技术及环境因素对项目进度的影响,设计了该工程项目进度控制,采用S形曲线法分析了项目进度控制过程,本文提出了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体系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度控制 项目管理 s型曲线法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解析
3
作者 朱建才 刘小洁 +3 位作者 牛云蔚 曹雪颖 杨恩情 肖作兵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229-237,共9页
本文采用一维和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了2种龙井茶(狮峰、越州)中48个和37个特征香气成分,其中(Z)-4-庚烯醛(0.16〜0.21μg/L)、(E,Z)-2,6-壬二烯醛(0.18〜0.26μg/L)、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0.02〜0.03μg/L)、2-乙酰基-1-吡咯... 本文采用一维和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了2种龙井茶(狮峰、越州)中48个和37个特征香气成分,其中(Z)-4-庚烯醛(0.16〜0.21μg/L)、(E,Z)-2,6-壬二烯醛(0.18〜0.26μg/L)、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0.02〜0.03μg/L)、2-乙酰基-1-吡咯啉(0.49〜0.61μg/L)、糠硫醇(0.06〜0.09μg/L)等9个微量成分仅在全二维仪器上检出。结合香气活性值、S型曲线法和香气重组实验,发现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2-乙酰基-1-吡咯啉、3-甲基-2,4-壬二酮、糠基硫醇等对龙井茶重组液的阈值和香气强度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对关键微量成分的准确鉴定是阐明龙井茶特征香气轮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微量成分 s型曲线法 香气重组
下载PDF
香气成分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肖作兵 朱建才 +3 位作者 牛云蔚 王品品 孙小鑫 王若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天然产物中香气成分繁多且结构各异,这些香气成分能客观地反映天然产物的风味特点。从嗅觉产生的机理、特征香气分子形成理论和香气物质间协同作用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天然产物的香气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即通过嗅觉受体与香气分子结合,激活... 天然产物中香气成分繁多且结构各异,这些香气成分能客观地反映天然产物的风味特点。从嗅觉产生的机理、特征香气分子形成理论和香气物质间协同作用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天然产物的香气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即通过嗅觉受体与香气分子结合,激活并传导到大脑皮层,最终完成香气感知,解释了嗅觉产生过程;从分子振动理论和识别理论角度,解释了天然产物特征香气形成原因;从阈值法、S型曲线法、OAV法、σ-τ图法等宏观层面,钙离子成像法和细胞电生理等微观层面的两个角度,解释了香气物质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方法,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协同 分子振动理论 识别理论 s型曲线法 钙离子成像
下载PDF
模糊免疫PID在燃气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马高杰 王凯 +2 位作者 李鹏阳 张博 吉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151,共3页
借鉴生物免疫反馈响应过程的调节作用和模糊推理逻辑可逼近非线性函数的特性,提出将模糊免疫PID控制策略应用到燃气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中;利用S型阶跃响应曲线方法,得到退火炉的近似数学模型,对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实验,依据仿真数据进行... 借鉴生物免疫反馈响应过程的调节作用和模糊推理逻辑可逼近非线性函数的特性,提出将模糊免疫PID控制策略应用到燃气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中;利用S型阶跃响应曲线方法,得到退火炉的近似数学模型,对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实验,依据仿真数据进行真实的温度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免疫PID的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炉膛内温度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免疫PID s阶跃响应曲线 温度控制
下载PDF
茅台酒香气组成及关键香气成分间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牛云蔚 朱全 肖作兵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5-226,共12页
采用液液萃取法(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GC-O)和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从茅台酒中共鉴定出81种主要香气物质。其中,LLE法提取物中检测到69种香气物质,以酯类、醇类和酸类为主。HSSPME法提取物中检测到57种... 采用液液萃取法(LL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GC-O)和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从茅台酒中共鉴定出81种主要香气物质。其中,LLE法提取物中检测到69种香气物质,以酯类、醇类和酸类为主。HSSPME法提取物中检测到57种香气物质,以酯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基于香气物质的稀释因子(FD)值和香气活力值(OAV),共有45种香气成分被鉴定为茅台酒中的关键香气物质。研究了3种关键酯类香气成分间的感知相互作用,S型曲线法和OAV法研究结果表明,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乳酸乙酯混合后发生协同作用,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混合后发生加成作用。矢量模型研究表明这3种香气物质混合后在多数情况下呈现类似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台酒 液液萃取 顶空固相微萃取 协同作用 s型曲线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