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金玉 王非 +3 位作者 张京兰 金海涛 杨晶 姜磊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9-313,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病人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 目的 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病人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6),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对照组病人除基础治疗外加用雷火灸,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治疗周期4周。观察两组肢体肿胀程度、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分、疗效、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4周后,两组肢体肿胀积分[(1.43±0.59)分比(1.67±0.41)分、(0.16±0.32)分比(0.31±0.29)分]及血清NSE[(0.31±0.08)μg/L比(0.39±0.10)μg/L、(0.18±0.05)μg/L比(0.25±0.07)μg/L]、S100β蛋白[(21.99±5.67)μg/L比(25.08±6.41)μg/L、(14.34±3.65)μg/L比(18.26±4.70)μg/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FIM评分[(68.54±10.22)分比(62.39±8.49)分、(83.54±15.61)分比(73.37±11.24)分]、BBS评分[(28.54±6.39)分比(25.21±4.70)分、(37.82±8.64)分比(32.87±7.21)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与对照组(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对中风后偏瘫病人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FIM评分及降低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改善病人平衡能力及肢体肿胀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华佗夹脊穴 雷火灸 中风后偏瘫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肢体肿胀程度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王朝娜 杨雪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对临床效果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2)与对照组(n=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对临床效果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S100β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较对照组(78.8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更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100β蛋白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1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S100β蛋白水平,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避免加重机体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s100β蛋白
下载PDF
血清S100β、NSE、BDNF水平与帕金森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轶 左博 +4 位作者 贾佳 鞠春莲 张月鑫 蔡海斌 李焰生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4期652-65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PD患者73例,根据Hoehn-Yahr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2级,n=31)、中度组(2.5~3级,n=29)和重度组(4~5级,n=13)。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并测定患者的血清S100β、NSE及BDNF水平,比较其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H-Y分级患者的MoCA评分、S100β、NSE、BDN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和分析发现,血清S100β、NSE与MoCA评分均负相关(r=﹣0.563,P<0.001;r=﹣0.389,P=0.003),血清BDNF水平与MoCA评分正相关(r=0.454,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S100β、NSE、BDNF水平诊断PD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817(95%CI 0.718~0.915)、0.749(95%CI 0.636~0.862)、0.727(95%CI 0.611~0.843),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4(95%CI 0.837~0.970)。结论PD患者的认知水平与病情相关,血清S100β、NSE、BDNF水平可辅助研判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并为PD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针刺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MMP-9、BDNF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解建 郭君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予以针刺麻醉并持续至术毕。比较两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并于手术前后行血清S100β、MMP-9、BDNF检测。结果两组术中维库溴铵、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内,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S100β、MMP-9水平相比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血清BDNF水平相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麻醉能够改善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POC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100β、MMP-9水平及升高血清BDN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认知功能 s100β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患者rScO_(2)及S100β蛋白和NSE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乔丽梅 李亚雄 +3 位作者 王小燕 刘源 字云峰 陈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及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PND关系。方法记录65例拟行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及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PND关系。方法记录65例拟行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诱导后(T_(1))、体外循环(CPB)开始(T_(2))、深低温停循环(T_(3))、复温到36℃(T_(4))、停CPB 1 h(T_(5))、术毕(T_(6))的rScO_(2)值并分析;于诱导后(T_(a))、复温到36℃(T_(b))、停CPB 1 h(T_(c))、6 h(T_(d))、24 h(T_(e)),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和NSE浓度。术前、拔管当天及术后7 d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并分组为PND组和非PND组并进行比较。结果PND发生率为44.6%。T_(2)时两组患者rScO_(2)值低于T_(1)(P<0.05);T_(3)、T_(6)时PND组患者的rScO_(2)值低于T_(1)时和非PND组(P<0.05);PND组患者rScO_(2)较基础值下降最大百分比(rScO_(2)%_(max))高于非PND组(P<0.05);rScO_(2)%_(max)的临界值为>9.89%,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95%CI:0.525~0.79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8.3%及75.0%。T_(c)、T_(d)时PND组S100β和NSE浓度高于非PND组(P<0.01);PND组患者在T_(c)、T_(d)时S100β浓度较Ta明显升高(P<0.001),在T_(b)~T_(e)时NSE浓度升高(P<0.01)。结论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后PND的发生与rScO_(2)下降及S100β和NSE水平升高有关。术中rScO_(2)%_(max)>9.89%可作为PND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血清S100β蛋白联合CRP水平检测对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田冰 刘丹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5期124-126,1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联合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对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20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AE将其分为发生组84例和未发生组136例。对脓毒...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联合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对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20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SAE将其分为发生组84例和未发生组136例。对脓毒症患儿发生SAE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100β蛋白联合CRP水平检测对儿童SA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血乳酸、血肌酐、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儿童危重症评分法(PCIS)评分低于非SAE组,血清S100β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S评分降低、血清S100β蛋白、CRP水平升高均为脓毒症患儿发生SAE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S100β蛋白、CRP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儿发生SAE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62、0.826、0.871,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项检测。结论:PCIS评分降低,血清S100β蛋白和CRP水平升高均为脓毒症患儿发生SAE的危险因素,血清S100β蛋白和CRP水平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发生SA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儿童 影响因素 儿童危重症评分法 s100β蛋白 C反应蛋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外周血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测在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7
作者 李薇薇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测在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分为预后不良组(n=27... 目的:探讨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测在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分为预后不良组(n=27)和预后良好组(n=73)。比较两组外周血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和血乳酸水平均低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SE、S100β蛋白和血乳酸水平单项检测评估惊厥患儿预后的cut-off值依次为14.95μg/L、0.22μg/L、4.62 mmol/L,血清NSE、S100β蛋白和血乳酸检测单项及联合检测评估惊厥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81、0.809、0.751、0.969,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最高。结论:外周血NSE、S100β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测在惊厥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乳酸 惊厥 儿童 预后 评估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世乐 邢祖民 +3 位作者 李凤仙 袁柳青 许平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观测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24例,年龄18~6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例。U组在切皮时予2kU/kg乌司他丁静脉推注,随后予1kU... 目的观测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24例,年龄18~6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例。U组在切皮时予2kU/kg乌司他丁静脉推注,随后予1kU·kg-1·h-1泵注至术毕。A组于相同时点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切皮前(T2)、切硬脑膜后1h(T3)、缝硬脑膜(T4)、手术结束(T5)及术后24h(T6)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和NSE浓度。结果 T3~T6时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均明显高于T1时(P〈0.01)。T3~T5时U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预防性输注与术中持续应用乌司他丁可降低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减轻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肿瘤切除术 乌司他丁 s100β蛋白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金红姝 霍丽 郭小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穴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MCI模型组、针刺"百会"组、针刺"非经穴"组。采用结扎大鼠...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穴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MCI模型组、针刺"百会"组、针刺"非经穴"组。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动脉的造模方法,2周后,电针大鼠"百会"穴,用SABC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海马区内S100β蛋白表达。结果:电针"百会"穴可降低MCI模型大鼠脑内S100β蛋白表达(P<0.05),使其接近正常。结论:降低脑内S100β蛋白的过度表达,减少神经炎性斑的形成可能是针刺百会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s10013蛋白
原文传递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脂联素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芦鹏飞 刘晶 +3 位作者 尹立勇 张亚杰 王玉琳 崔志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脂联素(ADPN)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脂联素(ADPN)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均给予改善脑血管循环、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200 mg,1次/天,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天,口服治疗,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IL-1β、ADPN水平及NIHSS评分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和IL-1β水平,提高ADPN水平,降低NIHSS评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脑梗死 s100β IL-1β 脂联素 神经功能评分
下载PDF
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小言 夏鹰 +5 位作者 金虎 陈伟明 陈晓东 聂柳 郑忠涛 林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8年1月医院脑出血急性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两组,各36例,均采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 目的探讨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2018年1月医院脑出血急性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两组,各36例,均采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白虎汤加味日一剂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20 mL静脉滴注,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浆S100β蛋白。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72.22%(26/36)与观察组91.67%(33/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S100β蛋白、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S100β蛋白、hs-CRP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血清IL-6、TNF-α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水电解质紊乱,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白虎汤加味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疗效确切,降低血hs-CRP、S100β蛋白及炎症因子,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加味 小牛血清去蛋白 脑出血急性期 超敏C反应蛋白 s100β蛋白
原文传递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BDNF、S100β、IL-6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蒲新 王应 +2 位作者 凡唐 陈光财 王插宇 《西部医学》 2022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究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BDNF、S100β、IL-6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2月147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联合组(n=73)和对照组(n=... 目的探究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BDNF、S100β、IL-6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2月147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联合组(n=73)和对照组(n=74)。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丁螺环酮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患者疗效、症状改善状况、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S100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MCCB评分、PSP评分的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PANSS各指标评分均依次递减,MCCB及PSP评分均依次递增,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DNF、S100β、IL-6、TNF-α水平的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均依次递增,S100β、IL-6、TNF-α水平均依次递减,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可有效提高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认知能力,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s100β蛋白 白介素-6
下载PDF
疏肝调神针刺法联合药物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颖 张素娟 +3 位作者 赵蕊 崔璐莎 刘欣 王亚楠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0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联合丁螺环酮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针刺组(58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口服治疗,针...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联合丁螺环酮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针刺组(58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口服治疗,针刺组给予疏肝调神针刺法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席汉残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SDS)评分、副反应量表系统(TESS)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治疗2周、4周、8周后HAMD-17评分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治疗后SDS评分(社会生活、工作学习、家庭责任)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RBANS评分(语言、空间结构、注意力、即刻记忆、延迟记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8周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调神针刺法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复发性抑郁症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降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刺疗法 疏肝调神针刺法 针药并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席汉残疾量表 副反应量表系统 血清s100β蛋白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手术后小儿Toll样受体4表达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焱林 严三萍 +3 位作者 汪东军 林灿 刘明基 蒋亚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术后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小儿外科手术患儿12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观察组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观察术后TLR4表达、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术后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小儿外科手术患儿12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观察组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观察术后TLR4表达、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表达变化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期间,观察组体动、精神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24 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切皮时、术后2 h及24 h的TLR4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切皮时、术后2 h及24 h的TLR4显著低于观察组及术前水平(P<0.05)。结论对手术患儿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案的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法 TOLL样受体4 s100β蛋白 不良反应 氯胺酮 七氟烷
下载PDF
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患儿局部脑氧饱和度和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婷 张水兵 +1 位作者 裴冬杰 屈双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OLV)患儿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S100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胸科手术OLV患儿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至11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常规通气... 目的评价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OLV)患儿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S100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胸科手术OLV患儿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至11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常规通气组(CV组)和保护性通气组(PV组),每组35例。CV组双肺通气和OLV期间V T均为10 ml/kg;PV组双肺通气和OLV期间V T均为7 ml/kg,PEEP 5 cmH_(2)O。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纤维支气管镜明视下插入支气管封堵器。记录OLV前(T_(1))、OLV 30 min(T_(2))、OLV结束后10 min(T 3)的MAP、Ppeak、rScO_(2)、PaO_(2)和血浆S100β蛋白浓度。结果与T_(1)时比较,T_(2)时两组MAP、PaO_(2)、rScO_(2)均明显降低,Ppeak明显升高(P<0.05)。T_(2)时PV组rScO_(2)明显高于CV组(P<0.05)。与T_(1)时比较,T_(2)和T 3时两组患儿S100β蛋白浓度明显升高,且PV组明显低于CV组(P<0.05)。结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通过降低S100β蛋白浓度改善OLV期间的脑氧合,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策略 单肺通气 儿童 局部脑氧饱和度 s100β蛋白
下载PDF
血清S100β、Hcy表达与脑小血管病总负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小琪 陈劲龙 +3 位作者 李晴 刘炫君 卢福昌 王双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CSVD患者,根据CSVD总负担情况分为轻中负担组(n=90)和重负担组(n=39)。对比两组患者基...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CSVD患者,根据CSVD总负担情况分为轻中负担组(n=90)和重负担组(n=39)。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S100β、Hcy水平,应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S100β、Hcy与CSVD总负担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VD总负担的相关因素。结果129例CSVD患者影像学表型以腔隙性梗死(LI)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为主。不同CSVD负担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负担组患者血清S100β、Hcy水平明显高于轻中负担组(P<0.05)。CSVD患者血清S100β、Hcy水平与总负担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血清S100β和Hcy水平是影响CSVD总负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VD患者影像学表型以LI和WMH最为常见,血清S100β和Hcy表达与CSVD总负担呈正相关,是CSVD总负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s100β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磁共振总负担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前列腺手术患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及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晓英 张彩举 付金厚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1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前列腺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及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本院行前列腺手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前列腺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及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本院行前列腺手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于手术期间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仅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1天、3天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的变化,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指数及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前1天,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1天(P <0.05),且试验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天,试验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术前1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1天(P <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天及术后3个月,试验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方式可有效降低老年前列腺手术患者脑损伤特异性血清标志物NSE、s100β蛋白水平,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 老年前列腺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儿童脓毒症脑病S100β蛋白、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亚琼 陆兆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脑病的有效对症支持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脑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纳洛酮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均...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脑病的有效对症支持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脑病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纳洛酮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均持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T0)、治疗1 d(T1)、治疗3 d(T2)的S100β蛋白水平、脑氧代谢指标[脑氧饱和度(rS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代谢率(CERO2)]以及治疗前后的危重症系统评分Ⅱ(APACHEⅡ)评分、Glasgow评分。结果:两组患儿T0时血清S100β、rSO2、SjvO2、Da-jvO2、CER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T1、T2、T3的S100β、Da-jvO2、CERO2水平低于对照组,rSO2、SjvO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Glasgow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右美托咪定能降低儿童脓毒症脑病S100β蛋白水平,维持脑氧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右美托咪定 儿童 脓毒症脑病 s100β蛋白 脑氧代谢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100β蛋白对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健楠 孙义 +3 位作者 张析哲 马淑敏 张明莉 胡古月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确立脑缺血再灌注后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化指标。方法 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基底动脉丝线提拉法制备全...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确立脑缺血再灌注后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化指标。方法 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基底动脉丝线提拉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全脑缺血10 min,再灌注6 h。实验中监测大鼠脑血流图并测定动脉血气。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用干(110℃,24 h烘干)、湿质量法计算左侧大脑半球脑水含量;电镜下观察皮质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S组比较,I/R组S100β蛋白浓度、脑含水量升高(P<0.05);神经元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100β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血清S100β蛋白可作为评价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s100蛋白质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笑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7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依据认知功能异常情况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其认知功能,依据认知功能异常情况分为异常组(n=48)和正常组(n=72),同期选取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SE、S100β水平。结果:异常组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正常组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异常组MMSE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中,轻度者26例、中度者16例、重度者6例,重度者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者,中度者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者MMSE得分明显低于中度者,中度者MMSE得分明显低于轻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与其认知功能损害有关,提示NSE、S100β对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