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人群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马曙轩 刘景汉 +9 位作者 欧阳锡林 王海宝 于洋 李锡金 郭廷凯 许红民 姚伟 张婷 田亚平 刘红鹰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索不同人群中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 ;评价间接ELISA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IgM特异性抗体试剂盒及改进方法。 方法 :分别获取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990份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份和... 目的 :探索不同人群中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 ;评价间接ELISA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IgM特异性抗体试剂盒及改进方法。 方法 :分别获取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990份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份和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标本 15 7份 ,采用ELISA方法进行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990份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16份 ,阳性率为 0 .4 0 % ;IgM抗体阳性标本 0份 ,阳性率为 0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份 ,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2份 ,阳性率为 0 .5 0 % ;IgM抗体均为阴性。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标本 15 7份 ,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119份 ,阳性率为 75 .79% ;IgM阳性标本 6 8份 ,阳性率为 4 3.31%。结论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与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IgG、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76 >0 .0 5 ) ;采用该SARS冠状病毒 (变异株 )IgG抗体试剂盒检测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人群存在一定的阳性率 ,说明该试剂盒包被的抗原与其它免疫球蛋白 (IgG)有交叉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检测 sars冠状病毒 IGG IgM特异性抗体 试剂盒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英文)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默 韩锦伦 +2 位作者 李桂霞 霍泰辉 李志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7-221,共5页
20 0 2年 11月在广东发现首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俗称“非典型性肺炎”)病例。 2 0 0 3年 2月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越南河内正式确认此疾病为新的人类传染病 ,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2... 20 0 2年 11月在广东发现首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俗称“非典型性肺炎”)病例。 2 0 0 3年 2月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越南河内正式确认此疾病为新的人类传染病 ,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2 0 0 3年 3月在香港发现其病原体为新的冠状病毒 (coronavirus) ,称之为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SARS患者常常出现异常的血液学改变 ,包括淋巴细胞减少 (在成人为 6 8% - 90 % ;在儿童为 10 0 % ,n =10 ) ,血小板减少 (成人 2 0 % - 4 5 % ,儿童 5 0 % ) ,和白细胞减少 (成人 2 0 % - 34% ,儿童 70 % )。同时在部份患者D 二聚体水平可见升高。初步的研究表明SARS冠状病毒可侵犯造血细胞 ,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推测其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包括 :(1)通过CD13或CD6 6a受体 ,SARS病毒直接侵入造血细胞或感染骨髓基质细胞等 ,加重细胞凋亡 ,引致造血抑制 ;(2 )通过生成自身抗体或免疫复合物等免疫介导造成细胞损害。肺部损害也可部分解释血小板减少。肺部可能是成熟巨核细胞释出血小板的器官之一。SARS病人有广泛肺泡损害 ,包括充血、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纤维化 ,使肺部有效毛细血管床减少 ,从而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 ,炎症损伤使肺部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也引致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sars冠状病毒 淋巴细胞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的抵抗力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新为 李劲松 +16 位作者 金敏 甄蓓 孔庆鑫 宋农 肖文珺 古长庆 尹静 魏巍 王贵杰 司炳银 郭宝忠 刘超 欧国荣 王民年 房彤宇 晁福寰 李君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了解SARS冠状病毒在体外环境中的存活规律,并研究氯和二氧化氯灭活SARS冠状病毒的效果,为切断SARS病毒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ARS冠状病毒加标方法观察病毒在粪便、尿液及不同水体中的存活情况,采用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消毒污水中... 目的了解SARS冠状病毒在体外环境中的存活规律,并研究氯和二氧化氯灭活SARS冠状病毒的效果,为切断SARS病毒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ARS冠状病毒加标方法观察病毒在粪便、尿液及不同水体中的存活情况,采用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消毒污水中的SARS冠状病毒,观察灭活病毒效果。结果加标的SARS冠状病毒在体外环境中的存活情况随温度而异,20℃避光条件下在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和脱氯自来水中只能存活2d,在粪便中可以存活3d,在生理盐水中可以存活14d,在尿液中可以存活17d;4℃情况下,SARS冠状病毒在上述各种水体中均可以存活14d以上,在粪尿中可以存活17d以上。SARS冠状病毒在污水中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比大肠杆菌及f2噬菌体都低,在相同加氯量或余氯量情况下,氯制剂对SARS冠状病毒的灭活效果优于二氧化氯。当污水中游离余氯量保持在0.5mg/L(氯制剂)或2.19mg/L(二氧化氯)以上时可以保证完全灭活污水中的SARS冠状病毒,但对大肠杆菌和f2噬菌体则不能完全灭活。结论SARS冠状病毒在体外环境中存活时间短,对氯和二氧化氯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消毒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对心脏及其传导系统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光德 赵景民 +6 位作者 王松山 孙艳玲 潘登 杨建法 李文淑 于海丽 张泰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对心脏、尤其是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HE、组织化学及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例SARS死亡患者的心脏组织及其中 1例死者的心脏传导系统进行病理研究。结果 SARS患者的心脏损伤表现为心肌...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对心脏、尤其是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HE、组织化学及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例SARS死亡患者的心脏组织及其中 1例死者的心脏传导系统进行病理研究。结果 SARS患者的心脏损伤表现为心肌细胞空泡变性、萎缩和少数心肌细胞肌浆溶解 ,心肌间质轻度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及轻度小血管炎 ;Macchiavello染色示心肌细胞胞质内偶见病毒包涵体 ;核酸原位杂交示少部分心肌细胞及心脏传导系统特化心肌细胞内呈现明确的冠状病毒 (SARS CoV)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SARS CoV不仅能够感染心肌细胞 ,而且可感染心脏传导系统中的特化心肌细胞 ,可引起心脏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性改变。该研究结果为解释临床上SARS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酶谱异常提供了重要的病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冠状病毒 心脏传导系统 病理学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的密码子偏爱性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艳 马文丽 郑文岭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9-223,共5页
为了分析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冠状病毒的密码子偏爱性(codonpreference),为SARS冠状病毒基因表达中宿主系统的选择提供参考.运用EMBOSS(TheEuropeanMolecularBiologyOpenSoftwareSuite)的CHIPS(CodonHeterozygosityina... 为了分析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冠状病毒的密码子偏爱性(codonpreference),为SARS冠状病毒基因表达中宿主系统的选择提供参考.运用EMBOSS(TheEuropeanMolecularBiologyOpenSoftwareSuite)的CHIPS(CodonHeterozygosityinaProtein codingSequence)和CUSP(Createacodonusagetable)程序对SARS冠状病毒的6个编码蛋白的基因进行分析,并将这6个编码序列拼接在一起进行全基因组的密码子偏爱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大肠杆菌、酵母及人的密码子偏爱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ARS冠状病毒的CHIPS分析Nc(effectivenumberofcodons)值为53.338,S、E、M、N蛋白、3CL水解酶、RNA聚合酶的Nc值分别为45.733,61.000,59.040,46.618,46.924,51.902.编码SARS冠状病毒A,P,R,S,T,L等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异.大肠杆菌有25个、酵母有12个、人有20个密码子与SARS冠状病毒密码子使用偏爱性差异较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编码SARS冠状病毒氨基酸的密码子出现的频率较均一.SARS冠状病毒的密码子偏爱性与真核生物较接近,与原核生物相差较远,其基因表达选择在酵母等真核系统可能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密码子 偏爱性 密码子异质性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编码蛋白质及其基因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梅林 李京 +2 位作者 闫婕 刘婷婷 李学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冠状病毒 sars-COV
原文传递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3′非编码区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范宝昌 姜涛 +8 位作者 于曼 邓永强 彭文明 常国辉 司炳银 刘伯华 杨保安 祝庆余 秦鄂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分别对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株基因组 3′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然后应用Blast、DNAstarGeneQuest等软件对中国株的这段序列与其它SARS和非SARS冠状病毒的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所测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 3′非编码... 分别对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株基因组 3′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然后应用Blast、DNAstarGeneQuest等软件对中国株的这段序列与其它SARS和非SARS冠状病毒的序列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所测 4株SARS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 3′非编码区长度均为 339nt,与其它已测序SARS冠状病毒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 .SARS冠状病毒的非编码区含有冠状病毒保守的“伪结”结构 .在距末端 138nt处还存在 1个长约 32nt的Ⅱ型茎 环结构的序列 ,该序列在其它已知人冠状病毒中并不存在 ,而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星状病毒中的对应序列高度同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中国分离株 序列测定 3′非编码区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未知功能小蛋白大肠杆菌表达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孔建强 王伟 +2 位作者 杜冠华 朱平 程克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0-1006,共7页
将人工合成的SARS-CoV三个未知功能小蛋白X4、X5和ORF10的编码基因克隆到载体pET32a中,构建其表达载体。再将这些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明,X4、X5和ORF10三个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表达。... 将人工合成的SARS-CoV三个未知功能小蛋白X4、X5和ORF10的编码基因克隆到载体pET32a中,构建其表达载体。再将这些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明,X4、X5和ORF10三个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表达。分别研究了温度、IPTG浓度、IPTG加入时间和诱导时间对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正交分析,得到了上述三种重组蛋白的优化表达条件。根据最佳条件表达重组蛋白,获得重组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分别是:X4,20%;X5,27.8%;ORF10,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未知功能小蛋白 大肠杆菌 表达条件 优化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PLpro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宇东 孙莉 陈忠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共7页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编码2种病毒蛋白酶,即木瓜样蛋白酶(PLpro)和3C样蛋白酶(3CLpro).其中,PLpro蛋白酶结构与功能研究是近年来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PLpro蛋白酶参与SARS冠状病毒1a(1ab)复制酶多聚蛋白N端部分的切割加工,是...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编码2种病毒蛋白酶,即木瓜样蛋白酶(PLpro)和3C样蛋白酶(3CLpro).其中,PLpro蛋白酶结构与功能研究是近年来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PLpro蛋白酶参与SARS冠状病毒1a(1ab)复制酶多聚蛋白N端部分的切割加工,是SARS冠状病毒复制酶复合体(RC)形成的重要调节蛋白分子;最新研究表明,SARS冠状病毒PLpro蛋白酶是一种病毒编码的去泛素化酶(DUB),对细胞蛋白具有明显去泛素化作用;而且对泛素(Ub)和泛素样分子ISG15均具有活性.PLpro蛋白酶对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是SARS冠状病毒的一种重要干扰素拮抗分子.PLpro蛋白酶是一种多功能病毒蛋白酶.本文结合作者课题组研究工作,对SARS冠状病毒PLpro蛋白酶结构和功能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PLpro蛋白酶 去泛素化酶 病毒天然免疫 干扰素拮抗剂
原文传递
反转录巢式PCR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艳 马文丽 +6 位作者 宋艳斌 肖维威 张宝 黄海 王洪敏 马晓冬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索SARS冠状病毒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对临床病例样品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鉴定SARS冠状病毒。提取样品RNA,用巢式PCR外侧下游引物进行反转录,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巢式第一次、第二次PCR。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 目的探索SARS冠状病毒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对临床病例样品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鉴定SARS冠状病毒。提取样品RNA,用巢式PCR外侧下游引物进行反转录,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巢式第一次、第二次PCR。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被检样品扩增出特异片段,经测序验证确实来自SARS相关冠状病毒。Blast比较结果与SARS冠状病毒多伦多株相应片段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结论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验证在非典型肺炎患者标本中存在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序列,证实该法不失为一种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快速、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巢式反转录PCR 早期诊断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SARS尸检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贺莉 丁彦青 +14 位作者 车小燕 张庆玲 黄仲曦 王慧君 申洪 李祖国 蔡俊杰 张进华 耿舰 李欣 张文丽 韩慧霞 康伟 杨磊 陆药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 N蛋白。结果肺泡上皮、肺、... 目的观察SARS死者的尸检组织中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存在与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例尸检标本肺、脾脏、淋巴结、脑、垂体、心、肝、肾、胰腺、气管、食道、胃肠道和骨髓等组织的SARS-CoV N蛋白。结果肺泡上皮、肺、脾、淋巴结内浸润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脑神经元、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食道粘膜鳞状上皮、胃肠道柱状上皮细胞及胃壁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等细胞质内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均为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胃肠道、肾远曲小管及汗腺细胞内的阳性表达,对研究SARS-CoV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N蛋白单克隆抗体 尸检组织 sars-COV 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蕴佳 高歌 +6 位作者 鲍一明 Rodrigo LOPEZ 吴健民 蔡涛 叶志强 顾孝诚 罗静初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3-500,共8页
对已经完成全序列测定的 12个SARS病毒基因组进行了多序列比对 ,发现序列主体部分 2 970 8b具有99 82 %的相同碱基 ,除 2个序列各有 5个和 6个碱基的缺失外 ,其余部分共有 4 2个位点核苷酸碱基的差异 ,其中2 8个位点的碱基差异可引起氨... 对已经完成全序列测定的 12个SARS病毒基因组进行了多序列比对 ,发现序列主体部分 2 970 8b具有99 82 %的相同碱基 ,除 2个序列各有 5个和 6个碱基的缺失外 ,其余部分共有 4 2个位点核苷酸碱基的差异 ,其中2 8个位点的碱基差异可引起氨基酸残基改变。利用蛋白质二级结构和跨膜螺旋预测以及蛋白质定位等生物信息学工具 ,分析了这些产生氨基酸改变部位的蛋白质构像 ,推测了可能产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 ,为进一步生物学实验提供参考。所有分析结果同时在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抗SARS网站 (antisars.cbi.pku .edu .cn)上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多序列比对 蛋白质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结构蛋白在血清学诊断中潜在应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彦斌 常昭瑞 +4 位作者 魏海燕 晁彦公 曲成毅 王健伟 洪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9-263,共5页
为了确定特异的SARS抗体检测抗原,比较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主要结构蛋白与SARS患者血清的反应性。从SARS死亡患者的肺组织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S、N、M和E4种结构蛋白基因,对3种S截短突变体和N、M、E的重组蛋白... 为了确定特异的SARS抗体检测抗原,比较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主要结构蛋白与SARS患者血清的反应性。从SARS死亡患者的肺组织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S、N、M和E4种结构蛋白基因,对3种S截短突变体和N、M、E的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以表达的蛋白为抗原,应用Westernblot跟踪检测11例SARS患者血清54份。结果显示:SARS-CoV的重组N蛋白和S蛋白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的3个区段的抗原性强弱存在差异,S3抗原性强于S1和S2;在患病第1周、2周、3周及3周以上,N蛋白和S3蛋白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0%、65.2%、100%、100%和40%、61%、76.2%、100%;提示SARS-CoV重组N蛋白和S3蛋白在SARS的血清学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结构蛋白 WESTERN BLOT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不同区域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鉴 葛胜祥 +6 位作者 王颖彬 罗文新 吴婷 李少伟 程通 张军 夏宁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7,共7页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SARS冠状病毒的核衣壳(N)蛋白全长及N末端或/和C末端缺失突变体进行了表达,共表达了39个重组蛋白,表达量在15%~30%之间。分别利用电洗脱或金属鳌合介质纯化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纯化蛋白对SARS病人恢复...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SARS冠状病毒的核衣壳(N)蛋白全长及N末端或/和C末端缺失突变体进行了表达,共表达了39个重组蛋白,表达量在15%~30%之间。分别利用电洗脱或金属鳌合介质纯化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纯化蛋白对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的反应性,结果发现全长N蛋白活性最好,其余的末端缺失蛋白均无法达到同一活性水平。由此说明N蛋白的完整性对于其优势表位的充分暴露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 sars冠状病毒 sars病人 N蛋白 表位 实验检测 恢复期 核衣壳 利用 缺失突变体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S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志杰 要国华 +4 位作者 刘靖华 赵善超 邓鹏 徐军 姜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For expressing the recombinant S protein in spodoptera fragiperda(Sf9) cells, the full-length cDNA of S protein was firstly amplified from plasmid pET-14b/S by means of PCR and subcloned into baculovirus transfer ve... For expressing the recombinant S protein in spodoptera fragiperda(Sf9) cells, the full-length cDNA of S protein was firstly amplified from plasmid pET-14b/S by means of PCR and subcloned into baculovirus transfer vector pFastBacTM 1, forming a recombinant plasmid pFastBacTM 1/S. It was then transposited with baculovirus shuttle vector (Bacmid) in the Max efficiency DH10BAC component cells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to construct the expression vector Bacmid/S. The Bacmid/S, after identified by PCR, was used to transfect Sf9 cells to express the target protein. The expressed recombinant S protein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with human anti-SARS-CoV antiser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S protein had been expressed correctly and efficiently in insect Sf9 cells and was purified by Ni-NTA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recombinant S protein could be recognized by human anti-SARS-CoV antise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S蛋白 昆虫细胞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yndrome sars-CoV 纯化 表达 宿主细胞 相互作用 细胞受体
下载PDF
用RNaseⅢ制备的小干涉RNA降解SARS冠状病毒基因的细胞内转录物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旭东 党颖 +2 位作者 冯怡 李涛 黄培堂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4-489,共6页
SARS冠状病毒是引起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或疫苗对抗这种新病毒。RNA干涉是指双链RNA可以特异地降解细胞内同源基因的m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 ,<30bp的小双链RNA能引起RNA干涉 ,又可以避免干扰素反应。... SARS冠状病毒是引起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或疫苗对抗这种新病毒。RNA干涉是指双链RNA可以特异地降解细胞内同源基因的mRN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 ,<30bp的小双链RNA能引起RNA干涉 ,又可以避免干扰素反应。通过体外转录得到SARS病毒 3种基因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刺突蛋白及核衣壳蛋白部分片段的长双链RNA ,然后用RNaseⅢ有限切割成长度 <30bp的小干涉RNA。同时把上述 3种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质粒pGL3 Control中 ,得到的 3个质粒pGL R、pGL S和pGL N可以分别在细胞内转录出荧光素酶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刺突蛋白、 核衣壳蛋白的杂合mRNA。上述质粒分别和相应的小干涉RNA共转染HEK2 93F细胞 ,测定荧光素酶活性 ,结果小干涉RNA使相应质粒表达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下降 ;用逆转录定量PCR反应测量mRNA丰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RNA干涉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刺突蛋白 核衣壳蛋白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嵩 黄旭日 +2 位作者 高雪峰 赵熹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537,共3页
应用AutoDock程序将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及其抑制剂配体和受体进行了对接,并用InsightⅡ中的Discover3模块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蛋白酶活性口袋的形状,讨论了其亚基的氢键、静电、疏水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设计药物提供了重要... 应用AutoDock程序将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及其抑制剂配体和受体进行了对接,并用InsightⅡ中的Discover3模块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蛋白酶活性口袋的形状,讨论了其亚基的氢键、静电、疏水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设计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 抑制剂 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结构研究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邵琛 胡冬华 +9 位作者 孙海珠 颜力楷 苏忠民 王荣顺 朱文圣 郭建华 史宁中 孙晖 李泽生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12-1516,共5页
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分子模拟手段,选择较高准确度的方法,预测了SARSE蛋白的分子结构并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SARSE蛋白跨膜区25个疏水的氨基酸形成α-螺旋结构,包埋于病毒外壳磷脂双分子层中;N端10个氨基酸残基... 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分子模拟手段,选择较高准确度的方法,预测了SARSE蛋白的分子结构并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SARSE蛋白跨膜区25个疏水的氨基酸形成α-螺旋结构,包埋于病毒外壳磷脂双分子层中;N端10个氨基酸残基位于膜外;C端41个残基则附着于磷脂双分子膜内侧.同时发现,C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劈裂是一个可能的活性部位.对分子进行进一步静电势分析证实,E蛋白C端可能的活性部位具有较大的静电势,可能的活性残基具有最大电荷密度,故有较强的结合受体或与其它蛋白相互作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E蛋白 结构预测 生物信息学 静电势
下载PDF
用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杂交方法分析SARS-CoV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小兵 任鲁风 +8 位作者 马鑫 何新洲 袁振华 刘凤杰 赵革新 杨宇 张猛 董小岩 侯云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9-93,97,共6页
为从临床样品中检测和分析SARS CoV病毒打基础 ,并为分析SARS CoV病毒的复制和转录等机理提供一种有效方法。以SARS冠状病毒TOR2株序列作为标准设计和制备一种覆盖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的寡聚核苷酸芯片 ,探针长度为 70nt,每相邻的探针... 为从临床样品中检测和分析SARS CoV病毒打基础 ,并为分析SARS CoV病毒的复制和转录等机理提供一种有效方法。以SARS冠状病毒TOR2株序列作为标准设计和制备一种覆盖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的寡聚核苷酸芯片 ,探针长度为 70nt,每相邻的探针序列重复 2 5nt,共660条。用该芯片分析了细胞培养的SARS CoV病毒总RNA、7个SARS CoV病毒的基因克隆片段。对RNA样品用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PCR获得cDNA。对DNA用随机引物扩增和dUTP cy3标记。结果用这种芯片杂交检测SARS CoV病毒RNA可见阳性信号呈全基因组分布 ,并且有多处连续的阳性信号点 ;用正常人的白细胞RNA为对照 ,杂交未出现明显阳性信号。检测 7个SARS CoV病毒基因克隆片段 ,在该片段相应的探针区段出现连续阳性信号点。这种方法可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样品中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全基因组 杂交方 sars-COV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人与动物的SARS冠状病毒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锦 房师松 +9 位作者 何雅青 杨洪 刘建军 扈庆华 何建凡 刘涛 刘小立 庄志雄 张丹 周俊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选择合适的RTPCR检测方法应用于人和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野生、圈养和市售动物携带SARS样冠状病毒的检测,探索SARS样病毒的来源。方法收集深圳SARS临床诊断病例、疑似及观察病例咽漱液标本共350份,分别用TaqMan和分子信标荧光R... 目的选择合适的RTPCR检测方法应用于人和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野生、圈养和市售动物携带SARS样冠状病毒的检测,探索SARS样病毒的来源。方法收集深圳SARS临床诊断病例、疑似及观察病例咽漱液标本共350份,分别用TaqMan和分子信标荧光RTPCR法进行检测;收集386只动物的咽肛拭子样本及病毒分离培养物共442份样品进行了TaqMan荧光RTPCR和普通RTPCR法的检测。结果41例临床确诊病例荧光RTPCR法检出10份阳性,阳性率24.39%,TaqMan法和分子信标法检出结果8份符合(符合率88.89%)。对动物样本病毒分离培养物细胞病变样本18份进行检测,检出16份阳性,其中14份(87.5%)样本来源为果子狸。深圳东门市场及广东周边地区市场及养殖场动物样本检测结果:果子狸、貉及獾类动物总的阳性率为39.02%,而其它动物的阳性率为0,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对东门市场109只主要野生动物咽肛拭子样本进行PCR检测,阳性率44.04%,而145只野外的野生动物阳性率仅为0(P<0.01)。结论TaqMan法和分子信标法均可用于SARS检测;动物中尤其是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可能携带有SARS冠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RT—PCR检测 动物溯源 果子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