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2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20年江苏省牛乳中SCC变化模式对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的影响
1
作者 夏予馨 张昊冉 +5 位作者 周福振 周部 代旭 梁艳 杨章平 毛永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奶牛隐性乳房炎(subclinical mastitis,SCM)是一种无症状表现的乳房炎,通常表现为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升高、乳脂率下降等。为探究SCC变化模式影响下江苏地区奶牛场SCM发病规律的因素,本研究收集了江苏地区14个牧场2010-2... 奶牛隐性乳房炎(subclinical mastitis,SCM)是一种无症状表现的乳房炎,通常表现为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升高、乳脂率下降等。为探究SCC变化模式影响下江苏地区奶牛场SCM发病规律的因素,本研究收集了江苏地区14个牧场2010-2020年荷斯坦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记录853936条,在划分4种SCC变化模式(持续健康、新感染、治愈和持续感染)基础上,利用卡方检验探究不同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 d产奶量对荷斯坦牛4种SCC变化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DHI记录中4种SCC变化模式百分比分别为83.52%(持续健康)、6.02%(新感染)、5.89%(持续感染)和4.57%(治愈),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 d产奶量对荷斯坦牛SCC变化模式分布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中小型牧场、较高胎次、春季产犊、产犊间隔大于441 d和305 d产奶量为13001~15000 kg的奶牛下一泌乳月SCC升高的概率较大,增加了奶牛患SCM风险;规模在5000头以上的牧场、1胎牛、秋季产犊和305 d产奶量为9001~11000 kg的奶牛持续健康的比例均最高。综上所述,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 d产奶量对SCC变化模式的分布均有极显著影响,该结果为江苏地区规模化牧场SCM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c变化模式 非遗传因素 荷斯坦牛 隐性乳房炎
下载PDF
SCC,NSE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
2
作者 杨云飞 黎华 +2 位作者 卢秋杰 罗淋尹 何本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0-0093,共4页
探讨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部感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间收治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并择取同期的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CC、NSE的变化,... 探讨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部感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间收治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并择取同期的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CC、NSE的变化,并对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于治疗后检测SCC、NSE,分析较治疗前其SCC、NSE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SCC、NSE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炎SCC、NSE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SCC、NS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NSE与 SCC在肺部感染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肺部感染严重程度,临床治疗有效性的指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性疾病 scc NSE
下载PDF
Parametric study on contact sensors for MASW measurement-based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for SCCS
3
作者 Chen Hongbing Pang Xin +3 位作者 Gan Shiyu Li Yuanyuan Gokarna Chalise Nie X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331-344,共14页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SCCS)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primary load-bearing components in large-scale civil infrastructures.As the basis of the co-working ability of steel plate and concrete,the bonding sta...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SCCS)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primary load-bearing components in large-scale civil infrastructures.As the basis of the co-working ability of steel plate and concrete,the bonding status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guaranteeing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SCCS.Accordingly,efficient 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on interfacial debondings in SCC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research area.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MASW)has been validated as an effective NDT technique for interfacial debonding detection for SCCS.However,the feasibility of MASW must be validated using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high-frequency data synchronous acquisition system with 32 channels to perform comparativ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in depth.First,the current sensing approaches for high-frequency vibration and stress waves are summarized.Secondly,three types of contact sensors,namely,piezoelectric lead-zirconate-titanate(PZT)patches,accelerometers,and ultrasonic transducers,are selected for MASW measurement.Then,the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force hammer head are performed.Comparativ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ultrasonic transducers,PZT patches,and accelerometers for MASW measurement.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sting methods on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sensor array is discussed.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optimized PZT patches,acceleration sensors,and ultrasonic transducers can provide efficient data acquisition for MASW-based non-destructive experiments.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this stud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nalyzing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contact MASW measurement using different sensor arr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sccS) interface debonding detection 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MASW) sensor selection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下载PDF
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4
作者 田佳 李震 +1 位作者 陈云浩 刘英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12-14,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及干细胞核心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Sox2 autoantibodies,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及干细胞核心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Sox2 autoantibodies,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查体者、肺部良性结节者、肺癌患者各50例,分别为查体组、良性结节组和肺癌组。应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相应配套试剂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CA125、SCC水平,选用适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三组受试者SOX2-Ab蛋白含量,并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A125、SCC、SOX2-Ab的水平分别为38.50(22.75,51.25)U/ml、3.08(1.40,3.60)ng/ml、13.45(10.80,15.43)ng/ml,均高于查体组、良性结节组;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的检测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1%、86%,除特异性外均优于CA125、SCC、SOX2-Ab单独检测。结论CA125、SCC、SOX2-Ab联合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敏感度较高,可作为早期肺癌筛查的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糖类抗原125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自身抗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与细胞凋亡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5
作者 吴倩 张微 方呈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链抗原125(CA125)及可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L1)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就诊的76例宫...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链抗原125(CA125)及可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L1)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就诊的76例宫颈癌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时期在院进行体检的76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比较两组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分析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与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539、18.713、14.414,P<0.05)。实验组的细胞凋亡指数(6.87±2.89)高于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指数(2.4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32,P<0.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者(t值分别为14.444、6.047、8.401,P<0.05);肿瘤分化程度为高分化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者(F值分别为177.105、32.848、31.386,P<0.05);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t值分别为6.659、7.356、6.460,P<0.05);不同病理分类(鳞状细胞癌与腺癌)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9、0.662、0.495,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显著升高,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均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其可为临床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及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糖链抗原125 可溶程序性死亡分子1 细胞凋亡指数
下载PDF
食管癌的CT及MRI影像表现与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表达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志林 徐秋贞 +2 位作者 陶禹 张明府 肖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化素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表达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CT)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化素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表达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纳入的6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同期56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食管癌的CT及MRI的影像表现,比较两组的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水平,分析食管癌的CT及MRI影像表现与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表达的关系及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食管癌的CT及MRI影像表现与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单项及联合检测在食管癌中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CT检查显示:食管壁结节样病变,向腔内突出,管腔偏心性狭窄,管腔呈点状改变。食管壁环形增厚,管腔向心性狭窄,邻近气管隆突下淋巴结转移。MRI检查显示: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邻近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变于T1WI显示为等信号,T2WI显示为较高信号,DWI显示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出现明显强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水平显著增高(P<0.05)。病灶>3cm、肿瘤边缘粗糙、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水平高于病灶≤3cm、肿瘤边缘光滑、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P<0.05);肿瘤位置在食管中段的食管癌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水平高于肿瘤位置在食管上段、食管下段的食管癌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癌肿瘤边缘与血清CA19-9、CA72-4水平呈正相关(P<0.05);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呈正相关(P<0.05);食管癌肿瘤位置与血清CEA、CA72-4水平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结果表明,食管癌的CT及MRI影像表现与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联合检测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96.80%)、特异度(94.70%)、准确度(95.80%)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食管癌采用CT及MRI检查可以获取较多的诊断信息,清晰显示病变区域,并且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水平变化能够用于判断食管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另外,食管癌的CT及MRI影像表现与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9-9、CA72-4水平具有相关性,而且用于食管癌患者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T MRI CEA CYFRA21-1 scc-AG CA19-9 CA72-4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SCC、CEA、CA125、CA199对宫颈癌患者诊断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曼 包孟 +1 位作者 刘月 柴森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25、CA199对宫颈癌患者诊断灵敏度。方法选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92例宫颈癌患者及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清SCC、...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25、CA199对宫颈癌患者诊断灵敏度。方法选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92例宫颈癌患者及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清SCC、CEA、CA125、CA199水平检验,分析SCC、CEA、CA125、CA199对宫颈癌单独、联合诊断价值。结果患者组SCC、CEA、CA125、CA199水平均较健康者高(P<0.05);SCC、CEA、CA125、CA199联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较其单独诊断高(P<0.05);鳞癌患者SCC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均较腺癌高(P<0.05);SCC、CEA、CA125、CA199水平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中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SCC、CEA、CA125、CA199联合诊断可提升宫颈癌诊断效能;鳞癌SCC水平较腺癌高,SCC、CEA、CA125、CA199水平随患者临床分期增长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癌胚抗原(CEA)
下载PDF
ProGRP、CEA、NSE、CYFRA21-1、CA125、SCC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齐艳春 陈玲玲 +2 位作者 全勍 徐楷 相霏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索胃泌素释放肽前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ecursor,ProGR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糖... 目的探索胃泌素释放肽前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ecursor,ProGR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六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肺癌患者281例(肺腺癌173例,肺鳞癌55例,小细胞肺癌53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纳入对照组。采集二组血液标本检测ProGRP、CEA、NSE、CYFRA21-1、CA125和SCC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检测指标的差异,评价上述标志物的单独及联合诊断效能。结果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ProGRP、CEA、NSE、CYFRA21-1、CA125和SC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EA在肺腺癌患者的平均水平最高,CYFRA21-1和SCC在肺鳞癌患者的平均水平最高,ProGRP和NSE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平均水平最高。肺腺癌中CEA阳性率最高(57.8%),肺鳞癌中CYFRA21-1阳性率最高(89.1%),小细胞肺癌ProGRP阳性率最高96.2%。血清ProGRP、CEA、NSE、CYFRA21-1、CA125和SCC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最优诊断敏感性为88.3%,特异性为96.7%,AUC=0.976。结论ProGRP、CEA、NSE、CYFRA21-1、CA125和SCC单独检测对肺癌病理分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适用于肺癌的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RP CEA NSE CYFRA21-1 CA125 scc 联合检测 肺癌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临床效果及TPA、SCC、CYFRA21-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维 邵敬 +1 位作者 吕玉淳 杨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 探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效果及组织多肽抗原(TPA)、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 目的 探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效果及组织多肽抗原(TPA)、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42例(传统开放性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组54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1年后肿瘤控制效果、肺功能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及并发症。结果 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手术3个月后疾病控制率(DCR)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最大通气量(MVV)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TPA、SCC、CYFRA21-1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术后3个月胸腔镜组TPA、SCC、CYFRA21-1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NSCLC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TPA、SCC、CYFRA21-1水平,相比传统开放性手术其术后并发症风险低,短期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 TPA scc CYFRA21-1
下载PDF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SCCS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曹燕华 谢忠新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不少地区已开始在中小学阶段大力推广人工智能教育。为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分析SCCS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环境下的适应性,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SCCS教学模式,... 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不少地区已开始在中小学阶段大力推广人工智能教育。为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分析SCCS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环境下的适应性,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SCCS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深入阐述该模式的实践应用。同时,本研究将总结反思该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此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cS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教学 迁移能力
下载PDF
SCC型湿式除尘器除尘区域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11
作者 吴敬宇 虞斌 +1 位作者 江超 吴琼 《化工机械》 CAS 2023年第2期244-248,255,共6页
对SCC型湿式除尘器除尘区域流场流动进行分析,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气-固两相流和气-液-固三相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时刻金属颗粒和液滴颗粒分布图、金属颗粒物轨迹、速度矢量进行对比,发现加入液滴颗粒后,除尘效率明显上升。通过正... 对SCC型湿式除尘器除尘区域流场流动进行分析,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气-固两相流和气-液-固三相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时刻金属颗粒和液滴颗粒分布图、金属颗粒物轨迹、速度矢量进行对比,发现加入液滴颗粒后,除尘效率明显上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导流板长度、导流板倾角、导流板间距对被壁面及导流板捕集金属颗粒所占总数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被壁面及导流板捕集金属颗粒所占总数比例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导流板长度、导流板倾角、导流板间距,其最佳参数组合是A2B2C2,即导流板长度L=650 mm、导流板倾角θ=22.5°、导流板间距H=450 mm。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导流板长度L对综合除尘效率有一定影响,导流板倾角θ和导流板间距H对综合除尘效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c型湿式除尘器 气-液-固三相流 导流板 正交试验 除尘效率 FLUENT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PRO-GRP、NSE、CEA、CYFRA21-1及SCC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迟静 刘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0-54,共5页
目的评估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19 fragment 21-1,CYFRA21-1)... 目的评估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19 fragment 21-1,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究它们作为诊断指标的组合效应。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阳性组,同时纳入9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作为阴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检测方法为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指标包括:PRO-GRP、NSE、CEA、CYFRA21-1及SCC。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并分析其阴阳表达情况。利用二元多因素回归分析,将这些标志物作为自变量,是否诊断为肺癌阳性作为因变量,探究其对肺癌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单独及联合检测这些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统计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阳性组患者的血清PRO-GRP、NSE、CEA、CYFRA21-1、SCC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标志物均为影响肺癌诊断结果的可疑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肺癌诊断为阳性时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RO-GRP、NSE、CEA、CYFRA21-1、SCC的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测因子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指标。结论PRO-GRP、NSE、CEA、CYFRA21-1及SCC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这可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成为有力的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PRO-GRP NSE CEA CYFRA21-1 scc
下载PDF
SCC-Ag、CEA及CA125测定对早期宫颈癌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少花 卓可秀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5期833-835,839,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来探讨其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治疗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120例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根据疾病类型分成3组...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来探讨其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治疗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120例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根据疾病类型分成3组,其中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0例(A组)以及宫颈癌患者60例(B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空腹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同时分析不同肿瘤标志物单项或联合检测在诊断宫颈癌中的效果。结果 B组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为(10.42±2.74)μg/L、CEA水平为(9.82±1.74)μg/L、CA125水平为(60.14±6.47) U/mL,明显高于A组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为(1.82±0.32)μg/L、CEA水平为(4.57±0.63)μg/L、CA125水平为(32.25±7.81) U/mL以及对照组血清SCC-Ag水平为(0.85±0.17)μg/L、CEA水平为(1.32±0.21)μg/L、CA125水平为(17.63±2.58) U/mL,P<0.05。A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项检测肿瘤标志物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三项肿瘤标志物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P<0.05。结论 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可有助于临床判断患者疾病恶变程度,同时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从而为临床及早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 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125(CA125) 早期 宫颈癌
下载PDF
增强CT检查联合EGFR、NSE及SCC检测在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14
作者 柏昆 张铭 +3 位作者 剧素贞 冯赟 伏红超 梁凯轶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2期2121-2124,2129,共5页
目的分析增强CT(CECT)检查联合磷酸脂酶与表皮生长因子(EGF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在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 目的分析增强CT(CECT)检查联合磷酸脂酶与表皮生长因子(EGF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在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158例NSCLC患者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70例肺内有团块阴影但最终被确诊为炎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以及恶性组Ⅰ~Ⅱ期、Ⅲ~Ⅳ期患者CECT值、EGFR表达以及NSE、SCC水平;分析恶性组的预后情况与CECT、NSE、SCC、EGFR单独及联合检测肺癌的诊断效能;分析肺癌患者CECT表现的典型病例。结果恶性组NSE、SCC水平、CECT的CT值以及EGF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NSE、SCC水平、CECT的CT值以及EGFR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2个月,发现出现转移复发患者41例(进展组),无发生事件患者117例(无事件发生组);进展组的CECT的CT值、NSE、SCC水平高于无事件发生组,EGFR突变率低于无事件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T+NSE+SCC+EGFR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ECT、NSE、SCC、EGFR单独检测(P<0.05)。结论CECT影像检查联合NSE、SCC与EGFR检测在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指导临床工作者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T EGFR NSE scc 肺癌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在可手术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显示出希望
15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84-484,共1页
本研究对接受新辅助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肿瘤进行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表达SPRY1的耗尽CD8+T细胞亚群(CD8+Tex-SPRY1),其显示祖耗尽T细胞(Tpex)表型,并与对ICB的完全反应相关。该研究通过独立的ICB-/非ICB... 本研究对接受新辅助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肿瘤进行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表达SPRY1的耗尽CD8+T细胞亚群(CD8+Tex-SPRY1),其显示祖耗尽T细胞(Tpex)表型,并与对ICB的完全反应相关。该研究通过独立的ICB-/非ICB队列验证了CD8+Tex-SPRY1细胞作为ICB特异性预测因子改善的反应和生存,并证明了SPRY1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增强了Tpex表型并增强了ICB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ICB SPR 预测因子 scc T细胞 单细胞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合血清CA153,SCC在鉴别肺炎性结节与肺癌中的应用评价
16
作者 程启松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合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8例疑为肺癌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采集血样进行CA153、SCC检查,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组织... 目的: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合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8例疑为肺癌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采集血样进行CA153、SCC检查,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不同筛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并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肺癌组与肺炎性结节组,比较两组CT值与血清CA153、SCC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中68例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肺癌30例、肺炎性结节38例;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肺癌32例、肺炎性结节36例,漏诊肺癌4例,误诊肺炎性结节6例;CA153检查诊断肺癌33例、肺炎性结节35例,漏诊肺癌5例,误诊肺炎性结节8例,SCC诊断肺癌31例、肺炎性结节37例,漏诊肺癌6例,误诊肺炎性结节7例,低剂量多层螺旋CT联合CA153、SCC诊断肺癌30例、肺炎性结节38例,漏诊肺癌1例,误诊肺炎性结节1例,低剂量多层螺旋CT联合CA153、SC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单一CA153检查、单一SCC检查,差异有意义(P<0.05);肺癌组的CT值、血清CA153、SCC均高于肺炎性结节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联合CA153、SC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降低漏诊误诊风险,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实验室检查 CA153 scc 肺结节 肺癌
下载PDF
检测CEA、Pro-GRP、SCC-Ag和NSE对肺癌的诊断意义
17
作者 杨秀章 龙燕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8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的132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13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对...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的132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13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对照组,且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体检的13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且比较三组的CEA、pro-GRP、SCC-Ag和NSE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EA、pro-GRP、SCC-Ag和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5),且良性对照组的血清CEA、pro-GRP、SCC-Ag和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CEA、pro-GRP、SCC-Ag和NSE对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A PRO-GRP scc-AG NSE 肺癌 诊断意义
下载PDF
血清SCC、CA125、CEA、miR-29a水平联合检测对PHC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艳 王玉春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10期6-9,1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微小RNA-29a(miR-29a)水平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2年2月收治的82例PHC患者为PHC组,同期82例良性肝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微小RNA-29a(miR-29a)水平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2年2月收治的82例PHC患者为PHC组,同期82例良性肝病患者为良性肝病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不同病理学参数PHC患者血清SCC、CA125、CEA、miR-29a水平,并分析血清SCC、CA125、CEA、miR-29a水平与病理学参数相关性以及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良性肝病组相比,入院时PHC组血清SCC、CA125、CEA、miR-29a水平较高(P<0.05);Ⅰ/Ⅱ期血清SCC、CA125、CEA、miR-29a水平<Ⅲ~Ⅳ期,中、高分化<低分化,有转移无转移,有门静脉癌栓>无门静脉癌栓,肿瘤直径≥4cm高于肿瘤直径<4cm(P<0.05);入院时血清SCC、CA125、CEA、miR-29a水平与TNM分期、转移、门静脉癌栓、肿瘤直径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SCC水平(>4.55ng/mL)、CA125水平(>54.85U/mL)、CEA水平(>11.05ng/L)、miR-29a水平(≥0.61)为PH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入院时血清SCC、CA125、CEA、miR-29a水平联合诊断PHC的AUC为0.898,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P<0.05)。结论:PHC患者血清SCC、CA125、CEA、miR-29a水平呈高表达状态,联合应用时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早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 scc CA125 CEA miR-29a 诊断
下载PDF
具有平面灵活供电特性的三极板SCC-WPT系统
19
作者 刘哲 苏玉刚 +2 位作者 胡宏晟 戴欣 孙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251-9261,共11页
单电容耦合无线电能传输(single capacitive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SCC-WPT)技术主要通过一对极板即可实现无线电能传输,不仅可以减少耦合机构的极板数量,还可以消除耦合机构极板之间的交叉耦合电容,因此,该技术在二维平面... 单电容耦合无线电能传输(single capacitive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SCC-WPT)技术主要通过一对极板即可实现无线电能传输,不仅可以减少耦合机构的极板数量,还可以消除耦合机构极板之间的交叉耦合电容,因此,该技术在二维平面移动设备的无线供电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基于该技术,文中提出一种可为二维平面上移动设备灵活供电的三极板SCC-WPT系统。通过分析三极板耦合机构的等效模型及绝缘介质对极板间互容的影响,给出系统的受控电压源等效电路及系统的谐振条件;结合耦合电容CM和互容系数kc给出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三极板耦合机构及系统参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在平面上任意位置传输性能基本不变,且功率保持稳定。相比于传统的SCC-WPT系统,该文利用新增的一块极板可以增加对地耦合电容,克服了杂散电容对系统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鲁棒性。研究成果可为二维平面移动设备的静态和动态无线电能供电提供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单电容耦合 三极板耦合机构 移动设备灵活供电
原文传递
肿瘤标志物CEA、CA153、SCC、Cy211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赟 张斯为 +2 位作者 高泉 陈小东 张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有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及胸水样本各 79例 ,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35例 ,良性胸腔积液患者 4 4例 ,用免疫放射法检测其血清及胸水CEA、CA15 3、SCC和CY2...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有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及胸水样本各 79例 ,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35例 ,良性胸腔积液患者 4 4例 ,用免疫放射法检测其血清及胸水CEA、CA15 3、SCC和CY2 11的含量。结果 恶性胸水组血清CEA、CA15 3、SCC和CY2 11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82 %、70 .5 9%、9.0 9%和 5 4 .2 0 % ,胸水CEA、CA15 3、SCC和CY2 11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76 %、70 .6 7%、2 5 .93%和 96 .6 7% ,其中 ,肿瘤标志物CEA、CA15 3和CY2 11血清及胸水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 (P <0 .0 2 ) ;两组含量的检测亦得出相似的结果。联合检测血清CA15 3+CY2 11,其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 94 .2 8% ,特异度为 76 .93%。结论 肿瘤标志物CEA、CA15 3和CY2 11的联合检测 ,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联合方式以CA15 3+CY2 11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癌胚抗原 CEA CA153 scc CY211 肿瘤标志物 鉴别诊断 良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